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lO期2010年5月
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V01.26No.10Mav20lO
WATER&WASTEWA下ER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李俊奇1,
向璐璐1,
毛
坤1,
李宝宏2,
李海燕1,
车
伍1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平预山工学院市政工程系,河南平硕山46700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积的增加,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雨水径流成为
北京水环境的第二大污染源。雨水花园作为一种经济、适用且美观的LID/BMP措施,能有效去除径流中的污染物。2007年3月北京城区某办公大楼附近建造了一套以雨水花园为主要处理单元的雨水蓄渗系统,用于处理屋面雨水。2008年5月-7月,对该雨水花园系统进行了6场降雨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雨水花园对SS、COD、重金属(Pb、Zn、Cu、Fe)、浊度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pH值为6.5—7.2,但对TN、NOf—N、TP、Poi一一P的去除效果较差。
关键词:
雨水花园;
屋面径流;
蓄渗系统;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10)10—0129—05
C嬲eStudy
on
RainGardenStorage-in脚trationSystemforDisposalof
.
RoofRunoff
uJun—qil,
xIANGLu.1u1,
MAoKunl,
u
Bao.hon孑,uHai—yanl,
cHEwul
(1.研如60mto可矿Ⅲ吼跏册埘口灯跏抛m口谢耽妍眈秒iron撇瓜<胁n括孵矽
EdMcoti帆>,&坑愕‰i钾船缈旷C劫甜西痧,聊一增。利Arc^i妣£M地,日e莎愕100044,
吼i阮;2.脚口砌把眦矿胁‘n把驷口z只喇,炉^o凡467001,吼i肥)
E粥i聊P矗增,战倒i,学^on凰纪M把矿‰^肋z9∥,
、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increasingofimpenioussurf如es,nlnoffpol・
lutionbecomesmoreandmorese—ous.Thestomlwatermnoffisthesecondlargestpollution
source
ofwa.
ter
environmentin
BeijingCity.
As
an
economical,suitableandartisticLID/BMPfacility,raingarden
can
e矗.ectivelyremovepollutantsf而mmnoff.
Asetofstorage—infiltrationsystemusingtheraingarden酗
it8maintreatmentunittocontmltheroof11lnoffwasbuiltina
lawn
nearan
o娲cebuildinginBeijingCit),
inMarch2007.
ne
continuou8monitoringofsixraineVen£sfromMaytoJuly2008waspe而珊ed.
,nle
resultsindicatethattheremovale历cienciesofsuspendedsolids,chemicaloxygendemand,heavymetals
(Pb,Zn,Cu
and
Fe)andturbidity
are
excellentexcepttotalphosphoms,phosphate—P,total
nitrogen,
andnitratenitmgen,meanwhile,theemuentpHisbe伽een6.5and7.2.
Keywo“Is:rajngarden;roofrunoff;
storage二in6ltrationsystem;
case
study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8804);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503001);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129・
第26卷第10期
中国给水排水
www.waterg鹪heat.com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第二大主要污染源。以北京为例,2006年雨水径流COD排放量已占到水环境排放总量的1/3左右…。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UD/BMP滞留措施。一般建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由耐淹植物、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填料层、砾石层组成,外表似普通景观花园,却能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即天然/人工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的渗滤、截留和吸附作用净化、消纳小面积汇流的径流雨水,达到削峰减量、保护水质、涵养地下水的目的。
鉴于雨水花园具有高效除污、经济简单及生态
.
