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猪八戒阴阳颠倒风骚女儿国

女儿国的风骚情之唐僧猪八戒阴阳颠倒风骚女儿国

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中描写女儿国最成功的地方,是设计了一个颠倒阴阳的情节,即唐僧、猪八戒误饮子母河的水而怀孕。

话说当唐三藏师徒四人到达女儿国的时候,男女“供求关系”达到极度的不平衡。用一句俗气但是流行的话来说吧,那简直就是“掉入了花园儿”。而玄奘师徒的“艳遇”究竟如何?照我读来,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或者这么说吧,与其说是“艳遇”,不如说是“奇遇”,甚至说是一次“冒险”。

第一奇乃吴承恩先生安排了这么个“西梁女国”,国中不论老少,无论职业皆为女性。有诗为证:“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其实,《山海经》里也有个女儿国,只不过那个女儿国里只有两个女人而已。晋代《神异记》中也曾出现过“女儿国”。说是有个“东女国”,以女人为国王。国中“重妇人而轻丈夫”。从对于“东女国“的描述来看,该国是有男子的,只是男人属于从属地位。而吴先生一支幻笔干脆将“女儿国”推向了极致:国中索性半个男人也没有。

这一天,这个国度来了四个男人和一匹马,四个男人不但是男人(这简直就是句废话),而且还是和尚。和尚的身份将束缚他们在女儿国的行动,或者我们用更为赤裸裸的语言来说:和尚的身份从根本上否认了他们作为男人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他们将不能享受“身处花园”而带来的任何“美艳和性福”。正是这样的几个“和尚”到达了一个只有女人的国度,这算得上第二奇。

和尚们的在女儿国的奇遇从一条河,两碗清水开始:

女儿国里的繁衍问题,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子母河”“照胎泉”“落胎泉”一一解决了“受孕”“b超”“堕胎”的问题,其手段之简单,速度之快捷,效果之明显,现代医学技术远远无法企及。《梁四公记》里的那个女国:“勃律山之西,有女国,方百里,山出石虺之水,女子浴之而有孕。”也就是说,女子只要用某眼泉水洗澡便能受孕。另外,古代传说里吞日光而怀孕,吃了个燕子而怀孕的妇女们也不在少数,而且生下来的婴儿日后多出将入相。照此看来,吴承恩先生在古代传说的基础上,将故事延伸了一番,并在“技术“上进一步地完善了。

本来这“子母河”的河水,只是为了解决在没有“男性”的情况下如何繁衍后代的问题。可是,未曾料到“子母河”的受孕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男女喝下就能怀孕。于是乎,唐三藏和八戒二人喝下子母河水之后,不到一个时辰便开始“腹痛”,肚子渐大,似乎有“肉团血块”“骨冗乱动”。吴先生安排了三藏和八戒二人怀上娃娃可算是处心积虑。唐玄奘是师父,最为“道貌岸然”,不能为“女色”所动。八戒是徒弟,杂念最多,色心最重。而这一回,让师父怀孕,徒弟待产,对三藏而言,身为众和尚的师父,怀上娃娃颇为“丢人”,似乎还有失却“体统”之嫌。另则,三藏的怀孕,似乎更提醒着唐和尚“肉身”的存在,以及因“肉身”的存在而随之产生的各种痛苦以及烦恼;即使是一名和尚,“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怀孕生产。想头甚奇,甚奇。而八戒,我猜想,恐怕是觉得“亏大了”:女人的边儿还没沾上,却吃到了“身为女人”的苦头,可真是亏大发了。若三藏还保持着几分师父的体面,八戒则完全是本色的呆子式撒娇放泼。

八戒扭腰撒胯的哼道:“爷爷呀!要生孩子,我们却是男身!那里开得产门?如何脱得出来。”行者笑道:“古人云,瓜熟自落,若到那个时节,一定从胁下裂个窟窿,钻出来也。”八戒见说,战兢兢忍不得疼痛道:“罢了罢了!死了死了!”沙僧笑道:“二哥,莫扭莫扭!只怕错了养儿肠,弄做个胎前病。”那呆子越发慌了,眼中噙泪。扯着行者道:“哥哥!你问这婆婆,看那里有手轻的稳婆,预先寻下几个,这半会一阵阵的动荡得紧,想是摧阵疼。“快了!快了!”沙僧又笑道:“二哥,既知摧阵疼,不要扭动,只恐挤破浆泡耳。”三藏哼着道:“婆婆啊,你这里可有医家?教我徒弟去买一贴堕胎药吃了,打下胎来罢。”

