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技击余闻

白话技击余闻

原作者林纾,字琴南,号畏庐,笔名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世人皆知林纾是近代一代古文大家,却不知他也是一位武林人士,自幼娴习拳击剑术。他的《技击余闻》所记大都是闽中拳师的轶闻琐事,可作短篇武侠小说来读。后来钱基博(钱钟书的父亲,也是一位国学大师)觉得《技击余闻》不够过瘾,还著《续技击余闻》,可称短篇武侠小说的双璧。

郭联元

郭联元,身高七尺,长了一头黄发,肚子大得象个巨大的葫芦。他出门的时候,总是拿着一把扇子,有人半夜碰到他,还以为撞见了厉鬼。郭联元从事的职业很低贱,但却画得一笔好画,所用的画笔悍厉突怒,象瘿木制的瓢。郭联元武功高强,不论是矛剑力盾等兵器,无不精通。由于他肚子大,普遍的裤子穿在身上常常掉下来,于是特制条长长的裤子,一直拉到乳部,然后用铁环束起来。

有个姓苏的山西人,听说过郭联元的名气,特地写信来要求比试。当时姓苏的名气震动一时,郭家接到要求比试的信后,都很恐慌,要求郭联元不要接受比武的邀请,但是郭联元认为这样不太好,决定接受比武。比武那天,郭联元大咧咧地踞坐在床上,请姓苏的进来,笑

道:“足下远来是客,我作主人的总不能先动手吧。你如果真有本事,那么我就用我的肚皮接你一拳,你如果能收回拳头来,我就服你了。”

姓苏的听郭联元口气狂妄,不由大笑。于是郭联元将他的长裤解开,露出肚脐以上的身体,鼓起肚皮准备接迎姓苏的一拳。姓苏的退后一步,突然挺出一拳,打向郭联元的腹眼。他的拳刚刚接触到郭联元的腹部,郭联元的腹部忽然一缩,拳头已深陷入腹部,再也拔不出来。姓苏的武师只觉得手腕奇痛,而郭联元也憋住一口气不出声。过了一会儿,郭联元的腹部弹开,就如同有一股力量将姓苏的武师的拳头推开,姓苏的不由后仰倒退了一尺多,于是对郭联元心服口服。

但是郭联元品行不好。当时浙西有个姓胡的富商,家有万贯,常常霸占寡居的美艳妇女,而郭联元也常常趁他外出之时手持凶器抢掠他霸占的妇女。不久,郭联元身患重病,腹部奇痛。他叫徒弟在木杆上缚上石头,猛敲他的腹部,这样才能缓解他的腹痛,凡是看到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郭联元后来死于腹痛。

破钵

破钵与我是同乡,已经不记得他姓什么,只知道父老乡亲都叫他破钵。我家住在横山,向西一转就是竭忠坊,竭忠坊是为了纪念大英雄戚继光的历史功业而建成的。一天,破钵走近竭忠坊,这里道路狭窄,左右两旁都是池沼。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骑着高头大马奔过来,

马头直抵到破钵胸前。破钵用手抓住马的两个前足,将马掀了起来,幸亏那年轻人骑术不错,这才没有坠下马。但是钉了铁的马蹄猛力地踏在破钵胸口,破钵却浑若无事。那年轻人出语哀求,破钵才放开了马。

后来有一天,破钵突然接到请柬,请柬中说将广邀南中的武林高人,在南涧摆下酒宴集会,请破钵来比武较艺。破钵行走江湖多年,深知江湖多异人高手,许多流落闽中地区,聚集这些人集会,看来自己的武艺难以应付,于是来找南禅寺的僧人商量应对的办法。那僧人年龄不过三十来岁,外表看起来很温文而雅,有诗名,也没有听说过他会什么武功,不知破钵从哪里听说此人,特此前来求救。僧人道:“我入山修行,很久不参与人间俗事, 又怎么能够为你与人比试武艺呢?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我寺庙的门槛有二尺多高,我卧在门槛上,你如果能用拳头打中我的胸部,我就帮助你。”

和尚说罢,起身而去。破钵随他出了山门,按照僧人所说用拳头击打他的胸部,却总是打不中,于是愈发相信僧人神功盖世,长跪请求他相助。僧人最后答应他说:“我明年把头包起来,打扮成俗家人的样子。你先行赴会,到中途我就来替换你。不管最后是胜是负,都是我的事,与你无关。”

比武的日期到了,破钵到了南涧。只见摆了十来桌的长筵,首座是位老太婆,满头白发垂过额头,神情自若。酒过三巡,僧人果然来到,说破钵家人病急,要他赶紧回去。聚会的众人大哗,不愿放回破钵,僧人说:“我师父的家人得了急病,我留在这里献技,还不行吗?”

于是破钵得以脱身。

福建人用是长凳,常常用一丈多长的巨杉制成,长从到尾安装八个凳脚,能够坐上二十多人。僧人举着长凳到广场之中,踏在长凳上表演武艺,长凳的八只凳脚都深深地陷入地下。首座的老太婆说:“此人武艺实在太高,恐怕不易抵挡。”于是放他回去了。

华山道士

华山山多巨石,土地很少,峭壁千仞,山路奇陡。而其中以阎王扁尤其险峻。树木都是从巨石缝隙中长出。只莲花峰脚有一亩多沃土,山中道士开垦出来栽种白菜,种出来的白菜叶薄如纸,层层合抱,菜以地名,便叫作莲花白了。如有客来,道士便将贮藏在地窖中的菜拿出来款待客人。切碎后与面揉在一块再加上盐豆豉烹调,客人吃后无不夸赞味道鲜香甘美,无与伦比。

王竹溪先生游华山时,莲花峰下的道士便用这菜招待王先生。这道士七十来岁的年纪,须长髯密,精神健旺,声如洪钟。老道邀请王先生到房内休息,一进屋内,只见墙壁上挂着一柄古刀,刀柄上刻着“遇吉”两个字。王先生颇为惊讶,觉得这老道的来历必不寻常,便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老道是明末山西总兵周遇吉的第六代孙,年少时在甘肃从军,曾用这把宝刀杀死了几十个土匪。老道取下壁上挂的刀给王先生看,刀一出鞘青光四射,辉耀人脸,的确是把古代的宝刀。王先生不禁心中感概:以老道这样雄伟的相貌使这把宝刀,在甘肃凛凛风雪中毙敌杀贼,实在是一幅激发斗志的画。只可惜岁月催人,英雄

老去,便如红颜已逝,如今只能与青灯经卷相伴,岂不令人可悲可叹。 林植斋

林培基,号植斋,福建尚干村人。以武科第三名进士及第。有一次,林植斋带着他的小妾到山东,晚上在客栈住宿。林植斋有事外出,有一个住店的穷汉屡次掀开帷帐偷看他的小妾。小妾生气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林植斋,林植斋听了大怒,径直登楼找穷汉算帐。穷汉嘴笨,也不为自己辩解。

林植斋把穷汉一顿拳打脚踢,那穷汉一声不吭地忍下来。林植斋泄愤回来,结果手足就象得了麻痹症,不能动弹。客栈的老板看了以后说:“楼上那个人是位老拳师,向他哀求还有恢复的希望。”林植斋觉得难为情,叫别人替他哀求。那穷汉道:“要他的小妾来求我,我才肯为他医治。”

小妾不得已,只好去向穷汉道歉。穷汉果然下楼为林植斋按摩,不久就治好了。穷汉告诫他说:“不要饮酒,不要与女人亲近,病就会好,否则就会很危险。当时我不敢还手,即便如此,你还是如此委顿。国家尚武,但以怎么能够把弓马的本事算做武艺呢?这是老夫怎么也想不通的。”

这件事是周松孙比部(刑部司官的通称)告诉我的。 洪崖二郎

洪崖二郎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我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一位姓郭

的人家里作塾师,这个姓郭的住在王府基,就是谋逆的藩王耿精忠的故宅旧址。耿精忠旧宅已经毁于战火,只有下门前的二座石狮子幸存下来。二郎住在石狮子附近的小屋中,他走路时步子很慢,就好象双腿有病一样,没有人知道其实他被挑断了脚筋。

有一天,耿府前上演大戏,二郎带着他的儿子儿妇和小孙子也来观看。围观的人很多,象墙一样挤不进去。二郎用手分劈,围观的人碰到他的手,顿感奇痛入骨。二郎劈开一百多人,劈出一条小胡同,与儿孙们靠近戏台坐下来。

我看了非常吃惊,于是开始探听二郎的来历。原来二郎以前是一位大盗,能平地纵起,飞檐走壁,无声无息,无论什么样的深宅大屋,二郎都来去自如。盗得赃款后,就分给穷人。二郎横行了十五年,官府对他束手无策,最后终于侥幸将他擒住。

当官的问他为什么自称洪崖二郎,二郎答道:“„左挹浮邱袖,右拍洪崖肩‟这两句诗,你这个当官的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当官的很羞愧,但又不忍置他于死地,就说:“你如果能够改过自新,我就不杀你。”

二郎说:“我野性难驯,你不应该责令我改过自新。不过如果你挑断我脚后的筋,那我就飞不起来了。”官府照他的话做了,二郎自此以后安居为民,不再为盗。

注:“左挹浮邱袖,右拍洪崖肩”,语出晋人郭璞《游仙诗》。 周伯

我小时候就听到过周伯的名声,他以武技而在当地名动一时。中丞林勿村先生曾经拜他为师,习武学艺。周伯有一次与还在吃奶的婴儿同寝,妻子起床,婴儿啼哭不止。周伯用手轻轻抚摸婴儿,想让婴儿安睡,婴儿果然不再出声。仔细一看,原来已经死了。妻子此后非常记恨他,而周伯却因此名声大噪。

周伯有位友人经常向他请教武艺,周伯也常常告诉他招式和狙击跳跃的技能。但是友人回家后告诉妻子,妻子却总是不以为然。友人就对周伯说,“拙荆并不认为先生武艺有多完善”。周伯听了,十分惊讶,于是要求当面向夫人请教。

夫人于是在厨房准备酒菜款待周伯,令人告诉周伯,请他在庭院演试武艺,我在厨房,自然能够分辨好还是不好。周伯听后不由笑了起来,勉强演试了一遍。

夫人令人传语说:“您没有展示出真正的水平,请再演试一次。”周伯听了,这才吃了一惊。于是不敢怠慢,全力施展,在庭院中演试,屋内的柱子都随着他的身手而震震作响。夫人道:“身手不错,但还不足以当我丈夫的老师。”周伯有些恼怒,坚决要求面见夫人。

夫人只好出面,只见她轻盈瘦弱,不过是位普普通通的女人罢了。双方见过礼,周伯要求与夫人比试武艺,夫人表示不可。周伯一再要求,夫人只好说:“我们点到为止,不要以手相交。”周伯假装答应,身形一晃,向夫人欺进。谁知转眼之间,夫人不见了,周伯只觉脑后奇痛,一摸之下,原来发际的头骨微微地陷了进去,头一晕,就扑倒

在地。

夫人笑道:“名动一方的高手,武艺也不过如此罢了。”取出伤药给周伯服下。自此之后,周伯见到女人,就收敛起来,不敢逞能。 陈孝廉

陈孝廉名叫贻驹,是福建台屿人。他精通武艺,自称打小就在寺庙里读书,每天学习拳脚功夫,晚上则研习练丹制药。这样过了十二年,能够并起五指插入坚硬的物体。

有一次,他与一名八旗兵丁在三友斋斗鹌鹑为戏。鹌鹑嗜食,相斗时,如果撒些粟米,鹌鹑就会罢斗吃食。陈孝廉的鹌鹑眼看就要斗输了,他出其不意地投入粟米,鹌鹑就不斗了。八旗兵认为自己的鹌鹑赢了,向陈孝廉索要赌注,气势汹汹地要动武。陈孝廉道:“休得如此。”正好墙上挂着一块木板,大概有一寸厚的样子。陈孝廉并起五指,将木板插了一个洞,说:“想拿我的赌注,先看看这块木板。”八旗兵这才畏惧。

陈孝廉到礼部应试,四十年前还没有开通公车船,应试的士子只能通过陆路赴顺天。一天他乘船过江,舟子是一伙强盗,预谋在江中谋害乘船的人。消息泄露,船上的人知道后都非常恐慌。陈孝廉轻松地笑道:“只需用计吓唬他们一下就行了。”于是请一位同舟的老人假扮他的老师,告诫说:“只要我出手演试,您就严词斥责我就行。” 夜里,同行的人在舟中燃起巨烛,陈孝廉先演练了一阵剑术,接着又演练一阵拳脚。他演练的时候,船桅都在震动。假扮老师的老人

见了,严厉地斥责他,说他耽于饮酒,荒废了武学,如果遇到敌人就会不敌。陈孝廉假装恐慌的样子,张开五指去抓墙板,木板应手陷入好几分。强盗们看了,十分惊惧,但是老人仍在斥责他。陈孝谦连忙下跪请求老师原谅,这才罢了。

于是群盗互相告诫说:“这个人武技已经如此,那老人却仍骂他。如果得罪了老人,我们的胸口恐怕早就穿个大洞了。”

叶三伯爷

叶三伯爷是我师父叶恂予先生的叔父。他能够用手指按着屋檐,身子凌空,沿着屋檐而行。我曾经说:“这种功夫已经超过许定国了。”有一天叶三伯爷卧在栏杆上,栏杆突然折断,叶三伯爷坠下楼去。仆佣们见了都惊叫起来,不料叶三伯爷却已经平立在地下,安然无恙,还对仆佣们说:“你们不要喧哗,免得惊动了主人。”

三伯爷对我很不错,曾经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喝醉了酒,与漆店里的一个恶少起了纠纷,那恶少纠集了三十多个党徒斗我,我在醉中一一将他们踢倒。有一个比较有力的一脚踢在我小腹,我来不及用手抵挡,就用小腹迎上前去,那人就跌到一丈开外。不一会儿又有二十多个屠夫,都是漆店的帮手,争先恐后向我奔杀而来,我抵住栅门,那二十来个人就都进不来。后来我的帮手也赶到了,事情才得到了解决,现在我对此事很后悔。”

三伯爷的侄子叶大令(字恭平)对我说起过三伯爷的轶事。有一个游方僧人来到铁佛殿,殿中居住的多是泥匠,大概有三十来个年轻

人。某日僧人忽然对他们说:“老衲今日面朝佛像,背对你们,你们用粗大的绳子系在我的腰上,你们三十多人一起拉绳子,如果能将我拉倒,老衲就把所有财物卖掉,设斋饭款待诸位居士。”

众泥匠听了都很吃惊,于是照僧人所说的试了一下,果然僧人纹风不动。有一个泥匠知道三伯爷精通武艺,就跑去告诉了他。三伯爷道:“明天我去试一试。”第二天,三伯爷果然来了,他用手在僧人背后按了按,僧人的身躯就缩了一下,结果被巨绳拉动了一尺多。僧人回过头来,惊讶地看着三伯爷说:“居士是位高手,但你我二人不要交手为妙,否则必有一位会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鹿鹿

鹿鹿是一位小商贩,我居住在琼河的时候,经常在刘韵水明经(官名)的家里见过他。鹿鹿取过一只虾蟆,让它四脚朝天,露出腹部,看了看太阳的位置,用一根小竹条点了一下虾蟆的腹部,虾蟆立刻就死了。他的邻居养了一只狗,凶猛得象一只巨狮。鹿鹿非常讨厌这只狗,就给狗投了一小块肉,狗把肉吃了。鹿鹿又取了块肉,放在掌中,引这只狗靠近吃肉。狗吃肉的时候,鹿鹿突然用手指点了一下狗的穴位,狗狂嗥着奔跑了十几步,就倒在地上死了。这两件事都是我亲眼所见,于是告戒弟子们不要与鹿鹿亲近。

琼河的本居在水部门外,流水叮咚,树木葱绿,清清的水池外是平坦的草地,潺潺的河水绕着绘春园流去。站在桥头,就能看到绘春园的楼阁,高出荔枝树梢。每天清晨起床后,我总是沿着琼河漫步,

步行几周后再回家。一天,晨曦刚刚升起,我忽然看见鹿鹿挑着一负担子过桥,桥外有一艘渔船。只见鹿鹿接过渔船递来的鱼,放进担子里,但因价格谈不拢而与渔人争执起来。那渔人身强力壮,殴打了鹿鹿。

我在桥上看到这里,非常惊骇,暗中猜想这渔人必遭毒手,难以幸免。果然,只见鹿鹿用手指点在渔人臂膀与手腕相接的地方,渔人忽然站在那里笑个不停,再也无法与鹿鹿对抗。鹿鹿转身挑起扁担走了,不久之后,就听说这渔人病了几天后就死了。

瘿叟

福建杭街是一个商贾汇集之处,杭街分为上街、下街,两街之间有一条小路,将上街和下街连接起来。这条小路经过汤泉绝峡,这是各种货物捆载出入的必经之地。运输货物的人雇用了两个勇健的年轻人,他们将二百多斤的货物用一根粗大的竹杆贯穿起来,挑在肩上。行人遇见他们都避在道旁,不敢得罪他们。偶尔有少数人与他们相碰撞,他们就恶言恶语,如果引起进一步的纠纷,他们的后援同党就会气势汹汹地赶来,闹纠纷的人一定会遭到极大的羞辱。

我每次取道杭街,总是避开这些年轻人。记得我三十岁的那年,正是暮春时节,天刚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四溅,我去看望最年长的姐姐,经过这条路。有一位驼背的老人,老态龙钟,走在我身后。我避开道路,请老人先走,老人礼貌地向我微笑点头。我正在与一人谈话,小路的一端忽然传来纷扰的声音,声音非常严厉。走过去一看,正是

那位驼背老人。运货的年轻人用挑货的巨竹抵在老人的胸口,幸亏那老人没有向后摔倒,不住地斥骂那年轻人。

那年轻人毫不相让,径直取出竹棒冲向老人,老人挺立不动,用手握住竹棒,微一用力,已将竹棒捏碎。围观的人鼓噪起来,都认为年轻人应该住手。竹棒有茶杯粗细,老人只用一手就能轻易将它捏碎,这正是高深的内家拳术。年轻人却不明白这一点,仍向老人冲去。老人一言不发,用手指按住年轻人胸口,年轻人立刻双目圆睁,口吐白沫,大汗淋漓。路人赶紧哀求老人不要伤害这年轻人的生命。

老人怒火渐熄,叫人取一碗水来,又取了一粒药丸放进水中,给那年轻人喝下,说:“我是驼背之人,又有病在身,你健壮得象天神一样,竟然用巨竹来打我。如果是别人,颅骨都会让你打碎!不管是死是伤,你都应该抵罪,难道你就没有父母吗?为什么要毫无道理地欺侮老人呢?”那年轻人喝下药后,将货物扔在路边,回去又取了一根巨竹。老人叹息道:“嗨,这人只有半年的活命了!”