以r
2i可F历而
Ad・月・妒
,.、
【2)
1.2雨水花园构造
雨水花园自上而下由以下五部分组成[3]:①蓄
水层。一般为loo~250mm。②树皮覆盖层。一般为50一80mm。③植被及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所选植物确定,草本植物一般为250mm,一般选用多年
生的可短时间耐水涝植物。④人工填料层。一般为
0.5—1.2
m,选用渗滤速度较大(K≥l×10。5
n∥
s)、净化效果较好的人工材料。⑤砾石层。一般为
200~300
mm,其中可埋设直径为100mm的穿孑L管
进行收集利用。
雨水花园的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
美观等特点,将其与渗井结合,组成雨水蓄渗系统,
用于净化、消纳屋面径流,在充分截污减排的同时还能美化周边环境。对2007年3月于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绿地建造的雨水蓄渗系统示范工程中的雨水花园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和研究其污染物去除能力及净化规律。
1雨水花园的设计与构造
1.1
完全水量平衡法
我国多数城市区域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在选择
Fig.1
图1雨水花园构造示意Schem鲥e
diagram0ftain
g瞰^m
雨水花园建造模式时,要兼顾削减径流量和污染物总量,笔者认为雨水花园面积的计算应对其渗滤能力、蓄水层植物影响、空隙储水能力等因素加以考虑,进而提出以下包括渗滤和滞留在内的完全水量平衡法忙J。计算方法如式(1)和(2)所示。
Af=Ad・日・妒・df/[60×K・r・(df+矗)+
2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2007年3月,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建造了一套
以雨水花园为主要处理单元的蓄渗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屋面径流,该系统除雨水花园外还包括含有填
料层的渗井,处理后的雨水通过穿孔管收集进入渗
井并最终回灌地下水,其工艺流程剖面见图2。
^。・(1一工)・西+n・《]
式中A,——雨水花园的面积,m2
Ad——汇流面积,m2妒——径流系数
(1)
卜设计降雨量(按设计要求决定),m
d,——雨水花园的深度,一般包括种植土层
K_种植土层的渗透系数,—n/s
和填料层,m
卜计算时段,min
^。的l/2,m
图2雨水蓄渗系统示意
Fig.2
^。——蓄水层的最大水深,m
.Il——蓄水层设计平均水深,一般为最大水深
‘
schem撕c
di咿唧of
日y蜘
raiⅡ们∞盯咖嘲萨-硎iltB砸∞
该蓄渗系统中雨水花园面积为12m2,汇水面积为390m2,设计降雨量为21mm,蓄水层为250mm,树皮覆盖层为75mm,种植土层为250mm,其上种植大花萱草、沙地柏、景天等短时耐水淹植物,
工——植物横截面积占蓄水层表面积的比
例,一般为20%
当鬈=O时,式(1)可简化为:
・130・
www.watergasheat.com
李俊奇,等: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第26卷第lo期
人工填料层厚为1.Om,砾石层为250mm,其中埋设直径为100mm的穿孔管将处理后的径流输送至渗井。雨水花园进水水样取自建筑物的雨落管,出水水样从渗井采取。2.2数据分析与结果
个月的监测及数据采集,对6场典型暴雨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评估该系统中雨水花园对径流雨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能力。2.2.1除污效果分析
2008年5月11日-7月18日,该雨水花园进、出水水质及去除效果见表1。
rain
2008年5月1月对该雨水花园进行了连续3
Tab.1
表1雨水花园的除污效果
R舢ovale伍ci∞cy0fpollut卸协by
COD
TN
N0f—N
gard胁
Zn
Fe
Cu
Pb
项目
即
O.750
P醴’一P
0.030
进杉
(降雨量为11唧,
持续时间为10h)
5月11日
(1119・L。1)
60.5208.9006.9001.1601.1100.034O.021
出柑
(mg・L-1)去除率/%
7.7006.9106.7000.1800.140O.0060.0750.0030.003
87.322.02.8
76.O一78.9
99.O
93.291.285.7
迸衫
6月16日
107.82017.5477.3400.1880.030
(mg・L-1)
(降雨量为7咖,
持续时间为3h)
出彬
(mg・L.1)去除率/%
70.080lO.4007.9900.154
O.125
35.O40.7—9.O18.1—316.7
进彬
6月23日
10,7.8008.3446.3400.5560.050O.0440.037O.010O.014
(mg・L“)
(降雨量为19mm,持续时间为3.5h)
出彬
(mg・L“)去除率/%
32.8305.722
4.6印
20.2
O.4750.201O.0050.028O.0020.002
69.631.414.5—302.088.624.380.085.2
进彬
7月4日
(Illg-L“)
86.2602.250O.200
(降雨鼍为28咖,
持续时间为5h)
出彬
(mg・L_1)去除率/%进水
3.3001.7540.162
96.222.O19.6
51.0005.8402.780O.080
O.0600.045
O.013
0.006
7月8日
(mg・L-1)
(降雨量为4.3咖,
持续时间为2h)
出杉
(mg・L一)去除率/%
4.4003.8803.000O.1490.126OO.009O
91.4
33.6
—8.O一86.3一110.O10030.8100
进彬
(降雨量为15.4唧,
持续时间为lh)
7月18日
(IIlg・L“)
211.61010.6505.4900.2100.020
出彬
(mg・L。1)
38.2305.8204.670O.260O.140
去除彰%
81.9
45.414.9—24.0—574.7
注:“o”为未检出,计算去除率时按100%计;“一”为未测项。从这6场降雨的水样采集过程中观察到:在下
果对研究该蓄渗系统的截污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场降雨来临前,渗井中的水均未完全下渗至周边
土壤中,即每次水样采集过程中,渗井中均存留约
0.2~0.3
①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考察了雨水花园对6场降雨的径流污染物TN、
m深的水,由此可知从出水取样口中采集
的水样为雨水花园出水与渗井中部分未完全下渗雨水的混合。因此,分析该系统中雨水花园的除污效
