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成长困境发生在什么时候?
在昨天简单心理和北大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联合发布的《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报告》里,对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者们的年龄层做了一个统计,或许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人生中面临诸多挑战、以至于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我们成长的时期究竟是在什么时候。
在来简单心理做咨询的来访者中,18-25岁占39.6% ,26-35岁占40.6%。18-35岁的来访者共占80.2%。
去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者中 ,18-25岁的来访者占22%,25-35岁占41%。18-35岁的来访者占比达63%。
仅从这个数据来看,18-35岁的个体会更多的需要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成长,而接下来的数据也说明我们的成长困境就发生在18-35岁的这十几年。
18-35岁,遗留的问题绊住了我们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将我们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分成了8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挑战,如果没能顺利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可能会被绊住,造成我们心理发展的迟滞。
18-35岁涵盖了8阶段中的成年早期(18-25岁)和成年中期(25-65岁)。
为了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从18岁开始,我们会面临如此多的转折和挑战,我们把青春期(12-18岁)也一并加入讨论。
青春期(12~18岁)
挑战:建立自我同一性,进行个人成长。
方式:将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整合,形成自我同一性,完成个人成长。
成年早期(18~25岁)
挑战:探索、建立亲密关系。
方式:在坚固同一性的基础上,与他人形成情感上的联结,体验爱与被爱,避免孤独。
成年中期(25~35岁)
挑战:经营家庭、养育孩子。
方式:在稳定亲密关系的基础上,稳步经营家庭关系,抚养儿女。
总的来看,12-18岁,18-25岁,25-35岁,我们的主要挑战是个人成长、建立亲密关系和经营家庭关系。
这些挑战光看文字,好像也没那么难。
对18-24岁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6%的人都表示“非常肯定自己会变成自己期望的那样。” 也都认为自己将来会拥有甜蜜的恋爱、不离不弃的婚姻以及快乐的孩子。
看似我们都有信心顺利完成埃里克森的挑战,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问题不断积压
我们的成长平均滞后了8年
简单心理《报告》里对各年龄层来访者主要的咨询问题做了一个排行归类,我们对比一下各个阶段“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和 “实际我们在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异。
(下图中的“情绪问题”包含抑郁、焦虑等普遍性心理问题,所以各年龄段求助的比率都占第一位)
在青春期(12-18岁),我们确实已经在试图解决个人成长问题。
然而到了成年早期(18-25)似乎很多人的个人成长并没能完成,而是遗留下来,变成除了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外,最困扰18-25岁个体的心理问题。反而应该在这阶段解决的亲密关系问题,没能得到我们的重视。
25-35岁,该到了是开始进入婚姻、经营家庭、养育孩子的10年,而上一阶段未能解决的“亲密关系”问题遗留下来,变成了人们最大的困扰。而这一阶段的主要挑战“家庭关系”,甚至连大家困扰的前三名都没能进入。
而且看起来“亲密关系”已经成为了我们成人后难以摆脱的困扰,就算我们到了35-45岁,亲密关系问题还是让我们最困扰的问题之一,似乎,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处理好这个早该在18-25岁就探索好的问题了。
个人成长滞后和亲密困境的成因
个人成长滞后,为什么?
上一代人在18-25岁时,通常都已经完成了家庭和事业的选择,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入稳定成人角色的过程。他们很难体会我们这一代人在时代变迁后,在我们18-25岁时经历的挣扎和迷茫。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城市化和教育水平高的地方,结婚年龄都已普遍被推迟到25岁以后,受教育时间也普遍增长,更多的人选择在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的教育,所以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一直持续进行了下去,而那些成人期该负起的责任和义务也就都被推迟了。这是我导致我们18-25岁仍在进行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的重要原因。
18-25岁在现在来看,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期,而是一段仍在探索角色意识的徘徊时期。心理学家阿奈特把它定义成人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指的主要是个体已经告别青春期,但还没有进入完全承担责任的成人世界,个人的未来还不确定,在恋爱、职业、世界观方面探索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这么一段过渡时期。
在成人初显期进行的自我同一性确认和个人成长可能比青春期更加剧烈,他们不停的追问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学的是我喜欢的专业吗?我毕业之后能做什么?我喜欢的伴侣是什么样的?