横山二老

道(光)咸(丰)年间,洋枪的工艺还不够精湛,因此许多老人还沉溺于武术一道。他们年少时极为勇健,年老以后却变得非常温驯。我十来岁时家住在横山,邻居有一位裁缝王老汉,手指甲有近五寸长,每日缝纫不辍。遇到对自己不逊的人和事,他总是容忍,从不与人计较。我替他抱不平道:“老人家您太软弱了,论礼,您是老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怎么能够欺侮你呢?如果是我的话,早就拍案而起

了。”

老人却微笑道:“容忍一下就行了,何必与人争锋呢?”我听他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忍,但似乎包含着能而不为的意思,感到很惊讶。有一天,老人家里舂米,将石臼放在庭院中,盛了些雨水舂米。舂完米,石臼中还有一些米屑,无法完全扫出,老人爱惜谷物,竟然将石臼移到堂上,而且毫不用力,浑若无物。我见了,不由极为叹服。

邻居有个叫小三的年轻人,为人极是狡猾。他听说老人力气大,打算激怒老人,折断他的长指甲。一天夜里,小三趁着月明,在老人家门口用炭画了一个剪刀。老人开门泼便桶,月光中看到剪刀,迅速用手去抓,剪刀当然抓不起来,老人的二个指甲却折断了。老人明白被人捉弄,自己也笑了。许久之后才听说是小三干的,他也不予计较。 菜佣王趡,年纪也有七十多岁了,平日里很少见他说笑,身子伛偻,须髯飘飘。我家里穷,常常向王趡买蔬菜充当午饭,王趡也总是满足我的要求。我很早就听说王趡会武,曾经试探地让他演试演试。王趡拒绝了我的要求,说:“小孩子怎么用得上这个呢?功夫不好,就会受挫于人;功夫好,又足以制人死命,不论谁死,都一样是灾祸。小孩子又怎么用得上这个呢?”我只好诺诺而退。

过了几天,我忽然发现王趡走在路上,有人扛着一根巨大的杉木跟在他的身后,还不断用杉木抵住王趡。王趡停步闪避,那人总是又抵住他。王趡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那人说:“我平时就如此,你能把我怎么样?”王趡起初不与他计较,又走了几步,不料那人又抵住了他。王趡大怒,道:“你这畜生,竟敢这样!”那人放下杉木,

就向王趡扑来。王趡突然飞起一脚,将那人踢到八尺开外。那人忽然跪下拜谢,说:“我在先生身后跟了十年,今天终于得到了真传,这确是少林武术的精髓啊!”说完,起身扛着杉木走了。王趡惘然如有所失。

大腹盗

大腹盗其实长得很瘦小,跟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为什么被称为“大腹”。大腹行窃得来的赃物,都挥霍一空,毫无剩余,后来就将其实的赃款、赃物埋在九仙山紫清宫的台级下。官府捉住了大腹盗,就押着他寻找赃物、赃款,往往能在紫清宫找到,原来大腹不希望连累他人才这样做。

大腹交往的往往是那些喜欢狭邪的人,有一天他在友人家饮酒,友人开玩笑说:“我们四人在家里赌牌,你如果能够把我家里的东西偷来,才算是神偷!”大腹答应了。他在局牌旁边徘徊良久,不知何时失去了踪迹。忽听到叩门的声音,原来是大腹带着那友人家里的天平自外面回来,但是大家竟然不知道大腹是何时出门的,于是都非常惊讶,以为奇事。

有一个姓何的观察(官名),家藏万贯,在福建一带富极一时。一天,大腹乘着夜色潜入何观察家中,弄清了室内的陈设而去。他行窃那天,何观察还没有睡,手中拿着烟具,假装睡着了,听任大腹行窃。于是那一天,大腹的背后刀光剑影,亮如白雪。

我久闻大腹之外,但一直无缘相见。当时我家族中的子弟在九仙

观读书,我因观赏红叶路过那里,忽然看到许多小孩子一起乱跑起来,原来是乡丁抬着大腹来分发赃物、赃款。大腹长得很是瘦弱,浑身鲜血淋漓,染红了衣裤。他被乡丁抬着,呻吟之声难以抑制。我这个时候才第一次看到大腹,当时认为他必死无疑。三天以后,听说大腹已经越狱而逃了。

蔡宗贵

蔡宗贵,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会制做家俱。家里有一子一女,女儿患了痨病,老人总是将她负在背上。我每次从家里经过他家的店铺,常常看到这个痨病女儿。

有一回,市场发生火灾,老人双手提着两个大筐,用带子将女儿缚在背上,汇入人群中,大家纷纷给他让开路。老人常将所制大橱柜刷上油漆,放在店铺之外,下雨时用右手插入橱柜腹部捧进店中,然而橱柜重量有将近一百斤。

与我同住的书生曾于辉,有一次喝醉了酒,与蔡宗贵发生矛盾争斗起来,老人长揖道歉,神情很惶恐,唯恐与他争斗。我暗中替曾于辉捏了一把汗,然而老人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发怒。第二天,我特地为此事造访蔡宗贵的店铺,问老人为何不向醉酒的曾于辉发怒。老人说:“人的身体,在我看来就像琉璃一样不能用手去碰,一碰就碎了,我怎么敢拿人命做试验呢?昨天我很惶恐,是害怕一发怒就伤害了他,哪里是怕一个醉鬼!”我听了心里很痛快,佩服老人有涵养。

后来,我客居台湾,三年以后才回来。听说老人已经死了,临死

之前将自己的十根手指都咬下吃掉了,我感到很奇怪。邻居说,老人置人于死地都是用手指,死的时候被鬼魂报复。这种无稽之谈,我当初就不相信。我的一个亲戚不会拳脚,死的时候也咬断了自己手指,这一定是得了某种怪病,不是鬼魂的缘故。

苏士德

苏士德,凤阳人,流动迁徙到了福建。他身材瘦小得象猕猴一样,但一个人能够对付二十个人。喜欢抽鸦片烟,经常与朋友分卧东西两榻,一起吸鸦片烟。吸鸦片的时候,苏士德有时会忽然移动,一眨眼就飞到对榻,连灯火也不会闪动一下,卧在西榻的朋友也没有感觉到他飞过来,可见他的身手就象飞鸟那样矫捷。灯距榻有四尺多远,苏士德伸出三个手指,作成个品字形,对着灯火远远地做了个扑火的动作,灯火遇到他的指风,立刻熄灭。

苏士德的名气噪动一时,林良品先生听说后打算与他比试比试,其子林衡甫力劝他不要比试,这才作罢。苏士德也非常忌惮林先生,不敢到他的乡里横行霸道。

不过,苏士德人品极差,平日里无恶不作,乡里人聚集一起找他报仇。有一个姓林叫伏虎的人,与众人一起向苏士德寻仇。苏士德当时正蹲在榻上,面朝屋内饮酒。伏虎径直掏向他的私处,抓破了他的阴囊,睾丸都露了出来,顿时鲜血淋漓。饶是如此,苏士德仍然奋力腾身而起,越案而逃,投奔到其干奶奶吴老太太家。吴老太太给他进行医治,三个月之后方才痊愈。自此以后,他才有所收敛。

伏虎

伏虎,是个流氓无赖。他出行在外,总要随身带上一把钢刀。年纪三十三岁,曾经三次被捕入狱,又三次出狱,连父母也管他不住。自从袭击苏士德成功以后,更加自夸勇武过人。

福建竭忠坊是一个林木茂盛,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有一家茶社,向过往行人卖茶为生。我经常来到这里,要上一壶佳茗,临窗面对着清清池水,慢慢地品茶。一日中午,我从城里到竭忠坊,忽然有人越到我前面,随即一道白刃从我肩头掠过,我急忙闪避,发现这道白刃不是冲我而来。只见前面逃跑的人已经跌倒在地,眼见钢刀就要砍上,幸亏那人及时翻身而起,迅速奔逃,伏虎的钢刀竟然落空。他见到是我,显得很愕然,连忙向我道歉,我微笑地让他走了。

过了三个月,我又在苍霞洲见到了伏虎。当时他被一群人追赶,这群人夺去了伏虎的刀,用脚不住地踩踏伏虎。伏虎却至死也不肯软语求饶,那群人只好放了他,取走了他的刀离开了。伏虎忽然偷偷跃起,拾起一块巨石,跟在那群人的身后。我看了大惊失色,意识到伏虎这样从后面偷袭,一石出手就能砸碎人的头颅。不料伏虎石未掷下,那些人已经觉察到,急忙闪开。伏虎掷出的巨石击中路旁卖馄饨的锅,锅中热水飞溅到行人身上,溅中者身上立刻被烫出巨泡。幸好我站立的地方比较远,因此没有被溅上。回头看时,伏虎一击不中,早已逃得不知去向。又过了一天,听说伏虎因犯事再次被捕入狱。 洞箫徐五

徐五是南安人,他精于武技,能吹铁洞箫,箫声直彻云表。但他从不显山露水,只做了个货郎。他的货担上总是挂着洞箫,遇到山水优美的地方,就放下担子,取箫而吹。

当时有个叫李泽的人,也善于吹箫。曾经客游太行山之西,不料回来时其妻已死于疫病。李泽痛不欲生,把自己关在家里,取竹箫而吹,夜以继日,不分昼夜。洞箫的声音本来就十分凄切,李泽伤心已极,其声益加悲凄欲绝,凡是听到的人没有不同情流泪的,但是却没有人敢敲门阻止他。

徐五路过李泽家门,听到凄凉的箫声,就对邻居说:“这是何人在此吹箫?听声音似乎在为骨肉至亲而伤悲,但是他已伤心而死;即使现在入内夺去他的箫,恐怕也会死的。”邻居说:“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徐五道:“我自会用铁洞箫救他。”于是举起铁洞箫就吹奏起来,他的箫声和婉愉悦,抵消了李泽箫声的悲伤之音。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室中洞箫声音停止。众人一涌而入,只见竹箫横在地上,李泽已晕倒在地。徐五上前给李泽切了切脉,说:“没关系了。应该将他的洞箫劈掉,用水煎了服下。”大家劈开李泽的洞箫,只见竹中一缕一缕全是血痕。众人用水将箫竹煎了,给李泽服下,果然一会儿就醒转过来。 按:宋人杨元诚《山居新话》中记载黄子久与友人到孤山游玩,听到湖中有笛声。黄子久说:“这是铁笛的声音啊。”过了一会儿,黄子久也吹着铁笛下山,游湖的人吹着铁笛上山,双方都互不对视,笛

声不停,擦肩而过。这个记载与此事大略相同,但游湖者笛声不如李泽悲切,而黄子久的笛声也没有徐五那样起死回生的功效。 铁人

福建兴化府仙游县某村,有一位富有的孀妇,育有一子叫阿地。阿地小时候因患病,手腕折断了,剩下的右手也只能拿起匕首、筷子。族人都争相欺负他,阿地母亲不堪其扰,发誓说:“我愿意用我全部家产,让我的儿子习武,以抵抗强暴之人。那些有男人当家的人是无法理解我们苦楚的!”

阿地长大后,果然依照母亲所言,离家出游,来到江右某寺中,拜见主持。主持年纪已经很老了,精于少林剑术。阿地涕泣拜倒,请求主持收他为徒,并转述了母亲的话。主持起初拒绝了,后来见他实在可怜,就收留了阿地。他将一个石笋埋在后花园,石笋上部锐利,下部丰圆,埋入土中约有一尺,埋得严实牢固,每天命令阿地用手将石笋撮起。起初觉得石笋滑溜,难以下手。但是阿地每天练习,三年之后,能就将石笋陡然撮起,越过头顶,飞掷到数尺开外。主持僧人看了,面带微笑,于是开始教阿地武技。这样又过了一年,就让他回去,阿地的母亲也没有感觉他怀有什么绝技。

族人中有一个豪健的家伙,听说阿地学习了少林拳技,打算冒险一试。有一天,他在小胡同中与阿地相遇,就向他进攻,向阿地胁下打来。阿地忽然腾空而起,越到族人身后,伸手撮他的头,族人的头颅应手而碎。全族的人将阿地告到官府,县官为官清廉,很同情阿地

的遭遇,只判决了杖刑,并流放外地。数年之后,阿地才被放回,仙游人都称他“铁人”。

侏儒

刘永年是铅山(在江西)人,他在建宁(在福建)城中开了一家水果铺。当时许多凤阳人在这一带行乞,态度非常强横,有如强盗一般。一天,一个乞丐向刘永年讨要胡桃,刘永年就给了一颗。那乞丐用手指将胡桃夹碎,吃完了又要。刘永年笑着拿出数十颗胡桃,用手腕一碾,胡桃全部碎裂。那乞丐看了,就笑着走了。

第二天,又有一个乞丐举着神庙中的铁香炉来了。那香炉足有二百来斤,洗得干干净净。这乞丐举着香炉,向刘永年讨要茶喝。刘永年只用一只手,就拿起香炉,进了屋盛满了水,又还给乞丐。乞丐见了,心中凛然,就离开了。于是刘永年勇健的名声,在建宁城处处传闻。

一天,神庙里有戏上演,刘永年挺立在台前看戏。忽然有一个侏儒,将脑袋靠在刘永年的腹部,仰着头看戏。刘永年退了一步,那侏儒也退了一步,仍然将头抵在他腹部。刘永年大怒,就用手指弹了一下侏儒的脑袋。侏儒反眼瞪着他,也用手指在刘永年胁下按了一下。刘永年竦然一惊,知道自己已无法幸免,急忙回家。不到一个月,他就病死了。

那侏儒所用的,就是南方称为“绝脉”的手法,北方则称之为“点穴”。

浮水僧

这僧人是山东人,不知何时到了福建。一日某地上演社戏,围观的人很多,堵住了道路。僧人无法通过,就绕路下了小河。他蹑足在河中行走,如履平地。有一个叫李诺的农人,看到僧人在水中行走,不由十分吃惊,于是趟着水追赶他。他一直跟着僧人来到一个破庙门前,僧人看见了他,四下看了看,吃惊地问他跟来干什么。李诺拜倒在地,说:“弟子喜欢拳脚功夫,很久以来一直没有遇见好的师傅。刚才看到大师在河中行走,如履平地,心想如果不是少林派高手,不会有如此功夫。”

僧人长叹一声说:“我这可以称为功夫吗?请跟我到小庙一坐,我告诉你老衲的身世。”于是将李诺让进庙中,只见室内摆着瓶花茗碗,扫洒得很干净。僧人说道:“我的兄长大力无比,能够扛起一匹马,飞奔起来不留痕迹。我是他最小的弟弟,我的功夫都是从他那么学来的。实不相瞒,我的兄长乃是江洋大盗。有一天,我们在山上观察路上过往的行人,看到一个少年驱赶着三十匹马在路上行走。老衲要下山对那人动手,兄长说:„这个少年一个人赶路,没有同路陪伴,竟然能够驱赶着三十多匹马,这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你对付不了他。‟

“一转眼间,我兄长象鱼鹰一般纵下,飞落到少年面前。接着尘土飞扬,我只见红光一闪,我兄长就被劈成两半。我吓得不敢出声,有如死了一般,更不敢下山。那少年走后,我才将兄长尸身掩埋,削

发为僧,云游四海。现在,居士您要向我学习武功,即使功夫练得象我兄长那样,又能如何?何况不及他呢。”

李诺听罢,不由灰心丧气。第二天再去敲门,那僧人已经不见了。 黄长铭

黄长铭是一位江洋大盗,他精于剑术,运剑如飞。一天晚上,长铭潜入一个茶商家中,席卷一空。临走时看到墙壁上的自鸣钟,难以舍弃,于是将它挟在腋下,登屋逃走。刚刚跃上屋檐,自鸣钟响了,声音甚是宏亮,惊动了主人。主人奇怪钟声怎么在屋檐上响起,心知有异,立即取出长铍(双刃刀)追赶盗贼。黄长铭刚登上屋檐,长铍已经逼近他的脚后跟,长铭就用自鸣钟抵挡长铍,铍应手而落。长铭手按宝剑,站在屋檐上与主人说话,主人大声呼喊,呼喊之间长铭逃走了。

长铭喜欢赌博,又能急人所急,许多不得志的人都归附他。但是,他笃信阴阳凶吉等迷信说法,有一天晚上,他在磨剑时,不小心剑锋割伤了手指,流出血来。长铭认为不吉利,就舍弃长剑,带了一把长简(古兵器,鞭类)。这天夜里,他潜入一个武孝廉的家中。孝廉兄弟三人都以武力而闻名。长铭贪心他们的家财,也对自己的本事颇有信心,因此冒险一试。

三位孝廉中,最小的一个武功最高。长铭刚潜入屋内,他就已经觉察,于是赤着双脚与长铭搏斗。搏斗中,他飞起一脚,正踢在长铭腰部,踢得他一跤跌坐在门槛外。小孝廉就两只手腕按在长铭肩头,

长铭奋起反抗,却不能脱身,取简反击小孝廉臀部。击了几下,小孝廉却毫不放手。很快,他的援手赶来,将长铭捆起。长铭笑道:“我平生仗剑潜入无数富豪之人,来去自如,有哪一个敢与我争锋?今天却失手被擒,这难道是天意吗?”

官府核实了长铭的罪状,案卷堆起来几乎有一尺高,将他用枷锁在木笼中,放在市场上令百姓围观。长铭对围观的人说:“再过一晚,我的帮手赶来,我就能够逃脱了。”官府听说后,就将长铭用乱棒打死了。

郑七

郑七是陕西人,因获罪被流放福建一带。但是他很善于缉拿盗贼,因此被官府录用当了小吏,郑七于是改行做了正事,还娶妻生子。一天他在野外看到一个俊美的少年人,穿着轻绡的衣服,手执纨扇,看样子像是一位贵家公子。当时路边正好有一个茶亭,亭中有老妪买茶,郑七恰好与那少年共座喝茶。少年喝了几口茶,让老妪取出盥器洗手,但是指甲上却落下一些黄土屑来。郑七看了疑心大起,当时城中发生被盗案件,官府却无法将盗贼缉拿归案,因此向郑七下达死命令。郑七内心焦急,于是到野外查找盗贼行迹。现在在茶亭遇到这个少年,心知有异,于是喝完茶后尾随而行。

那少年走起路来飘然如风,不久就觉察到有人尾随,就转过身来说:“足下还是小心为妙,如再尾随于我,恐遭不测。我知道你是吃公家饭的,因此一定要缉捕于我。可是我不是轻易就能缉拿的,你还

是回去吧,夜里我会有所回报。”郑七听了,心中凛然,只得回去。 夜里他紧闭门户,与妻子卧在床上谈论野遇少年之事。忽然听到有人长跪在床前道:“感谢先生爱护我赦免我,我不敢忘记您的恩德。”郑七大声呼喊而起,点燃火烛四下搜寻,只见门窗紧闭如常,不知盗贼从哪里进来的。然而郑七聪明绝伦,摧促妻子赶紧起身,用东西将床垫高一些,然后才吹灯而卧。

没多会儿,就听到床沿有微小的响动,似乎是匕首插入的声音,床腿都震颤了。郑七再次大呼而起,急忙点起烛火,果然发现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入床沿,入内约有一寸深浅。妻子看了,吃惊道:“你怎么知道盗贼要行刺,因此将床垫高了呢?”郑七道:“这很容易分辨。此前他长跪床下,不是真的道谢。他跪下是为了丈量我们床的尺寸,以便实施行刺,免得误中。现在我把床榻垫高,盗贼只刺中了床沿,但是他还会再来,再来的话会用其他事物恐吓我。”

很快五更将尽,果然有什么东西放在了案几上,说:“好好看看吧。”天一亮,只见案几上放着一百两白银,一把刀。郑七问妻子:“你会要哪一样?”妻子说:“要银子。”郑七道:“那样就很危险了!取了银子而放弃刀子,说明你知道有银子,因而就不怕刀子,那么结下的怨仇就会更深。我们应该舍弃银子,藏起刀子,礼貌地把自己的名贴放在房顶瓦片上以相报,说不定能够相安无事。”次日一早,银子果然不见了,对方也留下名贴,上写“神驹李天馥”。

象是清朝漳州人,不知他姓什么,只知道他的名字叫作象。象长得枯瘦如柴,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哭腔,眉宇之眼看起来总是愁眉苦脸,好象家里死了人似的,但是精通武技。

道光、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盗寇四起,闽江的下游群盗出没无常,出入福建的商人常常带着象随行护卫。有一个叫吴自牧的人,也是一位勇士,使一根铁鞭,当者披靡。昭安有一个姓李的富翁,出行之时,总是带着象和吴自牧随行。

有一天,他们路过绵亭山,遇到二十个强盗。吴自牧与群盗相斗,结果大败。强盗们纷纷冲到象的车前。这时李翁已经被强盗捆在路旁,大声呼喊象的名字,又取出车中金银自赎。象带着哭腔对群盗说:“我是象啊!”群盗大笑,道:“你就是狮又怎么样?况且是死到临头的象!”象大怒:“诸位难道真的不知道我是象吗?”但是他说起话来还是带着哭腔,于是群盗笑得更厉害了。

象乘群盗不备,突然纵身而起,将两个强盗掷下山摔死,又擒住一人,横扫群盗。群盗不是被打倒,就是四散奔逃。吴自牧乘象取胜群盗忙乱之际,也打死两个强盗,救了李翁的性命。自此之后,象在漳州、泉州之间就名声鹊起。

舵工

杨伯畲孝廉曾经在沙县设馆授徒。有一次乘船出行,夜里停船靠岸。船中有个少年登岸游玩,三更将近,才欢天喜地回来,显得非常得意。杨伯畲起身问他为何得意,那少年道:“这儿有个武师,投馆

授徒,收了四十个弟子跟他学艺术。我与那武师比武,把他打倒在地,他的四十个徒弟没有一个敢靠近我的,所以我才这样高兴。”

有个老舵工正躺着休息,听到这话训斥少年道:“你真是多事,天底下的人都得吃饭,能够混碗饭吃多么不易啊,你为何给找他难看?他被你羞辱,又怎么来当四十个徒弟的师傅?他得多灰心丧气啊!”少年听了,心里很生气。第二天,他有心要向老舵工显显本事。半路上刮起了大风,少年又是鼓桨又是引帆,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存心炫耀自己。老舵工说:“你太年轻了,以为这就算本事吗?”少年很恼怒,这天夜里靠岸后,就要求与老舵工比武。

老舵工说:“我老了,不中用啦。如果你一定要比的话,我们只比招势,不比力气,否则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的拳头。”少年听了,更加有恃无恐,直向老人扑来。只见老人微一俯身,似乎摸了一下少年的脚,少年立刻站在那里,不动了。第二天收锚起航,少年两脚打颤,一站起就倒在地上。老舵工吃惊地说:“你这是怎么了?”过了一会儿才说:“是了,老夫昨夜不应该碰你的脚,现在我来给你治一下。”他用手轻轻地抚摩少年的脚跟,少年马上就好了。老舵工说:“二十五年来,老夫从来不敢用手指触人,谁想到昨晚旧病复发,今天应该拜佛忏悔,求佛爷饶恕。”杨伯畲想向他请教究竟使了什么手段,老舵工始终没有回答。

欧三

猎户欧三住在深山之中,善于使剑,也精于枪法。他让人隔墙扔

过鸡蛋,枪声响处,鸡蛋立碎。无论什么样的猛兽凶鸟,遇到欧三,都无法幸免。但是欧三从不袭击怀孕的野兽和带着幼鸟的鸟儿。他生平曾经打死过三只老虎,将虎骨煮烂作成膏,然后与其他良药合用,服了以后能够治疗风痹。

由于欧三过于精干,其他猎户很嫉妒,于是收买了强盗,打算半夜劫持他。群盗之中有一个与欧三关系不错的,提前告诉了他。这一晚是下弦月将尽,深山夜黑。欧三在山上洒了些石灰,曲曲折折,就象一条山路,引诱强盗沿着石灰前行。欧三占据有利地形,准备开枪。半夜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星光点点,强盗们看到洒的石灰,果然以为是一条山路,就走在上面。欧三连连开枪,打中强盗小腿。他连开五枪,都打中了小腿。子弹只有黄豆大小,不足致人死命。其余强盗都非常惊慌,连忙扶着受伤的人跑掉了。

第二天,欧三用剑劈开树皮,在上面写道:“我住在深山,打死老虎,对诸位有什么坏处,竟然要除掉我?除掉我,难道不是听任老虎害人吗?你们有这个想法,就该杀!只是我读过书,明白一些道理,知道自己不是法官,不能把强盗处死,只不过给你们一点小小的惩罚,让你们自己悔过。你们看看小腿,子弹射入的地方,是不是完全一样,有丝毫不同吗?这就足以证明我的枪法了。我在此郑重告诫你们:不可胡来!”

