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系列新理念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健康不仅是不生病,不体弱多病,而是人体处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上的完美和谐状态。———WHO,1948

・193・

健康须是:能满足生存的期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能处理各方面的应激,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危险和过早死亡。

———WHO,1984

文章编号:1004-9231(2002)04-0193-04

・继续教育・

现代健康系列新理念

活自理患病率的不同而产生的。

1 健康

在丹麦AvlundK用自理生活分类(ActiveLifeClassification,

ALC)来调查,特别强调有无独立功能,社会参与能力高低。日

健康不仅是不生病,不体弱多病,而是人体处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上的完美和谐状态(WHO,1948)。

1984年WHO提出健康促进后,进一步扩展了健康的定义。

本HonmaY认为丧失生活自理者指:治疗在家6个月以上或在某机构,上车、洗澡、穿衣、上厕所和用膳需要别人帮助者。在计算丧失生活自理率时,需要用数学模型,如COX,Logistic,Markov链模型等修正。

(俞顺章)

健康的个体和群体能满足其生存的期望,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改变。健康是生活的来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健康是从解剖、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状态出发来考虑,能发挥自己在家庭、单位和社会中的价值;能处理来自生理、生物、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应激(stress);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危险和过早死亡物理、生物和社会环境的平衡;。

健壮、精力充沛;,社会上和谐相处的表现和处理各种危险因素及应激的能力。

健康的具体内容:①体魄健全。②精力充沛。③处世乐观。④应变力强。⑤能吃能睡。⑥体重适当。⑦眼睛明亮。⑧牙齿υ整洁。⑨头发光亮。λ 走路轻松。

健康是动态的,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健康是相对的,从健康到不健康有许多移行的过程。人的精神状态、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健康的基础。防微杜渐,预防为主是健康的保证。

(俞顺章)

2 健康寿命

、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诚然,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属于个人责任,也不是有了个人的愿望就可以改变的,因为许多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受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影响;更广泛的行为涉及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工作条件、市场供应、社会规范、环境状况等。因此,要改变行为还必须增进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如获得充足的资源、有效的社区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自我帮助的技能等。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所以健康教育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通过人们自我学习或相互学习取得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是通过有计划、多部门、多学科的社会实践获得经验。健康教育活动已经超出了保健的范畴。更确切地说应该包括整个卫生体系和卫生服务的开展以及非卫生部门如农业、教育、大众媒介、交通和住房等许多涉及卫生问题的部门。因此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活动也是社会活动。

迄今为止,仍有不少人把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等同起来,无疑,通过信息和教育提供基本知识与技能用以武装个体、家庭和社区,使其做出更健康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但当个体和群体做出健康选择时,更需要得到物质的、社会的和经济环境的支持,积极的政策,可获得的卫生服务以满足群众的需求,没有后者要改变行为是困难的。因此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促使群众积极参与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这种健康教育是不完善的。例如仅仅

随着期望寿命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注意到不仅要继续延长期望寿命,还要延长健康寿命,要提高生存质量。1998年上海市统计居民的期望寿命已达到77.13岁,居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上海市提出今后主要应以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为主。

健康寿命(activelifeexpectancy,ALE)是以生活能够自理者的期望寿命计算出来的,统计时应有当时居民的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丧失生活自理患病率和年龄别丧失生活自理转化率。

1998年上海市居民出生时期望寿命为77.13岁;健康期望

寿命为54.81岁。60岁以上健康期望寿命为8.57岁;85岁以上为2.42岁。另一资料分别为14.48岁和3.12岁。男女间的差别不是很大。以上两个材料的差别,来自所用的年龄别丧失生

收稿日期:2001-11-29

作者简介:俞顺章(1932~),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李枫(1949~),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叶舜华(1933~),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194・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所提的教育是指健康教育,生态学是指社会的、政治的、组织的、政策的、经济的、法规的和影响行为的其他环境状况。自然环境通常应予充分考虑,但在健康促进规划中应强调改善自然环境、保护人民健康、加强医疗预防环境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预防性健康服务。在这一定义中,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健康教育在促进行为改变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激发领导者拓展健康教育的政治意愿,促进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寻求社会的全面支持,促成健康促进氛围的形成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健康教育也就没有健康促进。政策、法规、组织和环境的支持是对健康教育强有力的加强。如果没有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尽管能为成功地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行为作出努力,但显得软弱无力。

