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1):87—90
JournalofEcologyandRuralEnvironment
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夏家淇1,骆永明2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
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就当前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进行了讨论,提出以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第二级标准值和土壤污染临界值作为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的建议。3类指标的取值及含义为:(1)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采用当地数值。这是揭示当前土壤是否有污染物进入的临界点,是保持当前土壤良好状态的目标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要警惕,要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通用的GB15618第二级标准值。这是初步判断和识别当地土壤是否受污染的筛选值。若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说明土壤未受污染,不须进行深入调研;若高于此值,则土壤可能受污染,但要依据探人调研或风险评估而定。(3)土壤污染l临界值: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这是揭示土壤是否受污染的阈值。若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研究提出修复污染土壤与控制污染源的方案。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风险评估中国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831(2006)叭一0087—04
DefinitionandThreeEvaluationGuidelinesofSoiltalSciences,StateEnvironmentalProtection
Contamination.X/AJia—qil,LUOYong—min92(1NⅧing
InstituteofEnvimnmen・
Administration,Nanjing210042,China;2SoilandEnvironmentBioremadiationResearchCen・
tre.NanjingInstituteofSoilSelenn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Nanjing211)008,China)
Abstract
Threeguidelinesal℃setforthforevaluationofsoilcontaminationatthescaleofaregion
ora
specificsitein
view
ofambiguityof
thedefinitionforsoilbackground。Grade
eontamiMtion
criteria
at
presentThethreeguidelines.mainlybased
on
chemical
levels.㈣upper
limitofsoilenvironmental
II
ofthenationalsoilenvironmentalquality
to
standard(GBl5618・)andthresholdvalueofsoilcontaminationThe
a
upperlimitofsoilenvimnmentalbackground.whichcorresponds
hatingbetween
the10cd∞ilenvironmentalbackground.is
as
criticalvaluefordiscrimi-
a
pedogenicⅢe
to
andanthwpogenicinputsofchemicals
well
aS
a
targetvalueforprotectingthesoilenvironmentIfexplorationandeontmlof
its
chemicalwouldbehigherthan¥oulrce.q,inorder
to
thisupperlimit.measuresshouldbeundertakenin
sources
potentialanthropegunie
pmtectthesoilqualityfromfurtherimpactofthese
Grade
IIcriteriaofthenationalsoilenvironmentqualitystandard。is
a
a㈣i”g
Thesoilenvironmental
qualitystandard,whichisequivalent
levelfordistinguishinguncontaminatedsoilsfrom
not
con—
taminated∞i18p”liminarilyIfthelevelof
chemicalinthesoilislowerthanthisstandard.itindicatesthatthesoiliscontaminated
Otherwise.thesoiImightbecontaminatedpotentiallyandfurtherinvestigationand/or
risk㈣㈣b
oftheeco—environmentandhuman
assessment
healthshouldberecommendedThethresholdvalueofsoilcontamination,whichcouldbeacquiredthroug}lrisksoilis
uues
a
ofthep”bfom
criticalvaluefor
deteminingwhether
to
thesoiliscontaminated
sources
ornot
Beyondthisvalue.thesoilis
eontaminatad“connterllaeas—
shouldbeundertaken
contmlthepollutant
andIemedythecontaminatedsoil
Keywords:soilcontamination;sollenvironmentalqualityguideline:soilenvironmentalqualitystandard:riskas∞ssment
针对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现就土壤污染的概念和评价指标,谈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土壤污染属环境污染的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对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
1如何识别土壤污染
概括地说,通常有以下几种看法:
(1)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上限值,称为土壤污染;
(2)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GB15618--1995
土壤环
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便可能产生危害。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
污染等。
因此,土壤污染也应具有上述特点。土壤污染是指人类
基金项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0810);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125005)
收稿日期:2005一11—21
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准值,称为土壤污染;
(3)土壤巾污染物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有危
害,称为土壤污染。
万方数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第22卷
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
境质量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这种恶化现象通过对各种受体的危害而体现)。
按此认识,称谓土壤污染应同时具有以下2个条件:一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二是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受体如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并且这个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发生质变时的污染物浓度是其危害的临界值,也就是土壤污染临界值。
