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策
划
书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绿园社
组织部刘云谣
二零一三年五月八日
一、活动名称:模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二、活动背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 中心举行,为期两周。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人口的逐渐增多、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人们的一些不科学的生活方式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以至于出现了碳循环的不平衡,也导致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一些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并尽力改变这一环境问题。我们大学生应践行
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理念,崇尚绿色的低碳节能生活。
三、活动意义:
通过模拟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增强同学们对气候变化的了解,与时俱进,能更深入的去关注哥本哈根会议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同学们关心世界气候变化的兴趣。深入学习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以及各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的立场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此外,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更好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组织实施:
活动时间:2013年5月
活动地点: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
活动对象: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全校师生
前期筹备:在校内进行宣传召集环保志愿者,组建“低碳团队”,从志愿者中通过面试选拔出表现优秀的同学作为各国代表参加“气候大会”,一起探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讨论遏制方案。
活动实施流程:
1、主持人介绍模拟联合国背景、意义,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背景。
2、请每个国家代表发言,介绍该国自《京都议定书》以来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自己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方案。
3、各国代表对国家代表提问或就一个问题辩论。
4、发言和提问依次进行。
5、评委投票选出表现最好的国家代表,颁发相应的证书和奖品。 宣传方案:前期筹备活动以展板、海报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宣传。会议进行时邀请校报记者对该活动进行报道。
后期安排:社团成员对活动进行总结,每人写一篇感想或启示。
五、经费预算:
六、活动特色:
本次活动以模拟气候大会为特色环节,通过模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组织大家深入学习本次大会的精髓,了解大会的内容,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让当代大学生了解我们面临的气候危机,让大家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做环保先锋,过低碳生活。
七、活动主办方:
主办: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园社
协办:云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绿色芳香社
八、活动突发事件及安全预案
本次不涉及过的户外活动,如有问题,应急处理。
九、经验启示:
近来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观察,发现好多大学生对于导致气候变暖的因素知道的不全面,对其危害的了解也很肤浅,对于环境保护做得不好。因此,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与学习和对环保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
十、参赛要求:
本次大会有9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参与,每个国家的代表由3至4个成员组成。“与会国成员”需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有团队合作精神,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一、附件:(资料仅供参考)
与会国:中国 俄国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巴西 丹麦 英国 (每个国家代表团有3-4个成员)
法国:承诺减排50% ,巴西和法国已就同意采取共同立场。他们将努力在2050年前,使工业化国家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减少50%,并敦促美国和中国采取强有力的举动。
巴西:作为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能源消耗大国,碳排放量较大。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巴西政府一直立场坚定,在原有《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自愿提出将减排承诺进一步提高。我国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汽车燃料方面,我国采用灵活燃
料政策,推动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洁燃料的推广。在森林保护方面,我国于2008年启动了森林保护计划。巴西科学界也积极组织学术交流等活动,呼吁人们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从道义上讲,中国有权力发展经济、继续增长,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而且工业化国家将碳排放“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中国替西方购买者进行着大量碳密集型的的生产制造。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中国也认可其他国家在碳排放方面作出的努力。中国将走低碳经济之路,不会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中国在降低单位GDP 能耗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关停高能耗企业,推广新能源利用等。
法国提问:中国在清明节上坟烧纸祭祖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污染。对此中国代表有何看法?
