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33-01    从广义的职业技术来讲,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更为悠久,我们的祖先在传授使用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教育,这种原始的教育便是最初的“职业技术教育”。[1]但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漫长岁月中,现代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职业教育的发展处在一种原始、不规范、小规模的状况中。  一、高职教育存在的内在规律  (一)独特的办学理念。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大学理论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者说是具有能工巧匠般动手能力的大学生,要体现就业导向、突出职业道德的训导,使毕业生具有很强的顶岗能力,能缩短或免除岗前培训的时间。  (二)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任务,以实训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关键就是把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以实训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标准。高职院校应实行“三明治”式的教学方法,即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际动力操作能力各占三分之一。高职院校还应联系对口的企业,在校外开办大量的的实训基地。  (三)以双证书、双师型作为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拿到两本证书,即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学历证书以及本专业高级工以上的技能证书。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具备双师型的标准,即教师系列职称和其他系列的职称或技能证书,并且要求具备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或者按要求不定期的到企业进行实习。  (四)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更加密切。高职院校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集合,在专业设置上要服务于当地的龙头产业,并且根据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及时调整。从一些办学口号中可以体现这一点,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与温州产业对接,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立足河北,合力打造钢铁企业工段长的摇篮”,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服务川电,面向中国走向市场科学发展”等等。[3]  二、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一)办学层次上,从目前的大专层次向本科、硕士和博士发展。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它的学历层次已经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高职教育目前只开办大专层次,但有些院校已作出尝试性的探索,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自2001年起就经教育部批准开始试办四年制高职专业,10年来共培养毕业生6届3120名学生,100%的学生取得1个高级工证书,80%的学生取得了2个高级工证书,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2011年,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深圳市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其中对深圳的高等职业教育,《方案》提出:探索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技术教育,构建起中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对中国的高职教育乃至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都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二)教学形式上,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在职非学历培训并重。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终身学习”的任务,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高职教育应把握这一趋势,加强在职、非学历的中短期培训工作。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为例,该学院拥有自办专科在籍学生6795人,自学考试助读班在籍学生1000人,每年培训、技能鉴定及认证人数2.6万余人,已成为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广东省、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深圳市再就业培训基地。  (三)教育方法上,以面授为主转向面授和其他形式并重。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有线电视广播网、卫星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远距离教学,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可使得教育的发展不受时空、地域的局限。  由于在职教育比重的加大,受教育对象中不是全日制在校生的人员会越来越多,针对他们的各种教育模式(走读、函授、网络教育等)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授课教师,从在编为主转向在编与兼职并重。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兼职教师对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和企业的紧密结合,要更加清晰的把握当前企业所需要的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大从企业中聘请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的力度,长远来看,在编和兼职教师的比例要逐步的达到1:1的标准。  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客观的规律,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把握,提前做好准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松.中外职业教育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33-34.  [2]龙朝晖.高职教育特色与创造核心竞争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58.  [3]胡辉平.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12):27.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33-01    从广义的职业技术来讲,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更为悠久,我们的祖先在传授使用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教育,这种原始的教育便是最初的“职业技术教育”。[1]但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漫长岁月中,现代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职业教育的发展处在一种原始、不规范、小规模的状况中。  一、高职教育存在的内在规律  (一)独特的办学理念。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大学理论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者说是具有能工巧匠般动手能力的大学生,要体现就业导向、突出职业道德的训导,使毕业生具有很强的顶岗能力,能缩短或免除岗前培训的时间。  (二)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任务,以实训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关键就是把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以实训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标准。高职院校应实行“三明治”式的教学方法,即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际动力操作能力各占三分之一。高职院校还应联系对口的企业,在校外开办大量的的实训基地。  (三)以双证书、双师型作为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拿到两本证书,即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学历证书以及本专业高级工以上的技能证书。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具备双师型的标准,即教师系列职称和其他系列的职称或技能证书,并且要求具备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或者按要求不定期的到企业进行实习。  (四)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更加密切。高职院校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集合,在专业设置上要服务于当地的龙头产业,并且根据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及时调整。从一些办学口号中可以体现这一点,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与温州产业对接,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立足河北,合力打造钢铁企业工段长的摇篮”,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服务川电,面向中国走向市场科学发展”等等。[3]  二、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一)办学层次上,从目前的大专层次向本科、硕士和博士发展。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它的学历层次已经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高职教育目前只开办大专层次,但有些院校已作出尝试性的探索,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自2001年起就经教育部批准开始试办四年制高职专业,10年来共培养毕业生6届3120名学生,100%的学生取得1个高级工证书,80%的学生取得了2个高级工证书,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2011年,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深圳市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其中对深圳的高等职业教育,《方案》提出:探索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技术教育,构建起中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对中国的高职教育乃至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都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二)教学形式上,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在职非学历培训并重。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终身学习”的任务,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高职教育应把握这一趋势,加强在职、非学历的中短期培训工作。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为例,该学院拥有自办专科在籍学生6795人,自学考试助读班在籍学生1000人,每年培训、技能鉴定及认证人数2.6万余人,已成为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广东省、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深圳市再就业培训基地。  (三)教育方法上,以面授为主转向面授和其他形式并重。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有线电视广播网、卫星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远距离教学,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可使得教育的发展不受时空、地域的局限。  由于在职教育比重的加大,受教育对象中不是全日制在校生的人员会越来越多,针对他们的各种教育模式(走读、函授、网络教育等)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授课教师,从在编为主转向在编与兼职并重。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兼职教师对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和企业的紧密结合,要更加清晰的把握当前企业所需要的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大从企业中聘请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的力度,长远来看,在编和兼职教师的比例要逐步的达到1:1的标准。  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客观的规律,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把握,提前做好准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松.中外职业教育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33-34.  [2]龙朝晖.高职教育特色与创造核心竞争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58.  [3]胡辉平.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12):27.


相关文章

  • 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 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浅议 摘要: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 成状态.本文通过概述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现状,具体分析了 它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具体对策. abs ...查看


  •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60年历程与经验
  •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60年历程与经验 赵俊芳 吉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赵俊芳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逐步完成了对旧高等教育机构的收编与改造,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 ...查看


  • 教育行政学论文
  • 浅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历程 问题 对策 [摘要]对于高等教育,置身其中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本文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定位,然后详细写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后及改革开放初 ...查看


  • 中日高等教育体制的比较研究
  • 中日高等教育体制的比较研究 逯振礼 程海燕 1 2 (1. 繁峙县砂河三中,山西 繁峙 034300: 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 ...查看


  • 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
  •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4 摘要经济发展催生了众多体育行业的新职业,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滞后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为了给体育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人 ...查看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要:我国高职 教育 取得了跨越式的 发展 ,目前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外部和内部都客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为使我国高职教育和谐发展需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发展:问题:对策 ...查看


  • 国内外对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文章就近几年来英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对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对探究解决当前国内成人高等教育存在问题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使国内成人高等教育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 研究 文献综述 构建终身学习 ...查看


  • 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
  • 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 摘要:教育投入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决定教育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教育规模的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无论从总量上,还是生均预算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查看


  • 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到底
  •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潘懋元先生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笔者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从以下方面来解读潘先生关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一是通过"三个方面"."三个维 ...查看


  • [高等教育学概论]复习题(201411)
  • <高等教育学概论>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教师资格包括四个方面的条件: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教育教学能力.(√) 2.康德认为,"人只有靠教育才你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