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的故事

魏书生的故事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三:最重要的话

1984年11月,魏书生老师在桂林“漓江之秋语文教学周”上做完

大会报告后,赶到杭州,讲了一天怎样当班主任;紧接着又赶到上

海,向千余位教师汇报了自己教语文的观念与方法。

第二天,魏老师又应邀到上海师大讲当教师的体会。散会以后,

许多师生围住他,请他签字留言。

有的大学生说:“您又当书记,又当校长,还当两个班的班主任,

教两个班语文课,除此之外还有三十多个社会兼职,每年要外出开

四个多月的会,在校还要不断接待全国各地的客人,处理四面八方

寄来的信件,还得写书,写稿件。这么忙,您怎么还有精力带班教

课呢?”

也有的大学生说:“魏老师,听您的报告后,我们感到当教师真是

既轻松又愉快,也盼望快毕业当教师,当班主任。请您给我们写一

句最重要的话,来表述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

魏老师想了一会儿,便写了这样一句话:“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

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他解释说:“这是带班

教课和当好班主任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大学生们问魏老师:“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这

是我教书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我坚持这条原则时,工作

就顺利,就成功;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

折,就失败。”

又有大学生说:“请魏老师具体讲讲学生帮助老师的重要性。”

魏老师说,1987年10月他去香港地区考察,未及返校便去参加党

的“十三大”。当时他正任两个毕业班135名学生的班主任,并教

这两个班的语文课。他外出期间,学生轮流管理班级,语文课全凭

学生自学。二十多天之后,他开会归来,请同学们表决,是否可以

占用一节自习,补一补语文课,两班同学全都强烈反对。为什么?

他们感觉老师不在家时,自己进入了老师助手的角色,能管理好自

己,能学好语文。

魏老师还说,1991年,毕业的两班学生人数达到146人。他跟大

家谈心说:“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依靠在

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146位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是我的副班主

任,都是我的语文助理老师。大家都成了老师的助手了。正因为如

此,我直接支付给同学们的时间再少些,我们的班级也能管理得井

井有条。反过来,同学们倘不是老师的助手而是对手,那就坏了。

我这个人很笨,不会和人家作对,不要说146位对手我对付不了,

就是有一位对手,我都对付不了。”

后来,魏老师又到全国各地的许多师范院校作过报告,从祖国北

疆的齐齐哈尔师院﹑东北师大,到南方的广东教育学院﹑深圳师

专;从西部的新疆大学、陕西师大,到北京师大、北京师院„„每

次散会以后,都有很多大学生围着他,请他签字留言,请他写下带

班教课和当好班主任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于是,他便把上

面的这句话,一次又一次地写在大学生的日记本上。

魏老师在报告和文章中多次强调地指出:“如果没有学生的帮助,

我早就不能带班教课了。一旦和学生建立了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

右逢源的教育境界。老师帮助学生学,学生帮助老师教。这种互助

关系,就是我们班在德智体各种考核、竞赛中总能名列前茅的秘

密。”

其实,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帮助,师生关系是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都是如此。爱出爱返,福往福来;恨出恨返,

怨往怨来。敬人者人皆敬之,助人者人皆助之。

悟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三:出返往来

繁华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就回到沈阳市读中学时的母校任

教。他是个很有爱心的年轻老师,念大学的时候就很有人缘。去年

暑假,他同大学时期的朋友们开了个玩笑,连续给朋友们发了20

封电子邮件,信的内容只有“恭喜”两个字。

这些朋友都是他按同学通讯录随意挑出来的。事实上,据他所知,

这些人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道贺的事情。

发信者无意,收信者有心。不久,他竟也收到了20封电子邮件,

都是对他的“恭喜”表示谢意。因为这20个朋友,每个人都觉得

他们所做的事情值得别人祝贺。

后来,有心的繁华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个实验:他要求全班的每个

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各自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有的同学在30秒之内,仅能够写出1个人的姓名;有的同学甚至

