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起来了。
寺门口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晚上风来时,树木的呼啸,自然不是近来才有的,可是,最近这种声响更加来得频繁了,而且声势是那么浩大,活像冲近堤岸的钱塘江的夜潮一样。
最显著的变化,还在那些树木叶子的颜色上。
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它里面有不少殿塔、亭坊,有许多形态生动的造像。同时,它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人工种植的和野生的树木也相当繁密。如果登上金刚宝座塔的高台向四周望去,就会觉得这里正是一片久历年代的丛林,而殿堂、牌坊等,不过是点缀在苍翠的林子里的一些建筑物罢了。
我是旧历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那时候山上的气温自然已经比城里的来得低些。可是,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秋色正在怀孕呢。
约略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几株柿子树,泉水院前面院子里那些沿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它们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
可是,从碧云寺的整个景色看来,这不能算是什么大变化。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尽管它已经走近了这种动摇的边沿。
到了近日,情景就突然改变了。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而且它来得那么神速,正像我们新中国各方面前进的步子一样。
我模糊的季节感被惊醒过来了。
在那些树木里变化最分明的,首先要算爬山虎。碧云寺里,在这个院子,在那个院子,在石山上,在墙壁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它那蔓延的枝条和桃形及笔架形的叶子。前些时,这种叶子变了颜色的,还只限于某些院子里。现在,不论这里那里的,都在急速地换上了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它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
叫我最难忘情的,是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的那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它的年龄自然没有大槐树那么老大,可是,从它粗大的根干看来,也决不是怎样年轻了。它的枝条从槐树的老干上向上爬,到了分杈的地方,那些枝条也分头跟着枝桠爬了上去,一直爬到它们的末梢。它的叶子繁密而又肥大(有些简直大过了我们的手掌) ,密密地缀满了槐树的那些枝桠。平常的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因为彼此形态上尽管不同,颜色却是一样的。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的叶子,有一些也渐渐变成黄色,可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那株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非常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来。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人们从下面向上望去,每片叶子都好像是透明的。它把大槐树也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我每天走过那里,总要抬头望望那些艳丽的叶子,停留好些时刻,才舍得走开。 像这样地显明而急速地变化着颜色的,除了爬山虎,当然还有别的树木。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前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
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它的许多叶子也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碧云寺的附近,特别是右边和后面的山地上,那些柿子树和别的许多树木„„我们就近望去,更是丹黄满眼了。
自然,寺内外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之类,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许多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这里一片黄,那里一片赤„„不像过去那样,到处都只见到青青绿绿的。
这种景象,自然地叫我们想起那春夏之间群花盛开的花园来。可是,彩色的秋林,到底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景是豪壮的、庄严的。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我们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 悲秋" ,是我们古诗歌传统上一个最常用的名词。引起诗人们伤感的自然现象,当然不是单纯的,草木的变色和零落,却可以说是当中有力的一种。我们知道,过去许多" 悲秋" 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 草木黄落" 的景象的。
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可以说是叫人感到愉快的一种时辰。在农业经济上,秋天是收成的季节;在气候上,在一般自然景色上,秋天也是很可爱的(这,你只要把它去跟接着来的冬天比一比就得了) 。古人所谓" 春秋佳日" ,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我们还是谈谈叶子变色的话罢。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都是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象征着繁荣。但是,从视角上说,从审美的眼光上说,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它应该怎样唤起人们那种欢快的感情啊!
自然,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在过去的社会里,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叹惜自己阶级的衰败,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加以他们对自然、社会的知识的局限,就更加强了这种情思的表现。他们对于变色或凋零的草木感到悲伤,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现在,造成过去诗人哀感的那种社会根源,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人们对于事物也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力。今天,我们的诗人,我们的广大人民,都以饱满的精神,健康的思想,参与着雄伟的新社会建设工程。美好的自然景象,对于我们只有激起欢乐的情怀。旧诗词中那种常见的哀愁,跟我们的诗的灵感是缺少缘分的。
就说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或诗人们的一切作品,对于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是唉声叹气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句) ,这固然是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美丽的。“扁舟一叶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句) ,诗人对于那种江南秋色,不正是带着羡慕的神气吗? 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吴伟业句) 、“半江红树卖鲈鱼”(王士祯句) „„这些美丽的诗句,都不是像" 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那样饱含着哀伤情调的。大家知道," 现在" 跟" 过去" 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利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我不是什么老北京。可是,凭我这些年来的经验,我敢大胆地说,秋色是北京最可爱的一个季节,尽管我们还嫌它的日子短了些。当这房子里火炉还没生火,气候凉爽可是并
不寒冷的时候,观览香山一带(包含碧云寺在内) 自然的丰富色彩,正是北京市民和远方游客一种难得的眼福。让古代那些别有怀抱的伤心人,去对叶子叹息或掉泪吧! 我们却要在这种红、黄、赤、绿的自然色彩的展览中,作一个纵情的、会心的鉴赏家!
苍山如梦
王开林
我曾三次登临张家界的黄狮寨,尤以月夜攀顶的那次最为赏心惬意。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夏晚,有两三同伴,一路唱着歌,也许是热情的歌声撩发了山中那些不知名的虫子,因此蛩音一阵盖过一阵。脱出林薮,抵达山巅,不约而同,大家一起噤声,只因穹顶团团青云烘托着一钩新月,令人顿生“惊才绝艳”之感。
她简直太完美了,唯其脱俗,远离尘嚣,好似佳人幽居空谷,使我辈不敢有半分亵玩之意。我们择地而坐,仰眺月中桂影,久久发痴,我甚至想从万丈悬崖纵身跃入静静的画卷之中,疾如唯一跳荡的笔触。
金鞭溪中流淌着大山脉管里特有的那种纯净之至的“血液”,激活了此间所有的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也洗亮了游客的倦眼。峰峰如鬼斧神工削出,处处可见刚劲婀娜之美。一年四季,这溪水总似初嫁的新妇,情怀款款,频生好梦,而且妙就妙在从无梦醒时分。紫草潭潭深千尺,凝碧如百年芳醇,息影的诸峰则仿佛壮士解甲归田,聚此豪饮,真是万盏千盅都不倒的高阳酒徒。潺潺清流蜿蜒而下,至水绕四门,汇合众溪,遂立意向索溪峪投奔而去。人在深山,迷路时,还有什么比溪水更好的向导?
在索溪峪的宝洪湖,我看到了极可爱的水,汪澹一泊,清明如初开的天镜。漂舟不系,任其所之,乃一声画中游,直令人欲仙欲死。于此听猿声相应,看猕猴桃寂寞地结果,似非人间岁月。若是暮春时节,水中有落红无数,又该有几分伤感袭上心头吧。峰峦攒簇,青黛的倒影欲静而风不止,恍恍然复飘飘然,真不知怎样的丹青妙手才可以将其天姿画上尺幅?人走了,天凉了,空山鸟语谁听?
我迫切寻找比黄狮寨更能一览众山小的地方,这回仍是自高处飞泻而下的溪水给了我及时的指点。真不愧“天子山”的赫赫名号,在山顶看万峰朝拜如臣。神堂湾下临绝壑,纵然勇毅如楚霸王,驻足移时,也会为之气急色变。骋目四顾,峰峰俊爽,铮铮石骨自是一般无二,胆色也在伯仲之间,然而再三细看,孤傲的神情实有分别:或隐而未露,或含而略显,或卓然奋厉,或超然悠邈。
旅居天子山,我胸中的豪气充盈激荡,立于万山之巅,始知“会当凌绝顶”的“会当”二字包含了何等不寻常的心劲。白云是山中之主,还是山中之客?日日见它们飘忽来去,与诸峰相亲相友,略无间离,我唯有从旁歆羡的份。黄昏时,山民驱犊而返,悠然唱着野调的歌子,如化外之人,何等闲逸!我若真能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在天子山上耕一顷田,筑间小石屋,作长住之计,该是多美的事情。这其实是个非常奢侈的念头,荧光一闪,我也就满足了。
在进退维谷的“一步难行”处,我与死神失之交臂;在五云缭绕的仙人桥上,我强作欢颜。这两处险过剃刀掠颈,让人回想起来仍要心跳加剧。恰在此时,我见到以长绳系腰,下临绝壁,采集石耳的山民,他上上下下,如履平川,神色自若。如此天天博命,捋死神的虎须,却能习以为常。我抱紧树干,下瞰深谷,犹自胆战心惊。细一寻思,山民采集石耳,为它不菲的价钱,与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究竟有何异同?我一时难以确定。
2008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
父 亲
张胜友
丙戌岁元宵节,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
印象中,父亲是那么的年轻、潇洒且风流倜傥。其时,全家人随父亲住在永定县湖雷三中。每年新春闹完元宵花灯后,欢喜雀跃的我们兄弟俩便随父母从老家高陂镇北山村步行前去坎市镇码头。途经高陂桥时,父亲便会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关于高陂桥的传说及楹联:“一道飞虹人行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在坎市镇码头搭乘上篷篷船,小船一路绕着青山绿水摇呀摇,漂漂浮浮地要摇上多半日才能抵达湖雷镇。
在湖雷三中的日子是充溢着欢乐的。父亲稍得闲暇便教我背诵唐诗宋词,我贪玩儿却相约一伙小朋友偷偷溜到十二墩桥下抓鱼摸虾。周日,父亲偶尔会带着我去赴湖雷圩,一路走去,每遇三中男女学生便远远驻足敬礼并问候父亲:“张老师好!”我小小心田顿时满溢自豪感。
往后,父亲先调至峰市七中又转调抚市八中。正逢饥饿年月,我随父亲步行40里从高陂去抚市念初中,母亲为父子每人各备好两个糠饼供路上充饥,父亲领着面黄肌瘦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我,每每总是把4个糠饼都让我独个吃了,说:“我不饿,不饿„„”说完便蹲到水渠边大口大口地捧起山泉水来喝„„
父亲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英文也颇有造诣,他毕生执教语文课,且在当地学界小有名气。更让父亲自鸣得意的是,据说曾偶然猜中过中考或高考作文试题(也许是瞎猫撞上死老鼠罢)。父亲执教几十年,手腕上永远戴着一块二针半的手表(两根计时计分长针和一根计秒短针),走走停停,停时父亲会抬起手腕摇一摇,同事们嘲笑他:“您戴的是摇表呀?”父亲当即反击:“我是老教师了,上课从不用看表,讲完教案最后一句话刚好下课钟声敲响呢!”直至我大学毕业领了第一个月的薪水,父亲才戴上了儿子孝敬他老人家的一块售价120元的上海牌新表。
上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已掀起如火如荼的学毛著热潮。学生们作文往往大段大段引用毛主席语录以壮声势。父亲批改作文时,凡遇语录无论引用妥当否或错字、别字,一概不予朱笔改动„„也算父亲有先见之明,“文化大革命”风暴骤起,造反派几乎拿放大镜审查父亲批阅过的一大摞作文却毫无斩获,父亲终于逃脱一劫。
人算不如天算。父亲最终还是被揪出来批倒批臭,并挂上“牛鬼蛇神”和“反动学术权威”的牌子发配学校农场劳动改造。这期间,父亲同我进行过两次史无前例的异常严肃的谈话,令我终生难以忘怀。父亲说:“我目前处境,饭碗随时不保,你上大学也无望。你身为长子,该挑起全家生计的重担了,写作也换不了饭吃,去学门手艺吧!”父亲的话既悲壮又不无道理。我忍痛放弃业余文学写作,去拜师学了裁缝。裁缝匠刚学出师,无意间连续读到文友林凌发表在刚复刊的《福建日报》副刊的两个短篇小说,大受刺激,毅然回归大田劳作,夜里挑灯苦读苦写。这时,父亲第二次找我谈话,并说了重话:“你也不撒泡尿照照,是当作家的料吗?况且,我们的家是什么家庭出身„„”这次我抗命了,依然故我。母亲也不断唠叨:“你在家,一个月两斤煤油也不够你烧哟。”恰在此时,张惟老师在他主编的《工农兵文艺》上编发了我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禾花》,并手把手给予鼎力扶持;《福建日报》也刊载了我的小诗《送粮路上》。从此,父亲不再言语了。
我大学毕业时,《福州晚报》副刊发起“作家的童年”征文,我写了一篇千字随笔《记忆》,以凄婉的笔触记述了饥馑年月弟弟饿毙的情景„„父亲读后,老泪纵横,来信嘱我:“历史已翻过这沉重的一页,今后再不要写此类文字了。”
父亲渐渐老迈了。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长年累月在京城打拼,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深知不孝罪孽之深重。每年春节回老家探视,都要带上大包小包各式各样的滋补品、保健品之类,但父亲总是珍藏于柜中舍不得吃喝。见到父亲刮胡须时双手颤抖得厉害,我特地从北京带回精美的进口电动剃须刀。母亲悄悄告诉我:“你一走,他又藏起来啦„„” 父亲,努力追踪与适应着他所处的风云际会的时代,并小心翼翼地演绎着平淡无奇
些许悲凉颇值玩味的乡村知识分子的人生之旅。
波音747飞机在云雾中轰隆隆穿行„„父亲还是于我到家前先期走了„„悲怆之余,我只能在父亲的灵堂前敬献上儿子的一幅挽联:教书清贫为乐,做人宽厚乃风———先生风范。(人民日报2006.3.4)
孩子的眼睛
吴若增
有一回,我和一位朋友去郊外钓鱼。因为天气晴好,朋友的妻子便抱了只有四个月大的女儿同行。当我扒开襁褓,正打算欣赏一下他们那个宝贝女儿的小脸时,却看到一双大大的眼睛已经在定定地望着我。令我惊异的是,那双眼睛,竟是湖水一样的清澈。那清澈,除开了一点好奇之外,洁净得没有一粒尘埃。一时间,我被那双眼睛震撼了,心想:“啊,原来人的初始的心,本来应该是这样圣洁的呀!”
