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作者:阮兴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11期
文字起源于劳动生活,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磨洗和文人的整理,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就像一颗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夺目的明珠,它照耀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中华儿女;它照亮了丰富多彩、斑斓绚丽、涵义含蓄的中国文化;它催发了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一朵朵奇葩。我由衷地赞叹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留给我们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但能使我们增长知识,能掌握建设祖国的科学技术的本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文字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
语文知识就像浩瀚的海洋。
一、贝海拾零边塞诗
下面我就边塞诗说说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首先,说说边塞诗的起源。汉六朝时已经出现边塞诗,隋代数量不断增多,至“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时进一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汉魏南北朝,为了反映边地和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如陈琳的《饮马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的《悲愤诗》、徐陵的《关山月》、王堡的《渡河北》等。在隋代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然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隋炀帝的《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的《从军行》、薛道衡的《出塞》等。到了唐代,尤其是盛唐,边塞诗创作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绚丽。
除此以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俩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
盛唐的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而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是题材有所扩展。盛唐有两大诗派,其中一个就是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题材大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例如离别、恋乡、思妇、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言、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
调雄浑,最能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了高适、岑参以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土人情、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诗人们从各个方面深入地表现边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相思之情。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有歌颂的,有批评的,也有诅咒和谴责的,在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诗作常常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大多采用七言歌行体和七言绝句的形式。其中杰出的作品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另外,中唐的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
那么,盛唐的边塞诗为什么能如此之盛,究其原因:由于唐代疆域广阔,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交往也日益增多,为了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安宁,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保护国际通商,盛唐时代安定边塞性质的战争时有发生;又由于不少帝王好大喜功,一些官僚将帅邀功边关,唐王朝的开边战争也不断出现。这样,以边关战事为中心的边关生活便成了盛唐诗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他们一方面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所鼓舞,另一方面也为立功边关求取功名的仕途所吸引,或身投边塞,或心向边关。再加上边塞善文能武者,招揽一些文学之士,使文人学士得以依附,并且获得一种横槊赋诗的创作环境。所以,盛唐时代的边塞诗,就在隋代以及初唐边塞诗的基础上繁荣起来。
而使其繁荣起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能进入仕途的激励。所以当时的文人纷纷投笔从戎,奔赴边塞求取功名。正如杨炯的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的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望,窗间老一经”,岑参的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等等。当时边境战争非常频繁,这就给诗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歌的表现内容也与盛唐的时代精神十分吻合,因此尤为适合表达时代的主流情绪。盛唐边塞诗是对以前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总的说来,边塞诗体现出了一种阳刚之美。从艺术上讲,在边塞诗中,诗人常以夸张对比的手法对战争之残酷,环境之恶劣进行展示,例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等。从内涵上讲,边塞诗作更凸显诗人面对战争时奔涌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豪情壮志。例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而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充溢着的崇高感,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边塞诗人善于描写边塞的自然风光、将士们的艰辛生活和战争的残酷气氛,善于表现征人的思妇离别愁绪。在诗体上,他们一般运用七言古诗或七言绝句,因为用七言来表达战争边塞的豪情壮志是最为恰当的。不过在他们身上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点,即个人的功名思想较重,有时也会混淆战争的界限。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并没有消极退却的思想。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乐观情绪和英雄气概以及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对人民特别是对士卒的深切同情,他们对边塞战争性质的认识也基本上是正确的。他们在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憎分明,情调高昂,显示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其次,说说边塞诗的代表人物。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有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等。高适,唐代边塞诗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且把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被后世称为“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流传于世。高适在边塞诗中的地位极高,他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那种特有的奋发进取、勃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岑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之乱”后,757年(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事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由此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