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防L匕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体健康所制订的土壤中污染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容许含量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环境质量标准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更加复杂。这是由土壤和受体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并达一定数量后,通过多种途径对生物、水体、空气和人体等各种受体产生影响。影响因素有2方面:一是土壤因素,由于受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和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土壤类型和性质千差万别,因此同一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活性也有差异,对同样受体的影响就会不同;二足受体因素,土壤中同一污染物对各类受体(植物、微生物、动物,人体以及水体、大气等)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同一受体又有地区的差别。
在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时,要通过土壤污染物对不同受体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得出各项诸多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取其中最低的土壤基准值,结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诸因素,订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准值”j。
在制订重金属指标时,应该采用土壤总量与有效量相结合为宜;因为有效量指标呵以在较大程度上消除土壤因素的影响;但鉴于口前我国尚缺乏有效量资料依据,因此可先采用总量用于指标的制订。目前,欧美诸国仍采用总量指标。
虽然在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
准值的制订中,将土壤按pH值划分为3组,分别依据各自诸多的土壤质量基准值,取其中最低值制订标准值;然而,土壤性质中质地(颗粒粗细)、有机质等因素对污染物活性影响也很大。但是,同样困缺乏有J)乏资料而难以在标准中有所反映。从全国范围来讲,对于那些土壤基准值较高的土壤,超标不一定有危害。因此若要订出一个标准值,能适合全国各种类型土壤的污染评价,超过这个标准就表明有污染危害,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订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町以认为是个阈值,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一般不会有污染问题;高于此值,则应作进一步调研,若确有危害,方可认为土壤已被污染。
从发达国家的做法看,现在多数国家提出的指标值不称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而称为土壤环境质昔筛选值、指导值或目标值等…。美国环保署规定”1,当污染物浓度低于筛选浓度值(screening万
方数据level,相当于我国在1995年制订的第二级
标准值),污染风险可以忽略,无需作进一步场地调研;超过筛选浓度值时,土壤污染物含量水平可能会对生态或人体健康产生风险,但这并非意味着必须采取污染修复措施,还需根据特定场地的深入调研或风险评估结果来决定。加拿大“、英国”j、澳大利亚”1、丹麦”1等很多国家也都认为,指导值(其含义相当于我国的第二级标准值)主要用于对特定场地/土壤的质量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和识别,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特定场地/上壤的详细调研,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特定场地/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
从当前发展形势看,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远不能适应要求,第一级标准值不能全国划一,污染物项目订得太少,尤其是有机污染物,铅的标准值订得偏松等”。。因此现正处于修订中,拟在对欧美等国的制订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别制订适用于我国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或称筛选值或指导值)。
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国内资料,尤其是可直接参考的资料太少,这需要大家积极提供,并请提出意见,要依靠全国土壤环境科技界同行来共同完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带有强制性的。实际上,因受地区性的影响,只能起到筛选的作用。斟此,是称为标准还是称为筛选值、基准值或指导值,值得商榷。除了制汀全国统一的通用值以外,最好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IH依据国家发布的编制导则,分别制订本地区的标准。这样,可以比较接近各地的实际,终究全国的范围太大了。
3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土壤的化学组成或元素含量水平。人类活动与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已遍布全球,现在很难找到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上壤(人迹罕见的珠穆朗玛峰及格陵兰的土壤中也
已有人为化学品污染物的残留),严格意义上的土壤自然背
景值已很难确定,这是由于当今污染源普遍存在和影响所致,因而只能去寻找人类影响尽可能少的_十壤来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土壤自然背景值有所不『司,它既包括自然背景部分,也可能包括微量外源污染物(如大气污染物输送沉降等);或者说它是土壤当前的环境背景值或本底值,是维持当前土壤环境质量的目标。
总之.土壤环境背景值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定的自然历史期间,一定的地域内土壤中某些原有或准原有状态的物质丰度。
土壤中有机化合物,既有自然形成(如苯并[a]芘等)的,又有很多人工合成的(如滴滴涕、多氯联苯等),即土壤本身并不含有,而是从外源进人的。对于这些有机化合物,如何确定其土壤环境背景值还值得商榷。一种做法是将其定为无背景值,另一种是依据大范围地区的大多数低值(作为目标控制值考虑)来定。
应定位定期测定土壤环境背景值,即在某一区域内某些
第1期夏家淇等:戈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喜篓紫爱薹盖善鐾::;耋象j产行1次。它能反映较大范
围和较长时期内的物质动态变化。
土壤环境背景值因土而异,不同类型土壤有不同的背景值,母质因素影响很大;采用全国统一的数值(GB15618
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一级标准值)是不恰当的,应采
用当地以土壤类型为基础而确定的土壤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可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标”…,它反映的是当前土壤环境未受或很少或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是当前人类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目标。
二卜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可见,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土壤一旦污染,修复难度大,费力、费钱、费时,有的共至无法复原。土壤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不町再生的。因此,必须重视保护土壤资源。土壤虽具有一定自净功能,但其环境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不应该现在就把土壤环境容量全用足,要为后代多留一些;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的土壤外部污染源虽然可以有所控制,但一些污染物还可通过长距离传输,有可能不断地进入土壤。我们要用鹾远的战略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保护土壤资源与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是最重要的,一份的预防胜过一千份的修复。