如今几年过去,许多事也与时间一起流逝,不再存下什么记忆,但那孩子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却时而仍会闪动在我的面前,令我感到圣洁的魅力,并想到人们回归圣洁的可能与意义„„
而且,自被那一双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震撼以后,我竟于无意中养成了一个习惯:经常会注意他人的眼睛,看看他人的眼睛都是怎样的——当然,那都是大于四个月的眼睛。遗憾的是,我却再也没有看见过那样清澈的眼睛了。
我看到的,是自负的或卑怯的眼睛,是得意的或愁苦的眼睛,是明朗的或阴鸷的眼睛,是真诚的或虚伪的眼睛„„当然,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总是把它们杂糅在一起的眼睛。只是跟那个孩子的眼睛相比,这些眼睛都是浑浊的!
是的,一般地来说,我们并不邪恶,但我们却无法不浑浊!
有一回,为出版一本散文集的需要,我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都找出来进行挑选。我竟发现:8个月时,我的眼睛竟然也是清澈的,清澈得就如同那个孩子一样一尘不染!可惜十几岁时,我的眼睛里有了忧郁,显见了我少年时期的某种艰难。但二十几岁时,我的眼睛里却出现了若干狂妄,那是我提刀而立、踌躇满志的写照。三十几岁时,我显得有些愁苦或者其实是一种迷惘,表现了我在那时的对于自己对于世界的徘徊与选择。四十几岁时,我的眼睛里加进了些许狠劲儿,表明了我正面对着恼人的起伏和潮湿„„而今天,我的眼睛则反映出了几分木然或淡然,似在说明我的已经明白或依然糊涂。
只是,确切无疑的是:自八个月后,我的眼睛便渐渐地浑浊了起来。
“看来,要想永葆清澈„„是不可能的呀!”我想。
“那么,人生就是一个从清澈走向浑浊的过程吧?”
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总是要复杂起来的,因为这是对于生活的适应。而复杂体现在眼睛上,就是浑浊。
我们无力拒绝复杂,因而便无力抗拒浑浊。这很无奈。但我们却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清澈过!
而且,我们如果还能够被这清澈所震撼,就说明在我们的心中,至少还留有一块圣地——那就是对于圣洁的向往和崇拜!
是的,我怀念清澈,就是我向往并崇拜圣洁!
只是可惜,就好像一件白色的衬衣染上了污渍,任你再怎么清洗,终究也无法使其回复纯白;同理,我们的心灵既已不再单纯,也就不再可能回复孩子似的清澈。那么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浑浊下去吗?
我想起了我在一座山寺中见过的一位老人。那一天,我们在那座山寺的草地上发现
了一条蛇,正准备找到什么东西——比方说一块石头或一块砖头,去砸死那条蛇的时候,一位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对我们说:“不,不要伤害它。它是我们应该保护的动物。来,让我把它引走吧。”他就这样,在我们惊异的目光注视下,卫护着那条蛇,请那条蛇离开了那座山寺„„
许多年过去,我犹记那位老人的眼睛是慈祥的睿智的,也是淡定的博大的„„ 于是我始知道,虽然我们不再能够清澈,但我们却可以慈祥,可以睿智,可以淡定,可以博大。而这些,难道不是对于清澈和浑浊的超越吗?这样的一种眼睛,难道不也是圣洁的吗? 那么就是说,我们虽然早已离弃了孩子似的清澈,但对于圣洁的追求却还是不必放弃的吧?
是了,我们不会放弃——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清澈在。(
2008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四)
寒山寺的钟声
严阵
你到过寒山寺吗?你听过寒山寺深夜的钟声吗?
当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落定之后,当苍茫的寒江余音远去之后,当开花的土地经过成熟又经过收割之后,当群山经繁茂而凋尽万木由葱茏而萧疏之后,在夜半,在姑苏城外,在淡淡的远远的月光下,你会听到一种声音,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声音,一种一直萦绕于你的心际似不断轻叩着你心上的那扇门的声音,一种似在近处相识却又似远隔时空的声音,那声音平静而舒缓,那声音空灵而幽秘,它脉动于所有的空间,它浸润着整个的人世。 这就是寒山寺的钟声。
我曾多次来过寒山寺,也曾多次谛听过寒山寺的钟声,可是直到最近我都不能说我已经听懂了那里的钟声。因为那钟声里有一座“天一阁”,它藏满了历代古籍,历尽了人间兴亡。因为那钟声里有一块“无字碑”,它记载着人情冷暖,体味了世态炎凉。因为那钟声里有一面镜子,它能在瞬间为你映照出你留在所有的道路上的所有的脚印。因为那钟声里有一把尺子,在不用任何语言的评述中,客观地为你衡量出你的所长和你的所短。
默默地听那岁末的午夜时分悠然远播的钟声吧,那钟声里也浮动着一种春的气息,一种你似乎感觉到又似乎尚未感觉到的一种生机,一种要萌动出无数新芽,一种要爆裂出无数新蕾的欲望,一种要在枝头上迎接风雨布满果实的力量。那钟声里也含满微笑,含满四方美丽的风景,含满相交者相识者相知者相爱者的那些春花秋月的思绪和桂子荷花的情愫。 我第一次来寒山寺,那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应该说我那次来,完全是受了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的诗句的影响。作为一个来自北国的少年,应该说我那次是纯粹为了寻求“月落乌啼”、“夜半钟声”的名句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诗意的。虽然在我来的路上,在苏州古老的阊门外,有人正在那一夜的月光下为曾被战火毁坏而今又重建的砖屋贴上红色的春联,但我当时并不懂,它正是我即将听到的钟声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张继的诗里只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并没有说明那钟声的真正含意,但对一个经过多年战乱刚刚目睹了自己的共和国诞生的中国人来说,那寒山寺的钟声,当时无疑是一种和平的钟声,那一声声钟声里,都含满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对和平的赞颂和对和平的祈祷。
我第二次来寒山寺,是80年代,我那时正在上海,时值年终,友人颇有雅兴地邀我:白天到邓尉赏梅,午夜到寒山寺听钟声。得到如此富有诗意的邀约,我当然乐于前往。不过那次在深夜的寒山寺令我震撼终生的,却并不是寒山寺的钟声本身,而是一个远渡重洋专程来此听午夜钟声的日本老人的那种呐喊。我记得,当时他一个人跪在江南那迷离一片的雪里,面对钟声响起的地方,用日语大声地喊着什么,后来他身边的翻译告诉当时在场的人:
他是一个日本老兵,曾经亲历过南京那次有名的大屠杀。他所以到寒山寺来,是希望借助这里悠然的钟声,洗涤自己负疚日久的灵魂。而他在雪地里的那些声嘶力竭的呼喊,正是他面对钟声的那种痛苦但却必须发出的忏悔。
自此之后,我才领悟到寒山寺的钟声,不仅仅是一种和平的钟声,而同时也是一种和解的钟声。由此我也开始明白:和平来自和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虽然争端的起源各有不同,但所有的和平都应该是来自和解,不管他过去做过什么,只要他愿意和解,都应该受到欢迎,这是因为和解是来自生命进程中的一种灵魂的苏醒,一种良知的觉悟。由此,我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来听听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多少年来寒山寺的钟声不仅是一种和平的钟声,同样也是一种和解的钟声,因为不论世上的事也好,村上的事也好,家里的事也好,只有首先有了和解,才会开始得到和平。
近年我又有机会来过一次寒山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这里听钟声的人比过去多了。我看到其中不但有人来自香港,来自台湾,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还有人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许多遥远的国度,而日本人和韩国人,则大多数是组团前来的,而很多人,很多团,又是专门不远千里万里为听钟声而来的。除此而外,我还发现,来自中国内地到寒山寺听钟声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来自东南沿海,而且也来自大西南和大西北许多令人感到陌生的地方。
世界上这么多人来听钟声,全中国这么多人来听钟声,说明这里的钟声之美,并不仅仅是因为张继诗中所说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那种美,而是因为它悠悠音韵中透露出的那种魅力,那种把一个普通的人推向新的精神境界的魅力,那种魅力不是别的,就是一种和谐,一种天和地的和谐,一种山和水的和谐,一种人和物的和谐,一种人和人的和谐。 仔细了解来这里听钟声的人便会发现:其中不乏来自台湾的少男少女亲亲热热地挽着来自北京上海的男孩女孩,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相约为侣,自定终身。这里也有来自朝鲜来自韩国离散多年的父母和子女,妻子和丈夫,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重温夫妻之情和家庭之乐。还有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他们不但同桌吃饭,还友好地举杯共饮,完全没有你死我活的那种感觉。活在这个世上的人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人们为什么要一代一代地相互仇恨相互厮杀呢?