王昌龄,也是写边塞诗的重要作家。他擅长七绝,现存诗作177首,其中七绝就有75首,五言绝句14首,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在诗歌内容上以写边塞诗、闺怨诗、宫怨诗和赠别诗四个方面为主,或以为其诗超过了高适和岑参。他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在唐代,七绝诗数王昌龄写得最好,他的《出塞》就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他的代表作是《从军行》七首等。
再次,说说边塞诗的鉴赏。因为边塞的自然风光是灿烂绚丽的,边塞的人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就造成边塞诗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异常丰富。我认为应该用以下几把钥匙去打开对边塞诗的鉴赏:第一把钥匙是要探究边塞诗的立意,要深挖它所蕴涵的主旨,从总体上去进行把握。第二把钥匙是要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第三把钥匙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过说说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对具体的诗题和内容作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可开锁的那把钥匙。
下面例举一些,供借鉴。
例如,高适的《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锺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从诗题和诗句的内容看,我将采用鉴赏诗的“第二把钥匙是要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来作出具体的分析研究:从诗题看,“营州”是地名,指当时的边塞之地。 “歌”字在这里有“赞美、歌颂”的意思。
从诗句所描写的内容看,诗人主要描写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广阔,丛林茂密,水草丰盛,许多民族杂居在一起,以放牧猎兽为生。所以,那里的人们从小就开始学骑马习武,年轻时就有点厌恶自己生活的环境。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牧猎骑射之风,为了生存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在边塞城镇附近也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看似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表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诗句中所描写的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锺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无不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在构思上,诗人即兴寄情,直抒胸臆;在表现上,诗人白描直抒,笔墨粗放。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又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又有特点。
诗歌看似写景,其实是作者在抒发对边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憨厚的人情的喜爱赞美之情,算得上七言绝句中的一绝,所以这首绝句显得尤为可贵。
例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对于这首诗,我就用“第一把钥匙是要探究边塞诗的立意,要深挖它所蕴涵的主旨,从总体上去进行把握”来做鉴赏吧。
这首诗的首句是写眼前所见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则点明长安的地理位置。其意是自己离开长安已经有好多天了,现在身在异乡,回头一望,心里只觉得长路漫漫,路途上尘烟蔽天。不知何时才能回故乡。
诗的第二句是带有夸张的口吻,意在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已为下两句作了铺垫,暗暗透露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此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故乡(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诗的三、四两句是行者(诗人)匆匆的口气。坐在马上行走时忽然遇到故人,但是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捎给家人,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因为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的悲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感。 这首诗好就好在无华丽的辞藻,诗人不假雕琢,信口而出,具有真挚的感情。诗人善于把当时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它具有典型的意义。
二、冰山一角爱国主义精神
边塞诗是盛开在唐代诗歌中的奇葩,是鸣响在“盛唐之音”主旋律中的强音。尤其是涵容于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撼人心魄,激人奋发。较之中国历史上一些爱国主义的诗篇,唐代西部边塞诗以昂扬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美学品格,辉映当时,光照千秋。
在边塞诗中,有不少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尤其是盛唐诗人,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心是有社会的基础的,因此,在不少诗人的诗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表现。如贺知章《送人之军》:“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张说《南中送北使》:“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勖》:“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高适《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肖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类诗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边塞诗中的精髓——爱国主义精神
尤其是盛唐边塞诗,它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至今仍能激励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多边塞诗中蕴涵着作者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山川河流的无比留恋。所以说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边塞诗中的精髓所在。那么盛唐边塞诗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盛唐边塞诗的爱国主义精神最集中地反映了诗人们能舍生取义地捍卫祖国的边疆,因为“汉家烟尘在东北”,因此将士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辞家破残贼”。并且这种舍生忘死地捍卫祖国的边疆的行为完全是自愿的。这从高适的《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的诗句里可以窥其一斑。由此可见,人民捍卫祖国的满腔热忱是不顾个人功名利禄的,他们的积极性完全是出于自觉自愿的,是无可厚非的事实。边塞诗人用自己的诗笔把这种民族精神酣畅淋漓地反映出来,这其实就是盛唐边塞诗仍能激励人们的原因。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少的。
