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导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蔡晓军

【学习目标】:

1、掌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的时间,加盟国,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作用,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36年新宪法的内容,斯大林模式。

2、能够记住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学习难点: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学法指导】:

1、运用比较法,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认识到列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俄国国情,及时改变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2、认真阅读教材,总结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绩,体会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根据学习目标,通读课文归纳出知识点。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实施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 国内战争结束后,

(2)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3)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实施:

(1) 时间:

(2) 主要内容:

3、意义:

(二)成立苏联

1、时间:

2、加盟共和国:

3、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1、时间:

2、重点:

3、结果:

(二)农业集体化

1、目的:

2、方法:

(三)斯大林模式

1、1936年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2、 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也被称为

4、斯大林模式形成背景:

【合作探究】——重疑难解惑

(一)“沙俄”、“苏俄”和“苏联”有何区别:

“沙俄”这一名称是针对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之前的沙皇专制统治而言。

“苏俄”是指1917年3月“二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成立这一阶段。 “苏联”是指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这一时期, 1992年苏联不复存在。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三)、比较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四)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三)师生交流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

A.1918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2、1922年苏联成立,加盟共和国除白俄罗斯外,其余3个不包括( )

A.外高加索联邦 B俄罗斯联邦 C.爱沙尼亚 D.乌克兰

3、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在( )

A.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B.苏俄废除贵族土地 C.苏联新经济政策

D.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4、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苏联成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5、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特点的表述,最完整的是( )

A.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B.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 C.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6、阅读下列材料 苏维埃俄国农业总产值在1925年至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年到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战前的平均收获量,战前最后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1921年至1922年度苏联的粮食采购量是3814•07万公担,而1925年至1926年度就增加133%以上„„资本主义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俄国在5年内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 《苏维埃经济的发展》

回答:(1)根据材料回答,苏俄经济在1925年几乎达到战前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苏俄实施该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3)该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蔡晓军

【学习目标】:

1、掌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的时间,加盟国,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作用,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36年新宪法的内容,斯大林模式。

2、能够记住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学习难点: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学法指导】:

1、运用比较法,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认识到列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俄国国情,及时改变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2、认真阅读教材,总结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绩,体会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根据学习目标,通读课文归纳出知识点。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实施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 国内战争结束后,

(2)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3)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实施:

(1) 时间:

(2) 主要内容:

3、意义:

(二)成立苏联

1、时间:

2、加盟共和国:

3、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1、时间:

2、重点:

3、结果:

(二)农业集体化

1、目的:

2、方法:

(三)斯大林模式

1、1936年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2、 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也被称为

4、斯大林模式形成背景:

【合作探究】——重疑难解惑

(一)“沙俄”、“苏俄”和“苏联”有何区别:

“沙俄”这一名称是针对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之前的沙皇专制统治而言。

“苏俄”是指1917年3月“二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成立这一阶段。 “苏联”是指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这一时期, 1992年苏联不复存在。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三)、比较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四)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三)师生交流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

A.1918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2、1922年苏联成立,加盟共和国除白俄罗斯外,其余3个不包括( )

A.外高加索联邦 B俄罗斯联邦 C.爱沙尼亚 D.乌克兰

3、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在( )

A.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B.苏俄废除贵族土地 C.苏联新经济政策

D.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4、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苏联成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5、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特点的表述,最完整的是( )

A.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B.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 C.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6、阅读下列材料 苏维埃俄国农业总产值在1925年至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年到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战前的平均收获量,战前最后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1921年至1922年度苏联的粮食采购量是3814•07万公担,而1925年至1926年度就增加133%以上„„资本主义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俄国在5年内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 《苏维埃经济的发展》

回答:(1)根据材料回答,苏俄经济在1925年几乎达到战前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苏俄实施该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3)该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相关文章

  •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摘 要: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等方面分析,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


  • 马恩列毛主义是紧密统一的 科学理论体系
  • 马恩列毛主义是紧密统一的 科学理论体系 --人类社会步入了患难境地就是否定了马克思和马恩列毛主义的严重后果 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和站在劳动者阶级并服务于劳动者阶级的政治立场上,追求主观与客观的 ...查看


  • 苏联对我国工业化有哪些帮助
  • 苏联对我国工业化有哪些帮助 [文化 ] 收藏 转发至天涯微博 悬赏点数 10 1个回答 匿名提问 2009-03-11 20:52:09 苏联对我国工业化有哪些帮助 回答 验证码: 换一张 登录并发表 取消 正在发表回答,请稍候„„ 您输入 ...查看


  • 专题: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镇安熨斗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历史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世界现代史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习目标: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学习难点: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带给我们的启示 [整体线索]( ...查看


  • 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正文
  • 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 孙旭东 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一次伟大实践,是俄国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 ...查看


  • 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列宁对它的论述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形势.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列宁认为,世界革命的胜利就在眼前,共产国际的战略目标就是在各国发起革命进攻 ...查看


  •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0
  •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201 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思想源头和实践历程上,深刻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的曲折历史,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 ...查看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教学片断 "新经济政策"位于初三下册世界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目内容,课标要求: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导语 2012奥运会中国的奥运健儿捷报 ...查看


  •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
  • 摘要:苏联模式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从列宁积极的"试错"式的探索到斯大林模式的成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教训应该是在苏共长期执政中,往往偏好于寻求一种捷径,最终导致了苏共的执政惰性,把苏联推到崩溃的境地. Abstrac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