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赋
编者按
2010年伊始,一位公安部消防局的退休干部挥笔写下《中国消防赋》。在这篇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我们不光看到了从古至今中国消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更体会到字里行间饱含着的对消防事业深厚的挚爱和期待。华灯灿烂逢盛世,锣鼓铿锵颂丰年,在这个阳春三月的日子里,让我们在《中国消防赋》沉博绝丽的词句中,共同怀着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回顾、期盼……
王理
赫赫炎黄尧舜,泱泱神州赤县,煌煌东方文明,烈烈凤凰涅槃。
凤凰如消防,火场炼精魂;消防若凤凰,危难显风范。挟五千载浩浩雄风,扫阴霾以清明;拂九万里茫茫云烟,迎吉星而高悬;蕴黄河奔腾之气势,翱翔大地;弄东海汹涌之巨澜,扶摇九天。
漫漫长史,洋洋大观。消防伟业,文明古远。燧人氏钻木以取火,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北京人薪火以相传,用火之长,避火之短。夫火正负史,谁人解谜团?三皇立“火政”,五帝设火官。“司爟”“司烜”始于周,“火禁”二字成法典。消防古已有,以水灭火患。仓颉造文字,
消防奏平安:消者,消弭也;防者,防范焉。“火起于下,焚其上也”,出自《说文解字》;“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载于《书经》“胤征”篇。赴秦安大地湾,拜六千年防火先贤;游西安半坡村,观中石器治火典范。西汉元帝,心忧江山。先帝陵寝遭火焚,刘奭“罪已”创纪元。“素服”并“避殿”,“撤乐”且“减膳”。“反省”而“修德”,众臣奏谏言。历朝历代,举凡清官者,保一方民安:汉有廉范、唐有柳宗元、宋有陈希亮、明有何歆、清有林则徐……皆推行“火政”,百姓称贤,建祠立碑,天地偕鉴。 人文消防,古今通变。秦砖汉瓦淬火,唐诗宋词用典。《周易》卜“既济”,管仲“修火宪”。孔子释火,《论语》立传。孙子因火制胜,老子“道法自然”。鲁国火患载《春秋》,宋国灾情存《左传》。《云梦秦简》染血泪,千古《史记》司马迁。王充《论衡》崇唯物,《申鉴〃杂言》说“未然”。张衡夜作《西京赋》,董仲舒“感应”重防范。潘尼咏《火赋》,陶渊明吟“烧燔”。柳宗元泪洒《失火书》,韩愈苦苦证“知天”。《武陵观火》刘禹锡,《阿房宫赋》杜牧撰。《天工开物》宋应星,沈括雄文《梦溪笔谈》。《资治通鉴》司马光,朱熹遗稿《朱子大全》。《东京梦华录》记“防隅”,毛奇龄《杭州治火议》留佳篇。“杞人忧天”为智者,“曲突徙薪”尽箴言。篇篇火文化,部部消防卷。欲知大道者,必以史为鉴。
火为神者人图腾,灾为魔者鬼哀叹。君不见,燕赵“回禄庙”,湘楚“祝融殿”,香烟缭绕,企求平安。君不闻,南国玄武帝,北疆王灵官,鼓乐喧天,祭祀丰年。望火楼、防火墙、辟火图,传承忧患意识;火把节、篝火节、跳火节,弘扬消防观念。“天人合一”,追梦千年。人火共舞,恩怨连连。考究近代消防,无疑上海发端。西学中用,春申领先。创立火政处,规划消防站,建造火警楼,铺设消火栓。之后有北京、天津、广州、青岛、大连之消防,亦仿行而更张改弦。
一九四九,共和盛典。百废待兴,消防重建。不负列祖列宗恩德,无愧黎民百姓期盼。党中央、国务院,高端决策;重安全、强队伍,保卫政权。毛泽东治国情殷殷兮,签发“防火”指示;周恩来执政心拳拳兮,颁布法规文献。领袖挥旌,万众昂然。人民消防,长足发展。公安体制,应时而定。法律制度,随势而变。科技教育,立足前沿。装备设施,矢志攻坚。消防队伍,英勇善战。媒体宣传,百花争艳。
改革开放,沧桑巨变。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消防滞后,火灾频繁。中央关注,百姓情牵。最难忘,“5〃6”兴安岭大火,浓烟翻卷;天之灾、人之祸,不幸国难。小平闻讯,夙夜长叹。前方报捷,当即“致电”。嘉奖战斗之精神,感叹胜利之艰难。