Nof—N、1'P、P03一一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雨
水花园对TN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22%一
・131・
第26卷第10期
中国给水排水
www.watergasheat.com
45.4%;对11P和NOf—N的去除效果不稳定,去除率波动范围较大,分别为一86.3%一76.0%和
较高。监测中发现出水TSS基本未检出,对浊度、色度等指标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pH值为6.5
—7.2。
一9.o%~20.2%;对Poi一一P无任何去除效果,去
除率为一574.7%一一78.9%,出水Pq一~P浓度远大于进水。国外也有类似研究结果p柚o。
分析认为雨水花园脱氮率较低的原因是NOf—N的去除需要一个缺氧且有足够的有机物可为细菌提供能量的苛刻环境,而雨水花园的蓄渗系统底部有穿孔管与渗井连接,透气性较好,无法保证其所需的缺氧条件,且人工填料层成分单一,有机物含量较少,不能为反硝化菌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行反硝化,进而导致对TN的去除率较低。
2.2.2总污染物削减量
由于该雨水花园处置后的出水主要通过穿孑L收集管进入渗井,最终回灌地下,则雨水花园总污染物削减总量的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整个蓄渗系统的总污染物削减总量计算方法如式(4)所示。
M’=l,・C—y’・C’一K・C肼=y・C—K・C
(3)(4)
式中肘’——雨水花园的总污染物削减量,mg
该系统对11P的去除率波动较大,且对PO:一一P的去除率为负,两者去除率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
趋势,分析其原因认为:a.由于雨水花园蓄渗系统的出水管与渗井连接,雨水长时间滞留在渗井中导致渗井填料或周边土壤中的磷释放,且连续降雨间隔时间较短,相邻的两场或多场降雨混合,导致每场降
卜进水体积,L
卜污染物进水平均浓度(进水EMC),
mg/L
∥——出水体积,L
C’——污染物出水平均浓度(出水EMC),
mg/L
K——溢流体积,L
雨的出水Pq一一P浓度均大于进水的,同时也影响了对口的去除效果。b.雨水花园填料层中磷含量
接近饱和,随时间延长慢慢开始向外释放磷,导致除磷率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
肛一蓄渗系统总污染物削减量,mg
计算得出雨水花园对这6场降雨所形成屋面径流中COD、TN、TP的总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3
105、4.15
104、
g,对所监测3场降雨的径流Pb、zn、Cu、
②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考察了雨水花园对其中3场降雨径流的Pb、zn、Cu、Fe等重金属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除Fe外,雨水花园对其他3种重金属均有较好的去除效
Fe的总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0.20、7.79、O.28、6.73g。而蓄渗系统对COD、TN、,I.P的总污染物削减量
分别为3
950、300、13
g,对Pb、zn、Cu、Fe的总污染
物削减量分别为0.24、7.90、0.3l、7.35g。可以看出,雨水花园在整个蓄渗系统中为COD、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削减作出了主要贡献。
果,去除率>80%。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类似[雨
水花园对Pb、zn、Cu有较高的去除率(>90%);对Fe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为负(一1300%)]H、5J。
国外很多研究报道表明,雨水花园对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主要源于树皮覆盖层的过滤和吸附。针对Fe的去除率较低,且随时间变化有整体下降趋势,分析认为,一是后两场降雨径流中Fe的原水浓度较低,造成对其去除率偏低;另一方面,与磷类似,填料或土壤中Fe含量接近饱和,慢慢向外释放Fe,从而导致其去除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3结论
对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建设的雨水花园/渗井
系统的除污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雨水花园对码S、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较高(>90%),对COD的去除
效果也较为明显,去除率为35%一96.2%;对TN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22%一45.4%,但对N0f—N的去除率较低且不稳定(一9.O%一20.2%)。研究结果还表明,雨水花园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差,对,I'P的去除率为一86.3%一76.0%,对
③对COD及其他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
雨水花园蓄渗系统对COD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35%~96.2%。分析认为屋面径流雨
Po:一一P的去除率为一574.7%~一78.9%。此外,
雨水花园对Pb、zn、cu等重金属的去除率较高(>80%),但当部分指标(如Fe)的径流原水浓度较低时其去除率波动较大。
通过对所监测降雨径流中COD、TN、11P及重金
水中COD与髑S有较好的相关性【_7|,亦即非溶解性
的COD所占比例较高,进而对COD的去除率相对
・132・
www.watergaLsheat.com
李俊奇,等: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第26卷第10期
属的总污染物削减量进行量化分析得出,雨水花园在整个蓄渗系统中为去除COD和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作出了主要贡献。对雨水花园截污能力及规律的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蓄渗系统对屋面径流的处理能力,为我国雨水蓄渗系统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6][5][4]
EnviⅫRes,2003,75(4):355—367.
