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及燃烧系统

目 录

1. 概况....................................................................................................................................... 1 2. 燃烧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 1 2.1 磨煤机性能参数 . .................................................................................................................. 2 2.2 煤粉燃烧器 . .......................................................................................................................... 2 2.3 燃油特性 . .............................................................................................................................. 2 2.4 锅炉主要数据(B-MCR 工况) . ........................................................................................ 2 2.5 设计及校核煤种 . .................................................................................................................. 3 2.6 等离子点火技术参数 . .......................................................................................................... 3 3. 炉前燃油系统和吹扫空气系统投入、停止与运行 ............................................................... 4 3.1. 炉前燃油系统的投运 . .......................................................................................................... 4 3.2. 燃油系统吹扫空气的投运 . .................................................................................................. 5 3.3. 燃油系统的停运 . .................................................................................................................. 5 3.4 燃油系统的运行 . .................................................................................................................. 5 4. 油枪的投入、停运和运行 . ...................................................................................................... 6 4.1. 油枪启动前的检查 . .............................................................................................................. 6 4.2. 油枪的投运 . .......................................................................................................................... 6 5. 等离子燃烧器的启动 . .......................................................................................................... 7 6. 煤燃烧器的点火燃烧 . .......................................................................................................... 9 6.1 煤粉喷嘴的投运 . .................................................................................................................. 9 6.2 煤粉燃烧器的停运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等离子燃烧器的运行注意事项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点火系统的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火检冷却风机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燃油系统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油枪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等离子点火装置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燃烧器系统常见的故障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煤喷嘴不着火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油燃烧器不着火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爆燃.....................................................................................................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等离子发生器常见故障及排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各煤层投运的能量条件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点火及燃烧系统运行规程

1. 概况

本厂锅炉为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采用三菱技术生产的, 型号为HG-3100/27.46-YM3、超超临界参数、带中间混合集箱垂直管圈水冷壁变压直流炉,锅炉采用无分隔墙的八角反向双切圆燃烧方式、固态排渣、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钢构架、全悬吊∏型锅炉结构(空预器拉出方式布置脱硝装置)。

燃烧系统采用改进型PM 型低NOx 煤粉燃烧器, 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 每小时的耗煤量约为377T/H, 燃烧器共分6层8角(列) ,每层设8只燃烧器,每层燃烧器由同一台磨煤机供给煤粉, 每台锅炉共设有48只直流燃烧器,正常运行中一、二次风均可上下摆动,最大摆角为±30°。燃烧器进行摆动,可以改变火焰中心高度,作为锅炉尾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的辅助手段。每列燃烧器设六层一次风喷口,三层油风室,一层燃尽风室、十层辅助风室和四层附加风室,整个燃烧器同水冷壁固定连接,并随水冷壁一起向下膨胀,燃烧器上方设置附加风,通过分级送风燃烧方式,进一步降低NOx 排放。

PM 燃烧器是利用入口弯头的离心分离作用将煤粉气流分成上下浓淡两股,分别进入炉膛,浓相煤粉浓度高所需着火热量少,利于着火和稳燃;由淡相补充后期所需的空气,利于煤粉的燃尽,浓淡两相燃烧区域均偏离了NOx 生成量高的化学当量,燃烧的初始阶段仅提供适量的空气以供稳定燃烧外,尽量维持一个较低氧量水平的区域,使燃料富集区呈弱还原性,同时控制燃料富集区域的温度和增加煤焦粒子在燃料富集区域的驻留时间,以减少煤焦粒子中氮氧化物释出形成NOx 。

锅炉采用等离子和燃油点火,并起助燃作用,燃油采用0号轻柴油。 煤粉燃烧器等离子点火系统原理是利用接触引弧,在强磁场下获得稳定功率的直流空气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在燃烧器中形成T>5000K的梯度极大的局部高温区,煤粉颗粒在通过该等离子高温区时受到高温作用迅速释放出挥发份并使煤粉颗粒破裂粉碎,从而迅速燃烧。

等离子燃烧系统由点火系统和辅助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点火系统由等离子燃烧器、等离子发生器、电源控制柜、隔离变压器、控制系统、一、二次风系统等组成;辅助系统由载体风系统、冷却水系统、图像火检系统、一次风速在线测量装置等组成。每台锅炉有8套等离子点火装置,分别安装在锅炉A 层8只煤粉燃烧器中。

锅炉燃油点火采用两级点火方式,即高能点火器先点燃轻油油枪,轻油油枪再点燃煤粉。油枪采用压力机械雾化方式。每台炉各角装设3层油枪和高能点火器,共装设24根油枪和高能点火器。油燃烧器的总输入热量按20%BMCR计算。

制粉系统型式:采用中速磨煤机、冷、热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燃烧设计煤种时,5台运行,1台备用。

2. 燃烧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2.1

磨煤机性能参数

2.2 2.3

燃油特性 煤粉燃烧器

2.4

设计及校核煤种

2.5

等离子点火技术参数

2.5.1 等离子点火器

2.5.4 等离子装置载体风风机

3. 炉前燃油系统和吹扫空气系统投入、停止与运行

3.1. 炉前燃油系统的投运

1) 检查确认炉前燃油系统各管道连接完好。

2) 检查确认各油枪的进油快关门已经关闭,各油枪的进油手动门开启。 3) 关闭燃油进、回油母管放油门和进、回油母管吹扫隔绝门。 4) 开启燃油进油调门前后隔门,关闭进油旁路门。 5) 开启炉前燃油进、回油手动总门。

6) 当锅炉MFT 、OFT 复归后,开启燃油进、回油快关门和进油调门,调整炉前燃油母管压

力在3MPa 左右,进行炉前油循环。

7) 在开启进、回油快关门和进油调门时,注意燃油母管压力的变化,进油调门应缓慢开

启,防止油压的扰动对其他机组的影响。

3.2. 燃油系统吹扫空气的投运 1) 2) 3) 4)

检查确认各油枪的吹扫快关门关闭,吹扫手动门开启。 确认炉前燃油进、回油母管吹扫隔绝门关闭。 开启杂用压缩空气至炉前油系统吹扫空气总门。 确认炉前燃油系统吹扫空气压力大于0.6MPa 。

3.3. 燃油系统的停运

3.3.1 锅炉一旦发生燃烧不稳定时,为能迅速可靠地提供燃油,在锅炉全部燃用煤粉期间,

燃油系统及吹扫空气系统一般情况下将不停止运行,而是处于炉前燃油系统打循环的热备用状态。

3.3.2 锅炉停止运行或燃油系统需检修时,经值长同意,燃油系统方可停运。 1) 确认所有油枪停运并退出; 2) 停用供油泵;

3.3.3 如燃油系统长期停运或需检修时应隔离检修部分,放尽内部燃油并吹扫完毕。

3.4. 燃油系统的运行 3.4.1 正常运行时,供油泵一台运行,二台备用。当锅炉处于启动阶段,燃油用量较大时,

可采用二台运行,一台备用,应做好定期切换工作。 3.4.2 锅炉在运行中应保持燃油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停止燃油系统运行,必须得到值长的

许可。

3.4.3 燃油系统母管压力一般由供油泵变频器调节,供油泵再循环调门可作为燃油母管压

力的辅助调节手段。

3.4.4 若运行供油泵变频调节故障时,应切换至备用供油泵运行。

3.4.5 定期检查供油泵再循环调门开度、母管油压、供油泵轴承油位、油质、冷却水和轻

油罐油位。

3.4.6 检查油系统中各部无漏油现象。 3.4.7 正常运行中供油泵的切换

1) 检查备用油泵符合启动条件,启动备用供油泵,检查供油泵启动正常。 2) 缓慢调节备用泵转速与原运行供油泵相同,注意燃油母管压力应保持稳定。 3) 投入备用泵调节自动,撤出待停供油泵调节自动。

4) 缓慢调节待停供油泵转速至0,检查另一台供油泵运行正常。 5) 停运供油泵,检查供油泵电流到零,根据需要投入“备用”。

4. 油枪的投入、停止和运行

4.1. 油枪启动前的检查

1) 就地检查各油枪完好,其油管路和吹扫空气管路连接完好,所有油枪的仪用气进气门

开启。

2) 油枪对应的小风门完好,开关正常。

3) 检查各油枪进油快关门、吹扫快关门关闭;各油枪进油手动门、吹扫手动门开启。 4) 检查吹扫空气系统正常,母管压力大于0.6MPa 。 5) 检查燃油系统运行正常,母管压力大于3.0MPa 。 6) 火焰检测系统正常。

7) 投运第一支油枪前应确认锅炉的总风量在30%~40% 之间。 8) 确认火检冷却风和等离子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

4.2. 油枪的投运

4.2.1 油枪位置的定义

8#角 1#角

7#角

6#角 5#角

2#角 3#角 4#角

燃烧器各层的布置 (仅以一角为例).

