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湖面下潜伏的魔鬼

  距离非洲国家卢旺达境内基伍湖18千米处,是著名的尼拉刚果火山。数年前,尼拉刚果火山爆发了,这是卢旺达爆发内战以来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天灾――仅在其中的一次喷发中,就有50多人丧生,最终,有50多万人因这次火山大爆发而无家可归。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科学家却认为在这场灾难中当地人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更可怕的、一次就能让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毙命的大灾难可能还在后头,这样的灾难就曾在别的地方发生过。

  灾难突袭

  1984年的一天早晨,在西非国家喀麦隆,阿哈吉・阿布杜在骑自行车前往自家农场的途中,发现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死尸。他刚开始时还以为出了车祸,紧接着意识到肯定发生了比车祸更严重的大事,甚至感觉自己也已死到临头。

  一名村民说:“听说他们遭到了屠杀,但又不大像。当时,两个人跑过来对我们说,出事的车子里共有12人,结果就有10人死掉了。他问这些人是怎么死的,这两人说,他们当时坐在那辆小型货车的车顶上,其余的人则坐在车子里。司机第一个下车,想看看发动机为什么不转了,结果他立即倒地。坐在后排的人跟着下了车,想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哪想全都倒地而死。”这些人死前都未曾挣扎过,好像死于某种烈性传染病。灾难的发生如此突然,于是有传言说,那些死者遭到了某种生化武器的袭击。

  皮埃尔・扎布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医生,皮埃尔等人在未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的情况下,就把尸体抬进了军方派来的吉普车上。几分钟后,尸体就被运到了医院。与此同时,警方也赶到并封锁了医院。

  事发几个月后,美国罗德岛大学的哈拉杜尔・西古森教授来到出事现场所在的莫罗温湖地区。生化武器的嫌疑立刻就被排除了,因为受害者们看上去更像是死于窒息。有人说,事发当时曾出现过一阵浓密的白雾,不过很快就消散了。皮埃尔医生回忆说,在他们当时就快要到达出事现场时,遇到了一个逃命者,就在这时,皮埃尔闻到了一股很难闻的气味,好像是臭鸡蛋或者火药发出的。

  白雾和臭味?开始时,西古森对此一头雾水,但他立即又得到了另一条线索:那10人都是死在经过湖边的路上。西古森由此确信,不管这个杀手是从何处冒出的,都一定同莫罗温湖有关联。他有些战战兢兢地坐上小艇,驶向湖心,并向湖底投去水样提取瓶。然后,他缓缓地将取样瓶拉上来,当取样瓶就快被提出湖面时,他发现瓶中出现了大量气泡,并立即意识到深层湖水中肯定充满了气体,经检测西古森证实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人人都会呼出二氧化碳,少量的二氧化碳是无害的,可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却会让人窒息,足以置人于死地。西古森断定,二氧化碳正是酿成莫罗温湖大悲剧的元凶。但是,是什么原因将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逼出了湖水?可惜的是,还没能等西古森找到答案,神秘杀手又出手了。

  悲剧重演

  两年后的1986年,喀麦隆的尼欧斯湖地区发生的特大惨剧,再度震惊了世界。当时的新闻报道说,一种神秘的致命性气体袭击了尼欧斯湖地区,造成至少1 200人丧生。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杀手已不见踪迹,却留下了大量线索。目击者说,事发时他们见到有白雾在飘,但那白雾不往空中跑,却大多落向地面。还有人说,听见一声巨响后,他跑到了屋外,却见自己的牛全部死了,他立即跑回屋里,又发现妻子和女儿也倒在了一桶水旁边。同莫罗温湖悲剧中的情况一样,这一次也有人闻到了刺鼻的臭味。除此以外,幸存者身体表面还有奇怪的伤痕。一名目击者说:“醒来后,我发现自己左臂上有烧伤,可接着又不觉得痛了,可能是连神经也被烧麻木了。”

  看来,只有一个现象能解释这些证据,因为既能引发爆炸,又能产生刺鼻的气体,还能导致烧伤的非火山爆发莫属。的确,尼欧斯湖不是一般的湖,和莫罗温湖一样,它也坐落在火山口上。事实上,这两个湖都是在一个火山链的顶部形成的,而这个火山链中就包括如今仍然活跃的喀麦隆山。由此来看,杀人元凶就是尼欧斯湖底下火山喷发出的有毒气体。