DavisAstudyof
P,shokouhi粕M,Sha咖aH,d耐.bborator),
bioIogicalretentionforurbanstormwatermanage・
Envimn
眦nt[J].waterRes,200l,73(1):5~14.
HsiehcH,Da、risAP.MuItiple—eventstudyofbioreten.tionfortre砒mentofurban
8tomwater
nlnoff
fJ1.Water
晒Technol,2005,5l(3—4):177—181.
Hunt
wF,JaⅡ.euAR,smithJT,订耐.Evaluating
参考文献:
[1]刘洋,李俊奇,车伍,等.北京市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
制与节能减排[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9):93
—96.
bioretentionsitesin
hydrolog)r硼d
nutrientremoval
at
threefield
Eng,
north
c啪lina[J].J¨gaci伽Drainage
2006,32(6):600一608.[7]
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向璐璐,李俊奇,邝诺,等.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34(6):47—51.
[3]KimH,seal刃mEA,Da“sAP.En舀neered
bioretention
E—mail:jqli671l@vip.163.com收稿日期:2009—12一13
f撕removalofnitratefromstomwa岫rmno仃[J].Water
(上接第12l页)
节约外加热源。深圳市老虎坑污泥半干化一焚烧处理厂项目总投资近2.5亿元,日处理800t脱水污泥,运行成本为125.7元/t。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青介绍了厦门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应用情况。污泥脱水处理,包括污泥预浓缩处理,FeCl¨CaO双调理对污泥的调质改性和高压隔膜压滤机压滤脱水三个步骤,最终实现泥水分离,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60%,基本满足填埋要求。脱水污泥资源化处置利用,包括园林绿化、制砖和焚烧等。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涛主任和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营利经理介绍了sAcT污泥堆肥技术,通过翻堆、曝气、混料、进出仓、计量、贮存、输送、除臭等八大机械系统保障污泥能够在无人条件下,在极致压缩的空间范围内得到稳定高效的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
化目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的孙卫东高工介绍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深南电污泥干化
项目的设计与运行情况。南山污水处理厂毗邻南山热电厂,具备了利用电厂余热资源的优势。通过对锅炉受热面的改造,将烟气余热转换为污泥干化的热源,脱水污泥经干化后含水率从80%降至10%一30%,干化污泥可以用作辅助燃料以及有机制肥、建材等行业原料,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的丁艳辉高工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李诗媛博士介绍了100∥d循环流化床一体化污泥焚烧示范工程系统分析报告。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干化焚烧一体化污泥焚烧技术,在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进入调试阶段。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史骏副主任以北京水泥厂污泥干化和水泥窑焚烧项目为例,分析了污泥干化和水泥窑焚烧协同处置系统中一系列关键问题,如:污泥含固率对水泥窑运行温度的影响,污泥热值对千化处置的影响,污泥含固率对水泥窑热平衡的影响,污泥干燥产品的含固率和最优热源系统的分析和确定等。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刘东海副院长介绍了大连市夏家河污泥处理厂工艺设计与运行经验。该厂采用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生物制气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600∥d,年产沼气664.3×104m3、乌粪石4放温室气体6.18×104
m’。
000
t、优质腐殖土4×104t,同时减少排
以上精选了几个典型发言,以飨读者。欲了解详情,欢迎登录聊州.wate学Lsheat.com或与《中国给水排
水》编辑部联系。遴选出的优秀论文已安排在近期出版的《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上发表,教请关注。
(本刊编辑部)
・133・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
李俊奇, 向璐璐, 毛坤, 李宝宏, 李海燕, 车伍, LI Jun-qi, XIANG Lu-lu, MAOKun, LI Bao-hong, LI Hai-yan, CHE Wu
李俊奇,向璐璐,毛坤,李海燕,车伍,LI Jun-qi,XIANG Lu-lu,MAO Kun,LI Hai-yan,CHEWu(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李宝宏,LI Bao-hong(平顶山工学院,市政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01)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10,26(10)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参考文献(7条)
1.Davis A P;Shokouhian M;Sharma H Laboratory study of biological retention for urban stormwatermanagement[外文期刊] 2001(01)
2.Hunt W F;Jarrett A R;Smith J T Evaluating bioretention hydrology and nutrient removal at threefield sites in north Carolina 2006(06)
3.Hsieh C H;Davis A P Multiple-event study of bioretention for treatment of urban swrmwater runoff[外文期刊] 2005(3-4)
4.车伍;李俊奇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 2006
5.Kim H;Seagren E A;Davis A P Engineered bioretention for removal of nitrate from stomwater runoff[外文期刊] 2003(04)
6.向璐璐;李俊奇;邝诺 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8(06)
7.刘洋;李俊奇;车伍 北京市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0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jsps201010035.aspx
第26卷第lO期2010年5月
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V01.26No.10Mav20lO
WATER&WASTEWA下ER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李俊奇1,
向璐璐1,
毛
坤1,
李宝宏2,
李海燕1,
车
伍1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平预山工学院市政工程系,河南平硕山46700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积的增加,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雨水径流成为
北京水环境的第二大污染源。雨水花园作为一种经济、适用且美观的LID/BMP措施,能有效去除径流中的污染物。2007年3月北京城区某办公大楼附近建造了一套以雨水花园为主要处理单元的雨水蓄渗系统,用于处理屋面雨水。2008年5月-7月,对该雨水花园系统进行了6场降雨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雨水花园对SS、COD、重金属(Pb、Zn、Cu、Fe)、浊度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pH值为6.5—7.2,但对TN、NOf—N、TP、Poi一一P的去除效果较差。
关键词:
雨水花园;
屋面径流;
蓄渗系统;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10)10—0129—05
C嬲eStudy
on
RainGardenStorage-in脚trationSystemforDisposalof
.