4.2.2. 油枪投停方式的规定:油枪的投停方式各分为单支油枪投停、层投停。

1) 对于AB 、CD 、EF 油层,可进行层投停、单支投停。

2) 一般情况下油枪投运采用单支投停和层投停方式,当A 层燃烧器等离子装置投运中有任一个故障退出时,可投运对应的油枪。当锅炉的热负荷需严格控制时,也可采用单支油枪投停方式。 4.2.2.1 单支油枪的投运

1) 确认油枪启动许可条件满足。

2) 确认该油枪所在层的油枪控制方式在“遥控”位置。 3) 启动油枪:

a) b) c) d) e) f)

进油枪,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进高能点火器10s ,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高能点火器打火10s ,检测到点火信号正常,发3S 的脉冲。 开油枪进油快关门。

高能点火器打火10秒后,停止打火,高能点火器退回。

20秒后,若油枪的进油快关门未开或未检测到火焰,延时5s 后,油枪跳闸。 备运行的不稳定。

4) 油枪投运时应加强燃油母管压力的变化,防止油压的大幅波动造成其他油枪或其他设5) 油枪投入后,应通过火焰监视电视和就地检查燃烧情况,必要时,对相应小风门进行

调整。 4.2.2.2 油枪的层投运

1) 确认该层所有油枪的启动许可条件满足。 2) 确认该层油枪的控制方式在“遥控”位置。 3) 启动相应油枪的层投运程序,,顺序按1-5-3-7和2-6-4-8。

4.2.3 油枪的停运 4.2.3.1 单支油枪的停运(程控)

1) 2) 3) 4) 5)

停运油枪,关闭油枪进油快关门,关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启动油枪吹扫,伸进高能点火器30s ,进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高能点火器伸进到位后,点火30s ,检测到点火信号正常,发3S 的脉冲。 油枪吹扫快关门打开后,检测到开足信号吹扫1分钟后,发3S 的脉冲。 油枪吹扫快关门关闭后退出高能点火器和油枪,检测退到位,程控结束。

油枪的层停运

4.2.3.2

1) 确认该层油枪的控制方式在“遥控”位置。

2) 启动相应油枪的层停运程序,当前一支油枪停运程序结束后停运下一支油枪,每层油

枪按2-6-4-8或1-5-3-7顺序停运。 4.2.4 油枪的正常运行

1) 油枪组在运行中,着火应稳定,雾化良好,无黑烟。 2) 燃油系统油管、气管阀门、接头无泄漏现象。

3) 炉前油系统应保持油压正常、油路畅通,保持整个油系统清洁。

5. 等离子燃烧器的启动

5.1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的启动

5.1.1 检查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设备外观完好,进风口无杂物,各系统连接完好,各传

动部分防护罩完好。

5.1.2

5.1.3 5.1.4

5.2 投入等离子冷却水系统

5.2.1 确认等离子冷却水泵A 、B 电机绝缘合格,送上电源。

5.2.2 检查等离子冷却水泵等设备外形完好,各系统连接完好,各传动部分防护罩完好。 5.2.3 投入等离子装置表计。

5.2.4 检查闭冷水系统已正常投用,母管压力正常。 5.2.5 关闭等离子冷却水进、回水母管放水门。

5.2.6 开启各个角等离子冷却水回水门,开启冷却水回水总门,开启各个角等离子冷却水

进水门。

5.2.7 开启等离子冷却水泵A 、B 进、出口隔绝门。 5.2.8 启动一台等离子冷却水泵,另一台作备用。 5.2.9 确认等离子冷却水系统已投入运行,各台等离子冷却水压力>0.6MPa左右,否则调整

各个角等离子冷却水进口门。

5.2.10 确认机组杂用气系统投运、压力正常,仪用气投用、压力正常,油系统处于备用状

况。

5.3 投入等离子载体风系统

5.3.1 检查确认等离子载体风机电机绝缘合格,电源送上。 5.3.2 投入等离子载体风系统相关表计。

5.3.3 启动一台等离子载体风机,确认其出口母管压力正常,另一台风机作备用。 5.3.4 微调各个角等离子载体风进口门,使各个角等离子的载体风压力在6~8kPa 。 5.3.5 确认各角等离子发生器载体风进口门已开启,将等离子发生器进口载体风压调整到

10-15Kpa 。

5.3.6 确认等离子监控装置已投入运行。

5.4 等离子燃烧器的启运

5.4.1 确认锅炉已具备点火条件。

5.4.2 确认磨煤机已具备启动条件(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调整煤粉主管道一次风速在

18m/s左右。

5.4.3 将所有等离子装置电源切换至本炉。

5.4.4 在DCS 上逐个启动A 层等离子发生器,也可以在就地控制柜手动逐个启动。 5.4.5 在拉弧时应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以及电极的间隙。 5.4.6 当部分等离子发生器起弧过程中出现起弧不正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应立即派

人就地检查并联系检修处理。

5.4.7 在层启动自动拉弧不成功时,运行人员可手动拉弧一次。 5.4.8 检查8个角等离子发生器均拉弧正常,一次风压正常。 5.4.9 在“等离子模式”下启动磨煤机A (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5.4.10 检查A 层各燃烧器燃烧正常,必要时调整等离子发生器电流。

5.4.11 当A 层各燃烧器稳定燃烧10分钟后,可根据需要增加磨煤机A 出力。

5.4.12 当磨煤机A 出力≥45t/h时,可以启动磨煤机B 运行(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确认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电机绝缘合格,送上电源,将就地操作箱操作控制切“远

方”。

在DCS 上启动一台风机,另一台作备用。

确认等离子火检冷却风系统运行正常,风压>3kpa。

5.4.13 磨煤机B 运行正常后,根据需要投入其它各层燃烧器(要满足点火能量要求)。 5.4.14 当磨煤机A 满足“正常模式”下点火能量要求后,运行人员可以将磨煤机A 切至“正

常模式”下运行。

5.4.15 当磨煤机A 切至“正常模式”后,可逐个停用等离子发生器。

6. 煤燃烧器的点火燃烧

6.1 煤粉喷嘴的投运(油枪点火) 6.1.1 第一层煤粉喷嘴投运 1) 2) 3) 4) 5)

确认相关油层投运正常。

检查并确认相关制粉系统具备启动条件(详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 点火能量具备后, 启动相关层的制粉系统(详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 当燃烧器稳定燃烧10分钟后,可根据需要增加磨煤机出力。 增加出力要注意锅炉的升温、升压速度(见主机规程) 。

6.1.2 第二层磨煤粉喷嘴投运

1) 第一台磨煤机出力≥45t/h时,可以启动第二台磨煤机运行, 启动操作同6.1.1。 2) 两台给煤机投运,将磨煤机主控投自动。与此相反,油系统控制切手动。 3) 第二层煤粉喷嘴投运后,投入磨煤机燃烧控制。

