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上面这首偈子是六祖慧能所作。据说,五祖弘忍退位时,想找一个有才能的子弟做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他把所有的弟子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你们都将自己多年悟禅的结果写成偈子,然后呈上来,我看看你们修行的成绩,中意的话,就把衣钵传给他”。

在众多的徒弟中,有一名叫神秀的上座和尚,资历很深,读了很多经书,颇有学问,深得弘忍器重。大家认为衣钵的继承人非他莫属。很多人没想去作偈子,而是等着看神秀的参悟。

不几天,神秀将自己参悟的偈子写在了墙上。偈子云:身如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这样的偈子自然引来一片叫好声,也很快传到正在伙房舂米的慧能耳中。慧能听了后,就告诉身边的僧人说:“还行,但未能真正悟道。”

一个勤杂工如此说,大家感到很惊讶。于是,在众人的一致要求下,慧能说出了自己的偈语,就是开头的那四句话。众人感觉这个更好,就把神秀的从墙上擦掉,替之以慧能的。

第二天,弘忍看到了这首偈语,连连点头。为了掩人耳目,他脱掉自己的鞋子,把慧能的偈语从墙上擦掉了。晚上,慧能还在伙房干活,五祖悄然而至,寒暄过后,他用手杖在门上轻轻敲了三下,然后转身走了。慧能会意,便在三更时刻到五祖房中。五祖为他讲解《金刚经》,当听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彻底大悟,弘忍就把衣钵传给了他。慧能即为六祖禅宗。

这两个偈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讲这个问题,先得从菩提树说起。菩提树,在古代印度叫毕婆罗树,又名七叶树,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木,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杨、柳、桐、槐。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之后,就在这样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教主。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便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蔽的毕婆罗树,称之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再看这两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字面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字面意思是:菩提树原本就不是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镜子。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从这个意义上说,慧能的参悟自然高出神秀许多。神秀仍然停留在内,而慧能却早已走出了自我,来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山川草木,河流花林,皆有佛性。菩提不菩提,明镜不明镜,不在于树,不在于台,而在于你我有没有一颗菩提或明镜之心。若菩提明镜之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台台皆明镜!反过来说,若无菩提和明镜之心,无论坐于何种树下,何种台前,也是徒劳的。

所以,守住心灵吧,这,比什么都重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上面这首偈子是六祖慧能所作。据说,五祖弘忍退位时,想找一个有才能的子弟做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他把所有的弟子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你们都将自己多年悟禅的结果写成偈子,然后呈上来,我看看你们修行的成绩,中意的话,就把衣钵传给他”。

在众多的徒弟中,有一名叫神秀的上座和尚,资历很深,读了很多经书,颇有学问,深得弘忍器重。大家认为衣钵的继承人非他莫属。很多人没想去作偈子,而是等着看神秀的参悟。

不几天,神秀将自己参悟的偈子写在了墙上。偈子云:身如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这样的偈子自然引来一片叫好声,也很快传到正在伙房舂米的慧能耳中。慧能听了后,就告诉身边的僧人说:“还行,但未能真正悟道。”

一个勤杂工如此说,大家感到很惊讶。于是,在众人的一致要求下,慧能说出了自己的偈语,就是开头的那四句话。众人感觉这个更好,就把神秀的从墙上擦掉,替之以慧能的。

第二天,弘忍看到了这首偈语,连连点头。为了掩人耳目,他脱掉自己的鞋子,把慧能的偈语从墙上擦掉了。晚上,慧能还在伙房干活,五祖悄然而至,寒暄过后,他用手杖在门上轻轻敲了三下,然后转身走了。慧能会意,便在三更时刻到五祖房中。五祖为他讲解《金刚经》,当听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彻底大悟,弘忍就把衣钵传给了他。慧能即为六祖禅宗。

这两个偈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讲这个问题,先得从菩提树说起。菩提树,在古代印度叫毕婆罗树,又名七叶树,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木,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杨、柳、桐、槐。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之后,就在这样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教主。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便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蔽的毕婆罗树,称之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再看这两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字面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字面意思是:菩提树原本就不是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镜子。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从这个意义上说,慧能的参悟自然高出神秀许多。神秀仍然停留在内,而慧能却早已走出了自我,来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山川草木,河流花林,皆有佛性。菩提不菩提,明镜不明镜,不在于树,不在于台,而在于你我有没有一颗菩提或明镜之心。若菩提明镜之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台台皆明镜!反过来说,若无菩提和明镜之心,无论坐于何种树下,何种台前,也是徒劳的。

所以,守住心灵吧,这,比什么都重要。


相关文章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1
  • 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 ...查看


  • 菩提有树没有树
  • 菩提树,佛的树.当年佛主在菩提树下顿悟,开创了佛的世界.我逛过不少寺庙,每每会寻找菩提树.在中原,没有找到过.用来取而代之的,是银杏.古老的银杏被赋予了菩提的佛性.所以,但凡是千年古寺,大雄宝殿前的一对老银杏,必不可少! 那年在青海的塔尔寺 ...查看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何方圣神
  • 花卉网 2016-09-11 22:0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菩提伽耶,佛教圣地,位于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市,释迦牟尼在此地菩提树下觉悟成佛. 菩提树,是一种桑科榕属 ...查看


  • 养生秘诀--静能长寿
  • 提要:当你沉浸在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之中,山水怡情,风花雪月悦性,心灵与自然共鸣,美好而充实.你欣赏艺术,沉浸在绘画,音乐.文艺等的幻美意境中,心灵会产生共鸣,产生美感,此时冥想者心无外物,进入"忘我"的境界,平静与喜悦,但 ...查看


  • 禅宗圣地--黄梅五祖寺
  • 禅宗圣地--黄梅五祖寺 出处:中国佛教文化网  录入: 管理员  上传时间:2009-05-31  点击次数: 243 吾闻太华山顶莲, 花开十丈藕如船. 最白一朵谁采取, 插向楚尾吴头间. 这四句诗是清代一位诗人在游历佛教禅宗圣地--黄梅 ...查看


  • 形容心情平静的诗句
  • 形容心情平静的诗句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8.一片寒叶, ...查看


  • 在展辰公司的感受--净土
  •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雨转晴 净土 业务一部蔡志鸿 6月份,对于一个毕业一年的大学生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去年今时,我们也曾疯狂过.前些日子,回母校参加师弟师妹们的毕业典礼和鄱阳湖知行学园(学校内由学生和老师自发的有组织的为传播弘扬 ...查看


  • 独怜幽草[散文欣赏]
  • 原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却一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苦苦追寻了那么久,到头来发现一切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心中有百般的懊恼.凄婉.迷茫,更与何人说.彷徨了那么久,还是只能放到心里,独自承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 ...查看


  • 扫尘•莫忘涤除心灵的尘埃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含义,可以扫来福气.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去.况且,扫尘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