同样地,来自中国内地的游人中,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有60岁的儿子千里骑着三轮车送80岁老母来听钟声的,有离散多年的夫妻重归于好来听钟声的,有兄弟和好来听钟声的,有婆媳相伴来听钟声的,有高考得中来听钟声的,也有高考落榜来听钟声的。总之,来这里的各种不同的游人中,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从这里的钟声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一种相思日久的和谐,一种在过去的某些时候曾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那种和谐。 寒山寺的钟声又一次在午夜里响了起来。此时此刻,面对似乎来自全世界的肃然的静默,人们不由感到,这钟声已经不完全是来自寒山寺古老寺庙的那种原始的钟声,因为它已超越了宗教,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时空,而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一种和解的象征和一种和谐的象征。同时它也和中国的雨露和月色融为一体,变成了震颤于人们内心的一种心灵的乐音,这些乐音的主旋律,就是对和平和解及和谐的一种温柔的呼唤。
寒山寺的钟声又一次在午夜里响了起来。此时此刻,这钟声是来自寒山寺,也是来自许许多多人们的心灵深处,因为和为贵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所以和平、和解、和谐便一直是我们心中永远萦绕不息的钟声。而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也才会成为今天中国的一种愿望。
飘逸的诗魂
雷抒雁
沿着垂向江边的小径,踏着石阶,扶着铁栏,我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下去。这是采石矶,崖石笔陡,蓬蓬的树枝遮蔽着崖畔,看不见脚下的江水。一种说不清的探知心理,促使我慢慢地在这“之”字形石阶道上走下去。脚步沉重,每踩一下,似乎都会脱手坠落。
这就是采石矶吗?这就是那条在支流汨罗江吞噬过屈原、在下游又接纳了李白的长江吗?浑浊的江水,汹涌着恐怖,没有一点诗意的浪漫和飘逸。
在李白公元762年去世后的第1243年暮秋,在这个灰蒙蒙的下午,我在采石矶前试图探寻诗人去世时的心境。
传说里李白死得潇洒和飘逸。那个夜晚,在采石矶的搅月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通痛饮之后,熏然之中,却见一轮圆月坠入江底,为着捞月,诗人一撒手纵身江中。
传说是美丽的。据说李白投江之后,不是在下游,却是逆水而上,上游三十里,青山脚下,浣衣村姑在江边找到李白的遗体。传说李白遗体捞出,姿态翩然如仙,没有一丝痛苦以及被江水冲击的伤损。
依传说看,同是投江,屈原怀沙,投得沉重,遗体也是逆流而上,被乡亲们捞出,故事充满着凄冷和哀伤。李白却死得飘然,洋溢着浪漫和超拔。
大约传说是依着诗人的诗篇和个性而编撰。李白是诗仙、酒仙,一派超凡脱俗,浪漫豁达,“天子呼来不下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肯“垂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诗人,会有什么愁难,会有什么痛苦!生,既然要生得有尊严;死,当然亦应不失尊严。听着这些传说,真为李白高兴。千年以来,竟有这么多知音,认识了李白,读懂了李白。对于一个诗人,除此复有何求。
李白真实的坟墓在当涂县太白镇的青山下。人们说,不是李白有幸选择了这一片优美、幽静的地方;倒是青山有幸,把一个诗人的魂魄拥在怀中。
墓碑写着“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是杜甫先生的手笔。不说“名诗人”,却道是“名贤”,见得古人尊李白,首取其人品。先是“名贤”,而后有“名诗”。自然,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与贡献,则使他的名贤名副其实。大概也是因了这些,千古的荒草才没有埋没这一伟大的诗魂,让我们这些后来者站立坟前,心潮起伏,发些思古之幽情,悟些做人之道理。 “捉月”只是传说赋予诗人的想像。像一切穷困潦倒的英雄豪杰一样,李白也有一个凄凉的晚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二十五岁仗剑任侠,三十岁文章历抵卿相,四十二岁,供俸翰林学士,杨国忠磨墨,高力士捧靴,“草答蕃书”,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曾经得意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然而,六十二岁的李白却无可奈何地重归了“蓬蒿”。他不得不去求助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将诗稿一并交给这位族叔处理,并于当年病逝于当涂。
想像得出李白当时的窘迫和孤寂。据说他有儿子叫“伯禽”,贞元八年“不禄而卒”;留有一个孙子出游一十二载不知所终;两个孙女,也嫁给了普通农人,赫赫李氏一门,终于埋没于荒草。
李白墓原在龙山东麓,55年之后,时拜宣歙池观察使的范传正有感于先父与李白有“通家之旧”,才将李白的坟墓迁到青山之阳,即现在这个地方。
小小一丘荒冢,既非官方修筑,亦无官家保护,难免雨冲人毁。白居易见到那坟墓时已是荒草连天了,有诗为证:“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李白的死距白居易出生仅仅只差了十年。推想白居易眼里的这丘荒冢大约是在李白死后二三十年之后,是在范传正为李白迁墓之前。白居易在李白墓前流连久久,难免生出许多喟叹和感伤。一个写过惊天动地文章的大诗人,到头来竟是如此下场。可怜!比比那些贵胄豪富的奢侈阴宅,真有天壤之差,世事竟如此不公平。不过,再想想李白留下的伟大诗篇,想想他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不朽的诗魂比起那些速朽的灰尘,要重上百倍、千倍。
历经沧桑,李白墓在中国千年朝代更替中,始终被人们关注和惦记着。人们用一次次的修缮,来寄托对这位诗人的崇敬之情。当涂县志记载了从南宋隆兴年间到清光绪五年的多次修建。可是,所有墓地建筑都毁于抗战时期日寇飞机的轰炸。李白生前与访唐的日本国诗人有着深厚的交谊,并有着诗歌互答,他万万不会料到千年之后,让他魂魄不安的强盗竟是朋友国度里的那些不肖子孙。
现今的李白墓是1979年当涂人民筹资重新修筑的。从采石矶到青山,李白纪念馆,李白祠,李白墓,构成一个十分气派的仿古建筑群,李白翩翩欲仙、举杯畅饮的豪放形象成了马鞍山市的第一道风景线。因为李白,马鞍山成了一座诗意的城市。也是因为李白,第一届中国诗歌节,不久前在马鞍山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盛会。盛会把一章安魂曲,敬献给了李白的诗魂。
透过历史的烟尘,李白辉煌的诗篇和高尚的人格,放射着万丈光焰,没有什么屏障可以遮蔽它的光芒。
故乡的蛙鸣
沈光勇
从每一个,思念故乡的梦中,走过。留下一缕激情涌动、热汗淋漓的惊魂。别人的噩梦,在冷汗中醒来,而我的噩梦的热汗,会在意识清醒以后,慢慢地随着逐渐平静的心,变冷。然而,在无数个,梦境的间隙里,也有让我,如听上一曲清远的牧笛之后的舒心,即是对故乡的回忆中,那深深浅浅、汹涌澎湃的蛙鸣,这是一个让我无法,也不想妄为地抛弃的童音。
走过,小村边苍翠的竹林,一个人,夹杂在板栗花香里,一路小跑,越过山间的田埂,恣意的毫无理由的贱踏,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儿,还有挑水人,力不从心时从桶里溅出,洒在人间的泥泞。下一个坎,在幽深的沟边,是一口经年不停、悠悠流动的古井。
第一次,朦胧地听得的蛙声,是尾随母亲,来挑水的不曾记住的晨昏,坐在石井旁,惊恐而有兴致地问,母亲告诉我,那是青蛙的叫声。从此,不管是清晨还是向晚,还是黄昏,也许是月朗星稀的夏夜,古井旁边,人们的记忆里,不知不觉间,多了一个听蛙的人。 故乡的蛙声是一首春风沉醉的小夜曲,永远表达着人生的欢乐。在丰收的金秋九月,它是人们心中,挺起胸膛拉家常时,秋高气爽的来自天外的歌。这欢乐,是老父亲缺了门牙、眯着眼睛,醉向夕阳时的乐呵呵;是母亲顶着大包头、系着花围腰,走亲戚的好借口;是俏姑娘回头笑时,浅浅的酒窝;是俊小伙在牵牛饮水时,脱口而出的高亢的山歌。
故乡的蛙声是一支安魂曲,让无依的烦躁的心情,找到撑托。虽然愤怒得像头看见了红布的公牛,但回味起蛙鸣,就会像蛙一样,在深秋来临的时候,平心静气地,找一处自己喜欢的居所,饱饱的大吃一顿,美美的一觉睡到,第二年春姑娘的催促。
故乡的蛙声是一碗清香的茶,沉郁的心事,在哀叹中,被纯朴的香郁,沁入肺腑,神清气爽,不再受尘世的庸俗,硬缠得不休,让不顺心的事,在惶恐中远走。
故乡的蛙声是一瓶淡淡的农夫山泉,忙里偷闲时,陪着女朋友满山地走,累了渴了的时候整一口,赏心悦目地领略天高云淡的巍峨与磅礴。
故乡的蛙声是一针无副作用的兴奋剂,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想想儿时井边的蛙鸣,比一杯清酒还提神。
“子在川上曰”的终告,让我的,燃烧着的,青春的豪情,不曾,在逆境中破灭。不敢,轻易的,回过头来,稍稍审视着,曾走过的历程,苦苦的,追寻着的,年轻的脚印下,
渐渐地淡弱的,是一个人埋头奋争的苦闷。
而想起故乡的蛙鸣,又让流浪着的注定漂泊的心沉静。
细 雨
金革
我爱雪,更爱细雨!
雨或多或少会给人带来些麻烦的。满地泥泞,流水纵横,山倒路滑,但不要紧,只要换个心情去体会,就会又另一种说不出的情趣来。
习习细雨,自空坠落,凉凉的、冰冰的,落在脸上或脖子里,偶尔也会钻进你正准备说话的嘴里,挺淘气的!撑开伞,步出户外,看那田禾野草,一片清绿,都被细雨洗得干干净净,清纯、秀丽,有说不出的美。即使在凉秋,田里收拾得干净,也不妨碍大事,随便抓把泥土,湿漉漉地,能滴出水来,更是好!这时还有那青绿的树干、轻鸣的蝉儿、高唱的蛙儿、轻吹的风儿、婉啾的鸟儿,万籁俱响,仿佛是天堂,整个人儿也都感到飘飘地,就没有什么忧愁和烦恼的不愉快了,心儿脑儿只留下纯净,连出口气都清爽,至于千万个毫毛眼儿,舒服劲儿就别提了。
这不能不说细雨是甘液吧!