所以,采用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是必要的。这样可保护大部分土壤尽可能维持当前背景水平,对超标(土壤环境背景值卜限值)上壤予以警示,及早给予关注。
某些发育在特殊地球化学区域的土壤会出现高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即使无外来污染影响,土壤环境背景值也会异常高,甚至高于一般土壤的污染临界值。在这种异常土壤背景区种植农作物町能会产牛危害。因而在区域土壤背景值采样点的统计中应剔除这些异常值。对于如何确定地球化学异常区的高背景值土壤评价指标,将另文作专门探讨。
4场地土壤污染临界值
土壤污染临界值是指某场地土壤中污染物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的临界值。高于此临界值,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依据受害程度和可能条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低于此临界值,则土壤末受污染。土壤污染临界值通过风险评估而得,其值因土壤、受体的不同而异。
西方国家普遍应用风险评估方法。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土壤场地管理方面曾经历过曲折,开始采用的方法步骤为:场地调研一通用标准评价一修复方法选择_实施;经过20
a
后,这种传统评价方法已改为基于风险的评估方法,其步骤为:场地调研一风险评估一场地专用标准确定_+场地专用标准评价一修复方法选择一实施。
我们拟提出结合国情编制土壤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意见,在此不作进一步讨论。
万
方数据…1…上饿一………填””
5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
土壤污染3类评价指标间的关系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以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和污染临界值为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可划分为本底、玷污和污染3类。除了国家规定的通用的二级标准值外,其他2类指标均因土或因土、受体而异,有一定变幅。一般说来,当土壤中化学物质处于环境背景值范围时,土壤处于本底状态;随着外源污染物不断进入,达到通用的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此时不一定就有危害,而达到污染临界值时,土壤才属污染。
#篮鲨翟蛰——尸—卜
本底:玷污
:污垫
:(外源化学物进^但无危害):
(有危匐
I
・化学物质含量增加
I
畿誓嚣鬻。嚣翥嚣。蒜留强受体不同而异
(变动值,困土而异)(国标规定值)(变动值,凶土或受体不同而异
图1土壤污染3类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Fig.1
Relationshipbetweenthethree
evaluationguidelinesofsoilcontamination
为f全面掌握区域和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议采用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和土壤污染临界值作为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
从环境管理上看,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评价指标采用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和二级标准值,低于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则可认为该土壤环境质量基本良好,利用时不受任何限制;高于环境背景
值上限值且低于二级标准值者,则认为该土壤尚未被污染,可称为轻度玷污,利用时一般不受限制,但要分析和控制污染源。高于二级标准值者,则要进入第二步,对土壤和受体作进一步深人调查或风险评估。若在深人调查中发现其对受体无危害,则为重度玷污,可能需要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若有危害,则要作风险评估,根据受体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并以此作为评价指标,此时超标则为污染,必须进入第三步,制订相应的修复方案并付诸实施。
在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可按本底、轻度玷污、重度玷污、污染4级分别统计土壤面积,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将十分有利于我国土壤污染的预防和修复工作。
6结语
在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中,建议采用以下3类评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指标:
第22卷
1.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J]土壤学报。2005,42(4):
666—673.
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采用当地数值。这是揭示当前土壤是否有污染物进人的临界点,是保持当前土壤良好状态的目标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要警惕,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通崩的二级标准值。这是初步判断和识别当地士壤是否污染的筛选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则说明土壤未受污染,不须进行深入调研;高于此值,则土壤可能污染,但要依据深入调研或风险评估
而定。
[4]USEPA(United
S诅tgs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
Soil
ScreeningGuidance:User’sEmergency
GuidefZ]Office
ofSolidWasteand
Response,Washington,DC,1996
『5]CCME(CanadianCouncilofMinistersoftheEnvironment)APro—
tocolfortheDefivaIionof
Environmental柚dHumanHealthSoil
QualityGuideline[z]Winnipeg,1996[6]EA(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DepartmentofEnviron-Affairs)TheContaminatedLandExposure
ment.FoodandRural
Assessmcnt(CLEA)Mcdel:TechnicalBasisandALgorithms[Z]
London,2002.
土壤污染临界值: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这是揭示土壤是否受污染的阈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研究提出修复污染土壤和控制污染源的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探讨的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化学t亏染,而对上壤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含能量污染)未作考虑;上述3类土壤污染评价指标的制定方法将另作讨论。
参考文献1]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203.
2J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7]DEPW(Department
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
on
Governmentof
WeslemAustralia).Reporting
2001
Site
Assessment[z]Perth,
[8]DEPA(Danish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Guidelines
on
RemediationofContaminated
Sites[Z].Copenhagen,2002.
