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初中语文卷面分析
平罗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陈玉玲
一、基本情况
本次质量监测满分100分。七年级为重点检测科目,县平均分68.78,及格率79.20%,优秀率21.12%,共有8所学校成绩高于全县平均分;八年级县平均分72.36,及格率82.06,优秀率35.18%,共有11所学校成绩高于全县平均分。
二、试卷分析
今年语文试题继续沿用 “积累”、“阅读”、“作文”三大板块,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稳中有变,较以往的试题均有继承和发展。
试题板式变化不大,外在形式也相对稳定,着重突出对积累、阅读、思维与表达等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试题前后的连贯性。这样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平时的语文学习情况,又便于考查出他们最真实的语文水平。
在命制语文试题时,努力把握住时代的主流精神,整体体现语文学习源于生活、从语文学习中汲取人生营养的思想,努力把命题思想和命题意图贯彻在每一道试题中,对语文教学进行考查和导向,在“积累”、“阅读”、“作文”三大板块中都始终贯彻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热情投入生活的命题思想。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会思考的大脑和会感动的心,语文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语文积淀和语言机智都应该来自于深入的学习、广泛的阅读和对丰富多彩生活的感知。语文教学应努力在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养成方面下功夫,语文教学要倡导语文学习为学生提供终生营养,要注重学生情怀的培养、思想的形成,这些都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任务。语文不是话题,语文的学习也不是做题,语文教学中还存有学好语文就是会做语文题的误区,语文教学往往只意识到语文是一门课程,忽略了语文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因而在题型的设置上努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营养所在,努力引导语文教与学的方向,让学生在完成每一道试题时努力得到有益的收获。
试卷十分注意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识记能力”主要集中在词汇、语汇、诗文名句、名家名作常识的积累上, “语言运用”方面,利用具体语境,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显现自己的语文能力。这些题有利于考查出学生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准确表达,突出重点,语言准确得体。“阅读”包括古诗名句鉴赏、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课外现代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要求能读懂内容,读懂思想情感;现代文要求学生能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欣赏和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读懂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作文”兼顾学生答卷过程的思想和情感,命题紧扣学生的实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试题注重引导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狭小的天地中.全卷在题型设置上,以主观题为主,要求表达要内容正确,语言准确丰富,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思路,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厚的语文积淀,同时也与中考试题接轨。选用与教材难度一致文质兼美的文章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素材与社会、学习、生活等密切相关,具有浓烈的人文气息,注重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发展。
三、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字词的准确识记和书写能力较差,错别字严重,语文基本功底单薄。
2.语文积累偏弱,基础知识、诗文记忆掌握欠牢固,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难度并不大,但仍然有相当部分的考生记忆不完整,张冠李戴,文不对题。
3.语言运用能力不过关。语言题审题不清,内容单调,表达苍白,语言贫乏,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学生思维拘谨,词汇贫乏,思想简单,有答非所问的现象。学生的语言积累薄弱,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4.阅读能力尤其是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差,学生没有思想。试卷多处要求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写出自己的思考、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怀、慨叹,但多数学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理解肤浅,语言表述欠准确欠生动。
5.古诗文基础不扎实,积累贫乏。不少学生浅易的字句诗句不能理解,基本知识积累欠缺,无法适应拓展延伸阅读的需要。古诗文学习浮躁。
6.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对文章的感受领悟不够。中等以下的学生答题不理想,或以偏概全,或归纳不全,或认知错误,对语句内涵的体会把握辞不达意,对文章语言与艺术手法的解读能力欠缺。
7.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行文上都存在问题。部分作文思路不清,不能围绕话题选材,空谈较多。所选内容有低幼化倾向,无新颖感。语言表达苍白贫乏。一部分作文体现了平时训练的误区:开头结尾议论抒情,中间来段故事凑一凑,缺少对场面、氛围、心理的具体细腻描写。
四、教学建议
1.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语文教师就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底子。语文学习习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行为习惯,如认真书写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诵读的习惯、背诵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积极阅读的习惯等,这些行为习惯贵在坚持,坚持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思维习惯,如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推敲感悟语言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重在引导培育,培育学生思维习惯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扎扎实实学好语文。
2.以课内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试卷现代文选材均来自课外,其实考点都在课内。因此,教师教学时不能死盯教材,也不能