RoofRunoff
uJun—qil,
xIANGLu.1u1,
MAoKunl,
u
Bao.hon孑,uHai—yanl,
cHEwul
(1.研如60mto可矿Ⅲ吼跏册埘口灯跏抛m口谢耽妍眈秒iron撇瓜<胁n括孵矽
EdMcoti帆>,&坑愕‰i钾船缈旷C劫甜西痧,聊一增。利Arc^i妣£M地,日e莎愕100044,
吼i阮;2.脚口砌把眦矿胁‘n把驷口z只喇,炉^o凡467001,吼i肥)
E粥i聊P矗增,战倒i,学^on凰纪M把矿‰^肋z9∥,
、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increasingofimpenioussurf如es,nlnoffpol・
lutionbecomesmoreandmorese—ous.Thestomlwatermnoffisthesecondlargestpollution
source
ofwa.
ter
environmentin
BeijingCity.
As
an
economical,suitableandartisticLID/BMPfacility,raingarden
can
e矗.ectivelyremovepollutantsf而mmnoff.
Asetofstorage—infiltrationsystemusingtheraingarden酗
it8maintreatmentunittocontmltheroof11lnoffwasbuiltina
lawn
nearan
o娲cebuildinginBeijingCit),
inMarch2007.
ne
continuou8monitoringofsixraineVen£sfromMaytoJuly2008waspe而珊ed.
,nle
resultsindicatethattheremovale历cienciesofsuspendedsolids,chemicaloxygendemand,heavymetals
(Pb,Zn,Cu
and
Fe)andturbidity
are
excellentexcepttotalphosphoms,phosphate—P,total
nitrogen,
andnitratenitmgen,meanwhile,theemuentpHisbe伽een6.5and7.2.
Keywo“Is:rajngarden;roofrunoff;
storage二in6ltrationsystem;
case
study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8804);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503001);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129・
第26卷第10期
中国给水排水
www.waterg鹪heat.com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第二大主要污染源。以北京为例,2006年雨水径流COD排放量已占到水环境排放总量的1/3左右…。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UD/BMP滞留措施。一般建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由耐淹植物、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填料层、砾石层组成,外表似普通景观花园,却能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即天然/人工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的渗滤、截留和吸附作用净化、消纳小面积汇流的径流雨水,达到削峰减量、保护水质、涵养地下水的目的。
鉴于雨水花园具有高效除污、经济简单及生态
.