连1个也写不出来;而有的同学竟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

繁华是班主任老师,他比别人更清楚,那些拥有不喜欢人数最多

的同学,恰恰是性情孤僻、最不受同学们所喜欢的人。

繁华感悟到,谁要是不喜欢别人,别人也就不喜欢接纳这个人。

因为谁发出不友善的信息,别人迟早都会感受到。谁发出怎样的信

息,谁就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繁华为了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和认识上面的两个事情,便写信向

大学时教他们心理学的王教授请教。王教授很快给繁华写了一篇不

短的回信,其中最基本的观点是:

爱出爱返,福往福来;恨出恨返,怨往怨来。

魏书生的故事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三:最重要的话

1984年11月,魏书生老师在桂林“漓江之秋语文教学周”上做完

大会报告后,赶到杭州,讲了一天怎样当班主任;紧接着又赶到上

海,向千余位教师汇报了自己教语文的观念与方法。

第二天,魏老师又应邀到上海师大讲当教师的体会。散会以后,

许多师生围住他,请他签字留言。

有的大学生说:“您又当书记,又当校长,还当两个班的班主任,

教两个班语文课,除此之外还有三十多个社会兼职,每年要外出开

四个多月的会,在校还要不断接待全国各地的客人,处理四面八方

寄来的信件,还得写书,写稿件。这么忙,您怎么还有精力带班教

课呢?”

也有的大学生说:“魏老师,听您的报告后,我们感到当教师真是

既轻松又愉快,也盼望快毕业当教师,当班主任。请您给我们写一

句最重要的话,来表述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

魏老师想了一会儿,便写了这样一句话:“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

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他解释说:“这是带班

教课和当好班主任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大学生们问魏老师:“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这

是我教书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我坚持这条原则时,工作

就顺利,就成功;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

折,就失败。”

又有大学生说:“请魏老师具体讲讲学生帮助老师的重要性。”

魏老师说,1987年10月他去香港地区考察,未及返校便去参加党

的“十三大”。当时他正任两个毕业班135名学生的班主任,并教

这两个班的语文课。他外出期间,学生轮流管理班级,语文课全凭

学生自学。二十多天之后,他开会归来,请同学们表决,是否可以

占用一节自习,补一补语文课,两班同学全都强烈反对。为什么?

他们感觉老师不在家时,自己进入了老师助手的角色,能管理好自

己,能学好语文。

魏老师还说,1991年,毕业的两班学生人数达到146人。他跟大

家谈心说:“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依靠在

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146位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是我的副班主

任,都是我的语文助理老师。大家都成了老师的助手了。正因为如

此,我直接支付给同学们的时间再少些,我们的班级也能管理得井

井有条。反过来,同学们倘不是老师的助手而是对手,那就坏了。

我这个人很笨,不会和人家作对,不要说146位对手我对付不了,

就是有一位对手,我都对付不了。”

后来,魏老师又到全国各地的许多师范院校作过报告,从祖国北

疆的齐齐哈尔师院﹑东北师大,到南方的广东教育学院﹑深圳师

专;从西部的新疆大学、陕西师大,到北京师大、北京师院„„每

次散会以后,都有很多大学生围着他,请他签字留言,请他写下带

班教课和当好班主任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于是,他便把上

面的这句话,一次又一次地写在大学生的日记本上。

魏老师在报告和文章中多次强调地指出:“如果没有学生的帮助,

我早就不能带班教课了。一旦和学生建立了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

右逢源的教育境界。老师帮助学生学,学生帮助老师教。这种互助

关系,就是我们班在德智体各种考核、竞赛中总能名列前茅的秘

密。”

其实,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帮助,师生关系是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都是如此。爱出爱返,福往福来;恨出恨返,