  此次前来调查的美国科学家包括乔治・克宁和比尔・伊万斯,他们最早抵达现场。对他们来说,开始只是很平常的调查,结果变成了一次大发现,而且这一大发现将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湖也会杀人”这句话的含义。伊万斯则说:“我们刚来时,一切看来都指向火山爆发。首先,尼欧斯湖是个火山湖;其次,这次灾难的规模是如此之大;第三,一些受害者身上有烧伤。”可是,当他们走到火山口顶部时,才意识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要是真的发生过火山喷发,熔浆流之类的沉积物必然会从湖底冲上来,在火山口顶部留下痕迹。可问题是,在火山口顶部未能发现丝毫痕迹。由此可以推测,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克宁和伊万斯接着感觉到,答案还是得去湖中寻找。

  凶手竟是它

  在尼欧斯湖的最南端,一座高出湖面大约100米的山崖让克宁傻了眼。这座一年前还植被茂密的山崖,如今却一片光秃秃,不仅植被不见了,而且连土壤也没了,好像这座山崖刚被冲洗过,大水回湖时,把草垫和树木也一起带走了。

  然而,湖北面的山崖却几乎未受影响。换句话说,大水仿佛是瞄准湖的南端喷射上来的,但由此来看,又与湖底的火山活动十分吻合。于是,克宁和伊万斯又到湖水中去寻找火山喷发的痕迹。首先是测水温,由于火山是如此炽热,因此底层湖水应该仍然是温暖的,甚至热度还很高。测试结果却表明,水温并未出现异常。这让克宁和伊万斯非常吃惊,于是他们又重复测量了多次,结果还是一样。接着,他们又在湖水中寻找硫化物和氯化物,这两者都是火山喷发中的常见产物。可是,测量结果让他们又一次感到迷惑――尽管许多幸存者都报告说自己闻到了臭鸡蛋或火药气味(硫化物的典型气味),可湖水中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却极低。   至此,可以断言肇事元凶不是火山。那么,凶手究竟是谁呢?还有什么情况能同时造成怪异气味和烧伤呢?尼欧斯湖底部到底隐藏着什么恶魔呢?谁也没有想到,有关凶手的第一条重要线索竟然来自于另一个杀人湖――前面提到的莫罗温湖。当时,早已回到美国的西古森教授仍在分析自己取回的莫罗温湖水样,目的是想确定其中的二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根据产生地的不同,气体也有自己独特的“指纹”(化学组成),比如植物产生的碳就与高山产生的碳不同。经过“指纹”对比,西古森发现莫罗温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与地低深处的二氧化碳完全一样。

  这表明,莫罗温湖底水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并非来自火山,而是来自地底深处,是地底深处的二氧化碳通过地壳中的岩石裂缝逃逸至湖水中的。由此,西古森提出了自己对莫罗温湖悲剧的解释:莫罗温湖就像一瓶巨大的高压汽水,由于深层湖水中的压强与压力极大,从地壳岩石裂缝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被高压溶解在湖水中,一旦高压被打破,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像脱缰之马一样喷涌出湖面,从而酿成大灾。

  西古森的理论是如此新奇,一经提出就在科学界引起极大的争议。毕竟,湖水能淹死人,可有谁见过爆炸的湖呢?尽管将信将疑,克宁和伊万斯还是决定在尼欧斯湖测试一下西古森的理论。果然不出所料,尼欧斯湖底层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可是,另一个谜题接踵而来: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怎么进入湖底的呢?正在这时,克宁和伊万斯从当地人那里听到了魔泉杀死青蛙、鸟类等动物的奇异故事。当地人说,不管是哪种小动物,只要一靠近魔泉,就立刻会倒地而死,就像在尼欧斯湖大惨剧中死亡的人畜一样。

  克宁和伊万斯来到魔泉,见泉水中有许多气泡,经测试果然为二氧化碳。他们立即想到:要是尼欧斯湖底也有这样一处魔泉,只需100年时间,湖水中的二氧化碳就足以造成重大惨剧。于是,他们将尼欧斯湖深层水样与魔泉水样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完全一致。由此可以断定,尼欧斯湖底一定存在至少一个这样的魔泉,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向湖中注入二氧化碳。随着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尼欧斯湖就成为一枚巨大的定时炸弹,只等某个事件来将它引爆。那会是什么事件呢?观察尼欧斯湖周围的悬崖,明显可见其中有些岩石已脱落。进一步调查表明,大灾难发生之前曾发生山体滑坡,大量岩石因此坠入湖中,加之尼欧斯湖坡度很陡,于是岩石就打破了湖底的压力平衡,灾难由此引发。