以r
2i可F历而
Ad・月・妒
,.、
【2)
1.2雨水花园构造
雨水花园自上而下由以下五部分组成[3]:①蓄
水层。一般为loo~250mm。②树皮覆盖层。一般为50一80mm。③植被及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所选植物确定,草本植物一般为250mm,一般选用多年
生的可短时间耐水涝植物。④人工填料层。一般为
0.5—1.2
m,选用渗滤速度较大(K≥l×10。5
n∥
s)、净化效果较好的人工材料。⑤砾石层。一般为
200~300
mm,其中可埋设直径为100mm的穿孑L管
进行收集利用。
雨水花园的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
美观等特点,将其与渗井结合,组成雨水蓄渗系统,
用于净化、消纳屋面径流,在充分截污减排的同时还能美化周边环境。对2007年3月于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绿地建造的雨水蓄渗系统示范工程中的雨水花园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和研究其污染物去除能力及净化规律。
1雨水花园的设计与构造
1.1
完全水量平衡法
我国多数城市区域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在选择
Fig.1
图1雨水花园构造示意Schem鲥e
diagram0ftain
g瞰^m
雨水花园建造模式时,要兼顾削减径流量和污染物总量,笔者认为雨水花园面积的计算应对其渗滤能力、蓄水层植物影响、空隙储水能力等因素加以考虑,进而提出以下包括渗滤和滞留在内的完全水量平衡法忙J。计算方法如式(1)和(2)所示。
Af=Ad・日・妒・df/[60×K・r・(df+矗)+
2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2007年3月,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建造了一套
以雨水花园为主要处理单元的蓄渗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屋面径流,该系统除雨水花园外还包括含有填
料层的渗井,处理后的雨水通过穿孔管收集进入渗
井并最终回灌地下水,其工艺流程剖面见图2。
^。・(1一工)・西+n・《]
式中A,——雨水花园的面积,m2
Ad——汇流面积,m2妒——径流系数
(1)
卜设计降雨量(按设计要求决定),m
d,——雨水花园的深度,一般包括种植土层
K_种植土层的渗透系数,—n/s
和填料层,m
卜计算时段,min
^。的l/2,m
图2雨水蓄渗系统示意
Fig.2
^。——蓄水层的最大水深,m
.Il——蓄水层设计平均水深,一般为最大水深
‘
schem撕c
di咿唧of
日y蜘
raiⅡ们∞盯咖嘲萨-硎iltB砸∞
该蓄渗系统中雨水花园面积为12m2,汇水面积为390m2,设计降雨量为21mm,蓄水层为250mm,树皮覆盖层为75mm,种植土层为250mm,其上种植大花萱草、沙地柏、景天等短时耐水淹植物,
工——植物横截面积占蓄水层表面积的比
例,一般为20%
当鬈=O时,式(1)可简化为:
・130・
www.watergasheat.com
李俊奇,等: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第26卷第lo期
人工填料层厚为1.Om,砾石层为250mm,其中埋设直径为100mm的穿孔管将处理后的径流输送至渗井。雨水花园进水水样取自建筑物的雨落管,出水水样从渗井采取。2.2数据分析与结果
个月的监测及数据采集,对6场典型暴雨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评估该系统中雨水花园对径流雨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能力。2.2.1除污效果分析
2008年5月11日-7月18日,该雨水花园进、出水水质及去除效果见表1。
rain
2008年5月1月对该雨水花园进行了连续3
Tab.1
表1雨水花园的除污效果
R舢ovale伍ci∞cy0fpollut卸协by
COD
TN
N0f—N
gard胁
Zn
Fe
Cu
Pb
项目
即
O.750
P醴’一P
0.030
进杉
(降雨量为11唧,
持续时间为10h)
5月11日
(1119・L。1)
60.5208.9006.9001.1601.1100.034O.021
出柑
(mg・L-1)去除率/%
7.7006.9106.7000.1800.140O.0060.0750.0030.003
87.322.02.8
76.O一78.9
99.O
93.291.285.7
迸衫
6月16日
107.82017.5477.3400.1880.030
(mg・L-1)
(降雨量为7咖,
持续时间为3h)
出彬
(mg・L.1)去除率/%
70.080lO.4007.9900.154
O.125
35.O40.7—9.O18.1—316.7
进彬
6月23日
10,7.8008.3446.3400.5560.050O.0440.037O.010O.014
(mg・L“)
(降雨量为19mm,持续时间为3.5h)
出彬
(mg・L“)去除率/%
32.8305.722
4.6印
20.2
O.4750.201O.0050.028O.0020.002
69.631.414.5—302.088.624.380.085.2
进彬
7月4日
(Illg-L“)
86.2602.250O.200
(降雨鼍为28咖,
持续时间为5h)
出彬
(mg・L_1)去除率/%进水
3.3001.7540.162
96.222.O19.6
51.0005.8402.780O.080
O.0600.045
O.013
0.006
7月8日
(mg・L-1)
(降雨量为4.3咖,
持续时间为2h)
出杉
(mg・L一)去除率/%
4.4003.8803.000O.1490.126OO.009O
91.4
33.6
—8.O一86.3一110.O10030.8100
进彬
(降雨量为15.4唧,
持续时间为lh)
7月18日
(IIlg・L“)
211.61010.6505.4900.2100.020
出彬
(mg・L。1)
38.2305.8204.670O.260O.140
去除彰%
81.9
45.414.9—24.0—574.7
注:“o”为未检出,计算去除率时按100%计;“一”为未测项。从这6场降雨的水样采集过程中观察到:在下
果对研究该蓄渗系统的截污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场降雨来临前,渗井中的水均未完全下渗至周边
土壤中,即每次水样采集过程中,渗井中均存留约
0.2~0.3
①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分析
考察了雨水花园对6场降雨的径流污染物TN、
m深的水,由此可知从出水取样口中采集
的水样为雨水花园出水与渗井中部分未完全下渗雨水的混合。因此,分析该系统中雨水花园的除污效
