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刘超翔黄霞文湘华刘锐钱易
采用规模为10m 3/生物反应器对某毛纺厂毛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中d 左右的一体式膜" 试研究,整个系统在现场实际条件下连续运行了160d 。试验结果表明:用此装置处理毛染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良好。与厌氧酸化预处理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对COD 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系统出水COD #无SS ,色度#水质明显优于该毛纺厂现有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出水。20m g /L ,4度,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而膜分离对维持稳定的系统出水" 起到了重要作用。运行期间,采用空曝气和在线药洗等措施有助于缓解膜污染程度。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一体式膜"
毛染废水
膜污染
中试
提要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兴废水处理与回用工" 艺,近年来已被逐步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
[1! 2]处理。它是用膜分离装置代替普通活性污泥法
低,占地更为紧凑的优点。在国外已有一些应用实例,国内有关研究还较少。清华大学已将它应用在
[4! 5]生活污水和浴室废水的处理中,并且在实践中
中的二沉池,不仅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取得可直接回用的出水水质;而且膜的截留作用有利于在生物反应器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从而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容积负荷,节省占地面积;还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生长,增强硝化作用。此外,产泥量少,运行管理方便。
生物反应器可分为按照膜组件的设置位置,膜" 分置式和一体式两类。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是将" 膜组件直接置入生物反应器内,通过对膜的抽吸,使
[3]。与分置式膜混合液经膜过滤而得到过滤出水"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某毛纺织厂每年废水排放量约150万m 3。废水主要来源于精染和毛条两大车间的染色洗呢、煮呢废水。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分散、酸性、媒介、直接、中性、活性染料等,使用的辅料有食盐、洗涤剂、醋酸、元明粉、红矾、硫酸、平平加、拉开粉、烧碱染料、悬浮物等。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为COD 、
和硫化物。该厂所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出水COD 、SS 和色度偏高。本研究的
目的是探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毛染废水
" 生物反应器相比,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能耗处理的可行性和有关技术参数。"
!!!!!!!!!!!!!!!!!!!!!!!!!!!!!!!!!!!!!!!!!!!!!!!
16I T W s ,G A lbers ,et al .Identification o f trace or g ann ics i n a treat-m ent lubrication o il y refi ner y W asteW ater . w at S ci T echno l ,1994,29(:9)187! 194
17H o l g er G ulu g as ,M ar g rit R e ich. O r g an ic C om p ounds at d iff erent
sta g es of a refi ner y W asteW ater treat m ent p lant . w at S ci T echno l ,(:1995,327)119! 12618E l m aleh S ,G haffo r .C ro ss -floW U F o f h y drocarbon and b io lo g ical so li d
(:m i xed sus p ens ion. N J o f M e m brane S ci ,1996,1181)111! 120朱又春. 工业废水处理水回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环境保19方战强,
护,(:1999,7)16! 17顾温国,等. 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20齐军,
发展趋势. 环境保护,(:2000,3)17! 1921曾科. 石化污水深度净化回用的可行性. 工业水处理,1999,19(:4)14! 18
李本高. 炼油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前景探讨. 22张文星,
石化工业水处理技术,(:1998,43)32! 3523刘士永. 石化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技术. 石化工业水处理技术,
(:1997,31)33! 3924张青. 锦州石化公司炼油厂污水回用于循环水的探索. 石化工业水处理技术,(:1998,42)34! 36王春芝. 膜法炼油污水回收利用工艺及设备. 专利申请25韩春来,号:分类号:99112689.0,C 02F 1/52,1999.10.27王永杰. 工业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 工业用水与废水,26赵秀云,
(:2000,311)32! 34
" 作者通讯处:300280天津市大港油田博士后工作站电话:(022)25973435修回日期:2001" 10" 29
56给水排水V o l. 28
No. 22002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1. 1试验工艺流程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染废水的中试装!
