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文中“(姑娘)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一句表达了“我”的看法,认为姑娘是现实社会的具体化,是卑俗现实的化身。
B .文中三次写到姑娘皲裂的双颊,意在突显姑娘的家境贫寒和生活的艰难,渲染烘托“我”的忧郁和厌烦情绪,也是我产生忧郁和厌烦情绪的原因之一。
C .这篇小说叙述“我”通过一件“偶然遇到的小事”,放弃了悲观厌世的思想,过上充实而有作为的生活。
D .小说中的橘子是亲情和爱意的象征,它烛照着灰暗的生活,使人们在沉重的生活重压之下看到希望之光。
E .小说开头部分的场景描写,具有灰暗的色调,渲染了冷漠的情绪,不仅为后文姑娘抛橘子的细节作了充分的铺垫,也揭示了“我”的性格。
16.BC (B 项无“渲染烘托”作用,且只有第一次描写是“产生忧郁和厌烦情绪”的原因;C 项“我”只是暂时忘却,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放弃”“过上”言过其实,有些夸大。)(两项全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17.情感不仅是小说的感性要素,而且可能具备结构的功能。如果说文中“我”的感情是一条隐藏的线索的话,请你分析“我”感情变化的脉络。(4分)
“我”的感情先抑后扬。独自在车厢时是阴郁和烦闷,看到俗气的小姑娘时是不屑和轻蔑,到小姑娘抛橘子给弟弟时是震撼和喜悦。(4分。先抑后扬1分,具体分析3分。)
18.对比是文章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小说中运用了哪几组对比?试作简要分析。(4分)
①有色彩的对比。小说前一部分的忧郁、阴暗、厌烦的色调,与后一部分孩子的红脸蛋、五六个黄灿灿的橘子形成的明亮、鲜艳、乐观的色调进行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预示着心情的变化。②“我”和小姑娘的对比。“我”忧郁、冷漠、悲观,小姑娘心中有爱、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小姑娘的爱唤起“我”对生活的憧憬。③“我”的前后心态对比。之前“我”忧郁、悲观,看到小姑娘抛橘子后“我”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喜悦,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1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是小姑娘,试结合文本,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探究,说一说你的看法。(8分)
观点一:主人公是“我”。
(1)小说的主体内容,是通过“我”的反思,揭示两种不同的人生感受,一者无聊倦怠,一者温暖坚定。(2)“我”的感情变化,是小说的主线,串连起小说的情节,也表达了对人世的悲悯,形成了小说的情感内蕴。(3)小说的主要“意象”——橘子的情感意义也是通过“我”的视角赋予的,“我”才是小说中人生的觉悟者。(4)小姑娘只是引发“我”的反思和情感变化的一个外部因素,不能视为小说主要形象。
观点二:主人公是小姑娘。
(1) 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小姑娘。小说的主要意象“橘子”,正是小姑娘姐弟之情
的象征。(2)小姑娘抛散橘子,是小说的中心情节。“我”在小姑娘抛散橘子之前之后的情感叙述,只是为了烘托小姑娘不同于“我”的人生态度,目的是突出小姑娘的形象: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着精神的光芒。(3)小姑娘才是“我”人生的启蒙者。(4)“我”只是一个叙述者、观察者,不宜看作小说的主要形象。
(8分。若有考生认为,两个人物形象无主人公和非主人公之分别,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给分。)
芥川龙之介先生是日本文坛短篇小说的巨匠,也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在他不太长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下了148篇小说,被誉为“鬼才作家”。其代表作主要有《罗生门》、《竹林中》、《阿律和孩子们》、《水虎》。1927年,他服下大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比较而言,这篇《橘子》显然不能算一篇精彩的小说。小说的展开是平缓的、了无生气的。芥川用了3/4的篇幅渲染了一种阴冷沉郁的色调:昏暗的站台、一只关在笼子里不时嗷嗷乱叫的小狗,沉沉欲雪的天空,列车员的漫骂、俗气而邋遢的乡下姑娘,索然无味的晚报消息,颓废消沉的“我”。