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和范围
为了规范原材料检测,使原材料的检测有据可依,本标准规定了原材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的所用原材料的采购与入库验收。 2.焊条检验规范 2.1技术要求
公司使用焊条型号:碳钢焊条J422(E4303) J506(E5016) 2.1.1外观:焊条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锈蚀及剥落缺陷。
2.1.2 质量证明:有厂家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2.1.3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 检验方法
2.2.1对2.1.1、2.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条,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条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2.2.2对2.1.3项目用游标卡尺检查。
2.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丝检验规范 3.1技术要求
公司使用焊丝型号:ER50-6,φ1.6
3.1.1外观: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毛刺、划痕、锈蚀和氧化等,镀铜层均匀牢固,无起鳞与剥离现象。
3.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3.1.3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3.2检验方法
3.2.1对3.1.1、3.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丝,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丝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3.2.2对3.1.3项用游标卡尺检查。 3.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4.埋弧焊丝检验规范 4.1技术要求
公司使用焊丝型号:H10Mn2、H08MnA,φ4.0、φ5.0
4.1.1外观:焊丝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凹陷、裂纹、折痕、氧化皮等缺陷或其他不利于焊接操作以及对焊缝金属性能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物质,焊丝表面允许有不超过直径允许偏差之半的划伤及不超出直径偏差的局部缺陷存在,镀层表面光滑,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麻点、锈蚀及镀层脱落等。 4.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4.1.3尺寸:应符合表3的规定
4.2检验方法
4.2.1对4.1.1、4.1.2、4.1.4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丝,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丝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4.2.2对4.1.3项用游标卡尺检查。 4.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5.焊剂检验规范 5.1技术要求
焊剂型号:HJ431、HJ350
5.1.1.外观:焊剂无受潮结块,且颗粒均匀 5.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5.2检验方法
5.2.1对5.1.1、5.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剂,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剂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5.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6.钢板检验规范 6.1技术要求
6.1.1外观:钢板表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分层、折叠和缺材。 6.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6.1.3尺寸:
a. 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b.钢板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c.钢板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表7
6.1.4钢板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7的规定
6.1.5钢板力学性能符合表8的规定
6.1.6对于不小于60mm的钢板应逐张进行100%超声波检测。 6.2检验方法
6.2.1对6.1.1、6.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钢板,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钢板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6.2.2对6.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6.2.3对6.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6.2.4对6.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6.2.5对6.1.6项用无损超声波探伤仪器检查。 6.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6.3.1表面质量、外观和尺寸检验每批抽检至少2件。 6.3.2理化检验按每炉抽检至少1件。 6.3.3其他检验项目每批抽检至少2件。
6.3.4无论抽检数量,均只做一件的记录,取偏差最大的进行记录。 6.3.5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后仍有不合格时,则判整批不合格。
6.3.6不小于60mm的钢板超声波检测应全检。 7.钢管检验规范 7.1技术要求
7.1.1外观: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轧折、离层和结疤。 7.1.2质量证明:有厂家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7.1.3尺寸:
钢管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7.1.4钢管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7.1.5钢管力学性能符合6.1.5表8的规定。 7.2检验方法
7.2.1对6.1.1、7.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钢管,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钢管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7.2.2对7.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7.2.3对7.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7.2.4对7.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7.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7.3.1表面质量、外观和尺寸检验每批抽检至少2件。 7.3.2理化检验按每炉抽检至少1件。 7.3.3其他检验项目每批抽检至少2件。
7.3.4无论抽检数量,均只做一件的记录,取偏差最大的进行记录。 7.3.5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后仍有不合格时,则判整批不合格。 8.角钢检验规范 8.1技术要求 8.1.1外观:
a.钢板表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夹渣、分层、折叠和缺材。 b.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
8.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8.1.3尺寸:
角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8.1.4角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8.1.5角钢力学性能符合7.1.5表8的规定。 8.2检验方法
8.2.1对8.1.1、8.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角钢,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角钢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8.2.2对8.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8.2.3对8.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8.2.4对8.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8.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同7.3项 9.槽钢检验规范 9.1技术要求 9.1.1外观“
a.每米弯曲度不大于3mm。
b.表面不得有拉裂、夹渣、分层、氧化铁皮,不得有显著扭转。 9.1.2质量保证:
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 9.1.3尺寸:
槽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9.1.4槽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9.1.5槽钢力学性能符合7.1.5表8的规定。 9.2检验方法
9.2.1对9.1.1、9.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槽钢,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槽钢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9.2.2对9.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9.2.3对9.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9.2.4对9.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9.3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同7.3项 10.圆钢检验规范 10.1技术要求 10.1.1外观:
a.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
b.表面不得有拉裂、夹渣、分层、氧化铁皮,不得有显著扭转。 10.1.2质量保证:
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齐全,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 10.1.3尺寸:
圆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
10.1.4圆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10.1.5圆钢力学性能符合7.1.5表8的规定。 10.2检验方法
10.2.1对10.1.1、10.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圆钢,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圆钢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10.2.2对10.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10.2.3对10.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10.2.4对10.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10.3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同7.3项 11.螺栓检测项目和方法 11.1技术要求
11.1.1质量证明:本公司采购的每一批螺栓必须附有证明该批螺栓符合标准要求的厂家质量证明,并且要求质量证明书上的规格、级别应与实物相符。 11.1.2标志与包装
a.规格较大(在M20以上)的普通六角头螺栓以及等级在8.8S以上(包括8.8S)的高强度六角头螺栓在螺栓头部或侧面要求有等级标志。
b.用袋进行包装的螺栓,要求每袋内均含有合格证,并且每袋上都要有明显的标识,标识内容有:等级、规格、数量、日期等。
c.产品应清除污垢和金属屑,无金属镀层的产品表面应涂有防锈剂,在正常运输和保管条件下,应保证自出厂之日起半年内不生锈。 11.1.3其他要求应符合表14的规定。
11.1.4外观:
a.产品表面不得有裂缝、凹坑、皱纹和切痕缺陷。
b.镀锌层结合牢固,具有使用性平滑,并不得有漏镀现象。
c.螺栓螺母表面尤其是螺纹部分不允许存在锌渣,螺栓螺母配合公差良好,对于内螺纹,无论是先攻丝还是在热镀锌后攻丝均可。 11.1.5螺栓检验如图1所示。
图1
11.1.6抽样方案
a.尺寸抽样:每批螺栓及与之配套的螺母和垫圈中的每一种规格抽取1-3个螺栓与螺母进行尺寸检测,只作一个偏差较大的记录,垫圈只测量不作记录。抽查项目:螺栓长度l、无扣长度ls、无扣部分直径ds、螺栓头对边尺寸s、螺栓头对角尺寸e、螺栓头厚度k、螺母对边尺寸s、螺母对角尺寸e、螺母厚度k、螺栓螺母配合情况等。但在合同中顾客有要求时,按照合同的要求做。
b.外观抽样:每批螺栓中的每种规格抽取一袋,进行投袋检查外观锌渣、裂纹情况。
c.机械性能抽样
(1)螺栓硬度抽样要求:每种规格抽取1-2个螺栓进行硬度检测,要求记录一个螺栓的硬度数值,当发现某一厂家螺栓有质量问题时,须采取加严检验措施,在上述抽样的基础上增大抽样比例。 (2)螺栓楔负载试验抽样:当客户对螺栓楔负载试验有明确要求时,按照合同中顾客的要求进行抽样,当客户对螺栓楔负载试验没有明确要求时,根据供方在公司的质量信誉,对厂家的高强度螺栓楔负载试验每年抽样1-2次。
d.复验规则:发现螺栓外观有不合格的现象,增加投袋数量,不合格螺栓数量较大时,作退货处理;尺寸不符合要求时,作退货处理;机械性能不合格时,抽取双倍数量的螺栓进行复检,如果复检不合格,作退货处理。 11.2检测项目 11.2.1螺栓尺寸
a.普通六角头螺栓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5的规定。
b. C级六角螺母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6的规定。
c.C级平垫圈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7的规定。
d.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8的规定。
e.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9的规定。
f.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应符合表20的规定。
11.2.2螺栓长度
a.普通六角头螺栓长度及公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b.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长度及公差应符合表22的规定。
11.2.3螺栓机械性能
a.螺栓硬度及强度应符合表23的规定。
注:钢结构用螺栓为12mm。
b.性能等级为8(大于M16的C级螺母)、10和12级螺母应淬火并回火处理,其硬度值应应符合表24的规定,其他等级不作具体要求。
注:性能等级较高的螺母,可以替换性能等级较低的螺母。
12无缝钢管检验规范 12.1技术要求
12.1.1外观:不得有拉裂、夹渣、结疤。
12.2.1对12.1.1项、12.1.2项用目测的方法。
12.1.3对12.1.3项用天平、分光光度计、碳硫分析仪进行测量分析。 12.2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12.2.1每批件数小于等于5件,进行全检;批量超过5件按10%的比例但不少于5件进行抽样;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12.3检验后填写“原材料检验记录”。 12.4质量记录 12.4.1原材料检验记录 12.4.2理化实验原材料记录