脱离教材,不能浪费教材资源,而应善于以课内阅读为载体,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把握、综合分析、鉴赏评价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知识的把握也觉不能忽视,要加强课内积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只有不浪费教材才能扎扎实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3.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分析、欣赏能力。
阅读理解题依然是学生失分最高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较宽的阅读面,仅靠课本上的几十篇文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课外阅读必须得到重视。一是教师要有扩大阅读的意识,注重精选文章,有计划、有辅导、有检查地安排阅读;二是要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三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和课外时间内挤出时间安排学生读书,同时抓好语文活动和综合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的必由之路。教学时要尽量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身的魅力,从生活本源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的魅力来自于文章所选材料本身的感染力,一切作品的表达技巧都不是主要的,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和发现身边有营养有价值的生活内容,从生活中学语文。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阅读教学指向盲目,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不能从“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写”等方面着眼,课本资源浪费严重,大多学生对要从课文中学什么比较盲目,阅读能力较弱,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培养自己的思想,从语文阅读课中获得的营养也比较少,对语文课的兴趣逐渐降低,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语文没学好的情况。鉴于此,在阅读题的考查上围绕文本从“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写”三方面进行考虑,旨在引导学生要从这三个方面解读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4.捕捉生活细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在注重形式、构思等指导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感受生活,按照课标要求来进行课堂作文教学: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力求让自己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真实再现,是学生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作文教学需打破模式化或程式化的框架,尊重学生的生存状态,让不同的学生表述出自己的体验、情趣、胸襟、情操乃至人生理想。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广泛的阅读和循序渐进的练笔,特别在学生存在问题比较大的选材、立意、行文等方面,要进行专项训练。从此次考试看出,学生作文的通病是内容空洞,架空概说,没有血肉,语言大而化之,具体生动不够,叙事描摩的功夫不过硬,生发出的感悟议论也就显得虚空、苍白,取材立意、铺叙描写和语言表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发现生活、捕捉生活,作文要善于在生活细微处下功夫,以小见大描摹细腻且内蕴丰厚,如此,才能写出好作文。
平罗县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初中语文卷面分析
平罗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陈玉玲
一、基本情况
本次质量监测满分100分。七年级为重点检测科目,县平均分68.78,及格率79.20%,优秀率21.12%,共有8所学校成绩高于全县平均分;八年级县平均分72.36,及格率82.06,优秀率35.18%,共有11所学校成绩高于全县平均分。
二、试卷分析
今年语文试题继续沿用 “积累”、“阅读”、“作文”三大板块,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稳中有变,较以往的试题均有继承和发展。
试题板式变化不大,外在形式也相对稳定,着重突出对积累、阅读、思维与表达等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试题前后的连贯性。这样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平时的语文学习情况,又便于考查出他们最真实的语文水平。
在命制语文试题时,努力把握住时代的主流精神,整体体现语文学习源于生活、从语文学习中汲取人生营养的思想,努力把命题思想和命题意图贯彻在每一道试题中,对语文教学进行考查和导向,在“积累”、“阅读”、“作文”三大板块中都始终贯彻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热情投入生活的命题思想。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会思考的大脑和会感动的心,语文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语文积淀和语言机智都应该来自于深入的学习、广泛的阅读和对丰富多彩生活的感知。语文教学应努力在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养成方面下功夫,语文教学要倡导语文学习为学生提供终生营养,要注重学生情怀的培养、思想的形成,这些都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任务。语文不是话题,语文的学习也不是做题,语文教学中还存有学好语文就是会做语文题的误区,语文教学往往只意识到语文是一门课程,忽略了语文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因而在题型的设置上努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营养所在,努力引导语文教与学的方向,让学生在完成每一道试题时努力得到有益的收获。
试卷十分注意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识记能力”主要集中在词汇、语汇、诗文名句、名家名作常识的积累上, “语言运用”方面,利用具体语境,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显现自己的语文能力。这些题有利于考查出学生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准确表达,突出重点,语言准确得体。“阅读”包括古诗名句鉴赏、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课外现代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要求能读懂内容,读懂思想情感;现代文要求学生能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欣赏和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读懂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作文”兼顾学生答卷过程的思想和情感,命题紧扣学生的实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试题注重引导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狭小的天地中.全卷在题型设置上,以主观题为主,要求表达要内容正确,语言准确丰富,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思路,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厚的语文积淀,同时也与中考试题接轨。选用与教材难度一致文质兼美的文章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素材与社会、学习、生活等密切相关,具有浓烈的人文气息,注重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发展。