6.1.3 第三层煤粉喷嘴投运

1) 锅炉负荷在300MW 时,必须投入第三层煤粉喷嘴。

2) 第三层煤粉喷嘴投运前,认真检查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的壁温,防止超限。 3) 当负荷超过290MW 时,按启动第一层煤粉喷嘴的方式启动第三层煤粉喷嘴。

6.1.4 将燃料从油切换到煤粉

1) 两层邻近的煤粉喷嘴燃烧稳定后就可以切除所有的油枪。 2) 停油枪前应将磨煤机主控投自动。 3) 各磨煤机控制投自动。

4) 炉前油系统进油调门切到手动并逐渐减少流量。 5) 停运运行层的第1、5#角油枪。 6) 再停运运行层的第3、7#角油枪。 7) 手动调节进油流量。

8) 根据需要将第4、8#角油枪停运,注意给煤量的变化。 9) 当工况稳定后再将最后的2、6#角油枪停运。

10) 调节运行供油泵的出力,保持炉前油循环备用,燃烧形式转为全烧煤。 11) 炉前油系统切换到自动备用状态。 12) 根据需要投运其它层的燃烧器。

6.2 煤粉燃烧器的停运

6.2.1 降负荷过程中煤粉喷嘴的停运

1) 负荷低于850MW 时,停运第五层煤粉喷嘴。 2) 负荷低于650MW 时,停运第四层煤粉喷嘴。 3) 负荷低于505MW 时,准备投油助燃。

4)

5)

6)

7)

8)

负荷低于490MW 时,停运第三层煤粉喷嘴。 负荷低于490MW 大于450MW 时启动CD 层的第2、6#角油枪。 油枪投运后为了防止空预器区域着火将对该区域进行吹灰。 CD 层的第2、6#角油枪点火3分钟后,点燃CD 层的第4、8#角油枪。 将油量增加到24t/h。

6.2.2 燃料从煤到油的切换

1) 燃烧器负荷程序投入。

2) 磨煤机燃烧器控制切除。

3) 负荷

4) 只有一台磨煤机运行时,磨煤机主控切备用状态,油控制切自动。

5) 调整系统油压达到3.0MPa 时,投空预器连续吹灰,按程序投入EF 层油枪。

6) 油枪点燃后,应注意运行磨煤机煤量的变化。

7) 就地观察油枪的燃烧情况,停用最后一台磨煤机。

8) 调整燃烧,保持汽温、汽压的稳定。

9) 根据需要增、减油枪。

6.3 等离子燃烧器的运行注意事项

1) 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磨煤机A 维持原有的FSSS 逻辑;

2) 在“等离子模式”下, C、D 、E 、F 层燃烧器按照FSSS 正常保护进行控制;

3) “等离子模式”运行时,任何一角等离子发生器断弧时,自动拉弧一次,同时启动相

应油枪,延时40秒判断(延时时间为油枪的投运时间),不成功则磨煤机A 跳闸;

4) “等离子模式”运行时,给煤机A 启动后,等离子发生器任何一个切圆内两角断弧且

无火焰(煤火检无火且联锁投入的油枪无火),磨煤机A 跳闸,若此时仅A 磨运行,则触发MFT ;

5) 任何一个切圆内三角等离子发生器断弧,则磨煤机A 跳闸;

6) 机组发生RB 时,如果磨煤机A 正在运行,则自动投入8支等离子助燃,10分钟后,当

磨煤机A 出力>55t/h时,自动停运等离子发生器;

7) 磨煤机增加出力后应随时观察燃烧工况的变化,监视等离子燃烧器的壁温,燃烧器壁

温最高不允许超过600℃,当壁温超过400℃时应注意加强调整以及时控制。

7. 点火燃烧系统的联锁保护

7.1 火检冷却风机联锁保护

7.1.1 火检冷却风机联锁启动条件(或)

1) 备用投入,火检冷却风压力≤6kPa 。

2) 备用投入,运行火检冷却风机跳闸。

7.1.2 火检冷却风机允许停条件(或)

1) 锅炉MFT 且空预器进口温度小于80℃。

2) 两台火检冷却风机运行且火检冷却风压力不低(>6kpa)。

7.2 燃油系统联锁保护

7.2.1 燃油进油快关门

7.2.1.1 燃油进油快关门联锁关闭条件(或)

1) 锅炉MFT 。

2) OFT 。

3) 油泄漏试验过程中开燃油进油快关门指令结束。

7.2.1.2 燃油进油快关门允许开启条件(与)

1) 锅炉MFT 和OFT 已复位,或油泄漏试验进行中。

2) 燃油母管压力正常。

3) 所有油枪进油快关门关闭。

7.2.1.3 燃油进油快关门联锁开启条件

油泄漏试验过程中要求开燃油进油快关门。

7.2.2 燃油回油快关门

7.2.2.1 允许开启条件(与)

1) 回油母管燃油快关门未全开。

2) 锅炉MFT 和OFT 已复位,或油泄漏试验进行中。

7.2.2.2 联锁打开条件

燃油泄漏试验过程中要求开燃油回油快关阀。

7.2.2.3 联锁关闭条件(或)

1) 锅炉MFT 动作。

2) OFT 动作。

3) 油泄漏试验过程中开回油快关门结束。

4) 任一油枪进油快关门开。

7.2.3 燃油跳闸(OFT )条件(或)

1) 锅炉MFT 。

2) 手动OFT 。

3) 炉前燃油母管压力低低超过3秒钟,且仍有油枪进油快关门处于打开状态。

7.2.4 燃油跳闸(OFT )复位条件(与)

1) 燃油进油快关门、燃油回油快关门和所有油枪进油快关门关闭。

2) 锅炉MFT 已复位。

3) 燃油泄漏试验已完成。

4) 无OFT 跳闸条件。

7.3 油枪联锁保护

7.3.1 点火器打火和油枪启动允许条件

7.3.1.1 点火器打火允许条件(与)

1) 锅炉MFT 已复位。

2) OFT 已复位。

3) 30%<锅炉总风量<50%或任一油层或任一煤层投入运行。

4) 任一油枪运行,或燃烧器摆角在水平位。

5) 火检冷却风压正常且等离子火检冷却风压正常。

7.3.1.2 油枪启动允许条件(与)

1) 点火器打火允许条件满足。

2) 供油母管压力不低。

3) 进油快关门全开。

4) 回油快关门全开,或任一油枪进油快关门已开。

5) 吹扫空气压力不低。

6) 无油枪在启动的过程中。

7.3.1.3 单支油枪启动允许条件(与)

1) 油枪启动允许条件。

2) 该油枪的进油快关门和吹扫快关门关闭。

3) 该油枪的点火控制处于遥控方式。

7.3.2 油枪跳闸条件(或)

1) 锅炉MFT 。

2) OFT 。

3) 油枪启动指令发出15秒后,油枪未投运(油枪进油快关门未开或未检测到火焰),延

时5秒。

7.3.3 油枪吹扫允许条件(与)

1) 无锅炉MFT 跳闸信号。

2) 油枪吹扫空气压力不低。

7.4 等离子点火装置

7.4.1 等离子点火允许条件(与)

1) 锅炉MFT 复位。

2) A 磨煤机不存在跳闸条件。

3)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出口压力不低(>4kpa)。

4) 等离子整流柜控制方式 在“远方”。

5) 等离子载体风压力正常(15kpa)。

6) 等离子冷却水压力正常(0.6mpa)。

7) 等离子整流柜正常。

8) 锅炉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

9) 等离子点火装置电源切换至待点火炉。

7.4.2 等离子点火装置跳闸条件(或)

