浅谈李斯特音乐风格

浅谈李斯特音乐风格特点

弗兰兹. 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得天独厚, 具备了所有的优越条件--长相俊美, 魅力十足, 精力充沛, 技巧让人愕然屏息, 响度无人能及, 以及把听众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投机家气质。他树立了炫技大钢琴家的永久风范, 此类钢琴家不出现则已, 一出现则倨傲睥睨, 高举双手, 看来是一幅“打击”乐器的姿势, 即使是厌恶李斯特所有行径的“纯”音乐家也不禁企望仰止。

李斯特带给欧洲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已臻化境的钢琴技巧, 后来更将才能发挥到各种事业上--既是指挥家, 也是作曲家、批评家、作家、纨裤子弟、神父、教师, 到最后更是乐坛的大家长。他的音乐思想著实慧黠, 在音乐史上首屈一指。但是他在演奏厅上却经常技痒, 忍不住要擅改他人的音乐, 以增加额外效果, 却也让音乐的格调降低不少, 就连贝多芬都在劫难逃。

三位作曲家巨匠对他的教诲, 影响其一生至钜。首先是柏辽兹, 李斯特从柏辽兹处发掘了音乐色彩的意义, 也开始明白什么叫做宏图远擘。他的方式颇能迎合李斯特的品味, 就是这种方式把李斯特引入虚幻的浪漫主义中, 体悟真正的感动渴望、主观意识与追求不朽的心境。李斯特是第一位企图让钢琴管弦乐化的第一人, 不论在动感或色调上, 都有显著的成绩。钢琴键盘上的每个琴键绝非虚设, 响度如层层叠瀑。这些都是他师法柏辽兹的心得。

第二个影响来自帕格尼尼, 受他启发, 李斯特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只是这次纯属器乐的冲击, 而非美学或哲学上的造诣。他对此有两大目标: 高超的技巧和倾倒全场的本领。

第三个影响来自肖邦, 他最后才顿悟肖邦音乐的伟大, 也才明白钢琴演奏除了卖弄技巧, 还可以传递诗情画意, 钢琴之为器可以制造雄浑的风暴, 也可以产生涓滴细流的色调, 而装饰非但能营造亮丽效果, 对音乐本质的诠释也有相助之功。

他专为钢琴独奏而编制的歌剧改写曲也是前所未有的新尝试。他针对歌剧所写作的改写曲和幻想曲, 真可谓熊熊烈火比之荧荧烛光。他以

对位集锦的方式把主题分置四处, 更改和声, 用尽他生平所有的钢琴技巧, 产生的成果是真正只配供超级巨匠欣赏的音乐: 以雄浑、甚至爆发性音阶创制而成的创新脱俗作品。

威玛时期李斯特也创作一些雄心勃勃的作品, 其成熟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是: 极尽大胆、原创、甚至极端的和声外观。包含在所有效果和形式重于内容下强调的是他特立独行音乐思想。李斯特采用的音乐色彩极端化甚至不亚于肖邦, 连瓦格纳身上都带有他的影子。

李斯特的音乐都是大胆又绚丽的音乐, 效果都是费心的安排, 或许摆出无心插柳的不经意姿态, 但确实是李斯特征服许多技术瓶颈后的杰作。他的作品栩栩有生, 立意惊世骇俗。直到晚年, 李斯特的乐风才又转变成另一种面貌。某些人士以虚有其表为指责李斯特音乐的口实, 但此言实在有待斟酌, 一方面和声上如此大胆创新的乐曲, 不容遭人以肤浅一词完全抹杀, 况且李斯特珠圆玉润般的旋律, 也不该就此遭到忽视。李斯特是制造旋律的圣手, 若他的曲调碰巧颤音安排过于冗长, 也只不过说明了作曲家吸引注意力的企图未免太过强烈罢了。如此音乐具有慑人般的魔力, 然而它难于理解的原因就在于太过仰赖演奏者的个人表现, 其中尤以钢琴曲为然。倘若依总谱的表面意义一一诠释其音乐的话, 则显的空空洞洞, 只有音阶与琶音的聒噪。反之如果钢琴家在诠释上过了头, 音乐就会变得俚俗而放纵。唯有技巧已出神入化、大胆、响度大、颤音细致、流露出贵族气息、节奏稳健又不失弹性的钢琴家, 才能胜任愉快。