  不过,还有两大谜题未解:神秘的臭味从何而来?受害者身体表面的烧伤和水泡又是怎么回事?对于前者,现在公认的观点是极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使人产生幻觉,其中就包括闻到臭鸡蛋或火药味,而对于后者,参与调查的英国医生彼得・巴斯特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它们并不像一般的烧伤,但确实是明显的溃疡和水泡。问题是,二氧化碳怎么可能“烧”人呢?巴斯特联想到了另一种与二氧化碳极为相似,但能让人体产生水泡、比二氧化碳更致命的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让人昏迷,并使皮肤中的体液循环减少,从而使人体表面产生水泡。他进一步想到:二氧化碳是否也能产生这种后果呢?经过与幸存者交谈,他确信二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会产生麻醉剂的效果,致人昏睡。昏睡太久而不翻身,也会造成皮肤中的体液循环减少,供氧不足,最终出现水泡性溃疡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尼欧斯湖悲剧遇难者身上的“烧伤”其实是高压水泡,而不是真正的烧伤。至此,尼欧斯湖悲剧终于真相大白。但是,如何才能阻止悲剧再度发生呢?

  潜在的危机

  要想避免悲剧重演,有一个办法就是“放气”――将湖底的二氧化碳吸出湖面,逐步释放掉,从而避免二氧化碳在湖底聚积,以此消除隐患。这一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和把吸管插入汽水瓶中差不多,只不过所需的排气管是高科技的。在经过多年试验之后,2001年1月,一组法国和喀麦隆科学家将一根排气管插入了尼欧斯湖底。一打开管顶封口,气压就逼水柱冲向空中,高达50米。

  不过,单靠一根排气管,要想彻底消除隐患,起码需要15年的时间。所以,科学家们目前正向全球各个发达国家请求援助,希望能多装几根耗资不菲的排气管,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这枚“定时炸弹”。虽然现在隐患尚未完全消除,但总算找到了制服“恶魔”的办法,所以尼欧斯湖岸的村民们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并开始重返家园。然而,尼欧斯湖并非是唯一的“炸弹湖”,甚至也不算是一枚“大型炸弹”。真正的“重磅炸弹”是位于卢旺达的基伍湖,它也是非洲最大和最深的湖之一,比尼欧斯湖大2 000倍,生活在湖岸的人口也要多得多。更让人担忧的是,那里的人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正生活在“巨型炸弹”的阴影中,每天照样在湖边温泉中洗泡泡浴。他们同样不相信,这些有趣的泡泡正是可能要他们命的二氧化碳。这些天然的澡堂温泉,正在把基伍湖“训练”成一个可怕的“杀手”。

  距离非洲国家卢旺达境内基伍湖18千米处,是著名的尼拉刚果火山。数年前,尼拉刚果火山爆发了,这是卢旺达爆发内战以来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天灾――仅在其中的一次喷发中,就有50多人丧生,最终,有50多万人因这次火山大爆发而无家可归。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科学家却认为在这场灾难中当地人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更可怕的、一次就能让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毙命的大灾难可能还在后头,这样的灾难就曾在别的地方发生过。

  灾难突袭

  1984年的一天早晨,在西非国家喀麦隆,阿哈吉・阿布杜在骑自行车前往自家农场的途中,发现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死尸。他刚开始时还以为出了车祸,紧接着意识到肯定发生了比车祸更严重的大事,甚至感觉自己也已死到临头。

  一名村民说:“听说他们遭到了屠杀,但又不大像。当时,两个人跑过来对我们说,出事的车子里共有12人,结果就有10人死掉了。他问这些人是怎么死的,这两人说,他们当时坐在那辆小型货车的车顶上,其余的人则坐在车子里。司机第一个下车,想看看发动机为什么不转了,结果他立即倒地。坐在后排的人跟着下了车,想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哪想全都倒地而死。”这些人死前都未曾挣扎过,好像死于某种烈性传染病。灾难的发生如此突然,于是有传言说,那些死者遭到了某种生化武器的袭击。

