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关于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招生、培养和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说明
(草案)
摘要:学院计划允许2009、2010和2011级的研究生可以在原二级学科专业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自愿选择:或以原二级学科专业,或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颁发毕业证书和工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从2012级研究生开始,学院计划全部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毕业。请各位导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近年来一直名列国内前三名,本学科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授权点和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气信息检测技术等7个二级学科,其中后两个二级学科是自设的特色学科。电气学院下辖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电气测量工程系、电磁新技术系和强磁场中心等8个二级单位。
一、现状与问题:
我院研究生现实行按系(中心)统一组织招生、按专业方向培养的模式。研究生都是按照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的,即学生入学时就明确属于哪个二级学科,毕业时颁发的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上均注明二级学科名称。近年来,我院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按二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交叉和创新发展,突出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按二级学科授学位已不能真实反映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学科边界已经非常模糊。例如:电机与电器已经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深度融合,而电气信息检测技术则是电气工程所有
二级学科都需要研究的内容,各二级学科也都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上有长足的发展;智能电网、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核聚变、脉冲功率、等离子体、强磁场等既是国家重大需求同时也是国际学科前沿,相关研究领域不但涵盖了电气工程所有二级学科,而且还需要与控制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大气动力学等学科深度合作。因此,一方面,导师的研究领域已经从原来的单个二级学科拓展到一级学科的范围,并且与其它一级学科多有着交叉联系;另一方面,所指导的研究生所了解、学习、研究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已经远远超出原来单个二级学科的内容,按二级学科授予学位已不能真实反映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其次,按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研究生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发展。由于就业导向作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这些名称与电力工业直接相关的专业受到学生的热捧;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我院设置了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等新的二级学科方向,由于学生及学生家长对这些新的专业方向还不十分了解,担心会影响就业(实际上,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为100%),报考的学生非常少,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大大影响了学科的交叉和创新发展。事实上,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核聚变、强磁场等都是国外高水平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的重点,是国际电气工程学科的前沿,恰是我们需要要努力加快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的方面,而且我校这些领域在国内也已处于较好的优势地位,非常需要优秀的学生能积极投身于这些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校学科的优势,否则就难言实现国际一流学科的目标。
第三,按二级学科的方式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关于招生,目前我校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二级学科方向且不报导师,但我院各系(中心)和多个导师都在多个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招生,这就导致我们难以界定学生究竟想去哪个系(中心)攻读学位,每年招生时矛盾非常突出、管理也非常麻烦;关于培养与就业,在原有二级学科模式下由于某些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人员在初选学生时,往往机械地先单看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比如只认电力系统、高电压等),对其他二级学科专业名称的学生,往往在初选阶段就被淘汰,而无法进入到展示个人能力的复试和面试阶段,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时输在了专业名称的起跑线上,即便能力再强,也已经没有展示的机会,因而导致不断有学生要求更改自己的二级学科名称,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可以接受学生本人、但
却不接受学生二级学科专业名称的烦恼,用人单位从人事招聘管理形式上要求学生变更专业名称的突出问题,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造成师生间因专业变更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
二、措施与建议
据了解,全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前五的高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其中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早已开始实行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毕业时都是授予的“电气工程”博士和硕士学位,浙江大学也计划从明年开始按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为此,我院拟实行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培养以及颁发毕业证书和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目前正在进行深入调研和积极筹备工作。作为实施的第一步,我院准备允许2009、2010和2011级的研究生可以在原二级学科专业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自愿选择:或以原二级学科专业,或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颁发毕业证书和工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从2012级研究生开始,学院计划全部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毕业。研究生院已经初步同意了我院的这种做法。
热切希望全院研究生导师对于上述措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院电气工程学科的优势,实现创建国际一流学科的目标。
(说明:各系(中心)请将导师意见收集齐后,以书面的形式于2011年3月29日下午5点之前交到研究生科)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关于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招生、培养和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说明
(草案)
摘要:学院计划允许2009、2010和2011级的研究生可以在原二级学科专业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自愿选择:或以原二级学科专业,或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颁发毕业证书和工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从2012级研究生开始,学院计划全部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毕业。请各位导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近年来一直名列国内前三名,本学科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授权点和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气信息检测技术等7个二级学科,其中后两个二级学科是自设的特色学科。电气学院下辖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电气测量工程系、电磁新技术系和强磁场中心等8个二级单位。
一、现状与问题:
我院研究生现实行按系(中心)统一组织招生、按专业方向培养的模式。研究生都是按照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的,即学生入学时就明确属于哪个二级学科,毕业时颁发的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上均注明二级学科名称。近年来,我院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按二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交叉和创新发展,突出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按二级学科授学位已不能真实反映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学科边界已经非常模糊。例如:电机与电器已经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深度融合,而电气信息检测技术则是电气工程所有
二级学科都需要研究的内容,各二级学科也都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上有长足的发展;智能电网、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核聚变、脉冲功率、等离子体、强磁场等既是国家重大需求同时也是国际学科前沿,相关研究领域不但涵盖了电气工程所有二级学科,而且还需要与控制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大气动力学等学科深度合作。因此,一方面,导师的研究领域已经从原来的单个二级学科拓展到一级学科的范围,并且与其它一级学科多有着交叉联系;另一方面,所指导的研究生所了解、学习、研究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已经远远超出原来单个二级学科的内容,按二级学科授予学位已不能真实反映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其次,按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研究生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发展。由于就业导向作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这些名称与电力工业直接相关的专业受到学生的热捧;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我院设置了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等新的二级学科方向,由于学生及学生家长对这些新的专业方向还不十分了解,担心会影响就业(实际上,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为100%),报考的学生非常少,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大大影响了学科的交叉和创新发展。事实上,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核聚变、强磁场等都是国外高水平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的重点,是国际电气工程学科的前沿,恰是我们需要要努力加快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的方面,而且我校这些领域在国内也已处于较好的优势地位,非常需要优秀的学生能积极投身于这些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校学科的优势,否则就难言实现国际一流学科的目标。
第三,按二级学科的方式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关于招生,目前我校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二级学科方向且不报导师,但我院各系(中心)和多个导师都在多个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招生,这就导致我们难以界定学生究竟想去哪个系(中心)攻读学位,每年招生时矛盾非常突出、管理也非常麻烦;关于培养与就业,在原有二级学科模式下由于某些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人员在初选学生时,往往机械地先单看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比如只认电力系统、高电压等),对其他二级学科专业名称的学生,往往在初选阶段就被淘汰,而无法进入到展示个人能力的复试和面试阶段,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时输在了专业名称的起跑线上,即便能力再强,也已经没有展示的机会,因而导致不断有学生要求更改自己的二级学科名称,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可以接受学生本人、但
却不接受学生二级学科专业名称的烦恼,用人单位从人事招聘管理形式上要求学生变更专业名称的突出问题,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造成师生间因专业变更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
二、措施与建议
据了解,全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前五的高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其中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早已开始实行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毕业时都是授予的“电气工程”博士和硕士学位,浙江大学也计划从明年开始按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为此,我院拟实行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培养以及颁发毕业证书和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目前正在进行深入调研和积极筹备工作。作为实施的第一步,我院准备允许2009、2010和2011级的研究生可以在原二级学科专业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中自愿选择:或以原二级学科专业,或以“电气工程”一级学科颁发毕业证书和工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从2012级研究生开始,学院计划全部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毕业。研究生院已经初步同意了我院的这种做法。
热切希望全院研究生导师对于上述措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院电气工程学科的优势,实现创建国际一流学科的目标。
(说明:各系(中心)请将导师意见收集齐后,以书面的形式于2011年3月29日下午5点之前交到研究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