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学案

《皇帝的新装》学案

张文华 侯集中学

作 者 简 介、课 文 背 景 介 绍:

学习一篇文章认识一位作家都应该了解他的生活时代和社会背景这样

才能做到知人论世才能了解作家的思想准确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先来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时代背景。

1.作者: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

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暂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篇。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而《皇帝的新装》是他的中期作品。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了解了安徒生的生平就知道了在每个时期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中包

含了怎样的思想要说明表达怎样的感情了,

那么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具体的课

文创作的背景,这样可以更加明白作者为什么创作出这样的人物形象他要讽刺的是什么。

2.背景介绍: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

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表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

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3.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

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 的方法,凡举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童话的特点:

1、想象丰富,极度夸张。 例如:衣服的特性;赤身裸体。

2、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看的故事。例如:哎呀,真是美极了!

多美的花 纹啊

4.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的作品

广受世人喜爱,其中《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这时的安徒生才只有32岁。在这里,他不光揭露了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是何等虚荣、铺张,而且更重要的又是何等愚蠢。骗子们看出了门道,就提出“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以至让皇帝赤身露体、招摇过市。然而,这可笑的骗局一到老百姓面前就被揭穿了。“皇帝”下不了台,却仍然要装腔作势,甚至“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5、丹麦人心目中的安徒生:有一位作家在《红皮书》杂志上发表的《丹

麦游记》中说:“如果你对丹麦人说他们国王的坏话,他会不理你;如果你

批判他妈的奶酪,他会骂你无知;如果你提到安徒生,耳麦,而没有尊敬的表情,你可能会挨耳光。”丹麦人这样崇拜安徒生,是因为他丰富的幻想打开了全世界儿童的智慧之门。

自 学 支 点

目标扫描

1、掌握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艺术特点。

4、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5、体会故事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培养敢说真话的勇气。

6、认识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学法点击

1、通过熟读和分角色朗读了解情节和人物心里。

2、通过想象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及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检 查 预 习

一、积累运用

1.正音

炫( )耀 陛( )下 御( )聘( ) 骇

( )人听闻 头衔( ) 滑稽( ) 钦( )差大臣

2.词 语 解 释

钦差大臣: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头 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一 字 多 音

更衣( )更多( )

更衣的更:念gēng,当“改换”讲。辨析与“更多”的“更”,念gèng,当“越发”讲,音、义都不相同。

自称( ) 相称( )自称的称:念chēng,当“说”讲。辨析与“相称”的“称”,念chèn,当“适合”、“配得上”讲,音、义都不相同。

4、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走近作者------安徒生

三、简介童话特点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

2、分析段落,概括段意

3、口头复述故事(课下)

4、这篇文章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合作展示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童话

三、作者简介

四、复述故事

五、人物形象分析(从语言、行动、心里分析人物性格)

六、文章主旨

七、拓展延伸

阅 读 课 文, 思 考 下 列 问 题: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1、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理清本文结构层次。

一、引子 二、开端 三、发展 四、高潮、结局

爱新装 做新装 看新装 展新装

第1段 第2至4段 第2至4段 第23段至末尾

2、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

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3、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

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几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 皇帝 不理朝政,贪图享乐,荒唐骄横,虚伪愚蠢

• 骗子 胆大心细,善于捕捉皇帝、大臣的心理

• 大臣 愚蠢、自私、怕事,不称职

• 官员 虚伪、胆小、怕事,不诚实,不负责任

• 百姓 受尽欺压,胆小怕事

• 小孩 天真可爱

反 馈 练 习

阅 读 理 解:看 新 装

1、哪些词语写出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

2、“骇人听闻”如何解释?它在本段指的是( )

A. 皇帝什么也没看见 B. 皇帝怀疑自己是最愚蠢的人

C. 皇帝怀疑自己不够资格当皇帝 D. 什么也没看见就是一个最愚蠢最不称职的人

3、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说一说哪个词要重读,有什么表达效

果?