伴随着意识到长大和随之而来的成人角色使我们怅然若失,如果想判断我们是否已经基本完成个人成长,或者说是否真的变成一个“大人”,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可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独立承担责任(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yourself)
独立做出决定(Making decisions independently)
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等我们基本满足这些条件时,我们就彻底成为独立的成年人了。
亲密关系陷入困境,为什么?
对于亲密关系的探索是逐渐深入的,当我们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更多靠的是本能的亲近,更具试探性和短暂性,它所隐含的问题是“此时此刻我想和谁在一起。”
而当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探索更进一步时,我们更关注于自我确认:从恋人眼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整个人生中,什么样的人是我真正渴望与之共度终生的?
而这种对亲密关系的逐层探索,是需要时间的,美国青少年通常在12-14岁开始约会,经过10多年的探索,25岁的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愿意/不愿意与之共度终生的人是什么样。
但我们呢?
父母、环境、教育都告诉我们不要早恋,读书时来自学业的压力也很重,还有老师和家长在一旁虎视眈眈,给我们对恋爱进行自由探索的空间很小。通常我们进入大学才开始被“允许”正大光明的恋爱。
然而奇怪的是,等我们25岁大学毕业,以前拼命阻止我们恋爱的父母亲戚,却想要我们凭空变出一个可以结婚的对象。因此亲密关系成为我们25-45岁这二十年中最困扰我们的心理问题,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不孤独,也要尽力成长
虽然我们《报告》里数据说明了一个不那么正面的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本该解决的问题,被遗留下来,对我们的成长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告诉大家,你不能顺利成人、承担责任,不能有稳定的感情、进入婚姻,都是别人或是文化的错。
我们想要告诉大家,可能我们成长的滞后已经是个事实,但我们中有的人,已经在通过心理咨询、通过各种办法Work on it,在尝试解决它。我们不想帮你的现状归因,而是想和你分享可以解决困境的方向,希望心理咨询,可以陪伴你走出这令人迷茫的成长困境。
怕什么人生艰难,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本文为
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
解读系列之一
5000个真实来访者困扰的问题都是什么?
男性和女性在心理问题上的差异是什么?
心理咨询到底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
我们的成长困境发生在什么时候?
在昨天简单心理和北大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联合发布的《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报告》里,对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者们的年龄层做了一个统计,或许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人生中面临诸多挑战、以至于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我们成长的时期究竟是在什么时候。
在来简单心理做咨询的来访者中,18-25岁占39.6% ,26-35岁占40.6%。18-35岁的来访者共占80.2%。
去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者中 ,18-25岁的来访者占22%,25-35岁占41%。18-35岁的来访者占比达63%。
仅从这个数据来看,18-35岁的个体会更多的需要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成长,而接下来的数据也说明我们的成长困境就发生在18-35岁的这十几年。
18-35岁,遗留的问题绊住了我们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将我们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分成了8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挑战,如果没能顺利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可能会被绊住,造成我们心理发展的迟滞。
18-35岁涵盖了8阶段中的成年早期(18-25岁)和成年中期(25-65岁)。
为了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从18岁开始,我们会面临如此多的转折和挑战,我们把青春期(12-18岁)也一并加入讨论。
青春期(12~18岁)
挑战:建立自我同一性,进行个人成长。
方式:将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整合,形成自我同一性,完成个人成长。
成年早期(18~25岁)
挑战:探索、建立亲密关系。
方式:在坚固同一性的基础上,与他人形成情感上的联结,体验爱与被爱,避免孤独。
成年中期(25~35岁)
挑战:经营家庭、养育孩子。
方式:在稳定亲密关系的基础上,稳步经营家庭关系,抚养儿女。
总的来看,12-18岁,18-25岁,25-35岁,我们的主要挑战是个人成长、建立亲密关系和经营家庭关系。
这些挑战光看文字,好像也没那么难。
对18-24岁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6%的人都表示“非常肯定自己会变成自己期望的那样。” 也都认为自己将来会拥有甜蜜的恋爱、不离不弃的婚姻以及快乐的孩子。
看似我们都有信心顺利完成埃里克森的挑战,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问题不断积压
我们的成长平均滞后了8年
简单心理《报告》里对各年龄层来访者主要的咨询问题做了一个排行归类,我们对比一下各个阶段“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和 “实际我们在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异。
(下图中的“情绪问题”包含抑郁、焦虑等普遍性心理问题,所以各年龄段求助的比率都占第一位)
在青春期(12-18岁),我们确实已经在试图解决个人成长问题。
然而到了成年早期(18-25)似乎很多人的个人成长并没能完成,而是遗留下来,变成除了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外,最困扰18-25岁个体的心理问题。反而应该在这阶段解决的亲密关系问题,没能得到我们的重视。
25-35岁,该到了是开始进入婚姻、经营家庭、养育孩子的10年,而上一阶段未能解决的“亲密关系”问题遗留下来,变成了人们最大的困扰。而这一阶段的主要挑战“家庭关系”,甚至连大家困扰的前三名都没能进入。
而且看起来“亲密关系”已经成为了我们成人后难以摆脱的困扰,就算我们到了35-45岁,亲密关系问题还是让我们最困扰的问题之一,似乎,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处理好这个早该在18-25岁就探索好的问题了。
个人成长滞后和亲密困境的成因
个人成长滞后,为什么?