[9]袁建新,王云.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J]
中国环境监测,2000,16(5):41—44
[10]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等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
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6):
1244—1245
社,1996:8一15
作者简介:夏家淇(1928一),男,安徽合肥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3]
王国庆,骆永明,宋静,等.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2005年本刊审稿专家名单
在广大作者、读者、审稿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刊顺利完成了2005年度出刊计划,现将2005年审稿专家名单公布如下,谨致谢意。
丁
平r兆宏尤文瑞叶万辉朱荫湄
尹斌
由文辉
尹太强王沫王连生王荫长王健民刘忠翰
吴启堂
王家骥王效科刘树庆孙国钧张小林张壬午李培军杜家纬陈伟民陈同斌
周启星周泽江
冯宗炜来坦张正旺杨浩陈利顶林成永唐克丽黄辉
史学正
朱忠林
申建波
江南张洪勋沈其荣
任海汤锋李元沈渭寿陈桂珠胡孟春徐厚恩
龚子同
刘友良
阮宏华李止正闵庆文
刘兆普何乃维牵夜光陆健健
周军英
朱维斌
张佳宝
张永春杨林章
陈怀满范成新
张运林
杨景辉陈国阶
李振高
陈小勇周成虎
汪雅谷
陈国祥施国新
陈祖义
洪晓月
陈静生赵恩东徐海根
龚瑞忠
郑文钦徐琪黄韦艮蔡道基
钦佩奏明周彭少麟
骆世明袁东海
蒋大和
骆永明倪绍祥
高尚玉常志州
夏家淇
黄为一
徐仁扣
黄巧云潘伯荣
徐亚同黄满湘潘根兴
蒋明康谢德体
韩也良蔡祖聪颜京松
薛建辉
本刊编辑部
2005年12月31日
万方数据
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
夏家淇, 骆永明, XIA Jia-qi, LUO Yong-ming
夏家淇,XIA Jia-qi(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骆永明,LUO Yong-ming(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2006,22(1)26次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0条)
1.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 环境科学卷 1983
2.王国庆;骆永明;宋静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Ⅰ.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期刊论文]-土壤学报2005(04)
3.夏家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 1996
4.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 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06)
5.袁建新;王云 我国现存问题与建议[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 2000(05)
6.DEPA (Dan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Guidelines on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20027.DEPW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Reporting on SiteAssessment 2001
8.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TheContaminated Land Exposure Assessment (CLEA) Model:Technical Basis and Algorithms 20029.CCME (Canadian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the Environment) A Protocol for the Derivation of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Soil Quality Guideline 1996
10.USEPA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oil Screening Guidance:User's Guide 1996
引证文献(26条)
1.张红振.骆永明.夏家淇.章海波 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际比较与启示[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11(3)2.王玉瑾.杜庆有.马建基 土壤修复技术在铜冶炼项目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 2011(1)
3.曹云者.韩梅.夏凤英.颜增光.周友亚.郭观林.李发生 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环境标准取值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2)
4.沈志群.张琪.刘琳娟 无污染农产品对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变化——个案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2010(3)
5.刘凤枝.师荣光.贾兰英.李玉浸.成振华.蔡彦明.郑向群.田丽梅 土壤污染与食用农产品安全[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3)
6.曹云者.李发生 基于风险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环境管理与标准值确立方法[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7)7.温晓倩.梁成华.姜彬慧.杜立宇.于昕岩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问题及修订建议[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2010(3)
8.刘应平.何政伟.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方法技术探讨[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
9.何志坚.张思林.王素珍.刘伟.龚亚兰 电镀废水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状况评价[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5)
10.肖智.刘志伟.毕华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3)
11.刘应平.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 土壤-大宗农产品中Cd的分配及其环境意义[期刊论文]-现代地质 2009(2)12.孙英杰.何亚红.宋旭鹭.戴小倩 城市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要点初探[期刊论文]-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3.张兴庆.李小风.白娟.刘斌.彭绪亚 搬迁企业原址场地土壤污染环境风险评价——以重庆某搬迁企业为例[期刊论文]-四川兵工学报 2009(10)
14.刘丹.魏鹏程 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完善[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8(4)
15.陈峰.尹春芹.蒋新.张海秀.汪福旺 基于GIS的南京市典型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 2008(2)
16.孟昭虹.高玉娟 黑龙江生态省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17.杨秀虹.李适宇.李岚.汤婉环.黄雄飞 广州市工业、交通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初探[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18.罗财红.孙静 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19.邢润华.陈永宁 土壤污染评价中几种不同评价标准的比较——以合肥地区为例[期刊论文]-安徽地质 2008(1)20.王明聪.成杰民.纪发文.杨霞.吴翠翠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基准体系探讨[期刊论文]-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4)