4、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抢先介绍( )

A. 故意蒙骗皇帝 B. 替骗子说话

C. 他们没有看出骗子的花招 D. 为了证明自己是称职的

5、对文中“诚实”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褒义词表示两个官员忠诚老实 B. 两个官员欺骗了皇帝,用词不当 C. 这里是褒义词贬用,带有讽刺意味

6、为什么小孩子说真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大臣们怕被人认为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而革了官职。

B.因为百姓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所以不敢说真话。

C.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最敢于说真话。

D.因为大臣们和百姓们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便说真话。

7.这篇童话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象征 D.想象和夸

8.“你听这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表示孩子(还没

有受社会坏风气的污染,能有勇气讲真话 )

9、对《皇帝的新装》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本文通过记叙皇帝做新装的故事,刻画了一位喜欢穿新衣裳的皇帝的形象。

B、本文通过两给骗子行骗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他人。

C、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D、这篇文章通过写皇帝做新装的故事,表现了大臣们不懂装懂,愚昧无知。

10、真话人人都会说,但为什么只有小孩敢于说真话?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只有小孩天真无邪,毫无顾忌。而官员、大臣说真话怕丢掉了官职,百姓说真话怕百姓降罪,皇帝明明没有看见新装却不愿道出真相,因为怕丢掉自己的面子。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皇帝的昏庸腐朽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世风一种病态。(此问题的回答应根据文章的主旨来进行分析。)

思考:

1、文中是如何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的,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夸张与想象的手法: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

(2)作用:

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2、这个故事对当今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举例国家用在学生身上物力)

当今社会虚伪、爱慕虚荣、自欺欺人、不守本职工作、愚弄百姓„„的大有人在。

3、这种弄虚作假但又极愚蠢的事,在当今社会难道就彻底杜绝了吗?

当然没有!皇帝虽然被推翻,而且还被改造过了,但身披“皇帝新装”或“不称职的”大有人在。 4、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拓 展 延 伸,提 升 能 力

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情节发展,骗子在安徒生的笔下他们最终没有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运用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游行大典之后》。

自 我 检 测,巩 固 提 高

皇帝的新装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皇帝的新装》作者是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 , , , 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耀( ) 滑稽( ) 称职( ) 陛下(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赏赐( )

3.文中写皇帝这样写:“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请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写一句话。

4.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5.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6.“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7.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8.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读“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他的内臣们跟在后面走,后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9.“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

10.“你听这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 。

11.在文中括号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12.为什么小孩子说真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大臣们怕被人认为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而革了官职。

B.因为百姓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所以不敢说真话。

C.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最于说真话。

D.因为大臣们和百姓们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便说真话。

13.“他的内臣们跟在后面走,后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一句揭露内臣的本质是 。

14.这篇童话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象征 D.想象和夸张

15.通过一个孩子讲出真话,作者要表达怎样的中心?

16.把文中写皇帝神态的句子写出来,分析其作用。

17.想象一下皇帝听到议论之后的反映,请写下来。(50字以内)

(二)读“⑴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18.文中划线句子属于 描写。

19.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违心称赞布料的原因是什么?

20.皇帝什么也没看见,为什么说“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21.“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是两个------ 句,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皇帝的 ,又写出了他的 。

22.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A.开头一句独立成段,略写百姓的议论,为后文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

B.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虚伪、昏庸、愚蠢的人。

C.在这几段选文中皇帝是中心人物。

D.皇帝既欺骗别人又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穿上美丽的新衣。

23.归纳选文的中心意思:

《皇帝的新装》答案1.安徒生;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2.略 3.略 4.说“看不见”是一句真话,但敢于说真话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在这样的威压之下,从皇帝到大臣,到朝廷大小官员,谁都自欺欺人。 5.点出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糜,是故事的引子。 6.略 7.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8.皇帝的心理活动,依然是虚荣的继续。 9.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不聪明的 10.表示孩子还没有受社会坏风气的污染,能有勇气讲真话 11.都是感叹号 12.C 13.虚伪,愚蠢(意思相近也可) 14.D 15.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6.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表现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17.略(要有合理的想象,能用上夸张的手法会更好) 18.心理 19.是怕被说成愚蠢得不可救药或不称职而丢官。 20.虚伪透顶,怕人家说他不配当皇帝。 21.反问;恐惧;骄横 22.D 23.写皇帝在随员的陪同下亲自看织布,皇帝由内心恐惧到嘴上叫好,揭露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