如果你是在太累而不愿出去的话,那就坐在窗前看吧!瞧,如丝的细雨,自空中飘下来,带着线儿,稀稀地,也淅淅地,落在地上、水上。落在地上的就不知道钻到哪儿去了,鬼精灵样,怎找都没个影儿。落在水里的呢?就打起个小水泡,随着就向四周荡起了圈,渐渐的再扩散,圆圈套圆圈,大的抱小的,大的向外跑,小的紧跟着,大的跑倒泥土边就消失了,小的又变成了大的,到最后也消失了,接着又是一个雨点,又起了一个水泡,又扩撒,消失,一直这样更换。还有,那屋檐上的水珠儿吧嗒吧嗒地滴着,不紧不慢,钟般计着时辰。 晴天大家都是很忙的,顾不上去欣赏大自然,也顾不上去偷闲,心弦全绷紧了的忙碌。雨天却是休闲偷趣的好时机。这时不管什么地方都是好去处,最好去人不多的地方,人多了就多了杂吵。一个人走是最好不过的,林间、田野,都是好去的。不必在意一个人的孤独,有细雨陪着你呢!她轻柔地洒湿你的发、衣服、脸、手,为你洗澡。边接受细雨的洗礼边看轻风吹动树梢或禾叶而落下水珠纷纷的样子,就会觉得自己也是这树梢或青草中的一员了! 夜间,熄灭灯,闭上眼躺在床上,听雨打瓦片沙沙声、听水檐吧嗒声,听蝉儿、蛙儿叫,听树叶响,思绪无论怎样烦乱,都会慢慢平静下来,空白了,最后被大自然交响乐迷醉了,睡着了,然后做一个很好的梦„„
细雨怎么样?体会一下吧!你会许也会觉得挺有味的。
2008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六)
黄山老树
栾承舟
浸透花香的清风和情暖春天的波涛肯定记得,位于胶东半岛、黄海之滨的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的黄山之上,曾有一棵粗如磨盘、擎接云朵的老银杏树,树龄数千年,合抱一丈八尺有余。此树枝干挺拔,神态苍古,枝叶翩翩翻涌着千古风云;枝头硕大如冠盖,三亩大小的树阴密密匝匝,鸟声清亮如涛。粗壮、长硕的分枝上,丛生着榆、槐、杨、藤萝、山荆等大小不等的三十余种林木,更增一番雄伟、肃穆、吉祥气度。民间传说,银杏的枝杈上,可以并派躺卧开十几个人;密密的枝叶间,缓缓爬行着的蚂蚁竟有猪仔大小。在半岛地区,当是记忆最为久远的历史见证。
这棵老树,可以说是吸收了数千年的日精月华,天地雨露,才成就了这般雄视天下、雅
而不俗的长者风貌,就像是季羡林或余秋雨博大、沧桑的散文,以不动声色的练达、缜密的思维、精辟的思想,把人生的哲理、生命的体验一一告诉给世人和生活。
没有人知道它曾经看过了多少历史风云,经历了几多朝代更替,它默默地伫立在东莱一隅,倾听着大海涛声和岁月的律动,以渊默、智慧、身体力行送给人类温暖、祝福和启迪;在雷雨、大风、闪电一次又一次的侵袭中,在改朝换代的风云雷电中,它一概把自身的浮躁、胆怯、伤痛,通过生命四通八达的根系,全部化做营养,成就了一派古老的风韵。
据《即墨县志》记载,唐朝初年,黄山山顶曾矗立着一座当地人民为纪念隋朝孝女高柴女而兴建的孝女祠,之后,又建起了尼姑庵。数年之后,在银杏树的左侧建一道观,曰镇海观,香火极为鼎盛。后来,不知是哪朝哪代,何方神圣将四月八日定为黄山庙会日,黄山之上自是更加热闹非凡。史有所载的汉丞相王吉,破燕的田单,抗大礼的蓝田,清史稿有传、三疏震天下的郭琇,是不是都来过这里,同样留下过优美的诗篇?那种心灵的交汇与碰撞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树比人活得长久,甚至比一个朝代活得长久,同样,它比一个人、一个朝代甚至最优秀的思想家更为睿智,豁达,它把一切都放在心里,把一切信息都储存在记忆之中,在残菊的苦香中吹送着一种掀动历史门帘的忐忑。因了它的存在,它的智慧,它的子孙也是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之态,它们和松鼠、野兔、山鸡和柏树、梧桐、山荆、毛白杨,以及蓝得深厚的波涛、造型奇特的绿石和平共处,显出了一种多么非同凡俗的文化品位啊!
走过了漫长的封建时代,走过了整个风雨如晦的中国近代史,老银杏与我们古老的民族一起,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可它做梦也没有想到,1951年,为建设即墨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关部门忍痛做出了伐倒老银杏的决定,然后,拿去做了医院的门窗。据说,当兴高采烈的建设者们拿着刀锯、斧头来到黄山的时候,老银杏竟发出了一阵微微的颤栗。当铮亮的刀锯割下去的时候,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老银杏的伤口中流出来的汁液竟然鲜红如血;斧头砍下去的时候,砍去了千年老枝,也同时砍去了文化,砍去了时光留给我们的活生生的记忆,砍死了水灵灵的鸟鸣和整个黄山的灵性。反右之后,文革之后,黄山渐渐凋敝,以至于完全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的荒山;曾经新鲜、水灵的生活,只有在时而灼热时而冰凉的岩石边,在婆娑的清苦中,百无聊赖地打发着岁月。时光,散乱如一只老蝶。
我们,总是头脑一热就干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有些伤口,常常是无法愈合的永久的疼痛。
在经历了许多风云变幻之后,黄山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整个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黄山周围村庄的人民封山育林,还耕为林,短短的几年时间,黄山旧貌换了新颜,既有旧时好模样,更多的则是新气象,满山绿意森森,天上弯月如钩,林间百鸟齐鸣,海边波涛如叙,牵动人心的东西更胜往日。
但岁月将老银杏的信息留在了黄山,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在我们不时面对的时候,依然那么抢眼,醒目。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
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透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它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东坡居士
林语堂
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
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
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来而叹,乃作是诗,自憨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猪一般啼叫。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字正卿),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可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上采毛织毯子。那时苏东坡叉吸引了一些古怪的人物,其中两个是道士。
因为苏东坡对长生的奥秘甚感兴趣。但是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慥。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痛”一个典故,季常是陈慥的号。陈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鸺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他又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在雪堆的墙上门上,他写了三十二个字给自己昼夜观看.也向人提出四种警告:
出舆入辇。厥痉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峨眉。伐性之斧。甘脆肥酸,腐肠之药。
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请富人捐钱.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 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
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流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都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
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重游赤壁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⑤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难,最终即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围攻者还有一些,我想举出这几个也就差不多了,苏东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经可以大致看清,我们也领略了一组有可能超越时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舆论,结果连神宗皇帝也对苏东坡疑惑起来,下旨说查查清楚,而去查的正是李定这些人。
苏东坡开始很不在意。有人偷偷告诉他,他的诗被检举揭发了,他先是一怔,后来还潇洒、幽默地说:“今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但事态的发展却越来越不潇洒,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来逮捕苏东坡,苏东坡事先得知风声,立即不知所措。文人终究是文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从气势汹汹的样子看,估计会处死,他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来,朋友说躲着不是办法,人家已在前面等着了,要躲也躲不过。正要出来他又犹豫了,出来该穿什么服装呢?已经犯了罪,还能穿官服吗?朋友说,什么罪还不知道,还是穿官服吧。苏东坡终于穿着官服出来了,朝廷派来的差官装模作样地半天不说话,故意要演一个压得人气都透不过来的场面出来。苏东坡越来越慌张,说:“我大概把朝廷惹恼了,看来总得死,请允许我回家与家人告别。”差官说“还不至于这样”,便叫两个差人用绳子捆扎了苏东坡,像驱赶鸡犬一样上路了。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边流泪。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全部遭遇还不知道半点起因,苏东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末,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 怎么审?打! 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 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现在,苏东坡被它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 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这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他一定变得非常笨拙,无法调动起码的言语,无法完成简单的逻辑。他在牢房里的应对,绝对比不过一个普通的盗贼。因此审问者们愤怒了也高兴了,原来这么个大名人竟是草包一个,你平日的滔滔文辞被狗吃掉了?看你这副熊样还能写诗作词?纯粹是抄人家的吧?接着就是轮番扑打,诗人用纯银般的嗓子哀号着,哀号到嘶哑。这本是一个只需要哀号的地方,你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荒唐透顶了,还不该打?打,打得你淡妆浓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
开始,苏东坡还视图拿点儿正常逻辑顶几句嘴,审问者咬定他的诗里有讥讽朝廷的意思,他说:“我不敢有此心,不知什么人有此心,造出这种意思来。”一切诬陷者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某种“险恶用心”的发现者,苏东坡指出,他们不是发现者而是制造者。那也就是说,诬陷者所推断出来的“险恶用心”,可以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内心,因此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我想一切遭受诬陷的人都会或迟或早想到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能在中国普及,诬陷的事情一定会大大减少。但是,在牢房里,苏东坡的这一思路招来了更凶猛的侮辱和折磨,当诬陷者和办案人完全合成一体、串成一气时,只能这样。终于,苏东坡经受不住了,
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连续逼供,他想闭闭眼,喘口气,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于是,他以前的诗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说自己不被朝廷重视;诗中有“小人”字样,是讽刺当朝大人;特别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兴冲冲去看钱塘潮,回来写了咏弄潮儿的诗“吴儿生长狎涛渊”,据说竟是在影射皇帝兴修水利!这种大胆联想,连苏东坡这位浪漫诗人都觉得实在不容易跳跃过去,因此在承认时还不容易“一步到位”,审问者有本事耗时间一点点逼过去。案卷记录上经常出现的句子是:“逐次隐讳,不说情实,再勘方招。”苏东坡全招了,同时他也就知道必死无疑了。试想,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玩水,而且在看钱塘潮时竟一心想着写反诗,那还能活?
他一心想着死。他觉得连累了家人,对不起老妻,又特别想念弟弟。他请一位善良的狱卒带了两首诗给苏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埋骨的地点,他希望是杭州西湖。
不是别的,是诗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我不知道那些天他在铁窗里是否抱怨甚至痛恨诗文。没想到,就在这时,隐隐约约地,一种散落四处的文化良知开始汇集起来了,他的诗文竟然在这危难时分产生了正面回应,他的读者们慢慢抬起了头,要说几句对得起自己内心的话了。很多人不敢说,但毕竟还有勇敢者;他的朋友大多躲避,但毕竟还有侠义人。 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当地做官时的种种美好行迹,在他入狱后公开做了解厄道场,求告神明保佑他;狱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审问人员离开时尽力照顾生活,连每天晚上的洗脚热水都准备了;他在朝中的朋友范镇、张方平不怕受到牵连,写信给皇帝,说他在文学上“实天下之奇才”,希望宽大;他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义执言,对皇帝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如果严厉处罚了苏东坡,“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最有趣的是那位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来为她求寿,她竟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最直截了当的是当朝左相吴充,有次他与皇帝谈起曹操,皇帝对曹操评价不高,吴充立即接口说:“曹操猜忌心那么重还容得下祢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个苏东坡呢?”