1) “等离子模式”运行时,磨煤机A 跳闸, 所有等离子发生器均跳闸。

2) 锅炉MFT 时,按FSSS 方式保护动作,所有等离子发生器均跳闸。

3) 等离子点火装置通讯故障。

4) 等离子点火器断弧。

5) 等离子点火器冷却水压<0.2Mpa 。

6) 等离子点火器载体风压<6Kpa 。

7) 等离子点火器对应整流柜故障。

7.4.3 等离子冷却水泵

1) 等离子冷却水泵启动许可条件

闭冷水母管压力正常。

2) 等离子冷却水泵允许停运条件

两台冷却水泵运行且出口压力正常(>0.6mpa)或所有等离子点火装置退出运行。

3) 等离子冷却水泵联锁启动条件(或)

a ) 运行的冷却水泵故障跳闸。

b ) 一台冷却水泵运行时出口压力低(

7.4.4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

1)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允许停运条件

两台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运行且出口压力正常(>5kpa)。

2)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联锁启动条件(或)

a ) 运行的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故障跳闸。

b ) 一台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运行时出口压力低(3kpa)。

7.4.5 等离子载体风机

1) 等离子载体风机允许停运条件

两台载体风机运行且出口压力正常(15kpa)或所有等离子点火装置退出运行。

2) 等离子载体风机联锁启动条件(或)

a ) 运行的载体风机故障跳闸。

b ) 一台载体风机运行时出口压力低(11kpa)。

7.4.6 暖风器进口门

1) 开启允许条件(与)

a ) 磨煤机A 出口温度<95℃。

b ) 无磨煤机跳闸条件存在。

c ) 无锅炉MFT 信号。

2) 联锁关闭条件(或)

a ) 锅炉MFT 。

b ) 磨煤机A 跳闸。

8. 燃烧系统常见的故障

8.1 煤喷嘴不着火

8.1.1 原因

1) 燃烧能量不足。

2) 二次风量过大。

3) 燃烧器喷嘴煤粉浓度不够。

4) 油枪灭火。

5) 燃油系统不正常造成灭火。

6) 煤的水份过高。

8.1.2 处理

1) 燃烧能量满足后投用燃烧器。

2) 调整二次风量符合规程规定。

3) 控制制粉系统的总风量。

4) 监视油系统的油压, 及时调整。

5) 调整好磨出口温度。

8.2 油燃烧器不着火

8.2.1 原因

1) 进油手动门末开。

2) 高能点火器电源未送或已跳电。

3) 油枪进枪卡阻。

4) 油控制器发生故障。

5) 高能点火器未到位。

6) 油枪进油快关门未开。

7) 火检信号不正确。

8.2.2 处理

1) 点火前将进油手动门开启。

2) 检查高能点火器电源送上。

3) 点火时注意油枪和点火枪到位, 否则通知检修处理。

4) 检查火检信号是否正确, 控制器有无故障, 如有故障通知热控有关人员处理。

5) 如油枪进油快关门未开,检查气压是否满足。

8.3 关于爆燃

8.3.1 出现下列情形可以判断炉膛发生爆燃。

1) 进入炉膛的煤粉未燃烧。未燃尽碳和风的混合比值在爆炸范围内。

2) 炉膛内有足够的热量,可以使烟气的混合物温度超过着火温度。

8.3.2 燃料进入燃烧室不能稳定燃烧的原因如下:

1) 没有投运的燃烧器入口门和油枪发生泄漏或密封不严。

2) 有可能点火不成功而燃料没有切断。

3) 可能在点火期间出现点火故障。

8.3.3 密切注意下列项目可以避免炉膛爆燃。

1) 锅炉点火前检查全火焰丧失和炉膛压力高、低保护投入。

2) 没有投运的燃烧器和油枪入口门应全关,避免燃料进入炉膛。

3) 燃烧情况应密切监视,以便于发生意外灭火时及时切断燃料。如果发生灭火,应保持

风量不变并进行炉膛吹扫。

4) 油枪投运几秒钟后点火没有成功应立刻切断燃料并进行炉膛吹扫然后重新点火。

8.3.4 一旦由于炉膛爆燃造成锅炉停炉应执行下列程序:

1) 如果炉膛发生爆燃,锅炉压力发生波动的幅度与爆燃程度无关。由于燃料未燃烧造成

的二次爆燃可能引起大事故。

2) 当炉膛压力高高引起MFT 动作时,锅炉停炉。然而,小规模的爆燃不可能引起MFT 动

作。发生这样的情况应立刻检查是否灭火。如果确实为灭火则应按下紧急跳闸按钮启动MFT 。

3) 当分离器入口温度和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达到要求的水平时,停用送引风机。

4) 有可能受到损害的设备应立刻隔离。

5) 在检查和维修人员进入机组前,炉膛和其它受热面应有效冷却。

6) 应检查下列项目

a ) 炉膛水冷壁管发生变形或损害程度。

b ) 炉膛外护板的损坏。

c ) 受压部件上的刚性梁及其附属设备是否有损坏。

d ) 风烟道及其钢结构是否有损坏。

e ) 风烟道上的膨胀节是否有损坏。

f ) 风烟系统的风箱和挡板,炉顶密封,罩壳是否有损坏。

g ) 受热面上的附件是否有损坏。

h ) 防震隔板是否有损坏。

i ) 电除尘或其它设备是否有损坏, 损坏的部件应及时维修。

9. 各煤层投运的能量条件

9.1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时,A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AB 层油投运。

2) 在“等离子模式”下,A 层等离子已经投运(双3/4投运)。

3)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B 投运时,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2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时,B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AB 层油投运。

2) C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CD 油层投运。

3) 在“等离子模式”下,A 层等离子已经投运(双3/4 投运)且A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A 投运时,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满足煤层点火能量。

5)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C 投运时,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满足煤层点火能量。

6)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3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C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CD 层油投运。

2) B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AB 油层投运。

3) 等离子模式下等离子已投入且A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和B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B 或D 投运给且煤机负荷大于45t/h时,满足煤层点火

能量。

5)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

9.4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D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CD 层油投运。

2) E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EF 油层投运。

3) 机组负荷大于35%且A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B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C 或E 投运且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时。

5)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5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E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EF 层油投运。

2) D 层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CD 层油投运。

3) 机组负荷大于35%且A 、B 、C 层煤投运。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D 或F 投运且两台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5)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6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F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EF 层油投运。

2)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E 投运且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时。

3)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目 录

1. 概况....................................................................................................................................... 1 2. 燃烧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 1 2.1 磨煤机性能参数 . .................................................................................................................. 2 2.2 煤粉燃烧器 . .......................................................................................................................... 2 2.3 燃油特性 . .............................................................................................................................. 2 2.4 锅炉主要数据(B-MCR 工况) . ........................................................................................ 2 2.5 设计及校核煤种 . .................................................................................................................. 3 2.6 等离子点火技术参数 . .......................................................................................................... 3 3. 炉前燃油系统和吹扫空气系统投入、停止与运行 ............................................................... 4 3.1. 炉前燃油系统的投运 . .......................................................................................................... 4 3.2. 燃油系统吹扫空气的投运 . .................................................................................................. 5 3.3. 燃油系统的停运 . .................................................................................................................. 5 3.4 燃油系统的运行 . .................................................................................................................. 5 4. 油枪的投入、停运和运行 . ...................................................................................................... 6 4.1. 油枪启动前的检查 . .............................................................................................................. 6 4.2. 油枪的投运 . .......................................................................................................................... 6 5. 等离子燃烧器的启动 . .......................................................................................................... 7 6. 煤燃烧器的点火燃烧 . .......................................................................................................... 9 6.1 煤粉喷嘴的投运 . .................................................................................................................. 9 6.2 煤粉燃烧器的停运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等离子燃烧器的运行注意事项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点火系统的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火检冷却风机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燃油系统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油枪联锁保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等离子点火装置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燃烧器系统常见的故障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煤喷嘴不着火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油燃烧器不着火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爆燃.....................................................................................................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等离子发生器常见故障及排除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各煤层投运的能量条件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点火及燃烧系统运行规程