  皮埃尔・扎布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医生,皮埃尔等人在未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的情况下,就把尸体抬进了军方派来的吉普车上。几分钟后,尸体就被运到了医院。与此同时,警方也赶到并封锁了医院。

  事发几个月后,美国罗德岛大学的哈拉杜尔・西古森教授来到出事现场所在的莫罗温湖地区。生化武器的嫌疑立刻就被排除了,因为受害者们看上去更像是死于窒息。有人说,事发当时曾出现过一阵浓密的白雾,不过很快就消散了。皮埃尔医生回忆说,在他们当时就快要到达出事现场时,遇到了一个逃命者,就在这时,皮埃尔闻到了一股很难闻的气味,好像是臭鸡蛋或者火药发出的。

  白雾和臭味?开始时,西古森对此一头雾水,但他立即又得到了另一条线索:那10人都是死在经过湖边的路上。西古森由此确信,不管这个杀手是从何处冒出的,都一定同莫罗温湖有关联。他有些战战兢兢地坐上小艇,驶向湖心,并向湖底投去水样提取瓶。然后,他缓缓地将取样瓶拉上来,当取样瓶就快被提出湖面时,他发现瓶中出现了大量气泡,并立即意识到深层湖水中肯定充满了气体,经检测西古森证实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人人都会呼出二氧化碳,少量的二氧化碳是无害的,可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却会让人窒息,足以置人于死地。西古森断定,二氧化碳正是酿成莫罗温湖大悲剧的元凶。但是,是什么原因将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逼出了湖水?可惜的是,还没能等西古森找到答案,神秘杀手又出手了。

  悲剧重演

  两年后的1986年,喀麦隆的尼欧斯湖地区发生的特大惨剧,再度震惊了世界。当时的新闻报道说,一种神秘的致命性气体袭击了尼欧斯湖地区,造成至少1 200人丧生。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杀手已不见踪迹,却留下了大量线索。目击者说,事发时他们见到有白雾在飘,但那白雾不往空中跑,却大多落向地面。还有人说,听见一声巨响后,他跑到了屋外,却见自己的牛全部死了,他立即跑回屋里,又发现妻子和女儿也倒在了一桶水旁边。同莫罗温湖悲剧中的情况一样,这一次也有人闻到了刺鼻的臭味。除此以外,幸存者身体表面还有奇怪的伤痕。一名目击者说:“醒来后,我发现自己左臂上有烧伤,可接着又不觉得痛了,可能是连神经也被烧麻木了。”

  看来,只有一个现象能解释这些证据,因为既能引发爆炸,又能产生刺鼻的气体,还能导致烧伤的非火山爆发莫属。的确,尼欧斯湖不是一般的湖,和莫罗温湖一样,它也坐落在火山口上。事实上,这两个湖都是在一个火山链的顶部形成的,而这个火山链中就包括如今仍然活跃的喀麦隆山。由此来看,杀人元凶就是尼欧斯湖底下火山喷发出的有毒气体。

  此次前来调查的美国科学家包括乔治・克宁和比尔・伊万斯,他们最早抵达现场。对他们来说,开始只是很平常的调查,结果变成了一次大发现,而且这一大发现将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湖也会杀人”这句话的含义。伊万斯则说:“我们刚来时,一切看来都指向火山爆发。首先,尼欧斯湖是个火山湖;其次,这次灾难的规模是如此之大;第三,一些受害者身上有烧伤。”可是,当他们走到火山口顶部时,才意识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要是真的发生过火山喷发,熔浆流之类的沉积物必然会从湖底冲上来,在火山口顶部留下痕迹。可问题是,在火山口顶部未能发现丝毫痕迹。由此可以推测,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克宁和伊万斯接着感觉到,答案还是得去湖中寻找。

  凶手竟是它

  在尼欧斯湖的最南端,一座高出湖面大约100米的山崖让克宁傻了眼。这座一年前还植被茂密的山崖,如今却一片光秃秃,不仅植被不见了,而且连土壤也没了,好像这座山崖刚被冲洗过,大水回湖时,把草垫和树木也一起带走了。