1.目的和范围
为了规范原材料检测,使原材料的检测有据可依,本标准规定了原材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的所用原材料的采购与入库验收。 2.焊条检验规范 2.1技术要求
公司使用焊条型号:碳钢焊条J422(E4303) J506(E5016) 2.1.1外观:焊条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锈蚀及剥落缺陷。
2.1.2 质量证明:有厂家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2.1.3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 检验方法
2.2.1对2.1.1、2.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条,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条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2.2.2对2.1.3项目用游标卡尺检查。
2.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丝检验规范 3.1技术要求
公司使用焊丝型号:ER50-6,φ1.6
3.1.1外观: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毛刺、划痕、锈蚀和氧化等,镀铜层均匀牢固,无起鳞与剥离现象。
3.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3.1.3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3.2检验方法
3.2.1对3.1.1、3.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丝,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丝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3.2.2对3.1.3项用游标卡尺检查。 3.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4.埋弧焊丝检验规范 4.1技术要求
公司使用焊丝型号:H10Mn2、H08MnA,φ4.0、φ5.0
4.1.1外观:焊丝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凹陷、裂纹、折痕、氧化皮等缺陷或其他不利于焊接操作以及对焊缝金属性能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物质,焊丝表面允许有不超过直径允许偏差之半的划伤及不超出直径偏差的局部缺陷存在,镀层表面光滑,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麻点、锈蚀及镀层脱落等。 4.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出厂日期在保质期内。 4.1.3尺寸:应符合表3的规定
4.2检验方法
4.2.1对4.1.1、4.1.2、4.1.4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丝,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丝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4.2.2对4.1.3项用游标卡尺检查。 4.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5.焊剂检验规范 5.1技术要求
焊剂型号:HJ431、HJ350
5.1.1.外观:焊剂无受潮结块,且颗粒均匀 5.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5.2检验方法
5.2.1对5.1.1、5.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焊剂,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焊剂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5.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每批按1%的比例进行且不少于10包,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仍有不合格时,判整批不合格。 6.钢板检验规范 6.1技术要求
6.1.1外观:钢板表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分层、折叠和缺材。 6.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6.1.3尺寸:
a. 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b.钢板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c.钢板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表7
6.1.4钢板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7的规定
6.1.5钢板力学性能符合表8的规定
6.1.6对于不小于60mm的钢板应逐张进行100%超声波检测。 6.2检验方法
6.2.1对6.1.1、6.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钢板,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钢板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6.2.2对6.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6.2.3对6.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6.2.4对6.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6.2.5对6.1.6项用无损超声波探伤仪器检查。 6.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6.3.1表面质量、外观和尺寸检验每批抽检至少2件。 6.3.2理化检验按每炉抽检至少1件。 6.3.3其他检验项目每批抽检至少2件。
6.3.4无论抽检数量,均只做一件的记录,取偏差最大的进行记录。 6.3.5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后仍有不合格时,则判整批不合格。
6.3.6不小于60mm的钢板超声波检测应全检。 7.钢管检验规范 7.1技术要求
7.1.1外观: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轧折、离层和结疤。 7.1.2质量证明:有厂家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7.1.3尺寸:
钢管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7.1.4钢管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7.1.5钢管力学性能符合6.1.5表8的规定。 7.2检验方法
7.2.1对6.1.1、7.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钢管,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钢管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7.2.2对7.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7.2.3对7.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7.2.4对7.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7.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7.3.1表面质量、外观和尺寸检验每批抽检至少2件。 7.3.2理化检验按每炉抽检至少1件。 7.3.3其他检验项目每批抽检至少2件。
7.3.4无论抽检数量,均只做一件的记录,取偏差最大的进行记录。 7.3.5有1 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取检查后仍有不合格时,则判整批不合格。 8.角钢检验规范 8.1技术要求 8.1.1外观:
a.钢板表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夹渣、分层、折叠和缺材。 b.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
8.1.2质量证明: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 8.1.3尺寸:
角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8.1.4角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8.1.5角钢力学性能符合7.1.5表8的规定。 8.2检验方法
8.2.1对8.1.1、8.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角钢,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角钢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8.2.2对8.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8.2.3对8.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8.2.4对8.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8.3 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同7.3项 9.槽钢检验规范 9.1技术要求 9.1.1外观“
a.每米弯曲度不大于3mm。
b.表面不得有拉裂、夹渣、分层、氧化铁皮,不得有显著扭转。 9.1.2质量保证:
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 9.1.3尺寸:
槽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9.1.4槽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9.1.5槽钢力学性能符合7.1.5表8的规定。 9.2检验方法
9.2.1对9.1.1、9.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槽钢,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槽钢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9.2.2对9.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9.2.3对9.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9.2.4对9.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9.3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同7.3项 10.圆钢检验规范 10.1技术要求 10.1.1外观:
a.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
b.表面不得有拉裂、夹渣、分层、氧化铁皮,不得有显著扭转。 10.1.2质量保证:
有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齐全,规格、型号、标识与实物相符。 10.1.3尺寸:
圆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
10.1.4圆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7.1.4表7的规定。 10.1.5圆钢力学性能符合7.1.5表8的规定。 10.2检验方法
10.2.1对10.1.1、10.1.2项用目测检查,对入厂的圆钢,验证供方提供的该批圆钢的货物清单、质量保证书、合格证。 10.2.2对10.1.3项用游标卡尺和钢卷尺检查。 10.2.3对10.1.4项用碳硫分析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查。 10.2.4对10.1.5项用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查。 10.3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同7.3项 11.螺栓检测项目和方法 11.1技术要求
11.1.1质量证明:本公司采购的每一批螺栓必须附有证明该批螺栓符合标准要求的厂家质量证明,并且要求质量证明书上的规格、级别应与实物相符。 11.1.2标志与包装
a.规格较大(在M20以上)的普通六角头螺栓以及等级在8.8S以上(包括8.8S)的高强度六角头螺栓在螺栓头部或侧面要求有等级标志。
b.用袋进行包装的螺栓,要求每袋内均含有合格证,并且每袋上都要有明显的标识,标识内容有:等级、规格、数量、日期等。
c.产品应清除污垢和金属屑,无金属镀层的产品表面应涂有防锈剂,在正常运输和保管条件下,应保证自出厂之日起半年内不生锈。 11.1.3其他要求应符合表14的规定。
11.1.4外观:
a.产品表面不得有裂缝、凹坑、皱纹和切痕缺陷。
b.镀锌层结合牢固,具有使用性平滑,并不得有漏镀现象。
c.螺栓螺母表面尤其是螺纹部分不允许存在锌渣,螺栓螺母配合公差良好,对于内螺纹,无论是先攻丝还是在热镀锌后攻丝均可。 11.1.5螺栓检验如图1所示。
图1
11.1.6抽样方案
a.尺寸抽样:每批螺栓及与之配套的螺母和垫圈中的每一种规格抽取1-3个螺栓与螺母进行尺寸检测,只作一个偏差较大的记录,垫圈只测量不作记录。抽查项目:螺栓长度l、无扣长度ls、无扣部分直径ds、螺栓头对边尺寸s、螺栓头对角尺寸e、螺栓头厚度k、螺母对边尺寸s、螺母对角尺寸e、螺母厚度k、螺栓螺母配合情况等。但在合同中顾客有要求时,按照合同的要求做。
b.外观抽样:每批螺栓中的每种规格抽取一袋,进行投袋检查外观锌渣、裂纹情况。
c.机械性能抽样
(1)螺栓硬度抽样要求:每种规格抽取1-2个螺栓进行硬度检测,要求记录一个螺栓的硬度数值,当发现某一厂家螺栓有质量问题时,须采取加严检验措施,在上述抽样的基础上增大抽样比例。 (2)螺栓楔负载试验抽样:当客户对螺栓楔负载试验有明确要求时,按照合同中顾客的要求进行抽样,当客户对螺栓楔负载试验没有明确要求时,根据供方在公司的质量信誉,对厂家的高强度螺栓楔负载试验每年抽样1-2次。
d.复验规则:发现螺栓外观有不合格的现象,增加投袋数量,不合格螺栓数量较大时,作退货处理;尺寸不符合要求时,作退货处理;机械性能不合格时,抽取双倍数量的螺栓进行复检,如果复检不合格,作退货处理。 11.2检测项目 11.2.1螺栓尺寸
a.普通六角头螺栓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5的规定。
b. C级六角螺母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6的规定。
c.C级平垫圈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7的规定。
d.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8的规定。
e.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基本尺寸应符合表19的规定。
f.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应符合表20的规定。
11.2.2螺栓长度
a.普通六角头螺栓长度及公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b.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长度及公差应符合表22的规定。
11.2.3螺栓机械性能
a.螺栓硬度及强度应符合表23的规定。
注:钢结构用螺栓为12mm。
b.性能等级为8(大于M16的C级螺母)、10和12级螺母应淬火并回火处理,其硬度值应应符合表24的规定,其他等级不作具体要求。
注:性能等级较高的螺母,可以替换性能等级较低的螺母。
12无缝钢管检验规范 12.1技术要求
12.1.1外观:不得有拉裂、夹渣、结疤。
12.2.1对12.1.1项、12.1.2项用目测的方法。
12.1.3对12.1.3项用天平、分光光度计、碳硫分析仪进行测量分析。 12.2抽样方案及判定依据:
12.2.1每批件数小于等于5件,进行全检;批量超过5件按10%的比例但不少于5件进行抽样;有一件不合格加倍抽取,加倍抽样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不合格。
12.3检验后填写“原材料检验记录”。 12.4质量记录 12.4.1原材料检验记录 12.4.2理化实验原材料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