对这些人,不管是狱卒还是太后,我们都要深深感谢。他们比研究者们更懂得苏东坡的价值,就连那盆洗脚水也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据王巩《甲申杂记》记载,那个带头诬陷、调查、审问苏东坡的李定,整日得意洋洋,有一天与满朝官员一起在崇政殿的殿门外等候早朝时向大家叙述审问苏东坡的情况,他说:“苏东坡真是奇才,一二十年前的诗文,审问起来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以为,对这么一个轰传朝野的著名大案,一定会有不少官员感兴趣,但奇怪的是,他说了这番引逗别人提问的话之后,没有一个人搭腔,没有一个人提问,崇政殿外一片静默。他有点慌神,故作感慨状,叹息几声,回应他的仍是一片静默。这静默算不得抗争,也算不得舆论,但着实透着点儿高贵。相比之下,历来许多诬陷者周围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热闹,以嘈杂助长了诬陷。 就在这种情势下,皇帝释放了苏东坡,贬谪黄州。黄州对苏东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
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端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
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2010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起来了。
寺门口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晚上风来时,树木的呼啸,自然不是近来才有的,可是,最近这种声响更加来得频繁了,而且声势是那么浩大,活像冲近堤岸的钱塘江的夜潮一样。
最显著的变化,还在那些树木叶子的颜色上。
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它里面有不少殿塔、亭坊,有许多形态生动的造像。同时,它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人工种植的和野生的树木也相当繁密。如果登上金刚宝座塔的高台向四周望去,就会觉得这里正是一片久历年代的丛林,而殿堂、牌坊等,不过是点缀在苍翠的林子里的一些建筑物罢了。
我是旧历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那时候山上的气温自然已经比城里的来得低些。可是,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秋色正在怀孕呢。
约略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几株柿子树,泉水院前面院子里那些沿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它们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
可是,从碧云寺的整个景色看来,这不能算是什么大变化。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尽管它已经走近了这种动摇的边沿。
到了近日,情景就突然改变了。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而且它来得那么神速,正像我们新中国各方面前进的步子一样。
我模糊的季节感被惊醒过来了。
在那些树木里变化最分明的,首先要算爬山虎。碧云寺里,在这个院子,在那个院子,在石山上,在墙壁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它那蔓延的枝条和桃形及笔架形的叶子。前些时,这种叶子变了颜色的,还只限于某些院子里。现在,不论这里那里的,都在急速地换上了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它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
叫我最难忘情的,是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的那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它的年龄自然没有大槐树那么老大,可是,从它粗大的根干看来,也决不是怎样年轻了。它的枝条从槐树的老干上向上爬,到了分杈的地方,那些枝条也分头跟着枝桠爬了上去,一直爬到它们的末梢。它的叶子繁密而又肥大(有些简直大过了我们的手掌) ,密密地缀满了槐树的那些枝桠。平常的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因为彼此形态上尽管不同,颜色却是一样的。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的叶子,有一些也渐渐变成黄色,可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那株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非常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来。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人们从下面向上望去,每片叶子都好像是透明的。它把大槐树也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我每天走过那里,总要抬头望望那些艳丽的叶子,停留好些时刻,才舍得走开。 像这样地显明而急速地变化着颜色的,除了爬山虎,当然还有别的树木。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前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
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它的许多叶子也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碧云寺的附近,特别是右边和后面的山地上,那些柿子树和别的许多树木„„我们就近望去,更是丹黄满眼了。
自然,寺内外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之类,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许多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这里一片黄,那里一片赤„„不像过去那样,到处都只见到青青绿绿的。
这种景象,自然地叫我们想起那春夏之间群花盛开的花园来。可是,彩色的秋林,到底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景是豪壮的、庄严的。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我们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 悲秋" ,是我们古诗歌传统上一个最常用的名词。引起诗人们伤感的自然现象,当然不是单纯的,草木的变色和零落,却可以说是当中有力的一种。我们知道,过去许多" 悲秋" 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 草木黄落" 的景象的。
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可以说是叫人感到愉快的一种时辰。在农业经济上,秋天是收成的季节;在气候上,在一般自然景色上,秋天也是很可爱的(这,你只要把它去跟接着来的冬天比一比就得了) 。古人所谓" 春秋佳日" ,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我们还是谈谈叶子变色的话罢。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都是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象征着繁荣。但是,从视角上说,从审美的眼光上说,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它应该怎样唤起人们那种欢快的感情啊!
自然,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在过去的社会里,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叹惜自己阶级的衰败,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加以他们对自然、社会的知识的局限,就更加强了这种情思的表现。他们对于变色或凋零的草木感到悲伤,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现在,造成过去诗人哀感的那种社会根源,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人们对于事物也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力。今天,我们的诗人,我们的广大人民,都以饱满的精神,健康的思想,参与着雄伟的新社会建设工程。美好的自然景象,对于我们只有激起欢乐的情怀。旧诗词中那种常见的哀愁,跟我们的诗的灵感是缺少缘分的。
就说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或诗人们的一切作品,对于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是唉声叹气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句) ,这固然是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美丽的。“扁舟一叶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句) ,诗人对于那种江南秋色,不正是带着羡慕的神气吗? 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吴伟业句) 、“半江红树卖鲈鱼”(王士祯句) „„这些美丽的诗句,都不是像" 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那样饱含着哀伤情调的。大家知道," 现在" 跟" 过去" 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利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我不是什么老北京。可是,凭我这些年来的经验,我敢大胆地说,秋色是北京最可爱的一个季节,尽管我们还嫌它的日子短了些。当这房子里火炉还没生火,气候凉爽可是并
不寒冷的时候,观览香山一带(包含碧云寺在内) 自然的丰富色彩,正是北京市民和远方游客一种难得的眼福。让古代那些别有怀抱的伤心人,去对叶子叹息或掉泪吧! 我们却要在这种红、黄、赤、绿的自然色彩的展览中,作一个纵情的、会心的鉴赏家!
苍山如梦
王开林
我曾三次登临张家界的黄狮寨,尤以月夜攀顶的那次最为赏心惬意。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夏晚,有两三同伴,一路唱着歌,也许是热情的歌声撩发了山中那些不知名的虫子,因此蛩音一阵盖过一阵。脱出林薮,抵达山巅,不约而同,大家一起噤声,只因穹顶团团青云烘托着一钩新月,令人顿生“惊才绝艳”之感。
她简直太完美了,唯其脱俗,远离尘嚣,好似佳人幽居空谷,使我辈不敢有半分亵玩之意。我们择地而坐,仰眺月中桂影,久久发痴,我甚至想从万丈悬崖纵身跃入静静的画卷之中,疾如唯一跳荡的笔触。
金鞭溪中流淌着大山脉管里特有的那种纯净之至的“血液”,激活了此间所有的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也洗亮了游客的倦眼。峰峰如鬼斧神工削出,处处可见刚劲婀娜之美。一年四季,这溪水总似初嫁的新妇,情怀款款,频生好梦,而且妙就妙在从无梦醒时分。紫草潭潭深千尺,凝碧如百年芳醇,息影的诸峰则仿佛壮士解甲归田,聚此豪饮,真是万盏千盅都不倒的高阳酒徒。潺潺清流蜿蜒而下,至水绕四门,汇合众溪,遂立意向索溪峪投奔而去。人在深山,迷路时,还有什么比溪水更好的向导?
在索溪峪的宝洪湖,我看到了极可爱的水,汪澹一泊,清明如初开的天镜。漂舟不系,任其所之,乃一声画中游,直令人欲仙欲死。于此听猿声相应,看猕猴桃寂寞地结果,似非人间岁月。若是暮春时节,水中有落红无数,又该有几分伤感袭上心头吧。峰峦攒簇,青黛的倒影欲静而风不止,恍恍然复飘飘然,真不知怎样的丹青妙手才可以将其天姿画上尺幅?人走了,天凉了,空山鸟语谁听?
我迫切寻找比黄狮寨更能一览众山小的地方,这回仍是自高处飞泻而下的溪水给了我及时的指点。真不愧“天子山”的赫赫名号,在山顶看万峰朝拜如臣。神堂湾下临绝壑,纵然勇毅如楚霸王,驻足移时,也会为之气急色变。骋目四顾,峰峰俊爽,铮铮石骨自是一般无二,胆色也在伯仲之间,然而再三细看,孤傲的神情实有分别:或隐而未露,或含而略显,或卓然奋厉,或超然悠邈。
旅居天子山,我胸中的豪气充盈激荡,立于万山之巅,始知“会当凌绝顶”的“会当”二字包含了何等不寻常的心劲。白云是山中之主,还是山中之客?日日见它们飘忽来去,与诸峰相亲相友,略无间离,我唯有从旁歆羡的份。黄昏时,山民驱犊而返,悠然唱着野调的歌子,如化外之人,何等闲逸!我若真能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在天子山上耕一顷田,筑间小石屋,作长住之计,该是多美的事情。这其实是个非常奢侈的念头,荧光一闪,我也就满足了。
在进退维谷的“一步难行”处,我与死神失之交臂;在五云缭绕的仙人桥上,我强作欢颜。这两处险过剃刀掠颈,让人回想起来仍要心跳加剧。恰在此时,我见到以长绳系腰,下临绝壁,采集石耳的山民,他上上下下,如履平川,神色自若。如此天天博命,捋死神的虎须,却能习以为常。我抱紧树干,下瞰深谷,犹自胆战心惊。细一寻思,山民采集石耳,为它不菲的价钱,与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究竟有何异同?我一时难以确定。
2008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
父 亲
张胜友
丙戌岁元宵节,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
印象中,父亲是那么的年轻、潇洒且风流倜傥。其时,全家人随父亲住在永定县湖雷三中。每年新春闹完元宵花灯后,欢喜雀跃的我们兄弟俩便随父母从老家高陂镇北山村步行前去坎市镇码头。途经高陂桥时,父亲便会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关于高陂桥的传说及楹联:“一道飞虹人行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在坎市镇码头搭乘上篷篷船,小船一路绕着青山绿水摇呀摇,漂漂浮浮地要摇上多半日才能抵达湖雷镇。
在湖雷三中的日子是充溢着欢乐的。父亲稍得闲暇便教我背诵唐诗宋词,我贪玩儿却相约一伙小朋友偷偷溜到十二墩桥下抓鱼摸虾。周日,父亲偶尔会带着我去赴湖雷圩,一路走去,每遇三中男女学生便远远驻足敬礼并问候父亲:“张老师好!”我小小心田顿时满溢自豪感。
往后,父亲先调至峰市七中又转调抚市八中。正逢饥饿年月,我随父亲步行40里从高陂去抚市念初中,母亲为父子每人各备好两个糠饼供路上充饥,父亲领着面黄肌瘦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我,每每总是把4个糠饼都让我独个吃了,说:“我不饿,不饿„„”说完便蹲到水渠边大口大口地捧起山泉水来喝„„
父亲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英文也颇有造诣,他毕生执教语文课,且在当地学界小有名气。更让父亲自鸣得意的是,据说曾偶然猜中过中考或高考作文试题(也许是瞎猫撞上死老鼠罢)。父亲执教几十年,手腕上永远戴着一块二针半的手表(两根计时计分长针和一根计秒短针),走走停停,停时父亲会抬起手腕摇一摇,同事们嘲笑他:“您戴的是摇表呀?”父亲当即反击:“我是老教师了,上课从不用看表,讲完教案最后一句话刚好下课钟声敲响呢!”直至我大学毕业领了第一个月的薪水,父亲才戴上了儿子孝敬他老人家的一块售价120元的上海牌新表。
上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已掀起如火如荼的学毛著热潮。学生们作文往往大段大段引用毛主席语录以壮声势。父亲批改作文时,凡遇语录无论引用妥当否或错字、别字,一概不予朱笔改动„„也算父亲有先见之明,“文化大革命”风暴骤起,造反派几乎拿放大镜审查父亲批阅过的一大摞作文却毫无斩获,父亲终于逃脱一劫。
人算不如天算。父亲最终还是被揪出来批倒批臭,并挂上“牛鬼蛇神”和“反动学术权威”的牌子发配学校农场劳动改造。这期间,父亲同我进行过两次史无前例的异常严肃的谈话,令我终生难以忘怀。父亲说:“我目前处境,饭碗随时不保,你上大学也无望。你身为长子,该挑起全家生计的重担了,写作也换不了饭吃,去学门手艺吧!”父亲的话既悲壮又不无道理。我忍痛放弃业余文学写作,去拜师学了裁缝。裁缝匠刚学出师,无意间连续读到文友林凌发表在刚复刊的《福建日报》副刊的两个短篇小说,大受刺激,毅然回归大田劳作,夜里挑灯苦读苦写。这时,父亲第二次找我谈话,并说了重话:“你也不撒泡尿照照,是当作家的料吗?况且,我们的家是什么家庭出身„„”这次我抗命了,依然故我。母亲也不断唠叨:“你在家,一个月两斤煤油也不够你烧哟。”恰在此时,张惟老师在他主编的《工农兵文艺》上编发了我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禾花》,并手把手给予鼎力扶持;《福建日报》也刊载了我的小诗《送粮路上》。从此,父亲不再言语了。
我大学毕业时,《福州晚报》副刊发起“作家的童年”征文,我写了一篇千字随笔《记忆》,以凄婉的笔触记述了饥馑年月弟弟饿毙的情景„„父亲读后,老泪纵横,来信嘱我:“历史已翻过这沉重的一页,今后再不要写此类文字了。”
父亲渐渐老迈了。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长年累月在京城打拼,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深知不孝罪孽之深重。每年春节回老家探视,都要带上大包小包各式各样的滋补品、保健品之类,但父亲总是珍藏于柜中舍不得吃喝。见到父亲刮胡须时双手颤抖得厉害,我特地从北京带回精美的进口电动剃须刀。母亲悄悄告诉我:“你一走,他又藏起来啦„„” 父亲,努力追踪与适应着他所处的风云际会的时代,并小心翼翼地演绎着平淡无奇
些许悲凉颇值玩味的乡村知识分子的人生之旅。
波音747飞机在云雾中轰隆隆穿行„„父亲还是于我到家前先期走了„„悲怆之余,我只能在父亲的灵堂前敬献上儿子的一幅挽联:教书清贫为乐,做人宽厚乃风———先生风范。(人民日报2006.3.4)
孩子的眼睛
吴若增
有一回,我和一位朋友去郊外钓鱼。因为天气晴好,朋友的妻子便抱了只有四个月大的女儿同行。当我扒开襁褓,正打算欣赏一下他们那个宝贝女儿的小脸时,却看到一双大大的眼睛已经在定定地望着我。令我惊异的是,那双眼睛,竟是湖水一样的清澈。那清澈,除开了一点好奇之外,洁净得没有一粒尘埃。一时间,我被那双眼睛震撼了,心想:“啊,原来人的初始的心,本来应该是这样圣洁的呀!”