置设在北京某毛纺织厂废水处理站。其工艺流程见图1。该装置由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组成。厌氧反应器有效容积1. 44m 3,填充15c m S@C球形悬浮填料,填充率为30%" 40%。好氧反应器有约90d 。第二阶段:连接并启动厌氧段,进行完整的
厌氧好氧处理过程,试验进行了70d 。试验条件见! 表2。
项目
表" 中试试验条件
运行时间//(m 2・d 厌氧HRT /h 好氧HRT /h 膜通量L /h
)
26
005. 5" 114. 74. 2" 3. 2" 6. 67. 7" 8. 7第一阶段
44效容积1. 6m 3,内置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11块,每块膜组件的面积为4m 2
,膜总面积44m 2
。膜组件下设穿孔管曝气。膜组件采用间歇运行,抽吸频
率为开13m i n ,关4m i n 。水银压差计用于监测在
运行过程中膜过滤压力的变化。液位控制器用于控制好氧反应器液面的恒定。来水先经1mm 孔径的滤网去除废水中的粗大悬浮物后流入到厌氧反应器,后再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分解,混合液在抽吸泵抽吸下经
膜过滤后形成处理出水。
中试废水水质
COD /m g /L BOD /m g /L TOC /m g /L 色度/度! ! 120! " 25055" 6030S S ! /m ! g /! L
! ! ! ! ! p H
! ! ! ! 硫化物! ! " ! 55/m ! g ! /
L
! 10C r
! " 406+! /m ! g /! L
! 20" 40
6. 8" 7. 5
0. 102
0. 005
3
试验条件
整个中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反应器
厌氧段未启动,只对废水进行好氧处理,试验进行了
2003. 012. 0第二阶段
70
3. 6
4. 0
9. 1
4
测试项目与方法
测试项目包括COD ,色度,好氧反应器内的
M LSS ,
均采用标准方法进行监测[6]。试验结果与分析
1
COD 去除效果
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试验期间不同阶段膜!
生物反应器进出水、生物反应器上清液中COD 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生物反应器和整个系统对COD 的去除效果。
给水排水V o l. 28
No. 2
2002
57
1. " 2. 1.
期的3h ,最终达到系统最大处理量12m 3/d 。
(活性污泥对COD 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2)在进水COD 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生物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效能仍发挥得很好。除个别情况外,生物反应器上清液的COD 均可维持在70m g /L 以下。(膜对系统的稳定出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尽管系统进水水质变化极大,COD 从100m g /L 变化到250m g /L ,但膜出水COD 却始终稳定在40g /L 左右,
平均去除率为82%。为了探讨厌氧预处理对COD 的处理效果,第d 后,
启动了厌氧段,其COD 处理效果如图2的段所示。可以看出,连接厌氧段后,整个膜! 生物反应器系统对COD 的去除效率有所提高,生物反应器上清液COD 维持在40m g /L 左右,
出水COD 稳定在20m g /L 以下,去除率达到89%。虽然厌氧段对COD 的去除率很低,但厌氧酸化菌对废水中的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如各类染料,进行了酸化水解作用,将其转变成为易降解的化合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该阶段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厌氧段6h ,
好氧段4. 0h 。从图3可以看出,整个膜! 生物反应器系统对的去除效率很高,为80%" 96%。生物反应器
处理率在30%" 85%之间,波动较大。膜分离对COD 的去除效率随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好坏而变化,膜分离的截留作用弥补了生物反应器处理性能的不稳定,提高了反应器耐冲击负荷能力,使总的去除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色度去除效果
试验期间膜! 生物反应器进、出水色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见图4
。
58给水排水V o l . 28N o . 22002
膜出水平均水质
项目
COD
BOD
TOC
色度S S
/m g /L /m g /L /m g /L /度/m g /L 进水[1**********]第膜出水31
3
15
15
! 1
#毛纺织厂处阶理出水
95
9
20
11
10
段
膜系统平均去除率/%82946348" 99进水[1**********]第膜出水17
2
9
2
! 1
$毛纺织厂处阶理出水90
7
17
9
8
段膜系统平均去除率/%
89
96
74
86
" 99
膜!
生物反应器在厌氧段未启动前,对色度的去除效果与毛纺织厂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比较接近,出水色度都在5" 20度之间波动。但厌氧段启动后,膜!
生物反应器出水色度逐渐降低到4度以下,平均为2度,低于同期毛纺织厂出水色度。
#$膜通量和膜过滤压差的变化图5表示膜! 生物反应器系统运行过程中膜过滤压差与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试验中膜通量由小到大逐渐提高。首先将膜通量控制在3. 2L /(m 2・h ),然后逐步增大至6. 6L /m 2・h )、8. 8L /(m 2・h ),最后稳定在12L /(m 2・h )
不m 90II 3. COD COD COD 2. " (
989
" 作者通讯处: 84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
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电话:( ) 9 呼 989 收稿日期: ! 8!