综上所述,健康促进的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完整,因为健康促进涵盖了健康教育和生态学因素(行政手段)。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结果,是“。

(李枫)

5 健康行为

告诉群众什么是健康行为,这不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条件以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健康行为的形成。

(李枫)

4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见于公共卫生文献,近十年来才引起广泛的重视。健康促进的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健康促进的定义较多,但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有两个,其一是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市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这一定义表达了健康促进的目的和哲理,也强调了范围和方法。该宪章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摘录如下:

4.1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障碍及克服的方法。康的选择。

4.2 创造支持性环境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必然要与行为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为了达到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们行为的目的,必须对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诊断、分析与干预。行为诊断指的是确定行为与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关系,并描述行为的流行特征。行为分析指的是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因素与影响因素,即健康相关行为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行为干预指的是在行为诊断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为改变的理论与方法,对行为实施综合干预。其最终目的是使人们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美国学者于60年代末依据对近7000人为期五年半的研究,发现了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的简单而基本的行为。它们是: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

8h);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炊酒或少饮酒。在此基础上,

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4.3 强化社区性行动

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优先,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更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社区开发在于利用社区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增进自我帮助和社会支持并形成灵活的体制,促进群众参与卫生工作和指导卫生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充分、连续的获得卫生信息和学习机会以及资金的支持。

4.4 发展个人技能

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促进群众终生学习,了解人生各个阶段和处理慢性疾病及伤害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家庭、工作场所都有责任这样做。

4.5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一般可以将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归纳为:积极休息与适量睡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适度的运动锻炼、戒除不良嗜好、预防意外事故、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健康行为学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探讨其动因、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服务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需要。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行为指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健康。健康行为可分为五大类:

5.1 基本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在卫生服务中的责任是要求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服务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他们必须在卫生保健系统中共同工作以满足健康的需求。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与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这就要求卫生服务部门态度和组织的转变,并立足于把一个完整的人的总需求作为服务对象。

另一定义是劳伦斯格林(LawrenceW.Green)教授等提出:

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5.2 预警行为

・195・

展,故对创建健康城市也高度重视。于1994年开始,由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和国际合作司牵头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此项工作,目前,由WHO及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加入该项目试点工作的城市和地区有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及河北省保定市等。

6.2 健康城市的实施

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自救和他救即属此类健康行为。

5.3 保健行为

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发现患病后及时就诊、咨询、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

5.4 避开环境危害

根据健康城市项目进展情况,WHO划分了三个阶段(WHO,

1992):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包括建立支持系统、统一思想、了解城市现况、确定组织机构、寻找资助、准备项目计划、争取批准同意。

第二阶段为组织阶段,包括指定项目工作委员会、分析环境状况、规定课题工作内容、设立办公地点、计划工作策略、培养能力、确定职责。

第三阶段为实施阶段,包括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宣传项目工作计划、组织跨部门的行动、促进革新、保证健康1993,,

(李枫)

这里的环境危害是广义的,包括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主动地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这些环境危害也属于健康行为,如离开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都属此类行为。

5.5 戒除不良嗜好

在这里不良嗜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如吸烟、酗酒与滥用药品等。戒烟、不酗酒与不滥用药品就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这类健康的行为。

健康的大众政策和全面的城市健康规划”,在欧洲建立了新的世界卫生组织项目城市网,根据修订后的标准,欧洲的各个城市都可以申请参加健康城市项目,但在这一阶段参加城市需确保开展一系列相应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项目,包括“减少保健状况的不平等现象,满足基本的保健需求,生活

(WHO,1993)。方式的改变,创造更好的环境和保健工作的改革”

6 健康城市

6.1 健康城市概念和意义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新的行动战略。它起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专署的“健康城市项目”,该项目立足于两点,即城市的概念和一个健康的城市理想境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城市化是当今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据估测,全球已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的人造空间里。然而,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工业化的城市面临着社会、卫生、生态等诸多问题,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水和食品供应、污染日见严重的生态环境、暴力伤害等社会问题,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城市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城市应被看作一个有生命、能呼吸、能生长和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健康城市的概念为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应该能改善其环境,扩大其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潜能(WHO,1992)。

