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有哪些?

,如何实现8%的高收益? 除了给企业做过桥贷款、以及给房地产开发商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外, 还有哪些高收益率的投资渠道?

第二是期限错配风险, 即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是期限较长的,而负债是期限很短的,一旦负债到期不能按时滚动,就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当然,金融机构的一大功能就是将短期资金 转化为长期资金,因此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期限错配,而其中的关键是错配的程度。联想到百度百发给出的承诺是允许投资者随时赎回,这无疑最大程度地 加剧了流动性风险。既要允许随时赎回,还能给出8%的预期收益率,这当然令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欢欣鼓舞,但也会令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疑虑重重。

第三是最后贷款人风险。如前所述,尽管商业银行也面临期限错配风险、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面临信用违约风险与期限错配风险,但与互联网金融相比的一 个重要区别是,商业银行最终能够获得央行提供的最后贷款人支持。当然,这一支持是有很大代价的,例如商业银行必须缴纳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自有资本充 足率必须高于8%、必须满足监管机构关于风险拨备与流动性比率的要求等。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目前面临监管缺失的格局,因此运营成本较低,但如果缺乏最后贷款人保护,那么一旦互联网金融产品违约,最终谁来买单? 互联网金融企业有能力构筑强大的自主性风险防御体系吗?

除上述传统风险外,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还面临一系列独特风险,以下笔者将按照重要性由高至低的排序来依次梳理这些风险:

其一是法律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这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产品) 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 区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高压线。例如,前段时间湖北省的天力贷在运行半年后被挤兑、停止运转后,就是被以非法吸 收公众存款而立案的。由于缺乏门槛与标准,导致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鱼龙混杂,从业者心态浮躁、一拥而上,一旦形成互联网金融泡沫,并出现较大幅度违约 的格局,就很容易导致中国政府过早收紧对互联网金融的控制,从而抑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应避免重蹈当年信托业、证券业发展初期的乱象。

其二是增大了央行进行货币信贷调控的难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创新使得央行的传统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虚拟货币(例如Q 币) 是否应该 计入M1? 再如,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体系的约束,这实际上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放大。又如,如何来看待传统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互动与转 化?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削弱了中央政府信贷政策的效果。例如,如果房地产开发商传统融资渠道被收紧,那么很可能会考虑到通过互联网金融来融资。 事实上,最近一年来中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大发展,其宏观背景就与中国政府收紧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控,导致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商等市场主体不得不寻 找新的融资来源有关。

其三是个人信用信息被滥用的风 险。首先,由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获得个人与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将之用于信用评级的主要依据,此举是否合理合法? 其次,通过上述渠道获得的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确地衡量被评级主体的信用风险,这里面是否存在着选择性偏误与系统性偏差?

其四是信息不对称与信息透明度问题。如前所述,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那么,谁来验证最终借款人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有无独立第三方能够 对此进行风险管控? 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的监守自盗行为? 毕竟,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互联网P2P 类公司中,有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的仅占两成左右。

其五是技术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独立性很强的通信网络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中,T CP/IP协议自身的安全性面临较大非 议,而当前的密钥管理与加密技术也不完善,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体系很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目前考虑到互联网金融账户被盗风险较大,阻碍 了不少人参与互联网金融,这其中绝非没有专业的金融或IT 人士。因此,互联网企业必须对自身的交易系统、数据系统等进行持续的高投入以保障安全,而这无疑 会加大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行成本,削弱其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成本优势。

综上所述,既然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起步阶段就面临如此之多的风险,那么是否就应该以此为由放慢甚至扼杀这一宝贵的金融创新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有关 各方应该在充分考虑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推动互联网金融的稳步、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的相关建议包括:第一,应充分加强行业自律。用行业准入来替代政府审 批,通过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助于规范行业的发展,并避免政府的过度介入。目前的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以及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第二,应该加强投资者教育,充分向投资者提示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且这一风险显著高于投资类似的传统金融产品的风险; 第三,应该加强网络安 全管理,从更高层次上来防范黑客攻击导致的系统瘫痪; 第四,监管机构应该构建灵活的、富有针对性与弹性的监管体系,既要弥补监管缺位,又要避免过度监管。

原文来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 )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如何实现8%的高收益? 除了给企业做过桥贷款、以及给房地产开发商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外, 还有哪些高收益率的投资渠道?

第二是期限错配风险, 即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是期限较长的,而负债是期限很短的,一旦负债到期不能按时滚动,就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当然,金融机构的一大功能就是将短期资金 转化为长期资金,因此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期限错配,而其中的关键是错配的程度。联想到百度百发给出的承诺是允许投资者随时赎回,这无疑最大程度地 加剧了流动性风险。既要允许随时赎回,还能给出8%的预期收益率,这当然令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欢欣鼓舞,但也会令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疑虑重重。

第三是最后贷款人风险。如前所述,尽管商业银行也面临期限错配风险、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面临信用违约风险与期限错配风险,但与互联网金融相比的一 个重要区别是,商业银行最终能够获得央行提供的最后贷款人支持。当然,这一支持是有很大代价的,例如商业银行必须缴纳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自有资本充 足率必须高于8%、必须满足监管机构关于风险拨备与流动性比率的要求等。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目前面临监管缺失的格局,因此运营成本较低,但如果缺乏最后贷款人保护,那么一旦互联网金融产品违约,最终谁来买单? 互联网金融企业有能力构筑强大的自主性风险防御体系吗?