1. 概况

本厂锅炉为哈尔滨锅炉有限公司采用三菱技术生产的, 型号为HG-3100/27.46-YM3、超超临界参数、带中间混合集箱垂直管圈水冷壁变压直流炉,锅炉采用无分隔墙的八角反向双切圆燃烧方式、固态排渣、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钢构架、全悬吊∏型锅炉结构(空预器拉出方式布置脱硝装置)。

燃烧系统采用改进型PM 型低NOx 煤粉燃烧器, 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 每小时的耗煤量约为377T/H, 燃烧器共分6层8角(列) ,每层设8只燃烧器,每层燃烧器由同一台磨煤机供给煤粉, 每台锅炉共设有48只直流燃烧器,正常运行中一、二次风均可上下摆动,最大摆角为±30°。燃烧器进行摆动,可以改变火焰中心高度,作为锅炉尾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的辅助手段。每列燃烧器设六层一次风喷口,三层油风室,一层燃尽风室、十层辅助风室和四层附加风室,整个燃烧器同水冷壁固定连接,并随水冷壁一起向下膨胀,燃烧器上方设置附加风,通过分级送风燃烧方式,进一步降低NOx 排放。

PM 燃烧器是利用入口弯头的离心分离作用将煤粉气流分成上下浓淡两股,分别进入炉膛,浓相煤粉浓度高所需着火热量少,利于着火和稳燃;由淡相补充后期所需的空气,利于煤粉的燃尽,浓淡两相燃烧区域均偏离了NOx 生成量高的化学当量,燃烧的初始阶段仅提供适量的空气以供稳定燃烧外,尽量维持一个较低氧量水平的区域,使燃料富集区呈弱还原性,同时控制燃料富集区域的温度和增加煤焦粒子在燃料富集区域的驻留时间,以减少煤焦粒子中氮氧化物释出形成NOx 。

锅炉采用等离子和燃油点火,并起助燃作用,燃油采用0号轻柴油。 煤粉燃烧器等离子点火系统原理是利用接触引弧,在强磁场下获得稳定功率的直流空气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在燃烧器中形成T>5000K的梯度极大的局部高温区,煤粉颗粒在通过该等离子高温区时受到高温作用迅速释放出挥发份并使煤粉颗粒破裂粉碎,从而迅速燃烧。

等离子燃烧系统由点火系统和辅助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点火系统由等离子燃烧器、等离子发生器、电源控制柜、隔离变压器、控制系统、一、二次风系统等组成;辅助系统由载体风系统、冷却水系统、图像火检系统、一次风速在线测量装置等组成。每台锅炉有8套等离子点火装置,分别安装在锅炉A 层8只煤粉燃烧器中。

锅炉燃油点火采用两级点火方式,即高能点火器先点燃轻油油枪,轻油油枪再点燃煤粉。油枪采用压力机械雾化方式。每台炉各角装设3层油枪和高能点火器,共装设24根油枪和高能点火器。油燃烧器的总输入热量按20%BMCR计算。

制粉系统型式:采用中速磨煤机、冷、热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燃烧设计煤种时,5台运行,1台备用。

2. 燃烧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2.1

磨煤机性能参数

2.2 2.3

燃油特性 煤粉燃烧器

2.4

设计及校核煤种

2.5

等离子点火技术参数

2.5.1 等离子点火器

2.5.4 等离子装置载体风风机

3. 炉前燃油系统和吹扫空气系统投入、停止与运行

3.1. 炉前燃油系统的投运

1) 检查确认炉前燃油系统各管道连接完好。

2) 检查确认各油枪的进油快关门已经关闭,各油枪的进油手动门开启。 3) 关闭燃油进、回油母管放油门和进、回油母管吹扫隔绝门。 4) 开启燃油进油调门前后隔门,关闭进油旁路门。 5) 开启炉前燃油进、回油手动总门。

6) 当锅炉MFT 、OFT 复归后,开启燃油进、回油快关门和进油调门,调整炉前燃油母管压

力在3MPa 左右,进行炉前油循环。

7) 在开启进、回油快关门和进油调门时,注意燃油母管压力的变化,进油调门应缓慢开

启,防止油压的扰动对其他机组的影响。

3.2. 燃油系统吹扫空气的投运 1) 2) 3) 4)

检查确认各油枪的吹扫快关门关闭,吹扫手动门开启。 确认炉前燃油进、回油母管吹扫隔绝门关闭。 开启杂用压缩空气至炉前油系统吹扫空气总门。 确认炉前燃油系统吹扫空气压力大于0.6MPa 。

3.3. 燃油系统的停运

3.3.1 锅炉一旦发生燃烧不稳定时,为能迅速可靠地提供燃油,在锅炉全部燃用煤粉期间,

燃油系统及吹扫空气系统一般情况下将不停止运行,而是处于炉前燃油系统打循环的热备用状态。

3.3.2 锅炉停止运行或燃油系统需检修时,经值长同意,燃油系统方可停运。 1) 确认所有油枪停运并退出; 2) 停用供油泵;

3.3.3 如燃油系统长期停运或需检修时应隔离检修部分,放尽内部燃油并吹扫完毕。

3.4. 燃油系统的运行 3.4.1 正常运行时,供油泵一台运行,二台备用。当锅炉处于启动阶段,燃油用量较大时,

可采用二台运行,一台备用,应做好定期切换工作。 3.4.2 锅炉在运行中应保持燃油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停止燃油系统运行,必须得到值长的

许可。

3.4.3 燃油系统母管压力一般由供油泵变频器调节,供油泵再循环调门可作为燃油母管压

力的辅助调节手段。

3.4.4 若运行供油泵变频调节故障时,应切换至备用供油泵运行。

3.4.5 定期检查供油泵再循环调门开度、母管油压、供油泵轴承油位、油质、冷却水和轻

油罐油位。

3.4.6 检查油系统中各部无漏油现象。 3.4.7 正常运行中供油泵的切换

1) 检查备用油泵符合启动条件,启动备用供油泵,检查供油泵启动正常。 2) 缓慢调节备用泵转速与原运行供油泵相同,注意燃油母管压力应保持稳定。 3) 投入备用泵调节自动,撤出待停供油泵调节自动。

4) 缓慢调节待停供油泵转速至0,检查另一台供油泵运行正常。 5) 停运供油泵,检查供油泵电流到零,根据需要投入“备用”。

4. 油枪的投入、停止和运行

4.1. 油枪启动前的检查

1) 就地检查各油枪完好,其油管路和吹扫空气管路连接完好,所有油枪的仪用气进气门

开启。

2) 油枪对应的小风门完好,开关正常。

3) 检查各油枪进油快关门、吹扫快关门关闭;各油枪进油手动门、吹扫手动门开启。 4) 检查吹扫空气系统正常,母管压力大于0.6MPa 。 5) 检查燃油系统运行正常,母管压力大于3.0MPa 。 6) 火焰检测系统正常。

7) 投运第一支油枪前应确认锅炉的总风量在30%~40% 之间。 8) 确认火检冷却风和等离子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

4.2. 油枪的投运

4.2.1 油枪位置的定义

8#角 1#角

7#角

6#角 5#角

2#角 3#角 4#角

燃烧器各层的布置 (仅以一角为例).