21.邱秋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构想[期刊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22.郝亚琦.王益权 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对策[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7(3)
23.汪庆华.董岩翔.周国华.郑文 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
24.张胜田.林玉锁.华小梅.徐亦刚.田猛.江希流 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6)
25.夏家淇.骆永明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研究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1)26.夏家淇.骆永明 关于耕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土壤 2006(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csthj200601020.aspx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1):87—90
JournalofEcologyandRuralEnvironment
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夏家淇1,骆永明2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
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就当前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进行了讨论,提出以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第二级标准值和土壤污染临界值作为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的建议。3类指标的取值及含义为:(1)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采用当地数值。这是揭示当前土壤是否有污染物进入的临界点,是保持当前土壤良好状态的目标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要警惕,要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通用的GB15618第二级标准值。这是初步判断和识别当地土壤是否受污染的筛选值。若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说明土壤未受污染,不须进行深入调研;若高于此值,则土壤可能受污染,但要依据探人调研或风险评估而定。(3)土壤污染l临界值: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这是揭示土壤是否受污染的阈值。若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研究提出修复污染土壤与控制污染源的方案。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风险评估中国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831(2006)叭一0087—04
DefinitionandThreeEvaluationGuidelinesofSoiltalSciences,StateEnvironmentalProtection
Contamination.X/AJia—qil,LUOYong—min92(1NⅧing
InstituteofEnvimnmen・
Administration,Nanjing210042,China;2SoilandEnvironmentBioremadiationResearchCen・
tre.NanjingInstituteofSoilSelenn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Nanjing211)008,China)
Abstract
Threeguidelinesal℃setforthforevaluationofsoilcontaminationatthescaleofaregion
ora
specificsitein
view
ofambiguityof
thedefinitionforsoilbackground。Grade
eontamiMtion
criteria
at
presentThethreeguidelines.mainlybased
on
chemical
levels.㈣upper
limitofsoilenvironmental
II
ofthenationalsoilenvironmentalquality
to
standard(GBl5618・)andthresholdvalueofsoilcontaminationThe
a
upperlimitofsoilenvimnmentalbackground.whichcorresponds
hatingbetween
the10cd∞ilenvironmentalbackground.is
as
criticalvaluefordiscrimi-
a
pedogenicⅢe
to
andanthwpogenicinputsofchemicals
well
aS
a
targetvalueforprotectingthesoilenvironmentIfexplorationandeontmlof
its
chemicalwouldbehigherthan¥oulrce.q,inorder
to
thisupperlimit.measuresshouldbeundertakenin
sources
potentialanthropegunie
pmtectthesoilqualityfromfurtherimpactofthese
Grade
IIcriteriaofthenationalsoilenvironmentqualitystandard。is
a
a㈣i”g
Thesoilenvironmental
qualitystandard,whichisequivalent
levelfordistinguishinguncontaminatedsoilsfrom
not
con—
taminated∞i18p”liminarilyIfthelevelof
chemicalinthesoilislowerthanthisstandard.itindicatesthatthesoiliscontaminated
Otherwise.thesoiImightbecontaminatedpotentiallyandfurtherinvestigationand/or
risk㈣㈣b
oftheeco—environmentandhuman
assessment
healthshouldberecommendedThethresholdvalueofsoilcontamination,whichcouldbeacquiredthroug}lrisksoilis
uues
a
ofthep”bfom
criticalvaluefor
deteminingwhether
to
thesoiliscontaminated
sources
ornot
Beyondthisvalue.thesoilis
eontaminatad“connterllaeas—
shouldbeundertaken
contmlthepollutant
andIemedythecontaminatedsoil
Keywords:soilcontamination;sollenvironmentalqualityguideline:soilenvironmentalqualitystandard:riskas∞ssment
针对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现就土壤污染的概念和评价指标,谈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土壤污染属环境污染的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对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
1如何识别土壤污染
概括地说,通常有以下几种看法:
(1)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上限值,称为土壤污染;
(2)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GB15618--1995
土壤环
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便可能产生危害。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
污染等。
因此,土壤污染也应具有上述特点。土壤污染是指人类
基金项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0810);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125005)
收稿日期:2005一11—21
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准值,称为土壤污染;
(3)土壤巾污染物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有危