最重要的是, 李斯特带给乐坛形式与和声的新观念。巴托克在一篇讨论李斯特的专文中指出李斯特音乐凸显的缺失, 但是他又补充道: 我们必须从新思想里找到这些作品的精髓要旨, 李斯特是将它表面化的第一人, 大胆地遥遥指向未来。巴托克把李斯特视为乐坛的大功臣。十九世纪中, 勃拉姆斯与瓦格纳的出现一度抢走了李斯特的风采, 到了二十世纪的1925~1950年间, 李斯特也几乎渐渐为乐迷淡忘。

但事实是: 形势最后告诉我们, 先知先觉的李斯特对音乐变化趋势的左右能力, 比同时代任何作曲家都要来的强罢了! 在音乐史上他居于至高无上地位的世纪, 还有待更多有心人士不厌其烦挖掘了。

浅谈李斯特音乐风格特点

弗兰兹. 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得天独厚, 具备了所有的优越条件--长相俊美, 魅力十足, 精力充沛, 技巧让人愕然屏息, 响度无人能及, 以及把听众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投机家气质。他树立了炫技大钢琴家的永久风范, 此类钢琴家不出现则已, 一出现则倨傲睥睨, 高举双手, 看来是一幅“打击”乐器的姿势, 即使是厌恶李斯特所有行径的“纯”音乐家也不禁企望仰止。

李斯特带给欧洲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已臻化境的钢琴技巧, 后来更将才能发挥到各种事业上--既是指挥家, 也是作曲家、批评家、作家、纨裤子弟、神父、教师, 到最后更是乐坛的大家长。他的音乐思想著实慧黠, 在音乐史上首屈一指。但是他在演奏厅上却经常技痒, 忍不住要擅改他人的音乐, 以增加额外效果, 却也让音乐的格调降低不少, 就连贝多芬都在劫难逃。

三位作曲家巨匠对他的教诲, 影响其一生至钜。首先是柏辽兹, 李斯特从柏辽兹处发掘了音乐色彩的意义, 也开始明白什么叫做宏图远擘。他的方式颇能迎合李斯特的品味, 就是这种方式把李斯特引入虚幻的浪漫主义中, 体悟真正的感动渴望、主观意识与追求不朽的心境。李斯特是第一位企图让钢琴管弦乐化的第一人, 不论在动感或色调上, 都有显著的成绩。钢琴键盘上的每个琴键绝非虚设, 响度如层层叠瀑。这些都是他师法柏辽兹的心得。

第二个影响来自帕格尼尼, 受他启发, 李斯特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只是这次纯属器乐的冲击, 而非美学或哲学上的造诣。他对此有两大目标: 高超的技巧和倾倒全场的本领。

第三个影响来自肖邦, 他最后才顿悟肖邦音乐的伟大, 也才明白钢琴演奏除了卖弄技巧, 还可以传递诗情画意, 钢琴之为器可以制造雄浑的风暴, 也可以产生涓滴细流的色调, 而装饰非但能营造亮丽效果, 对音乐本质的诠释也有相助之功。

他专为钢琴独奏而编制的歌剧改写曲也是前所未有的新尝试。他针对歌剧所写作的改写曲和幻想曲, 真可谓熊熊烈火比之荧荧烛光。他以

对位集锦的方式把主题分置四处, 更改和声, 用尽他生平所有的钢琴技巧, 产生的成果是真正只配供超级巨匠欣赏的音乐: 以雄浑、甚至爆发性音阶创制而成的创新脱俗作品。

威玛时期李斯特也创作一些雄心勃勃的作品, 其成熟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是: 极尽大胆、原创、甚至极端的和声外观。包含在所有效果和形式重于内容下强调的是他特立独行音乐思想。李斯特采用的音乐色彩极端化甚至不亚于肖邦, 连瓦格纳身上都带有他的影子。

