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教(学)反思:

二、

2、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合作探究】

1.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

2.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 三部著作: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6. 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7.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8、 ① “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

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9、 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10、 ①“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③“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④“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⑤“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展示提高】

1.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3.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说了再做,做了再说”

4.说明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5.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现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教(学)反思:

二、

2、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合作探究】

1.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

2.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 三部著作: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6. 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7.⑴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⑵、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⑶、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8、 ① “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

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9、 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10、 ①“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③“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④“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⑤“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展示提高】

1.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3.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说了再做,做了再说”

4.说明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5.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现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相关文章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及答案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复习题 (一)"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理解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理解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quo ...查看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1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的家里.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 ...查看


  • 汉字手抄报资料:"朱门酒肉"的"臭"
  • 杜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对于其中"臭"字的理解,却有不同意见.大多数人理解为"腐臭",少数人理解为"香气",也有人理解 ...查看


  • [说起梅花]阅读附答案
  • .(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⑹题.(24分)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 ...查看


  •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扣分)(2*13分) 1."所有人都是有缺点的"与"并非所有人都不是有缺点的",这两个判断之间 ...查看


  • 2016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 广西教师考试资讯.真题下载请点击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网 2016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2016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还未发布,如有需要查看2015年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考试公告.2015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20 ...查看


  • 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组 [教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 ...查看


  • 双胞胎家长的育儿心得
  • 双胞胎家长的育儿心得 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名很优秀的人,但是很多家长喜欢抱怨,喜欢找理由: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说自己孩子如何难教,或者说自己没文化.家里条件不好,没时间等等,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但是我觉得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