三、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字词的准确识记和书写能力较差,错别字严重,语文基本功底单薄。
2.语文积累偏弱,基础知识、诗文记忆掌握欠牢固,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难度并不大,但仍然有相当部分的考生记忆不完整,张冠李戴,文不对题。
3.语言运用能力不过关。语言题审题不清,内容单调,表达苍白,语言贫乏,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学生思维拘谨,词汇贫乏,思想简单,有答非所问的现象。学生的语言积累薄弱,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4.阅读能力尤其是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差,学生没有思想。试卷多处要求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写出自己的思考、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怀、慨叹,但多数学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理解肤浅,语言表述欠准确欠生动。
5.古诗文基础不扎实,积累贫乏。不少学生浅易的字句诗句不能理解,基本知识积累欠缺,无法适应拓展延伸阅读的需要。古诗文学习浮躁。
6.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对文章的感受领悟不够。中等以下的学生答题不理想,或以偏概全,或归纳不全,或认知错误,对语句内涵的体会把握辞不达意,对文章语言与艺术手法的解读能力欠缺。
7.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行文上都存在问题。部分作文思路不清,不能围绕话题选材,空谈较多。所选内容有低幼化倾向,无新颖感。语言表达苍白贫乏。一部分作文体现了平时训练的误区:开头结尾议论抒情,中间来段故事凑一凑,缺少对场面、氛围、心理的具体细腻描写。
四、教学建议
1.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语文教师就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底子。语文学习习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行为习惯,如认真书写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诵读的习惯、背诵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积极阅读的习惯等,这些行为习惯贵在坚持,坚持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思维习惯,如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推敲感悟语言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重在引导培育,培育学生思维习惯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扎扎实实学好语文。
2.以课内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试卷现代文选材均来自课外,其实考点都在课内。因此,教师教学时不能死盯教材,也不能
脱离教材,不能浪费教材资源,而应善于以课内阅读为载体,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把握、综合分析、鉴赏评价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知识的把握也觉不能忽视,要加强课内积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只有不浪费教材才能扎扎实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3.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分析、欣赏能力。
阅读理解题依然是学生失分最高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较宽的阅读面,仅靠课本上的几十篇文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课外阅读必须得到重视。一是教师要有扩大阅读的意识,注重精选文章,有计划、有辅导、有检查地安排阅读;二是要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三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和课外时间内挤出时间安排学生读书,同时抓好语文活动和综合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的必由之路。教学时要尽量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身的魅力,从生活本源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的魅力来自于文章所选材料本身的感染力,一切作品的表达技巧都不是主要的,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和发现身边有营养有价值的生活内容,从生活中学语文。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阅读教学指向盲目,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不能从“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写”等方面着眼,课本资源浪费严重,大多学生对要从课文中学什么比较盲目,阅读能力较弱,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培养自己的思想,从语文阅读课中获得的营养也比较少,对语文课的兴趣逐渐降低,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语文没学好的情况。鉴于此,在阅读题的考查上围绕文本从“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写”三方面进行考虑,旨在引导学生要从这三个方面解读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4.捕捉生活细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在注重形式、构思等指导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感受生活,按照课标要求来进行课堂作文教学: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力求让自己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真实再现,是学生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作文教学需打破模式化或程式化的框架,尊重学生的生存状态,让不同的学生表述出自己的体验、情趣、胸襟、情操乃至人生理想。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广泛的阅读和循序渐进的练笔,特别在学生存在问题比较大的选材、立意、行文等方面,要进行专项训练。从此次考试看出,学生作文的通病是内容空洞,架空概说,没有血肉,语言大而化之,具体生动不够,叙事描摩的功夫不过硬,生发出的感悟议论也就显得虚空、苍白,取材立意、铺叙描写和语言表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发现生活、捕捉生活,作文要善于在生活细微处下功夫,以小见大描摹细腻且内蕴丰厚,如此,才能写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