中国:清明节上坟祭祖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正如西方的圣诞节要点蜡烛一样。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清洁的方法祭奠祖先。
法国提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将会给全球的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中国: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汽车的增长,并且通过税收工具推广清洁小排量汽车。
英国:我国一直很重视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率先制定二氧化碳减排方案,积极地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1990以来,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有减少趋势。我国推行节能政策,通过多项法案促进减排,成立节能减排委员会,通过税收引导民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巴西提问:英国准备怎么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 英国:帮助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义务与责任。英国将会和其他发达国家一起商议这个问题。
澳大利亚:我国于2007年12月签订《京都议定书》。此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我国新任总理多次提出新的能源法案,虽未能通过国会,但是从中可见我国所做努力。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将会承担与自己地位相符的责任。考虑到我国现在的能源和经济现状,我们承诺到2020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减排5%至15%。如果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全球协议,即其他国家在全球变暖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制定严格的减排措施。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减排目标至25%。
俄罗斯:全球变暖对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支持签订新的气候公约。在其他国家承诺的前提下,将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英国提问:森林为全球共有的资源。俄罗斯却把境内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计算在本国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俄罗斯所说要在他国遵守承诺的前提下,才减少30%碳排放量。英国对此提出异议。
俄罗斯:森林在我国境内,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理应计入我国的碳排放。而且俄罗斯一直坚决执行《京都议定书》,就算没有其他国家的
承诺也会履行大国应尽的责任。只是要达成30%的碳减排的目标,需要牺牲我国的经济。
巴西:俄罗斯不应该把森林的吸收计入碳排放内。俄罗斯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俄罗斯:俄罗斯无疑是气候变化谈判最积极的推动者和领跑者。俄罗斯领导人就“到2020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20%的细节问题”达成一致。 我国一直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我国一直对森林资源十分重视,因此才能拥有如此多的森林。
日本:《京都议定书》在我国京都签订,深得我国政府民众支持。作为岛国,我国对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十分重视,积极开发新能源,鼓励国内的高能耗企业迁移到其他国家。福田康夫首相提出了新的节能减排蓝图,开发碳捕获技术推广住宅太阳能利用。同时我们也希望美国也能积极的完成自己的碳减任务。
中国提问:请说说你们转移高能耗企业的具体情况。
日本:我国只是鼓励高能耗企业外迁,并没有强制。
中国:将高能耗企业转移到国外,并不能减少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希望日本能更多地从全球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丹麦:为何日本不向国外推广更先进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方面力度不够,缺乏诚意。 美国:坚持《京都议定书》背景下的态度,希望拉着发展中排放大国共进共退,强调“共同的责任”。美国国内保守势力一直把美国减排与中国减排责任捆绑在一起。奥巴马当选后宣布,要在2020年或之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回复至1990年的水平。宣布了今后的减排目标,颁布《新能源法案》,希望通过碳排放交易来完成本国的碳减排目标。在解决全球变暖这种国际问题上,大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美国将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是目前已经不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丹麦提问:为何美国的人均排放量如此巨大却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
美国:签订《京都议定书》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丹麦:美国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实行低碳经济为何会损害美国经济。希望美方不要寻找借口,逃避责任。
英国:对中国的承诺表示赞许,同时呼吁发达国家积极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碳减目标。
美国:我国种植大量的粮食,承担着为其他国家提供粮食的责任。如果中国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我国就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加拿大:在减排方面,我国做得还不够好。强制完成碳减排目标,代价巨大。愿意和其他发达国家一起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温室气体减
排目标是,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约2%。我们不会考虑大幅调整这一目标。
策划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园社 策划人:刘云谣 二O 一三年五月
模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策
划
书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绿园社
组织部刘云谣
二零一三年五月八日
一、活动名称:模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二、活动背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 中心举行,为期两周。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人口的逐渐增多、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人们的一些不科学的生活方式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以至于出现了碳循环的不平衡,也导致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一些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并尽力改变这一环境问题。我们大学生应践行
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理念,崇尚绿色的低碳节能生活。
三、活动意义:
通过模拟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增强同学们对气候变化的了解,与时俱进,能更深入的去关注哥本哈根会议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同学们关心世界气候变化的兴趣。深入学习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以及各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的立场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此外,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更好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组织实施:
活动时间:2013年5月
活动地点: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
活动对象: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全校师生
前期筹备:在校内进行宣传召集环保志愿者,组建“低碳团队”,从志愿者中通过面试选拔出表现优秀的同学作为各国代表参加“气候大会”,一起探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讨论遏制方案。
活动实施流程:
1、主持人介绍模拟联合国背景、意义,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背景。
2、请每个国家代表发言,介绍该国自《京都议定书》以来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自己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方案。
3、各国代表对国家代表提问或就一个问题辩论。
4、发言和提问依次进行。
5、评委投票选出表现最好的国家代表,颁发相应的证书和奖品。 宣传方案:前期筹备活动以展板、海报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宣传。会议进行时邀请校报记者对该活动进行报道。
后期安排:社团成员对活动进行总结,每人写一篇感想或启示。
五、经费预算:
六、活动特色:
本次活动以模拟气候大会为特色环节,通过模拟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组织大家深入学习本次大会的精髓,了解大会的内容,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让当代大学生了解我们面临的气候危机,让大家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做环保先锋,过低碳生活。
七、活动主办方:
主办: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园社
协办:云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绿色芳香社
八、活动突发事件及安全预案
本次不涉及过的户外活动,如有问题,应急处理。
九、经验启示:
近来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观察,发现好多大学生对于导致气候变暖的因素知道的不全面,对其危害的了解也很肤浅,对于环境保护做得不好。因此,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与学习和对环保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
十、参赛要求:
本次大会有9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参与,每个国家的代表由3至4个成员组成。“与会国成员”需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有团队合作精神,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一、附件:(资料仅供参考)
与会国:中国 俄国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巴西 丹麦 英国 (每个国家代表团有3-4个成员)
法国:承诺减排50% ,巴西和法国已就同意采取共同立场。他们将努力在2050年前,使工业化国家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减少50%,并敦促美国和中国采取强有力的举动。
巴西:作为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能源消耗大国,碳排放量较大。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巴西政府一直立场坚定,在原有《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自愿提出将减排承诺进一步提高。我国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汽车燃料方面,我国采用灵活燃
料政策,推动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洁燃料的推广。在森林保护方面,我国于2008年启动了森林保护计划。巴西科学界也积极组织学术交流等活动,呼吁人们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从道义上讲,中国有权力发展经济、继续增长,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而且工业化国家将碳排放“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中国替西方购买者进行着大量碳密集型的的生产制造。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中国也认可其他国家在碳排放方面作出的努力。中国将走低碳经济之路,不会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中国在降低单位GDP 能耗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关停高能耗企业,推广新能源利用等。
法国提问:中国在清明节上坟烧纸祭祖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污染。对此中国代表有何看法?
