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件事阅读答案
最后一件事
黎义全
我在一家照相馆上班。一天中午,在我们附近捡破烂的那位老人进来了。
她有点儿紧张地说:“我要照相。”然后径直走到镜子前,用手梳理着她的头发,整理她的衣服。
良久,她终于弄完了。我让她坐在椅子上准备照相。她努力地挤出笑容,样子很是紧张。 我举着相机,正准备摁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跳起来,说道:“等一下,我差点儿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说着,她把手伸进衣袋,拿出一副眼镜,小心翼翼地戴起来。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老人又来了。她拿出上次照的相片,说相片不是很理想,她想重新照。我有点不悦地说:“为什么不是很理想?”她尴尬地笑了笑说:“上次我没准备好。”说完,她又走到镜子前,慢慢地梳理着她的头发,并且掏出一盒粉,仔细地扑在脸上。接着,她居然拿出一支口红,慢慢地涂在她那干裂的嘴唇上,然后才正襟危坐地坐在那椅子上,戴上眼镜。
照完相后,我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问:“你这相片,有什么重要用处吗?”她非常骄傲地说:“很重要!我儿子叫我寄给他的。”她继续幸福地说:“我儿子在北京找了媳妇儿,人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知识分子。我儿子和那姑娘准备结婚了,所以他叫我寄我的相片过去,给女孩子一家人瞧瞧。”这时,我有点懵了:“你儿子结婚,他不带媳妇儿回来让你瞧瞧吗?或者叫你上北京瞧瞧?”老人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像我这种乡下人土里土气的,上北京去,不是给儿子丢脸吗?万一人家嫌弃我是捡破烂的,那„„那我儿子一辈子的幸福不是毁在我的手上了吗?”
“可„„可你能瞒一辈子吗?”我好心提醒她。老人笑笑说:“其实„„其实不用瞒很久的。因为前不久我被查出得了胃癌,是晚期。医生说,我活着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惊呆了:“那„„那你把病情告诉你儿子了吗?”“我为什么要告诉他?”老人直愣愣地看着我,说:“他晚一天知道,他就多快乐一天,这也许是我能为儿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只要他过得好,就好。”
我的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我为她感到心痛。
“这次,你一定要好好帮我洗这些照片。”老人再次叮嘱我。
次日,老人来取相片,可她看着相片,依然皱着眉头,哀求道:
“难道不能再把相片处理得更好看一些吗?”望着老人难过的表情,我尴尬地说道:“只„„只能这样了。”
老人拿着相片怏怏离去。望着老人失望的背影,我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其实,我完全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把相片处理得很好,很体面,但我还是让皱纹留在了老人的脸上,让老人的皮肤还是黝黑的。因为,我要让老人的儿子知道,他的母亲真的已经老了。现在,他应该尽点儿做儿子的孝道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分)
答案:一个捡破烂的老母亲在胃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时,去拍一张好看的照片打算寄给将
要结婚的儿子,希望儿子得到幸福、儿媳不要嫌弃,这是她疼爱儿子的最后的方式了。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尴尬地笑了笑说:“上次我没准备好。”
②我尴尬地说道:“只„„只能这样了。”
(1)因为自己面容苍老、口唇干裂,又想拍出有气质的、漂亮的照片而觉得不好意思。
(2)明明自己可以把照片弄得更好却没有做而感到不好意思。
3.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分)
答案:爱儿子胜过爱自己。
4.“望着老人失望的背影,我的眼里满是泪水”,这“泪水”的背后隐藏着“我”复杂的情感,请结合选文简要谈谈。(3分)
答案:“我”被老人的爱子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想方设法要让老人的儿子知道母亲的情况,应该向母亲尽孝道了。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简要谈谈你对“北大拒收不孝生”这一举措的评价。(4分)
【链接材料】北大面向全国推广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日前公布了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细则。和去年公布的遴选要求相比,今年的要求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北大拒收“不孝生”的新闻刚一传出,立刻引发了诸多争议。
答案示例:“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自古以来,众多的孝子用他们的言行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传承了中华孝亲文化。北大作为全国的知名学府,把孝亲列入筛选人才的一个条件,正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有益举措。