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恹恹的。芥川的特色在于:他在一大片阴冷的色调上,在者灰黑得令人窒息的背景上,突然凸显出一点亮色。正是这一点亮色照亮了整个作品。一切正如作家刘恒对芥川的评价:“大师的笔力再散淡,也还是不凡的”。 让我们回到小说,看看芥川是如何不动声色地突然给了我们一抹亮色的吧。当火车钻出隧道,道绊附近仍然是“寒碜的茅屋顶和瓦房鳞次栉比”,“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雾中懒洋洋地摇曳着”,三个很矮的男孩“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给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色一样凄惨”。到这里,所有的描述仍是“我”沉郁心境的投射。但是这灰郁死气的画面立刻变得灵动起来:“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姑娘摆动着手,“给和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给我的震撼却不亚于对恹恹欲睡者的当头棒喝,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这情景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
是什么让“我”透不过气来?姑娘还是那个姑娘,依然皲裂的双颊、满是冻疮的手、依然长相俗气、服装邋遢。但是“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了爱的光芒,漠然的处世者因着贫贱人身上闪光的品质而感到震撼:原来爱与美一直存在,哪怕就是在一个乡下姑娘身上,哪怕就是几个橘子。
姐弟情深、临时送别,这样的情状我们大抵见过,但见过也就见过,不肯在心头留下一丝痕迹,我们越来越只注重个人的荣辱得失了,于是我们的内心变得日益粗糙,也从而忽略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我们统统忽略了的,芥川没有忽略,他道出了在我们以为微不足道的事,让我们从中看出了自己的麻木和漠然。
我们的橘子在哪儿呢?
芥川从几个橘子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是的,橘子当然美好,最起码它是一种有营养的水果。但是,在橘子之外,尚有一个更为沉重的世界。这篇《橘子》写于1919年,八年之后,芥川自杀了。他是如此悲观,以致于他认为:“在任何社会组织下,我们人类的痛苦也是难以解救的。”悲观使得他在这个世界里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芥川最终要求确认自己,于是终于选择了向死而生。
而我们还得小心翼翼的活下去,为着生命中那隐隐的一点光芒,为着那几只金黄色的橘子。
千年寂寞
一个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千百年前的中国人宽袖缓袍, 深谙儒学礼数, 唇边是文雅的微笑; 一个是当今世界走在最前沿的国家, 千百年后高举自由的火种点亮尖端与新潮。
今日, 当这两个国家相逢于12大文化国家的榜单, 我似乎看到那儒雅书生的微笑中竟多了几分苦涩。
也许是根植得太深, 沉淀的太厚, 可千年后中国的代言仍是一身已泛了黄的长袍, 丝绸的水袖甩不过时光的长河, 仿佛中国的光辉只能定格在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未免太过寂寞。
喧嚣却从大洋的另一岸传来, 金融、影视、餐饮、运动、教育„„无不独占鳌头。其影响力席卷全球, 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领军的角色, 一呼百应。最新、最先进、最权威, 这些词汇往往是美国的声音。正如他们的文化符号一样, 美国的手指着世界的方向, 他们无疑是现代社会的代名词。
站在太平洋的西岸向东眺望, 就像是站在历史的坐标上眺望远方。千年过去, 原来我们在他人眼中仍站在原地, 四顾无人, 只有空空的寂寞。
太寂寞了, 我们的文化。我们以为新时代早已为我们漆上了崭新的色彩, 我们以为用摩天楼推到四合院就是社会变革, 我们以为用滚滚黑烟熏散农田炊烟就是工业化, 我们以为用靡靡之音驱逐牙板长歌就是时尚潮流。但我们错了, 我们失去了文物古迹, 失去了晴明蓝天, 失去了京腔韵味, 却没有换来别人眼中的新身影。而我们取得的种种辉煌成就, 却仍不及外国人心中神圣的大唐帝国。一方面, 我们的新文化确实未到世界前列的水平; 另一方面, 我们对新文化的宣传远远赶不上世界旋转的步伐。
历史固然不应丢弃, 却也不能捧着历史吃老本。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我们更应该充分地传承并利用它, 让千年的积淀成为新文化成长的土壤, 古为今用, 使其不失价值。只有当我们真正以一个与时俱进的大国的身份, 在榜单上写下“中国”二字时, 才能化解中国古典文化千年的寂寞。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文中“(姑娘)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一句表达了“我”的看法,认为姑娘是现实社会的具体化,是卑俗现实的化身。