怨往怨来。敬人者人皆敬之,助人者人皆助之。

悟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三:出返往来

繁华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就回到沈阳市读中学时的母校任

教。他是个很有爱心的年轻老师,念大学的时候就很有人缘。去年

暑假,他同大学时期的朋友们开了个玩笑,连续给朋友们发了20

封电子邮件,信的内容只有“恭喜”两个字。

这些朋友都是他按同学通讯录随意挑出来的。事实上,据他所知,

这些人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道贺的事情。

发信者无意,收信者有心。不久,他竟也收到了20封电子邮件,

都是对他的“恭喜”表示谢意。因为这20个朋友,每个人都觉得

他们所做的事情值得别人祝贺。

后来,有心的繁华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个实验:他要求全班的每个

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各自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有的同学在30秒之内,仅能够写出1个人的姓名;有的同学甚至

连1个也写不出来;而有的同学竟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

繁华是班主任老师,他比别人更清楚,那些拥有不喜欢人数最多

的同学,恰恰是性情孤僻、最不受同学们所喜欢的人。

繁华感悟到,谁要是不喜欢别人,别人也就不喜欢接纳这个人。

因为谁发出不友善的信息,别人迟早都会感受到。谁发出怎样的信

息,谁就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繁华为了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和认识上面的两个事情,便写信向

大学时教他们心理学的王教授请教。王教授很快给繁华写了一篇不

短的回信,其中最基本的观点是:

爱出爱返,福往福来;恨出恨返,怨往怨来。


相关文章

  • [莫忘归]剧本
  • <莫忘归>全一期剧本(混乱版) ()后期提示 []CV提示 主要人物: 夫子:中老年声线,温文尔雅. 神仙:美型活泼健气少年偏青年音 书生:温文尔雅书生青年音 众孩童:可爱萝莉,正太音!!!(重点啊重点啊,俺需要多多滴..T T ...查看


  • 神话故事:人皮
  • 小玉是一只狐狸,但她不是一只普通的狐狸.她修行了千年,可以凭千年的修行变成人.但小玉知道,仅仅靠千年的修行是不够的.千年的修行可以让她变成人的样子,但绝不能变成真正的人,只有弄一张人皮来披在身上,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人.可是小玉不愿意做伤天害理 ...查看


  • 廉洁进校门诚信伴我行
  • 廉洁进校门 诚信伴我行 --五年级(2)班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一)通过活动促使学生从小树立廉洁诚信意识,懂得弘扬廉洁自律.诚信做人的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将廉洁诚信作为一生的操守,自强不息.奋斗 (二)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在现实 ...查看


  • 聪明人的故事(48---- 包拯:妙对破案)
  • 相传包公带着包兴,微服私访.这天,来到一个地方,看看天色已晚,决定找个人家投宿. 他们顺街走着,见前方有一位老人伏在门前石阶上流泪.包公忙上前问:"请问老翁,何事伤心?"老人抬头看了包公一眼,并不说话,只是流泪.包公不便 ...查看


  • 蛇的简笔画:美女蛇的故事
  • 从前,有一个读书人准备上京赴考.走着走着,走到荒山野林,可是还没走出荒山野林时就天黑了,书生四面看时,发现有一个旧古庙,就住在古庙里用功.到了晚间,书生读累了,就在院子里乘凉时,突然听到有人在教他.他答应着,就到处张望,突然就看到一个美女的 ...查看


  • [李勉埋金]阅读答案及翻译
  • 李勉①埋金 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④,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⑤语勉曰:某⑥家住洪州,将于北都⑦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⑧,余金奉⑨之 ...查看


  • 佛家禅理四大经典的爱情故事
  • 佛家禅理四大经典的爱情故事 ‚这样就好,有个男孩可以少等你一千年了,为了看你一眼,他已经修炼两千年了.‛ [一 前世是谁埋了你]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 ...查看


  •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 陕西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姓 名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写作时间 联系方式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内容摘要:<聊斋志异>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风行天下. ...查看


  • "宁为,胜作一书生."作文升格指导
  •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13页"本期作文". 例文一 宁为苦行僧, 胜作一书生 南京市金陵中学 薛力伟 我所惊羡的,既非繁花似锦,亦非著作等身,只是佛家那看破却说不破.普度众生的胸怀与境界.(起笔点出志向所在,同时指明书生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