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生活没诗里那么闲适

作家张炜研究发现

陶渊明的生活没诗里那么闲适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很多人印象中,归隐后过得闲适超脱,完全没有世俗烦忧。然而,真相是这样吗?近日《陶渊明的遗产》出版,作者是著名作家张炜,他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归隐后的陶渊明时常要忍受一事无成的自责,其实难言舒心。

▲《陶渊明诗意图》

傅抱石 作

有地有仆,最后却入不敷出

鲁迅曾指出,陶渊明最初的田园生活还算体面,但不能把一般的农民生活,特别是不能把后期的窘迫,与刚刚回返时的状态相提并论。

“虽然陶渊明对田园生活有憧憬,但想象是一回事,实际生存又是另一回事,他生活的困苦可能比自己所能料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张炜指出,陶渊明上京的房子被烧、战乱灾荒、长期乡间生活造成的隔膜、寂寥,会引起一种特殊的饥饿感。

即便在最为顺遂的初期,陶渊明也要把荒芜的园子从头整理,还有一些很棘手的事。“所有这一切,陶渊明都要适应。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张炜认为,陶渊明对生活中的辛苦,还有其他一些复杂难言的滋味,比常人品味得更深入,所以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精神困扰。比如《乞食》中的“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等诗句,透着辛苦和清贫。

隐居时,陶渊明有地、有僮仆,最后怎么入不敷出了呢?张炜推测,陶渊明遭遇过蝗灾、大火、干旱,但这些不足解释全部,实际情况要更复杂。陶渊明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诗句,证明他像农民一样,期待好收成,但一定和他不苛求世俗功名一样,对农事也不会投入最大的牵挂。

“陶渊明天性率性、恬淡、自在,要求这样一个人把农事搞好,骄傲于乡邻,是不可能的。”

“田园”

没法概括陶渊明

“田园”

没法概括陶渊明

记者宋磊 通讯员周语

张炜以“灵魂需要”的角度分析陶渊明,认为陶渊明写诗是为了灵魂快乐,以诗吐诉让自己愉快、舒畅,并非为写诗而写诗。他饮酒与休憩,不是为了更高雅,而是为了劳作。同样,他生活窘迫,也是因为不把自己当成“工具”,追求心灵快乐,而让农作荒废。

张炜指出,人们认识陶渊明有误区,“我们似乎只知道用‘儒’和‘道’,极为顺手地去破解历史人物,特别是一个诗人的奥秘,非常不够。”

“对于陶渊明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总是一再强调‘田园’,‘田园’终于成了陶渊明身上一个不可剥离的符号。”张炜分析,人们总喜欢按照一个虚拟的理想,单方面地概括和构筑出一个陶渊明,“那就相当无趣了”。

张炜认为,就陶渊明这样一个诗人来说,仅仅依靠提炼出来的某种思想与体系去取代,远远不够。陶渊明所投入的田园生活,是有机的生存和吸收,这种营养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许多时候是无法分析、概括的。这种有机性使得陶渊明的个体更加活泼、生机勃发。

“陶渊明不是为实现老庄之志回归的。”张炜认为,“田园”是一片包含了各种微量元素的土地,而不是人工扎制的旋转舞台。陶渊明很难学,因为一般人很容易在儒道之间、入世和出世之间,选择一个总开关,只在需要时才按。但陶渊明行动却有很多“总开关”之外的东西。他生命力之所以强悍,在于他对自然万物的强盛吸收。“有些人将陶渊明模板化,这样,我们离真正的诗人真的越来越远了。”

陶诗很少提到他与动物的关系

“他的闲适与超然往往是被夸大,另一些生活内容却被省略或大大简化了。”张炜认为,陶渊明书写美好田园生活的文字,塑造了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中最和谐完美的诗人形象。但只有深入到陶诗内部,我们才会感到陶渊明那些时时袭来的不安和痛苦,还有无法排解的寂寞和牵挂。

张炜说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田园画面中,少不了动物、如猫狗的存在,但在陶渊明的诗里,很少提及他与动物的关系。虽然也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描写,但“鸡犬”都是远处的,并非自家的。

“一般来说,享受田园生活少不了狗和猫的相伴,但它们在陶诗中并没有怎么出场,令人觉得遗憾。”张炜考察猫狗豢养史发现,狗虽然在中国驯化很早,但大多用来狩猎、祭祀,用于看家护院是清代以后的事了;到了唐朝,猫才大量入驻家中,成为宠物。“可以想象,如果陶渊明生活的年代再晚一些,猫和狗一定会成为他最好的陪伴,给予他难得的慰藉。”

乡间毕竟是孤独的,鲜有真正的知音,来往的知识分子很少。大部分时间,陶渊明都在个人咀嚼、吟唱、消磨。他的《归去来兮》中有一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为什么“关”?就是不必开门迎客,只好独享门内的孤独。

