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监考考试与少先队员品德培养
考试是目前学校教育最主要的评价手段,其目的是检查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传统的考试都是在监考人员的监视之下进行的,以维持考场秩序,预防作弊行为的产生。但是,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作弊是违纪行为,是可耻的事,而且可能还会受到惩罚。所以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都不会计划在考试中作弊。另一方面,初中少先队员、团员(包括相当一部分小学五、六年级的少先队员),在心理发展上,独立意识和“成人感”逐步增强,希望得到成年人平等地对待和信任;在性格上处于重要的发展期,趋向定型,道德意识也进一步觉醒。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传统的在监考人员监视下的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的行为。为了改变这一不尽合理的状况,可以采用无人监考的考试形式,下面的关于无人监考考试的具体做法,可供参考:
一、考前教育。
实行无人监考考试的中队,每次组织考试之前,都要求辅导员组织一次主题队会,讨论考试和无人监考考试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无人监考考场的纪律,教育少先队员遵守自己不作弊的承诺,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善于自我约束的好队员,敢于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侥幸心理,把参加无人监考考试作为自已磨炼意志、提高修养的重要机会,使参加无人监考考试成为一种光荣之举;并且可以让一部分少先队员,特别是曾有过作弊经历的队员作表态发言,主动请大家监督。最后,由每个人决定自己是否参加无人监考考场的考试。
二、考场运作。
每场考试之前,老师可以对考场进行清场,清理与考试有关的各种资料;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座位调整。考试开始,老师分发试卷,并作必要的考试说明后,离开考场。在考试过程中,负责巡视的老师和辅导员,可以作适当次数的考场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解决考生的正当要求,同时也是对作弊怀有侥幸心理的个别少先队员的一种震慑。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考生必须立即停止答卷,等待老师来收试卷。各中队没有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按照传统的监考方式,另行组织考试。
三、监督机制。
各中队报名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少先队员、团员混合编入每一个考场。例如:一个考场如果有四排考生,那么每一排考生可以来自同一年级的不同中队,以利于相互监督。要鼓励学生
在每场考试结束之后,勇敢地检举出考试中作弊的人员,可以写检举信和字条,投入设在考场外的“检举箱”中,也可以直接找老师检举作弊者。还要鼓励检举者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名字,经调查属实的,要通报表扬,在学生中培养敢于跟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正气。同时也要对打击报复者和故意诬陷者给予严肃处理。
四、违纪处理。
考试中的违纪行为,主要是作弊。虽然它只是一种个别现象,但影响很恶劣,不仅使检查学生成绩的考试手段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品质。我们对于作弊者的处理,一般是全校(大队)通报批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和处理,作弊学科成绩以零分计。队员的作弊行为暴露并被确认以后,往往非常害怕受到纪律处分,常常在没有真正认识错误时,就急于检查自己的错误,以十分痛心的心情向老师求情。不少学生作弊暴露以后十分懊悔,长时间里都感到抬不起头,怀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痛恨心情。教师应抓住这种教育上的时机,用典型事例教育作弊者和其他有作弊动机者。有过作弊行为的少先队员,在下一次考试之前,只要本人提出申请,并向中队乃至大队表明自己的决心,就应该允许他(她)再次参加“无人监考考试”,以给其改过自新、重塑形象的自我教育的机会。但是,如
果他(她)在考试中再次作弊,将给予更严历的处理。
我们用两年多的时间,在一个年级八个中队的四个中队进行了“无人监考考试”制度的实验,另四个中队作为比较中队。实验中,我们对采用有人监考考试形式的中队发生的作弊情况作了调查,有明显作弊动机者约占12%左右,有作弊行为者一般不超过5%。而在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中,作弊人数一般不超过1%,而且呈下降趋势;各中队不愿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逐次减少,目前已几近全员参加。从考试的成绩上,实验中队和对照中队的平均成绩基本持平,实验考场中的雷同试卷极少出现,反映了成绩较高的真实性。在对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少先队员和团员的调查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够参加这种形式的考试感到光荣,普遍认为自己的自我约束力、克服作弊侥幸心理的能力逐步增强了;无论自己考的成绩好坏,都能体验到诚实和信守承诺所带来的特殊的心灵愉悦感和骄傲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这种“无人监考考试”方式,并且形成了非常良好的考风。
事实证明,无人监考的考试形式,对于少先队员(特别是高年级少先队员)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是显著的,将对他们良好性格