Nof—N、1'P、P03一一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雨
水花园对TN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22%一
・131・
第26卷第10期
中国给水排水
www.watergasheat.com
45.4%;对11P和NOf—N的去除效果不稳定,去除率波动范围较大,分别为一86.3%一76.0%和
较高。监测中发现出水TSS基本未检出,对浊度、色度等指标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pH值为6.5
—7.2。
一9.o%~20.2%;对Poi一一P无任何去除效果,去
除率为一574.7%一一78.9%,出水Pq一~P浓度远大于进水。国外也有类似研究结果p柚o。
分析认为雨水花园脱氮率较低的原因是NOf—N的去除需要一个缺氧且有足够的有机物可为细菌提供能量的苛刻环境,而雨水花园的蓄渗系统底部有穿孔管与渗井连接,透气性较好,无法保证其所需的缺氧条件,且人工填料层成分单一,有机物含量较少,不能为反硝化菌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行反硝化,进而导致对TN的去除率较低。
2.2.2总污染物削减量
由于该雨水花园处置后的出水主要通过穿孑L收集管进入渗井,最终回灌地下,则雨水花园总污染物削减总量的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整个蓄渗系统的总污染物削减总量计算方法如式(4)所示。
M’=l,・C—y’・C’一K・C肼=y・C—K・C
(3)(4)
式中肘’——雨水花园的总污染物削减量,mg
该系统对11P的去除率波动较大,且对PO:一一P的去除率为负,两者去除率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
趋势,分析其原因认为:a.由于雨水花园蓄渗系统的出水管与渗井连接,雨水长时间滞留在渗井中导致渗井填料或周边土壤中的磷释放,且连续降雨间隔时间较短,相邻的两场或多场降雨混合,导致每场降
卜进水体积,L
卜污染物进水平均浓度(进水EMC),
mg/L
∥——出水体积,L
C’——污染物出水平均浓度(出水EMC),
mg/L
K——溢流体积,L
雨的出水Pq一一P浓度均大于进水的,同时也影响了对口的去除效果。b.雨水花园填料层中磷含量
接近饱和,随时间延长慢慢开始向外释放磷,导致除磷率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
肛一蓄渗系统总污染物削减量,mg
计算得出雨水花园对这6场降雨所形成屋面径流中COD、TN、TP的总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3
105、4.15
104、
g,对所监测3场降雨的径流Pb、zn、Cu、
②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考察了雨水花园对其中3场降雨径流的Pb、zn、Cu、Fe等重金属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除Fe外,雨水花园对其他3种重金属均有较好的去除效
Fe的总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0.20、7.79、O.28、6.73g。而蓄渗系统对COD、TN、,I.P的总污染物削减量
分别为3
950、300、13
g,对Pb、zn、Cu、Fe的总污染
物削减量分别为0.24、7.90、0.3l、7.35g。可以看出,雨水花园在整个蓄渗系统中为COD、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削减作出了主要贡献。
果,去除率>80%。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类似[雨
水花园对Pb、zn、Cu有较高的去除率(>90%);对Fe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为负(一1300%)]H、5J。
国外很多研究报道表明,雨水花园对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主要源于树皮覆盖层的过滤和吸附。针对Fe的去除率较低,且随时间变化有整体下降趋势,分析认为,一是后两场降雨径流中Fe的原水浓度较低,造成对其去除率偏低;另一方面,与磷类似,填料或土壤中Fe含量接近饱和,慢慢向外释放Fe,从而导致其去除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3结论
对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建设的雨水花园/渗井
系统的除污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雨水花园对码S、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较高(>90%),对COD的去除
效果也较为明显,去除率为35%一96.2%;对TN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22%一45.4%,但对N0f—N的去除率较低且不稳定(一9.O%一20.2%)。研究结果还表明,雨水花园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差,对,I'P的去除率为一86.3%一76.0%,对
③对COD及其他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
雨水花园蓄渗系统对COD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35%~96.2%。分析认为屋面径流雨
Po:一一P的去除率为一574.7%~一78.9%。此外,
雨水花园对Pb、zn、cu等重金属的去除率较高(>80%),但当部分指标(如Fe)的径流原水浓度较低时其去除率波动较大。
通过对所监测降雨径流中COD、TN、11P及重金
水中COD与髑S有较好的相关性【_7|,亦即非溶解性
的COD所占比例较高,进而对COD的去除率相对
・132・
www.watergaLsheat.com
李俊奇,等: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第26卷第10期
属的总污染物削减量进行量化分析得出,雨水花园在整个蓄渗系统中为去除COD和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作出了主要贡献。对雨水花园截污能力及规律的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蓄渗系统对屋面径流的处理能力,为我国雨水蓄渗系统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6][5][4]
EnviⅫRes,2003,75(4):355—367.