B .文中三次写到姑娘皲裂的双颊,意在突显姑娘的家境贫寒和生活的艰难,渲染烘托“我”的忧郁和厌烦情绪,也是我产生忧郁和厌烦情绪的原因之一。
C .这篇小说叙述“我”通过一件“偶然遇到的小事”,放弃了悲观厌世的思想,过上充实而有作为的生活。
D .小说中的橘子是亲情和爱意的象征,它烛照着灰暗的生活,使人们在沉重的生活重压之下看到希望之光。
E .小说开头部分的场景描写,具有灰暗的色调,渲染了冷漠的情绪,不仅为后文姑娘抛橘子的细节作了充分的铺垫,也揭示了“我”的性格。
16.BC (B 项无“渲染烘托”作用,且只有第一次描写是“产生忧郁和厌烦情绪”的原因;C 项“我”只是暂时忘却,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放弃”“过上”言过其实,有些夸大。)(两项全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17.情感不仅是小说的感性要素,而且可能具备结构的功能。如果说文中“我”的感情是一条隐藏的线索的话,请你分析“我”感情变化的脉络。(4分)
“我”的感情先抑后扬。独自在车厢时是阴郁和烦闷,看到俗气的小姑娘时是不屑和轻蔑,到小姑娘抛橘子给弟弟时是震撼和喜悦。(4分。先抑后扬1分,具体分析3分。)
18.对比是文章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小说中运用了哪几组对比?试作简要分析。(4分)
①有色彩的对比。小说前一部分的忧郁、阴暗、厌烦的色调,与后一部分孩子的红脸蛋、五六个黄灿灿的橘子形成的明亮、鲜艳、乐观的色调进行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预示着心情的变化。②“我”和小姑娘的对比。“我”忧郁、冷漠、悲观,小姑娘心中有爱、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小姑娘的爱唤起“我”对生活的憧憬。③“我”的前后心态对比。之前“我”忧郁、悲观,看到小姑娘抛橘子后“我”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喜悦,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1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是小姑娘,试结合文本,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探究,说一说你的看法。(8分)
观点一:主人公是“我”。
(1)小说的主体内容,是通过“我”的反思,揭示两种不同的人生感受,一者无聊倦怠,一者温暖坚定。(2)“我”的感情变化,是小说的主线,串连起小说的情节,也表达了对人世的悲悯,形成了小说的情感内蕴。(3)小说的主要“意象”——橘子的情感意义也是通过“我”的视角赋予的,“我”才是小说中人生的觉悟者。(4)小姑娘只是引发“我”的反思和情感变化的一个外部因素,不能视为小说主要形象。
观点二:主人公是小姑娘。
(1) 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小姑娘。小说的主要意象“橘子”,正是小姑娘姐弟之情
的象征。(2)小姑娘抛散橘子,是小说的中心情节。“我”在小姑娘抛散橘子之前之后的情感叙述,只是为了烘托小姑娘不同于“我”的人生态度,目的是突出小姑娘的形象:虽然生活在底层,却有着精神的光芒。(3)小姑娘才是“我”人生的启蒙者。(4)“我”只是一个叙述者、观察者,不宜看作小说的主要形象。
(8分。若有考生认为,两个人物形象无主人公和非主人公之分别,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给分。)
芥川龙之介先生是日本文坛短篇小说的巨匠,也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在他不太长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下了148篇小说,被誉为“鬼才作家”。其代表作主要有《罗生门》、《竹林中》、《阿律和孩子们》、《水虎》。1927年,他服下大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比较而言,这篇《橘子》显然不能算一篇精彩的小说。小说的展开是平缓的、了无生气的。芥川用了3/4的篇幅渲染了一种阴冷沉郁的色调:昏暗的站台、一只关在笼子里不时嗷嗷乱叫的小狗,沉沉欲雪的天空,列车员的漫骂、俗气而邋遢的乡下姑娘,索然无味的晚报消息,颓废消沉的“我”。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恹恹的。