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
无人监考考试与少先队员品德培养
考试是目前学校教育最主要的评价手段,其目的是检查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传统的考试都是在监考人员的监视之下进行的,以维持考场秩序,预防作弊行为的产生。但是,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作弊是违纪行为,是可耻的事,而且可能还会受到惩罚。所以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都不会计划在考试中作弊。另一方面,初中少先队员、团员(包括相当一部分小学五、六年级的少先队员),在心理发展上,独立意识和“成人感”逐步增强,希望得到成年人平等地对待和信任;在性格上处于重要的发展期,趋向定型,道德意识也进一步觉醒。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传统的在监考人员监视下的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的行为。为了改变这一不尽合理的状况,可以采用无人监考的考试形式,下面的关于无人监考考试的具体做法,可供参考:
一、考前教育。
实行无人监考考试的中队,每次组织考试之前,都要求辅导员组织一次主题队会,讨论考试和无人监考考试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无人监考考场的纪律,教育少先队员遵守自己不作弊的承诺,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善于自我约束的好队员,敢于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侥幸心理,把参加无人监考考试作为自已磨炼意志、提高修养的重要机会,使参加无人监考考试成为一种光荣之举;并且可以让一部分少先队员,特别是曾有过作弊经历的队员作表态发言,主动请大家监督。最后,由每个人决定自己是否参加无人监考考场的考试。
二、考场运作。
每场考试之前,老师可以对考场进行清场,清理与考试有关的各种资料;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座位调整。考试开始,老师分发试卷,并作必要的考试说明后,离开考场。在考试过程中,负责巡视的老师和辅导员,可以作适当次数的考场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解决考生的正当要求,同时也是对作弊怀有侥幸心理的个别少先队员的一种震慑。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考生必须立即停止答卷,等待老师来收试卷。各中队没有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按照传统的监考方式,另行组织考试。
三、监督机制。
各中队报名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少先队员、团员混合编入每一个考场。例如:一个考场如果有四排考生,那么每一排考生可以来自同一年级的不同中队,以利于相互监督。要鼓励学生
在每场考试结束之后,勇敢地检举出考试中作弊的人员,可以写检举信和字条,投入设在考场外的“检举箱”中,也可以直接找老师检举作弊者。还要鼓励检举者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名字,经调查属实的,要通报表扬,在学生中培养敢于跟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正气。同时也要对打击报复者和故意诬陷者给予严肃处理。
四、违纪处理。
考试中的违纪行为,主要是作弊。虽然它只是一种个别现象,但影响很恶劣,不仅使检查学生成绩的考试手段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品质。我们对于作弊者的处理,一般是全校(大队)通报批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和处理,作弊学科成绩以零分计。队员的作弊行为暴露并被确认以后,往往非常害怕受到纪律处分,常常在没有真正认识错误时,就急于检查自己的错误,以十分痛心的心情向老师求情。不少学生作弊暴露以后十分懊悔,长时间里都感到抬不起头,怀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痛恨心情。教师应抓住这种教育上的时机,用典型事例教育作弊者和其他有作弊动机者。有过作弊行为的少先队员,在下一次考试之前,只要本人提出申请,并向中队乃至大队表明自己的决心,就应该允许他(她)再次参加“无人监考考试”,以给其改过自新、重塑形象的自我教育的机会。但是,如
果他(她)在考试中再次作弊,将给予更严历的处理。
我们用两年多的时间,在一个年级八个中队的四个中队进行了“无人监考考试”制度的实验,另四个中队作为比较中队。实验中,我们对采用有人监考考试形式的中队发生的作弊情况作了调查,有明显作弊动机者约占12%左右,有作弊行为者一般不超过5%。而在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中,作弊人数一般不超过1%,而且呈下降趋势;各中队不愿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学生逐次减少,目前已几近全员参加。从考试的成绩上,实验中队和对照中队的平均成绩基本持平,实验考场中的雷同试卷极少出现,反映了成绩较高的真实性。在对参加无人监考考试的少先队员和团员的调查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够参加这种形式的考试感到光荣,普遍认为自己的自我约束力、克服作弊侥幸心理的能力逐步增强了;无论自己考的成绩好坏,都能体验到诚实和信守承诺所带来的特殊的心灵愉悦感和骄傲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这种“无人监考考试”方式,并且形成了非常良好的考风。
事实证明,无人监考的考试形式,对于少先队员(特别是高年级少先队员)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是显著的,将对他们良好性格
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