还有“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等诗句,都说明陶渊明在精神上是自给自足的自乐,在农耕生活遮掩下,是一个寂寞的灵魂。“他的桃花源只是期望、幻想,他不曾亲手筑起,也没有真正遇到。”

陶渊明离开的不是功名,而是物质

在很多人理解中,陶渊明非常超脱、不挂记物质收获,完全沉浸于个人精神世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张炜认为,陶渊明不苛求世俗功名,但不代表他对仕途没有一点期待、奋斗,只能说在这个方向上思考很少、设计很少。

陶渊明回归田园第三年,写下《读十三首》,诗中透露面对崭新田园气象、生活转折时的喜悦,但同时,也发出”猛志固常在”的悍声,转向另一种怀念和幻想:好男儿立于天地间,要有一番作为,“这有点回归思想老路的倾向。”

“很多人只知他的‘采菊东篱下’,而以为他很恬淡,却不知他内心的波涛,直到最后还在汹涌不息。”张炜指出,陶渊明在田园生活越久,他的内心其实更趋向激烈。到了近晚年时,他变得暮士壮怀、悲愤难抑,写出“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陶渊明在很多诗中,流露出对“魏晋丛林”的恐惧、厌恶,还有观望与进出不定的心绪。在边缘挪动、踌躇中,他免不了产生不甘、痛苦的内心折磨。“‘壮士惊’是陶渊明,‘悠然’也是陶渊明。它们共存于一人身上不奇怪,因为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张炜分析,陶渊明离开的不是官场和功名,而是物质,后者对人的诱惑更大。“所以虽然陶渊明频频回头,最终还是沿着田园的方向,一路走去,直至终了。”

作家张炜研究发现

陶渊明的生活没诗里那么闲适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很多人印象中,归隐后过得闲适超脱,完全没有世俗烦忧。然而,真相是这样吗?近日《陶渊明的遗产》出版,作者是著名作家张炜,他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归隐后的陶渊明时常要忍受一事无成的自责,其实难言舒心。

▲《陶渊明诗意图》

傅抱石 作

有地有仆,最后却入不敷出

鲁迅曾指出,陶渊明最初的田园生活还算体面,但不能把一般的农民生活,特别是不能把后期的窘迫,与刚刚回返时的状态相提并论。

“虽然陶渊明对田园生活有憧憬,但想象是一回事,实际生存又是另一回事,他生活的困苦可能比自己所能料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张炜指出,陶渊明上京的房子被烧、战乱灾荒、长期乡间生活造成的隔膜、寂寥,会引起一种特殊的饥饿感。

即便在最为顺遂的初期,陶渊明也要把荒芜的园子从头整理,还有一些很棘手的事。“所有这一切,陶渊明都要适应。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张炜认为,陶渊明对生活中的辛苦,还有其他一些复杂难言的滋味,比常人品味得更深入,所以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精神困扰。比如《乞食》中的“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等诗句,透着辛苦和清贫。

隐居时,陶渊明有地、有僮仆,最后怎么入不敷出了呢?张炜推测,陶渊明遭遇过蝗灾、大火、干旱,但这些不足解释全部,实际情况要更复杂。陶渊明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诗句,证明他像农民一样,期待好收成,但一定和他不苛求世俗功名一样,对农事也不会投入最大的牵挂。

“陶渊明天性率性、恬淡、自在,要求这样一个人把农事搞好,骄傲于乡邻,是不可能的。”

“田园”

没法概括陶渊明

“田园”

没法概括陶渊明

记者宋磊 通讯员周语

张炜以“灵魂需要”的角度分析陶渊明,认为陶渊明写诗是为了灵魂快乐,以诗吐诉让自己愉快、舒畅,并非为写诗而写诗。他饮酒与休憩,不是为了更高雅,而是为了劳作。同样,他生活窘迫,也是因为不把自己当成“工具”,追求心灵快乐,而让农作荒废。

张炜指出,人们认识陶渊明有误区,“我们似乎只知道用‘儒’和‘道’,极为顺手地去破解历史人物,特别是一个诗人的奥秘,非常不够。”

“对于陶渊明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总是一再强调‘田园’,‘田园’终于成了陶渊明身上一个不可剥离的符号。”张炜分析,人们总喜欢按照一个虚拟的理想,单方面地概括和构筑出一个陶渊明,“那就相当无趣了”。

张炜认为,就陶渊明这样一个诗人来说,仅仅依靠提炼出来的某种思想与体系去取代,远远不够。陶渊明所投入的田园生活,是有机的生存和吸收,这种营养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许多时候是无法分析、概括的。这种有机性使得陶渊明的个体更加活泼、生机勃发。