WHO于1986年首次提出健康城市行动战略时,加拿大多

同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第一次国际健康城市大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7万名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显示了全球健康城市运动的迅速发展。大会的组织者主要是美洲大众健康联合会,加州健康城市协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加州卫生部和美国国家民政部。大会的主题是“生活质量、环境和社会公正”,与会者列举了许多成功的例子。并认为需要一个广泛的以各部门为基础的实施方法。在以社区为基础实施这一计划中发现在城市健康发展计划中存在另外一些弱点,需要进一步协调健康保健服务与社区需要(特别是对城市贫民),并需要建立强大的有生命力的社区以便有效实行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计划。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成立了健康城市项目办公室,认为健康城市的实施涉及七大领域:

6.2.1 政治领域(领导参与、政策制定) 要求城市领导人、管

理者从战略高度重视健康城市建设,根据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需要和可能,全面确立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出与世界卫生组织目标相吻合的、符合实际的健康城市可行性规划,并在组织、经费及政策方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6.2.2 经济领域(就业、收入、住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伦多市首先响应,制定了健康城市的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卫生管理法规,采取了反污染措施,组织全体市民参与城市卫生建设等,取得了可喜成效。随后,活跃的健康城市规划活动便从加拿大传入美国、欧洲,而后在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掀起了热潮,逐渐形成全球各大城市的国际性活动。到1993年,已经成为有1200个城市参加,其中包括100个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国际性运动。在我国,居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已由解放初期的几十个发展到目前的600多个,城市人口亦迅速发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市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市民收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等。

6.2.3 社会领域(文化、教育、福利、保障) 通过健康城市运

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管理影响他们生活、卫生和健康的决策,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认识,促进文

・196・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住宅中不仅应加强绿化,见缝插针地种植一些花草;还可以增添一些水景。水景和绿化应注重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相互辉映,使人们有如置身大自然的感觉(别墅优于公寓)。建筑物和住宅如能借地势、地貌,借山、水、林木造势则更佳。

7.2 应是舒适、卫生、有益健康的居住空间

化、教育、福利、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祥和、安定、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

6.2.4 生态环境(生态平衡、污染控制和资源保护) 不断改善

自然、社会环境,为市民提供一个干净、卫生、安全和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使广大市民得以享受清洁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和无污染的食物,享受蓝天、碧水、葱翠如荫的绿树和草坪。

6.2.5 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医疗卫生技术及其服务和营养

住宅有合理的朝向,充足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及采光。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以获得新鲜空气,防噪声、防潮湿也不可忽视,住宅要远离交通主干道及机场起降主航道。住宅小区设有良好绿化隔声带。住宅要安全,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有利于身心健康。楼梯不能过度狭窄,以防止滑落、跌伤。

7.3 健康住宅(居室)室内装潢既要美观大方,更要重视安全

供给及其安全卫生等)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加强卫生防病和妇幼保健工作,依法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切实控制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食物中毒和社会行为性疾病的传染和流行,让广大市民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6.2.6 社区生活(健康的社区邻里关系、文明的风尚等) 深

要选用低毒或无毒材料,低污染家具产品以及标准化施工。要避免选材(木料、石料)用料(油漆、涂料)各类黏合剂和家具地板产品带来的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释放,防止对人群健康造成威胁(标准见摘录)。2~4周自然通风后可入住,。

“室内环境评

,一般居室标准限值(有老人和儿童):入、广泛开展以健康教育、环境教育为主的健康城市市民教育活动,培养文明、健康、向上的行为方式,丰富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使市民自觉讲文明、讲道德,安居乐业,互相友爱。

6.2.7 个人行为(心理卫生、行为矫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鼓励

等) 重视心理卫生、心理保健,动,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惯和不良生活方式,,保证他。

6.3 健康城市的评价指标

WHO提出从健康城市概念意味着这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

μμ甲醛:0.08mg/m3;苯:20g/m3;TVOCS:300g/m3;氡及其子体:100Bq/m3。

(叶舜华)

8 健康示范楼组标准

①楼组内必须设有《文明健康之窗》宣传园地,每季度更换一次宣传内容,并留底样。

②楼组必须组织住户阅读《科学生活方式与健康指导手册》,并做好教育前后测评卷,教育后住户对健康家庭标准知识知晓率要上升30%。

③通过健康促进后戒烟人数下降20%,高盐饮食户下降

30%。

同样重要。1996年4月5日,WHO公布了健康城市10项标准,具体规定了健康城市的内容。这是WHO根据世界各国开展健康城市活动的经验,对健康城市提出的要求,各国也可根据本国国情作相应的调整。①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②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清除垃圾系统。③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达到基本要求。④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各种不同的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⑤能使其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⑥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⑦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其种族或宗教信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征。⑧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政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利。⑨作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卫生υ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卫生服务。λ 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