欧三的原话写得很粗鲁,我只是大概传达他的意思。不这样,别人还以为我是胡编乱造呢。

石六郎

广州有个姓石的老翁,生了六个儿子,个个长得英武精壮。老翁家中颇为富有,担心盗贼来劫掠,于是打算让六个儿子学武以防盗。他聘请了许多精于拳术的人,入主家中,分别教六个儿子学武。有一天,一位病殃殃的老人上门了,他气喘连连,还说要将平生所学都教给公子。老翁见了,十分愕然,但还是将他请进大厅,问道:“师傅要教我的六个犬子,不知有何准备?”老人命令下人在地上铺满了荆棘,又让石翁的六个儿子赤着脚从荆棘上走过。

于是石翁的儿子们果然一个个按照老人所说,赤着脚从荆棘上走过。轮到最小的六郎时,六郎拒绝了,说:“我的身体是父母所赋予的,为什么为了学艺而自残呢?”老人笑道:“很好。六郎不自残其身,这不是宁愿让别人受残吗?我的一身本事可以传授给他。”于是在石翁家住了八个月,六郎学会了他的所有本领。

一天,六郎与老人比武,将师傅逼到壁衣间。老人忽然踢出一脚,六郎立即毙命。他赶紧匆匆忙忙地收拾行李出门,到了村边小桥,正好在桥上遇见了石翁。石翁问:“先生为什么卷着行李走了?”老人道:“六郎与老夫比武,老夫失手将他打死了。”石翁道:“那我还有五个儿子,先生再挑一个传授武艺吧,六郎我不会太惋惜的。”于是与老人一起回家。

回到家里,发现六郎还有一丝气息,老人取出金创药送进他口中,六郎很快醒来。于是又留了六个月,六个月后他说:“我所有的本领都教给你了。六郎温文而雅,又有教养,足以保护家产,外在威胁都

不在话下。”

老人到三十里外的邻村接着收徒授艺,跟他学艺的大概有三十多人。但是每天一早,总是有人将枣子糕点摆在老人的桌上。一个月以后,老人才查明每天送糕点的人叫王新,村里人称他“酸糕新”。 老人问王新有什么要求,王新说:“我每天夜里偷看先生授艺,已经一个月了。但是总不被收录,只好送上糕点当学费,请求先生收我为弟子。”老人笑着说:“好吧。”王新身手矫健轻盈,不到六个月,武艺已经超过了那三十个弟子,无论是多么险峻的地方,都能象猿猴一样上下自如。

王新于是辞别了老师,做了强盗,经常在附近一带出没抢劫,当地人都深受其苦。很快大家发现王新是老人的高徒,于是把他一块儿告到官府。老人被官府拿住,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不足以制住王新,于是到三十里外的石六郎家,请六郎帮助自己捕盗。六郎听后表示了歉意,老人道:“你不用怕,王新的本事我很清楚。他每次登上屋顶,总是将刀锋倒垂下来。刀锋向下的原因是,追起他的人只要随他跃上,王新就挥刀疾砍,砍中追赶之人的肩窝,立刻就毙命。老夫今天教你疾登疾退的方法:当看到王新跃起登上房屋,你虚做声势,假装随他而登,王新防备你,一定会挥刀砍下,你已经有所防备。王新砍你不中,定会转身上跃,你就一鼓作气,将刀锋上翘,砍中他臀部,他就会掉下地来。”

六郎练了大约十天的刀法,就同老人一起追捕王新,果然在村店里遇到。六郎依照老人所传授之法,果然砍中王新。王新坠在地上,

被抓住,最后伏诛了。

李梅

李梅,是岭南人。在名帖有则自称李某,勇力武技,冠绝一时。他的徒弟刘汶,是李梅的先锋,佩两把剑,每把剑都有四尺多长,挥舞起来如团团飞雪,数十个人也无法靠近。李梅与刘汶在香山、番禺等县横行霸道,四起抢劫,为非作歹。预计到有船停靠码头,李梅就在月明的黑夜,驾着小船投上名贴,要求按时交上金银,根据对方财物的多少进行勒索。如果对方拒绝,就会在半夜被割掉头颅。

有一个姓李的低级武官,是一位勇敢、健壮的少年。他认为诛杀李梅不是易事,应当先剪除他的羽翼,于是就怀揣一把小枪,侦查刘汶的下落。一天,他在一个狭小的巷子里遇到刘汶,就把手放在头顶。把手放在头顶,这是官府捉拿盗贼,命令盗贼蜷伏的意思。刘汶向来瞧不起这些武官,就说:“你有这个胆量吗?”说着就要拔剑。可是李汶剑长,而巷子狭窄,无法立即拔出。李姓武官已经开枪,正中其胸,李汶应声倒地。

李梅听到刘汶的死讯,非常震惊,但是仍然做恶如故。前山姓刘的家族很大,全族人都习武。前山离澳门不远,李梅每次行劫后,都往澳门躲避。前山刘氏于是在海上遍布小舟,侦查李梅的出没行迹。一天晚上,他们终于在一个小岛上发现了李梅的踪迹。李梅当时正运起轻功,象蜻蜓一样履水而行。刘姓子弟都会使枪,好几个人开枪打中。李梅被打中三枪才死,人们发现了他的尸体。只见李梅英气勃勃,

眼中仍有精光射人,令人生畏。

逆旅老人

周辛仲,字广文,号长庚(?),他的父亲周少谷先生在山东高密县为官,就是人们所说的“三闾大夫”。他在县上巡查时,总是带着一个属吏,一个仆人,三头毛驴。驴鞍上放置着木板,木板上放置着笔墨,属吏抱着公文走在前面。如遇到百姓打官司,就叫到毛驴前陈述理由。周先生让原告把被告带来,为他们裁定是非,在驴鞍上结案。因“驴”与“闾”同声,所以才被称为“三闾大夫”。

周辛仲十九岁的时候乡试中式,就前往高密看望父亲。他不带随从,孤身一人买车前往。一天客栈中传言有强盗杀人,旅行的客人相互告诫,辛仲感到很不安。这时他看到同舍中有位老人与一少年同桌吃饭,那少年眉宇间英气逼人,老人则长眉垂目,身子佝偻。周辛仲向他们表示希望同行,老人似乎同意了,不过没有回答,少年却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周辛仲与他们一同赶车出发。天蒙蒙亮,只看见砂碛上有几个人影悄悄逼进。车夫对周辛仲说:“不好,这些人是强盗!”辛仲连忙告诉了老人。老人无动于衷,少年却起身戒备。周辛仲话刚说完,忽然尘土飞扬,七人乘马而来,在马上横起钢刀,银光闪闪。

那少年下了车,对来人说:“你们七人骑着高头大马对付我一个,算不上勇士。敢下马与我在地上争斗,那才算称得上男子汉。”七人中有一浓须大汉道:“有何不可?”说罢跃下马来。少年拔出柳叶刀,

上下腾跃,大汉耳朵已被削掉。其实六人大声呼喊,纷纷拔刀砍向少年。老人在车上忽然搭弓发箭,马上一人应声而倒,另一个跟上,也中箭倒地。其实人四下逃散。

老人对周辛仲说:“我们此行非常凶险,公子与我们同行,恐受连累,不如与别人结伴而行吧。强盗们见你是文士,或许不会为难你。”周辛仲很吃惊,不知如何回答。那老人与少年快马加鞭,竟自扬长而去。

德州行客

海路没有开通以前,中原地区的行客往往要经过山东德州才能到达北京。杭州仁和县有位姓丁的读书人有事进京,带了许多东西,驾了两匹马而行。路上发现有两个人骑着马跟在后面,心里很是害怕。正在这时,他看到路左侧有座茅庵,就过去敲门。开门的是个尼姑,她拒绝了丁生入内的要求。丁生说:“眼见天要黑了,又要下雨,前面没有旅馆。请师父行个方便,让我住在大雄宝殿,给我一个蒲团坐到天明就行。我愿意奉上十两白银,作为香火之资。”

尼姑道:“敝寺有大师主持,我去通报一下,看收不收你。”不多会儿回来道,大师应允了。丁生连忙奉上白银,尼姑不要,打扫了一下左侧厢房,奉上斋饭款待客人。丁后吃完,尼姑忽又来传大师的话说:“来客似乎挟带贵重物品,半夜里需要小心,以防盗贼打劫。”丁生早已怀疑路上那两个骑马的人,就说:“我路上遇到两个骑马之人,看起来不象平常行客,不知大师所说是否指他们?”过了一会儿,

尼姑来传大师的话说:“强盗一般都骑着马,客人所说虽然未必一定正确,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一些总归为好。”

丁生灭烛睡下,外面雨声不绝。忽然听到檐瓦之间有说话声,一人道:“幸好没打中我。”另一人道:“打中我耳朵啦!”随即寂然无声。次日清晨,侍者摧促丁生出门,说:“夜里大师出来,赶走了两个盗贼。大师读佛经十年,万缘已空,不愿伤人性命,因此一剑擦着盗贼发际而去,一剑射中耳朵,盗贼受了轻伤。此去十五里外有座寺庙,庙内有位驼背的行者,你就说大师要他与你同行,出了山东地界,就没有盗贼了。”

丁生要求拜谢大师。进了方丈,只见丛花盛开,竹帘垂到花间,可以看到大师是位三十多岁的美丽妇人,想不到竟有如此精湛的技艺。

丁生离开茅庵十五里,果然找到了驼背行者。他把大师的谕示告诉了行者,行者就骑了一条毛驴伴他同行。他不挟带兵刃,只带了一个囊袋放在驴背上,囊中都是小刀。行者说自己能够百发百中,是大师的徒弟。丁生向他打听大师的来历踪迹,行者却笑而不答。这样一直出了山东地界,再也没有遇见盗贼。

村店小儿

我的门人于去疾曾经给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山东文登县有个姓邓的老头,六十多岁。有一天,他骑着一头毛驴到海阳县,在路旁一家酒馆小酌。隔座有个小孩,大概十三四岁,骨瘦如柴,病恹恹的,似

乎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支撑。老人很同情他,小孩说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老人便将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小孩食量颇大,吃了三斤面饼才饱。

邓老汉于是与小孩同行。走了十来里路,四下僻静无人,忽然尘土飞扬,一人骑马奔来。小孩叫道:“老人家站住!”缓缓起身,挡在尘土之前,从怀中取出一条五尺多长的红线,红线上有个小钩,晶莹如玉。小孩运起玉钩,就象当空舞拳,马上那人已经被钩子钩住,跌下马来。小孩又取出一把小剑,一剑斩断那人头颅,有如砍瓜切菜一般。又剖开那人腹部,将头填入腹中,然后用刀挖个坑,将死人埋了。又打开死人包裹,取出了三百两黄金。

老爷子吓得几乎跌下驴来。小孩说:“这人是某县县令的仆人,那县令贪赃枉法,被人参奏,便向巡抚行贿。我向来讨厌此人太过贪心,草菅人命,因此除掉他的仆人,以示警告。现在我与老先生您一起将这些黄金分了,不义之财,大家分了,也没有什么坏处。”老人逊谢,表示不敢。小孩于是黄金放入包裹,翻身上马,风驰电挚而去。 康小八

京师有个人叫康小八,人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我的弟子鲍孔对我说,小八的脚心长有毛发,奔跑起来就象飞一样,一天能奔跑三百里。他杀人如麻,不可胜记。即使记了,也不如北方人记得详细。听说他被处决时,头颅被提到行刑官前,小八的眼睛忽然翻转过来,颈部的鲜血这时喷涌而出。监斩官大吃一惊,竟然发了癫痫,很快就回老家休养。他常常看见小八头颅的狰狞样子,最后吞鸦片自杀了。这个监

斩官就是我的同年(同一年考中的举人、进士,彼此称为同年)之子陈某。

王宇

孝廉王宇,字彪士,陕西蓝田人。癸未年参加会试,我与他在号舍(宿舍)里相识。王宇相貌英武,为人豪爽,胳膊上长着浓密的毛发。与他交谈,发现他谈吐不凡,学识渊博。

一日半夜,月明如水,王宇取出酒自勘自饮,还请我喝。我酒量浅,于是表示了歉意。他喝了几杯,乘着酒兴说,他年轻时在一座寺中读书,寺里有个僧人四指并齐运气,能够斩断石杵。他向僧人要求跟随学艺,未得到允许。在以后的一年时间内,他向那僧人曲尽弟子之礼,终于被收录。这样跟师父学了三年拳法,还学了剑术、镖术。把一炷香插在墙上,他在暗处出镖射之,香就会应手而灭。

我听了将信将疑,就取出一枝安息香给他。王宇将香插在墙上,退后五十步。这时明月照亮了室内的帐幔,镖的射程有五十步。五十步之外,因为帐幔的缘故,无法试验。当时号舍中没有镖,王宇就用铜笔帽代替,一发即中。我以为这是偶然打中,不料连试五枝香,五次全都命中。与我们在同一个号舍的人都来观看,喧哗着称赞王宇本事高强。

会试结束之后,我到莲花寺拜见王宇。他说:“我曾经因事到平凉,在去固原的路上,遇一少妇,骑着一匹小马驹,一老仆随行。行了三里多路,有三个骑马人背着弓箭而来,在与少妇相向而过时,用

轻浮的语言挑逗她。少妇无动于衷,老仆似乎被激怒了,少妇向他使个眼色,继续行路。那三个骑马人忽然回马赶来,拦在少妇面前道:„把金银拿出来,否则吃我们一箭!‟我见了大怒,发出一镖,正中一人眼睛,那人立刻坠下马来。少妇笑道:„有劳先生出手!‟说罢突然拍小马窜出,出手竟然将另一盗贼象抖手巾一样揪下马来。那人惨呼一声,臂膀已经折断,剩下一人见势不妙,连忙拍马而逃。我被少妇的身手震住了,不敢问她,就去问那老仆。老仆道:„这位是陆府君的四娘子,母亲生病,回家省亲去。‟说完,主仆二人风一般拍马而去。”

我听了王宇的话,心中大疑。那老仆为什么称“府君”呢?我认为他们也是大盗。发榜以后,王宇就回家乡去了。三十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铁屐和尚

江南剑术名家赵孔修与我交情甚厚,但我很少见到他使剑。曾经看到他削竹片时,竹片掉在地上,他将手掌离地三尺,作出抓取的动作,竹片立刻跳起弹到他掌中,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吸力吗?有个小孩脸上长满了瘢痕,但是却能够扛起一百斤重的东西,真是神童啊! 赵孔修对我说他的师父李先生精于武技,但性情和蔼,从未与人动怒。村里有十八个恶少,自称十八罗汉,因有些蛮力,横行乡里。他们视李先生为眼中钉,于是摆下鸿门宴,要与他比试武艺。李先生到会后,吩咐他们摆下十八张坐榻,对那些所谓的罗汉们说:“我会让你们象真罗汉那样同时坐下。”十八人齐声道:“别说大话!”说罢

一起扑向李先生。只听一声呐喊,这十八人都被李先生拳头打中,一起跌坐在榻上,只有一人侧过了身子。于是个个心服口服,请李先生坐在首席。不过,他们心中都在嘀咕怎样制伏李先生。

这十八恶少中,有三人拜一个和尚为师。于是他们一同去拜见那和尚,慌称李先生言语间对师父极为不敬,要与师父您比武。那和尚听了果然大怒,作书一封请李先生来寺一见。李先生没有想到和尚与他生此嫌隙,果然前来。和尚一身短打扮,脚上穿着一双铁鞋迎接。李先生见了,大吃一惊。吃过斋饭后,和尚要求比武,纵身跃起,双手攀住梁下垂下的绳索,一双铁鞋悬在空中,只要李先生靠近,便会一脚踢在肩上,必死无疑。没有想到李先生身手矫健,未等和尚双脚踢下,已仰身握住他的胫骨。和尚胫骨被捏碎,登时死于非命。 汤教师

汤教师,忘了他的名字,他每天合拢骈五指插进铁屑里,起起落落一百余下,再看竟然没有留血,时间长了手指也像铁一样。开始的时候用手握几块小石,马上就碎了,又过一段时间,握拳头那么大块石头,也碎了。当时人称“铁手汤十四”。

汤教师凭过过人本领在吴浙间行走,没有能胜过他的。有一天路过台州,有客人登门求见,原来是一个行脚僧。那僧人进门合礼说:“老衲听说居士精通于内家的拳学,想请居士指教一下。”汤教师觉得老僧很有礼貌,就一直很谦逊的不肯答应。但是僧人意至很坚定,与

汤老师立下约会,一定要在城外荒庵中比试,汤老师终于答应了。但是他有点害怕这个和尚,送他到门外,门外正好有匹马横在门前,老僧一下跨过这匹马而去。汤教暗暗笑话他轻滑。

第二天两人约了在庵中比试,但是那个僧人迟迟不来,到了中午,那僧人突然从墙外飞跃进来,汤老师开始有点害怕。开始交手了,老僧往来就像飞鹘一样,汤老师用封闭的招式,等他进攻,过了会儿,老僧忽然从空中用脚往下踢,汤老师用手握住他胫骨,马上胫骨就碎了不,老僧登时倒毙。

穿山甲

义乌人有尚武之风,戚继光招募的乌伤(义乌古称“乌伤”)兵,就是义乌人。义乌有个人叫杨固,外号“穿山甲”,能够将肢干缩起,团起身体,坚硬如铁。手足突然纵出,当者披靡,因此在江湖上很有威望。