给水排水V o l. 28
No. 22002
59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超翔, 黄霞, 文湘华, 刘锐, 钱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2,28(2)48次
参考文献(6条)
1. KIMURA S Japan's aqua renaissance 90 project 1991(7/9)
2. Brindle K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s[外文期刊] 19963. Yamamoto K;Hiasa M;Mahmood T;Matsuo T Direct solid-liquid separation us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inan activated sludge aeration tank 19894. 国家环保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1989
5. 刘锐;黄霞;陈吕军;钱易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的中试研究报告[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1(01)6. 刘锐;黄霞;钱易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1999(01)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刘锐. 黄霞. 陈吕军. 汪诚文. 钱易. LIU Rui. HUANG Xia. CHEN Lu-jun. WANG Cheng-wen. QIAN Yi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
2. 范彬. 黄霞. 文湘华. 于妍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期刊论文]-环境科学2002,23(6)
3. 王羽生. 马小凡. 王雨亮. 程海军. 吕志勇. WANG Yu-sheng. MA Xiao-fan. WANG Yu-Liang. Cheng Hai-jun. U Zhi-yong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3)4. 曹文平. CAO Wen-ping 竹丝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体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11,27(9)
引证文献(49条)
1. 杜志刚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1(1)2. 周谨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11(1)3. 杨辉 膜-生物反应器与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实践[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10(22)
4. 范荣桂. 白永新. 梁红星. 黄大青. 方辽卫 MBR及其在难降解废水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辽宁化工 2010(7)
5. 何磊. 吴志超. 王志伟. 王旭. 藏莉莉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餐饮废水中水回用工程实例研究[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5)
6. 刘建伯. 李金成. 孙娜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2)7. 郝小平. 郭尽朝. 彭友. 李红利 神朔铁路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期刊论文]-神华科技 2009(2)8. 白玲. 蓝伟光. 严滨. 万金保 废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8(1)9. 黄霞. 曹斌. 文湘华. 魏春海 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08(3)10. 黄霞. 曹斌. 文湘华. 魏春海 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08(3)11. 陈伟. 佟玲. 陈文清. 杜宗良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分段回用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7)
12. 吴春笃. 简小捷 M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印染 2007(1)
13. 李杰. 王亚娥. 孟昕. 王志盈 固定化微生物-MBR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成果 2007(13)
14. 李莹. 张宏伟. 朱文亭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环境工程学报 2007(9)
15. 杨春. 杨琦. 刘若鹏. 甘一萍. 高金华 A/O MBR处理城市污水回用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6(2)16. 王志伟. 吴志超. 顾国维. 俞国平 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材质选择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2006(2)
17. 杨琦. 尚海涛. 杨春. 甘一萍. 王洪臣 A/O-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6(7)18. 杨万荣. 吕建国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甘肃科技 2006(9)
19. 杨琦. 尚海涛. 王洪臣. 甘一萍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9)
20. 唐艳 新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1. 孟凡生. 王业耀 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展望[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05(4)
22. 崔正国. 王修林. 单宝田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05(5)23. 王志伟. 吴志超. 顾国维. 俞国平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抽吸模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2005(4)
24. 王志伟. 吴志超. 顾国维. 俞国平 SMBR工艺处理废水时操作方式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工程 2005(4)25. 洪俊明. 洪华生. 熊小京 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化工 2005(z1)26. 李晓波. 王晓静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工业科技 2005(4)27. 陈伟 膜生物反应器在铁路单位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5(2)28. 杨春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回用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9. 洪俊明 A/O MBR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降解特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30. 舒实 膜生物反应器的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1. 崔正国 固定化和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理海水冲厕污水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2. 范正虹 膜-生物反应器在线超声清洗的特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3. 张洪杰 间歇循环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特性及膜污染控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4. 马英 厌氧滤池-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5. 卜义惠 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净化低温污水技术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36. 卢宁 MB(A/O)工艺特性及除磷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7. 安忠军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在染料废水中的脱色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8. 郑祥. 樊耀波 膜-生物膜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中试[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4(4)39. 付国楷. 余健. 郑宪明. 杜海春 MBR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净水技术 2004(2)40. 侯文俊. 余健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5)