(李枫)

7 健康住宅(居室)或绿色住宅

④楼组住户必须了解健康示范楼组健康示范家庭标准。⑤健康示范楼组是在比较突出的文明楼组中单项评选,但健康示范楼组内必须有1/3住户达到健康示范家庭标准,并具备上述达标要求。

(上钢新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钢新村街道健康促

进委员会)

9 健康示范家庭标准

国际上一致认为,健康家庭的标准是:和谐、营养、健身。具体标准如下:

不吸烟、少饮酒;常锻炼、防意外;低盐低脂控体重;心情愉快保健康。

“七不”规范记心头;计划生育是模范;合家和睦邻里安;健康家庭乐融融。

(上钢新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钢新村街道健康促

从以人为本出发,健康住宅应以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主观舒适、实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其基本要求如下:

7.1 实现人居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高度和谐)

进委员会)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健康不仅是不生病,不体弱多病,而是人体处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上的完美和谐状态。———WHO,1948

・193・

健康须是:能满足生存的期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能处理各方面的应激,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危险和过早死亡。

———WHO,1984

文章编号:1004-9231(2002)04-0193-04

・继续教育・

现代健康系列新理念

活自理患病率的不同而产生的。

1 健康

在丹麦AvlundK用自理生活分类(ActiveLifeClassification,

ALC)来调查,特别强调有无独立功能,社会参与能力高低。日

健康不仅是不生病,不体弱多病,而是人体处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上的完美和谐状态(WHO,1948)。

1984年WHO提出健康促进后,进一步扩展了健康的定义。

本HonmaY认为丧失生活自理者指:治疗在家6个月以上或在某机构,上车、洗澡、穿衣、上厕所和用膳需要别人帮助者。在计算丧失生活自理率时,需要用数学模型,如COX,Logistic,Markov链模型等修正。

(俞顺章)

健康的个体和群体能满足其生存的期望,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改变。健康是生活的来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健康是从解剖、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状态出发来考虑,能发挥自己在家庭、单位和社会中的价值;能处理来自生理、生物、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应激(stress);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危险和过早死亡物理、生物和社会环境的平衡;。

健壮、精力充沛;,社会上和谐相处的表现和处理各种危险因素及应激的能力。

健康的具体内容:①体魄健全。②精力充沛。③处世乐观。④应变力强。⑤能吃能睡。⑥体重适当。⑦眼睛明亮。⑧牙齿υ整洁。⑨头发光亮。λ 走路轻松。

健康是动态的,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健康是相对的,从健康到不健康有许多移行的过程。人的精神状态、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健康的基础。防微杜渐,预防为主是健康的保证。

(俞顺章)

2 健康寿命

、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诚然,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属于个人责任,也不是有了个人的愿望就可以改变的,因为许多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受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影响;更广泛的行为涉及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工作条件、市场供应、社会规范、环境状况等。因此,要改变行为还必须增进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如获得充足的资源、有效的社区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自我帮助的技能等。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所以健康教育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通过人们自我学习或相互学习取得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是通过有计划、多部门、多学科的社会实践获得经验。健康教育活动已经超出了保健的范畴。更确切地说应该包括整个卫生体系和卫生服务的开展以及非卫生部门如农业、教育、大众媒介、交通和住房等许多涉及卫生问题的部门。因此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活动也是社会活动。

迄今为止,仍有不少人把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等同起来,无疑,通过信息和教育提供基本知识与技能用以武装个体、家庭和社区,使其做出更健康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但当个体和群体做出健康选择时,更需要得到物质的、社会的和经济环境的支持,积极的政策,可获得的卫生服务以满足群众的需求,没有后者要改变行为是困难的。因此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促使群众积极参与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这种健康教育是不完善的。例如仅仅

随着期望寿命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注意到不仅要继续延长期望寿命,还要延长健康寿命,要提高生存质量。1998年上海市统计居民的期望寿命已达到77.13岁,居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上海市提出今后主要应以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为主。

健康寿命(activelifeexpectancy,ALE)是以生活能够自理者的期望寿命计算出来的,统计时应有当时居民的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丧失生活自理患病率和年龄别丧失生活自理转化率。

