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死亡特征与临终关怀的意义_吴军

#192#

ChineseJournalofClinicalHealthcare,April2007,Vol10No.2

#专题笔谈#

现代死亡特征与临终关怀的意义

吴军

(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100730)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90(2007)02-0192-01

1 现代死亡的三个显著特征

1.1 死亡过程的延长 100年前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急性烈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结核、肺炎,患病后患者很快死去,所以死亡过程很短。然而100年后的今天,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器官功能衰竭,这些都是慢性病,患者得病后的死亡过程延长了,其结果造成了社会上的濒死患者数量要比100年前多得多。患者的死亡过程减缓,因此需要临终照顾的患者亦越来越多。

1.2 死亡程序化 在100年前人们患了病很少住医院,而是住在家里,受到家属的照顾,患者的家属会尽最大努力给予精神和躯体的照顾。现在多数患者是死在医院里,只有少数死在家里。他们在医院里接受许多人为的拖延患者生命的措施。正是这些所谓体现医学技术进步的方法和手段给一些濒临死亡患者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1.3 死亡世俗化 在几百年以前,很多人都有一些宗教信仰。在西方世界,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按照他们的死亡观,他们相信人死后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狱。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人则相信死亡轮回学说。尽管过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死亡观,但这些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认为人死后生命还继续存在,只是形式不同。现在很多人虽然不信仰宗教,但同时也缺乏正确的死亡观念,他们既不了解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死亡的意义。2 老年人的临终心理

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患病的老年人,距离死亡的日子越来越近。有学者研究指出,老年人的临终精神、情感反应与他的信抑、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心理成熟程度、应付困境的本领、

[1]

机体的变化过程,以及医生和其他重要人物的态度

等都有关系。当年龄相近的亲友死去,或医生提醒他患有严重疾病时,老人会意识到死亡已经临近。临终患者可能考虑许多问题。总的来说,老人对死亡的心理反应通常是:首先是否认,即不相信死亡即将到来;在面对死亡即将成为事实时,常常会愤怒:/为什么我就要死去呢?0而后,开始冷静下来,并会产生既有绝望又有希望的矛盾心理,且想方设法,如千方百计探索民间治疗秘方,以求生存。然而在求生无望的情况下,便悲伤、抑郁,最后万念俱灰,也不再愤怒,不再悲伤,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一事实。

在现代社会,只有那些关心死亡、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才能知道如何使患者及家庭得到好的照顾,令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这样临终关怀服务在医学领域里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3 临终关怀的意义

3.1 为临终患者提供选择死亡的地方,减少肉体的疼痛,给予最舒适的服务和照顾。

3.2 提供专门为姑息照顾而设计的治疗程序,辅助终末期患者和垂危患者接纳临终的事实,安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3.3 提供一种神圣的模式,给予患者身、心、灵的关怀,包括身体方面:增进舒适,减轻痛苦。心理方面:协助患者与家属度过濒死的过程,接受疾病与死亡,做好家属的心理辅导等。

参考文献

[1] 李义庭.临终关怀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89-91.

[2] 吕奕丰,石岚.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J].护士进修杂

志,2004,16(3):76-77.

(收稿日期:2007-02-07)

[2]

作者简介:吴军(1966-),男,山东青岛人,硕士,副主任

医师。

#192#

ChineseJournalofClinicalHealthcare,April2007,Vol10No.2

#专题笔谈#

现代死亡特征与临终关怀的意义

吴军

(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100730)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90(2007)02-0192-01

1 现代死亡的三个显著特征

1.1 死亡过程的延长 100年前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急性烈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结核、肺炎,患病后患者很快死去,所以死亡过程很短。然而100年后的今天,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器官功能衰竭,这些都是慢性病,患者得病后的死亡过程延长了,其结果造成了社会上的濒死患者数量要比100年前多得多。患者的死亡过程减缓,因此需要临终照顾的患者亦越来越多。

1.2 死亡程序化 在100年前人们患了病很少住医院,而是住在家里,受到家属的照顾,患者的家属会尽最大努力给予精神和躯体的照顾。现在多数患者是死在医院里,只有少数死在家里。他们在医院里接受许多人为的拖延患者生命的措施。正是这些所谓体现医学技术进步的方法和手段给一些濒临死亡患者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1.3 死亡世俗化 在几百年以前,很多人都有一些宗教信仰。在西方世界,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按照他们的死亡观,他们相信人死后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狱。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人则相信死亡轮回学说。尽管过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死亡观,但这些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认为人死后生命还继续存在,只是形式不同。现在很多人虽然不信仰宗教,但同时也缺乏正确的死亡观念,他们既不了解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死亡的意义。2 老年人的临终心理