“陶渊明不是为实现老庄之志回归的。”张炜认为,“田园”是一片包含了各种微量元素的土地,而不是人工扎制的旋转舞台。陶渊明很难学,因为一般人很容易在儒道之间、入世和出世之间,选择一个总开关,只在需要时才按。但陶渊明行动却有很多“总开关”之外的东西。他生命力之所以强悍,在于他对自然万物的强盛吸收。“有些人将陶渊明模板化,这样,我们离真正的诗人真的越来越远了。”

陶诗很少提到他与动物的关系

“他的闲适与超然往往是被夸大,另一些生活内容却被省略或大大简化了。”张炜认为,陶渊明书写美好田园生活的文字,塑造了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中最和谐完美的诗人形象。但只有深入到陶诗内部,我们才会感到陶渊明那些时时袭来的不安和痛苦,还有无法排解的寂寞和牵挂。

张炜说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田园画面中,少不了动物、如猫狗的存在,但在陶渊明的诗里,很少提及他与动物的关系。虽然也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描写,但“鸡犬”都是远处的,并非自家的。

“一般来说,享受田园生活少不了狗和猫的相伴,但它们在陶诗中并没有怎么出场,令人觉得遗憾。”张炜考察猫狗豢养史发现,狗虽然在中国驯化很早,但大多用来狩猎、祭祀,用于看家护院是清代以后的事了;到了唐朝,猫才大量入驻家中,成为宠物。“可以想象,如果陶渊明生活的年代再晚一些,猫和狗一定会成为他最好的陪伴,给予他难得的慰藉。”

乡间毕竟是孤独的,鲜有真正的知音,来往的知识分子很少。大部分时间,陶渊明都在个人咀嚼、吟唱、消磨。他的《归去来兮》中有一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为什么“关”?就是不必开门迎客,只好独享门内的孤独。

还有“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等诗句,都说明陶渊明在精神上是自给自足的自乐,在农耕生活遮掩下,是一个寂寞的灵魂。“他的桃花源只是期望、幻想,他不曾亲手筑起,也没有真正遇到。”

陶渊明离开的不是功名,而是物质

在很多人理解中,陶渊明非常超脱、不挂记物质收获,完全沉浸于个人精神世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张炜认为,陶渊明不苛求世俗功名,但不代表他对仕途没有一点期待、奋斗,只能说在这个方向上思考很少、设计很少。

陶渊明回归田园第三年,写下《读十三首》,诗中透露面对崭新田园气象、生活转折时的喜悦,但同时,也发出”猛志固常在”的悍声,转向另一种怀念和幻想:好男儿立于天地间,要有一番作为,“这有点回归思想老路的倾向。”

“很多人只知他的‘采菊东篱下’,而以为他很恬淡,却不知他内心的波涛,直到最后还在汹涌不息。”张炜指出,陶渊明在田园生活越久,他的内心其实更趋向激烈。到了近晚年时,他变得暮士壮怀、悲愤难抑,写出“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陶渊明在很多诗中,流露出对“魏晋丛林”的恐惧、厌恶,还有观望与进出不定的心绪。在边缘挪动、踌躇中,他免不了产生不甘、痛苦的内心折磨。“‘壮士惊’是陶渊明,‘悠然’也是陶渊明。它们共存于一人身上不奇怪,因为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张炜分析,陶渊明离开的不是官场和功名,而是物质,后者对人的诱惑更大。“所以虽然陶渊明频频回头,最终还是沿着田园的方向,一路走去,直至终了。”


相关文章

  • 饮酒导学案t
  • 饮 酒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古诗,理解内容及主题.②学习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内容. 2.过程与方法:①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写作背景,理解大意和主题.②通过反复诵读文章,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 ...查看


  • [唐诗宋词选读]山水田园诗学案及答案
  • "采菊东篱下"--山水田园诗学案  [学习篇目]:<山居秋暝><过故人庄>  [学习目标]:赏析两首诗歌,并学会鉴赏山水田园诗. [学习过程]: (一)<山居秋暝> 1.走近王维- ...查看


  • 走近陶渊明
  •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大约出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出身于破落到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 ...查看


  •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之[饮酒]
  •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一首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 ...查看


  • 田园诗代表作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 ...查看


  • [饮酒](结庐在人境)真题演练
  • <饮酒>(结庐在人境) 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 是: , .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quo ...查看


  • 山水田园诗教案2
  • 山水田园诗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特征.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 二.真题热身 阅读下面一首 ...查看


  • 鲍鹏山|白居易的闲适诗与士大夫精神的失落
  • ▼ 2017.02.15|No.84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经批评过科举取士,说这种制度取来的士子,如唐之元.白,"类皆酒肉以溺其志,嬉游以荡其情,服饰玩好书画以丧其守.--而能自树立以为君之心膂.国之桢干.民之荫藉 ...查看


  •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
  • 30.诗五首 横街中学 许鹏浩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