1998年上海市居民出生时期望寿命为77.13岁;健康期望

寿命为54.81岁。60岁以上健康期望寿命为8.57岁;85岁以上为2.42岁。另一资料分别为14.48岁和3.12岁。男女间的差别不是很大。以上两个材料的差别,来自所用的年龄别丧失生

收稿日期:2001-11-29

作者简介:俞顺章(1932~),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李枫(1949~),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叶舜华(1933~),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194・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所提的教育是指健康教育,生态学是指社会的、政治的、组织的、政策的、经济的、法规的和影响行为的其他环境状况。自然环境通常应予充分考虑,但在健康促进规划中应强调改善自然环境、保护人民健康、加强医疗预防环境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预防性健康服务。在这一定义中,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健康教育在促进行为改变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激发领导者拓展健康教育的政治意愿,促进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寻求社会的全面支持,促成健康促进氛围的形成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健康教育也就没有健康促进。政策、法规、组织和环境的支持是对健康教育强有力的加强。如果没有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尽管能为成功地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行为作出努力,但显得软弱无力。

综上所述,健康促进的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完整,因为健康促进涵盖了健康教育和生态学因素(行政手段)。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结果,是“。

(李枫)

5 健康行为

告诉群众什么是健康行为,这不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条件以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健康行为的形成。

(李枫)

4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见于公共卫生文献,近十年来才引起广泛的重视。健康促进的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健康促进的定义较多,但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有两个,其一是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市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这一定义表达了健康促进的目的和哲理,也强调了范围和方法。该宪章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摘录如下:

4.1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障碍及克服的方法。康的选择。

4.2 创造支持性环境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必然要与行为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为了达到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们行为的目的,必须对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诊断、分析与干预。行为诊断指的是确定行为与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关系,并描述行为的流行特征。行为分析指的是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因素与影响因素,即健康相关行为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行为干预指的是在行为诊断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为改变的理论与方法,对行为实施综合干预。其最终目的是使人们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美国学者于60年代末依据对近7000人为期五年半的研究,发现了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的简单而基本的行为。它们是: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

8h);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炊酒或少饮酒。在此基础上,

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4.3 强化社区性行动

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优先,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更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社区开发在于利用社区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增进自我帮助和社会支持并形成灵活的体制,促进群众参与卫生工作和指导卫生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充分、连续的获得卫生信息和学习机会以及资金的支持。

4.4 发展个人技能

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促进群众终生学习,了解人生各个阶段和处理慢性疾病及伤害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家庭、工作场所都有责任这样做。

4.5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一般可以将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归纳为:积极休息与适量睡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适度的运动锻炼、戒除不良嗜好、预防意外事故、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健康行为学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探讨其动因、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服务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需要。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行为指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健康。健康行为可分为五大类:

5.1 基本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在卫生服务中的责任是要求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服务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他们必须在卫生保健系统中共同工作以满足健康的需求。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与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这就要求卫生服务部门态度和组织的转变,并立足于把一个完整的人的总需求作为服务对象。

另一定义是劳伦斯格林(LawrenceW.Green)教授等提出:

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5.2 预警行为

・195・

展,故对创建健康城市也高度重视。于1994年开始,由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和国际合作司牵头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此项工作,目前,由WHO及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加入该项目试点工作的城市和地区有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海南省海口市、辽宁省大连市及河北省保定市等。

6.2 健康城市的实施

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自救和他救即属此类健康行为。

5.3 保健行为

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发现患病后及时就诊、咨询、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

5.4 避开环境危害

根据健康城市项目进展情况,WHO划分了三个阶段(WHO,

1992):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包括建立支持系统、统一思想、了解城市现况、确定组织机构、寻找资助、准备项目计划、争取批准同意。

第二阶段为组织阶段,包括指定项目工作委员会、分析环境状况、规定课题工作内容、设立办公地点、计划工作策略、培养能力、确定职责。

第三阶段为实施阶段,包括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宣传项目工作计划、组织跨部门的行动、促进革新、保证健康1993,,

(李枫)

这里的环境危害是广义的,包括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主动地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这些环境危害也属于健康行为,如离开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都属此类行为。

5.5 戒除不良嗜好

在这里不良嗜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如吸烟、酗酒与滥用药品等。戒烟、不酗酒与不滥用药品就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这类健康的行为。