中国:清明节上坟祭祖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正如西方的圣诞节要点蜡烛一样。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清洁的方法祭奠祖先。
法国提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将会给全球的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中国: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汽车的增长,并且通过税收工具推广清洁小排量汽车。
英国:我国一直很重视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率先制定二氧化碳减排方案,积极地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1990以来,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有减少趋势。我国推行节能政策,通过多项法案促进减排,成立节能减排委员会,通过税收引导民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巴西提问:英国准备怎么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 英国:帮助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义务与责任。英国将会和其他发达国家一起商议这个问题。
澳大利亚:我国于2007年12月签订《京都议定书》。此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我国新任总理多次提出新的能源法案,虽未能通过国会,但是从中可见我国所做努力。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将会承担与自己地位相符的责任。考虑到我国现在的能源和经济现状,我们承诺到2020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减排5%至15%。如果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全球协议,即其他国家在全球变暖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制定严格的减排措施。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减排目标至25%。
俄罗斯:全球变暖对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支持签订新的气候公约。在其他国家承诺的前提下,将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英国提问:森林为全球共有的资源。俄罗斯却把境内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计算在本国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俄罗斯所说要在他国遵守承诺的前提下,才减少30%碳排放量。英国对此提出异议。
俄罗斯:森林在我国境内,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理应计入我国的碳排放。而且俄罗斯一直坚决执行《京都议定书》,就算没有其他国家的
承诺也会履行大国应尽的责任。只是要达成30%的碳减排的目标,需要牺牲我国的经济。
巴西:俄罗斯不应该把森林的吸收计入碳排放内。俄罗斯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俄罗斯:俄罗斯无疑是气候变化谈判最积极的推动者和领跑者。俄罗斯领导人就“到2020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20%的细节问题”达成一致。 我国一直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我国一直对森林资源十分重视,因此才能拥有如此多的森林。
日本:《京都议定书》在我国京都签订,深得我国政府民众支持。作为岛国,我国对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十分重视,积极开发新能源,鼓励国内的高能耗企业迁移到其他国家。福田康夫首相提出了新的节能减排蓝图,开发碳捕获技术推广住宅太阳能利用。同时我们也希望美国也能积极的完成自己的碳减任务。
中国提问:请说说你们转移高能耗企业的具体情况。
日本:我国只是鼓励高能耗企业外迁,并没有强制。
中国:将高能耗企业转移到国外,并不能减少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希望日本能更多地从全球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丹麦:为何日本不向国外推广更先进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方面力度不够,缺乏诚意。 美国:坚持《京都议定书》背景下的态度,希望拉着发展中排放大国共进共退,强调“共同的责任”。美国国内保守势力一直把美国减排与中国减排责任捆绑在一起。奥巴马当选后宣布,要在2020年或之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回复至1990年的水平。宣布了今后的减排目标,颁布《新能源法案》,希望通过碳排放交易来完成本国的碳减排目标。在解决全球变暖这种国际问题上,大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美国将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是目前已经不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丹麦提问:为何美国的人均排放量如此巨大却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
美国:签订《京都议定书》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丹麦:美国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实行低碳经济为何会损害美国经济。希望美方不要寻找借口,逃避责任。
英国:对中国的承诺表示赞许,同时呼吁发达国家积极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碳减目标。
美国:我国种植大量的粮食,承担着为其他国家提供粮食的责任。如果中国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我国就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加拿大:在减排方面,我国做得还不够好。强制完成碳减排目标,代价巨大。愿意和其他发达国家一起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温室气体减
排目标是,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约2%。我们不会考虑大幅调整这一目标。
策划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园社 策划人:刘云谣 二O 一三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