41. 郑祥. 刘俊新 厌氧反应器与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试验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4(5)42. 李莹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3. 李涛 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在污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44. 张开海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和回用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45. 李谦 间歇循环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46. 佟娟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聚酯废水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7. 王敏. 雷易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3(12)
48. 付国楷. 余健. 郑宪明. 杜海春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展望[期刊论文]-工业水处理 2003(10)49. 周谨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1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ps200202019.aspx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刘超翔黄霞文湘华刘锐钱易
采用规模为10m 3/生物反应器对某毛纺厂毛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中d 左右的一体式膜" 试研究,整个系统在现场实际条件下连续运行了160d 。试验结果表明:用此装置处理毛染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良好。与厌氧酸化预处理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对COD 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系统出水COD #无SS ,色度#水质明显优于该毛纺厂现有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出水。20m g /L ,4度,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而膜分离对维持稳定的系统出水" 起到了重要作用。运行期间,采用空曝气和在线药洗等措施有助于缓解膜污染程度。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一体式膜"
毛染废水
膜污染
中试
提要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兴废水处理与回用工" 艺,近年来已被逐步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
[1! 2]处理。它是用膜分离装置代替普通活性污泥法
低,占地更为紧凑的优点。在国外已有一些应用实例,国内有关研究还较少。清华大学已将它应用在
[4! 5]生活污水和浴室废水的处理中,并且在实践中
中的二沉池,不仅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取得可直接回用的出水水质;而且膜的截留作用有利于在生物反应器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从而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容积负荷,节省占地面积;还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生长,增强硝化作用。此外,产泥量少,运行管理方便。
生物反应器可分为按照膜组件的设置位置,膜" 分置式和一体式两类。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是将" 膜组件直接置入生物反应器内,通过对膜的抽吸,使
[3]。与分置式膜混合液经膜过滤而得到过滤出水"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某毛纺织厂每年废水排放量约150万m 3。废水主要来源于精染和毛条两大车间的染色洗呢、煮呢废水。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分散、酸性、媒介、直接、中性、活性染料等,使用的辅料有食盐、洗涤剂、醋酸、元明粉、红矾、硫酸、平平加、拉开粉、烧碱染料、悬浮物等。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为COD 、
和硫化物。该厂所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出水COD 、SS 和色度偏高。本研究的
目的是探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毛染废水
" 生物反应器相比,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能耗处理的可行性和有关技术参数。"
!!!!!!!!!!!!!!!!!!!!!!!!!!!!!!!!!!!!!!!!!!!!!!!
16I T W s ,G A lbers ,et al .Identification o f trace or g ann ics i n a treat-m ent lubrication o il y refi ner y W asteW ater . w at S ci T echno l ,1994,29(:9)187! 194
17H o l g er G ulu g as ,M ar g rit R e ich. O r g an ic C om p ounds at d iff erent
sta g es of a refi ner y W asteW ater treat m ent p lant . w at S ci T echno l ,(:1995,327)119! 12618E l m aleh S ,G haffo r .C ro ss -floW U F o f h y drocarbon and b io lo g ical so li d
(:m i xed sus p ens ion. N J o f M e m brane S ci ,1996,1181)111! 120朱又春. 工业废水处理水回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环境保19方战强,
护,(:1999,7)16! 17顾温国,等. 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20齐军,
发展趋势. 环境保护,(:2000,3)17! 1921曾科. 石化污水深度净化回用的可行性. 工业水处理,1999,19(:4)14! 18
李本高. 炼油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前景探讨. 22张文星,
石化工业水处理技术,(:1998,43)32! 3523刘士永. 石化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技术. 石化工业水处理技术,
(:1997,31)33! 3924张青. 锦州石化公司炼油厂污水回用于循环水的探索. 石化工业水处理技术,(:1998,42)34! 36王春芝. 膜法炼油污水回收利用工艺及设备. 专利申请25韩春来,号:分类号:99112689.0,C 02F 1/52,1999.10.27王永杰. 工业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 工业用水与废水,26赵秀云,
(:2000,311)32! 34
" 作者通讯处:300280天津市大港油田博士后工作站电话:(022)25973435修回日期:2001" 10" 29
56给水排水V o l. 28
No. 22002
!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1. 1试验工艺流程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染废水的中试装!