  然而,湖北面的山崖却几乎未受影响。换句话说,大水仿佛是瞄准湖的南端喷射上来的,但由此来看,又与湖底的火山活动十分吻合。于是,克宁和伊万斯又到湖水中去寻找火山喷发的痕迹。首先是测水温,由于火山是如此炽热,因此底层湖水应该仍然是温暖的,甚至热度还很高。测试结果却表明,水温并未出现异常。这让克宁和伊万斯非常吃惊,于是他们又重复测量了多次,结果还是一样。接着,他们又在湖水中寻找硫化物和氯化物,这两者都是火山喷发中的常见产物。可是,测量结果让他们又一次感到迷惑――尽管许多幸存者都报告说自己闻到了臭鸡蛋或火药气味(硫化物的典型气味),可湖水中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却极低。   至此,可以断言肇事元凶不是火山。那么,凶手究竟是谁呢?还有什么情况能同时造成怪异气味和烧伤呢?尼欧斯湖底部到底隐藏着什么恶魔呢?谁也没有想到,有关凶手的第一条重要线索竟然来自于另一个杀人湖――前面提到的莫罗温湖。当时,早已回到美国的西古森教授仍在分析自己取回的莫罗温湖水样,目的是想确定其中的二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根据产生地的不同,气体也有自己独特的“指纹”(化学组成),比如植物产生的碳就与高山产生的碳不同。经过“指纹”对比,西古森发现莫罗温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与地低深处的二氧化碳完全一样。

  这表明,莫罗温湖底水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并非来自火山,而是来自地底深处,是地底深处的二氧化碳通过地壳中的岩石裂缝逃逸至湖水中的。由此,西古森提出了自己对莫罗温湖悲剧的解释:莫罗温湖就像一瓶巨大的高压汽水,由于深层湖水中的压强与压力极大,从地壳岩石裂缝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被高压溶解在湖水中,一旦高压被打破,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像脱缰之马一样喷涌出湖面,从而酿成大灾。

  西古森的理论是如此新奇,一经提出就在科学界引起极大的争议。毕竟,湖水能淹死人,可有谁见过爆炸的湖呢?尽管将信将疑,克宁和伊万斯还是决定在尼欧斯湖测试一下西古森的理论。果然不出所料,尼欧斯湖底层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可是,另一个谜题接踵而来: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怎么进入湖底的呢?正在这时,克宁和伊万斯从当地人那里听到了魔泉杀死青蛙、鸟类等动物的奇异故事。当地人说,不管是哪种小动物,只要一靠近魔泉,就立刻会倒地而死,就像在尼欧斯湖大惨剧中死亡的人畜一样。

  克宁和伊万斯来到魔泉,见泉水中有许多气泡,经测试果然为二氧化碳。他们立即想到:要是尼欧斯湖底也有这样一处魔泉,只需100年时间,湖水中的二氧化碳就足以造成重大惨剧。于是,他们将尼欧斯湖深层水样与魔泉水样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完全一致。由此可以断定,尼欧斯湖底一定存在至少一个这样的魔泉,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向湖中注入二氧化碳。随着湖底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尼欧斯湖就成为一枚巨大的定时炸弹,只等某个事件来将它引爆。那会是什么事件呢?观察尼欧斯湖周围的悬崖,明显可见其中有些岩石已脱落。进一步调查表明,大灾难发生之前曾发生山体滑坡,大量岩石因此坠入湖中,加之尼欧斯湖坡度很陡,于是岩石就打破了湖底的压力平衡,灾难由此引发。

  不过,还有两大谜题未解:神秘的臭味从何而来?受害者身体表面的烧伤和水泡又是怎么回事?对于前者,现在公认的观点是极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使人产生幻觉,其中就包括闻到臭鸡蛋或火药味,而对于后者,参与调查的英国医生彼得・巴斯特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它们并不像一般的烧伤,但确实是明显的溃疡和水泡。问题是,二氧化碳怎么可能“烧”人呢?巴斯特联想到了另一种与二氧化碳极为相似,但能让人体产生水泡、比二氧化碳更致命的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让人昏迷,并使皮肤中的体液循环减少,从而使人体表面产生水泡。他进一步想到:二氧化碳是否也能产生这种后果呢?经过与幸存者交谈,他确信二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会产生麻醉剂的效果,致人昏睡。昏睡太久而不翻身,也会造成皮肤中的体液循环减少,供氧不足,最终出现水泡性溃疡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尼欧斯湖悲剧遇难者身上的“烧伤”其实是高压水泡,而不是真正的烧伤。至此,尼欧斯湖悲剧终于真相大白。但是,如何才能阻止悲剧再度发生呢?