第二,盛唐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在于歌颂当时边塞正义战争,更在于捍卫祖国、抗御外族的入侵,其蕴藏着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体现着对祖国的人民、山川风物甚至一草一木等自然风光的热爱,对千百年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热爱。正像方达儿在他的《边塞诗派的爱国主义思想能否定吗》一文中所指出:“边塞诗人把塞外的皑雪、火山、热海、狂风和屯云积水……等奇壮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鲜明,色彩强烈,展示了祖国的壮丽,读来如临其境。”另外,其他那些描绘边塞奇异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情趣的边塞诗篇,也同样洋溢着诗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对塞外荒寒、冰天雪地的真实写照;王维的惊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不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第三,盛唐边塞诗中的反战主题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正能量传递。爱祖国首先得以热爱人民的思想作为基础,边塞诗人对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发出了深沉的呼声,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严厉的鞭挞,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盛唐边塞诗中以反战为主题的诗篇也有,
例如李颀《古从军行》,诗人讽刺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顾士卒的生死,只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导致许许多多的士卒“年年战骨埋荒外”,到最后却只是“空见葡萄入汉家”。同时这首诗还尖锐地指出了交战双方的士卒皆是同一命运,“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当时边塞的少数民族的百姓是同样被统治者所驱使。
(二)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边塞诗中弥漫着英雄主义,诗人们利用诗笔来抒写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的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从而形成了一种被后人称之为“盛唐气象”的时代精神。
而这种“盛唐气象”在边塞诗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就是:以国家为己任,热切地投身社会,积极地参与政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充足的自信和自尊,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揭露社会存在的矛盾,针砭时弊等。就因为盛唐边塞诗人有着“盛唐气象”的时代精神,才使得盛唐边塞诗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盛唐边塞诗中无论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还是“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宽阔情怀,还是“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淡定豪言,其中无不表现出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我认为这种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正是边塞诗中的精髓——爱国主义精神。
当今,我们正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奋斗,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享受到红利,过上真正美好幸福的生活。我认为,我们现在所迫切需要的就是应具有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地对待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应具有足够的自信和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和愿为革命洒热血、抛头颅的先烈们。
所以说,边塞诗人的那些可贵的爱国精神、崇高的爱民思想、高尚的自尊和必胜的自信,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这也就是盛唐边塞诗流传千古,永盛不衰的原因。
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韦淑红)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作者:阮兴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11期
文字起源于劳动生活,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磨洗和文人的整理,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就像一颗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夺目的明珠,它照耀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中华儿女;它照亮了丰富多彩、斑斓绚丽、涵义含蓄的中国文化;它催发了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一朵朵奇葩。我由衷地赞叹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留给我们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但能使我们增长知识,能掌握建设祖国的科学技术的本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文字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
语文知识就像浩瀚的海洋。
一、贝海拾零边塞诗
下面我就边塞诗说说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首先,说说边塞诗的起源。汉六朝时已经出现边塞诗,隋代数量不断增多,至“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时进一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汉魏南北朝,为了反映边地和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如陈琳的《饮马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的《悲愤诗》、徐陵的《关山月》、王堡的《渡河北》等。在隋代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然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隋炀帝的《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的《从军行》、薛道衡的《出塞》等。到了唐代,尤其是盛唐,边塞诗创作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绚丽。
除此以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俩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
盛唐的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而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是题材有所扩展。盛唐有两大诗派,其中一个就是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题材大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例如离别、恋乡、思妇、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言、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
调雄浑,最能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了高适、岑参以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土人情、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诗人们从各个方面深入地表现边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相思之情。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有歌颂的,有批评的,也有诅咒和谴责的,在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诗作常常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大多采用七言歌行体和七言绝句的形式。其中杰出的作品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另外,中唐的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