4.2.2. 油枪投停方式的规定:油枪的投停方式各分为单支油枪投停、层投停。

1) 对于AB 、CD 、EF 油层,可进行层投停、单支投停。

2) 一般情况下油枪投运采用单支投停和层投停方式,当A 层燃烧器等离子装置投运中有任一个故障退出时,可投运对应的油枪。当锅炉的热负荷需严格控制时,也可采用单支油枪投停方式。 4.2.2.1 单支油枪的投运

1) 确认油枪启动许可条件满足。

2) 确认该油枪所在层的油枪控制方式在“遥控”位置。 3) 启动油枪:

a) b) c) d) e) f)

进油枪,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进高能点火器10s ,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高能点火器打火10s ,检测到点火信号正常,发3S 的脉冲。 开油枪进油快关门。

高能点火器打火10秒后,停止打火,高能点火器退回。

20秒后,若油枪的进油快关门未开或未检测到火焰,延时5s 后,油枪跳闸。 备运行的不稳定。

4) 油枪投运时应加强燃油母管压力的变化,防止油压的大幅波动造成其他油枪或其他设5) 油枪投入后,应通过火焰监视电视和就地检查燃烧情况,必要时,对相应小风门进行

调整。 4.2.2.2 油枪的层投运

1) 确认该层所有油枪的启动许可条件满足。 2) 确认该层油枪的控制方式在“遥控”位置。 3) 启动相应油枪的层投运程序,,顺序按1-5-3-7和2-6-4-8。

4.2.3 油枪的停运 4.2.3.1 单支油枪的停运(程控)

1) 2) 3) 4) 5)

停运油枪,关闭油枪进油快关门,关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启动油枪吹扫,伸进高能点火器30s ,进到位后发3S 的脉冲。

高能点火器伸进到位后,点火30s ,检测到点火信号正常,发3S 的脉冲。 油枪吹扫快关门打开后,检测到开足信号吹扫1分钟后,发3S 的脉冲。 油枪吹扫快关门关闭后退出高能点火器和油枪,检测退到位,程控结束。

油枪的层停运

4.2.3.2

1) 确认该层油枪的控制方式在“遥控”位置。

2) 启动相应油枪的层停运程序,当前一支油枪停运程序结束后停运下一支油枪,每层油

枪按2-6-4-8或1-5-3-7顺序停运。 4.2.4 油枪的正常运行

1) 油枪组在运行中,着火应稳定,雾化良好,无黑烟。 2) 燃油系统油管、气管阀门、接头无泄漏现象。

3) 炉前油系统应保持油压正常、油路畅通,保持整个油系统清洁。

5. 等离子燃烧器的启动

5.1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的启动

5.1.1 检查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设备外观完好,进风口无杂物,各系统连接完好,各传

动部分防护罩完好。

5.1.2

5.1.3 5.1.4

5.2 投入等离子冷却水系统

5.2.1 确认等离子冷却水泵A 、B 电机绝缘合格,送上电源。

5.2.2 检查等离子冷却水泵等设备外形完好,各系统连接完好,各传动部分防护罩完好。 5.2.3 投入等离子装置表计。

5.2.4 检查闭冷水系统已正常投用,母管压力正常。 5.2.5 关闭等离子冷却水进、回水母管放水门。

5.2.6 开启各个角等离子冷却水回水门,开启冷却水回水总门,开启各个角等离子冷却水

进水门。

5.2.7 开启等离子冷却水泵A 、B 进、出口隔绝门。 5.2.8 启动一台等离子冷却水泵,另一台作备用。 5.2.9 确认等离子冷却水系统已投入运行,各台等离子冷却水压力>0.6MPa左右,否则调整

各个角等离子冷却水进口门。

5.2.10 确认机组杂用气系统投运、压力正常,仪用气投用、压力正常,油系统处于备用状

况。

5.3 投入等离子载体风系统

5.3.1 检查确认等离子载体风机电机绝缘合格,电源送上。 5.3.2 投入等离子载体风系统相关表计。

5.3.3 启动一台等离子载体风机,确认其出口母管压力正常,另一台风机作备用。 5.3.4 微调各个角等离子载体风进口门,使各个角等离子的载体风压力在6~8kPa 。 5.3.5 确认各角等离子发生器载体风进口门已开启,将等离子发生器进口载体风压调整到

10-15Kpa 。

5.3.6 确认等离子监控装置已投入运行。

5.4 等离子燃烧器的启运

5.4.1 确认锅炉已具备点火条件。

5.4.2 确认磨煤机已具备启动条件(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调整煤粉主管道一次风速在

18m/s左右。

5.4.3 将所有等离子装置电源切换至本炉。

5.4.4 在DCS 上逐个启动A 层等离子发生器,也可以在就地控制柜手动逐个启动。 5.4.5 在拉弧时应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以及电极的间隙。 5.4.6 当部分等离子发生器起弧过程中出现起弧不正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应立即派

人就地检查并联系检修处理。

5.4.7 在层启动自动拉弧不成功时,运行人员可手动拉弧一次。 5.4.8 检查8个角等离子发生器均拉弧正常,一次风压正常。 5.4.9 在“等离子模式”下启动磨煤机A (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5.4.10 检查A 层各燃烧器燃烧正常,必要时调整等离子发生器电流。

5.4.11 当A 层各燃烧器稳定燃烧10分钟后,可根据需要增加磨煤机A 出力。

5.4.12 当磨煤机A 出力≥45t/h时,可以启动磨煤机B 运行(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确认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电机绝缘合格,送上电源,将就地操作箱操作控制切“远

方”。

在DCS 上启动一台风机,另一台作备用。

确认等离子火检冷却风系统运行正常,风压>3kpa。

5.4.13 磨煤机B 运行正常后,根据需要投入其它各层燃烧器(要满足点火能量要求)。 5.4.14 当磨煤机A 满足“正常模式”下点火能量要求后,运行人员可以将磨煤机A 切至“正

常模式”下运行。

5.4.15 当磨煤机A 切至“正常模式”后,可逐个停用等离子发生器。

6. 煤燃烧器的点火燃烧

6.1 煤粉喷嘴的投运(油枪点火) 6.1.1 第一层煤粉喷嘴投运 1) 2) 3) 4) 5)

确认相关油层投运正常。

检查并确认相关制粉系统具备启动条件(详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 点火能量具备后, 启动相关层的制粉系统(详见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 当燃烧器稳定燃烧10分钟后,可根据需要增加磨煤机出力。 增加出力要注意锅炉的升温、升压速度(见主机规程) 。

6.1.2 第二层磨煤粉喷嘴投运

1) 第一台磨煤机出力≥45t/h时,可以启动第二台磨煤机运行, 启动操作同6.1.1。 2) 两台给煤机投运,将磨煤机主控投自动。与此相反,油系统控制切手动。 3) 第二层煤粉喷嘴投运后,投入磨煤机燃烧控制。

6.1.3 第三层煤粉喷嘴投运

1) 锅炉负荷在300MW 时,必须投入第三层煤粉喷嘴。

2) 第三层煤粉喷嘴投运前,认真检查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的壁温,防止超限。 3) 当负荷超过290MW 时,按启动第一层煤粉喷嘴的方式启动第三层煤粉喷嘴。

6.1.4 将燃料从油切换到煤粉

1) 两层邻近的煤粉喷嘴燃烧稳定后就可以切除所有的油枪。 2) 停油枪前应将磨煤机主控投自动。 3) 各磨煤机控制投自动。

4) 炉前油系统进油调门切到手动并逐渐减少流量。 5) 停运运行层的第1、5#角油枪。 6) 再停运运行层的第3、7#角油枪。 7) 手动调节进油流量。

8) 根据需要将第4、8#角油枪停运,注意给煤量的变化。 9) 当工况稳定后再将最后的2、6#角油枪停运。

10) 调节运行供油泵的出力,保持炉前油循环备用,燃烧形式转为全烧煤。 11) 炉前油系统切换到自动备用状态。 12) 根据需要投运其它层的燃烧器。

6.2 煤粉燃烧器的停运

6.2.1 降负荷过程中煤粉喷嘴的停运

1) 负荷低于850MW 时,停运第五层煤粉喷嘴。 2) 负荷低于650MW 时,停运第四层煤粉喷嘴。 3) 负荷低于505MW 时,准备投油助燃。

4)