依法治火,更新观念。曾经“斗争哲学”,而今“亲近自然”;曾经“人火对立”,而今人火结缘。中国消防元素,演绎生命至上;现代消防语境,传递和谐理念。江泽民“三句话”思想领先:“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如晨钟,如暮鼓,鸣厚重以高远。胡锦涛“三句话”引领实践:“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若旗帜,若火炬,鼓东风以凯旋。领袖率先垂范,民众团结奋战。为文明立传,心血凝成《中国消防通史》;替平安铸剑,倾力编印《中国火灾大典》。博物馆、教育馆、训练馆,馆馆生命体验;信息站、科普站、文化站,站站人本宣贯。理论因消防而生辉,消防以理论而灿烂。“自觉”淡化“自发”,“自由”接替“必然”。 社会发展有规律,有火有灾必有难。和谐之消防,任重而道远。火光即命令,救援分秒间。火光中,有兵与将淌血流汗;烈焰里,有灵与肉生死考验。请君问北疆莽莽森林、苍苍草原,可曾忘记“5〃6”断肠之呻吟?请君访黄海滔滔骇浪、座座油罐,可曾忘记“8〃12”悲剧之嗟叹?漠河火灾馆,发人深思;黄岛烈士亭,热泪潸然。感悟一篇篇,留题几款款:青山永垂,烈士长眠。江河不朽,铭记忠贤。为人民而流血,人性之真情真爱;为国家而捐躯,人道之至仁至善。
忧患出命题,消防交答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
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乃中国之特色、中国之经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乃工作之方针、行动之指南。探索人火和谐,喜迎春色满园。新时期,新起点,新目标,新贡献。打造铁军,攻坚克难。警钟长鸣,豪情无限。热血儿男,铁马金戈,涵日月星辰之光华,吃苦在先;报国红颜,英气擎天,绘和谐社会之长卷,佳音频传。汶川抗震,科学救援;奥运保卫,举世称赞。万险千难,不足以移其志;酒绿灯红,不足以迷其愿。立言、立业、立功,彰显勇士之壮怀;思民、亲民、爱民,折射卫士之信念。“119”,心系万户安危;瞭望塔,思接千家冷暖。舍生而忘死,履行责任;前仆又后继,历久弥坚。烈火中走,其性不屈,撑起将倾之大厦;烟雾里行,其形不变,直通绿色之彼岸。浩荡乎,铁军隆隆,战斗之师十六万,威武兮如倒海排山;蓬勃乎,银枪闪闪,胜利之旅六十年,开拓兮一往无前。“安而不忘危”,枕戈待旦;“存而不忘亡”,有备无患。坚守平凡,伟业宏志英烈义;创造非凡,明月清风将士廉:向秀丽、赖宁,“感动中国”;郑忠华、宋文博,英名流传。上海车站中队,霓虹哨兵,本色不改;江西井冈大队,红军传人,薪火不断;山东泰山中队,岱岳极顶,高峰再攀。创新消防之文脉,尽得时代风流;高举爱国之旗帜,收获历史经典。
请长城作证:中国消防,人民意愿。邀泰山作赋:神
圣伟业,朝霞满天。
伟哉!奋斗接奋斗。壮哉!向前更向前。
中国消防赋
编者按
2010年伊始,一位公安部消防局的退休干部挥笔写下《中国消防赋》。在这篇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我们不光看到了从古至今中国消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更体会到字里行间饱含着的对消防事业深厚的挚爱和期待。华灯灿烂逢盛世,锣鼓铿锵颂丰年,在这个阳春三月的日子里,让我们在《中国消防赋》沉博绝丽的词句中,共同怀着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回顾、期盼……
王理
赫赫炎黄尧舜,泱泱神州赤县,煌煌东方文明,烈烈凤凰涅槃。
凤凰如消防,火场炼精魂;消防若凤凰,危难显风范。挟五千载浩浩雄风,扫阴霾以清明;拂九万里茫茫云烟,迎吉星而高悬;蕴黄河奔腾之气势,翱翔大地;弄东海汹涌之巨澜,扶摇九天。
漫漫长史,洋洋大观。消防伟业,文明古远。燧人氏钻木以取火,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北京人薪火以相传,用火之长,避火之短。夫火正负史,谁人解谜团?三皇立“火政”,五帝设火官。“司爟”“司烜”始于周,“火禁”二字成法典。消防古已有,以水灭火患。仓颉造文字,
消防奏平安:消者,消弭也;防者,防范焉。“火起于下,焚其上也”,出自《说文解字》;“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载于《书经》“胤征”篇。赴秦安大地湾,拜六千年防火先贤;游西安半坡村,观中石器治火典范。西汉元帝,心忧江山。先帝陵寝遭火焚,刘奭“罪已”创纪元。“素服”并“避殿”,“撤乐”且“减膳”。“反省”而“修德”,众臣奏谏言。历朝历代,举凡清官者,保一方民安:汉有廉范、唐有柳宗元、宋有陈希亮、明有何歆、清有林则徐……皆推行“火政”,百姓称贤,建祠立碑,天地偕鉴。 人文消防,古今通变。秦砖汉瓦淬火,唐诗宋词用典。《周易》卜“既济”,管仲“修火宪”。孔子释火,《论语》立传。孙子因火制胜,老子“道法自然”。鲁国火患载《春秋》,宋国灾情存《左传》。《云梦秦简》染血泪,千古《史记》司马迁。王充《论衡》崇唯物,《申鉴〃杂言》说“未然”。张衡夜作《西京赋》,董仲舒“感应”重防范。潘尼咏《火赋》,陶渊明吟“烧燔”。柳宗元泪洒《失火书》,韩愈苦苦证“知天”。《武陵观火》刘禹锡,《阿房宫赋》杜牧撰。《天工开物》宋应星,沈括雄文《梦溪笔谈》。《资治通鉴》司马光,朱熹遗稿《朱子大全》。《东京梦华录》记“防隅”,毛奇龄《杭州治火议》留佳篇。“杞人忧天”为智者,“曲突徙薪”尽箴言。篇篇火文化,部部消防卷。欲知大道者,必以史为鉴。
