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一家航空公司而言,客/货运业务都是其核心业务,发展客/货运业务的关键除了市场需求、营销管理,公司对其核心业务所涉及到的资产和成本管理尤为重要。2008年由于燃油成本上升,各大航空公司都陷入亏损境地,2009年纷纷盈利。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2008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在会计处理上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南航的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分析。
一、关于南航08年巨亏与09年扭亏为盈的分析
南航2008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显示税前利润-47.96亿元,2009年税前利润4.57亿元。在营业收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南航08年巨亏,09年又如何扭亏为盈呢?黄色部分显示的数据是两年类变化较大的数据,也是下文重点分析的对象。
A 、 资产减值损失/减值准备
2008年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0.73亿元,比2007年增长878%。那么南航是否有想借此次必然亏损的结果,提前确定或大幅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为以后年度
南航2008年固定资产扣除累计折旧余额为54568百万元,计提的减值准备所占比例为1884/54568=3.45%,国航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比例是387.334/66632.149=0.5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以后年度则不能转回,只能通过处置转销。对于2008年南航计提的高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比较高的存货跌价准备(相对国航而言)。南航是怎样解释的呢?
报表显示,公司对持有的23架波音777-200A ,空客300-600 及麦道90 机型飞机及该机型飞机专用高价周转件计提了人民币1,590百万元减值准备。理由是该类飞机运营效益性较差,且已投入使用达8 到14 年之久,故将其列入淘汰退役计划。同时,对持有的波音747 货机计提了人民币291百万元减值准备。
理由是经济情况下航空市场需求下降,持有的波音747 货机机队规模小,运营成本较高。计提减值准备的依据均为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评估价值。可收回金额为该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公允价值是参照近期同类资产的交易市场报价加以确定。而会计准则上的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或资产组、资产组组合) 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从做减值的理由来看,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解释还是比较合理。只是此次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值损失是上年的17倍多,其目的值得怀疑。同时减值金额依据的方法值得考虑。可回收金额的实际确定方法与南航写在报表上的会计政策有所不同。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的差异除了体现在实际操作难度上,也体现为前者更多的考虑当前情况,后者更多考虑以后年度的情况。在2008年的经济环境下,上述飞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高,因而南航的这种处理方法可能降低了评估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利于计提更多的资产减值准备。由于资料不完备,我们也只能推断南航借2008年亏损名义多计提或提前计提了部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利于以后年度有更好的会计利润。
另外2009年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286百万元较上两年要多的多,在财务报表中未作明确说明。存货包括航材消耗件及普通器材,由于存货不是主要用于销售,因而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可能不太好确定。从董事会决议的披露报告中发现2009年7月31日董事会会审议通过出售6架A300飞机、5台发动机以及部分航材,推断转销的存辉跌价准备应该来源于此。报表上显示可变现净值是根据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正常业务中的处理所得或管理层根据当时市场情况作出的估计而确定的,可见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具备较大的灵活性。
B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跌-165,在公司的对外公告中只是提示2008年外汇期权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详见本公司2008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附注29-交易性金融负债。但是附注29-交易性金融负债只是介绍了外汇期权合同基本内容,未就2008年公允价值的变化进行说明。
C 、营业外收入
南航09年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关键之于大额的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23.36亿元比利润总额-18.49亿元要大得多,要比08年的营业外收入大将近一倍。
营业外收入分项目情况如下:
1)根据财政部及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09年1月22日下发的《关于实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本集团自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应缴纳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实行先征后返政策。注意,这是里面有一部分是08年上缴的。而08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仅仅是若干航线的补贴和其他航空业发展补贴收入。从这可以看出,08年的巨亏与09年的扭亏为盈,政府补助有文章。
D 、营业外支出:
南航在08年的巨亏与营业外支出也有一定的关系,08年营业外支出达到了97百万元,其数目远远大于09年的
30百万元和07年的46百万元,增长率达到了111%,
营业外支出明细如下:
损失是69百万元,母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是39百万元,有一定差距,不知道其处理是否合规呢?