置设在北京某毛纺织厂废水处理站。其工艺流程见图1。该装置由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组成。厌氧反应器有效容积1. 44m 3,填充15c m S@C球形悬浮填料,填充率为30%" 40%。好氧反应器有约90d 。第二阶段:连接并启动厌氧段,进行完整的
厌氧好氧处理过程,试验进行了70d 。试验条件见! 表2。
项目
表" 中试试验条件
运行时间//(m 2・d 厌氧HRT /h 好氧HRT /h 膜通量L /h
)
26
005. 5" 114. 74. 2" 3. 2" 6. 67. 7" 8. 7第一阶段
44效容积1. 6m 3,内置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11块,每块膜组件的面积为4m 2
,膜总面积44m 2
。膜组件下设穿孔管曝气。膜组件采用间歇运行,抽吸频
率为开13m i n ,关4m i n 。水银压差计用于监测在
运行过程中膜过滤压力的变化。液位控制器用于控制好氧反应器液面的恒定。来水先经1mm 孔径的滤网去除废水中的粗大悬浮物后流入到厌氧反应器,后再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分解,混合液在抽吸泵抽吸下经
膜过滤后形成处理出水。
中试废水水质
COD /m g /L BOD /m g /L TOC /m g /L 色度/度! ! 120! " 25055" 6030S S ! /m ! g /! L
! ! ! ! ! p H
! ! ! ! 硫化物! ! " ! 55/m ! g ! /
L
! 10C r
! " 406+! /m ! g /! L
! 20" 40
6. 8" 7. 5
0. 102
0. 005
3
试验条件
整个中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反应器
厌氧段未启动,只对废水进行好氧处理,试验进行了
2003. 012. 0第二阶段
70
3. 6
4. 0
9. 1
4
测试项目与方法
测试项目包括COD ,色度,好氧反应器内的
M LSS ,
均采用标准方法进行监测[6]。试验结果与分析
1
COD 去除效果
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试验期间不同阶段膜!
生物反应器进出水、生物反应器上清液中COD 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生物反应器和整个系统对COD 的去除效果。
给水排水V o l. 28
No. 2
2002
57
1. " 2. 1.
期的3h ,最终达到系统最大处理量12m 3/d 。
(活性污泥对COD 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2)在进水COD 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生物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效能仍发挥得很好。除个别情况外,生物反应器上清液的COD 均可维持在70m g /L 以下。(膜对系统的稳定出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3)尽管系统进水水质变化极大,COD 从100m g /L 变化到250m g /L ,但膜出水COD 却始终稳定在40g /L 左右,
平均去除率为82%。为了探讨厌氧预处理对COD 的处理效果,第d 后,
启动了厌氧段,其COD 处理效果如图2的段所示。可以看出,连接厌氧段后,整个膜! 生物反应器系统对COD 的去除效率有所提高,生物反应器上清液COD 维持在40m g /L 左右,
出水COD 稳定在20m g /L 以下,去除率达到89%。虽然厌氧段对COD 的去除率很低,但厌氧酸化菌对废水中的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如各类染料,进行了酸化水解作用,将其转变成为易降解的化合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该阶段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厌氧段6h ,
好氧段4. 0h 。从图3可以看出,整个膜! 生物反应器系统对的去除效率很高,为80%" 96%。生物反应器
处理率在30%" 85%之间,波动较大。膜分离对COD 的去除效率随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好坏而变化,膜分离的截留作用弥补了生物反应器处理性能的不稳定,提高了反应器耐冲击负荷能力,使总的去除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色度去除效果
试验期间膜! 生物反应器进、出水色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见图4
。
58给水排水V o l . 28N o . 22002
膜出水平均水质
项目
COD
BOD
TOC
色度S S
/m g /L /m g /L /m g /L /度/m g /L 进水[1**********]第膜出水31
3
15
15
! 1
#毛纺织厂处阶理出水
95
9
20
11
10
段
膜系统平均去除率/%82946348" 99进水[1**********]第膜出水17
2
9
2
! 1
$毛纺织厂处阶理出水90
7
17
9
8
段膜系统平均去除率/%
89
96
74
86
" 99
膜!
生物反应器在厌氧段未启动前,对色度的去除效果与毛纺织厂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比较接近,出水色度都在5" 20度之间波动。但厌氧段启动后,膜!
生物反应器出水色度逐渐降低到4度以下,平均为2度,低于同期毛纺织厂出水色度。
#$膜通量和膜过滤压差的变化图5表示膜! 生物反应器系统运行过程中膜过滤压差与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试验中膜通量由小到大逐渐提高。首先将膜通量控制在3. 2L /(m 2・h ),然后逐步增大至6. 6L /m 2・h )、8. 8L /(m 2・h ),最后稳定在12L /(m 2・h )
不m 90II 3. COD COD COD 2. " (
989
" 作者通讯处: 84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
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电话:( ) 9 呼 989 收稿日期: ! 8!