如今几年过去,许多事也与时间一起流逝,不再存下什么记忆,但那孩子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却时而仍会闪动在我的面前,令我感到圣洁的魅力,并想到人们回归圣洁的可能与意义„„
而且,自被那一双湖水一样清澈的眼睛震撼以后,我竟于无意中养成了一个习惯:经常会注意他人的眼睛,看看他人的眼睛都是怎样的——当然,那都是大于四个月的眼睛。遗憾的是,我却再也没有看见过那样清澈的眼睛了。
我看到的,是自负的或卑怯的眼睛,是得意的或愁苦的眼睛,是明朗的或阴鸷的眼睛,是真诚的或虚伪的眼睛„„当然,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总是把它们杂糅在一起的眼睛。只是跟那个孩子的眼睛相比,这些眼睛都是浑浊的!
是的,一般地来说,我们并不邪恶,但我们却无法不浑浊!
有一回,为出版一本散文集的需要,我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都找出来进行挑选。我竟发现:8个月时,我的眼睛竟然也是清澈的,清澈得就如同那个孩子一样一尘不染!可惜十几岁时,我的眼睛里有了忧郁,显见了我少年时期的某种艰难。但二十几岁时,我的眼睛里却出现了若干狂妄,那是我提刀而立、踌躇满志的写照。三十几岁时,我显得有些愁苦或者其实是一种迷惘,表现了我在那时的对于自己对于世界的徘徊与选择。四十几岁时,我的眼睛里加进了些许狠劲儿,表明了我正面对着恼人的起伏和潮湿„„而今天,我的眼睛则反映出了几分木然或淡然,似在说明我的已经明白或依然糊涂。
只是,确切无疑的是:自八个月后,我的眼睛便渐渐地浑浊了起来。
“看来,要想永葆清澈„„是不可能的呀!”我想。
“那么,人生就是一个从清澈走向浑浊的过程吧?”
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总是要复杂起来的,因为这是对于生活的适应。而复杂体现在眼睛上,就是浑浊。
我们无力拒绝复杂,因而便无力抗拒浑浊。这很无奈。但我们却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清澈过!
而且,我们如果还能够被这清澈所震撼,就说明在我们的心中,至少还留有一块圣地——那就是对于圣洁的向往和崇拜!
是的,我怀念清澈,就是我向往并崇拜圣洁!
只是可惜,就好像一件白色的衬衣染上了污渍,任你再怎么清洗,终究也无法使其回复纯白;同理,我们的心灵既已不再单纯,也就不再可能回复孩子似的清澈。那么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浑浊下去吗?
我想起了我在一座山寺中见过的一位老人。那一天,我们在那座山寺的草地上发现
了一条蛇,正准备找到什么东西——比方说一块石头或一块砖头,去砸死那条蛇的时候,一位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对我们说:“不,不要伤害它。它是我们应该保护的动物。来,让我把它引走吧。”他就这样,在我们惊异的目光注视下,卫护着那条蛇,请那条蛇离开了那座山寺„„
许多年过去,我犹记那位老人的眼睛是慈祥的睿智的,也是淡定的博大的„„ 于是我始知道,虽然我们不再能够清澈,但我们却可以慈祥,可以睿智,可以淡定,可以博大。而这些,难道不是对于清澈和浑浊的超越吗?这样的一种眼睛,难道不也是圣洁的吗? 那么就是说,我们虽然早已离弃了孩子似的清澈,但对于圣洁的追求却还是不必放弃的吧?
是了,我们不会放弃——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清澈在。(
2008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四)
寒山寺的钟声
严阵
你到过寒山寺吗?你听过寒山寺深夜的钟声吗?
当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落定之后,当苍茫的寒江余音远去之后,当开花的土地经过成熟又经过收割之后,当群山经繁茂而凋尽万木由葱茏而萧疏之后,在夜半,在姑苏城外,在淡淡的远远的月光下,你会听到一种声音,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声音,一种一直萦绕于你的心际似不断轻叩着你心上的那扇门的声音,一种似在近处相识却又似远隔时空的声音,那声音平静而舒缓,那声音空灵而幽秘,它脉动于所有的空间,它浸润着整个的人世。 这就是寒山寺的钟声。
我曾多次来过寒山寺,也曾多次谛听过寒山寺的钟声,可是直到最近我都不能说我已经听懂了那里的钟声。因为那钟声里有一座“天一阁”,它藏满了历代古籍,历尽了人间兴亡。因为那钟声里有一块“无字碑”,它记载着人情冷暖,体味了世态炎凉。因为那钟声里有一面镜子,它能在瞬间为你映照出你留在所有的道路上的所有的脚印。因为那钟声里有一把尺子,在不用任何语言的评述中,客观地为你衡量出你的所长和你的所短。
默默地听那岁末的午夜时分悠然远播的钟声吧,那钟声里也浮动着一种春的气息,一种你似乎感觉到又似乎尚未感觉到的一种生机,一种要萌动出无数新芽,一种要爆裂出无数新蕾的欲望,一种要在枝头上迎接风雨布满果实的力量。那钟声里也含满微笑,含满四方美丽的风景,含满相交者相识者相知者相爱者的那些春花秋月的思绪和桂子荷花的情愫。 我第一次来寒山寺,那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应该说我那次来,完全是受了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的诗句的影响。作为一个来自北国的少年,应该说我那次是纯粹为了寻求“月落乌啼”、“夜半钟声”的名句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诗意的。虽然在我来的路上,在苏州古老的阊门外,有人正在那一夜的月光下为曾被战火毁坏而今又重建的砖屋贴上红色的春联,但我当时并不懂,它正是我即将听到的钟声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张继的诗里只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并没有说明那钟声的真正含意,但对一个经过多年战乱刚刚目睹了自己的共和国诞生的中国人来说,那寒山寺的钟声,当时无疑是一种和平的钟声,那一声声钟声里,都含满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对和平的赞颂和对和平的祈祷。
我第二次来寒山寺,是80年代,我那时正在上海,时值年终,友人颇有雅兴地邀我:白天到邓尉赏梅,午夜到寒山寺听钟声。得到如此富有诗意的邀约,我当然乐于前往。不过那次在深夜的寒山寺令我震撼终生的,却并不是寒山寺的钟声本身,而是一个远渡重洋专程来此听午夜钟声的日本老人的那种呐喊。我记得,当时他一个人跪在江南那迷离一片的雪里,面对钟声响起的地方,用日语大声地喊着什么,后来他身边的翻译告诉当时在场的人:
他是一个日本老兵,曾经亲历过南京那次有名的大屠杀。他所以到寒山寺来,是希望借助这里悠然的钟声,洗涤自己负疚日久的灵魂。而他在雪地里的那些声嘶力竭的呼喊,正是他面对钟声的那种痛苦但却必须发出的忏悔。
自此之后,我才领悟到寒山寺的钟声,不仅仅是一种和平的钟声,而同时也是一种和解的钟声。由此我也开始明白:和平来自和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虽然争端的起源各有不同,但所有的和平都应该是来自和解,不管他过去做过什么,只要他愿意和解,都应该受到欢迎,这是因为和解是来自生命进程中的一种灵魂的苏醒,一种良知的觉悟。由此,我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来听听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多少年来寒山寺的钟声不仅是一种和平的钟声,同样也是一种和解的钟声,因为不论世上的事也好,村上的事也好,家里的事也好,只有首先有了和解,才会开始得到和平。
近年我又有机会来过一次寒山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这里听钟声的人比过去多了。我看到其中不但有人来自香港,来自台湾,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还有人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许多遥远的国度,而日本人和韩国人,则大多数是组团前来的,而很多人,很多团,又是专门不远千里万里为听钟声而来的。除此而外,我还发现,来自中国内地到寒山寺听钟声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来自东南沿海,而且也来自大西南和大西北许多令人感到陌生的地方。
世界上这么多人来听钟声,全中国这么多人来听钟声,说明这里的钟声之美,并不仅仅是因为张继诗中所说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那种美,而是因为它悠悠音韵中透露出的那种魅力,那种把一个普通的人推向新的精神境界的魅力,那种魅力不是别的,就是一种和谐,一种天和地的和谐,一种山和水的和谐,一种人和物的和谐,一种人和人的和谐。 仔细了解来这里听钟声的人便会发现:其中不乏来自台湾的少男少女亲亲热热地挽着来自北京上海的男孩女孩,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相约为侣,自定终身。这里也有来自朝鲜来自韩国离散多年的父母和子女,妻子和丈夫,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重温夫妻之情和家庭之乐。还有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他们不但同桌吃饭,还友好地举杯共饮,完全没有你死我活的那种感觉。活在这个世上的人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人们为什么要一代一代地相互仇恨相互厮杀呢?