5)

6)

7)

8)

负荷低于490MW 时,停运第三层煤粉喷嘴。 负荷低于490MW 大于450MW 时启动CD 层的第2、6#角油枪。 油枪投运后为了防止空预器区域着火将对该区域进行吹灰。 CD 层的第2、6#角油枪点火3分钟后,点燃CD 层的第4、8#角油枪。 将油量增加到24t/h。

6.2.2 燃料从煤到油的切换

1) 燃烧器负荷程序投入。

2) 磨煤机燃烧器控制切除。

3) 负荷

4) 只有一台磨煤机运行时,磨煤机主控切备用状态,油控制切自动。

5) 调整系统油压达到3.0MPa 时,投空预器连续吹灰,按程序投入EF 层油枪。

6) 油枪点燃后,应注意运行磨煤机煤量的变化。

7) 就地观察油枪的燃烧情况,停用最后一台磨煤机。

8) 调整燃烧,保持汽温、汽压的稳定。

9) 根据需要增、减油枪。

6.3 等离子燃烧器的运行注意事项

1) 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磨煤机A 维持原有的FSSS 逻辑;

2) 在“等离子模式”下, C、D 、E 、F 层燃烧器按照FSSS 正常保护进行控制;

3) “等离子模式”运行时,任何一角等离子发生器断弧时,自动拉弧一次,同时启动相

应油枪,延时40秒判断(延时时间为油枪的投运时间),不成功则磨煤机A 跳闸;

4) “等离子模式”运行时,给煤机A 启动后,等离子发生器任何一个切圆内两角断弧且

无火焰(煤火检无火且联锁投入的油枪无火),磨煤机A 跳闸,若此时仅A 磨运行,则触发MFT ;

5) 任何一个切圆内三角等离子发生器断弧,则磨煤机A 跳闸;

6) 机组发生RB 时,如果磨煤机A 正在运行,则自动投入8支等离子助燃,10分钟后,当

磨煤机A 出力>55t/h时,自动停运等离子发生器;

7) 磨煤机增加出力后应随时观察燃烧工况的变化,监视等离子燃烧器的壁温,燃烧器壁

温最高不允许超过600℃,当壁温超过400℃时应注意加强调整以及时控制。

7. 点火燃烧系统的联锁保护

7.1 火检冷却风机联锁保护

7.1.1 火检冷却风机联锁启动条件(或)

1) 备用投入,火检冷却风压力≤6kPa 。

2) 备用投入,运行火检冷却风机跳闸。

7.1.2 火检冷却风机允许停条件(或)

1) 锅炉MFT 且空预器进口温度小于80℃。

2) 两台火检冷却风机运行且火检冷却风压力不低(>6kpa)。

7.2 燃油系统联锁保护

7.2.1 燃油进油快关门

7.2.1.1 燃油进油快关门联锁关闭条件(或)

1) 锅炉MFT 。

2) OFT 。

3) 油泄漏试验过程中开燃油进油快关门指令结束。

7.2.1.2 燃油进油快关门允许开启条件(与)

1) 锅炉MFT 和OFT 已复位,或油泄漏试验进行中。

2) 燃油母管压力正常。

3) 所有油枪进油快关门关闭。

7.2.1.3 燃油进油快关门联锁开启条件

油泄漏试验过程中要求开燃油进油快关门。

7.2.2 燃油回油快关门

7.2.2.1 允许开启条件(与)

1) 回油母管燃油快关门未全开。

2) 锅炉MFT 和OFT 已复位,或油泄漏试验进行中。

7.2.2.2 联锁打开条件

燃油泄漏试验过程中要求开燃油回油快关阀。

7.2.2.3 联锁关闭条件(或)

1) 锅炉MFT 动作。

2) OFT 动作。

3) 油泄漏试验过程中开回油快关门结束。

4) 任一油枪进油快关门开。

7.2.3 燃油跳闸(OFT )条件(或)

1) 锅炉MFT 。

2) 手动OFT 。

3) 炉前燃油母管压力低低超过3秒钟,且仍有油枪进油快关门处于打开状态。

7.2.4 燃油跳闸(OFT )复位条件(与)

1) 燃油进油快关门、燃油回油快关门和所有油枪进油快关门关闭。

2) 锅炉MFT 已复位。

3) 燃油泄漏试验已完成。

4) 无OFT 跳闸条件。

7.3 油枪联锁保护

7.3.1 点火器打火和油枪启动允许条件

7.3.1.1 点火器打火允许条件(与)

1) 锅炉MFT 已复位。

2) OFT 已复位。

3) 30%<锅炉总风量<50%或任一油层或任一煤层投入运行。

4) 任一油枪运行,或燃烧器摆角在水平位。

5) 火检冷却风压正常且等离子火检冷却风压正常。

7.3.1.2 油枪启动允许条件(与)

1) 点火器打火允许条件满足。

2) 供油母管压力不低。

3) 进油快关门全开。

4) 回油快关门全开,或任一油枪进油快关门已开。

5) 吹扫空气压力不低。

6) 无油枪在启动的过程中。

7.3.1.3 单支油枪启动允许条件(与)

1) 油枪启动允许条件。

2) 该油枪的进油快关门和吹扫快关门关闭。

3) 该油枪的点火控制处于遥控方式。

7.3.2 油枪跳闸条件(或)

1) 锅炉MFT 。

2) OFT 。

3) 油枪启动指令发出15秒后,油枪未投运(油枪进油快关门未开或未检测到火焰),延

时5秒。

7.3.3 油枪吹扫允许条件(与)

1) 无锅炉MFT 跳闸信号。

2) 油枪吹扫空气压力不低。

7.4 等离子点火装置

7.4.1 等离子点火允许条件(与)

1) 锅炉MFT 复位。

2) A 磨煤机不存在跳闸条件。

3)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出口压力不低(>4kpa)。

4) 等离子整流柜控制方式 在“远方”。

5) 等离子载体风压力正常(15kpa)。

6) 等离子冷却水压力正常(0.6mpa)。

7) 等离子整流柜正常。

8) 锅炉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

9) 等离子点火装置电源切换至待点火炉。

7.4.2 等离子点火装置跳闸条件(或)

1) “等离子模式”运行时,磨煤机A 跳闸, 所有等离子发生器均跳闸。

2) 锅炉MFT 时,按FSSS 方式保护动作,所有等离子发生器均跳闸。

3) 等离子点火装置通讯故障。

4) 等离子点火器断弧。

5) 等离子点火器冷却水压<0.2Mpa 。

6) 等离子点火器载体风压<6Kpa 。

7) 等离子点火器对应整流柜故障。

7.4.3 等离子冷却水泵

1) 等离子冷却水泵启动许可条件

闭冷水母管压力正常。

2) 等离子冷却水泵允许停运条件

两台冷却水泵运行且出口压力正常(>0.6mpa)或所有等离子点火装置退出运行。

3) 等离子冷却水泵联锁启动条件(或)

a ) 运行的冷却水泵故障跳闸。

b ) 一台冷却水泵运行时出口压力低(

7.4.4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

1)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允许停运条件

两台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运行且出口压力正常(>5kpa)。

2)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联锁启动条件(或)

a ) 运行的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故障跳闸。

b ) 一台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运行时出口压力低(3kpa)。

7.4.5 等离子载体风机

1) 等离子载体风机允许停运条件

两台载体风机运行且出口压力正常(15kpa)或所有等离子点火装置退出运行。

2) 等离子载体风机联锁启动条件(或)

a ) 运行的载体风机故障跳闸。

b ) 一台载体风机运行时出口压力低(11kpa)。

7.4.6 暖风器进口门

1) 开启允许条件(与)