芥川的特色在于:他在一大片阴冷的色调上,在者灰黑得令人窒息的背景上,突然凸显出一点亮色。正是这一点亮色照亮了整个作品。一切正如作家刘恒对芥川的评价:“大师的笔力再散淡,也还是不凡的”。 让我们回到小说,看看芥川是如何不动声色地突然给了我们一抹亮色的吧。当火车钻出隧道,道绊附近仍然是“寒碜的茅屋顶和瓦房鳞次栉比”,“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雾中懒洋洋地摇曳着”,三个很矮的男孩“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给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色一样凄惨”。到这里,所有的描述仍是“我”沉郁心境的投射。但是这灰郁死气的画面立刻变得灵动起来:“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姑娘摆动着手,“给和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给我的震撼却不亚于对恹恹欲睡者的当头棒喝,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这情景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
是什么让“我”透不过气来?姑娘还是那个姑娘,依然皲裂的双颊、满是冻疮的手、依然长相俗气、服装邋遢。但是“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了爱的光芒,漠然的处世者因着贫贱人身上闪光的品质而感到震撼:原来爱与美一直存在,哪怕就是在一个乡下姑娘身上,哪怕就是几个橘子。
姐弟情深、临时送别,这样的情状我们大抵见过,但见过也就见过,不肯在心头留下一丝痕迹,我们越来越只注重个人的荣辱得失了,于是我们的内心变得日益粗糙,也从而忽略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我们统统忽略了的,芥川没有忽略,他道出了在我们以为微不足道的事,让我们从中看出了自己的麻木和漠然。
我们的橘子在哪儿呢?
芥川从几个橘子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是的,橘子当然美好,最起码它是一种有营养的水果。但是,在橘子之外,尚有一个更为沉重的世界。这篇《橘子》写于1919年,八年之后,芥川自杀了。他是如此悲观,以致于他认为:“在任何社会组织下,我们人类的痛苦也是难以解救的。”悲观使得他在这个世界里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芥川最终要求确认自己,于是终于选择了向死而生。
而我们还得小心翼翼的活下去,为着生命中那隐隐的一点光芒,为着那几只金黄色的橘子。
千年寂寞
一个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千百年前的中国人宽袖缓袍, 深谙儒学礼数, 唇边是文雅的微笑; 一个是当今世界走在最前沿的国家, 千百年后高举自由的火种点亮尖端与新潮。
今日, 当这两个国家相逢于12大文化国家的榜单, 我似乎看到那儒雅书生的微笑中竟多了几分苦涩。
也许是根植得太深, 沉淀的太厚, 可千年后中国的代言仍是一身已泛了黄的长袍, 丝绸的水袖甩不过时光的长河, 仿佛中国的光辉只能定格在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未免太过寂寞。
喧嚣却从大洋的另一岸传来, 金融、影视、餐饮、运动、教育„„无不独占鳌头。其影响力席卷全球, 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领军的角色, 一呼百应。最新、最先进、最权威, 这些词汇往往是美国的声音。正如他们的文化符号一样, 美国的手指着世界的方向, 他们无疑是现代社会的代名词。
站在太平洋的西岸向东眺望, 就像是站在历史的坐标上眺望远方。千年过去, 原来我们在他人眼中仍站在原地, 四顾无人, 只有空空的寂寞。
太寂寞了, 我们的文化。我们以为新时代早已为我们漆上了崭新的色彩, 我们以为用摩天楼推到四合院就是社会变革, 我们以为用滚滚黑烟熏散农田炊烟就是工业化, 我们以为用靡靡之音驱逐牙板长歌就是时尚潮流。但我们错了, 我们失去了文物古迹, 失去了晴明蓝天, 失去了京腔韵味, 却没有换来别人眼中的新身影。而我们取得的种种辉煌成就, 却仍不及外国人心中神圣的大唐帝国。一方面, 我们的新文化确实未到世界前列的水平; 另一方面, 我们对新文化的宣传远远赶不上世界旋转的步伐。
历史固然不应丢弃, 却也不能捧着历史吃老本。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我们更应该充分地传承并利用它, 让千年的积淀成为新文化成长的土壤, 古为今用, 使其不失价值。只有当我们真正以一个与时俱进的大国的身份, 在榜单上写下“中国”二字时, 才能化解中国古典文化千年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