24.对话 25.带有诱惑性的但很危险的事物。(意思相近也可) 26.最;绝对 27.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28.长得矮的高梁 29.真诚;宽容;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相近也可) 30.讽刺那些不求进步,而又争名夺利的人。(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也可)

多侧面地评价骗子。

本文除了那个愚蠢的皇帝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骗子。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可多角度多侧面地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梳理,得出结论:

a.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b.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c.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人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d.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

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e.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④ 结合自身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a.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于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全班讨论,教师梳理,明确: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

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情况。(可让学生设想一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有学生可能会说到在老师面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检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学生的认可与信任。)

b.拓展性阅读训练(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教师小结]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布置作业

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像,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要求:a.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b.书写规范、工整。 c.字数300字左右。

探究赏析

1.可供分析的内容: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的情形比较妥当”。

这段对皇帝内心活动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很想知道”织布料的进展情况,是因为他嗜新装成癖,迫切心情的直接流露。然而他又惧怕那骗子们施的“钳口术”,万一看不见那布料,岂不成了“愚蠢或不称职的人”,所以他“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是又想吃又怕烫,贪婪而狡猾。当这种“不大自然”的心理刚刚冒头时,皇权的尊严和傲慢又让他觉得“无须害怕”,这是外强中干的空虚的强心剂,然而他终于不放心,终于没有勇气去看一看那块让他心慌意乱,举棋不定的布料,还是认为“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

进展情形比较妥当”。一波三折,进退维谷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了皇帝内心的空虚和愚蠢。此外,皇帝看新装和赤体参加游行时的心理活动描写,也揭示了他貌似尊严,实则极端恐慌害怕的本质特征。

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

心理活动,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写得非常精彩。“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这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自信。接着是第二个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从“不大自然”到“无须害怕”,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皇帝想看布料的心情早已不能按捺,在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就“选

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隆重地亲自去看布料。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说布料很美,心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为了保住皇位,维持统治,他于是赶紧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现了皇帝的崇尚虚荣、愚蠢无知,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2.发抖是因为恐惧,他的愚蠢和不称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只好故作姿态掩饰自己内心恐慌。

3.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官员也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4.作者通过刻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

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表达了对纯真本

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

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5.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作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通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想象,展开大胆夸张,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感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象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

.真话人人都会说,但为什么只有小孩敢于说真话?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只有小孩天真无邪,毫无顾忌。而官员、大臣说真话怕丢掉了官职,百姓说真话怕百姓降罪,皇帝明明没有看见新装却不愿道出真相,因为怕丢掉自己的面子。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皇帝的昏庸腐朽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世风一种病态。(此问题的回答应根据文章的主旨来进行分析。)

《皇帝的新装》学案

张文华 侯集中学

作 者 简 介、课 文 背 景 介 绍:

学习一篇文章认识一位作家都应该了解他的生活时代和社会背景这样

才能做到知人论世才能了解作家的思想准确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先来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时代背景。

1.作者: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

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暂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篇。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而《皇帝的新装》是他的中期作品。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了解了安徒生的生平就知道了在每个时期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中包

含了怎样的思想要说明表达怎样的感情了,

那么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具体的课

文创作的背景,这样可以更加明白作者为什么创作出这样的人物形象他要讽刺的是什么。

2.背景介绍: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

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表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

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3.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

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 的方法,凡举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童话的特点:

1、想象丰富,极度夸张。 例如:衣服的特性;赤身裸体。

2、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看的故事。例如:哎呀,真是美极了!

多美的花 纹啊

4.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的作品

广受世人喜爱,其中《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这时的安徒生才只有32岁。在这里,他不光揭露了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是何等虚荣、铺张,而且更重要的又是何等愚蠢。骗子们看出了门道,就提出“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以至让皇帝赤身露体、招摇过市。然而,这可笑的骗局一到老百姓面前就被揭穿了。“皇帝”下不了台,却仍然要装腔作势,甚至“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5、丹麦人心目中的安徒生:有一位作家在《红皮书》杂志上发表的《丹