因有个族兄在曹州作荷泽县令,杨固便到曹州看望他。他取道河南,经过定陶。一日天已将暮,见一妇女骑着一头毛驴,走得甚是缓慢。杨固背着包袱,大步流星径直从毛驴前走过,听那妇人在驴鞍上不住呻吟,杨固也不回头。又走了一里多路,突然遇到七个骑马人,向那妇人下拜,那妇人却不还礼,杨固觉得很奇怪。夜里,他在客栈中留宿,那七个骑马人与那妇人也在,闹轰轰地喝酒吃肉。

杨固关上门就寝,半夜忽然听到庭院中有异常声音。起身从窗户

向外一看,只见白天遇到的妇人身着单衣,手持短剑,与一满脸胡须的大汉激斗正酣。那大汉手握长剑,白如霜雪,而妇人手中短剑翻飞,兔起鹘落,大汉手中长剑竟然伤不到她一根头发。这时,另外七人也出现了,跪在庭院中求他们罢斗。那大汉愤然收剑,上马出店而去。妇人恨恨地道:“我做我的勾当,关你何事?竟然想干涉我?”杨固看了,不由舌挢不下。

次日清晨起早赶路,只见路有不少商人身中剑伤,似乎遭到盗贼的劫掠。杨固向他们询问盗贼的样子,原来正是昨天店里的妇人和那七个骑马人。他回忆起来,似乎昨夜那大汉是妇人的丈夫,规劝那妇人不要劫掠行客,因此引起了冲突。可惜无法找到那七个骑马人来证实,只好沮丧地奔赴荷泽,并将路途所见告诉了他的族兄。族兄听了,说道:“这一带盗贼多如牛毛,我哪里知道这几个人是谁呢?”由此看来,在曹州为官之人,也只能说出象荷泽县令那样的话来,这样才能相安无事。

祖塔院石桃

杭州名胜虎跑寺风景之美,有如理安寺。山路越远越是幽静,阳光从竹子与柏树之间的缝隙照下来,小路上一片碧绿,人们所说的“紫李黄瓜”虽然不常见,但黑色的帽子、白色的袷衣,走在路上顿生凉爽。虎跑院中有两眼山泉,人们用石头将它们彻起,象两眼水井。泉水又清又深,苏东坡的七律诗仍然镌刻在石壁上。向西就是宋代高僧济师的灵塔,牌坊与墓表仍然没有磨灭。但是大师灵塔地势低,塔下

有积水,草木繁茂而污秽,似乎许久未经清理。

院中还有五个石桃,每个大概有五六斤重,最重的一个将近二十斤。这些石桃顶上极尖且滑,好象被人反复抓取,尖上带有汗渍。我的门生陈生自负力气大,他拣最小的石桃抓,但却怎么也抓不起来。和尚们看了,都暗中偷笑。

我上前对那和尚道:“桃尖如此之滑,如果不是有人每天抓它,不可能形成这般形状。大师将它们摆放此处,想必精于少林之学。请大师演试一下,让我们一饱眼福如何!”和尚连忙婉言拒绝。我再三要求,和尚令一小沙弥抓那最小的石桃。小沙弥随手就将那石桃抓了起来,就象抄起一只馒头一样从容。

我查看沙弥的手指,一根根坚硬如铁。心想那二十斤的石桃一定是刚才那和尚练的,只是不想对客人显露功夫罢了。

刘彭生

我的老朋友刘宝臣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

我年轻时乘船赴甬上。这船是杉木做成的,我在舟中取出炊饼吃,但无论是卧是坐都很不习惯。快到宁波的时候,忽然遇上盗贼,说要劫持船主。舵工将船主藏了起来,却指着我对强盗说:“这人就是。”于是我被捆了起来,移到盗贼的船上。

强盗首领叫刘彭生,颇有些蛮力。贼船中没有其他东西,只有一些巨石。彭生将一块三百斤重的巨石举起,向我展示他的勇武。舟中载有许多陈年老酿,彭生指着我,说我酒量大。于是众喽罗们争相给

我灌酒,我很快就醉得不省人事。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楼上,屋内到处堆满了破网和乱绳。彭生打开我随身的小箱子,发现了我的名纸。彭生认为凡是有名纸的都是当官的,于是我被看成当官的。我说自己不是,他们哪里肯信?

后来,刘彭生的母亲和妹妹来了。老太太今年六十岁,但是身体还很硬朗。彭生的妹妹芳龄二十来岁,甚是端庄有礼,仿佛大户人家的小姐。老太太说彭生不堪忍受县官的暴虐,一怒之下当了强盗,但是从来没有妄杀过好人。先生如果能够平安回家,请告诉县官,不要捉拿彭生治罪。

一天晚上,彭生设宴款待手下群盗,因酒储在酒瓮中,让我给群盗倒酒。我心中盘算,看群盗都在乱哄哄地海吃狂饮,就偷偷扔下酒瓢逃跑了。

彭生有位叔父,是一个好人。他发现我后连连叹气,示意要放我逃走。于是我这天晚上躲到彭生叔父家。老人恰好不在家,屋内堆满了稻草,我就蜷缩在稻草堆中。不一会儿,追我的来找到老人的家中,四下寻我不得。其中一个用矛在稻草堆中乱刺,差点儿刺中我大腿。就这样,我被发现了。

彭生大怒,要把我杀了。危急之时,老太太赶到了,把彭生大骂一顿,带我上楼,令我藏在她身后。彭生不敢杀我,只好对母亲说:“请母亲把刘宝臣锁起来,如果他跑掉了,会坏我大事。”老太太无奈,只得将我锁起来。第二天在厨房见了彭生妹妹,姑娘心中恻然,替我除去锁栲,让我与她一起做饭。

次日,天下大雨,彭生又劫来两个商人,其中一个我认识。被羁贼中,突然遇到朋友,真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于是我们一起商量半夜用长绳缒下楼逃走,并将绳子系在楼的栏杆上。谁知夜里下过雨之后,天气阴凉,我竟一觉睡到天明。睁眼一看,发现与我们一起被抓的那人已经跑掉了,而我与朋友却仍在囚禁中。

彭生要我写信给我的姻亲,要对方拿一千两白银赎我。我的姻亲久居官场,我来时就准备投靠他,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会来赎我。过了三天,赎金果然到了彭生手中,彭生大喜。老太太和彭生妹妹却十分难过,舍不得放我走。半夜,彭生束上宽大的腰带,命我手抓着腰带,带我沿着山路前行。走什么路,是高是低,全得听他的。过了半晌,就看见船灯点点,我知道到河边了。那船有一丈来长,十几个强盗横七竖八地躺在船上,我伏在其中,心中难过得不知说什么好。

第二天,我就被到族父家中。族父在甬上经商,打算把我送回家乡。邻村群盗知道了此事,认为我能以千金自赎,家里一定有钱,都打算劫持我。族父假装对轿夫说明日中午启程,其实我不到四更就动身出发,从轿夫家取了自己东西,连夜赶路,顺利回到了家中。那些打探我动静的强盗毫无准备,听说我逃跑了,都悔恨不已。 太湖盗

苏州孔圣庙的匾额,重达二百余斤,一天晚上突然不翼而飞,地方儒官震惊不已。适逢第二天要举祭孔大典,于是报告了官府,要求官府捉拿盗贼。后来听说某地正建造孔庙,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题写

匾额。当时太湖盗贼猖獗,就想到可以拿苏州的孔庙匾额来代替,于是连夜偷了过来。

对这件事,官府觉得非常惊讶,就原谅了他们,没有治罪。 严瓣

戴潮春在台湾叛乱的时候,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吕子,一个叫严瓣。严瓣身材伟岸,食量数倍于常人。杀人后,用死人鲜血涂满全身。他的紫棱宝剑杀人无数,剑上血腥之气逼人。常挥舞着一把二十二斤重的长刀,冲入官兵阵中,直如摧枯拉朽一般,如入无人之境。攻陷艋舺(艋舺,又称文甲,今名万华,为台北市发源地)之后,严瓣召来艺人演戏,自己坐在高大的座位上,手持长刀,看戏取乐。厨人端上各色珍馐美味,如果哪一样不合他意,立即挥刀砍死,鲜血溅在杯羹之中,严瓣仍照吃不误。

严瓣的妻子被称为“元帅娘”,脸上搽着粉,比妖怪还难看。每当严瓣攻城的时候,元帅娘就用罗帕裹上槟榔,掷给城上的守军,娇声与他们调笑。一旦守军懈怠下来,严瓣大军就大举进攻,城池往往因此而失陷。

官军收复台南之后,严瓣依然杀敌四十多人,力战而死。

注:关于“戴逆起事”,戴潮春,原籍福建龙溪,居住在彰化县四张犁庄,在乡组织秘密结社——“八卦会”。1862年官府派兵到彰化缉捕反清秘密结社,戴潮春见机率众起义,攻下彰化县,自称大元帅,

以后又称“东王”。他下令兵民蓄发,遵用明制,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戴率领义军乘势围攻嘉义、鹿港、大甲,各地纷纷响应,全台震动。清政府派援兵入台平乱,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

张李成

张李成是台湾内山人,他长相俊美,以演戏为业。演出时面着胭脂,粉墨登场,眼波流动,笑靥如花,我起初根本没有看出他原来是一位勇士。

法国军队攻打台北,有位姓李的观察根据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时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宫保(刘铭传后被授太子少保)的命令,操练士兵,准备抗敌。这此,张李成忽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前来应募。李观察喊着他的小名说:“阿火,你从事低贱的职业,哪里懂得打仗呢?”张李成大声说:“我阿火从小在家乡成大,不想改变自己的服饰当西方人的奴隶。我在山中有许多朋友,我一招呼就能立即赶来,他们都善于打猎,会使用枪炮,可以应敌。”李观察被他感动了,给他重新取了个名字,叫李成,意思是李氏成就了他。

当时擢胜军二千多人驻守在沪尾炮台坡,李成则率领五百新军,分成两队,跟在擢胜军之后。擢胜军刚于敌人交火,立即败下阵来。李成率领二百五十人出战,披散着头发,赤裸着身子,嚼着槟榔,嘴上满是嚼出的红沫。这时海水涨潮,法国兵争相乘着小船攻到坡下。坡上杂草比人还高,李成率领的这二百五十人都仰身而卧,张开脚趾,架好枪,等待敌人攻上来。法军逼近,二百五十条枪一起开火,法军

死伤惨重,狼狈逃窜。这时,又有二百五十人从山后杀出,形成一个圆形包括了法军败兵。

这时潮水已落,法军小船搁浅在海滩上。有个法国商人买了法中战争的股票,随军观战,这时也陷在泥中,进退不得。于是从船上挂起了白旗,希望能用金钱换赎自己生命。张李成没有答应,捏起嗓子说:“我可不想要仇人的金钱!”将那商人杀了,并且烹食了尸体。这是当地的野蛮风俗。

象李成这样的人,如果稍加教导,怎么能够干出这样野蛮的事情来呢?真是太可惜了。李观察能够成就他的功名,但却不能成就他的品格。

牛三

我十六岁的时候,客居在台湾淡水。这里商埠初开,居民风俗野蛮,不讲究教化。街道也很狭窄,一群群猪在街上乱跑,与人争道。中午,我常常到野外散步,到炮台坡,远望百里坌的山色。百里坌又叫观音山。

在到炮台坡的路上,总要经过一座山庙,庙前有演戏用的戏台。一天,忽然看到一个叫牛三的居民,赤着双膊,一身精悍打扮,显得健勇无比。他径到庙左旁一家所谓的烽火馆,指天划地,高声詈骂,好象是他家耕牛被烽火馆的人偷去了,但是馆中却无人应答。半晌,馆中突然出现二根长矛,直向牛三刺来,牛三两只手分别各握一矛,将馆中之人拉了出来。

馆中的人是一老一少,使出浑身力气与牛三较劲。牛三双手紧握长矛锋尖不放,双方相持良久。这时,馆中又有一人出来,挺长矛刺向牛三胸前。牛三将手中两只长矛合在一手,腾出一手握住第三根长矛。但他右手二矛,一只是生锈的旧矛,另一只却是顺滑的新矛,那新矛竟滑出手掌,刺入牛三腹中。牛三被长矛刺中,并不立即倒地,握住长矛不住颤抖,鲜血喷涌而出,终于倒地而死。三只长矛一起刺下,牛三胸口被刺出七个大洞。我在戏台上亲眼看到这幕惨剧。 三人见闯下大祸,扔下长矛夺路而逃。这时已有不少人围观,都呼喊着追赶他们。三人慌不择路,从农田上踏着秧苗奔逃。一个农夫手握锄头在田间劳作,看到这三人一路狂奔,怀疑他们是强盗,而且又踩坏了秧苗,挥起锄着,正中第一人头部,登时毙命。其余二人陷在泥里,被众人抓住。

巴黎力人

我的亲戚高子益观察,年轻时在巴黎大学求学。毕业回国后,他经常与我谈起在巴黎的各种轶事。现在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关于大力士的事情,当时非常惊骇,不相信是真的。

子益所说的大力士,胳膊有酒瓮一般粗壮。他仰卧在地,曲起双肘撑地,身上覆一块重达百斤的铁板,铁板上再堆上巨大的货物,又有壮汉数人,在铁板上来回行走。这样一刻钟以后,大力士起身,神色不变。

我听了大笑,认为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子益拿出照片给我看,照片中果然如此,我这才叹服。

照片上另有一个大力士,伸出一只胳膊,胳膊上放一铁轴,轴两头形如巨大的勺子,勺上各垂二人,轴轮旋转中飞。但照片中没有表现出旋转的样子,只是屹立不动。那么有如此神力的人,果然力能扛鼎吗?

巴黎技师

巴黎以变戏法而闻名的有两个人:一个在墙壁上铺块木板,叫出一个身着单衣的美丽女子,身上的衣衫紧坚裹在身上,斜倚在墙壁的木板上。另一人站在远处,用一百多把飞刀掷向那女子,飞刀落处,离那女子只有几粒米远。这样一百多把飞刀落在女子周身,形成女子身体的轮廓。将那女子扶下,一百多把飞刀形成的图形,宛然是一美人,甚至女子的发型靴子,也一一可辨。

另一人则是夫妇一同演出。取出数十个玻璃小球,将其中一个放在女人的鼻端,男子从远处开枪,玻璃球被枪击碎,鼻子则安然无恙,女人神情自若。于是又将玻璃球放在耳边、发髻、肩上、乳峰,浑身上下没有未放的,举枪射击,无一不中。最后又取一百多张名纸,用手指拿着靠近耳边,男子一枪打穿名纸,然后分别送给观众,作为纪念。

这件轶事我也是从高子益处听说来的。

方先生

方世培先生是福清茶山人,练拳法二十多年了。他的拳法名叫“纵鹤”,运气遍布全身,然后聚集全身之气,透过双拳击出,还不时连连大吼,良久以后吼声全无,只能听到鼻息之声。他的拳法中分为“金木火水土”五种手法,其中“水手”击出时,被打中之人就如同中邪一般,身子飞出一丈多远。

陈山人(俶玉)有一天在道山望潮楼,要求与方先生比试武艺。方先生说:“您身体单薄瘦弱,中了我的拳,就会飞到一丈开外。”山人不信,交手之后果然被方先生打中,身子如同飞鸟一样腾空而起,跌在地上,好在没有受伤。

郭联元是福建一带武林中的杰出人物,他来到道山拜访先生。二人徒手格斗,震得楼内的柱子都在格格颤动,仿佛马上就要塌下来。郭联元说:“住手吧!足下身法如飞,快似神人,我找不到你的破绽。这样再斗一顿饭的功夫,我就要败了。”于是两人结成兄弟。

贯市有个姓李的,因有事来到闽中一带,也寓居在道山山楼。他擅使一把单剑,舒卷如云,腾逝似鸟,方先生很赞赏他的功夫。姓李的不知道方先生的本事,夸口道:“我走遍天下,不只剑术天下无敌,就算论拳术也没有人能够胜过我。”方先生听了,缓缓起身说:“先生身负如此绝技,能否与秀才一试?”姓李的道:“有何不可?”于是他脱去外衣,贴身穿着一袭短衣,胸前密密麻麻地布满三十多个钮扣,从喉际一直排到脐下。这北方勇士的服装,而方先生仍穿着平常的衣服。甫一交手,姓李的已经中了方先生的“水手”,腾身跌了一丈开外,

匍匐在地,竟不能立即起身。半天,才快步跑进屋内。我还以为他要取剑来斗,目示方先生小心防备,方先生只是笑而不答。不一会儿,只见姓李的背着包袱,带着宝剑,匆匆下山而去。

当时山下住了不少赌徒,其中有些少年听说过方先生的本事,都跃跃欲试地想向先生挑战。时值盛夏,方先生身穿单衣,脚着草鞋,站在三清殿的走廊上与我交谈。我站在大殿下,与先生谈论绵亭山的景物。忽然五六个恶少从先生背后扑来,先生陡然运气,五人已纷纷跌倒在大殿里。其中一人头朝下,脑袋差点撞在铁香炉上,几乎没命。我大吃一惊,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先生微笑着把这六人打发走了。 方先生的徒弟遍布福建,名气最大的是王陵。王陵用拳头抵在柱子上,柱子就会震动不已。他还有所谓“大身化小身”的功夫,被打中者没有不落败的。王陵用这套功夫与拳师比武,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有一天,王陵酒酣耳热,竟然要与方先生比武较艺。比试中,方先生落入王陵圈套,王陵满以为他会仰身跌倒。不料方先生忽然骈起三指,抵在王陵胸前,王陵只觉肝膈之间气血翻腾,顿时声息全无,如死了一般。方先生道:“孺子不自量力。”取出药丸,用水给王陵服下,王陵很快就苏醒了。

方先生的侄子竹铭(名策)秀才,与我极是友契,诗写得很不错,身法灵捷,有如猿猱。茶山冬春之交,方先生总与亲族在别馆相聚,并且让后辈子弟舞青铜简及铁盾,其中最精于此道的就是竹铭了。族中有老人忽然说秀才的武艺几乎已经超过叔父了,怂勇方先生与竹铭比试。交手时,竹铭往来如飞,身法快捷,围观的人们大声呼叫,以

为方先生身负重名,竟然胜不了一个年轻人。方先生有些恼怒,竟然用手按住竹铭肩井处,竹铭立时挺立不动了,有如木偶。解开他的衣服,肩井处的骨头已经下陷了。方先生十分难过,用药给竹铭施治,过了三个月才痊愈。从此以后,方先生再也不与人比试了。

茶山盛产花生,当地从多靠经营花生维持生计,但是牛也常来吃它。有一次,方先生出门赶牛,牛不动,用鞭抽打也不走。先生忽然出拳,打在牛身上。牛身中拳,狂奔到山上死了。后来一打听,原来是大哥的牛。剖开牛的肚子,发现牛肝有二尺来长,人们猜测牛的肝脏被方先生击中,因此而死。于是先生因为打死了牛而更加名声大噪。 方先生平时非常推重我,常向我提起他原打算到塞外从军,但因为没有遇到可以效劳的人而作罢,最后隐居茶山终老。他死时,年仅五十四岁。先生赠我的一把长剑,曾经刻上名字,藏在家中。

白话技击余闻

原作者林纾,字琴南,号畏庐,笔名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世人皆知林纾是近代一代古文大家,却不知他也是一位武林人士,自幼娴习拳击剑术。他的《技击余闻》所记大都是闽中拳师的轶闻琐事,可作短篇武侠小说来读。后来钱基博(钱钟书的父亲,也是一位国学大师)觉得《技击余闻》不够过瘾,还著《续技击余闻》,可称短篇武侠小说的双璧。

郭联元

郭联元,身高七尺,长了一头黄发,肚子大得象个巨大的葫芦。他出门的时候,总是拿着一把扇子,有人半夜碰到他,还以为撞见了厉鬼。郭联元从事的职业很低贱,但却画得一笔好画,所用的画笔悍厉突怒,象瘿木制的瓢。郭联元武功高强,不论是矛剑力盾等兵器,无不精通。由于他肚子大,普遍的裤子穿在身上常常掉下来,于是特制条长长的裤子,一直拉到乳部,然后用铁环束起来。

有个姓苏的山西人,听说过郭联元的名气,特地写信来要求比试。当时姓苏的名气震动一时,郭家接到要求比试的信后,都很恐慌,要求郭联元不要接受比武的邀请,但是郭联元认为这样不太好,决定接受比武。比武那天,郭联元大咧咧地踞坐在床上,请姓苏的进来,笑

道:“足下远来是客,我作主人的总不能先动手吧。你如果真有本事,那么我就用我的肚皮接你一拳,你如果能收回拳头来,我就服你了。”