那么,盛唐的边塞诗为什么能如此之盛,究其原因:由于唐代疆域广阔,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交往也日益增多,为了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安宁,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保护国际通商,盛唐时代安定边塞性质的战争时有发生;又由于不少帝王好大喜功,一些官僚将帅邀功边关,唐王朝的开边战争也不断出现。这样,以边关战事为中心的边关生活便成了盛唐诗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他们一方面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所鼓舞,另一方面也为立功边关求取功名的仕途所吸引,或身投边塞,或心向边关。再加上边塞善文能武者,招揽一些文学之士,使文人学士得以依附,并且获得一种横槊赋诗的创作环境。所以,盛唐时代的边塞诗,就在隋代以及初唐边塞诗的基础上繁荣起来。
而使其繁荣起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能进入仕途的激励。所以当时的文人纷纷投笔从戎,奔赴边塞求取功名。正如杨炯的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的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望,窗间老一经”,岑参的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等等。当时边境战争非常频繁,这就给诗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歌的表现内容也与盛唐的时代精神十分吻合,因此尤为适合表达时代的主流情绪。盛唐边塞诗是对以前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总的说来,边塞诗体现出了一种阳刚之美。从艺术上讲,在边塞诗中,诗人常以夸张对比的手法对战争之残酷,环境之恶劣进行展示,例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等。从内涵上讲,边塞诗作更凸显诗人面对战争时奔涌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豪情壮志。例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而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充溢着的崇高感,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边塞诗人善于描写边塞的自然风光、将士们的艰辛生活和战争的残酷气氛,善于表现征人的思妇离别愁绪。在诗体上,他们一般运用七言古诗或七言绝句,因为用七言来表达战争边塞的豪情壮志是最为恰当的。不过在他们身上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点,即个人的功名思想较重,有时也会混淆战争的界限。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并没有消极退却的思想。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乐观情绪和英雄气概以及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对人民特别是对士卒的深切同情,他们对边塞战争性质的认识也基本上是正确的。他们在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憎分明,情调高昂,显示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其次,说说边塞诗的代表人物。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有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等。高适,唐代边塞诗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且把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被后世称为“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流传于世。高适在边塞诗中的地位极高,他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那种特有的奋发进取、勃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岑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之乱”后,757年(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事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由此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
王昌龄,也是写边塞诗的重要作家。他擅长七绝,现存诗作177首,其中七绝就有75首,五言绝句14首,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在诗歌内容上以写边塞诗、闺怨诗、宫怨诗和赠别诗四个方面为主,或以为其诗超过了高适和岑参。他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在唐代,七绝诗数王昌龄写得最好,他的《出塞》就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他的代表作是《从军行》七首等。
再次,说说边塞诗的鉴赏。因为边塞的自然风光是灿烂绚丽的,边塞的人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就造成边塞诗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异常丰富。我认为应该用以下几把钥匙去打开对边塞诗的鉴赏:第一把钥匙是要探究边塞诗的立意,要深挖它所蕴涵的主旨,从总体上去进行把握。第二把钥匙是要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第三把钥匙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过说说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对具体的诗题和内容作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可开锁的那把钥匙。
下面例举一些,供借鉴。
例如,高适的《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锺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从诗题和诗句的内容看,我将采用鉴赏诗的“第二把钥匙是要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来作出具体的分析研究:从诗题看,“营州”是地名,指当时的边塞之地。 “歌”字在这里有“赞美、歌颂”的意思。
从诗句所描写的内容看,诗人主要描写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广阔,丛林茂密,水草丰盛,许多民族杂居在一起,以放牧猎兽为生。所以,那里的人们从小就开始学骑马习武,年轻时就有点厌恶自己生活的环境。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牧猎骑射之风,为了生存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在边塞城镇附近也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看似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表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诗句中所描写的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锺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无不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在构思上,诗人即兴寄情,直抒胸臆;在表现上,诗人白描直抒,笔墨粗放。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又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又有特点。
诗歌看似写景,其实是作者在抒发对边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憨厚的人情的喜爱赞美之情,算得上七言绝句中的一绝,所以这首绝句显得尤为可贵。
例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对于这首诗,我就用“第一把钥匙是要探究边塞诗的立意,要深挖它所蕴涵的主旨,从总体上去进行把握”来做鉴赏吧。
这首诗的首句是写眼前所见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则点明长安的地理位置。其意是自己离开长安已经有好多天了,现在身在异乡,回头一望,心里只觉得长路漫漫,路途上尘烟蔽天。不知何时才能回故乡。