当读到三藏和八戒怀孕的时候,自个儿的第一反应是“打下来”。可是,八戒完全没有往那方面想,而是首先想到男人生产的“可行性”问题。听到悟空和沙僧二位的一番带有“专业”术语的恐吓之后,八戒也只是“越发慌了”,撒着娇,噙着泪,扯着师兄,央他寻几个好接生婆,也没有想到另外的解决途径。倒是三藏哼着要婆婆找一贴堕胎药来吃。八戒,这个呆子,自有其呆处,也自有其心实之处,这一出里,颇为可爱。谢天谢地,师兄孙悟空和师弟沙僧齐心协力从解阳山破儿洞如意真仙手中夺来一桶落胎泉,西天路上可算是不会出现“和尚抱着娃娃”跋涉取经的奇景了。和尚怀孕,可算第三奇。

第四奇,依我看来,当属女儿国的女儿们看到国中来了男子的反应。咱们接着说。三藏八戒怀孕后,曾投在路边某处庄家歇息。这一家四五口儿,都上了些年纪,自云“把那风月事尽休了”,所以没对唐僧师徒几个有伤害之心,只管望着唐僧“哂笑”,颇有些花痴。照她们说来,若是唐僧落到了年轻姑娘手里,就不得“囫囵”了。“囫囵”二字,颇妙,给人无限想头。“不得囫囵“的注解为:“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读到这里,脑子里便将能回忆得起的书本故事统统扫描了一遍,也想不出用“男人肉”做香袋的第二例。这还没完呢。正如吴承恩先生在第五十三回回目交待的那一句“毕竟不知到国界中还有甚么理会,且听下回分解。”

女儿国的风骚情之唐僧猪八戒阴阳颠倒风骚女儿国

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中描写女儿国最成功的地方,是设计了一个颠倒阴阳的情节,即唐僧、猪八戒误饮子母河的水而怀孕。

话说当唐三藏师徒四人到达女儿国的时候,男女“供求关系”达到极度的不平衡。用一句俗气但是流行的话来说吧,那简直就是“掉入了花园儿”。而玄奘师徒的“艳遇”究竟如何?照我读来,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或者这么说吧,与其说是“艳遇”,不如说是“奇遇”,甚至说是一次“冒险”。

第一奇乃吴承恩先生安排了这么个“西梁女国”,国中不论老少,无论职业皆为女性。有诗为证:“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其实,《山海经》里也有个女儿国,只不过那个女儿国里只有两个女人而已。晋代《神异记》中也曾出现过“女儿国”。说是有个“东女国”,以女人为国王。国中“重妇人而轻丈夫”。从对于“东女国“的描述来看,该国是有男子的,只是男人属于从属地位。而吴先生一支幻笔干脆将“女儿国”推向了极致:国中索性半个男人也没有。

这一天,这个国度来了四个男人和一匹马,四个男人不但是男人(这简直就是句废话),而且还是和尚。和尚的身份将束缚他们在女儿国的行动,或者我们用更为赤裸裸的语言来说:和尚的身份从根本上否认了他们作为男人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他们将不能享受“身处花园”而带来的任何“美艳和性福”。正是这样的几个“和尚”到达了一个只有女人的国度,这算得上第二奇。

和尚们的在女儿国的奇遇从一条河,两碗清水开始:

女儿国里的繁衍问题,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子母河”“照胎泉”“落胎泉”一一解决了“受孕”“b超”“堕胎”的问题,其手段之简单,速度之快捷,效果之明显,现代医学技术远远无法企及。《梁四公记》里的那个女国:“勃律山之西,有女国,方百里,山出石虺之水,女子浴之而有孕。”也就是说,女子只要用某眼泉水洗澡便能受孕。另外,古代传说里吞日光而怀孕,吃了个燕子而怀孕的妇女们也不在少数,而且生下来的婴儿日后多出将入相。照此看来,吴承恩先生在古代传说的基础上,将故事延伸了一番,并在“技术“上进一步地完善了。

本来这“子母河”的河水,只是为了解决在没有“男性”的情况下如何繁衍后代的问题。可是,未曾料到“子母河”的受孕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男女喝下就能怀孕。于是乎,唐三藏和八戒二人喝下子母河水之后,不到一个时辰便开始“腹痛”,肚子渐大,似乎有“肉团血块”“骨冗乱动”。吴先生安排了三藏和八戒二人怀上娃娃可算是处心积虑。唐玄奘是师父,最为“道貌岸然”,不能为“女色”所动。八戒是徒弟,杂念最多,色心最重。而这一回,让师父怀孕,徒弟待产,对三藏而言,身为众和尚的师父,怀上娃娃颇为“丢人”,似乎还有失却“体统”之嫌。另则,三藏的怀孕,似乎更提醒着唐和尚“肉身”的存在,以及因“肉身”的存在而随之产生的各种痛苦以及烦恼;即使是一名和尚,“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怀孕生产。想头甚奇,甚奇。而八戒,我猜想,恐怕是觉得“亏大了”:女人的边儿还没沾上,却吃到了“身为女人”的苦头,可真是亏大发了。若三藏还保持着几分师父的体面,八戒则完全是本色的呆子式撒娇放泼。

