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生动的叙事
非常生动的叙事,就是在对每个动作进行发散描写的同时,加入侧面描写,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全方位刻画构成故事情节的个体动作,我们的叙事就会因此变得更加细腻生动。
一、侧面描写四元素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刻画A 来表现A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刻画B 来表现A 。侧面描写有四个元素:一是侧面人;二是侧面物,三是侧面环境;四是附加条件。所谓侧面人,是指事发现场核心人物(要突出表现的人物)以外的所有人;所谓侧面物,是指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现场存在的具体事物;所谓侧面环境,就是事件发生的小环境和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附加条件,就是事件发生时,影响核心人物行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侧面描写的作用
(一)侧面是正面的有力证明。一个小品演员表演得如何,观众的表现是最好的印证;一个厨师的技艺是否高超,客人的评价是最好的印证;农民是否辛勤,秋天的收获是最好的印证..... 这种情况,正面描写的内容是因,侧面描写的内容是果,有前因才会有后果,结果是原因最好的证明。
(二)侧面的附加条件是凸显人物精神境界的放大镜。把一瓶水送给别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种行为无足轻重,人物形象轻若鸿毛;如果添加了条件,主人公迷失在沙漠里,面对死神的威胁,把最后一瓶水送给别人,人物形象立刻重于泰山。有了条件,才见精神、才见本质——一个贫穷的乞丐,把别人施舍给他的875元捐给了地震灾区,一个千万富翁,面对无家可归的灾民,仅仅捐出了一千元,同样是捐款,因为条件不一样,凸显出来的人物精神境界截然不同。
三、非常生动叙事的单一动作立体叙述图示
这里呈现的只是构成故事情节的一个动作的立体呈现形式。在叙事过程中,我们不能把每个动作都记述得面面俱到,也无需把每个动作都进行八个方面的正面刻画、四个方面的侧面刻画,但要想把某个故事情节讲述地非常细致而生动,只要运用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进行描述,我们笔下的故事一定会血肉丰满。
四、侧面描写具体刻画的内容
(一)侧面人物刻画。在事发现场,有很多人物,这些人受核心人物行为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神态、心理特点,我们要抓住受影响最大的一些人物进行刻画,间接表现核心人物。
(二)侧面环境刻画。一种方法是环境整体感受描述法,即着眼事发环境,从整体感受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描述。如: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偌大的空间,沉浸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中等等。第二种方法是,选点并列描述法。就是筛选事发现场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列描述,刻画环境。例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第三种方法是第一、第二种方法的结合,整体感受描述可前可后。例如: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也可以描述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
(三)侧面物的刻画。在事发现场,总有一些具体事物,这些事物当中,有些事物受到人的行为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状态,我们要抓住这些物的状态进行细致刻画,这是一种方法。例如:他一拳砸在门上,门板应声而断,院内的几只小鸡被突如其来的一声爆响,吓得大叫着飞出了院墙。这里第一句话是正面描写,后边写“门板”和“小鸡”就是侧面描写。同时受主观意识的支配,我们还常常将人的感受借助物态,表现出来。例如:一阵微风吹过,花叶随风起伏,仿佛它们也被这幽默的情节逗得前仰后合。
(四)附加条件的添加。有些条件有利于核心人物做某种行为,我们在适当的地方添加这样一些条件,可以突出人物的不作为,从而凸显人物的丑恶本质。例如:拖把就横躺在他的脚下,只要弯一下腰,就不会有人再被绊倒,可是他却像没看见一样,视而不见。有些条件不利于核心人物做某种行为,我们添加这些条件可以凸显人物行为的主动性、艰难性,从而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质。例如:面对敌人的剪刀,他坦然自若,仿佛这些豺狼手中紧握的,只是儿童戏耍的玩具。
五、侧面描写添加的位置
(一)侧面人、侧面物的描写,一般和核心人物的情节构成直接因果关系,要放在对应的行为和动作之后,因为有了前因,才会有后果,它们的位置受逻辑关系的制约。
(二)侧面环境的描写,一般情况下,既可以放在行为发生前,也可以放在行为发生后。如果环境是因为人多行为导致的,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环境描写也必须放在核心人物的动作描写之后。
(三)附加条件的添加,可以在写其他内容的时候顺便夹带,也可以放在行为发生之前,紧挨着行为描写来进行添加。也可以散落在行为过程之间。