E 、营业成本及费用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南航的营业成本一直比较高,2008年尤其突出。集团营业成本为542.48 亿元,较2007 年增加14.5%。报表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由于航油成本、起降服务费、飞机折旧及经营性租赁费用等的增加。航空业务成本为538.90 亿元,其中2008 年本集团航油成本为230.86 亿元,占航空业务成本的
42.8%,较2007 年增加26.0%,主要原因是航油价格较2007 年大幅上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为35.76 亿元,较2007 年增加1.3%,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带来的销售佣金等支出增加。管理费用为18.73 亿元,较2007 年增加2.3%;财务净收益为5.94 亿元,较2007年增加1.38 亿元,主要由于贷款利息支出减少。而在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几乎没怎么增长的情况下,营业成本减低了9%,较为接近2007的营业成本。报表没有解释,估计应该是燃油成本下降所致。但从中也反映出南航的主营业务增长性不强,营业成本管理方面仍需加强。
我们注意到2009年的财务费用变化较为明显,而公司未给出具体的解释。国航报表中明确列出财务报表各项目数据的变动分析,相对国航而言,南航的信息披露程度不够完整。
F 、关联交易
11月30日,南方航空刊登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称:南方航空于2009年11月27日召开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在会上审议批准了公司与南航集团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
该股权转让协议已于9月28日签订,根据协议南方航空将持有的珠海MTU 公司50%的股权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南航集团,转让价格为人币1,607,850,000元,受让方正是南方航空的控股股东。此次有效表决票赞成比例高达99.9293%。可见南航股东都是期望借此转让提高2009年的盈利。
不过最终南航在2010年1月13日才获得了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的全部相关部门的批文,并于2010年2月26日收到了南航集团支付的转让对价人民币1,608,000,000元。
二、固定资产分析 ⑴固定资产与总资产
⑵固定资产分类与折旧政策
固定资产作为航空公司的核心资产,规范的管理固定资产非常重要。下面仅从
经比较发现国航、东航、海航固定资产分类的共同点是飞机及发动机为一类、高价周转件为一类。南航则是把发动机和高价周转件归入其他飞行设备。
高价周转件是指飞机在正常情况下维修和经常更换的属价值比较高、有时间限制、又有序号进行跟踪管理、可以进行多次修复保用的另附件。鉴于高价周转件性质特殊、折旧年限与其他飞行设备有差异,因而将高价周转件单独列示较为合理。
土地使用权一般列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其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成本,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外购建筑房屋的,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应该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无法分配的话则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从报表来看,南航固定资产中列示的的土地使用权应该是外购建筑物支付的土地价值,报表没有充分说明其是否可进行分配,而将其划为固定资产有不妥。
折旧政策的信息公布来看,国航信息披露更为具体详细。
来源南航2009年财务报表
来源国航2009年财务报表
三、大修理准备计提政策 南航
“根据相关租赁协议,本集团需要定期(包括退租时) 为以经营租赁方式持有的飞机进行大修,以满足退租条件的要求。与此相关的大修支出在本集团负有大修责任的期间按预计支出在相关期间计提。计提的大修理准备与大修实际支出之间的差额计入进行大修期间的当期损益。”计提的大修理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列示为非流动负债中的大修理准备。 国航
“以经营性租赁持有的飞机在交回出租人之前所需进行的指定大修,其估计修理费用按直线法或按经营性租赁持有的飞机所发生的飞行小时为基准计算并在租赁期间计提大修准备。”大修理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长期应付款,而长期应付款还包括应付融资租赁关税及增值税。
仅从字面上理解,两个航空公司大修理准备计提期间所有不同。南航的做法会导致计提大修理准备而产生的计入账面的成本费用记录在某个相关期间。而国航的做法则使计提大修理准备而产生的计入账面的成本费用记录在持有经营租赁资产的整个租赁期间。差异导致的结果是南航的总营业成本相对波动大一点。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从上表发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最上面的一条线)和营业收入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2008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对其他年份而言要比营业收入高一些,高出16.86亿元。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 +(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根据此公式,其中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43亿元,应收账款减少6.64亿元,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没有相应的信息,因而高出的16.86亿元似乎有点不好解释。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南航的财务报表质量还是比较好,但也需要加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同时为了在2009年扭亏,公司2008和2009年的财务报表中某些交易和财务处理确实也值得怀疑。
对任何一家航空公司而言,客/货运业务都是其核心业务,发展客/货运业务的关键除了市场需求、营销管理,公司对其核心业务所涉及到的资产和成本管理尤为重要。2008年由于燃油成本上升,各大航空公司都陷入亏损境地,2009年纷纷盈利。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2008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在会计处理上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南航的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分析。
一、关于南航08年巨亏与09年扭亏为盈的分析
南航2008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显示税前利润-47.96亿元,2009年税前利润4.57亿元。在营业收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南航08年巨亏,09年又如何扭亏为盈呢?黄色部分显示的数据是两年类变化较大的数据,也是下文重点分析的对象。
A 、 资产减值损失/减值准备
2008年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0.73亿元,比2007年增长878%。那么南航是否有想借此次必然亏损的结果,提前确定或大幅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为以后年度
南航2008年固定资产扣除累计折旧余额为54568百万元,计提的减值准备所占比例为1884/54568=3.45%,国航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比例是387.334/66632.149=0.5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以后年度则不能转回,只能通过处置转销。对于2008年南航计提的高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比较高的存货跌价准备(相对国航而言)。南航是怎样解释的呢?