害,称为土壤污染。
万方数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第22卷
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
境质量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这种恶化现象通过对各种受体的危害而体现)。
按此认识,称谓土壤污染应同时具有以下2个条件:一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二是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受体如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并且这个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发生质变时的污染物浓度是其危害的临界值,也就是土壤污染临界值。
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防L匕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体健康所制订的土壤中污染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容许含量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环境质量标准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更加复杂。这是由土壤和受体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并达一定数量后,通过多种途径对生物、水体、空气和人体等各种受体产生影响。影响因素有2方面:一是土壤因素,由于受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和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土壤类型和性质千差万别,因此同一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活性也有差异,对同样受体的影响就会不同;二足受体因素,土壤中同一污染物对各类受体(植物、微生物、动物,人体以及水体、大气等)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同一受体又有地区的差别。
在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时,要通过土壤污染物对不同受体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得出各项诸多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取其中最低的土壤基准值,结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诸因素,订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准值”j。
在制订重金属指标时,应该采用土壤总量与有效量相结合为宜;因为有效量指标呵以在较大程度上消除土壤因素的影响;但鉴于口前我国尚缺乏有效量资料依据,因此可先采用总量用于指标的制订。目前,欧美诸国仍采用总量指标。
虽然在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
准值的制订中,将土壤按pH值划分为3组,分别依据各自诸多的土壤质量基准值,取其中最低值制订标准值;然而,土壤性质中质地(颗粒粗细)、有机质等因素对污染物活性影响也很大。但是,同样困缺乏有J)乏资料而难以在标准中有所反映。从全国范围来讲,对于那些土壤基准值较高的土壤,超标不一定有危害。因此若要订出一个标准值,能适合全国各种类型土壤的污染评价,超过这个标准就表明有污染危害,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订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町以认为是个阈值,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一般不会有污染问题;高于此值,则应作进一步调研,若确有危害,方可认为土壤已被污染。
从发达国家的做法看,现在多数国家提出的指标值不称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而称为土壤环境质昔筛选值、指导值或目标值等…。美国环保署规定”1,当污染物浓度低于筛选浓度值(screening万
方数据level,相当于我国在1995年制订的第二级
标准值),污染风险可以忽略,无需作进一步场地调研;超过筛选浓度值时,土壤污染物含量水平可能会对生态或人体健康产生风险,但这并非意味着必须采取污染修复措施,还需根据特定场地的深入调研或风险评估结果来决定。加拿大“、英国”j、澳大利亚”1、丹麦”1等很多国家也都认为,指导值(其含义相当于我国的第二级标准值)主要用于对特定场地/土壤的质量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和识别,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特定场地/上壤的详细调研,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特定场地/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
从当前发展形势看,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远不能适应要求,第一级标准值不能全国划一,污染物项目订得太少,尤其是有机污染物,铅的标准值订得偏松等”。。因此现正处于修订中,拟在对欧美等国的制订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别制订适用于我国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或称筛选值或指导值)。
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国内资料,尤其是可直接参考的资料太少,这需要大家积极提供,并请提出意见,要依靠全国土壤环境科技界同行来共同完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带有强制性的。实际上,因受地区性的影响,只能起到筛选的作用。斟此,是称为标准还是称为筛选值、基准值或指导值,值得商榷。除了制汀全国统一的通用值以外,最好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IH依据国家发布的编制导则,分别制订本地区的标准。这样,可以比较接近各地的实际,终究全国的范围太大了。
3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土壤的化学组成或元素含量水平。人类活动与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已遍布全球,现在很难找到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上壤(人迹罕见的珠穆朗玛峰及格陵兰的土壤中也
已有人为化学品污染物的残留),严格意义上的土壤自然背
景值已很难确定,这是由于当今污染源普遍存在和影响所致,因而只能去寻找人类影响尽可能少的_十壤来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土壤自然背景值有所不『司,它既包括自然背景部分,也可能包括微量外源污染物(如大气污染物输送沉降等);或者说它是土壤当前的环境背景值或本底值,是维持当前土壤环境质量的目标。
总之.土壤环境背景值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定的自然历史期间,一定的地域内土壤中某些原有或准原有状态的物质丰度。
土壤中有机化合物,既有自然形成(如苯并[a]芘等)的,又有很多人工合成的(如滴滴涕、多氯联苯等),即土壤本身并不含有,而是从外源进人的。对于这些有机化合物,如何确定其土壤环境背景值还值得商榷。一种做法是将其定为无背景值,另一种是依据大范围地区的大多数低值(作为目标控制值考虑)来定。
应定位定期测定土壤环境背景值,即在某一区域内某些
第1期夏家淇等:戈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喜篓紫爱薹盖善鐾::;耋象j产行1次。它能反映较大范
围和较长时期内的物质动态变化。
土壤环境背景值因土而异,不同类型土壤有不同的背景值,母质因素影响很大;采用全国统一的数值(GB15618
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一级标准值)是不恰当的,应采
用当地以土壤类型为基础而确定的土壤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可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标”…,它反映的是当前土壤环境未受或很少或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是当前人类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目标。