健康的大众政策和全面的城市健康规划”,在欧洲建立了新的世界卫生组织项目城市网,根据修订后的标准,欧洲的各个城市都可以申请参加健康城市项目,但在这一阶段参加城市需确保开展一系列相应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项目,包括“减少保健状况的不平等现象,满足基本的保健需求,生活

(WHO,1993)。方式的改变,创造更好的环境和保健工作的改革”

6 健康城市

6.1 健康城市概念和意义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新的行动战略。它起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专署的“健康城市项目”,该项目立足于两点,即城市的概念和一个健康的城市理想境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城市化是当今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据估测,全球已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的人造空间里。然而,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工业化的城市面临着社会、卫生、生态等诸多问题,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水和食品供应、污染日见严重的生态环境、暴力伤害等社会问题,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城市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城市应被看作一个有生命、能呼吸、能生长和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健康城市的概念为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应该能改善其环境,扩大其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潜能(WHO,1992)。

WHO于1986年首次提出健康城市行动战略时,加拿大多

同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第一次国际健康城市大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7万名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显示了全球健康城市运动的迅速发展。大会的组织者主要是美洲大众健康联合会,加州健康城市协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加州卫生部和美国国家民政部。大会的主题是“生活质量、环境和社会公正”,与会者列举了许多成功的例子。并认为需要一个广泛的以各部门为基础的实施方法。在以社区为基础实施这一计划中发现在城市健康发展计划中存在另外一些弱点,需要进一步协调健康保健服务与社区需要(特别是对城市贫民),并需要建立强大的有生命力的社区以便有效实行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计划。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成立了健康城市项目办公室,认为健康城市的实施涉及七大领域:

6.2.1 政治领域(领导参与、政策制定) 要求城市领导人、管

理者从战略高度重视健康城市建设,根据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需要和可能,全面确立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出与世界卫生组织目标相吻合的、符合实际的健康城市可行性规划,并在组织、经费及政策方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6.2.2 经济领域(就业、收入、住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伦多市首先响应,制定了健康城市的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卫生管理法规,采取了反污染措施,组织全体市民参与城市卫生建设等,取得了可喜成效。随后,活跃的健康城市规划活动便从加拿大传入美国、欧洲,而后在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掀起了热潮,逐渐形成全球各大城市的国际性活动。到1993年,已经成为有1200个城市参加,其中包括100个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国际性运动。在我国,居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已由解放初期的几十个发展到目前的600多个,城市人口亦迅速发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市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市民收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等。

6.2.3 社会领域(文化、教育、福利、保障) 通过健康城市运

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管理影响他们生活、卫生和健康的决策,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认识,促进文

・196・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第4期  ShJPrevMed,Vol14,No.4

住宅中不仅应加强绿化,见缝插针地种植一些花草;还可以增添一些水景。水景和绿化应注重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相互辉映,使人们有如置身大自然的感觉(别墅优于公寓)。建筑物和住宅如能借地势、地貌,借山、水、林木造势则更佳。

7.2 应是舒适、卫生、有益健康的居住空间

化、教育、福利、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祥和、安定、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

6.2.4 生态环境(生态平衡、污染控制和资源保护) 不断改善

自然、社会环境,为市民提供一个干净、卫生、安全和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使广大市民得以享受清洁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和无污染的食物,享受蓝天、碧水、葱翠如荫的绿树和草坪。

6.2.5 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医疗卫生技术及其服务和营养

住宅有合理的朝向,充足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及采光。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以获得新鲜空气,防噪声、防潮湿也不可忽视,住宅要远离交通主干道及机场起降主航道。住宅小区设有良好绿化隔声带。住宅要安全,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有利于身心健康。楼梯不能过度狭窄,以防止滑落、跌伤。

7.3 健康住宅(居室)室内装潢既要美观大方,更要重视安全

供给及其安全卫生等)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加强卫生防病和妇幼保健工作,依法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切实控制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食物中毒和社会行为性疾病的传染和流行,让广大市民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6.2.6 社区生活(健康的社区邻里关系、文明的风尚等) 深

要选用低毒或无毒材料,低污染家具产品以及标准化施工。要避免选材(木料、石料)用料(油漆、涂料)各类黏合剂和家具地板产品带来的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释放,防止对人群健康造成威胁(标准见摘录)。2~4周自然通风后可入住,。