麦游记》中说:“如果你对丹麦人说他们国王的坏话,他会不理你;如果你

批判他妈的奶酪,他会骂你无知;如果你提到安徒生,耳麦,而没有尊敬的表情,你可能会挨耳光。”丹麦人这样崇拜安徒生,是因为他丰富的幻想打开了全世界儿童的智慧之门。

自 学 支 点

目标扫描

1、掌握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艺术特点。

4、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5、体会故事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培养敢说真话的勇气。

6、认识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学法点击

1、通过熟读和分角色朗读了解情节和人物心里。

2、通过想象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及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检 查 预 习

一、积累运用

1.正音

炫( )耀 陛( )下 御( )聘( ) 骇

( )人听闻 头衔( ) 滑稽( ) 钦( )差大臣

2.词 语 解 释

钦差大臣: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头 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一 字 多 音

更衣( )更多( )

更衣的更:念gēng,当“改换”讲。辨析与“更多”的“更”,念gèng,当“越发”讲,音、义都不相同。

自称( ) 相称( )自称的称:念chēng,当“说”讲。辨析与“相称”的“称”,念chèn,当“适合”、“配得上”讲,音、义都不相同。

4、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走近作者------安徒生

三、简介童话特点

四、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

2、分析段落,概括段意

3、口头复述故事(课下)

4、这篇文章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合作展示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童话

三、作者简介

四、复述故事

五、人物形象分析(从语言、行动、心里分析人物性格)

六、文章主旨

七、拓展延伸

阅 读 课 文, 思 考 下 列 问 题: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1、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理清本文结构层次。

一、引子 二、开端 三、发展 四、高潮、结局

爱新装 做新装 看新装 展新装

第1段 第2至4段 第2至4段 第23段至末尾

2、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

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3、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

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几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 皇帝 不理朝政,贪图享乐,荒唐骄横,虚伪愚蠢

• 骗子 胆大心细,善于捕捉皇帝、大臣的心理

• 大臣 愚蠢、自私、怕事,不称职

• 官员 虚伪、胆小、怕事,不诚实,不负责任

• 百姓 受尽欺压,胆小怕事

• 小孩 天真可爱

反 馈 练 习

阅 读 理 解:看 新 装

1、哪些词语写出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

2、“骇人听闻”如何解释?它在本段指的是( )

A. 皇帝什么也没看见 B. 皇帝怀疑自己是最愚蠢的人

C. 皇帝怀疑自己不够资格当皇帝 D. 什么也没看见就是一个最愚蠢最不称职的人

3、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说一说哪个词要重读,有什么表达效

果?

4、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抢先介绍( )

A. 故意蒙骗皇帝 B. 替骗子说话

C. 他们没有看出骗子的花招 D. 为了证明自己是称职的

5、对文中“诚实”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褒义词表示两个官员忠诚老实 B. 两个官员欺骗了皇帝,用词不当 C. 这里是褒义词贬用,带有讽刺意味

6、为什么小孩子说真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大臣们怕被人认为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而革了官职。

B.因为百姓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所以不敢说真话。

C.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最敢于说真话。

D.因为大臣们和百姓们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便说真话。

7.这篇童话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象征 D.想象和夸

8.“你听这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表示孩子(还没

有受社会坏风气的污染,能有勇气讲真话 )

9、对《皇帝的新装》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本文通过记叙皇帝做新装的故事,刻画了一位喜欢穿新衣裳的皇帝的形象。

B、本文通过两给骗子行骗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他人。

C、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D、这篇文章通过写皇帝做新装的故事,表现了大臣们不懂装懂,愚昧无知。

10、真话人人都会说,但为什么只有小孩敢于说真话?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只有小孩天真无邪,毫无顾忌。而官员、大臣说真话怕丢掉了官职,百姓说真话怕百姓降罪,皇帝明明没有看见新装却不愿道出真相,因为怕丢掉自己的面子。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皇帝的昏庸腐朽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世风一种病态。(此问题的回答应根据文章的主旨来进行分析。)

思考:

1、文中是如何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的,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夸张与想象的手法: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

(2)作用:

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2、这个故事对当今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举例国家用在学生身上物力)

当今社会虚伪、爱慕虚荣、自欺欺人、不守本职工作、愚弄百姓„„的大有人在。

3、这种弄虚作假但又极愚蠢的事,在当今社会难道就彻底杜绝了吗?