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患病的老年人,距离死亡的日子越来越近。有学者研究指出,老年人的临终精神、情感反应与他的信抑、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心理成熟程度、应付困境的本领、

[1]

机体的变化过程,以及医生和其他重要人物的态度

等都有关系。当年龄相近的亲友死去,或医生提醒他患有严重疾病时,老人会意识到死亡已经临近。临终患者可能考虑许多问题。总的来说,老人对死亡的心理反应通常是:首先是否认,即不相信死亡即将到来;在面对死亡即将成为事实时,常常会愤怒:/为什么我就要死去呢?0而后,开始冷静下来,并会产生既有绝望又有希望的矛盾心理,且想方设法,如千方百计探索民间治疗秘方,以求生存。然而在求生无望的情况下,便悲伤、抑郁,最后万念俱灰,也不再愤怒,不再悲伤,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一事实。

在现代社会,只有那些关心死亡、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才能知道如何使患者及家庭得到好的照顾,令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这样临终关怀服务在医学领域里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3 临终关怀的意义

3.1 为临终患者提供选择死亡的地方,减少肉体的疼痛,给予最舒适的服务和照顾。

3.2 提供专门为姑息照顾而设计的治疗程序,辅助终末期患者和垂危患者接纳临终的事实,安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3.3 提供一种神圣的模式,给予患者身、心、灵的关怀,包括身体方面:增进舒适,减轻痛苦。心理方面:协助患者与家属度过濒死的过程,接受疾病与死亡,做好家属的心理辅导等。

参考文献

[1] 李义庭.临终关怀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89-91.

[2] 吕奕丰,石岚.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J].护士进修杂

志,2004,16(3):76-77.

(收稿日期:2007-02-07)

[2]

作者简介:吴军(1966-),男,山东青岛人,硕士,副主任

医师。


相关文章

  • 伍子胥:"亚父"的尴尬
  •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个十分特殊而又奇怪的现象,这便是司马迁所说的"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弃英雄如敝履,杀功臣似饮茶的现象,其最早的例子也出自春秋时期的南方 ...查看


  • 确立脑死亡鉴定标准的伦理学意义探究
  • 第1期总第30期 2008年3月 ACTAUNIVERSITATISMEDICINALIS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ANJING(SoeialScience) ・9・ 确立脑死亡鉴定标准的伦理学意义探究 关宝瑞1,朱勇结2 (1. ...查看


  • 党员书籍介绍
  • <文明之光> 作者: 吴军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册数: 全三册 出版年: 2014-6-25 页数: 320 定价: 177.00元 内容简介: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 ...查看


  • 试论非法行医案的法医学鉴定
  • 2001年第2期广东公安科技总第62期 试论非法行医案的法医学鉴定 广东省英德市公安局 陈 平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医疗服务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受利益趋动因素的影响,一些非法的无证.无照私人诊所也日益增多,非法行医案中涉及人身 ...查看


  • 春秋枭雄吴王阖闾-[左传]中阖闾形象简析-论文
  • 春秋枭雄吴王阖闾---<左传>中阖闾形象简析 作者:[徐海通] 2010-11-3 第20 卷第7 期长春大学学报Vol. 20 No. 7 2010 年7 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Ju ...查看


  • 医学生理知识点小结
  • 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传统医学伦理学:即医务伦理学:2.现代(生物)医学伦理学:3.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的具体任务是:面对道德难题,为人们的行为作出合理的选择. 伦理学的基本任务是:1.做人道理的感悟:2.面对困惑的选择:3.幸 ...查看


  • 临终关怀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 临终关怀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作者:徐晓红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2期 摘 要:人口老龄化与死因模式的转变提升了对临终关怀的需要.临终关怀是病人及其家属释放压力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表现.传统 ...查看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1
  • 课程教案首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讲义 纲 要 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一) 定义与内容 (二) 特点 (三) 影响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孙子兵法>及其它 (一)<孙 ...查看


  • 医学伦理学课件
  • 绪 论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医学是什么? 医学:源于人的本能: 医学一词,是指人自己或借助于他人以解除痛苦,或修补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损伤,那么,医学首先起源于人的本能,正如痛苦最初的表现也来自本能一样. --[意]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