上一代人在18-25岁时,通常都已经完成了家庭和事业的选择,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入稳定成人角色的过程。他们很难体会我们这一代人在时代变迁后,在我们18-25岁时经历的挣扎和迷茫。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城市化和教育水平高的地方,结婚年龄都已普遍被推迟到25岁以后,受教育时间也普遍增长,更多的人选择在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的教育,所以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一直持续进行了下去,而那些成人期该负起的责任和义务也就都被推迟了。这是我导致我们18-25岁仍在进行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的重要原因。
18-25岁在现在来看,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期,而是一段仍在探索角色意识的徘徊时期。心理学家阿奈特把它定义成人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指的主要是个体已经告别青春期,但还没有进入完全承担责任的成人世界,个人的未来还不确定,在恋爱、职业、世界观方面探索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这么一段过渡时期。
在成人初显期进行的自我同一性确认和个人成长可能比青春期更加剧烈,他们不停的追问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学的是我喜欢的专业吗?我毕业之后能做什么?我喜欢的伴侣是什么样的?
伴随着意识到长大和随之而来的成人角色使我们怅然若失,如果想判断我们是否已经基本完成个人成长,或者说是否真的变成一个“大人”,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可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独立承担责任(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yourself)
独立做出决定(Making decisions independently)
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等我们基本满足这些条件时,我们就彻底成为独立的成年人了。
亲密关系陷入困境,为什么?
对于亲密关系的探索是逐渐深入的,当我们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更多靠的是本能的亲近,更具试探性和短暂性,它所隐含的问题是“此时此刻我想和谁在一起。”
而当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探索更进一步时,我们更关注于自我确认:从恋人眼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整个人生中,什么样的人是我真正渴望与之共度终生的?
而这种对亲密关系的逐层探索,是需要时间的,美国青少年通常在12-14岁开始约会,经过10多年的探索,25岁的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愿意/不愿意与之共度终生的人是什么样。
但我们呢?
父母、环境、教育都告诉我们不要早恋,读书时来自学业的压力也很重,还有老师和家长在一旁虎视眈眈,给我们对恋爱进行自由探索的空间很小。通常我们进入大学才开始被“允许”正大光明的恋爱。
然而奇怪的是,等我们25岁大学毕业,以前拼命阻止我们恋爱的父母亲戚,却想要我们凭空变出一个可以结婚的对象。因此亲密关系成为我们25-45岁这二十年中最困扰我们的心理问题,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不孤独,也要尽力成长
虽然我们《报告》里数据说明了一个不那么正面的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本该解决的问题,被遗留下来,对我们的成长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告诉大家,你不能顺利成人、承担责任,不能有稳定的感情、进入婚姻,都是别人或是文化的错。
我们想要告诉大家,可能我们成长的滞后已经是个事实,但我们中有的人,已经在通过心理咨询、通过各种办法Work on it,在尝试解决它。我们不想帮你的现状归因,而是想和你分享可以解决困境的方向,希望心理咨询,可以陪伴你走出这令人迷茫的成长困境。
怕什么人生艰难,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本文为
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
解读系列之一
5000个真实来访者困扰的问题都是什么?
男性和女性在心理问题上的差异是什么?
心理咨询到底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