六、在上一节课基础上继续“成长”的范例
上一讲运用动作发散描写后生成的生动叙事范例:
“再见!老师!”、“老师!再见!”回首生活了三年的教学楼,凝望着门边目送自己离校的老师, 他不停地挥着手,泪流满面地与老师告别,内心深处,汹涌着无限的依恋和酸楚。这一刻,胸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压抑得无法说出一个字,
这一刻,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尖刀,深深地刺入他的灵魂,让他无法呼吸,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经过这一讲,加入侧面描写,生成的非常生动的叙事范例:
苍天无言,白云无语,楼尖儿上的自鸣钟,兀自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前行...... 整个校园淹没在无尽的悲戚里。
“再见!老师!”、“老师!再见!”回首生活了三年的教学楼,凝望着门边目送自己离校的老师, 他不停地挥着手,泪流满面地与老师告别,内心深处,汹涌着无限的依恋和酸楚。这一刻,胸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压抑得无法说出一个字,这一刻,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尖刀,深深地刺入他的灵魂,让他无法呼吸,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运动场上,初一、初二的同学,也都停止了活动,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地驻立在那里,默默地凝望着这份依依不舍的别离!
教学楼门距离校门口,不到百米的距离,他仿佛走了两万五千里!这一段熟悉而平坦的路,突然变成了永远也走不出的雪山草地......
加入侧面描写,可以使我们的故事叙述在前一讲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细腻、生动,构成故事情节的每个行为动作都能细腻的写出300多字。在准备原材料阶段,我们无需明确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情节叙述的详略,但也无需把每个动词都描绘得如此细腻、翔实。叙事时,我们想把哪个环节叙述得更生动,或者觉得哪个部分应该叙述得很生动,就尽最大的能力把这个部分描述生动即可——因为这里要培养的是生动叙事能力,不是表现主题的能力。需要学习者注意的是,我们追求叙事生动的同时,还要力求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变化,避免呆板僵化。
非常生动的叙事
非常生动的叙事,就是在对每个动作进行发散描写的同时,加入侧面描写,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全方位刻画构成故事情节的个体动作,我们的叙事就会因此变得更加细腻生动。
一、侧面描写四元素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刻画A 来表现A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刻画B 来表现A 。侧面描写有四个元素:一是侧面人;二是侧面物,三是侧面环境;四是附加条件。所谓侧面人,是指事发现场核心人物(要突出表现的人物)以外的所有人;所谓侧面物,是指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现场存在的具体事物;所谓侧面环境,就是事件发生的小环境和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附加条件,就是事件发生时,影响核心人物行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侧面描写的作用
(一)侧面是正面的有力证明。一个小品演员表演得如何,观众的表现是最好的印证;一个厨师的技艺是否高超,客人的评价是最好的印证;农民是否辛勤,秋天的收获是最好的印证..... 这种情况,正面描写的内容是因,侧面描写的内容是果,有前因才会有后果,结果是原因最好的证明。
(二)侧面的附加条件是凸显人物精神境界的放大镜。把一瓶水送给别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种行为无足轻重,人物形象轻若鸿毛;如果添加了条件,主人公迷失在沙漠里,面对死神的威胁,把最后一瓶水送给别人,人物形象立刻重于泰山。有了条件,才见精神、才见本质——一个贫穷的乞丐,把别人施舍给他的875元捐给了地震灾区,一个千万富翁,面对无家可归的灾民,仅仅捐出了一千元,同样是捐款,因为条件不一样,凸显出来的人物精神境界截然不同。
三、非常生动叙事的单一动作立体叙述图示
这里呈现的只是构成故事情节的一个动作的立体呈现形式。在叙事过程中,我们不能把每个动作都记述得面面俱到,也无需把每个动作都进行八个方面的正面刻画、四个方面的侧面刻画,但要想把某个故事情节讲述地非常细致而生动,只要运用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进行描述,我们笔下的故事一定会血肉丰满。
四、侧面描写具体刻画的内容
(一)侧面人物刻画。在事发现场,有很多人物,这些人受核心人物行为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神态、心理特点,我们要抓住受影响最大的一些人物进行刻画,间接表现核心人物。