同样地,来自中国内地的游人中,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有60岁的儿子千里骑着三轮车送80岁老母来听钟声的,有离散多年的夫妻重归于好来听钟声的,有兄弟和好来听钟声的,有婆媳相伴来听钟声的,有高考得中来听钟声的,也有高考落榜来听钟声的。总之,来这里的各种不同的游人中,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从这里的钟声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一种相思日久的和谐,一种在过去的某些时候曾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那种和谐。 寒山寺的钟声又一次在午夜里响了起来。此时此刻,面对似乎来自全世界的肃然的静默,人们不由感到,这钟声已经不完全是来自寒山寺古老寺庙的那种原始的钟声,因为它已超越了宗教,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时空,而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一种和解的象征和一种和谐的象征。同时它也和中国的雨露和月色融为一体,变成了震颤于人们内心的一种心灵的乐音,这些乐音的主旋律,就是对和平和解及和谐的一种温柔的呼唤。
寒山寺的钟声又一次在午夜里响了起来。此时此刻,这钟声是来自寒山寺,也是来自许许多多人们的心灵深处,因为和为贵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所以和平、和解、和谐便一直是我们心中永远萦绕不息的钟声。而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也才会成为今天中国的一种愿望。
飘逸的诗魂
雷抒雁
沿着垂向江边的小径,踏着石阶,扶着铁栏,我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下去。这是采石矶,崖石笔陡,蓬蓬的树枝遮蔽着崖畔,看不见脚下的江水。一种说不清的探知心理,促使我慢慢地在这“之”字形石阶道上走下去。脚步沉重,每踩一下,似乎都会脱手坠落。
这就是采石矶吗?这就是那条在支流汨罗江吞噬过屈原、在下游又接纳了李白的长江吗?浑浊的江水,汹涌着恐怖,没有一点诗意的浪漫和飘逸。
在李白公元762年去世后的第1243年暮秋,在这个灰蒙蒙的下午,我在采石矶前试图探寻诗人去世时的心境。
传说里李白死得潇洒和飘逸。那个夜晚,在采石矶的搅月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通痛饮之后,熏然之中,却见一轮圆月坠入江底,为着捞月,诗人一撒手纵身江中。
传说是美丽的。据说李白投江之后,不是在下游,却是逆水而上,上游三十里,青山脚下,浣衣村姑在江边找到李白的遗体。传说李白遗体捞出,姿态翩然如仙,没有一丝痛苦以及被江水冲击的伤损。
依传说看,同是投江,屈原怀沙,投得沉重,遗体也是逆流而上,被乡亲们捞出,故事充满着凄冷和哀伤。李白却死得飘然,洋溢着浪漫和超拔。
大约传说是依着诗人的诗篇和个性而编撰。李白是诗仙、酒仙,一派超凡脱俗,浪漫豁达,“天子呼来不下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肯“垂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诗人,会有什么愁难,会有什么痛苦!生,既然要生得有尊严;死,当然亦应不失尊严。听着这些传说,真为李白高兴。千年以来,竟有这么多知音,认识了李白,读懂了李白。对于一个诗人,除此复有何求。
李白真实的坟墓在当涂县太白镇的青山下。人们说,不是李白有幸选择了这一片优美、幽静的地方;倒是青山有幸,把一个诗人的魂魄拥在怀中。
墓碑写着“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是杜甫先生的手笔。不说“名诗人”,却道是“名贤”,见得古人尊李白,首取其人品。先是“名贤”,而后有“名诗”。自然,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与贡献,则使他的名贤名副其实。大概也是因了这些,千古的荒草才没有埋没这一伟大的诗魂,让我们这些后来者站立坟前,心潮起伏,发些思古之幽情,悟些做人之道理。 “捉月”只是传说赋予诗人的想像。像一切穷困潦倒的英雄豪杰一样,李白也有一个凄凉的晚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二十五岁仗剑任侠,三十岁文章历抵卿相,四十二岁,供俸翰林学士,杨国忠磨墨,高力士捧靴,“草答蕃书”,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曾经得意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然而,六十二岁的李白却无可奈何地重归了“蓬蒿”。他不得不去求助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将诗稿一并交给这位族叔处理,并于当年病逝于当涂。
想像得出李白当时的窘迫和孤寂。据说他有儿子叫“伯禽”,贞元八年“不禄而卒”;留有一个孙子出游一十二载不知所终;两个孙女,也嫁给了普通农人,赫赫李氏一门,终于埋没于荒草。
李白墓原在龙山东麓,55年之后,时拜宣歙池观察使的范传正有感于先父与李白有“通家之旧”,才将李白的坟墓迁到青山之阳,即现在这个地方。
小小一丘荒冢,既非官方修筑,亦无官家保护,难免雨冲人毁。白居易见到那坟墓时已是荒草连天了,有诗为证:“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李白的死距白居易出生仅仅只差了十年。推想白居易眼里的这丘荒冢大约是在李白死后二三十年之后,是在范传正为李白迁墓之前。白居易在李白墓前流连久久,难免生出许多喟叹和感伤。一个写过惊天动地文章的大诗人,到头来竟是如此下场。可怜!比比那些贵胄豪富的奢侈阴宅,真有天壤之差,世事竟如此不公平。不过,再想想李白留下的伟大诗篇,想想他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不朽的诗魂比起那些速朽的灰尘,要重上百倍、千倍。
历经沧桑,李白墓在中国千年朝代更替中,始终被人们关注和惦记着。人们用一次次的修缮,来寄托对这位诗人的崇敬之情。当涂县志记载了从南宋隆兴年间到清光绪五年的多次修建。可是,所有墓地建筑都毁于抗战时期日寇飞机的轰炸。李白生前与访唐的日本国诗人有着深厚的交谊,并有着诗歌互答,他万万不会料到千年之后,让他魂魄不安的强盗竟是朋友国度里的那些不肖子孙。
现今的李白墓是1979年当涂人民筹资重新修筑的。从采石矶到青山,李白纪念馆,李白祠,李白墓,构成一个十分气派的仿古建筑群,李白翩翩欲仙、举杯畅饮的豪放形象成了马鞍山市的第一道风景线。因为李白,马鞍山成了一座诗意的城市。也是因为李白,第一届中国诗歌节,不久前在马鞍山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盛会。盛会把一章安魂曲,敬献给了李白的诗魂。
透过历史的烟尘,李白辉煌的诗篇和高尚的人格,放射着万丈光焰,没有什么屏障可以遮蔽它的光芒。
故乡的蛙鸣
沈光勇
从每一个,思念故乡的梦中,走过。留下一缕激情涌动、热汗淋漓的惊魂。别人的噩梦,在冷汗中醒来,而我的噩梦的热汗,会在意识清醒以后,慢慢地随着逐渐平静的心,变冷。然而,在无数个,梦境的间隙里,也有让我,如听上一曲清远的牧笛之后的舒心,即是对故乡的回忆中,那深深浅浅、汹涌澎湃的蛙鸣,这是一个让我无法,也不想妄为地抛弃的童音。
走过,小村边苍翠的竹林,一个人,夹杂在板栗花香里,一路小跑,越过山间的田埂,恣意的毫无理由的贱踏,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儿,还有挑水人,力不从心时从桶里溅出,洒在人间的泥泞。下一个坎,在幽深的沟边,是一口经年不停、悠悠流动的古井。
第一次,朦胧地听得的蛙声,是尾随母亲,来挑水的不曾记住的晨昏,坐在石井旁,惊恐而有兴致地问,母亲告诉我,那是青蛙的叫声。从此,不管是清晨还是向晚,还是黄昏,也许是月朗星稀的夏夜,古井旁边,人们的记忆里,不知不觉间,多了一个听蛙的人。 故乡的蛙声是一首春风沉醉的小夜曲,永远表达着人生的欢乐。在丰收的金秋九月,它是人们心中,挺起胸膛拉家常时,秋高气爽的来自天外的歌。这欢乐,是老父亲缺了门牙、眯着眼睛,醉向夕阳时的乐呵呵;是母亲顶着大包头、系着花围腰,走亲戚的好借口;是俏姑娘回头笑时,浅浅的酒窝;是俊小伙在牵牛饮水时,脱口而出的高亢的山歌。
故乡的蛙声是一支安魂曲,让无依的烦躁的心情,找到撑托。虽然愤怒得像头看见了红布的公牛,但回味起蛙鸣,就会像蛙一样,在深秋来临的时候,平心静气地,找一处自己喜欢的居所,饱饱的大吃一顿,美美的一觉睡到,第二年春姑娘的催促。
故乡的蛙声是一碗清香的茶,沉郁的心事,在哀叹中,被纯朴的香郁,沁入肺腑,神清气爽,不再受尘世的庸俗,硬缠得不休,让不顺心的事,在惶恐中远走。
故乡的蛙声是一瓶淡淡的农夫山泉,忙里偷闲时,陪着女朋友满山地走,累了渴了的时候整一口,赏心悦目地领略天高云淡的巍峨与磅礴。
故乡的蛙声是一针无副作用的兴奋剂,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想想儿时井边的蛙鸣,比一杯清酒还提神。
“子在川上曰”的终告,让我的,燃烧着的,青春的豪情,不曾,在逆境中破灭。不敢,轻易的,回过头来,稍稍审视着,曾走过的历程,苦苦的,追寻着的,年轻的脚印下,
渐渐地淡弱的,是一个人埋头奋争的苦闷。
而想起故乡的蛙鸣,又让流浪着的注定漂泊的心沉静。
细 雨
金革
我爱雪,更爱细雨!
雨或多或少会给人带来些麻烦的。满地泥泞,流水纵横,山倒路滑,但不要紧,只要换个心情去体会,就会又另一种说不出的情趣来。
习习细雨,自空坠落,凉凉的、冰冰的,落在脸上或脖子里,偶尔也会钻进你正准备说话的嘴里,挺淘气的!撑开伞,步出户外,看那田禾野草,一片清绿,都被细雨洗得干干净净,清纯、秀丽,有说不出的美。即使在凉秋,田里收拾得干净,也不妨碍大事,随便抓把泥土,湿漉漉地,能滴出水来,更是好!这时还有那青绿的树干、轻鸣的蝉儿、高唱的蛙儿、轻吹的风儿、婉啾的鸟儿,万籁俱响,仿佛是天堂,整个人儿也都感到飘飘地,就没有什么忧愁和烦恼的不愉快了,心儿脑儿只留下纯净,连出口气都清爽,至于千万个毫毛眼儿,舒服劲儿就别提了。
这不能不说细雨是甘液吧!