给水排水V o l. 28
No. 22002
59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超翔, 黄霞, 文湘华, 刘锐, 钱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2,28(2)48次
参考文献(6条)
1. KIMURA S Japan's aqua renaissance 90 project 1991(7/9)
2. Brindle K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s[外文期刊] 19963. Yamamoto K;Hiasa M;Mahmood T;Matsuo T Direct solid-liquid separation us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inan activated sludge aeration tank 19894. 国家环保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1989
5. 刘锐;黄霞;陈吕军;钱易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的中试研究报告[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1(01)6. 刘锐;黄霞;钱易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1999(01)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刘锐. 黄霞. 陈吕军. 汪诚文. 钱易. LIU Rui. HUANG Xia. CHEN Lu-jun. WANG Cheng-wen. QIAN Yi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
2. 范彬. 黄霞. 文湘华. 于妍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期刊论文]-环境科学2002,23(6)
3. 王羽生. 马小凡. 王雨亮. 程海军. 吕志勇. WANG Yu-sheng. MA Xiao-fan. WANG Yu-Liang. Cheng Hai-jun. U Zhi-yong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3)4. 曹文平. CAO Wen-ping 竹丝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体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11,27(9)
引证文献(49条)
1. 杜志刚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1(1)2. 周谨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11(1)3. 杨辉 膜-生物反应器与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实践[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10(22)
4. 范荣桂. 白永新. 梁红星. 黄大青. 方辽卫 MBR及其在难降解废水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辽宁化工 2010(7)
5. 何磊. 吴志超. 王志伟. 王旭. 藏莉莉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餐饮废水中水回用工程实例研究[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5)
6. 刘建伯. 李金成. 孙娜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2)7. 郝小平. 郭尽朝. 彭友. 李红利 神朔铁路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期刊论文]-神华科技 2009(2)8. 白玲. 蓝伟光. 严滨. 万金保 废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8(1)9. 黄霞. 曹斌. 文湘华. 魏春海 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08(3)10. 黄霞. 曹斌. 文湘华. 魏春海 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08(3)11. 陈伟. 佟玲. 陈文清. 杜宗良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分段回用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7)
12. 吴春笃. 简小捷 M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印染 2007(1)
13. 李杰. 王亚娥. 孟昕. 王志盈 固定化微生物-MBR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成果 2007(13)
14. 李莹. 张宏伟. 朱文亭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环境工程学报 2007(9)
15. 杨春. 杨琦. 刘若鹏. 甘一萍. 高金华 A/O MBR处理城市污水回用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6(2)16. 王志伟. 吴志超. 顾国维. 俞国平 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材质选择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2006(2)
17. 杨琦. 尚海涛. 杨春. 甘一萍. 王洪臣 A/O-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6(7)18. 杨万荣. 吕建国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甘肃科技 2006(9)
19. 杨琦. 尚海涛. 王洪臣. 甘一萍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期刊论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9)
20. 唐艳 新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1. 孟凡生. 王业耀 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展望[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05(4)
22. 崔正国. 王修林. 单宝田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05(5)23. 王志伟. 吴志超. 顾国维. 俞国平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抽吸模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2005(4)
24. 王志伟. 吴志超. 顾国维. 俞国平 SMBR工艺处理废水时操作方式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工程 2005(4)25. 洪俊明. 洪华生. 熊小京 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化工 2005(z1)26. 李晓波. 王晓静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工业科技 2005(4)27. 陈伟 膜生物反应器在铁路单位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5(2)28. 杨春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回用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9. 洪俊明 A/O MBR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降解特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30. 舒实 膜生物反应器的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1. 崔正国 固定化和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理海水冲厕污水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2. 范正虹 膜-生物反应器在线超声清洗的特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3. 张洪杰 间歇循环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特性及膜污染控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4. 马英 厌氧滤池-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5. 卜义惠 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净化低温污水技术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36. 卢宁 MB(A/O)工艺特性及除磷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7. 安忠军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在染料废水中的脱色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8. 郑祥. 樊耀波 膜-生物膜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中试[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4(4)39. 付国楷. 余健. 郑宪明. 杜海春 MBR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净水技术 2004(2)40. 侯文俊. 余健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5)
41. 郑祥. 刘俊新 厌氧反应器与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试验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4(5)42. 李莹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3. 李涛 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在污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44. 张开海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和回用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45. 李谦 间歇循环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46. 佟娟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聚酯废水的中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7. 王敏. 雷易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3(12)
48. 付国楷. 余健. 郑宪明. 杜海春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展望[期刊论文]-工业水处理 2003(10)49. 周谨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1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ps200202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