DavisAstudyof
P,shokouhi粕M,Sha咖aH,d耐.bborator),
bioIogicalretentionforurbanstormwatermanage・
Envimn
眦nt[J].waterRes,200l,73(1):5~14.
HsiehcH,Da、risAP.MuItiple—eventstudyofbioreten.tionfortre砒mentofurban
8tomwater
nlnoff
fJ1.Water
晒Technol,2005,5l(3—4):177—181.
Hunt
wF,JaⅡ.euAR,smithJT,订耐.Evaluating
参考文献:
[1]刘洋,李俊奇,车伍,等.北京市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
制与节能减排[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9):93
—96.
bioretentionsitesin
hydrolog)r硼d
nutrientremoval
at
threefield
Eng,
north
c啪lina[J].J¨gaci伽Drainage
2006,32(6):600一608.[7]
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向璐璐,李俊奇,邝诺,等.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34(6):47—51.
[3]KimH,seal刃mEA,Da“sAP.En舀neered
bioretention
E—mail:jqli671l@vip.163.com收稿日期:2009—12一13
f撕removalofnitratefromstomwa岫rmno仃[J].Water
(上接第12l页)
节约外加热源。深圳市老虎坑污泥半干化一焚烧处理厂项目总投资近2.5亿元,日处理800t脱水污泥,运行成本为125.7元/t。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青介绍了厦门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应用情况。污泥脱水处理,包括污泥预浓缩处理,FeCl¨CaO双调理对污泥的调质改性和高压隔膜压滤机压滤脱水三个步骤,最终实现泥水分离,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60%,基本满足填埋要求。脱水污泥资源化处置利用,包括园林绿化、制砖和焚烧等。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涛主任和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营利经理介绍了sAcT污泥堆肥技术,通过翻堆、曝气、混料、进出仓、计量、贮存、输送、除臭等八大机械系统保障污泥能够在无人条件下,在极致压缩的空间范围内得到稳定高效的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
化目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的孙卫东高工介绍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深南电污泥干化
项目的设计与运行情况。南山污水处理厂毗邻南山热电厂,具备了利用电厂余热资源的优势。通过对锅炉受热面的改造,将烟气余热转换为污泥干化的热源,脱水污泥经干化后含水率从80%降至10%一30%,干化污泥可以用作辅助燃料以及有机制肥、建材等行业原料,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的丁艳辉高工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李诗媛博士介绍了100∥d循环流化床一体化污泥焚烧示范工程系统分析报告。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干化焚烧一体化污泥焚烧技术,在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进入调试阶段。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史骏副主任以北京水泥厂污泥干化和水泥窑焚烧项目为例,分析了污泥干化和水泥窑焚烧协同处置系统中一系列关键问题,如:污泥含固率对水泥窑运行温度的影响,污泥热值对千化处置的影响,污泥含固率对水泥窑热平衡的影响,污泥干燥产品的含固率和最优热源系统的分析和确定等。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刘东海副院长介绍了大连市夏家河污泥处理厂工艺设计与运行经验。该厂采用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生物制气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600∥d,年产沼气664.3×104m3、乌粪石4放温室气体6.18×104
m’。
000
t、优质腐殖土4×104t,同时减少排
以上精选了几个典型发言,以飨读者。欲了解详情,欢迎登录聊州.wate学Lsheat.com或与《中国给水排
水》编辑部联系。遴选出的优秀论文已安排在近期出版的《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上发表,教请关注。
(本刊编辑部)
・133・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
李俊奇, 向璐璐, 毛坤, 李宝宏, 李海燕, 车伍, LI Jun-qi, XIANG Lu-lu, MAOKun, LI Bao-hong, LI Hai-yan, CHE Wu
李俊奇,向璐璐,毛坤,李海燕,车伍,LI Jun-qi,XIANG Lu-lu,MAO Kun,LI Hai-yan,CHEWu(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李宝宏,LI Bao-hong(平顶山工学院,市政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01)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10,26(10)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参考文献(7条)
1.Davis A P;Shokouhian M;Sharma H Laboratory study of biological retention for urban stormwatermanagement[外文期刊] 2001(01)
2.Hunt W F;Jarrett A R;Smith J T Evaluating bioretention hydrology and nutrient removal at threefield sites in north Carolina 2006(06)
3.Hsieh C H;Davis A P Multiple-event study of bioretention for treatment of urban swrmwater runoff[外文期刊] 2005(3-4)
4.车伍;李俊奇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 2006
5.Kim H;Seagren E A;Davis A P Engineered bioretention for removal of nitrate from stomwater runoff[外文期刊] 2003(04)
6.向璐璐;李俊奇;邝诺 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8(06)
7.刘洋;李俊奇;车伍 北京市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0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jsps20101003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