当然没有!皇帝虽然被推翻,而且还被改造过了,但身披“皇帝新装”或“不称职的”大有人在。 4、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

拓 展 延 伸,提 升 能 力

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情节发展,骗子在安徒生的笔下他们最终没有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运用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游行大典之后》。

自 我 检 测,巩 固 提 高

皇帝的新装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皇帝的新装》作者是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 , , , 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耀( ) 滑稽( ) 称职( ) 陛下(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赏赐( )

3.文中写皇帝这样写:“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请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写一句话。

4.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5.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6.“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7.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8.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读“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他的内臣们跟在后面走,后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9.“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

10.“你听这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 。

11.在文中括号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12.为什么小孩子说真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大臣们怕被人认为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而革了官职。

B.因为百姓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所以不敢说真话。

C.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最于说真话。

D.因为大臣们和百姓们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便说真话。

13.“他的内臣们跟在后面走,后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一句揭露内臣的本质是 。

14.这篇童话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象征 D.想象和夸张

15.通过一个孩子讲出真话,作者要表达怎样的中心?

16.把文中写皇帝神态的句子写出来,分析其作用。

17.想象一下皇帝听到议论之后的反映,请写下来。(50字以内)

(二)读“⑴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18.文中划线句子属于 描写。

19.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违心称赞布料的原因是什么?

20.皇帝什么也没看见,为什么说“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21.“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是两个------ 句,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皇帝的 ,又写出了他的 。

22.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A.开头一句独立成段,略写百姓的议论,为后文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

B.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虚伪、昏庸、愚蠢的人。

C.在这几段选文中皇帝是中心人物。

D.皇帝既欺骗别人又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穿上美丽的新衣。

23.归纳选文的中心意思:

《皇帝的新装》答案1.安徒生;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2.略 3.略 4.说“看不见”是一句真话,但敢于说真话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在这样的威压之下,从皇帝到大臣,到朝廷大小官员,谁都自欺欺人。 5.点出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糜,是故事的引子。 6.略 7.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8.皇帝的心理活动,依然是虚荣的继续。 9.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不聪明的 10.表示孩子还没有受社会坏风气的污染,能有勇气讲真话 11.都是感叹号 12.C 13.虚伪,愚蠢(意思相近也可) 14.D 15.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6.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表现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17.略(要有合理的想象,能用上夸张的手法会更好) 18.心理 19.是怕被说成愚蠢得不可救药或不称职而丢官。 20.虚伪透顶,怕人家说他不配当皇帝。 21.反问;恐惧;骄横 22.D 23.写皇帝在随员的陪同下亲自看织布,皇帝由内心恐惧到嘴上叫好,揭露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

24.对话 25.带有诱惑性的但很危险的事物。(意思相近也可) 26.最;绝对 27.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28.长得矮的高梁 29.真诚;宽容;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相近也可) 30.讽刺那些不求进步,而又争名夺利的人。(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也可)

多侧面地评价骗子。

本文除了那个愚蠢的皇帝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骗子。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可多角度多侧面地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梳理,得出结论:

a.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b.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c.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人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d.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

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e.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④ 结合自身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a.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于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全班讨论,教师梳理,明确: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

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情况。(可让学生设想一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有学生可能会说到在老师面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检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学生的认可与信任。)

b.拓展性阅读训练(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教师小结]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布置作业

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像,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要求:a.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b.书写规范、工整。 c.字数300字左右。

探究赏析

1.可供分析的内容: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的情形比较妥当”。

这段对皇帝内心活动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很想知道”织布料的进展情况,是因为他嗜新装成癖,迫切心情的直接流露。然而他又惧怕那骗子们施的“钳口术”,万一看不见那布料,岂不成了“愚蠢或不称职的人”,所以他“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这是又想吃又怕烫,贪婪而狡猾。当这种“不大自然”的心理刚刚冒头时,皇权的尊严和傲慢又让他觉得“无须害怕”,这是外强中干的空虚的强心剂,然而他终于不放心,终于没有勇气去看一看那块让他心慌意乱,举棋不定的布料,还是认为“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