李斯特的音乐都是大胆又绚丽的音乐, 效果都是费心的安排, 或许摆出无心插柳的不经意姿态, 但确实是李斯特征服许多技术瓶颈后的杰作。他的作品栩栩有生, 立意惊世骇俗。直到晚年, 李斯特的乐风才又转变成另一种面貌。某些人士以虚有其表为指责李斯特音乐的口实, 但此言实在有待斟酌, 一方面和声上如此大胆创新的乐曲, 不容遭人以肤浅一词完全抹杀, 况且李斯特珠圆玉润般的旋律, 也不该就此遭到忽视。李斯特是制造旋律的圣手, 若他的曲调碰巧颤音安排过于冗长, 也只不过说明了作曲家吸引注意力的企图未免太过强烈罢了。如此音乐具有慑人般的魔力, 然而它难于理解的原因就在于太过仰赖演奏者的个人表现, 其中尤以钢琴曲为然。倘若依总谱的表面意义一一诠释其音乐的话, 则显的空空洞洞, 只有音阶与琶音的聒噪。反之如果钢琴家在诠释上过了头, 音乐就会变得俚俗而放纵。唯有技巧已出神入化、大胆、响度大、颤音细致、流露出贵族气息、节奏稳健又不失弹性的钢琴家, 才能胜任愉快。

最重要的是, 李斯特带给乐坛形式与和声的新观念。巴托克在一篇讨论李斯特的专文中指出李斯特音乐凸显的缺失, 但是他又补充道: 我们必须从新思想里找到这些作品的精髓要旨, 李斯特是将它表面化的第一人, 大胆地遥遥指向未来。巴托克把李斯特视为乐坛的大功臣。十九世纪中, 勃拉姆斯与瓦格纳的出现一度抢走了李斯特的风采, 到了二十世纪的1925~1950年间, 李斯特也几乎渐渐为乐迷淡忘。

但事实是: 形势最后告诉我们, 先知先觉的李斯特对音乐变化趋势的左右能力, 比同时代任何作曲家都要来的强罢了! 在音乐史上他居于至高无上地位的世纪, 还有待更多有心人士不厌其烦挖掘了。


相关文章

  •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
  •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与李斯特音乐异同及其原因 内容摘要:历史使得两位钢琴家有着不同的思想,个人的经历与不懈努力使得两位大师有着各自的特色.他们的钢琴音乐创作,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的钢琴作品,结构大胆创新,和声极度发展.各自在 ...查看


  •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分析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弗朗兹・李斯特FranzLiszt(181l-1886),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类体裁的钢琴作品.交响音乐作品,在钢琴上创 ...查看


  • 世界著名音乐家 1
  • 世界著名音乐家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 --当时唯一有民族 ...查看


  • 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 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陈天贵 摘要:肖邦钢琴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旋律独具特色.他的钢琴音乐非常富于歌唱性,精美的旋律比比皆是,这是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他通过力度的层次安排及乐句的松弛控制,通过把手指沉到琴键里面的弹奏技巧,使钢琴真正 ...查看


  • 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 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在音乐的发展中,小提琴艺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不计其数的小提琴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不同的小提琴艺术网络以及各种教学体系,使小提琴艺术百花争妍,并成为音乐王国中的佼佼者.进入20世纪以来,小提琴艺术更有了突飞 ...查看


  • 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三)
  • 2016年01月18日 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高频考点提要] 1.艺术鉴赏知识;2.中外古代艺术成就. [高频考点速记] (五)建筑 1.中国古建筑特点 木结构建筑为主,在造型上,人字屋顶和飞檐斗拱体现了最典型的东方风格. ...查看


  • 西方音乐发展史
  • 西方音乐发展史 1: 1000年至1450年--中世纪 六世纪末,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改革了基督教的音乐.格里高利圣咏从希腊和希伯莱音乐而来,它只有单一的旋律线.没有和声与对位.它的自由流动的声乐旋律精妙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格里高利圣 ...查看


  • 中国和世界著名作曲家
  • 世界著名作曲家 1:舒柏特 (Franz Seraph Peter Schubert) (1)名家介绍: 舒柏特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童年时代就接触音乐.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 ...查看


  • 西方音乐史
  • 贝多芬 1. 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第三交响曲>也叫<英雄>,标志着贝 多芬创作盛期的到来. 第一章 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1. 韦伯--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第一人".代表作品<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