“室内环境评

,一般居室标准限值(有老人和儿童):入、广泛开展以健康教育、环境教育为主的健康城市市民教育活动,培养文明、健康、向上的行为方式,丰富业余文化娱乐生活,使市民自觉讲文明、讲道德,安居乐业,互相友爱。

6.2.7 个人行为(心理卫生、行为矫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鼓励

等) 重视心理卫生、心理保健,动,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惯和不良生活方式,,保证他。

6.3 健康城市的评价指标

WHO提出从健康城市概念意味着这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

μμ甲醛:0.08mg/m3;苯:20g/m3;TVOCS:300g/m3;氡及其子体:100Bq/m3。

(叶舜华)

8 健康示范楼组标准

①楼组内必须设有《文明健康之窗》宣传园地,每季度更换一次宣传内容,并留底样。

②楼组必须组织住户阅读《科学生活方式与健康指导手册》,并做好教育前后测评卷,教育后住户对健康家庭标准知识知晓率要上升30%。

③通过健康促进后戒烟人数下降20%,高盐饮食户下降

30%。

同样重要。1996年4月5日,WHO公布了健康城市10项标准,具体规定了健康城市的内容。这是WHO根据世界各国开展健康城市活动的经验,对健康城市提出的要求,各国也可根据本国国情作相应的调整。①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②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清除垃圾系统。③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达到基本要求。④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各种不同的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⑤能使其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⑥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⑦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其种族或宗教信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征。⑧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政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利。⑨作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卫生υ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卫生服务。λ 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

(李枫)

7 健康住宅(居室)或绿色住宅

④楼组住户必须了解健康示范楼组健康示范家庭标准。⑤健康示范楼组是在比较突出的文明楼组中单项评选,但健康示范楼组内必须有1/3住户达到健康示范家庭标准,并具备上述达标要求。

(上钢新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钢新村街道健康促

进委员会)

9 健康示范家庭标准

国际上一致认为,健康家庭的标准是:和谐、营养、健身。具体标准如下:

不吸烟、少饮酒;常锻炼、防意外;低盐低脂控体重;心情愉快保健康。

“七不”规范记心头;计划生育是模范;合家和睦邻里安;健康家庭乐融融。

(上钢新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钢新村街道健康促

从以人为本出发,健康住宅应以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主观舒适、实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其基本要求如下:

7.1 实现人居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高度和谐)

进委员会)


相关文章

  • 4F品牌故事
  • 多样屋:"TAYOHYA多样屋" 创建于中国上海,主要设计研发.整合生产.经营厨房客餐.卫浴系列.家纺床用.居家摆设等居家生活用品,其产品款式新颖.种类繁多,完全满足中国家庭三房二厅的日常所需. 荣获"中国著名 ...查看


  • 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初稿)
  • 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初稿)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XX校区成功取得市文明单位七连冠的好成绩.XX校区挂靠交大医学院文明单位评选,取得市文明单位八连冠.XX校区荣获2013 ...查看


  • 人民日报社论十八届五中全会系列评论
  • 人民日报评论员评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纲领 ---- 一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重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 ...查看


  • 中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绿色生态共创共享
  • 中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绿色生态共创共享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核心,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注重更高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协调是关键,注重更加均衡 ...查看


  • 橱柜画册文案
  • 品牌橱柜文案 封面 "锋"云集汇 XX 好橱柜·体验生活新滋味 封二(形象图片) 精工品质 XX 年朝夕相伴 细腻设计 艺术橱柜生活 P1 XX 橱柜·艺术积淀·生活之美 P2 XX 年品牌历史,成就魅力厨房生活 XX ...查看


  • 新加坡市场营销大赛获奖策划案
  • 2012年全国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市 第九届(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 场营销大赛 中国区选拔赛 营 销 策 划 书 二零一二年六月八日 目 录 第一章 概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全民健身运动实施方案
  •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校继续以"阳光体育,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以& ...查看


  • 学校发展五年规划(2011-2015)2
  • 泉坝乡学校发展五年规划 (2011-2015)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抓住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广阔发展天地,为让学校稳步踏实的向治理薄弱→规范发展→形成特色的发展目标迈进,特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 ...查看


  • 儿童家具的设计理念
  • <儿童家具设计理念对我国儿童家具设计理念与市场现状的剖析> 戴向东 摘要:基于对中国儿童家具市场所进行的一些调研.从制约儿童家具市场的消费观念,价格,住房条件与款式设计等方面对儿童家具的设计与市场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