姓苏的听郭联元口气狂妄,不由大笑。于是郭联元将他的长裤解开,露出肚脐以上的身体,鼓起肚皮准备接迎姓苏的一拳。姓苏的退后一步,突然挺出一拳,打向郭联元的腹眼。他的拳刚刚接触到郭联元的腹部,郭联元的腹部忽然一缩,拳头已深陷入腹部,再也拔不出来。姓苏的武师只觉得手腕奇痛,而郭联元也憋住一口气不出声。过了一会儿,郭联元的腹部弹开,就如同有一股力量将姓苏的武师的拳头推开,姓苏的不由后仰倒退了一尺多,于是对郭联元心服口服。

但是郭联元品行不好。当时浙西有个姓胡的富商,家有万贯,常常霸占寡居的美艳妇女,而郭联元也常常趁他外出之时手持凶器抢掠他霸占的妇女。不久,郭联元身患重病,腹部奇痛。他叫徒弟在木杆上缚上石头,猛敲他的腹部,这样才能缓解他的腹痛,凡是看到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郭联元后来死于腹痛。

破钵

破钵与我是同乡,已经不记得他姓什么,只知道父老乡亲都叫他破钵。我家住在横山,向西一转就是竭忠坊,竭忠坊是为了纪念大英雄戚继光的历史功业而建成的。一天,破钵走近竭忠坊,这里道路狭窄,左右两旁都是池沼。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骑着高头大马奔过来,

马头直抵到破钵胸前。破钵用手抓住马的两个前足,将马掀了起来,幸亏那年轻人骑术不错,这才没有坠下马。但是钉了铁的马蹄猛力地踏在破钵胸口,破钵却浑若无事。那年轻人出语哀求,破钵才放开了马。

后来有一天,破钵突然接到请柬,请柬中说将广邀南中的武林高人,在南涧摆下酒宴集会,请破钵来比武较艺。破钵行走江湖多年,深知江湖多异人高手,许多流落闽中地区,聚集这些人集会,看来自己的武艺难以应付,于是来找南禅寺的僧人商量应对的办法。那僧人年龄不过三十来岁,外表看起来很温文而雅,有诗名,也没有听说过他会什么武功,不知破钵从哪里听说此人,特此前来求救。僧人道:“我入山修行,很久不参与人间俗事, 又怎么能够为你与人比试武艺呢?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我寺庙的门槛有二尺多高,我卧在门槛上,你如果能用拳头打中我的胸部,我就帮助你。”

和尚说罢,起身而去。破钵随他出了山门,按照僧人所说用拳头击打他的胸部,却总是打不中,于是愈发相信僧人神功盖世,长跪请求他相助。僧人最后答应他说:“我明年把头包起来,打扮成俗家人的样子。你先行赴会,到中途我就来替换你。不管最后是胜是负,都是我的事,与你无关。”

比武的日期到了,破钵到了南涧。只见摆了十来桌的长筵,首座是位老太婆,满头白发垂过额头,神情自若。酒过三巡,僧人果然来到,说破钵家人病急,要他赶紧回去。聚会的众人大哗,不愿放回破钵,僧人说:“我师父的家人得了急病,我留在这里献技,还不行吗?”

于是破钵得以脱身。

福建人用是长凳,常常用一丈多长的巨杉制成,长从到尾安装八个凳脚,能够坐上二十多人。僧人举着长凳到广场之中,踏在长凳上表演武艺,长凳的八只凳脚都深深地陷入地下。首座的老太婆说:“此人武艺实在太高,恐怕不易抵挡。”于是放他回去了。

华山道士

华山山多巨石,土地很少,峭壁千仞,山路奇陡。而其中以阎王扁尤其险峻。树木都是从巨石缝隙中长出。只莲花峰脚有一亩多沃土,山中道士开垦出来栽种白菜,种出来的白菜叶薄如纸,层层合抱,菜以地名,便叫作莲花白了。如有客来,道士便将贮藏在地窖中的菜拿出来款待客人。切碎后与面揉在一块再加上盐豆豉烹调,客人吃后无不夸赞味道鲜香甘美,无与伦比。

王竹溪先生游华山时,莲花峰下的道士便用这菜招待王先生。这道士七十来岁的年纪,须长髯密,精神健旺,声如洪钟。老道邀请王先生到房内休息,一进屋内,只见墙壁上挂着一柄古刀,刀柄上刻着“遇吉”两个字。王先生颇为惊讶,觉得这老道的来历必不寻常,便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老道是明末山西总兵周遇吉的第六代孙,年少时在甘肃从军,曾用这把宝刀杀死了几十个土匪。老道取下壁上挂的刀给王先生看,刀一出鞘青光四射,辉耀人脸,的确是把古代的宝刀。王先生不禁心中感概:以老道这样雄伟的相貌使这把宝刀,在甘肃凛凛风雪中毙敌杀贼,实在是一幅激发斗志的画。只可惜岁月催人,英雄

老去,便如红颜已逝,如今只能与青灯经卷相伴,岂不令人可悲可叹。 林植斋

林培基,号植斋,福建尚干村人。以武科第三名进士及第。有一次,林植斋带着他的小妾到山东,晚上在客栈住宿。林植斋有事外出,有一个住店的穷汉屡次掀开帷帐偷看他的小妾。小妾生气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林植斋,林植斋听了大怒,径直登楼找穷汉算帐。穷汉嘴笨,也不为自己辩解。

林植斋把穷汉一顿拳打脚踢,那穷汉一声不吭地忍下来。林植斋泄愤回来,结果手足就象得了麻痹症,不能动弹。客栈的老板看了以后说:“楼上那个人是位老拳师,向他哀求还有恢复的希望。”林植斋觉得难为情,叫别人替他哀求。那穷汉道:“要他的小妾来求我,我才肯为他医治。”

小妾不得已,只好去向穷汉道歉。穷汉果然下楼为林植斋按摩,不久就治好了。穷汉告诫他说:“不要饮酒,不要与女人亲近,病就会好,否则就会很危险。当时我不敢还手,即便如此,你还是如此委顿。国家尚武,但以怎么能够把弓马的本事算做武艺呢?这是老夫怎么也想不通的。”

这件事是周松孙比部(刑部司官的通称)告诉我的。 洪崖二郎

洪崖二郎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我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一位姓郭

的人家里作塾师,这个姓郭的住在王府基,就是谋逆的藩王耿精忠的故宅旧址。耿精忠旧宅已经毁于战火,只有下门前的二座石狮子幸存下来。二郎住在石狮子附近的小屋中,他走路时步子很慢,就好象双腿有病一样,没有人知道其实他被挑断了脚筋。

有一天,耿府前上演大戏,二郎带着他的儿子儿妇和小孙子也来观看。围观的人很多,象墙一样挤不进去。二郎用手分劈,围观的人碰到他的手,顿感奇痛入骨。二郎劈开一百多人,劈出一条小胡同,与儿孙们靠近戏台坐下来。

我看了非常吃惊,于是开始探听二郎的来历。原来二郎以前是一位大盗,能平地纵起,飞檐走壁,无声无息,无论什么样的深宅大屋,二郎都来去自如。盗得赃款后,就分给穷人。二郎横行了十五年,官府对他束手无策,最后终于侥幸将他擒住。

当官的问他为什么自称洪崖二郎,二郎答道:“„左挹浮邱袖,右拍洪崖肩‟这两句诗,你这个当官的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当官的很羞愧,但又不忍置他于死地,就说:“你如果能够改过自新,我就不杀你。”

二郎说:“我野性难驯,你不应该责令我改过自新。不过如果你挑断我脚后的筋,那我就飞不起来了。”官府照他的话做了,二郎自此以后安居为民,不再为盗。

注:“左挹浮邱袖,右拍洪崖肩”,语出晋人郭璞《游仙诗》。 周伯

我小时候就听到过周伯的名声,他以武技而在当地名动一时。中丞林勿村先生曾经拜他为师,习武学艺。周伯有一次与还在吃奶的婴儿同寝,妻子起床,婴儿啼哭不止。周伯用手轻轻抚摸婴儿,想让婴儿安睡,婴儿果然不再出声。仔细一看,原来已经死了。妻子此后非常记恨他,而周伯却因此名声大噪。

周伯有位友人经常向他请教武艺,周伯也常常告诉他招式和狙击跳跃的技能。但是友人回家后告诉妻子,妻子却总是不以为然。友人就对周伯说,“拙荆并不认为先生武艺有多完善”。周伯听了,十分惊讶,于是要求当面向夫人请教。

夫人于是在厨房准备酒菜款待周伯,令人告诉周伯,请他在庭院演试武艺,我在厨房,自然能够分辨好还是不好。周伯听后不由笑了起来,勉强演试了一遍。

夫人令人传语说:“您没有展示出真正的水平,请再演试一次。”周伯听了,这才吃了一惊。于是不敢怠慢,全力施展,在庭院中演试,屋内的柱子都随着他的身手而震震作响。夫人道:“身手不错,但还不足以当我丈夫的老师。”周伯有些恼怒,坚决要求面见夫人。

夫人只好出面,只见她轻盈瘦弱,不过是位普普通通的女人罢了。双方见过礼,周伯要求与夫人比试武艺,夫人表示不可。周伯一再要求,夫人只好说:“我们点到为止,不要以手相交。”周伯假装答应,身形一晃,向夫人欺进。谁知转眼之间,夫人不见了,周伯只觉脑后奇痛,一摸之下,原来发际的头骨微微地陷了进去,头一晕,就扑倒

在地。

夫人笑道:“名动一方的高手,武艺也不过如此罢了。”取出伤药给周伯服下。自此之后,周伯见到女人,就收敛起来,不敢逞能。 陈孝廉

陈孝廉名叫贻驹,是福建台屿人。他精通武艺,自称打小就在寺庙里读书,每天学习拳脚功夫,晚上则研习练丹制药。这样过了十二年,能够并起五指插入坚硬的物体。

有一次,他与一名八旗兵丁在三友斋斗鹌鹑为戏。鹌鹑嗜食,相斗时,如果撒些粟米,鹌鹑就会罢斗吃食。陈孝廉的鹌鹑眼看就要斗输了,他出其不意地投入粟米,鹌鹑就不斗了。八旗兵认为自己的鹌鹑赢了,向陈孝廉索要赌注,气势汹汹地要动武。陈孝廉道:“休得如此。”正好墙上挂着一块木板,大概有一寸厚的样子。陈孝廉并起五指,将木板插了一个洞,说:“想拿我的赌注,先看看这块木板。”八旗兵这才畏惧。

陈孝廉到礼部应试,四十年前还没有开通公车船,应试的士子只能通过陆路赴顺天。一天他乘船过江,舟子是一伙强盗,预谋在江中谋害乘船的人。消息泄露,船上的人知道后都非常恐慌。陈孝廉轻松地笑道:“只需用计吓唬他们一下就行了。”于是请一位同舟的老人假扮他的老师,告诫说:“只要我出手演试,您就严词斥责我就行。” 夜里,同行的人在舟中燃起巨烛,陈孝廉先演练了一阵剑术,接着又演练一阵拳脚。他演练的时候,船桅都在震动。假扮老师的老人

见了,严厉地斥责他,说他耽于饮酒,荒废了武学,如果遇到敌人就会不敌。陈孝廉假装恐慌的样子,张开五指去抓墙板,木板应手陷入好几分。强盗们看了,十分惊惧,但是老人仍在斥责他。陈孝谦连忙下跪请求老师原谅,这才罢了。

于是群盗互相告诫说:“这个人武技已经如此,那老人却仍骂他。如果得罪了老人,我们的胸口恐怕早就穿个大洞了。”

叶三伯爷

叶三伯爷是我师父叶恂予先生的叔父。他能够用手指按着屋檐,身子凌空,沿着屋檐而行。我曾经说:“这种功夫已经超过许定国了。”有一天叶三伯爷卧在栏杆上,栏杆突然折断,叶三伯爷坠下楼去。仆佣们见了都惊叫起来,不料叶三伯爷却已经平立在地下,安然无恙,还对仆佣们说:“你们不要喧哗,免得惊动了主人。”

三伯爷对我很不错,曾经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喝醉了酒,与漆店里的一个恶少起了纠纷,那恶少纠集了三十多个党徒斗我,我在醉中一一将他们踢倒。有一个比较有力的一脚踢在我小腹,我来不及用手抵挡,就用小腹迎上前去,那人就跌到一丈开外。不一会儿又有二十多个屠夫,都是漆店的帮手,争先恐后向我奔杀而来,我抵住栅门,那二十来个人就都进不来。后来我的帮手也赶到了,事情才得到了解决,现在我对此事很后悔。”

三伯爷的侄子叶大令(字恭平)对我说起过三伯爷的轶事。有一个游方僧人来到铁佛殿,殿中居住的多是泥匠,大概有三十来个年轻

人。某日僧人忽然对他们说:“老衲今日面朝佛像,背对你们,你们用粗大的绳子系在我的腰上,你们三十多人一起拉绳子,如果能将我拉倒,老衲就把所有财物卖掉,设斋饭款待诸位居士。”

众泥匠听了都很吃惊,于是照僧人所说的试了一下,果然僧人纹风不动。有一个泥匠知道三伯爷精通武艺,就跑去告诉了他。三伯爷道:“明天我去试一试。”第二天,三伯爷果然来了,他用手在僧人背后按了按,僧人的身躯就缩了一下,结果被巨绳拉动了一尺多。僧人回过头来,惊讶地看着三伯爷说:“居士是位高手,但你我二人不要交手为妙,否则必有一位会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鹿鹿

鹿鹿是一位小商贩,我居住在琼河的时候,经常在刘韵水明经(官名)的家里见过他。鹿鹿取过一只虾蟆,让它四脚朝天,露出腹部,看了看太阳的位置,用一根小竹条点了一下虾蟆的腹部,虾蟆立刻就死了。他的邻居养了一只狗,凶猛得象一只巨狮。鹿鹿非常讨厌这只狗,就给狗投了一小块肉,狗把肉吃了。鹿鹿又取了块肉,放在掌中,引这只狗靠近吃肉。狗吃肉的时候,鹿鹿突然用手指点了一下狗的穴位,狗狂嗥着奔跑了十几步,就倒在地上死了。这两件事都是我亲眼所见,于是告戒弟子们不要与鹿鹿亲近。

琼河的本居在水部门外,流水叮咚,树木葱绿,清清的水池外是平坦的草地,潺潺的河水绕着绘春园流去。站在桥头,就能看到绘春园的楼阁,高出荔枝树梢。每天清晨起床后,我总是沿着琼河漫步,

步行几周后再回家。一天,晨曦刚刚升起,我忽然看见鹿鹿挑着一负担子过桥,桥外有一艘渔船。只见鹿鹿接过渔船递来的鱼,放进担子里,但因价格谈不拢而与渔人争执起来。那渔人身强力壮,殴打了鹿鹿。

我在桥上看到这里,非常惊骇,暗中猜想这渔人必遭毒手,难以幸免。果然,只见鹿鹿用手指点在渔人臂膀与手腕相接的地方,渔人忽然站在那里笑个不停,再也无法与鹿鹿对抗。鹿鹿转身挑起扁担走了,不久之后,就听说这渔人病了几天后就死了。

瘿叟

福建杭街是一个商贾汇集之处,杭街分为上街、下街,两街之间有一条小路,将上街和下街连接起来。这条小路经过汤泉绝峡,这是各种货物捆载出入的必经之地。运输货物的人雇用了两个勇健的年轻人,他们将二百多斤的货物用一根粗大的竹杆贯穿起来,挑在肩上。行人遇见他们都避在道旁,不敢得罪他们。偶尔有少数人与他们相碰撞,他们就恶言恶语,如果引起进一步的纠纷,他们的后援同党就会气势汹汹地赶来,闹纠纷的人一定会遭到极大的羞辱。

我每次取道杭街,总是避开这些年轻人。记得我三十岁的那年,正是暮春时节,天刚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四溅,我去看望最年长的姐姐,经过这条路。有一位驼背的老人,老态龙钟,走在我身后。我避开道路,请老人先走,老人礼貌地向我微笑点头。我正在与一人谈话,小路的一端忽然传来纷扰的声音,声音非常严厉。走过去一看,正是

那位驼背老人。运货的年轻人用挑货的巨竹抵在老人的胸口,幸亏那老人没有向后摔倒,不住地斥骂那年轻人。

那年轻人毫不相让,径直取出竹棒冲向老人,老人挺立不动,用手握住竹棒,微一用力,已将竹棒捏碎。围观的人鼓噪起来,都认为年轻人应该住手。竹棒有茶杯粗细,老人只用一手就能轻易将它捏碎,这正是高深的内家拳术。年轻人却不明白这一点,仍向老人冲去。老人一言不发,用手指按住年轻人胸口,年轻人立刻双目圆睁,口吐白沫,大汗淋漓。路人赶紧哀求老人不要伤害这年轻人的生命。

老人怒火渐熄,叫人取一碗水来,又取了一粒药丸放进水中,给那年轻人喝下,说:“我是驼背之人,又有病在身,你健壮得象天神一样,竟然用巨竹来打我。如果是别人,颅骨都会让你打碎!不管是死是伤,你都应该抵罪,难道你就没有父母吗?为什么要毫无道理地欺侮老人呢?”那年轻人喝下药后,将货物扔在路边,回去又取了一根巨竹。老人叹息道:“嗨,这人只有半年的活命了!”

横山二老

道(光)咸(丰)年间,洋枪的工艺还不够精湛,因此许多老人还沉溺于武术一道。他们年少时极为勇健,年老以后却变得非常温驯。我十来岁时家住在横山,邻居有一位裁缝王老汉,手指甲有近五寸长,每日缝纫不辍。遇到对自己不逊的人和事,他总是容忍,从不与人计较。我替他抱不平道:“老人家您太软弱了,论礼,您是老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怎么能够欺侮你呢?如果是我的话,早就拍案而起

了。”

老人却微笑道:“容忍一下就行了,何必与人争锋呢?”我听他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忍,但似乎包含着能而不为的意思,感到很惊讶。有一天,老人家里舂米,将石臼放在庭院中,盛了些雨水舂米。舂完米,石臼中还有一些米屑,无法完全扫出,老人爱惜谷物,竟然将石臼移到堂上,而且毫不用力,浑若无物。我见了,不由极为叹服。

邻居有个叫小三的年轻人,为人极是狡猾。他听说老人力气大,打算激怒老人,折断他的长指甲。一天夜里,小三趁着月明,在老人家门口用炭画了一个剪刀。老人开门泼便桶,月光中看到剪刀,迅速用手去抓,剪刀当然抓不起来,老人的二个指甲却折断了。老人明白被人捉弄,自己也笑了。许久之后才听说是小三干的,他也不予计较。 菜佣王趡,年纪也有七十多岁了,平日里很少见他说笑,身子伛偻,须髯飘飘。我家里穷,常常向王趡买蔬菜充当午饭,王趡也总是满足我的要求。我很早就听说王趡会武,曾经试探地让他演试演试。王趡拒绝了我的要求,说:“小孩子怎么用得上这个呢?功夫不好,就会受挫于人;功夫好,又足以制人死命,不论谁死,都一样是灾祸。小孩子又怎么用得上这个呢?”我只好诺诺而退。

过了几天,我忽然发现王趡走在路上,有人扛着一根巨大的杉木跟在他的身后,还不断用杉木抵住王趡。王趡停步闪避,那人总是又抵住他。王趡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那人说:“我平时就如此,你能把我怎么样?”王趡起初不与他计较,又走了几步,不料那人又抵住了他。王趡大怒,道:“你这畜生,竟敢这样!”那人放下杉木,

就向王趡扑来。王趡突然飞起一脚,将那人踢到八尺开外。那人忽然跪下拜谢,说:“我在先生身后跟了十年,今天终于得到了真传,这确是少林武术的精髓啊!”说完,起身扛着杉木走了。王趡惘然如有所失。

大腹盗

大腹盗其实长得很瘦小,跟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为什么被称为“大腹”。大腹行窃得来的赃物,都挥霍一空,毫无剩余,后来就将其实的赃款、赃物埋在九仙山紫清宫的台级下。官府捉住了大腹盗,就押着他寻找赃物、赃款,往往能在紫清宫找到,原来大腹不希望连累他人才这样做。