如果你是在太累而不愿出去的话,那就坐在窗前看吧!瞧,如丝的细雨,自空中飘下来,带着线儿,稀稀地,也淅淅地,落在地上、水上。落在地上的就不知道钻到哪儿去了,鬼精灵样,怎找都没个影儿。落在水里的呢?就打起个小水泡,随着就向四周荡起了圈,渐渐的再扩散,圆圈套圆圈,大的抱小的,大的向外跑,小的紧跟着,大的跑倒泥土边就消失了,小的又变成了大的,到最后也消失了,接着又是一个雨点,又起了一个水泡,又扩撒,消失,一直这样更换。还有,那屋檐上的水珠儿吧嗒吧嗒地滴着,不紧不慢,钟般计着时辰。 晴天大家都是很忙的,顾不上去欣赏大自然,也顾不上去偷闲,心弦全绷紧了的忙碌。雨天却是休闲偷趣的好时机。这时不管什么地方都是好去处,最好去人不多的地方,人多了就多了杂吵。一个人走是最好不过的,林间、田野,都是好去的。不必在意一个人的孤独,有细雨陪着你呢!她轻柔地洒湿你的发、衣服、脸、手,为你洗澡。边接受细雨的洗礼边看轻风吹动树梢或禾叶而落下水珠纷纷的样子,就会觉得自己也是这树梢或青草中的一员了! 夜间,熄灭灯,闭上眼躺在床上,听雨打瓦片沙沙声、听水檐吧嗒声,听蝉儿、蛙儿叫,听树叶响,思绪无论怎样烦乱,都会慢慢平静下来,空白了,最后被大自然交响乐迷醉了,睡着了,然后做一个很好的梦„„
细雨怎么样?体会一下吧!你会许也会觉得挺有味的。
2008高考备考资料之散文名篇必读(六)
黄山老树
栾承舟
浸透花香的清风和情暖春天的波涛肯定记得,位于胶东半岛、黄海之滨的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的黄山之上,曾有一棵粗如磨盘、擎接云朵的老银杏树,树龄数千年,合抱一丈八尺有余。此树枝干挺拔,神态苍古,枝叶翩翩翻涌着千古风云;枝头硕大如冠盖,三亩大小的树阴密密匝匝,鸟声清亮如涛。粗壮、长硕的分枝上,丛生着榆、槐、杨、藤萝、山荆等大小不等的三十余种林木,更增一番雄伟、肃穆、吉祥气度。民间传说,银杏的枝杈上,可以并派躺卧开十几个人;密密的枝叶间,缓缓爬行着的蚂蚁竟有猪仔大小。在半岛地区,当是记忆最为久远的历史见证。
这棵老树,可以说是吸收了数千年的日精月华,天地雨露,才成就了这般雄视天下、雅
而不俗的长者风貌,就像是季羡林或余秋雨博大、沧桑的散文,以不动声色的练达、缜密的思维、精辟的思想,把人生的哲理、生命的体验一一告诉给世人和生活。
没有人知道它曾经看过了多少历史风云,经历了几多朝代更替,它默默地伫立在东莱一隅,倾听着大海涛声和岁月的律动,以渊默、智慧、身体力行送给人类温暖、祝福和启迪;在雷雨、大风、闪电一次又一次的侵袭中,在改朝换代的风云雷电中,它一概把自身的浮躁、胆怯、伤痛,通过生命四通八达的根系,全部化做营养,成就了一派古老的风韵。
据《即墨县志》记载,唐朝初年,黄山山顶曾矗立着一座当地人民为纪念隋朝孝女高柴女而兴建的孝女祠,之后,又建起了尼姑庵。数年之后,在银杏树的左侧建一道观,曰镇海观,香火极为鼎盛。后来,不知是哪朝哪代,何方神圣将四月八日定为黄山庙会日,黄山之上自是更加热闹非凡。史有所载的汉丞相王吉,破燕的田单,抗大礼的蓝田,清史稿有传、三疏震天下的郭琇,是不是都来过这里,同样留下过优美的诗篇?那种心灵的交汇与碰撞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树比人活得长久,甚至比一个朝代活得长久,同样,它比一个人、一个朝代甚至最优秀的思想家更为睿智,豁达,它把一切都放在心里,把一切信息都储存在记忆之中,在残菊的苦香中吹送着一种掀动历史门帘的忐忑。因了它的存在,它的智慧,它的子孙也是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之态,它们和松鼠、野兔、山鸡和柏树、梧桐、山荆、毛白杨,以及蓝得深厚的波涛、造型奇特的绿石和平共处,显出了一种多么非同凡俗的文化品位啊!
走过了漫长的封建时代,走过了整个风雨如晦的中国近代史,老银杏与我们古老的民族一起,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可它做梦也没有想到,1951年,为建设即墨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关部门忍痛做出了伐倒老银杏的决定,然后,拿去做了医院的门窗。据说,当兴高采烈的建设者们拿着刀锯、斧头来到黄山的时候,老银杏竟发出了一阵微微的颤栗。当铮亮的刀锯割下去的时候,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老银杏的伤口中流出来的汁液竟然鲜红如血;斧头砍下去的时候,砍去了千年老枝,也同时砍去了文化,砍去了时光留给我们的活生生的记忆,砍死了水灵灵的鸟鸣和整个黄山的灵性。反右之后,文革之后,黄山渐渐凋敝,以至于完全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的荒山;曾经新鲜、水灵的生活,只有在时而灼热时而冰凉的岩石边,在婆娑的清苦中,百无聊赖地打发着岁月。时光,散乱如一只老蝶。
我们,总是头脑一热就干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有些伤口,常常是无法愈合的永久的疼痛。
在经历了许多风云变幻之后,黄山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整个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黄山周围村庄的人民封山育林,还耕为林,短短的几年时间,黄山旧貌换了新颜,既有旧时好模样,更多的则是新气象,满山绿意森森,天上弯月如钩,林间百鸟齐鸣,海边波涛如叙,牵动人心的东西更胜往日。
但岁月将老银杏的信息留在了黄山,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在我们不时面对的时候,依然那么抢眼,醒目。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
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透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它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东坡居士
林语堂
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
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
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来而叹,乃作是诗,自憨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猪一般啼叫。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字正卿),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可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上采毛织毯子。那时苏东坡叉吸引了一些古怪的人物,其中两个是道士。
因为苏东坡对长生的奥秘甚感兴趣。但是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慥。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痛”一个典故,季常是陈慥的号。陈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鸺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他又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在雪堆的墙上门上,他写了三十二个字给自己昼夜观看.也向人提出四种警告:
出舆入辇。厥痉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峨眉。伐性之斧。甘脆肥酸,腐肠之药。
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请富人捐钱.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 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
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流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都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
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重游赤壁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⑤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难,最终即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围攻者还有一些,我想举出这几个也就差不多了,苏东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经可以大致看清,我们也领略了一组有可能超越时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舆论,结果连神宗皇帝也对苏东坡疑惑起来,下旨说查查清楚,而去查的正是李定这些人。
苏东坡开始很不在意。有人偷偷告诉他,他的诗被检举揭发了,他先是一怔,后来还潇洒、幽默地说:“今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但事态的发展却越来越不潇洒,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来逮捕苏东坡,苏东坡事先得知风声,立即不知所措。文人终究是文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从气势汹汹的样子看,估计会处死,他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来,朋友说躲着不是办法,人家已在前面等着了,要躲也躲不过。正要出来他又犹豫了,出来该穿什么服装呢?已经犯了罪,还能穿官服吗?朋友说,什么罪还不知道,还是穿官服吧。苏东坡终于穿着官服出来了,朝廷派来的差官装模作样地半天不说话,故意要演一个压得人气都透不过来的场面出来。苏东坡越来越慌张,说:“我大概把朝廷惹恼了,看来总得死,请允许我回家与家人告别。”差官说“还不至于这样”,便叫两个差人用绳子捆扎了苏东坡,像驱赶鸡犬一样上路了。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边流泪。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全部遭遇还不知道半点起因,苏东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末,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 怎么审?打! 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 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现在,苏东坡被它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 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这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他一定变得非常笨拙,无法调动起码的言语,无法完成简单的逻辑。他在牢房里的应对,绝对比不过一个普通的盗贼。因此审问者们愤怒了也高兴了,原来这么个大名人竟是草包一个,你平日的滔滔文辞被狗吃掉了?看你这副熊样还能写诗作词?纯粹是抄人家的吧?接着就是轮番扑打,诗人用纯银般的嗓子哀号着,哀号到嘶哑。这本是一个只需要哀号的地方,你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荒唐透顶了,还不该打?打,打得你淡妆浓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
开始,苏东坡还视图拿点儿正常逻辑顶几句嘴,审问者咬定他的诗里有讥讽朝廷的意思,他说:“我不敢有此心,不知什么人有此心,造出这种意思来。”一切诬陷者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某种“险恶用心”的发现者,苏东坡指出,他们不是发现者而是制造者。那也就是说,诬陷者所推断出来的“险恶用心”,可以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内心,因此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我想一切遭受诬陷的人都会或迟或早想到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能在中国普及,诬陷的事情一定会大大减少。但是,在牢房里,苏东坡的这一思路招来了更凶猛的侮辱和折磨,当诬陷者和办案人完全合成一体、串成一气时,只能这样。终于,苏东坡经受不住了,
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连续逼供,他想闭闭眼,喘口气,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于是,他以前的诗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说自己不被朝廷重视;诗中有“小人”字样,是讽刺当朝大人;特别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兴冲冲去看钱塘潮,回来写了咏弄潮儿的诗“吴儿生长狎涛渊”,据说竟是在影射皇帝兴修水利!这种大胆联想,连苏东坡这位浪漫诗人都觉得实在不容易跳跃过去,因此在承认时还不容易“一步到位”,审问者有本事耗时间一点点逼过去。案卷记录上经常出现的句子是:“逐次隐讳,不说情实,再勘方招。”苏东坡全招了,同时他也就知道必死无疑了。试想,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玩水,而且在看钱塘潮时竟一心想着写反诗,那还能活?
他一心想着死。他觉得连累了家人,对不起老妻,又特别想念弟弟。他请一位善良的狱卒带了两首诗给苏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埋骨的地点,他希望是杭州西湖。
不是别的,是诗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我不知道那些天他在铁窗里是否抱怨甚至痛恨诗文。没想到,就在这时,隐隐约约地,一种散落四处的文化良知开始汇集起来了,他的诗文竟然在这危难时分产生了正面回应,他的读者们慢慢抬起了头,要说几句对得起自己内心的话了。很多人不敢说,但毕竟还有勇敢者;他的朋友大多躲避,但毕竟还有侠义人。 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当地做官时的种种美好行迹,在他入狱后公开做了解厄道场,求告神明保佑他;狱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审问人员离开时尽力照顾生活,连每天晚上的洗脚热水都准备了;他在朝中的朋友范镇、张方平不怕受到牵连,写信给皇帝,说他在文学上“实天下之奇才”,希望宽大;他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义执言,对皇帝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如果严厉处罚了苏东坡,“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最有趣的是那位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来为她求寿,她竟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最直截了当的是当朝左相吴充,有次他与皇帝谈起曹操,皇帝对曹操评价不高,吴充立即接口说:“曹操猜忌心那么重还容得下祢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个苏东坡呢?”
对这些人,不管是狱卒还是太后,我们都要深深感谢。他们比研究者们更懂得苏东坡的价值,就连那盆洗脚水也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据王巩《甲申杂记》记载,那个带头诬陷、调查、审问苏东坡的李定,整日得意洋洋,有一天与满朝官员一起在崇政殿的殿门外等候早朝时向大家叙述审问苏东坡的情况,他说:“苏东坡真是奇才,一二十年前的诗文,审问起来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以为,对这么一个轰传朝野的著名大案,一定会有不少官员感兴趣,但奇怪的是,他说了这番引逗别人提问的话之后,没有一个人搭腔,没有一个人提问,崇政殿外一片静默。他有点慌神,故作感慨状,叹息几声,回应他的仍是一片静默。这静默算不得抗争,也算不得舆论,但着实透着点儿高贵。相比之下,历来许多诬陷者周围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热闹,以嘈杂助长了诬陷。 就在这种情势下,皇帝释放了苏东坡,贬谪黄州。黄州对苏东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
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端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
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