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了完全实现德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把道德行为提高到习惯的高度。
学生主体渴望自我教育与发展。通过班级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有自我调控,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从而希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管制的层面,可往往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必一味的条纲条纹的一一训导,剥夺学生的自我权利,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对照,来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级中进行。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计划、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完善和发展个人,最终转换为学生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竭力反对传统教育中压制学生,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弊端,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使学生成为中心,成为教育的主宰。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发展为突破口,以端正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以育人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健全人格,发展自学、自强、自治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品德上自检、行为上自控、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调、学习上自主、身体上自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实现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究,发现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规律,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
(3)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自主养成相关能力、从而品尝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本课题是将小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个人自我管理和集体自我管理来进行研究。个人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我
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及自我发展。集体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责任、民主与合作。无论是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或是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外在强加的,必须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预构建以活动目标竞赛为形式的自我管理模式,即“人人争优、人人参与、人人反思、人人评价„肯定成绩,榜样激励。”其主要表现有:学校实行班级目标竞赛,班级实行小组目标竞赛;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担任班干部,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自我评价。根据班级、小组自我管理得分情况予以表扬或奖励。
五、 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 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认识、管理方法、对事情评价的标准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理论学习,运用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研究资料,中期成果汇报,总结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缉。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并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文本成果:心得感悟、论文和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终期成果报告。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论文交流会等,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3、总结、创造出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养成的儿童喜欢的游戏、歌曲、童谣。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了完全实现德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把道德行为提高到习惯的高度。
学生主体渴望自我教育与发展。通过班级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有自我调控,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从而希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管制的层面,可往往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必一味的条纲条纹的一一训导,剥夺学生的自我权利,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对照,来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级中进行。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计划、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完善和发展个人,最终转换为学生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竭力反对传统教育中压制学生,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弊端,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使学生成为中心,成为教育的主宰。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发展为突破口,以端正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以育人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健全人格,发展自学、自强、自治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品德上自检、行为上自控、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调、学习上自主、身体上自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实现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究,发现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规律,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
(3)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自主养成相关能力、从而品尝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本课题是将小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个人自我管理和集体自我管理来进行研究。个人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我
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及自我发展。集体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责任、民主与合作。无论是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或是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外在强加的,必须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预构建以活动目标竞赛为形式的自我管理模式,即“人人争优、人人参与、人人反思、人人评价„肯定成绩,榜样激励。”其主要表现有:学校实行班级目标竞赛,班级实行小组目标竞赛;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担任班干部,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自我评价。根据班级、小组自我管理得分情况予以表扬或奖励。
五、 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 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认识、管理方法、对事情评价的标准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理论学习,运用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研究资料,中期成果汇报,总结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缉。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并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文本成果:心得感悟、论文和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终期成果报告。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论文交流会等,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3、总结、创造出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养成的儿童喜欢的游戏、歌曲、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