大腹交往的往往是那些喜欢狭邪的人,有一天他在友人家饮酒,友人开玩笑说:“我们四人在家里赌牌,你如果能够把我家里的东西偷来,才算是神偷!”大腹答应了。他在局牌旁边徘徊良久,不知何时失去了踪迹。忽听到叩门的声音,原来是大腹带着那友人家里的天平自外面回来,但是大家竟然不知道大腹是何时出门的,于是都非常惊讶,以为奇事。

有一个姓何的观察(官名),家藏万贯,在福建一带富极一时。一天,大腹乘着夜色潜入何观察家中,弄清了室内的陈设而去。他行窃那天,何观察还没有睡,手中拿着烟具,假装睡着了,听任大腹行窃。于是那一天,大腹的背后刀光剑影,亮如白雪。

我久闻大腹之外,但一直无缘相见。当时我家族中的子弟在九仙

观读书,我因观赏红叶路过那里,忽然看到许多小孩子一起乱跑起来,原来是乡丁抬着大腹来分发赃物、赃款。大腹长得很是瘦弱,浑身鲜血淋漓,染红了衣裤。他被乡丁抬着,呻吟之声难以抑制。我这个时候才第一次看到大腹,当时认为他必死无疑。三天以后,听说大腹已经越狱而逃了。

蔡宗贵

蔡宗贵,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会制做家俱。家里有一子一女,女儿患了痨病,老人总是将她负在背上。我每次从家里经过他家的店铺,常常看到这个痨病女儿。

有一回,市场发生火灾,老人双手提着两个大筐,用带子将女儿缚在背上,汇入人群中,大家纷纷给他让开路。老人常将所制大橱柜刷上油漆,放在店铺之外,下雨时用右手插入橱柜腹部捧进店中,然而橱柜重量有将近一百斤。

与我同住的书生曾于辉,有一次喝醉了酒,与蔡宗贵发生矛盾争斗起来,老人长揖道歉,神情很惶恐,唯恐与他争斗。我暗中替曾于辉捏了一把汗,然而老人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发怒。第二天,我特地为此事造访蔡宗贵的店铺,问老人为何不向醉酒的曾于辉发怒。老人说:“人的身体,在我看来就像琉璃一样不能用手去碰,一碰就碎了,我怎么敢拿人命做试验呢?昨天我很惶恐,是害怕一发怒就伤害了他,哪里是怕一个醉鬼!”我听了心里很痛快,佩服老人有涵养。

后来,我客居台湾,三年以后才回来。听说老人已经死了,临死

之前将自己的十根手指都咬下吃掉了,我感到很奇怪。邻居说,老人置人于死地都是用手指,死的时候被鬼魂报复。这种无稽之谈,我当初就不相信。我的一个亲戚不会拳脚,死的时候也咬断了自己手指,这一定是得了某种怪病,不是鬼魂的缘故。

苏士德

苏士德,凤阳人,流动迁徙到了福建。他身材瘦小得象猕猴一样,但一个人能够对付二十个人。喜欢抽鸦片烟,经常与朋友分卧东西两榻,一起吸鸦片烟。吸鸦片的时候,苏士德有时会忽然移动,一眨眼就飞到对榻,连灯火也不会闪动一下,卧在西榻的朋友也没有感觉到他飞过来,可见他的身手就象飞鸟那样矫捷。灯距榻有四尺多远,苏士德伸出三个手指,作成个品字形,对着灯火远远地做了个扑火的动作,灯火遇到他的指风,立刻熄灭。

苏士德的名气噪动一时,林良品先生听说后打算与他比试比试,其子林衡甫力劝他不要比试,这才作罢。苏士德也非常忌惮林先生,不敢到他的乡里横行霸道。

不过,苏士德人品极差,平日里无恶不作,乡里人聚集一起找他报仇。有一个姓林叫伏虎的人,与众人一起向苏士德寻仇。苏士德当时正蹲在榻上,面朝屋内饮酒。伏虎径直掏向他的私处,抓破了他的阴囊,睾丸都露了出来,顿时鲜血淋漓。饶是如此,苏士德仍然奋力腾身而起,越案而逃,投奔到其干奶奶吴老太太家。吴老太太给他进行医治,三个月之后方才痊愈。自此以后,他才有所收敛。

伏虎

伏虎,是个流氓无赖。他出行在外,总要随身带上一把钢刀。年纪三十三岁,曾经三次被捕入狱,又三次出狱,连父母也管他不住。自从袭击苏士德成功以后,更加自夸勇武过人。

福建竭忠坊是一个林木茂盛,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有一家茶社,向过往行人卖茶为生。我经常来到这里,要上一壶佳茗,临窗面对着清清池水,慢慢地品茶。一日中午,我从城里到竭忠坊,忽然有人越到我前面,随即一道白刃从我肩头掠过,我急忙闪避,发现这道白刃不是冲我而来。只见前面逃跑的人已经跌倒在地,眼见钢刀就要砍上,幸亏那人及时翻身而起,迅速奔逃,伏虎的钢刀竟然落空。他见到是我,显得很愕然,连忙向我道歉,我微笑地让他走了。

过了三个月,我又在苍霞洲见到了伏虎。当时他被一群人追赶,这群人夺去了伏虎的刀,用脚不住地踩踏伏虎。伏虎却至死也不肯软语求饶,那群人只好放了他,取走了他的刀离开了。伏虎忽然偷偷跃起,拾起一块巨石,跟在那群人的身后。我看了大惊失色,意识到伏虎这样从后面偷袭,一石出手就能砸碎人的头颅。不料伏虎石未掷下,那些人已经觉察到,急忙闪开。伏虎掷出的巨石击中路旁卖馄饨的锅,锅中热水飞溅到行人身上,溅中者身上立刻被烫出巨泡。幸好我站立的地方比较远,因此没有被溅上。回头看时,伏虎一击不中,早已逃得不知去向。又过了一天,听说伏虎因犯事再次被捕入狱。 洞箫徐五

徐五是南安人,他精于武技,能吹铁洞箫,箫声直彻云表。但他从不显山露水,只做了个货郎。他的货担上总是挂着洞箫,遇到山水优美的地方,就放下担子,取箫而吹。

当时有个叫李泽的人,也善于吹箫。曾经客游太行山之西,不料回来时其妻已死于疫病。李泽痛不欲生,把自己关在家里,取竹箫而吹,夜以继日,不分昼夜。洞箫的声音本来就十分凄切,李泽伤心已极,其声益加悲凄欲绝,凡是听到的人没有不同情流泪的,但是却没有人敢敲门阻止他。

徐五路过李泽家门,听到凄凉的箫声,就对邻居说:“这是何人在此吹箫?听声音似乎在为骨肉至亲而伤悲,但是他已伤心而死;即使现在入内夺去他的箫,恐怕也会死的。”邻居说:“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徐五道:“我自会用铁洞箫救他。”于是举起铁洞箫就吹奏起来,他的箫声和婉愉悦,抵消了李泽箫声的悲伤之音。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室中洞箫声音停止。众人一涌而入,只见竹箫横在地上,李泽已晕倒在地。徐五上前给李泽切了切脉,说:“没关系了。应该将他的洞箫劈掉,用水煎了服下。”大家劈开李泽的洞箫,只见竹中一缕一缕全是血痕。众人用水将箫竹煎了,给李泽服下,果然一会儿就醒转过来。 按:宋人杨元诚《山居新话》中记载黄子久与友人到孤山游玩,听到湖中有笛声。黄子久说:“这是铁笛的声音啊。”过了一会儿,黄子久也吹着铁笛下山,游湖的人吹着铁笛上山,双方都互不对视,笛

声不停,擦肩而过。这个记载与此事大略相同,但游湖者笛声不如李泽悲切,而黄子久的笛声也没有徐五那样起死回生的功效。 铁人

福建兴化府仙游县某村,有一位富有的孀妇,育有一子叫阿地。阿地小时候因患病,手腕折断了,剩下的右手也只能拿起匕首、筷子。族人都争相欺负他,阿地母亲不堪其扰,发誓说:“我愿意用我全部家产,让我的儿子习武,以抵抗强暴之人。那些有男人当家的人是无法理解我们苦楚的!”

阿地长大后,果然依照母亲所言,离家出游,来到江右某寺中,拜见主持。主持年纪已经很老了,精于少林剑术。阿地涕泣拜倒,请求主持收他为徒,并转述了母亲的话。主持起初拒绝了,后来见他实在可怜,就收留了阿地。他将一个石笋埋在后花园,石笋上部锐利,下部丰圆,埋入土中约有一尺,埋得严实牢固,每天命令阿地用手将石笋撮起。起初觉得石笋滑溜,难以下手。但是阿地每天练习,三年之后,能就将石笋陡然撮起,越过头顶,飞掷到数尺开外。主持僧人看了,面带微笑,于是开始教阿地武技。这样又过了一年,就让他回去,阿地的母亲也没有感觉他怀有什么绝技。

族人中有一个豪健的家伙,听说阿地学习了少林拳技,打算冒险一试。有一天,他在小胡同中与阿地相遇,就向他进攻,向阿地胁下打来。阿地忽然腾空而起,越到族人身后,伸手撮他的头,族人的头颅应手而碎。全族的人将阿地告到官府,县官为官清廉,很同情阿地

的遭遇,只判决了杖刑,并流放外地。数年之后,阿地才被放回,仙游人都称他“铁人”。

侏儒

刘永年是铅山(在江西)人,他在建宁(在福建)城中开了一家水果铺。当时许多凤阳人在这一带行乞,态度非常强横,有如强盗一般。一天,一个乞丐向刘永年讨要胡桃,刘永年就给了一颗。那乞丐用手指将胡桃夹碎,吃完了又要。刘永年笑着拿出数十颗胡桃,用手腕一碾,胡桃全部碎裂。那乞丐看了,就笑着走了。

第二天,又有一个乞丐举着神庙中的铁香炉来了。那香炉足有二百来斤,洗得干干净净。这乞丐举着香炉,向刘永年讨要茶喝。刘永年只用一只手,就拿起香炉,进了屋盛满了水,又还给乞丐。乞丐见了,心中凛然,就离开了。于是刘永年勇健的名声,在建宁城处处传闻。

一天,神庙里有戏上演,刘永年挺立在台前看戏。忽然有一个侏儒,将脑袋靠在刘永年的腹部,仰着头看戏。刘永年退了一步,那侏儒也退了一步,仍然将头抵在他腹部。刘永年大怒,就用手指弹了一下侏儒的脑袋。侏儒反眼瞪着他,也用手指在刘永年胁下按了一下。刘永年竦然一惊,知道自己已无法幸免,急忙回家。不到一个月,他就病死了。

那侏儒所用的,就是南方称为“绝脉”的手法,北方则称之为“点穴”。

浮水僧

这僧人是山东人,不知何时到了福建。一日某地上演社戏,围观的人很多,堵住了道路。僧人无法通过,就绕路下了小河。他蹑足在河中行走,如履平地。有一个叫李诺的农人,看到僧人在水中行走,不由十分吃惊,于是趟着水追赶他。他一直跟着僧人来到一个破庙门前,僧人看见了他,四下看了看,吃惊地问他跟来干什么。李诺拜倒在地,说:“弟子喜欢拳脚功夫,很久以来一直没有遇见好的师傅。刚才看到大师在河中行走,如履平地,心想如果不是少林派高手,不会有如此功夫。”

僧人长叹一声说:“我这可以称为功夫吗?请跟我到小庙一坐,我告诉你老衲的身世。”于是将李诺让进庙中,只见室内摆着瓶花茗碗,扫洒得很干净。僧人说道:“我的兄长大力无比,能够扛起一匹马,飞奔起来不留痕迹。我是他最小的弟弟,我的功夫都是从他那么学来的。实不相瞒,我的兄长乃是江洋大盗。有一天,我们在山上观察路上过往的行人,看到一个少年驱赶着三十匹马在路上行走。老衲要下山对那人动手,兄长说:„这个少年一个人赶路,没有同路陪伴,竟然能够驱赶着三十多匹马,这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你对付不了他。‟

“一转眼间,我兄长象鱼鹰一般纵下,飞落到少年面前。接着尘土飞扬,我只见红光一闪,我兄长就被劈成两半。我吓得不敢出声,有如死了一般,更不敢下山。那少年走后,我才将兄长尸身掩埋,削

发为僧,云游四海。现在,居士您要向我学习武功,即使功夫练得象我兄长那样,又能如何?何况不及他呢。”

李诺听罢,不由灰心丧气。第二天再去敲门,那僧人已经不见了。 黄长铭

黄长铭是一位江洋大盗,他精于剑术,运剑如飞。一天晚上,长铭潜入一个茶商家中,席卷一空。临走时看到墙壁上的自鸣钟,难以舍弃,于是将它挟在腋下,登屋逃走。刚刚跃上屋檐,自鸣钟响了,声音甚是宏亮,惊动了主人。主人奇怪钟声怎么在屋檐上响起,心知有异,立即取出长铍(双刃刀)追赶盗贼。黄长铭刚登上屋檐,长铍已经逼近他的脚后跟,长铭就用自鸣钟抵挡长铍,铍应手而落。长铭手按宝剑,站在屋檐上与主人说话,主人大声呼喊,呼喊之间长铭逃走了。

长铭喜欢赌博,又能急人所急,许多不得志的人都归附他。但是,他笃信阴阳凶吉等迷信说法,有一天晚上,他在磨剑时,不小心剑锋割伤了手指,流出血来。长铭认为不吉利,就舍弃长剑,带了一把长简(古兵器,鞭类)。这天夜里,他潜入一个武孝廉的家中。孝廉兄弟三人都以武力而闻名。长铭贪心他们的家财,也对自己的本事颇有信心,因此冒险一试。

三位孝廉中,最小的一个武功最高。长铭刚潜入屋内,他就已经觉察,于是赤着双脚与长铭搏斗。搏斗中,他飞起一脚,正踢在长铭腰部,踢得他一跤跌坐在门槛外。小孝廉就两只手腕按在长铭肩头,

长铭奋起反抗,却不能脱身,取简反击小孝廉臀部。击了几下,小孝廉却毫不放手。很快,他的援手赶来,将长铭捆起。长铭笑道:“我平生仗剑潜入无数富豪之人,来去自如,有哪一个敢与我争锋?今天却失手被擒,这难道是天意吗?”

官府核实了长铭的罪状,案卷堆起来几乎有一尺高,将他用枷锁在木笼中,放在市场上令百姓围观。长铭对围观的人说:“再过一晚,我的帮手赶来,我就能够逃脱了。”官府听说后,就将长铭用乱棒打死了。

郑七

郑七是陕西人,因获罪被流放福建一带。但是他很善于缉拿盗贼,因此被官府录用当了小吏,郑七于是改行做了正事,还娶妻生子。一天他在野外看到一个俊美的少年人,穿着轻绡的衣服,手执纨扇,看样子像是一位贵家公子。当时路边正好有一个茶亭,亭中有老妪买茶,郑七恰好与那少年共座喝茶。少年喝了几口茶,让老妪取出盥器洗手,但是指甲上却落下一些黄土屑来。郑七看了疑心大起,当时城中发生被盗案件,官府却无法将盗贼缉拿归案,因此向郑七下达死命令。郑七内心焦急,于是到野外查找盗贼行迹。现在在茶亭遇到这个少年,心知有异,于是喝完茶后尾随而行。

那少年走起路来飘然如风,不久就觉察到有人尾随,就转过身来说:“足下还是小心为妙,如再尾随于我,恐遭不测。我知道你是吃公家饭的,因此一定要缉捕于我。可是我不是轻易就能缉拿的,你还

是回去吧,夜里我会有所回报。”郑七听了,心中凛然,只得回去。 夜里他紧闭门户,与妻子卧在床上谈论野遇少年之事。忽然听到有人长跪在床前道:“感谢先生爱护我赦免我,我不敢忘记您的恩德。”郑七大声呼喊而起,点燃火烛四下搜寻,只见门窗紧闭如常,不知盗贼从哪里进来的。然而郑七聪明绝伦,摧促妻子赶紧起身,用东西将床垫高一些,然后才吹灯而卧。

没多会儿,就听到床沿有微小的响动,似乎是匕首插入的声音,床腿都震颤了。郑七再次大呼而起,急忙点起烛火,果然发现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入床沿,入内约有一寸深浅。妻子看了,吃惊道:“你怎么知道盗贼要行刺,因此将床垫高了呢?”郑七道:“这很容易分辨。此前他长跪床下,不是真的道谢。他跪下是为了丈量我们床的尺寸,以便实施行刺,免得误中。现在我把床榻垫高,盗贼只刺中了床沿,但是他还会再来,再来的话会用其他事物恐吓我。”

很快五更将尽,果然有什么东西放在了案几上,说:“好好看看吧。”天一亮,只见案几上放着一百两白银,一把刀。郑七问妻子:“你会要哪一样?”妻子说:“要银子。”郑七道:“那样就很危险了!取了银子而放弃刀子,说明你知道有银子,因而就不怕刀子,那么结下的怨仇就会更深。我们应该舍弃银子,藏起刀子,礼貌地把自己的名贴放在房顶瓦片上以相报,说不定能够相安无事。”次日一早,银子果然不见了,对方也留下名贴,上写“神驹李天馥”。

象是清朝漳州人,不知他姓什么,只知道他的名字叫作象。象长得枯瘦如柴,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哭腔,眉宇之眼看起来总是愁眉苦脸,好象家里死了人似的,但是精通武技。

道光、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盗寇四起,闽江的下游群盗出没无常,出入福建的商人常常带着象随行护卫。有一个叫吴自牧的人,也是一位勇士,使一根铁鞭,当者披靡。昭安有一个姓李的富翁,出行之时,总是带着象和吴自牧随行。

有一天,他们路过绵亭山,遇到二十个强盗。吴自牧与群盗相斗,结果大败。强盗们纷纷冲到象的车前。这时李翁已经被强盗捆在路旁,大声呼喊象的名字,又取出车中金银自赎。象带着哭腔对群盗说:“我是象啊!”群盗大笑,道:“你就是狮又怎么样?况且是死到临头的象!”象大怒:“诸位难道真的不知道我是象吗?”但是他说起话来还是带着哭腔,于是群盗笑得更厉害了。

象乘群盗不备,突然纵身而起,将两个强盗掷下山摔死,又擒住一人,横扫群盗。群盗不是被打倒,就是四散奔逃。吴自牧乘象取胜群盗忙乱之际,也打死两个强盗,救了李翁的性命。自此之后,象在漳州、泉州之间就名声鹊起。

舵工

杨伯畲孝廉曾经在沙县设馆授徒。有一次乘船出行,夜里停船靠岸。船中有个少年登岸游玩,三更将近,才欢天喜地回来,显得非常得意。杨伯畲起身问他为何得意,那少年道:“这儿有个武师,投馆

授徒,收了四十个弟子跟他学艺术。我与那武师比武,把他打倒在地,他的四十个徒弟没有一个敢靠近我的,所以我才这样高兴。”

有个老舵工正躺着休息,听到这话训斥少年道:“你真是多事,天底下的人都得吃饭,能够混碗饭吃多么不易啊,你为何给找他难看?他被你羞辱,又怎么来当四十个徒弟的师傅?他得多灰心丧气啊!”少年听了,心里很生气。第二天,他有心要向老舵工显显本事。半路上刮起了大风,少年又是鼓桨又是引帆,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存心炫耀自己。老舵工说:“你太年轻了,以为这就算本事吗?”少年很恼怒,这天夜里靠岸后,就要求与老舵工比武。

老舵工说:“我老了,不中用啦。如果你一定要比的话,我们只比招势,不比力气,否则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的拳头。”少年听了,更加有恃无恐,直向老人扑来。只见老人微一俯身,似乎摸了一下少年的脚,少年立刻站在那里,不动了。第二天收锚起航,少年两脚打颤,一站起就倒在地上。老舵工吃惊地说:“你这是怎么了?”过了一会儿才说:“是了,老夫昨夜不应该碰你的脚,现在我来给你治一下。”他用手轻轻地抚摩少年的脚跟,少年马上就好了。老舵工说:“二十五年来,老夫从来不敢用手指触人,谁想到昨晚旧病复发,今天应该拜佛忏悔,求佛爷饶恕。”杨伯畲想向他请教究竟使了什么手段,老舵工始终没有回答。

欧三

猎户欧三住在深山之中,善于使剑,也精于枪法。他让人隔墙扔

过鸡蛋,枪声响处,鸡蛋立碎。无论什么样的猛兽凶鸟,遇到欧三,都无法幸免。但是欧三从不袭击怀孕的野兽和带着幼鸟的鸟儿。他生平曾经打死过三只老虎,将虎骨煮烂作成膏,然后与其他良药合用,服了以后能够治疗风痹。

由于欧三过于精干,其他猎户很嫉妒,于是收买了强盗,打算半夜劫持他。群盗之中有一个与欧三关系不错的,提前告诉了他。这一晚是下弦月将尽,深山夜黑。欧三在山上洒了些石灰,曲曲折折,就象一条山路,引诱强盗沿着石灰前行。欧三占据有利地形,准备开枪。半夜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星光点点,强盗们看到洒的石灰,果然以为是一条山路,就走在上面。欧三连连开枪,打中强盗小腿。他连开五枪,都打中了小腿。子弹只有黄豆大小,不足致人死命。其余强盗都非常惊慌,连忙扶着受伤的人跑掉了。

第二天,欧三用剑劈开树皮,在上面写道:“我住在深山,打死老虎,对诸位有什么坏处,竟然要除掉我?除掉我,难道不是听任老虎害人吗?你们有这个想法,就该杀!只是我读过书,明白一些道理,知道自己不是法官,不能把强盗处死,只不过给你们一点小小的惩罚,让你们自己悔过。你们看看小腿,子弹射入的地方,是不是完全一样,有丝毫不同吗?这就足以证明我的枪法了。我在此郑重告诫你们:不可胡来!”