报表显示,公司对持有的23架波音777-200A ,空客300-600 及麦道90 机型飞机及该机型飞机专用高价周转件计提了人民币1,590百万元减值准备。理由是该类飞机运营效益性较差,且已投入使用达8 到14 年之久,故将其列入淘汰退役计划。同时,对持有的波音747 货机计提了人民币291百万元减值准备。
理由是经济情况下航空市场需求下降,持有的波音747 货机机队规模小,运营成本较高。计提减值准备的依据均为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评估价值。可收回金额为该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公允价值是参照近期同类资产的交易市场报价加以确定。而会计准则上的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或资产组、资产组组合) 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从做减值的理由来看,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解释还是比较合理。只是此次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值损失是上年的17倍多,其目的值得怀疑。同时减值金额依据的方法值得考虑。可回收金额的实际确定方法与南航写在报表上的会计政策有所不同。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的差异除了体现在实际操作难度上,也体现为前者更多的考虑当前情况,后者更多考虑以后年度的情况。在2008年的经济环境下,上述飞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高,因而南航的这种处理方法可能降低了评估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利于计提更多的资产减值准备。由于资料不完备,我们也只能推断南航借2008年亏损名义多计提或提前计提了部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利于以后年度有更好的会计利润。
另外2009年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286百万元较上两年要多的多,在财务报表中未作明确说明。存货包括航材消耗件及普通器材,由于存货不是主要用于销售,因而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可能不太好确定。从董事会决议的披露报告中发现2009年7月31日董事会会审议通过出售6架A300飞机、5台发动机以及部分航材,推断转销的存辉跌价准备应该来源于此。报表上显示可变现净值是根据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正常业务中的处理所得或管理层根据当时市场情况作出的估计而确定的,可见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具备较大的灵活性。
B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跌-165,在公司的对外公告中只是提示2008年外汇期权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详见本公司2008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附注29-交易性金融负债。但是附注29-交易性金融负债只是介绍了外汇期权合同基本内容,未就2008年公允价值的变化进行说明。
C 、营业外收入
南航09年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关键之于大额的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23.36亿元比利润总额-18.49亿元要大得多,要比08年的营业外收入大将近一倍。
营业外收入分项目情况如下:
1)根据财政部及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09年1月22日下发的《关于实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本集团自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应缴纳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实行先征后返政策。注意,这是里面有一部分是08年上缴的。而08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仅仅是若干航线的补贴和其他航空业发展补贴收入。从这可以看出,08年的巨亏与09年的扭亏为盈,政府补助有文章。
D 、营业外支出:
南航在08年的巨亏与营业外支出也有一定的关系,08年营业外支出达到了97百万元,其数目远远大于09年的
30百万元和07年的46百万元,增长率达到了111%,
营业外支出明细如下:
损失是69百万元,母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是39百万元,有一定差距,不知道其处理是否合规呢?
