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单元课堂复习题

《邓稼先》同步练习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是什么?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突出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晋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 .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B .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③家喻户晓④鲜为人知⑤可歌可泣

C .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家喻户晓⑤可歌可泣

D .①可歌可泣②家喻户晓③任人宰割④鲜为人知⑤当之无愧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 )

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

⑶“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

⑷“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

⑸“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

4、散文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表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散文也是如此。文中的议论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前(A ),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后(B ),还有的放在叙述的中间(C );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 ),或过渡衔接(b ),或归纳总结(c )。请指出下面几处议论的位置和作用。

⑴“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

⑵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 ⑶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 )

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

1.籍 2.裁 3.颗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3、⑴√ ⑵× ⑶× ⑷√ ⑸√ 4、⑴A a ⑵C c ⑶C b ⑷B c

《音乐巨人贝多芬》考点练兵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B.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

C. 在他的帮助下,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D. 经过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深suì______ 2.踌chú______ 3.pán______石 4.门k ǎn_______

5.niē_______弄 6.清xī_______ 7.头lú________ 8.喧 xiāo________

二、解释加粗字

1.小心翼翼( ) 2.零乱不堪( )

三、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A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

B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

C .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一、1.邃 2.躇 3.磐 4.槛 5.捏 6.晰 7.颅 8.嚣

二、1.小心谨慎的样子 2.能忍受

三、A .动作描写 B .神态描写 C .肖像描写

练一练

1.给加粗字注音。

深邃( ) 重荷( ) 磐石( ) 蹲伏( )

踌躇( ) 下颏( ) 兽穴( )

2.选词填空。

A .客人带着好像( )又好像( )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敬佩 敬畏 怜惜 怜悯)

B.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 )了一会儿…… (注视 凝视 凝望 关注)

C.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 )不可逼视的光;(沉重 凝 重 凝固 凝视)

D. 虽然严肃,但脸上( )出善良的微笑。(表现 出现 再现 浮现)

3.你对课文了解吗?

(1)《音乐巨人贝多芬》写的是________全过程,基本上是按照________顺序

来写的。

(2)本文的主要事件有三件:A . ________;B .贝多芬和“客人”会面;

C .________。

2.A 敬畏 怜惜 B 凝视 C 凝重 D 浮现

3.(1)“客人”访问贝多芬的 时间

(2)A“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C .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1. 给加点字注音。

滑稽( ) 捋着( ) 头颅( ) 义愤填膺( )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纱毯 趣味 鉴赏 仰坐

B. 犹豫 魅力 钦佩 脚踝

C . 轮廓 模糊 覆盖 忘乎所已

D. 翘起 和蔼 陶醉 荒谬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 )

A. 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

B.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

C. 他完全陶醉在这优美的大自然中了。

D. 老师钦佩王兰的学习精神。

4. 依据课文填空。

(1)屠格涅夫讲话时声调___________,但回答声音时_________,谈话内容___________,他的特点是_____,他还精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楼拜讲话时_______,令人惊叹的是________,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一、1. jī luō lú yīnɡ 2.C 以 3.D

4. (1)轻弱并有点犹豫 洪亮 总是围绕文学方面

说话有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 趣味 翻译外文

2)激情满怀 雄辩过人,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 思维敏捷,概括力强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

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孤常读书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D .自以为大有所益

5.(1)《孙权劝学》选自《 》,《 》是_______(朝代)______主持

编纂的一部_______ 通史,记载了从______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诗》《 》《 》《春秋》等书。

3. ①邪:表示疑问的语气,

②耳: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已”、“罢了”的语气。

③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

4.C

5.(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

(2)《易》 《书》 《礼》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另写的一段文字:

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

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6.(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

参考答案: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学经验少,在

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

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人们谈起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

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

7.修辞:比喻 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对话。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

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

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

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

的惊人增长。

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7 . 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

既亲切又中肯。

(2)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3)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

益智乐园

22.根据上下文写出相应的俗语(每空只填一个词) 。

A.人们常用________来称谓不拘年岁差别、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B.我们常把拒绝客人进门的行为叫做让客人吃________。

C.________一词常用来比喻表面上虚张声势,实际上全无防备。

23.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4.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 ( )岁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25.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益智乐园 22.忘年交 闭门羹 空城计 23.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5. 141岁 25.作曲家抄袭了多人的作品。

写作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四五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你以“________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 ①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②记叙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 ③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例文]

读书真让我着迷

北京考生

“珊珊,我都叫你三遍了。我们还得去机场接爸爸呢,都快来不及了!”随着妈妈的一声“怒吼”,我贪婪地瞥了最后一眼《呼啸山庄》,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没办法,谁叫读书这么让我着迷呢!