  潜在的危机

  要想避免悲剧重演,有一个办法就是“放气”――将湖底的二氧化碳吸出湖面,逐步释放掉,从而避免二氧化碳在湖底聚积,以此消除隐患。这一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和把吸管插入汽水瓶中差不多,只不过所需的排气管是高科技的。在经过多年试验之后,2001年1月,一组法国和喀麦隆科学家将一根排气管插入了尼欧斯湖底。一打开管顶封口,气压就逼水柱冲向空中,高达50米。

  不过,单靠一根排气管,要想彻底消除隐患,起码需要15年的时间。所以,科学家们目前正向全球各个发达国家请求援助,希望能多装几根耗资不菲的排气管,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这枚“定时炸弹”。虽然现在隐患尚未完全消除,但总算找到了制服“恶魔”的办法,所以尼欧斯湖岸的村民们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并开始重返家园。然而,尼欧斯湖并非是唯一的“炸弹湖”,甚至也不算是一枚“大型炸弹”。真正的“重磅炸弹”是位于卢旺达的基伍湖,它也是非洲最大和最深的湖之一,比尼欧斯湖大2 000倍,生活在湖岸的人口也要多得多。更让人担忧的是,那里的人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正生活在“巨型炸弹”的阴影中,每天照样在湖边温泉中洗泡泡浴。他们同样不相信,这些有趣的泡泡正是可能要他们命的二氧化碳。这些天然的澡堂温泉,正在把基伍湖“训练”成一个可怕的“杀手”。


相关文章

  • 大雅河漂流
  • 作文库(ZuoWenKu.net)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爸爸的几个朋友去玩漂流了! 刚一进门,"大雅河漂流,东北第一飘"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我和三个小伙伴冲在了最前面,说说笑笑的一直跑到了漂流的 ...查看


  • 老爷庙水域沉船之迷
  • 老庙水域位于鄱阳湖北端的江西都昌县,水域东岸有座庙叫"老爷庙".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通往长江唯一通道. 据悉,自古至今在此沉没和离奇失踪的船只和人员无计其数,令人百思不解.仅在1985年8月3日,就有13艘船在此接连失事. ...查看


  • 9 鸬鹚 一.教学要求
  • 1.了解湖面的景色以及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情景,体会湖面景色的美丽.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及其表达的方法. 3.学会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湖面的景色及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情景,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教具 ...查看


  • 描写太湖的句子段落
  • 1.太湖湖面水波粼粼.波光艳丽,好像财神把他那金黄的宝贝洒向了水中.不一会儿,太湖湖心岛--鼋头渚到了.鼋头渚不同于咱们北方的小岛,它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峰峦隐现,气象万千,成为了太湖最美的一角. 2.清晨,东方露出了鱼肚 ...查看


  • [望洞庭]教学反思
  • 篇一: <望洞庭>教学反思 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 ...查看


  • 平静的湖面
  • 平静的湖面 最近无聊花了25元坐了一次轮船,因为坐的是游船.而不是心目中的渔船,那种出自沈从文笔下的渔船.坐上船的那一刻可能算是平生的第一次吧!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飘摇也没有诗歌里的雨景.天是很冷的,只穿了一件单衣.船启动了岸也离我越来越远.江 ...查看


  • 写景的好段:描写西湖风景的好段
  • 1.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 ...查看


  • 香格里拉普达措简介
  • 普达措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东22千米处. 普达措 "普达措"藏语意为神助乘舟到达湖的彼岸.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个无任何污染的童话世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湖清清,天湛蓝,是修 ...查看


  • 优美的段落:描写水的优美段落
  • 1.大明湖是静的,如明镜一般;它是活的,跟我们一起跳跃;它又是硬的,像碧玉一样;它还是朦朦胧胧的,戴着一层轻纱. 2.湖边的柳树刚刚发出嫩绿的新芽,柳条随风摆动,像婷婷玉立的小姑娘在跳甩发舞.平静.清澈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映出了蓝蓝的天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