E 、营业成本及费用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南航的营业成本一直比较高,2008年尤其突出。集团营业成本为542.48 亿元,较2007 年增加14.5%。报表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由于航油成本、起降服务费、飞机折旧及经营性租赁费用等的增加。航空业务成本为538.90 亿元,其中2008 年本集团航油成本为230.86 亿元,占航空业务成本的
42.8%,较2007 年增加26.0%,主要原因是航油价格较2007 年大幅上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为35.76 亿元,较2007 年增加1.3%,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带来的销售佣金等支出增加。管理费用为18.73 亿元,较2007 年增加2.3%;财务净收益为5.94 亿元,较2007年增加1.38 亿元,主要由于贷款利息支出减少。而在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几乎没怎么增长的情况下,营业成本减低了9%,较为接近2007的营业成本。报表没有解释,估计应该是燃油成本下降所致。但从中也反映出南航的主营业务增长性不强,营业成本管理方面仍需加强。
我们注意到2009年的财务费用变化较为明显,而公司未给出具体的解释。国航报表中明确列出财务报表各项目数据的变动分析,相对国航而言,南航的信息披露程度不够完整。
F 、关联交易
11月30日,南方航空刊登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称:南方航空于2009年11月27日召开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在会上审议批准了公司与南航集团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
该股权转让协议已于9月28日签订,根据协议南方航空将持有的珠海MTU 公司50%的股权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南航集团,转让价格为人币1,607,850,000元,受让方正是南方航空的控股股东。此次有效表决票赞成比例高达99.9293%。可见南航股东都是期望借此转让提高2009年的盈利。
不过最终南航在2010年1月13日才获得了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的全部相关部门的批文,并于2010年2月26日收到了南航集团支付的转让对价人民币1,608,000,000元。
二、固定资产分析 ⑴固定资产与总资产
⑵固定资产分类与折旧政策
固定资产作为航空公司的核心资产,规范的管理固定资产非常重要。下面仅从
经比较发现国航、东航、海航固定资产分类的共同点是飞机及发动机为一类、高价周转件为一类。南航则是把发动机和高价周转件归入其他飞行设备。
高价周转件是指飞机在正常情况下维修和经常更换的属价值比较高、有时间限制、又有序号进行跟踪管理、可以进行多次修复保用的另附件。鉴于高价周转件性质特殊、折旧年限与其他飞行设备有差异,因而将高价周转件单独列示较为合理。
土地使用权一般列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其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成本,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外购建筑房屋的,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应该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无法分配的话则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从报表来看,南航固定资产中列示的的土地使用权应该是外购建筑物支付的土地价值,报表没有充分说明其是否可进行分配,而将其划为固定资产有不妥。
折旧政策的信息公布来看,国航信息披露更为具体详细。
来源南航2009年财务报表
来源国航2009年财务报表
三、大修理准备计提政策 南航
“根据相关租赁协议,本集团需要定期(包括退租时) 为以经营租赁方式持有的飞机进行大修,以满足退租条件的要求。与此相关的大修支出在本集团负有大修责任的期间按预计支出在相关期间计提。计提的大修理准备与大修实际支出之间的差额计入进行大修期间的当期损益。”计提的大修理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列示为非流动负债中的大修理准备。 国航
“以经营性租赁持有的飞机在交回出租人之前所需进行的指定大修,其估计修理费用按直线法或按经营性租赁持有的飞机所发生的飞行小时为基准计算并在租赁期间计提大修准备。”大修理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长期应付款,而长期应付款还包括应付融资租赁关税及增值税。
仅从字面上理解,两个航空公司大修理准备计提期间所有不同。南航的做法会导致计提大修理准备而产生的计入账面的成本费用记录在某个相关期间。而国航的做法则使计提大修理准备而产生的计入账面的成本费用记录在持有经营租赁资产的整个租赁期间。差异导致的结果是南航的总营业成本相对波动大一点。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从上表发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最上面的一条线)和营业收入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2008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对其他年份而言要比营业收入高一些,高出16.86亿元。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 +(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根据此公式,其中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43亿元,应收账款减少6.64亿元,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没有相应的信息,因而高出的16.86亿元似乎有点不好解释。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南航的财务报表质量还是比较好,但也需要加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同时为了在2009年扭亏,公司2008和2009年的财务报表中某些交易和财务处理确实也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