(二)侧面环境刻画。一种方法是环境整体感受描述法,即着眼事发环境,从整体感受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描述。如: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偌大的空间,沉浸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中等等。第二种方法是,选点并列描述法。就是筛选事发现场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列描述,刻画环境。例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第三种方法是第一、第二种方法的结合,整体感受描述可前可后。例如: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也可以描述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整个广场汇成了换了的海洋。
(三)侧面物的刻画。在事发现场,总有一些具体事物,这些事物当中,有些事物受到人的行为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状态,我们要抓住这些物的状态进行细致刻画,这是一种方法。例如:他一拳砸在门上,门板应声而断,院内的几只小鸡被突如其来的一声爆响,吓得大叫着飞出了院墙。这里第一句话是正面描写,后边写“门板”和“小鸡”就是侧面描写。同时受主观意识的支配,我们还常常将人的感受借助物态,表现出来。例如:一阵微风吹过,花叶随风起伏,仿佛它们也被这幽默的情节逗得前仰后合。
(四)附加条件的添加。有些条件有利于核心人物做某种行为,我们在适当的地方添加这样一些条件,可以突出人物的不作为,从而凸显人物的丑恶本质。例如:拖把就横躺在他的脚下,只要弯一下腰,就不会有人再被绊倒,可是他却像没看见一样,视而不见。有些条件不利于核心人物做某种行为,我们添加这些条件可以凸显人物行为的主动性、艰难性,从而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质。例如:面对敌人的剪刀,他坦然自若,仿佛这些豺狼手中紧握的,只是儿童戏耍的玩具。
五、侧面描写添加的位置
(一)侧面人、侧面物的描写,一般和核心人物的情节构成直接因果关系,要放在对应的行为和动作之后,因为有了前因,才会有后果,它们的位置受逻辑关系的制约。
(二)侧面环境的描写,一般情况下,既可以放在行为发生前,也可以放在行为发生后。如果环境是因为人多行为导致的,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环境描写也必须放在核心人物的动作描写之后。
(三)附加条件的添加,可以在写其他内容的时候顺便夹带,也可以放在行为发生之前,紧挨着行为描写来进行添加。也可以散落在行为过程之间。
六、在上一节课基础上继续“成长”的范例
上一讲运用动作发散描写后生成的生动叙事范例:
“再见!老师!”、“老师!再见!”回首生活了三年的教学楼,凝望着门边目送自己离校的老师, 他不停地挥着手,泪流满面地与老师告别,内心深处,汹涌着无限的依恋和酸楚。这一刻,胸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压抑得无法说出一个字,
这一刻,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尖刀,深深地刺入他的灵魂,让他无法呼吸,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经过这一讲,加入侧面描写,生成的非常生动的叙事范例:
苍天无言,白云无语,楼尖儿上的自鸣钟,兀自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前行...... 整个校园淹没在无尽的悲戚里。
“再见!老师!”、“老师!再见!”回首生活了三年的教学楼,凝望着门边目送自己离校的老师, 他不停地挥着手,泪流满面地与老师告别,内心深处,汹涌着无限的依恋和酸楚。这一刻,胸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压抑得无法说出一个字,这一刻,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尖刀,深深地刺入他的灵魂,让他无法呼吸,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运动场上,初一、初二的同学,也都停止了活动,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地驻立在那里,默默地凝望着这份依依不舍的别离!
教学楼门距离校门口,不到百米的距离,他仿佛走了两万五千里!这一段熟悉而平坦的路,突然变成了永远也走不出的雪山草地......
加入侧面描写,可以使我们的故事叙述在前一讲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细腻、生动,构成故事情节的每个行为动作都能细腻的写出300多字。在准备原材料阶段,我们无需明确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情节叙述的详略,但也无需把每个动词都描绘得如此细腻、翔实。叙事时,我们想把哪个环节叙述得更生动,或者觉得哪个部分应该叙述得很生动,就尽最大的能力把这个部分描述生动即可——因为这里要培养的是生动叙事能力,不是表现主题的能力。需要学习者注意的是,我们追求叙事生动的同时,还要力求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变化,避免呆板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