二卜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可见,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土壤一旦污染,修复难度大,费力、费钱、费时,有的共至无法复原。土壤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不町再生的。因此,必须重视保护土壤资源。土壤虽具有一定自净功能,但其环境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不应该现在就把土壤环境容量全用足,要为后代多留一些;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的土壤外部污染源虽然可以有所控制,但一些污染物还可通过长距离传输,有可能不断地进入土壤。我们要用鹾远的战略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保护土壤资源与质量重要性的认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是最重要的,一份的预防胜过一千份的修复。
所以,采用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是必要的。这样可保护大部分土壤尽可能维持当前背景水平,对超标(土壤环境背景值卜限值)上壤予以警示,及早给予关注。
某些发育在特殊地球化学区域的土壤会出现高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即使无外来污染影响,土壤环境背景值也会异常高,甚至高于一般土壤的污染临界值。在这种异常土壤背景区种植农作物町能会产牛危害。因而在区域土壤背景值采样点的统计中应剔除这些异常值。对于如何确定地球化学异常区的高背景值土壤评价指标,将另文作专门探讨。
4场地土壤污染临界值
土壤污染临界值是指某场地土壤中污染物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的临界值。高于此临界值,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依据受害程度和可能条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低于此临界值,则土壤末受污染。土壤污染临界值通过风险评估而得,其值因土壤、受体的不同而异。
西方国家普遍应用风险评估方法。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土壤场地管理方面曾经历过曲折,开始采用的方法步骤为:场地调研一通用标准评价一修复方法选择_实施;经过20
a
后,这种传统评价方法已改为基于风险的评估方法,其步骤为:场地调研一风险评估一场地专用标准确定_+场地专用标准评价一修复方法选择一实施。
我们拟提出结合国情编制土壤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意见,在此不作进一步讨论。
万
方数据…1…上饿一………填””
5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
土壤污染3类评价指标间的关系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以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和污染临界值为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可划分为本底、玷污和污染3类。除了国家规定的通用的二级标准值外,其他2类指标均因土或因土、受体而异,有一定变幅。一般说来,当土壤中化学物质处于环境背景值范围时,土壤处于本底状态;随着外源污染物不断进入,达到通用的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此时不一定就有危害,而达到污染临界值时,土壤才属污染。
#篮鲨翟蛰——尸—卜
本底:玷污
:污垫
:(外源化学物进^但无危害):
(有危匐
I
・化学物质含量增加
I
畿誓嚣鬻。嚣翥嚣。蒜留强受体不同而异
(变动值,困土而异)(国标规定值)(变动值,凶土或受体不同而异
图1土壤污染3类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Fig.1
Relationshipbetweenthethree
evaluationguidelinesofsoilcontamination
为f全面掌握区域和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议采用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和土壤污染临界值作为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
从环境管理上看,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评价指标采用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和二级标准值,低于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则可认为该土壤环境质量基本良好,利用时不受任何限制;高于环境背景
值上限值且低于二级标准值者,则认为该土壤尚未被污染,可称为轻度玷污,利用时一般不受限制,但要分析和控制污染源。高于二级标准值者,则要进入第二步,对土壤和受体作进一步深人调查或风险评估。若在深人调查中发现其对受体无危害,则为重度玷污,可能需要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若有危害,则要作风险评估,根据受体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并以此作为评价指标,此时超标则为污染,必须进入第三步,制订相应的修复方案并付诸实施。
在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可按本底、轻度玷污、重度玷污、污染4级分别统计土壤面积,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将十分有利于我国土壤污染的预防和修复工作。
6结语
在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中,建议采用以下3类评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指标:
第22卷
1.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J]土壤学报。2005,42(4):
666—673.
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采用当地数值。这是揭示当前土壤是否有污染物进人的临界点,是保持当前土壤良好状态的目标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要警惕,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通崩的二级标准值。这是初步判断和识别当地士壤是否污染的筛选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则说明土壤未受污染,不须进行深入调研;高于此值,则土壤可能污染,但要依据深入调研或风险评估
而定。
[4]USEPA(United
S诅tgs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
Soil
ScreeningGuidance:User’sEmergency
GuidefZ]Office
ofSolidWasteand
Response,Washington,DC,1996
『5]CCME(CanadianCouncilofMinistersoftheEnvironment)APro—
tocolfortheDefivaIionof
Environmental柚dHumanHealthSoil
QualityGuideline[z]Winnipeg,1996[6]EA(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DepartmentofEnviron-Affairs)TheContaminatedLandExposure
ment.FoodandRural
Assessmcnt(CLEA)Mcdel:TechnicalBasisandALgorithms[Z]
London,2002.
土壤污染临界值: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这是揭示土壤是否受污染的阈值。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研究提出修复污染土壤和控制污染源的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探讨的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化学t亏染,而对上壤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含能量污染)未作考虑;上述3类土壤污染评价指标的制定方法将另作讨论。
参考文献1]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203.
2J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7]DEPW(Department
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
on
Governmentof
WeslemAustralia).Reporting
2001
Site
Assessment[z]Perth,
[8]DEPA(Danish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Guidelines
on
RemediationofContaminated
Sites[Z].Copenhagen,2002.