最后一件事阅读答案
最后一件事
黎义全
我在一家照相馆上班。一天中午,在我们附近捡破烂的那位老人进来了。
她有点儿紧张地说:“我要照相。”然后径直走到镜子前,用手梳理着她的头发,整理她的衣服。
良久,她终于弄完了。我让她坐在椅子上准备照相。她努力地挤出笑容,样子很是紧张。 我举着相机,正准备摁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跳起来,说道:“等一下,我差点儿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说着,她把手伸进衣袋,拿出一副眼镜,小心翼翼地戴起来。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老人又来了。她拿出上次照的相片,说相片不是很理想,她想重新照。我有点不悦地说:“为什么不是很理想?”她尴尬地笑了笑说:“上次我没准备好。”说完,她又走到镜子前,慢慢地梳理着她的头发,并且掏出一盒粉,仔细地扑在脸上。接着,她居然拿出一支口红,慢慢地涂在她那干裂的嘴唇上,然后才正襟危坐地坐在那椅子上,戴上眼镜。
照完相后,我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问:“你这相片,有什么重要用处吗?”她非常骄傲地说:“很重要!我儿子叫我寄给他的。”她继续幸福地说:“我儿子在北京找了媳妇儿,人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知识分子。我儿子和那姑娘准备结婚了,所以他叫我寄我的相片过去,给女孩子一家人瞧瞧。”这时,我有点懵了:“你儿子结婚,他不带媳妇儿回来让你瞧瞧吗?或者叫你上北京瞧瞧?”老人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像我这种乡下人土里土气的,上北京去,不是给儿子丢脸吗?万一人家嫌弃我是捡破烂的,那„„那我儿子一辈子的幸福不是毁在我的手上了吗?”
“可„„可你能瞒一辈子吗?”我好心提醒她。老人笑笑说:“其实„„其实不用瞒很久的。因为前不久我被查出得了胃癌,是晚期。医生说,我活着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惊呆了:“那„„那你把病情告诉你儿子了吗?”“我为什么要告诉他?”老人直愣愣地看着我,说:“他晚一天知道,他就多快乐一天,这也许是我能为儿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只要他过得好,就好。”
我的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我为她感到心痛。
“这次,你一定要好好帮我洗这些照片。”老人再次叮嘱我。
次日,老人来取相片,可她看着相片,依然皱着眉头,哀求道:
“难道不能再把相片处理得更好看一些吗?”望着老人难过的表情,我尴尬地说道:“只„„只能这样了。”
老人拿着相片怏怏离去。望着老人失望的背影,我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其实,我完全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把相片处理得很好,很体面,但我还是让皱纹留在了老人的脸上,让老人的皮肤还是黝黑的。因为,我要让老人的儿子知道,他的母亲真的已经老了。现在,他应该尽点儿做儿子的孝道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分)
答案:一个捡破烂的老母亲在胃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时,去拍一张好看的照片打算寄给将
要结婚的儿子,希望儿子得到幸福、儿媳不要嫌弃,这是她疼爱儿子的最后的方式了。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尴尬地笑了笑说:“上次我没准备好。”
②我尴尬地说道:“只„„只能这样了。”
(1)因为自己面容苍老、口唇干裂,又想拍出有气质的、漂亮的照片而觉得不好意思。
(2)明明自己可以把照片弄得更好却没有做而感到不好意思。
3.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分)
答案:爱儿子胜过爱自己。
4.“望着老人失望的背影,我的眼里满是泪水”,这“泪水”的背后隐藏着“我”复杂的情感,请结合选文简要谈谈。(3分)
答案:“我”被老人的爱子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想方设法要让老人的儿子知道母亲的情况,应该向母亲尽孝道了。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简要谈谈你对“北大拒收不孝生”这一举措的评价。(4分)
【链接材料】北大面向全国推广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日前公布了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细则。和去年公布的遴选要求相比,今年的要求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北大拒收“不孝生”的新闻刚一传出,立刻引发了诸多争议。
答案示例:“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自古以来,众多的孝子用他们的言行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传承了中华孝亲文化。北大作为全国的知名学府,把孝亲列入筛选人才的一个条件,正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有益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