欧三的原话写得很粗鲁,我只是大概传达他的意思。不这样,别人还以为我是胡编乱造呢。

石六郎

广州有个姓石的老翁,生了六个儿子,个个长得英武精壮。老翁家中颇为富有,担心盗贼来劫掠,于是打算让六个儿子学武以防盗。他聘请了许多精于拳术的人,入主家中,分别教六个儿子学武。有一天,一位病殃殃的老人上门了,他气喘连连,还说要将平生所学都教给公子。老翁见了,十分愕然,但还是将他请进大厅,问道:“师傅要教我的六个犬子,不知有何准备?”老人命令下人在地上铺满了荆棘,又让石翁的六个儿子赤着脚从荆棘上走过。

于是石翁的儿子们果然一个个按照老人所说,赤着脚从荆棘上走过。轮到最小的六郎时,六郎拒绝了,说:“我的身体是父母所赋予的,为什么为了学艺而自残呢?”老人笑道:“很好。六郎不自残其身,这不是宁愿让别人受残吗?我的一身本事可以传授给他。”于是在石翁家住了八个月,六郎学会了他的所有本领。

一天,六郎与老人比武,将师傅逼到壁衣间。老人忽然踢出一脚,六郎立即毙命。他赶紧匆匆忙忙地收拾行李出门,到了村边小桥,正好在桥上遇见了石翁。石翁问:“先生为什么卷着行李走了?”老人道:“六郎与老夫比武,老夫失手将他打死了。”石翁道:“那我还有五个儿子,先生再挑一个传授武艺吧,六郎我不会太惋惜的。”于是与老人一起回家。

回到家里,发现六郎还有一丝气息,老人取出金创药送进他口中,六郎很快醒来。于是又留了六个月,六个月后他说:“我所有的本领都教给你了。六郎温文而雅,又有教养,足以保护家产,外在威胁都

不在话下。”

老人到三十里外的邻村接着收徒授艺,跟他学艺的大概有三十多人。但是每天一早,总是有人将枣子糕点摆在老人的桌上。一个月以后,老人才查明每天送糕点的人叫王新,村里人称他“酸糕新”。 老人问王新有什么要求,王新说:“我每天夜里偷看先生授艺,已经一个月了。但是总不被收录,只好送上糕点当学费,请求先生收我为弟子。”老人笑着说:“好吧。”王新身手矫健轻盈,不到六个月,武艺已经超过了那三十个弟子,无论是多么险峻的地方,都能象猿猴一样上下自如。

王新于是辞别了老师,做了强盗,经常在附近一带出没抢劫,当地人都深受其苦。很快大家发现王新是老人的高徒,于是把他一块儿告到官府。老人被官府拿住,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不足以制住王新,于是到三十里外的石六郎家,请六郎帮助自己捕盗。六郎听后表示了歉意,老人道:“你不用怕,王新的本事我很清楚。他每次登上屋顶,总是将刀锋倒垂下来。刀锋向下的原因是,追起他的人只要随他跃上,王新就挥刀疾砍,砍中追赶之人的肩窝,立刻就毙命。老夫今天教你疾登疾退的方法:当看到王新跃起登上房屋,你虚做声势,假装随他而登,王新防备你,一定会挥刀砍下,你已经有所防备。王新砍你不中,定会转身上跃,你就一鼓作气,将刀锋上翘,砍中他臀部,他就会掉下地来。”

六郎练了大约十天的刀法,就同老人一起追捕王新,果然在村店里遇到。六郎依照老人所传授之法,果然砍中王新。王新坠在地上,

被抓住,最后伏诛了。

李梅

李梅,是岭南人。在名帖有则自称李某,勇力武技,冠绝一时。他的徒弟刘汶,是李梅的先锋,佩两把剑,每把剑都有四尺多长,挥舞起来如团团飞雪,数十个人也无法靠近。李梅与刘汶在香山、番禺等县横行霸道,四起抢劫,为非作歹。预计到有船停靠码头,李梅就在月明的黑夜,驾着小船投上名贴,要求按时交上金银,根据对方财物的多少进行勒索。如果对方拒绝,就会在半夜被割掉头颅。

有一个姓李的低级武官,是一位勇敢、健壮的少年。他认为诛杀李梅不是易事,应当先剪除他的羽翼,于是就怀揣一把小枪,侦查刘汶的下落。一天,他在一个狭小的巷子里遇到刘汶,就把手放在头顶。把手放在头顶,这是官府捉拿盗贼,命令盗贼蜷伏的意思。刘汶向来瞧不起这些武官,就说:“你有这个胆量吗?”说着就要拔剑。可是李汶剑长,而巷子狭窄,无法立即拔出。李姓武官已经开枪,正中其胸,李汶应声倒地。

李梅听到刘汶的死讯,非常震惊,但是仍然做恶如故。前山姓刘的家族很大,全族人都习武。前山离澳门不远,李梅每次行劫后,都往澳门躲避。前山刘氏于是在海上遍布小舟,侦查李梅的出没行迹。一天晚上,他们终于在一个小岛上发现了李梅的踪迹。李梅当时正运起轻功,象蜻蜓一样履水而行。刘姓子弟都会使枪,好几个人开枪打中。李梅被打中三枪才死,人们发现了他的尸体。只见李梅英气勃勃,

眼中仍有精光射人,令人生畏。

逆旅老人

周辛仲,字广文,号长庚(?),他的父亲周少谷先生在山东高密县为官,就是人们所说的“三闾大夫”。他在县上巡查时,总是带着一个属吏,一个仆人,三头毛驴。驴鞍上放置着木板,木板上放置着笔墨,属吏抱着公文走在前面。如遇到百姓打官司,就叫到毛驴前陈述理由。周先生让原告把被告带来,为他们裁定是非,在驴鞍上结案。因“驴”与“闾”同声,所以才被称为“三闾大夫”。

周辛仲十九岁的时候乡试中式,就前往高密看望父亲。他不带随从,孤身一人买车前往。一天客栈中传言有强盗杀人,旅行的客人相互告诫,辛仲感到很不安。这时他看到同舍中有位老人与一少年同桌吃饭,那少年眉宇间英气逼人,老人则长眉垂目,身子佝偻。周辛仲向他们表示希望同行,老人似乎同意了,不过没有回答,少年却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周辛仲与他们一同赶车出发。天蒙蒙亮,只看见砂碛上有几个人影悄悄逼进。车夫对周辛仲说:“不好,这些人是强盗!”辛仲连忙告诉了老人。老人无动于衷,少年却起身戒备。周辛仲话刚说完,忽然尘土飞扬,七人乘马而来,在马上横起钢刀,银光闪闪。

那少年下了车,对来人说:“你们七人骑着高头大马对付我一个,算不上勇士。敢下马与我在地上争斗,那才算称得上男子汉。”七人中有一浓须大汉道:“有何不可?”说罢跃下马来。少年拔出柳叶刀,

上下腾跃,大汉耳朵已被削掉。其实六人大声呼喊,纷纷拔刀砍向少年。老人在车上忽然搭弓发箭,马上一人应声而倒,另一个跟上,也中箭倒地。其实人四下逃散。

老人对周辛仲说:“我们此行非常凶险,公子与我们同行,恐受连累,不如与别人结伴而行吧。强盗们见你是文士,或许不会为难你。”周辛仲很吃惊,不知如何回答。那老人与少年快马加鞭,竟自扬长而去。

德州行客

海路没有开通以前,中原地区的行客往往要经过山东德州才能到达北京。杭州仁和县有位姓丁的读书人有事进京,带了许多东西,驾了两匹马而行。路上发现有两个人骑着马跟在后面,心里很是害怕。正在这时,他看到路左侧有座茅庵,就过去敲门。开门的是个尼姑,她拒绝了丁生入内的要求。丁生说:“眼见天要黑了,又要下雨,前面没有旅馆。请师父行个方便,让我住在大雄宝殿,给我一个蒲团坐到天明就行。我愿意奉上十两白银,作为香火之资。”

尼姑道:“敝寺有大师主持,我去通报一下,看收不收你。”不多会儿回来道,大师应允了。丁生连忙奉上白银,尼姑不要,打扫了一下左侧厢房,奉上斋饭款待客人。丁后吃完,尼姑忽又来传大师的话说:“来客似乎挟带贵重物品,半夜里需要小心,以防盗贼打劫。”丁生早已怀疑路上那两个骑马的人,就说:“我路上遇到两个骑马之人,看起来不象平常行客,不知大师所说是否指他们?”过了一会儿,

尼姑来传大师的话说:“强盗一般都骑着马,客人所说虽然未必一定正确,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一些总归为好。”

丁生灭烛睡下,外面雨声不绝。忽然听到檐瓦之间有说话声,一人道:“幸好没打中我。”另一人道:“打中我耳朵啦!”随即寂然无声。次日清晨,侍者摧促丁生出门,说:“夜里大师出来,赶走了两个盗贼。大师读佛经十年,万缘已空,不愿伤人性命,因此一剑擦着盗贼发际而去,一剑射中耳朵,盗贼受了轻伤。此去十五里外有座寺庙,庙内有位驼背的行者,你就说大师要他与你同行,出了山东地界,就没有盗贼了。”

丁生要求拜谢大师。进了方丈,只见丛花盛开,竹帘垂到花间,可以看到大师是位三十多岁的美丽妇人,想不到竟有如此精湛的技艺。

丁生离开茅庵十五里,果然找到了驼背行者。他把大师的谕示告诉了行者,行者就骑了一条毛驴伴他同行。他不挟带兵刃,只带了一个囊袋放在驴背上,囊中都是小刀。行者说自己能够百发百中,是大师的徒弟。丁生向他打听大师的来历踪迹,行者却笑而不答。这样一直出了山东地界,再也没有遇见盗贼。

村店小儿

我的门人于去疾曾经给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山东文登县有个姓邓的老头,六十多岁。有一天,他骑着一头毛驴到海阳县,在路旁一家酒馆小酌。隔座有个小孩,大概十三四岁,骨瘦如柴,病恹恹的,似

乎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支撑。老人很同情他,小孩说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老人便将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小孩食量颇大,吃了三斤面饼才饱。

邓老汉于是与小孩同行。走了十来里路,四下僻静无人,忽然尘土飞扬,一人骑马奔来。小孩叫道:“老人家站住!”缓缓起身,挡在尘土之前,从怀中取出一条五尺多长的红线,红线上有个小钩,晶莹如玉。小孩运起玉钩,就象当空舞拳,马上那人已经被钩子钩住,跌下马来。小孩又取出一把小剑,一剑斩断那人头颅,有如砍瓜切菜一般。又剖开那人腹部,将头填入腹中,然后用刀挖个坑,将死人埋了。又打开死人包裹,取出了三百两黄金。

老爷子吓得几乎跌下驴来。小孩说:“这人是某县县令的仆人,那县令贪赃枉法,被人参奏,便向巡抚行贿。我向来讨厌此人太过贪心,草菅人命,因此除掉他的仆人,以示警告。现在我与老先生您一起将这些黄金分了,不义之财,大家分了,也没有什么坏处。”老人逊谢,表示不敢。小孩于是黄金放入包裹,翻身上马,风驰电挚而去。 康小八

京师有个人叫康小八,人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我的弟子鲍孔对我说,小八的脚心长有毛发,奔跑起来就象飞一样,一天能奔跑三百里。他杀人如麻,不可胜记。即使记了,也不如北方人记得详细。听说他被处决时,头颅被提到行刑官前,小八的眼睛忽然翻转过来,颈部的鲜血这时喷涌而出。监斩官大吃一惊,竟然发了癫痫,很快就回老家休养。他常常看见小八头颅的狰狞样子,最后吞鸦片自杀了。这个监

斩官就是我的同年(同一年考中的举人、进士,彼此称为同年)之子陈某。

王宇

孝廉王宇,字彪士,陕西蓝田人。癸未年参加会试,我与他在号舍(宿舍)里相识。王宇相貌英武,为人豪爽,胳膊上长着浓密的毛发。与他交谈,发现他谈吐不凡,学识渊博。

一日半夜,月明如水,王宇取出酒自勘自饮,还请我喝。我酒量浅,于是表示了歉意。他喝了几杯,乘着酒兴说,他年轻时在一座寺中读书,寺里有个僧人四指并齐运气,能够斩断石杵。他向僧人要求跟随学艺,未得到允许。在以后的一年时间内,他向那僧人曲尽弟子之礼,终于被收录。这样跟师父学了三年拳法,还学了剑术、镖术。把一炷香插在墙上,他在暗处出镖射之,香就会应手而灭。

我听了将信将疑,就取出一枝安息香给他。王宇将香插在墙上,退后五十步。这时明月照亮了室内的帐幔,镖的射程有五十步。五十步之外,因为帐幔的缘故,无法试验。当时号舍中没有镖,王宇就用铜笔帽代替,一发即中。我以为这是偶然打中,不料连试五枝香,五次全都命中。与我们在同一个号舍的人都来观看,喧哗着称赞王宇本事高强。

会试结束之后,我到莲花寺拜见王宇。他说:“我曾经因事到平凉,在去固原的路上,遇一少妇,骑着一匹小马驹,一老仆随行。行了三里多路,有三个骑马人背着弓箭而来,在与少妇相向而过时,用

轻浮的语言挑逗她。少妇无动于衷,老仆似乎被激怒了,少妇向他使个眼色,继续行路。那三个骑马人忽然回马赶来,拦在少妇面前道:„把金银拿出来,否则吃我们一箭!‟我见了大怒,发出一镖,正中一人眼睛,那人立刻坠下马来。少妇笑道:„有劳先生出手!‟说罢突然拍小马窜出,出手竟然将另一盗贼象抖手巾一样揪下马来。那人惨呼一声,臂膀已经折断,剩下一人见势不妙,连忙拍马而逃。我被少妇的身手震住了,不敢问她,就去问那老仆。老仆道:„这位是陆府君的四娘子,母亲生病,回家省亲去。‟说完,主仆二人风一般拍马而去。”

我听了王宇的话,心中大疑。那老仆为什么称“府君”呢?我认为他们也是大盗。发榜以后,王宇就回家乡去了。三十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铁屐和尚

江南剑术名家赵孔修与我交情甚厚,但我很少见到他使剑。曾经看到他削竹片时,竹片掉在地上,他将手掌离地三尺,作出抓取的动作,竹片立刻跳起弹到他掌中,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吸力吗?有个小孩脸上长满了瘢痕,但是却能够扛起一百斤重的东西,真是神童啊! 赵孔修对我说他的师父李先生精于武技,但性情和蔼,从未与人动怒。村里有十八个恶少,自称十八罗汉,因有些蛮力,横行乡里。他们视李先生为眼中钉,于是摆下鸿门宴,要与他比试武艺。李先生到会后,吩咐他们摆下十八张坐榻,对那些所谓的罗汉们说:“我会让你们象真罗汉那样同时坐下。”十八人齐声道:“别说大话!”说罢

一起扑向李先生。只听一声呐喊,这十八人都被李先生拳头打中,一起跌坐在榻上,只有一人侧过了身子。于是个个心服口服,请李先生坐在首席。不过,他们心中都在嘀咕怎样制伏李先生。

这十八恶少中,有三人拜一个和尚为师。于是他们一同去拜见那和尚,慌称李先生言语间对师父极为不敬,要与师父您比武。那和尚听了果然大怒,作书一封请李先生来寺一见。李先生没有想到和尚与他生此嫌隙,果然前来。和尚一身短打扮,脚上穿着一双铁鞋迎接。李先生见了,大吃一惊。吃过斋饭后,和尚要求比武,纵身跃起,双手攀住梁下垂下的绳索,一双铁鞋悬在空中,只要李先生靠近,便会一脚踢在肩上,必死无疑。没有想到李先生身手矫健,未等和尚双脚踢下,已仰身握住他的胫骨。和尚胫骨被捏碎,登时死于非命。 汤教师

汤教师,忘了他的名字,他每天合拢骈五指插进铁屑里,起起落落一百余下,再看竟然没有留血,时间长了手指也像铁一样。开始的时候用手握几块小石,马上就碎了,又过一段时间,握拳头那么大块石头,也碎了。当时人称“铁手汤十四”。

汤教师凭过过人本领在吴浙间行走,没有能胜过他的。有一天路过台州,有客人登门求见,原来是一个行脚僧。那僧人进门合礼说:“老衲听说居士精通于内家的拳学,想请居士指教一下。”汤教师觉得老僧很有礼貌,就一直很谦逊的不肯答应。但是僧人意至很坚定,与

汤老师立下约会,一定要在城外荒庵中比试,汤老师终于答应了。但是他有点害怕这个和尚,送他到门外,门外正好有匹马横在门前,老僧一下跨过这匹马而去。汤教暗暗笑话他轻滑。

第二天两人约了在庵中比试,但是那个僧人迟迟不来,到了中午,那僧人突然从墙外飞跃进来,汤老师开始有点害怕。开始交手了,老僧往来就像飞鹘一样,汤老师用封闭的招式,等他进攻,过了会儿,老僧忽然从空中用脚往下踢,汤老师用手握住他胫骨,马上胫骨就碎了不,老僧登时倒毙。

穿山甲

义乌人有尚武之风,戚继光招募的乌伤(义乌古称“乌伤”)兵,就是义乌人。义乌有个人叫杨固,外号“穿山甲”,能够将肢干缩起,团起身体,坚硬如铁。手足突然纵出,当者披靡,因此在江湖上很有威望。

因有个族兄在曹州作荷泽县令,杨固便到曹州看望他。他取道河南,经过定陶。一日天已将暮,见一妇女骑着一头毛驴,走得甚是缓慢。杨固背着包袱,大步流星径直从毛驴前走过,听那妇人在驴鞍上不住呻吟,杨固也不回头。又走了一里多路,突然遇到七个骑马人,向那妇人下拜,那妇人却不还礼,杨固觉得很奇怪。夜里,他在客栈中留宿,那七个骑马人与那妇人也在,闹轰轰地喝酒吃肉。

杨固关上门就寝,半夜忽然听到庭院中有异常声音。起身从窗户

向外一看,只见白天遇到的妇人身着单衣,手持短剑,与一满脸胡须的大汉激斗正酣。那大汉手握长剑,白如霜雪,而妇人手中短剑翻飞,兔起鹘落,大汉手中长剑竟然伤不到她一根头发。这时,另外七人也出现了,跪在庭院中求他们罢斗。那大汉愤然收剑,上马出店而去。妇人恨恨地道:“我做我的勾当,关你何事?竟然想干涉我?”杨固看了,不由舌挢不下。

次日清晨起早赶路,只见路有不少商人身中剑伤,似乎遭到盗贼的劫掠。杨固向他们询问盗贼的样子,原来正是昨天店里的妇人和那七个骑马人。他回忆起来,似乎昨夜那大汉是妇人的丈夫,规劝那妇人不要劫掠行客,因此引起了冲突。可惜无法找到那七个骑马人来证实,只好沮丧地奔赴荷泽,并将路途所见告诉了他的族兄。族兄听了,说道:“这一带盗贼多如牛毛,我哪里知道这几个人是谁呢?”由此看来,在曹州为官之人,也只能说出象荷泽县令那样的话来,这样才能相安无事。

祖塔院石桃

杭州名胜虎跑寺风景之美,有如理安寺。山路越远越是幽静,阳光从竹子与柏树之间的缝隙照下来,小路上一片碧绿,人们所说的“紫李黄瓜”虽然不常见,但黑色的帽子、白色的袷衣,走在路上顿生凉爽。虎跑院中有两眼山泉,人们用石头将它们彻起,象两眼水井。泉水又清又深,苏东坡的七律诗仍然镌刻在石壁上。向西就是宋代高僧济师的灵塔,牌坊与墓表仍然没有磨灭。但是大师灵塔地势低,塔下

有积水,草木繁茂而污秽,似乎许久未经清理。

院中还有五个石桃,每个大概有五六斤重,最重的一个将近二十斤。这些石桃顶上极尖且滑,好象被人反复抓取,尖上带有汗渍。我的门生陈生自负力气大,他拣最小的石桃抓,但却怎么也抓不起来。和尚们看了,都暗中偷笑。

我上前对那和尚道:“桃尖如此之滑,如果不是有人每天抓它,不可能形成这般形状。大师将它们摆放此处,想必精于少林之学。请大师演试一下,让我们一饱眼福如何!”和尚连忙婉言拒绝。我再三要求,和尚令一小沙弥抓那最小的石桃。小沙弥随手就将那石桃抓了起来,就象抄起一只馒头一样从容。

我查看沙弥的手指,一根根坚硬如铁。心想那二十斤的石桃一定是刚才那和尚练的,只是不想对客人显露功夫罢了。

刘彭生

我的老朋友刘宝臣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

我年轻时乘船赴甬上。这船是杉木做成的,我在舟中取出炊饼吃,但无论是卧是坐都很不习惯。快到宁波的时候,忽然遇上盗贼,说要劫持船主。舵工将船主藏了起来,却指着我对强盗说:“这人就是。”于是我被捆了起来,移到盗贼的船上。

强盗首领叫刘彭生,颇有些蛮力。贼船中没有其他东西,只有一些巨石。彭生将一块三百斤重的巨石举起,向我展示他的勇武。舟中载有许多陈年老酿,彭生指着我,说我酒量大。于是众喽罗们争相给

我灌酒,我很快就醉得不省人事。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楼上,屋内到处堆满了破网和乱绳。彭生打开我随身的小箱子,发现了我的名纸。彭生认为凡是有名纸的都是当官的,于是我被看成当官的。我说自己不是,他们哪里肯信?