[9]袁建新,王云.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J]
中国环境监测,2000,16(5):41—44
[10]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等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
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6):
1244—1245
社,1996:8一15
作者简介:夏家淇(1928一),男,安徽合肥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3]
王国庆,骆永明,宋静,等.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2005年本刊审稿专家名单
在广大作者、读者、审稿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刊顺利完成了2005年度出刊计划,现将2005年审稿专家名单公布如下,谨致谢意。
丁
平r兆宏尤文瑞叶万辉朱荫湄
尹斌
由文辉
尹太强王沫王连生王荫长王健民刘忠翰
吴启堂
王家骥王效科刘树庆孙国钧张小林张壬午李培军杜家纬陈伟民陈同斌
周启星周泽江
冯宗炜来坦张正旺杨浩陈利顶林成永唐克丽黄辉
史学正
朱忠林
申建波
江南张洪勋沈其荣
任海汤锋李元沈渭寿陈桂珠胡孟春徐厚恩
龚子同
刘友良
阮宏华李止正闵庆文
刘兆普何乃维牵夜光陆健健
周军英
朱维斌
张佳宝
张永春杨林章
陈怀满范成新
张运林
杨景辉陈国阶
李振高
陈小勇周成虎
汪雅谷
陈国祥施国新
陈祖义
洪晓月
陈静生赵恩东徐海根
龚瑞忠
郑文钦徐琪黄韦艮蔡道基
钦佩奏明周彭少麟
骆世明袁东海
蒋大和
骆永明倪绍祥
高尚玉常志州
夏家淇
黄为一
徐仁扣
黄巧云潘伯荣
徐亚同黄满湘潘根兴
蒋明康谢德体
韩也良蔡祖聪颜京松
薛建辉
本刊编辑部
2005年12月31日
万方数据
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
夏家淇, 骆永明, XIA Jia-qi, LUO Yong-ming
夏家淇,XIA Jia-qi(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骆永明,LUO Yong-ming(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2006,22(1)26次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0条)
1.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 环境科学卷 1983
2.王国庆;骆永明;宋静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Ⅰ.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期刊论文]-土壤学报2005(04)
3.夏家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 1996
4.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 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06)
5.袁建新;王云 我国现存问题与建议[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 2000(05)
6.DEPA (Dan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Guidelines on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20027.DEPW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 Reporting on SiteAssessment 2001
8.EA (The Environment Agency);DEFR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TheContaminated Land Exposure Assessment (CLEA) Model:Technical Basis and Algorithms 20029.CCME (Canadian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the Environment) A Protocol for the Derivation of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Soil Quality Guideline 1996
10.USEPA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oil Screening Guidance:User's Guide 1996
引证文献(26条)
1.张红振.骆永明.夏家淇.章海波 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际比较与启示[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11(3)2.王玉瑾.杜庆有.马建基 土壤修复技术在铜冶炼项目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 2011(1)
3.曹云者.韩梅.夏凤英.颜增光.周友亚.郭观林.李发生 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环境标准取值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2)
4.沈志群.张琪.刘琳娟 无污染农产品对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变化——个案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2010(3)
5.刘凤枝.师荣光.贾兰英.李玉浸.成振华.蔡彦明.郑向群.田丽梅 土壤污染与食用农产品安全[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3)
6.曹云者.李发生 基于风险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环境管理与标准值确立方法[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7)7.温晓倩.梁成华.姜彬慧.杜立宇.于昕岩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问题及修订建议[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2010(3)
8.刘应平.何政伟.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方法技术探讨[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
9.何志坚.张思林.王素珍.刘伟.龚亚兰 电镀废水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状况评价[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5)
10.肖智.刘志伟.毕华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3)
11.刘应平.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 土壤-大宗农产品中Cd的分配及其环境意义[期刊论文]-现代地质 2009(2)12.孙英杰.何亚红.宋旭鹭.戴小倩 城市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要点初探[期刊论文]-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3.张兴庆.李小风.白娟.刘斌.彭绪亚 搬迁企业原址场地土壤污染环境风险评价——以重庆某搬迁企业为例[期刊论文]-四川兵工学报 2009(10)
14.刘丹.魏鹏程 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完善[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8(4)
15.陈峰.尹春芹.蒋新.张海秀.汪福旺 基于GIS的南京市典型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 2008(2)
16.孟昭虹.高玉娟 黑龙江生态省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17.杨秀虹.李适宇.李岚.汤婉环.黄雄飞 广州市工业、交通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初探[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18.罗财红.孙静 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19.邢润华.陈永宁 土壤污染评价中几种不同评价标准的比较——以合肥地区为例[期刊论文]-安徽地质 2008(1)20.王明聪.成杰民.纪发文.杨霞.吴翠翠 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基准体系探讨[期刊论文]-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4)
21.邱秋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构想[期刊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22.郝亚琦.王益权 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对策[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7(3)
23.汪庆华.董岩翔.周国华.郑文 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
24.张胜田.林玉锁.华小梅.徐亦刚.田猛.江希流 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6)
25.夏家淇.骆永明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研究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1)26.夏家淇.骆永明 关于耕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土壤 2006(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csthj20060102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