a ) 磨煤机A 出口温度<95℃。

b ) 无磨煤机跳闸条件存在。

c ) 无锅炉MFT 信号。

2) 联锁关闭条件(或)

a ) 锅炉MFT 。

b ) 磨煤机A 跳闸。

8. 燃烧系统常见的故障

8.1 煤喷嘴不着火

8.1.1 原因

1) 燃烧能量不足。

2) 二次风量过大。

3) 燃烧器喷嘴煤粉浓度不够。

4) 油枪灭火。

5) 燃油系统不正常造成灭火。

6) 煤的水份过高。

8.1.2 处理

1) 燃烧能量满足后投用燃烧器。

2) 调整二次风量符合规程规定。

3) 控制制粉系统的总风量。

4) 监视油系统的油压, 及时调整。

5) 调整好磨出口温度。

8.2 油燃烧器不着火

8.2.1 原因

1) 进油手动门末开。

2) 高能点火器电源未送或已跳电。

3) 油枪进枪卡阻。

4) 油控制器发生故障。

5) 高能点火器未到位。

6) 油枪进油快关门未开。

7) 火检信号不正确。

8.2.2 处理

1) 点火前将进油手动门开启。

2) 检查高能点火器电源送上。

3) 点火时注意油枪和点火枪到位, 否则通知检修处理。

4) 检查火检信号是否正确, 控制器有无故障, 如有故障通知热控有关人员处理。

5) 如油枪进油快关门未开,检查气压是否满足。

8.3 关于爆燃

8.3.1 出现下列情形可以判断炉膛发生爆燃。

1) 进入炉膛的煤粉未燃烧。未燃尽碳和风的混合比值在爆炸范围内。

2) 炉膛内有足够的热量,可以使烟气的混合物温度超过着火温度。

8.3.2 燃料进入燃烧室不能稳定燃烧的原因如下:

1) 没有投运的燃烧器入口门和油枪发生泄漏或密封不严。

2) 有可能点火不成功而燃料没有切断。

3) 可能在点火期间出现点火故障。

8.3.3 密切注意下列项目可以避免炉膛爆燃。

1) 锅炉点火前检查全火焰丧失和炉膛压力高、低保护投入。

2) 没有投运的燃烧器和油枪入口门应全关,避免燃料进入炉膛。

3) 燃烧情况应密切监视,以便于发生意外灭火时及时切断燃料。如果发生灭火,应保持

风量不变并进行炉膛吹扫。

4) 油枪投运几秒钟后点火没有成功应立刻切断燃料并进行炉膛吹扫然后重新点火。

8.3.4 一旦由于炉膛爆燃造成锅炉停炉应执行下列程序:

1) 如果炉膛发生爆燃,锅炉压力发生波动的幅度与爆燃程度无关。由于燃料未燃烧造成

的二次爆燃可能引起大事故。

2) 当炉膛压力高高引起MFT 动作时,锅炉停炉。然而,小规模的爆燃不可能引起MFT 动

作。发生这样的情况应立刻检查是否灭火。如果确实为灭火则应按下紧急跳闸按钮启动MFT 。

3) 当分离器入口温度和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达到要求的水平时,停用送引风机。

4) 有可能受到损害的设备应立刻隔离。

5) 在检查和维修人员进入机组前,炉膛和其它受热面应有效冷却。

6) 应检查下列项目

a ) 炉膛水冷壁管发生变形或损害程度。

b ) 炉膛外护板的损坏。

c ) 受压部件上的刚性梁及其附属设备是否有损坏。

d ) 风烟道及其钢结构是否有损坏。

e ) 风烟道上的膨胀节是否有损坏。

f ) 风烟系统的风箱和挡板,炉顶密封,罩壳是否有损坏。

g ) 受热面上的附件是否有损坏。

h ) 防震隔板是否有损坏。

i ) 电除尘或其它设备是否有损坏, 损坏的部件应及时维修。

9. 各煤层投运的能量条件

9.1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时,A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AB 层油投运。

2) 在“等离子模式”下,A 层等离子已经投运(双3/4投运)。

3)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B 投运时,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2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时,B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AB 层油投运。

2) C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CD 油层投运。

3) 在“等离子模式”下,A 层等离子已经投运(双3/4 投运)且A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A 投运时,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满足煤层点火能量。

5)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C 投运时,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满足煤层点火能量。

6)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3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C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CD 层油投运。

2) B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AB 油层投运。

3) 等离子模式下等离子已投入且A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和B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B 或D 投运给且煤机负荷大于45t/h时,满足煤层点火

能量。

5)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

9.4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D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CD 层油投运。

2) E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EF 油层投运。

3) 机组负荷大于35%且A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B 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C 或E 投运且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时。

5)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5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E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EF 层油投运。

2) D 层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且CD 层油投运。

3) 机组负荷大于35%且A 、B 、C 层煤投运。

4)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D 或F 投运且两台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

5)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9.6 当以下条件任一满足,F 煤层点火能量满足:

1) EF 层油投运。

2) 锅炉负荷大于35%且相邻煤层E 投运且给煤机负荷大于45t/h时。

3) 锅炉负荷大于50%直接点煤层。


相关文章

  • 等离子点火技术
  • 等离子点火技术 发电分公司王鹏恒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分析,油资源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每年所消耗的石油都要大量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一项耗费巨额资金的经济活动! 面对国内油资源短缺这一严峻事实,我们迫切需要节约 ...查看


  • 第二章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工作原理
  • 第二章 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工作原理 2.1 点火机理 本装置利用直流电流(280---350A)在介质气压 0.01-0.03Mpa的条件下接触引弧, 并在强磁场下获得稳定功率的直流空气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在燃烧器的一次燃烧筒中形成T&g ...查看


  • 沸腾炉的点火操作
  • 沸腾炉的点火操作 1.前言 水泥生产过程中,对粘土.矿渣等物料需进行烘干,以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对物料水分的要求.一般烘干热源多来自于热风炉,近年来沸腾炉作为一种新型热风炉,被广泛运用,它能够提供稳定的烘干热源.我公司D.F.H厂在其矿渣立磨和 ...查看


  • 汽车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 汽车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1 汽车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仅供参考)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铅.碳微粒和其他杂质粉尘等,这些物质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其中CO .HC .NOx ...查看


  •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汽油机的运转工况及其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汽油机的运行条件有瞬态(过渡)运行和稳态运行.本节在分析排气污染物的影响 因素时,若无特别说明,则均指稳态运行条件.瞬态运行工况主要有启动.加速.减速等. 发 ...查看


  • 热介质锅炉点火故障分析
  • 题 目: 锅炉点火故障分析及维修 实习平台:实习部门: 仪表 姓 名: 邵士发 专 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智能化方向) 指导教师: 孟祥伟 职 位: 仪表师 曹妃甸FPSO 作业公司 论文完成时间: 2015 年 06 月 18日 摘 要 ...查看


  • Ⅳ阶段排放标准天然气发动机的开发
  • 第15卷第5期2009年lO月 燃烧科学与技术 JournalofCombus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V01.15 No.5 Oct.2009 满足国家第Ⅳ阶段排放标准天然气发动机的开发 司鹏鸱1",张惠 ...查看


  • 锅炉燃气点火系统
  • RQD 型锅炉燃气点火系统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7-8阅读:50次 一.用途: 用于电厂煤粉锅炉煤粉喷嘴点火和低负荷稳燃用,完全取代燃油系统,实现电站燃煤锅炉真正的无油启动和稳燃.点火燃烧器安装在二次风道内,启动时用于点 ...查看


  • 高能点火器
  • 上海炽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HESI 高能点火器 高能点火器属3类专用点火器,用于油/气体点火燃烧器或小型燃烧器的直接电火花点火.点火头12焦耳的火花很容易点着燃料.高能点火器主要由3部分组成:电源包.点火枪和专用高压电缆. 电源包外壳防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