第一次接触到书,还是我4岁的时候。一次,爸爸从幼儿园接我回家,车站附近的一个书摊吸引了我。我拉着爸爸挤进人群,好奇地看着那琳琅满目的书,看着捧着书专心阅读的人们。忽然,一本色彩艳丽的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就缠着爸爸买下了一本《小人国历险记》。尽管那本书花去了我们的车票钱,尽管那一次我和爸爸是走回家的,尽管我的脚上磨出了水泡,但我却万分高兴,因为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本书。

如今,我已拥有了整整一个书柜的书,而且,读书越发使我着迷。

一次,妈妈蒸上米饭,叫我注意看着。而我这时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书,就心不在焉地随口“哼”了一声。妈妈见我答应了,便放心地出去买菜了。我沉浸在书中:那巍峨耸立的高山,那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栩栩如生的各式人物,那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使我如醉如痴。咦?奇怪,香甜的大米饭会夹着一股焦糊味?“呀!”我大叫一声,冲进厨房。我沮丧地望着那锅烧糊的米饭,那锅烧糊的米饭似乎也在得意地看着我:哼!谁让你不管我,这下子够你瞧的!看你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焦急地在厨房里直打转。唉!这下可好,不仅要咽这难吃的糊米饭,而且又要忍着听妈妈的唠叨:“书虫,书虫,就会啃书,不干正事„„”哎,有了!有一本书里不是介绍过,可以在蒸糊的米饭中插入大葱,兑进牛奶吗?何不试试?说干就干,我把洗净的大葱切成段,插入米饭,又兑进一些牛奶„„嘿!你还别说,这一招可真灵:不但焦糊味没有了,而且还有一股牛奶的清香呢!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还直夸我手艺高,他们哪里知道,这多亏了书救了我的驾呢!

读书陶冶了我的性情,增长了我的才干,我从中受益匪浅。《巴黎圣母院》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变形记》使我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简·爱》使我领悟了爱的真谛„„

“多读一本好书,就多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我在读书中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又怎能不使我着迷呢?

[简评] 这篇作文是成功的范例。它的突出的优点:好的开头能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本文的开头先声夺人,用要去机场接爸爸而被妈妈连叫三遍,还“贪婪”地看了最后一眼《呼啸山庄》的细节,“没办法,谁叫读书这么让我着迷呢!”把作者对读书痴迷的情态鲜明地展示出来,从而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接下来的叙述和感情的起伏变化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基调而展开。当然,真挚的感情、生动的细节、流畅的语言等都是本文的优点,在此不一一介绍了。

六 作文(50分)

题目:我所_______的_________

要求:

1.在第一个横线上填“羡慕”、“崇拜”之类词语,第二个上面填关于人或事的名词或短语。

2.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羡慕”或“崇拜”的原因。

3.以记叙为主,有描写,并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4.字数在600左右

以“在 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一段你难忘的生活。 写作提示:补全文题,从时空上看,可填“春节”“寒假”“六一”“家中”“学校”等;从特定情绪上看,可填“欢乐”“悲伤”“忧郁”“思绪飘飞”等,从借景生情的角度看,可填“布谷催春”“桂花绽放”“瑞雪飘飞”等;从揭示题旨上看,可填“幸福”“温馨”“奋斗”等。总之,空缺处可填补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请你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

《邓稼先》同步练习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是什么?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突出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晋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 .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B .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③家喻户晓④鲜为人知⑤可歌可泣

C .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家喻户晓⑤可歌可泣

D .①可歌可泣②家喻户晓③任人宰割④鲜为人知⑤当之无愧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 )

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

⑶“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

⑷“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

⑸“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

4、散文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表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散文也是如此。文中的议论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前(A ),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后(B ),还有的放在叙述的中间(C );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 ),或过渡衔接(b ),或归纳总结(c )。请指出下面几处议论的位置和作用。

⑴“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

⑵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 ⑶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 )

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

1.籍 2.裁 3.颗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3、⑴√ ⑵× ⑶× ⑷√ ⑸√ 4、⑴A a ⑵C c ⑶C b ⑷B c