进展情形比较妥当”。一波三折,进退维谷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了皇帝内心的空虚和愚蠢。此外,皇帝看新装和赤体参加游行时的心理活动描写,也揭示了他貌似尊严,实则极端恐慌害怕的本质特征。

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

心理活动,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写得非常精彩。“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这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自信。接着是第二个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从“不大自然”到“无须害怕”,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皇帝想看布料的心情早已不能按捺,在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就“选

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隆重地亲自去看布料。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说布料很美,心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为了保住皇位,维持统治,他于是赶紧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现了皇帝的崇尚虚荣、愚蠢无知,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2.发抖是因为恐惧,他的愚蠢和不称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只好故作姿态掩饰自己内心恐慌。

3.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官员也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4.作者通过刻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

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表达了对纯真本

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

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5.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作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通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想象,展开大胆夸张,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感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象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

.真话人人都会说,但为什么只有小孩敢于说真话?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只有小孩天真无邪,毫无顾忌。而官员、大臣说真话怕丢掉了官职,百姓说真话怕百姓降罪,皇帝明明没有看见新装却不愿道出真相,因为怕丢掉自己的面子。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皇帝的昏庸腐朽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世风一种病态。(此问题的回答应根据文章的主旨来进行分析。)


相关文章

  • ZZ[纪念]安徒生:一个代表童话的名字
  • 安徒生 这幅剪纸是安徒生在巴斯纳斯剪成的,表现的是丑小鸭. 安徒生素描作品.现藏安徒生博物馆. 各地的纪念活动 今年4月2日,安徒生就要满"两百岁"了!为怀念这位以童话闻名的丹麦作家,世界各地陆续展开了一连串的庆祝活动. ...查看


  • 安徒生的[名人传]全书电子版
  • 全世界最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两百年前出生在丹麦的一个小镇上.他父亲是个贫苦的鞋匠,曾到拿破仑的军队当过兵.母亲出身贫寒,做过洗衣女工.安徒生自幼酷爱文艺,喜欢幻想,但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14岁时他怀着追求艺术的心愿,一人到首都哥本哈根,到 ...查看


  • 安徒生公园
  • 30.安徒生公园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69-------171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优美的词句. 2.了解安徒生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他创作的影响,感受故乡人民对他的怀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查看


  •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 论童年经验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 作为生命的起点和人性最初的展开,童年经历孕育了作家在最初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1]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这种童年经历作为基调和底色参与到作家的审美 ...查看


  • 忧郁的丹麦人---安徒生
  • 黛安娜·弗/文 他长相丑陋,出身卑微,一辈子都梦想着出人头地.他生性敏感,饱受摧折,不敢谈婚论嫁,到头来反被视作同性恋.他的童话是给全世界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仍然只是一个有趣的作家,而非文学巨匠. 这样一个外表古怪,内心忧 ...查看


  • 皇帝的新衣与安徒生的燕尾服
  • 登堂入室的安徒生 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市政广场上,波罗的海之风裹挟着海腥味,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是<海的女儿>的故乡.这里有一条以安徒生命名的大道,碎石路面具有斑驳的历史感,那里有安徒生的坐像.身穿燕尾服的安徒生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扶拐 ...查看


  • 剪纸与安徒生阅读答案
  • 剪纸与安徒生 冯骥才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以作家为标志,这就是安徒生的丹麦--丹麦的安徒生. 与童话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是无限美好和充满魅力的.它叫人联想到纯洁.无邪.真率与童心.从人的"根"上影响人的还是童话,安徒生是影响 ...查看


  • 不灭的赞歌_从_海的女儿_分析安徒生爱的意识_唐娟
  • 第33卷 第1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3 No.1 2012年1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an.2012 不灭的赞歌 --从<海的女儿& ...查看


  • 有关童话与旅行的一生
  • 也许世界上每一个孩子―――包括已经长大的孩子―――都会讲述<丑小鸭>或者<海的女儿>的故事,它们的作者安徒生,是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素来不喜欢随意插国旗的丹麦人,在安徒生故居插上了自己国家的旗帜.安徒生是丹麦的象 ...查看


  •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
  •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 阚各庄小学 陈艳伟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