后来,刘彭生的母亲和妹妹来了。老太太今年六十岁,但是身体还很硬朗。彭生的妹妹芳龄二十来岁,甚是端庄有礼,仿佛大户人家的小姐。老太太说彭生不堪忍受县官的暴虐,一怒之下当了强盗,但是从来没有妄杀过好人。先生如果能够平安回家,请告诉县官,不要捉拿彭生治罪。

一天晚上,彭生设宴款待手下群盗,因酒储在酒瓮中,让我给群盗倒酒。我心中盘算,看群盗都在乱哄哄地海吃狂饮,就偷偷扔下酒瓢逃跑了。

彭生有位叔父,是一个好人。他发现我后连连叹气,示意要放我逃走。于是我这天晚上躲到彭生叔父家。老人恰好不在家,屋内堆满了稻草,我就蜷缩在稻草堆中。不一会儿,追我的来找到老人的家中,四下寻我不得。其中一个用矛在稻草堆中乱刺,差点儿刺中我大腿。就这样,我被发现了。

彭生大怒,要把我杀了。危急之时,老太太赶到了,把彭生大骂一顿,带我上楼,令我藏在她身后。彭生不敢杀我,只好对母亲说:“请母亲把刘宝臣锁起来,如果他跑掉了,会坏我大事。”老太太无奈,只得将我锁起来。第二天在厨房见了彭生妹妹,姑娘心中恻然,替我除去锁栲,让我与她一起做饭。

次日,天下大雨,彭生又劫来两个商人,其中一个我认识。被羁贼中,突然遇到朋友,真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于是我们一起商量半夜用长绳缒下楼逃走,并将绳子系在楼的栏杆上。谁知夜里下过雨之后,天气阴凉,我竟一觉睡到天明。睁眼一看,发现与我们一起被抓的那人已经跑掉了,而我与朋友却仍在囚禁中。

彭生要我写信给我的姻亲,要对方拿一千两白银赎我。我的姻亲久居官场,我来时就准备投靠他,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会来赎我。过了三天,赎金果然到了彭生手中,彭生大喜。老太太和彭生妹妹却十分难过,舍不得放我走。半夜,彭生束上宽大的腰带,命我手抓着腰带,带我沿着山路前行。走什么路,是高是低,全得听他的。过了半晌,就看见船灯点点,我知道到河边了。那船有一丈来长,十几个强盗横七竖八地躺在船上,我伏在其中,心中难过得不知说什么好。

第二天,我就被到族父家中。族父在甬上经商,打算把我送回家乡。邻村群盗知道了此事,认为我能以千金自赎,家里一定有钱,都打算劫持我。族父假装对轿夫说明日中午启程,其实我不到四更就动身出发,从轿夫家取了自己东西,连夜赶路,顺利回到了家中。那些打探我动静的强盗毫无准备,听说我逃跑了,都悔恨不已。 太湖盗

苏州孔圣庙的匾额,重达二百余斤,一天晚上突然不翼而飞,地方儒官震惊不已。适逢第二天要举祭孔大典,于是报告了官府,要求官府捉拿盗贼。后来听说某地正建造孔庙,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题写

匾额。当时太湖盗贼猖獗,就想到可以拿苏州的孔庙匾额来代替,于是连夜偷了过来。

对这件事,官府觉得非常惊讶,就原谅了他们,没有治罪。 严瓣

戴潮春在台湾叛乱的时候,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吕子,一个叫严瓣。严瓣身材伟岸,食量数倍于常人。杀人后,用死人鲜血涂满全身。他的紫棱宝剑杀人无数,剑上血腥之气逼人。常挥舞着一把二十二斤重的长刀,冲入官兵阵中,直如摧枯拉朽一般,如入无人之境。攻陷艋舺(艋舺,又称文甲,今名万华,为台北市发源地)之后,严瓣召来艺人演戏,自己坐在高大的座位上,手持长刀,看戏取乐。厨人端上各色珍馐美味,如果哪一样不合他意,立即挥刀砍死,鲜血溅在杯羹之中,严瓣仍照吃不误。

严瓣的妻子被称为“元帅娘”,脸上搽着粉,比妖怪还难看。每当严瓣攻城的时候,元帅娘就用罗帕裹上槟榔,掷给城上的守军,娇声与他们调笑。一旦守军懈怠下来,严瓣大军就大举进攻,城池往往因此而失陷。

官军收复台南之后,严瓣依然杀敌四十多人,力战而死。

注:关于“戴逆起事”,戴潮春,原籍福建龙溪,居住在彰化县四张犁庄,在乡组织秘密结社——“八卦会”。1862年官府派兵到彰化缉捕反清秘密结社,戴潮春见机率众起义,攻下彰化县,自称大元帅,

以后又称“东王”。他下令兵民蓄发,遵用明制,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戴率领义军乘势围攻嘉义、鹿港、大甲,各地纷纷响应,全台震动。清政府派援兵入台平乱,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

张李成

张李成是台湾内山人,他长相俊美,以演戏为业。演出时面着胭脂,粉墨登场,眼波流动,笑靥如花,我起初根本没有看出他原来是一位勇士。

法国军队攻打台北,有位姓李的观察根据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时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宫保(刘铭传后被授太子少保)的命令,操练士兵,准备抗敌。这此,张李成忽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前来应募。李观察喊着他的小名说:“阿火,你从事低贱的职业,哪里懂得打仗呢?”张李成大声说:“我阿火从小在家乡成大,不想改变自己的服饰当西方人的奴隶。我在山中有许多朋友,我一招呼就能立即赶来,他们都善于打猎,会使用枪炮,可以应敌。”李观察被他感动了,给他重新取了个名字,叫李成,意思是李氏成就了他。

当时擢胜军二千多人驻守在沪尾炮台坡,李成则率领五百新军,分成两队,跟在擢胜军之后。擢胜军刚于敌人交火,立即败下阵来。李成率领二百五十人出战,披散着头发,赤裸着身子,嚼着槟榔,嘴上满是嚼出的红沫。这时海水涨潮,法国兵争相乘着小船攻到坡下。坡上杂草比人还高,李成率领的这二百五十人都仰身而卧,张开脚趾,架好枪,等待敌人攻上来。法军逼近,二百五十条枪一起开火,法军

死伤惨重,狼狈逃窜。这时,又有二百五十人从山后杀出,形成一个圆形包括了法军败兵。

这时潮水已落,法军小船搁浅在海滩上。有个法国商人买了法中战争的股票,随军观战,这时也陷在泥中,进退不得。于是从船上挂起了白旗,希望能用金钱换赎自己生命。张李成没有答应,捏起嗓子说:“我可不想要仇人的金钱!”将那商人杀了,并且烹食了尸体。这是当地的野蛮风俗。

象李成这样的人,如果稍加教导,怎么能够干出这样野蛮的事情来呢?真是太可惜了。李观察能够成就他的功名,但却不能成就他的品格。

牛三

我十六岁的时候,客居在台湾淡水。这里商埠初开,居民风俗野蛮,不讲究教化。街道也很狭窄,一群群猪在街上乱跑,与人争道。中午,我常常到野外散步,到炮台坡,远望百里坌的山色。百里坌又叫观音山。

在到炮台坡的路上,总要经过一座山庙,庙前有演戏用的戏台。一天,忽然看到一个叫牛三的居民,赤着双膊,一身精悍打扮,显得健勇无比。他径到庙左旁一家所谓的烽火馆,指天划地,高声詈骂,好象是他家耕牛被烽火馆的人偷去了,但是馆中却无人应答。半晌,馆中突然出现二根长矛,直向牛三刺来,牛三两只手分别各握一矛,将馆中之人拉了出来。

馆中的人是一老一少,使出浑身力气与牛三较劲。牛三双手紧握长矛锋尖不放,双方相持良久。这时,馆中又有一人出来,挺长矛刺向牛三胸前。牛三将手中两只长矛合在一手,腾出一手握住第三根长矛。但他右手二矛,一只是生锈的旧矛,另一只却是顺滑的新矛,那新矛竟滑出手掌,刺入牛三腹中。牛三被长矛刺中,并不立即倒地,握住长矛不住颤抖,鲜血喷涌而出,终于倒地而死。三只长矛一起刺下,牛三胸口被刺出七个大洞。我在戏台上亲眼看到这幕惨剧。 三人见闯下大祸,扔下长矛夺路而逃。这时已有不少人围观,都呼喊着追赶他们。三人慌不择路,从农田上踏着秧苗奔逃。一个农夫手握锄头在田间劳作,看到这三人一路狂奔,怀疑他们是强盗,而且又踩坏了秧苗,挥起锄着,正中第一人头部,登时毙命。其余二人陷在泥里,被众人抓住。

巴黎力人

我的亲戚高子益观察,年轻时在巴黎大学求学。毕业回国后,他经常与我谈起在巴黎的各种轶事。现在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关于大力士的事情,当时非常惊骇,不相信是真的。

子益所说的大力士,胳膊有酒瓮一般粗壮。他仰卧在地,曲起双肘撑地,身上覆一块重达百斤的铁板,铁板上再堆上巨大的货物,又有壮汉数人,在铁板上来回行走。这样一刻钟以后,大力士起身,神色不变。

我听了大笑,认为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子益拿出照片给我看,照片中果然如此,我这才叹服。

照片上另有一个大力士,伸出一只胳膊,胳膊上放一铁轴,轴两头形如巨大的勺子,勺上各垂二人,轴轮旋转中飞。但照片中没有表现出旋转的样子,只是屹立不动。那么有如此神力的人,果然力能扛鼎吗?

巴黎技师

巴黎以变戏法而闻名的有两个人:一个在墙壁上铺块木板,叫出一个身着单衣的美丽女子,身上的衣衫紧坚裹在身上,斜倚在墙壁的木板上。另一人站在远处,用一百多把飞刀掷向那女子,飞刀落处,离那女子只有几粒米远。这样一百多把飞刀落在女子周身,形成女子身体的轮廓。将那女子扶下,一百多把飞刀形成的图形,宛然是一美人,甚至女子的发型靴子,也一一可辨。

另一人则是夫妇一同演出。取出数十个玻璃小球,将其中一个放在女人的鼻端,男子从远处开枪,玻璃球被枪击碎,鼻子则安然无恙,女人神情自若。于是又将玻璃球放在耳边、发髻、肩上、乳峰,浑身上下没有未放的,举枪射击,无一不中。最后又取一百多张名纸,用手指拿着靠近耳边,男子一枪打穿名纸,然后分别送给观众,作为纪念。

这件轶事我也是从高子益处听说来的。

方先生

方世培先生是福清茶山人,练拳法二十多年了。他的拳法名叫“纵鹤”,运气遍布全身,然后聚集全身之气,透过双拳击出,还不时连连大吼,良久以后吼声全无,只能听到鼻息之声。他的拳法中分为“金木火水土”五种手法,其中“水手”击出时,被打中之人就如同中邪一般,身子飞出一丈多远。

陈山人(俶玉)有一天在道山望潮楼,要求与方先生比试武艺。方先生说:“您身体单薄瘦弱,中了我的拳,就会飞到一丈开外。”山人不信,交手之后果然被方先生打中,身子如同飞鸟一样腾空而起,跌在地上,好在没有受伤。

郭联元是福建一带武林中的杰出人物,他来到道山拜访先生。二人徒手格斗,震得楼内的柱子都在格格颤动,仿佛马上就要塌下来。郭联元说:“住手吧!足下身法如飞,快似神人,我找不到你的破绽。这样再斗一顿饭的功夫,我就要败了。”于是两人结成兄弟。

贯市有个姓李的,因有事来到闽中一带,也寓居在道山山楼。他擅使一把单剑,舒卷如云,腾逝似鸟,方先生很赞赏他的功夫。姓李的不知道方先生的本事,夸口道:“我走遍天下,不只剑术天下无敌,就算论拳术也没有人能够胜过我。”方先生听了,缓缓起身说:“先生身负如此绝技,能否与秀才一试?”姓李的道:“有何不可?”于是他脱去外衣,贴身穿着一袭短衣,胸前密密麻麻地布满三十多个钮扣,从喉际一直排到脐下。这北方勇士的服装,而方先生仍穿着平常的衣服。甫一交手,姓李的已经中了方先生的“水手”,腾身跌了一丈开外,

匍匐在地,竟不能立即起身。半天,才快步跑进屋内。我还以为他要取剑来斗,目示方先生小心防备,方先生只是笑而不答。不一会儿,只见姓李的背着包袱,带着宝剑,匆匆下山而去。

当时山下住了不少赌徒,其中有些少年听说过方先生的本事,都跃跃欲试地想向先生挑战。时值盛夏,方先生身穿单衣,脚着草鞋,站在三清殿的走廊上与我交谈。我站在大殿下,与先生谈论绵亭山的景物。忽然五六个恶少从先生背后扑来,先生陡然运气,五人已纷纷跌倒在大殿里。其中一人头朝下,脑袋差点撞在铁香炉上,几乎没命。我大吃一惊,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先生微笑着把这六人打发走了。 方先生的徒弟遍布福建,名气最大的是王陵。王陵用拳头抵在柱子上,柱子就会震动不已。他还有所谓“大身化小身”的功夫,被打中者没有不落败的。王陵用这套功夫与拳师比武,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有一天,王陵酒酣耳热,竟然要与方先生比武较艺。比试中,方先生落入王陵圈套,王陵满以为他会仰身跌倒。不料方先生忽然骈起三指,抵在王陵胸前,王陵只觉肝膈之间气血翻腾,顿时声息全无,如死了一般。方先生道:“孺子不自量力。”取出药丸,用水给王陵服下,王陵很快就苏醒了。

方先生的侄子竹铭(名策)秀才,与我极是友契,诗写得很不错,身法灵捷,有如猿猱。茶山冬春之交,方先生总与亲族在别馆相聚,并且让后辈子弟舞青铜简及铁盾,其中最精于此道的就是竹铭了。族中有老人忽然说秀才的武艺几乎已经超过叔父了,怂勇方先生与竹铭比试。交手时,竹铭往来如飞,身法快捷,围观的人们大声呼叫,以

为方先生身负重名,竟然胜不了一个年轻人。方先生有些恼怒,竟然用手按住竹铭肩井处,竹铭立时挺立不动了,有如木偶。解开他的衣服,肩井处的骨头已经下陷了。方先生十分难过,用药给竹铭施治,过了三个月才痊愈。从此以后,方先生再也不与人比试了。

茶山盛产花生,当地从多靠经营花生维持生计,但是牛也常来吃它。有一次,方先生出门赶牛,牛不动,用鞭抽打也不走。先生忽然出拳,打在牛身上。牛身中拳,狂奔到山上死了。后来一打听,原来是大哥的牛。剖开牛的肚子,发现牛肝有二尺来长,人们猜测牛的肝脏被方先生击中,因此而死。于是先生因为打死了牛而更加名声大噪。 方先生平时非常推重我,常向我提起他原打算到塞外从军,但因为没有遇到可以效劳的人而作罢,最后隐居茶山终老。他死时,年仅五十四岁。先生赠我的一把长剑,曾经刻上名字,藏在家中。


相关文章

  • 消亡八十年--粤剧的北方话传统
  • 广州平腔南音大师陈鉴的孙女.著名粤曲演唱家陈丽英录有南音粤曲专辑,收录一首<王昭君>,就是用官话演唱的传统粤曲大调 钟哲平 摄 舞台粤剧吸收了南音.粤讴等粤调说唱文学,大大增加了亲和力和抒情感 罗品超在<五郎救弟>中 ...查看


  • [少林武功秘籍]
  • 金刚瑜伽母 (2), 问:为何从帕帕彭喀任波切开始瑜伽母修法变得被重视了呢? 回答:瑜伽母是胜乐金刚的佛母.大威德金刚和密集金刚一般是佛父佛母一起修的,胜乐金刚的佛母瑜伽母可以单独修.帕彭喀大师曾经亲自见到胜乐金刚,胜乐金刚授记他的弟子7代 ...查看


  • 二林子技击术
  • 二林子技击术-毛明国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经千百年来的演化.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拳种繁多.风格各异.百家争鸣的武术门类."二林子技击术"是中国武术大家庭的其中一员,"二林子技击术"的训练是以"打 ...查看


  • 武术大讲堂之五--中国传统文化与技击--中国武术文化研究前沿代表学者张立钢
  • 在为了生存同自然界的顺应与斗争的对立统一过程中,搏击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本领,是人类生存力的体现.因此,搏击属于人类发展史的范畴,搏击应该属于人类.而搏击成为技击,则是由于中国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使然.从华夏文化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到,以技击为 ...查看


  • 武术如何定义?
  • 我们常用的词,往往也是我们不甚了解的词.朋友的两个孩子,一个学拉提琴,一个学拳术,他说这是一文一武.如果说"文"是指文字工作,那么"武"是指军事工作,那么他们所学实在与文武没有或少有关系,严格地说,他 ...查看


  • 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形意拳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万勇南先生收徒仪式上的发言) (2016-07-11 00:11:26) 转载▼ 标签: 武术史 武学 今天来这里拜师的学员中,有很多是冲着形意拳来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简要的介绍一下形意拳在中 ...查看


  • --唐山传统文化之技击术教学大纲--
  • <唐山传统文化之技击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唐山传统武术文化之技击术. 2.适用专业:全体学生. 3.24学时.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理论知识.动作和简单器 ...查看


  • 武术技击在太极拳中的作用和意义
  • 武术技击在太极拳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侯氏太极拳会 武术技击原本就是拳术的终极目的,尽管太极拳的最终目的已不是技击,但武术技击对太极拳来说仍具有两重意义和作用. 一者,武术技击可以作为太极拳修炼的入门手段.对於大多数人,他们都还没有切身感受到 ...查看


  • 武术散打技击原理
  • 武术散打(散手)技击原理 一. 武术散打(散手)与现代散打性质区别: 这两个名词,一直为许多人混淆.一说散打是散手的简单形式: 另一种说散打是一种脱胎于传统武术高于传统武术,是一种新的科学 而先进的搏击术.实际上武术散打(散手)与散打是极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