火为神者人图腾,灾为魔者鬼哀叹。君不见,燕赵“回禄庙”,湘楚“祝融殿”,香烟缭绕,企求平安。君不闻,南国玄武帝,北疆王灵官,鼓乐喧天,祭祀丰年。望火楼、防火墙、辟火图,传承忧患意识;火把节、篝火节、跳火节,弘扬消防观念。“天人合一”,追梦千年。人火共舞,恩怨连连。考究近代消防,无疑上海发端。西学中用,春申领先。创立火政处,规划消防站,建造火警楼,铺设消火栓。之后有北京、天津、广州、青岛、大连之消防,亦仿行而更张改弦。
一九四九,共和盛典。百废待兴,消防重建。不负列祖列宗恩德,无愧黎民百姓期盼。党中央、国务院,高端决策;重安全、强队伍,保卫政权。毛泽东治国情殷殷兮,签发“防火”指示;周恩来执政心拳拳兮,颁布法规文献。领袖挥旌,万众昂然。人民消防,长足发展。公安体制,应时而定。法律制度,随势而变。科技教育,立足前沿。装备设施,矢志攻坚。消防队伍,英勇善战。媒体宣传,百花争艳。
改革开放,沧桑巨变。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消防滞后,火灾频繁。中央关注,百姓情牵。最难忘,“5〃6”兴安岭大火,浓烟翻卷;天之灾、人之祸,不幸国难。小平闻讯,夙夜长叹。前方报捷,当即“致电”。嘉奖战斗之精神,感叹胜利之艰难。
依法治火,更新观念。曾经“斗争哲学”,而今“亲近自然”;曾经“人火对立”,而今人火结缘。中国消防元素,演绎生命至上;现代消防语境,传递和谐理念。江泽民“三句话”思想领先:“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如晨钟,如暮鼓,鸣厚重以高远。胡锦涛“三句话”引领实践:“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若旗帜,若火炬,鼓东风以凯旋。领袖率先垂范,民众团结奋战。为文明立传,心血凝成《中国消防通史》;替平安铸剑,倾力编印《中国火灾大典》。博物馆、教育馆、训练馆,馆馆生命体验;信息站、科普站、文化站,站站人本宣贯。理论因消防而生辉,消防以理论而灿烂。“自觉”淡化“自发”,“自由”接替“必然”。 社会发展有规律,有火有灾必有难。和谐之消防,任重而道远。火光即命令,救援分秒间。火光中,有兵与将淌血流汗;烈焰里,有灵与肉生死考验。请君问北疆莽莽森林、苍苍草原,可曾忘记“5〃6”断肠之呻吟?请君访黄海滔滔骇浪、座座油罐,可曾忘记“8〃12”悲剧之嗟叹?漠河火灾馆,发人深思;黄岛烈士亭,热泪潸然。感悟一篇篇,留题几款款:青山永垂,烈士长眠。江河不朽,铭记忠贤。为人民而流血,人性之真情真爱;为国家而捐躯,人道之至仁至善。
忧患出命题,消防交答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
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乃中国之特色、中国之经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乃工作之方针、行动之指南。探索人火和谐,喜迎春色满园。新时期,新起点,新目标,新贡献。打造铁军,攻坚克难。警钟长鸣,豪情无限。热血儿男,铁马金戈,涵日月星辰之光华,吃苦在先;报国红颜,英气擎天,绘和谐社会之长卷,佳音频传。汶川抗震,科学救援;奥运保卫,举世称赞。万险千难,不足以移其志;酒绿灯红,不足以迷其愿。立言、立业、立功,彰显勇士之壮怀;思民、亲民、爱民,折射卫士之信念。“119”,心系万户安危;瞭望塔,思接千家冷暖。舍生而忘死,履行责任;前仆又后继,历久弥坚。烈火中走,其性不屈,撑起将倾之大厦;烟雾里行,其形不变,直通绿色之彼岸。浩荡乎,铁军隆隆,战斗之师十六万,威武兮如倒海排山;蓬勃乎,银枪闪闪,胜利之旅六十年,开拓兮一往无前。“安而不忘危”,枕戈待旦;“存而不忘亡”,有备无患。坚守平凡,伟业宏志英烈义;创造非凡,明月清风将士廉:向秀丽、赖宁,“感动中国”;郑忠华、宋文博,英名流传。上海车站中队,霓虹哨兵,本色不改;江西井冈大队,红军传人,薪火不断;山东泰山中队,岱岳极顶,高峰再攀。创新消防之文脉,尽得时代风流;高举爱国之旗帜,收获历史经典。
请长城作证:中国消防,人民意愿。邀泰山作赋:神
圣伟业,朝霞满天。
伟哉!奋斗接奋斗。壮哉!向前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