八戒扭腰撒胯的哼道:“爷爷呀!要生孩子,我们却是男身!那里开得产门?如何脱得出来。”行者笑道:“古人云,瓜熟自落,若到那个时节,一定从胁下裂个窟窿,钻出来也。”八戒见说,战兢兢忍不得疼痛道:“罢了罢了!死了死了!”沙僧笑道:“二哥,莫扭莫扭!只怕错了养儿肠,弄做个胎前病。”那呆子越发慌了,眼中噙泪。扯着行者道:“哥哥!你问这婆婆,看那里有手轻的稳婆,预先寻下几个,这半会一阵阵的动荡得紧,想是摧阵疼。“快了!快了!”沙僧又笑道:“二哥,既知摧阵疼,不要扭动,只恐挤破浆泡耳。”三藏哼着道:“婆婆啊,你这里可有医家?教我徒弟去买一贴堕胎药吃了,打下胎来罢。”

当读到三藏和八戒怀孕的时候,自个儿的第一反应是“打下来”。可是,八戒完全没有往那方面想,而是首先想到男人生产的“可行性”问题。听到悟空和沙僧二位的一番带有“专业”术语的恐吓之后,八戒也只是“越发慌了”,撒着娇,噙着泪,扯着师兄,央他寻几个好接生婆,也没有想到另外的解决途径。倒是三藏哼着要婆婆找一贴堕胎药来吃。八戒,这个呆子,自有其呆处,也自有其心实之处,这一出里,颇为可爱。谢天谢地,师兄孙悟空和师弟沙僧齐心协力从解阳山破儿洞如意真仙手中夺来一桶落胎泉,西天路上可算是不会出现“和尚抱着娃娃”跋涉取经的奇景了。和尚怀孕,可算第三奇。

第四奇,依我看来,当属女儿国的女儿们看到国中来了男子的反应。咱们接着说。三藏八戒怀孕后,曾投在路边某处庄家歇息。这一家四五口儿,都上了些年纪,自云“把那风月事尽休了”,所以没对唐僧师徒几个有伤害之心,只管望着唐僧“哂笑”,颇有些花痴。照她们说来,若是唐僧落到了年轻姑娘手里,就不得“囫囵”了。“囫囵”二字,颇妙,给人无限想头。“不得囫囵“的注解为:“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读到这里,脑子里便将能回忆得起的书本故事统统扫描了一遍,也想不出用“男人肉”做香袋的第二例。这还没完呢。正如吴承恩先生在第五十三回回目交待的那一句“毕竟不知到国界中还有甚么理会,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 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 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映,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寄托.显然,它与历史故事之于历史演义.传奇故事之于英雄小说相比,是远距离的,是间接的.因此,作为长篇巨制的神 ...查看


  • 从性爱描写看[西游记]的世俗化倾向
  • 第23卷 第3期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mal0fHubeiV01.23No3.2003N咖alu正ve硌畸(Ⅲhophy阳dsoc试Science) 从性爱描写看<西游记>的世俗化倾向 王前程 (郧阳师范高等专 ...查看


  • 西游记阅读课教案
  • <西游记>班级读书会 预设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即: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丰富的想象.深刻而独到的主题.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预设过程: 一.导入西 ...查看


  •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下)
  •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 ...查看


  • 西游记选择题和答案
  • 西游知识竞赛 比一比,谁的西游知识多 西游考查题目 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 A唐僧 B.如来 C.菩提祖师 2.玄奘西行取经途经( )国. A.90 B.100 C.110 3.假美猴王是( ). A.通臂猿猴 B.六耳猕猴 C.灵 ...查看


  • [西游记]教案
  • <西游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进一步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2.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3.初步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情节, ...查看


  •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
  •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 一<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A 宋江(及时雨) 李逵(黑旋风) 林冲(豹子头) 孙二娘(母夜叉) 鲁达(花和尚) 武松(行者) 杨志(青面兽) 时迁(鼓上虱) 史进(九纹龙) 扈三娘(一 ...查看


  • ??品神魔之邪论西游:孙悟空的第二次信任危机,唐僧直面诱惑驱逐取经骨干
  • 唐僧经过了五行山.鹰愁涧.高老庄.流沙河得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和尚几个徒弟,又有了白龙马这样的坐骑,取经团队所有人员终于配置齐全.可任何一个团队要形成凝聚力需要长期的磨合,师徒四人相互间并不熟悉,一次很小的考验差点 ...查看


  •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2
  •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 一<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 <水浒传>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