《音乐巨人贝多芬》考点练兵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B.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

C. 在他的帮助下,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D. 经过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深suì______ 2.踌chú______ 3.pán______石 4.门k ǎn_______

5.niē_______弄 6.清xī_______ 7.头lú________ 8.喧 xiāo________

二、解释加粗字

1.小心翼翼( ) 2.零乱不堪( )

三、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A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

B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

C .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一、1.邃 2.躇 3.磐 4.槛 5.捏 6.晰 7.颅 8.嚣

二、1.小心谨慎的样子 2.能忍受

三、A .动作描写 B .神态描写 C .肖像描写

练一练

1.给加粗字注音。

深邃( ) 重荷( ) 磐石( ) 蹲伏( )

踌躇( ) 下颏( ) 兽穴( )

2.选词填空。

A .客人带着好像( )又好像( )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敬佩 敬畏 怜惜 怜悯)

B.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 )了一会儿…… (注视 凝视 凝望 关注)

C.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 )不可逼视的光;(沉重 凝 重 凝固 凝视)

D. 虽然严肃,但脸上( )出善良的微笑。(表现 出现 再现 浮现)

3.你对课文了解吗?

(1)《音乐巨人贝多芬》写的是________全过程,基本上是按照________顺序

来写的。

(2)本文的主要事件有三件:A . ________;B .贝多芬和“客人”会面;

C .________。

2.A 敬畏 怜惜 B 凝视 C 凝重 D 浮现

3.(1)“客人”访问贝多芬的 时间

(2)A“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C .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1. 给加点字注音。

滑稽( ) 捋着( ) 头颅( ) 义愤填膺( )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纱毯 趣味 鉴赏 仰坐

B. 犹豫 魅力 钦佩 脚踝

C . 轮廓 模糊 覆盖 忘乎所已

D. 翘起 和蔼 陶醉 荒谬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 )

A. 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

B.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

C. 他完全陶醉在这优美的大自然中了。

D. 老师钦佩王兰的学习精神。

4. 依据课文填空。

(1)屠格涅夫讲话时声调___________,但回答声音时_________,谈话内容___________,他的特点是_____,他还精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楼拜讲话时_______,令人惊叹的是________,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一、1. jī luō lú yīnɡ 2.C 以 3.D

4. (1)轻弱并有点犹豫 洪亮 总是围绕文学方面

说话有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 趣味 翻译外文

2)激情满怀 雄辩过人,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 思维敏捷,概括力强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

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孤常读书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D .自以为大有所益

5.(1)《孙权劝学》选自《 》,《 》是_______(朝代)______主持

编纂的一部_______ 通史,记载了从______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诗》《 》《 》《春秋》等书。

3. ①邪:表示疑问的语气,

②耳: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已”、“罢了”的语气。

③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

4.C

5.(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

(2)《易》 《书》 《礼》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另写的一段文字:

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

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6.(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

参考答案: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学经验少,在

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

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人们谈起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

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

7.修辞:比喻 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对话。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

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

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

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

的惊人增长。

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7 . 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

既亲切又中肯。

(2)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3)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

益智乐园

22.根据上下文写出相应的俗语(每空只填一个词) 。

A.人们常用________来称谓不拘年岁差别、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B.我们常把拒绝客人进门的行为叫做让客人吃________。

C.________一词常用来比喻表面上虚张声势,实际上全无防备。

23.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4.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 ( )岁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25.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益智乐园 22.忘年交 闭门羹 空城计 23.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5. 141岁 25.作曲家抄袭了多人的作品。

写作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四五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你以“________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 ①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②记叙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 ③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例文]

读书真让我着迷

北京考生

“珊珊,我都叫你三遍了。我们还得去机场接爸爸呢,都快来不及了!”随着妈妈的一声“怒吼”,我贪婪地瞥了最后一眼《呼啸山庄》,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没办法,谁叫读书这么让我着迷呢!