除上述传统风险外,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还面临一系列独特风险,以下笔者将按照重要性由高至低的排序来依次梳理这些风险:

其一是法律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这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产品) 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 区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高压线。例如,前段时间湖北省的天力贷在运行半年后被挤兑、停止运转后,就是被以非法吸 收公众存款而立案的。由于缺乏门槛与标准,导致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鱼龙混杂,从业者心态浮躁、一拥而上,一旦形成互联网金融泡沫,并出现较大幅度违约 的格局,就很容易导致中国政府过早收紧对互联网金融的控制,从而抑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应避免重蹈当年信托业、证券业发展初期的乱象。

其二是增大了央行进行货币信贷调控的难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创新使得央行的传统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虚拟货币(例如Q 币) 是否应该 计入M1? 再如,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体系的约束,这实际上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放大。又如,如何来看待传统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互动与转 化?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削弱了中央政府信贷政策的效果。例如,如果房地产开发商传统融资渠道被收紧,那么很可能会考虑到通过互联网金融来融资。 事实上,最近一年来中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大发展,其宏观背景就与中国政府收紧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控,导致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商等市场主体不得不寻 找新的融资来源有关。

其三是个人信用信息被滥用的风 险。首先,由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获得个人与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将之用于信用评级的主要依据,此举是否合理合法? 其次,通过上述渠道获得的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确地衡量被评级主体的信用风险,这里面是否存在着选择性偏误与系统性偏差?

其四是信息不对称与信息透明度问题。如前所述,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那么,谁来验证最终借款人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有无独立第三方能够 对此进行风险管控? 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的监守自盗行为? 毕竟,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互联网P2P 类公司中,有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的仅占两成左右。

其五是技术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独立性很强的通信网络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中,T CP/IP协议自身的安全性面临较大非 议,而当前的密钥管理与加密技术也不完善,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体系很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目前考虑到互联网金融账户被盗风险较大,阻碍 了不少人参与互联网金融,这其中绝非没有专业的金融或IT 人士。因此,互联网企业必须对自身的交易系统、数据系统等进行持续的高投入以保障安全,而这无疑 会加大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行成本,削弱其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成本优势。

综上所述,既然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起步阶段就面临如此之多的风险,那么是否就应该以此为由放慢甚至扼杀这一宝贵的金融创新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有关 各方应该在充分考虑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推动互联网金融的稳步、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的相关建议包括:第一,应充分加强行业自律。用行业准入来替代政府审 批,通过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助于规范行业的发展,并避免政府的过度介入。目前的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以及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第二,应该加强投资者教育,充分向投资者提示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且这一风险显著高于投资类似的传统金融产品的风险; 第三,应该加强网络安 全管理,从更高层次上来防范黑客攻击导致的系统瘫痪; 第四,监管机构应该构建灵活的、富有针对性与弹性的监管体系,既要弥补监管缺位,又要避免过度监管。

原文来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 )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相关文章

  • 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向
  • 把脉2014信用卡市场 主持人:我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发展多年,有些政策已不适合现阶段市场情况,同时,国家也在鼓励制度创新,那么,信用卡产业政策需要做怎样的调整? 段超良:随着信用卡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现有政策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其中有的已成 ...查看


  • 金融理财产品市场营销设计策划可行性方案
  • 金融理财产品营销设计策划 方案 一.前言 目前,国内金融理财市场上の.金融理财产品各式各样,而理财业务也是证券公司の.一大支柱业务,为了更好地进行金融理财产品の.销售,金融对50名购买者进行了调查·结合调查问卷,广金证券公司拟定了一份新の. ...查看


  •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有何区别
  •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有何区别 筹备多年.弥补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法规空白的<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已于2003年3月4日经市人 ...查看


  • 商业银行客户标签体系构建
  • 银行客户标签体系构建 在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金融运营模式.数据在呈现出海量化.多样化.传输快速化和价值化的变化趋势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营销策略和服务模式.商业银行"通过产品 ...查看


  • 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分析
  • 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分析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想先谈谈我眼中的大数据. 最早接触"大数据"这个词 ...查看


  •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_兴起原因及其风险应对_周茂清
  • 2014年10月第36卷第10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ECONOMICMANAGEMENT Oct.2014Vol.36No.10 DOI:10.13253/j.cnki.ddjjgl.2014.10.014 互联网金融的 ...查看


  •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
  • 摘要:文章从技术.操作.市场和违法犯罪四个角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从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搭建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更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宣传普及互联网金 ...查看


  • 金融理财产品营销设计策划方案
  • 金融理财产品营销设计策划 方案 一.前言 目前,国内金融理财市场上的金融理财产品各式各样,而理财业务也是证券公司的一大支柱业务,为了更好地进行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金融对50名购买者进行了调查.结合调查问卷,广金证券公司拟定了一份新的金融理财 ...查看


  •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 [提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势如破竹,互联网金融产品日新月异,不断为传统金融和实体经济注入新鲜活力,但其快速发展中潜在的风险也在逐步显现.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展开分析,务求对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