诗的第二句是带有夸张的口吻,意在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已为下两句作了铺垫,暗暗透露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此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故乡(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诗的三、四两句是行者(诗人)匆匆的口气。坐在马上行走时忽然遇到故人,但是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捎给家人,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因为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的悲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感。 这首诗好就好在无华丽的辞藻,诗人不假雕琢,信口而出,具有真挚的感情。诗人善于把当时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它具有典型的意义。
二、冰山一角爱国主义精神
边塞诗是盛开在唐代诗歌中的奇葩,是鸣响在“盛唐之音”主旋律中的强音。尤其是涵容于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撼人心魄,激人奋发。较之中国历史上一些爱国主义的诗篇,唐代西部边塞诗以昂扬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美学品格,辉映当时,光照千秋。
在边塞诗中,有不少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尤其是盛唐诗人,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心是有社会的基础的,因此,在不少诗人的诗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表现。如贺知章《送人之军》:“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张说《南中送北使》:“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勖》:“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高适《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肖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类诗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边塞诗中的精髓——爱国主义精神
尤其是盛唐边塞诗,它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至今仍能激励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多边塞诗中蕴涵着作者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山川河流的无比留恋。所以说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边塞诗中的精髓所在。那么盛唐边塞诗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盛唐边塞诗的爱国主义精神最集中地反映了诗人们能舍生取义地捍卫祖国的边疆,因为“汉家烟尘在东北”,因此将士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辞家破残贼”。并且这种舍生忘死地捍卫祖国的边疆的行为完全是自愿的。这从高适的《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的诗句里可以窥其一斑。由此可见,人民捍卫祖国的满腔热忱是不顾个人功名利禄的,他们的积极性完全是出于自觉自愿的,是无可厚非的事实。边塞诗人用自己的诗笔把这种民族精神酣畅淋漓地反映出来,这其实就是盛唐边塞诗仍能激励人们的原因。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少的。
第二,盛唐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在于歌颂当时边塞正义战争,更在于捍卫祖国、抗御外族的入侵,其蕴藏着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体现着对祖国的人民、山川风物甚至一草一木等自然风光的热爱,对千百年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热爱。正像方达儿在他的《边塞诗派的爱国主义思想能否定吗》一文中所指出:“边塞诗人把塞外的皑雪、火山、热海、狂风和屯云积水……等奇壮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鲜明,色彩强烈,展示了祖国的壮丽,读来如临其境。”另外,其他那些描绘边塞奇异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情趣的边塞诗篇,也同样洋溢着诗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对塞外荒寒、冰天雪地的真实写照;王维的惊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不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第三,盛唐边塞诗中的反战主题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正能量传递。爱祖国首先得以热爱人民的思想作为基础,边塞诗人对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发出了深沉的呼声,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严厉的鞭挞,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盛唐边塞诗中以反战为主题的诗篇也有,
例如李颀《古从军行》,诗人讽刺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顾士卒的生死,只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导致许许多多的士卒“年年战骨埋荒外”,到最后却只是“空见葡萄入汉家”。同时这首诗还尖锐地指出了交战双方的士卒皆是同一命运,“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当时边塞的少数民族的百姓是同样被统治者所驱使。
(二)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边塞诗中弥漫着英雄主义,诗人们利用诗笔来抒写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的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从而形成了一种被后人称之为“盛唐气象”的时代精神。
而这种“盛唐气象”在边塞诗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就是:以国家为己任,热切地投身社会,积极地参与政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充足的自信和自尊,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揭露社会存在的矛盾,针砭时弊等。就因为盛唐边塞诗人有着“盛唐气象”的时代精神,才使得盛唐边塞诗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盛唐边塞诗中无论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还是“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宽阔情怀,还是“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淡定豪言,其中无不表现出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我认为这种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正是边塞诗中的精髓——爱国主义精神。
当今,我们正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奋斗,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享受到红利,过上真正美好幸福的生活。我认为,我们现在所迫切需要的就是应具有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地对待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应具有足够的自信和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和愿为革命洒热血、抛头颅的先烈们。
所以说,边塞诗人的那些可贵的爱国精神、崇高的爱民思想、高尚的自尊和必胜的自信,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这也就是盛唐边塞诗流传千古,永盛不衰的原因。
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