第一次接触到书,还是我4岁的时候。一次,爸爸从幼儿园接我回家,车站附近的一个书摊吸引了我。我拉着爸爸挤进人群,好奇地看着那琳琅满目的书,看着捧着书专心阅读的人们。忽然,一本色彩艳丽的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就缠着爸爸买下了一本《小人国历险记》。尽管那本书花去了我们的车票钱,尽管那一次我和爸爸是走回家的,尽管我的脚上磨出了水泡,但我却万分高兴,因为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本书。

如今,我已拥有了整整一个书柜的书,而且,读书越发使我着迷。

一次,妈妈蒸上米饭,叫我注意看着。而我这时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书,就心不在焉地随口“哼”了一声。妈妈见我答应了,便放心地出去买菜了。我沉浸在书中:那巍峨耸立的高山,那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栩栩如生的各式人物,那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使我如醉如痴。咦?奇怪,香甜的大米饭会夹着一股焦糊味?“呀!”我大叫一声,冲进厨房。我沮丧地望着那锅烧糊的米饭,那锅烧糊的米饭似乎也在得意地看着我:哼!谁让你不管我,这下子够你瞧的!看你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焦急地在厨房里直打转。唉!这下可好,不仅要咽这难吃的糊米饭,而且又要忍着听妈妈的唠叨:“书虫,书虫,就会啃书,不干正事„„”哎,有了!有一本书里不是介绍过,可以在蒸糊的米饭中插入大葱,兑进牛奶吗?何不试试?说干就干,我把洗净的大葱切成段,插入米饭,又兑进一些牛奶„„嘿!你还别说,这一招可真灵:不但焦糊味没有了,而且还有一股牛奶的清香呢!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还直夸我手艺高,他们哪里知道,这多亏了书救了我的驾呢!

读书陶冶了我的性情,增长了我的才干,我从中受益匪浅。《巴黎圣母院》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变形记》使我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简·爱》使我领悟了爱的真谛„„

“多读一本好书,就多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我在读书中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又怎能不使我着迷呢?

[简评] 这篇作文是成功的范例。它的突出的优点:好的开头能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本文的开头先声夺人,用要去机场接爸爸而被妈妈连叫三遍,还“贪婪”地看了最后一眼《呼啸山庄》的细节,“没办法,谁叫读书这么让我着迷呢!”把作者对读书痴迷的情态鲜明地展示出来,从而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接下来的叙述和感情的起伏变化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基调而展开。当然,真挚的感情、生动的细节、流畅的语言等都是本文的优点,在此不一一介绍了。

六 作文(50分)

题目:我所_______的_________

要求:

1.在第一个横线上填“羡慕”、“崇拜”之类词语,第二个上面填关于人或事的名词或短语。

2.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羡慕”或“崇拜”的原因。

3.以记叙为主,有描写,并适当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4.字数在600左右

以“在 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一段你难忘的生活。 写作提示:补全文题,从时空上看,可填“春节”“寒假”“六一”“家中”“学校”等;从特定情绪上看,可填“欢乐”“悲伤”“忧郁”“思绪飘飞”等,从借景生情的角度看,可填“布谷催春”“桂花绽放”“瑞雪飘飞”等;从揭示题旨上看,可填“幸福”“温馨”“奋斗”等。总之,空缺处可填补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请你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


相关文章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同步课堂第一册视频全集
  • 2011-06-12 14:16:28|  分类: 网上课堂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儒风<[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同步课堂第一册视频全集> PEP小学英语同步课堂第一册 第一单元导入 PEP小学英语同步课堂 ...查看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高三年级组的复习计划目标为统领,以高考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根据本学科高考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复习,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 ...查看


  • [精品]高三政治教学计划
  • 篇一:高三政治教学计划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高三的政治课教学质量,特制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查看


  • 太原小学竞赛复习方案
  • 语文复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和集体备课小组的统一教学方案,结合班级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 ...查看


  • 2014-2015学年政治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一班政治教学计划 一.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责任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祖国的地位.增强综合国力观念,进而强化爱国意识.维护祖国统一.明确社会责任,在认清历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计划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 ...查看


  • 高二英语学科课程纲要
  • <课程纲要·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7)(8)> ◆课程名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八 ◆课程类型:必选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社2007年5月第2版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两个模块十单元学习培 ...查看


  • 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 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课堂教材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紧紧围绕学校教务处工作的具体要求.年级组的具体情况,积极推进和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 ...查看


  • 呼和浩特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
  • <呼和浩特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 一.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情况的分析; 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教学活动安排; 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及教学进度等. 1.学校教学计划由业务 ...查看


  • 2014年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赵守东 唐丽英 2014.2 一.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贯彻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努 力提高个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做好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夯实基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