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路径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路径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战略,尽管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就是要从传统上高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依赖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依赖国际市场、产出大批量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制造模式,转为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结合服务与商务模式创新,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产品的制造模式演进。

从当前已经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模式并结合未来的世界制造趋势而言,中国制造的升级路径,就是沿着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共享经济、工业互联网最终到物联网的模式演化路径。

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简而言之,就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一种制造与服务互相融合促进的制造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促进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国内学术界研究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并提出服务型制造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最终在国内取得共识并上升为国家制造战略的主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将服务型制造作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2016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进行了具体规划和指导。

从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而言,服务型制造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转变,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与制造业产生了三个深刻的变革:一是整个世界经济逐渐向服务经济演变,进入到服务时代,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普遍占到70%以上;二是制造业本身的充分服务化,世界制造五百强企业中服务环节所产生的收入占到了整体收入的大部分;三是消费领域的变化,顾客不再满足于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差异性的产品,同时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原有工业时代典型的大批量同质规模化生产的模式,被重新组织、高度柔性化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的产业模式所替代,这就是服务型制造模式。

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过企业之间增强服务而带来的相互耦合关系,重新组织全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生产、配送等资源,从而更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服务与制造的结合,充分鼓励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融合促进,从而激发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创新;三是通过不断加强服务环节,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制造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共享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提出和其思路,主要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前期,更多通过对现实

产业链关系的重组和服务增强来实现整体制造业的提升。而进入到网络时代,互联网所具有的跨时空、低交易成本和大规模的资源调度能力,为更新的制造业模式,打下了基础。共享经济所衍生出的共享制造,就是网络经济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

共享经济在制造领域的拓展,就是共享制造模式,其核心是在整个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地域制造资源的共享和交易,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制造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减少重复投入和浪费。这对于降低制造端的成本和促进整个制造体系的效率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共享制造的主要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造资源的共享与交易平台;二是制造需求的传递与产品交付体系;三是共享制造资源的管理与质量维护体系,这些都需要认真的给予研究和实践中解决。

工业互联网

共享制造只是网络经济在制造领域延伸的第一步,是将已经具有的生产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随着网络技术在制造领域的进一步延伸,最终是要形成整个生产资源系统的连接和网络化调度。也就是说,整个制造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的研发、设计、制造、运输、服务等资源,最终都被纳入到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之中。在这样的工业互联网中,地域的限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已经不再成为制造能力的制约,因为整个工业互联网上的资源都是可以分享调度的。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将沿着几个不同的阶段演化:第一步是在初始阶段,实现小范围的制造资源的互联网化,这在很多企业已经实现;第二步是在企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较大面积(如园区和区域)的生产资源互联网化;第三步是在整个企业的范围内,实现大面积异地调度的广泛生产资源互联网化;第四步是在同产业内,实现同产业领域的大规模生产资源的互联网化;第五步是将不同产业的制造资源的统筹化,形成完整的复杂产品网络制造体系。

当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并不是就没有问题,在工业互联网的早期,企业在小范围实施生产资源的互联网化时,较容易推进,一旦到工业互联网拓展到跨越企业边界,那么就涉及到一系列包括质量追溯、产品品牌、企业特质差异等深度问题,这将远超过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本身。但无论怎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对不同行业的深度嵌入,中国制造业必然将同样走向工业互联网的演化,这将极大提升整个制造业的竞争与创新能力。

物联网

在完成了共享经济将消费品实现共享和工业互联网实现了生产资源的连接后,进一步的制造模式的演化,就是最终要实现基于万物互联的物联网。

物联网的实施,将是一个可以预见但依然需要数十年才能充分实现的未来。同样,也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问题与社会管理问题,这包括技术方面的若干问题,如:需求端的客户需求快速感知和识别技术;制造资源端的制造资源全面分享和调度技术;全制造环节过程的人工智能决策和资源调度;遍及全球的快速物料配

送体系等。而在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物质充分满足后,产品价值的如何判定和交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区别与存在意义;全球物料体系的资源协调、交易与分配等。

当然,以上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一个逐级演化的过程,而是各个模式同步演化,程度上有所差异的。整体而言,就是将孤立、分散、低效率、低价值的制造体系,变成一个完整、整合、高效率、高价值的制造网络体系的过程。这就是中国制造将在未来的时间内,通过坚持的努力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中国制造,也将通过这样的路径,成为世界制造体系丛林中最有竞争力和价值的重要一支。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化企业网制造业专区整理编辑

(http://www.e-works.net.cn/)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路径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战略,尽管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就是要从传统上高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依赖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依赖国际市场、产出大批量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制造模式,转为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结合服务与商务模式创新,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产品的制造模式演进。

从当前已经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模式并结合未来的世界制造趋势而言,中国制造的升级路径,就是沿着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共享经济、工业互联网最终到物联网的模式演化路径。

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简而言之,就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一种制造与服务互相融合促进的制造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促进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国内学术界研究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并提出服务型制造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最终在国内取得共识并上升为国家制造战略的主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将服务型制造作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2016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进行了具体规划和指导。

从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而言,服务型制造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转变,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与制造业产生了三个深刻的变革:一是整个世界经济逐渐向服务经济演变,进入到服务时代,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普遍占到70%以上;二是制造业本身的充分服务化,世界制造五百强企业中服务环节所产生的收入占到了整体收入的大部分;三是消费领域的变化,顾客不再满足于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差异性的产品,同时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原有工业时代典型的大批量同质规模化生产的模式,被重新组织、高度柔性化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的产业模式所替代,这就是服务型制造模式。

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过企业之间增强服务而带来的相互耦合关系,重新组织全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生产、配送等资源,从而更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服务与制造的结合,充分鼓励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融合促进,从而激发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创新;三是通过不断加强服务环节,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制造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共享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提出和其思路,主要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前期,更多通过对现实

产业链关系的重组和服务增强来实现整体制造业的提升。而进入到网络时代,互联网所具有的跨时空、低交易成本和大规模的资源调度能力,为更新的制造业模式,打下了基础。共享经济所衍生出的共享制造,就是网络经济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

共享经济在制造领域的拓展,就是共享制造模式,其核心是在整个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地域制造资源的共享和交易,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制造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减少重复投入和浪费。这对于降低制造端的成本和促进整个制造体系的效率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共享制造的主要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造资源的共享与交易平台;二是制造需求的传递与产品交付体系;三是共享制造资源的管理与质量维护体系,这些都需要认真的给予研究和实践中解决。

工业互联网

共享制造只是网络经济在制造领域延伸的第一步,是将已经具有的生产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随着网络技术在制造领域的进一步延伸,最终是要形成整个生产资源系统的连接和网络化调度。也就是说,整个制造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的研发、设计、制造、运输、服务等资源,最终都被纳入到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之中。在这样的工业互联网中,地域的限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已经不再成为制造能力的制约,因为整个工业互联网上的资源都是可以分享调度的。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将沿着几个不同的阶段演化:第一步是在初始阶段,实现小范围的制造资源的互联网化,这在很多企业已经实现;第二步是在企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较大面积(如园区和区域)的生产资源互联网化;第三步是在整个企业的范围内,实现大面积异地调度的广泛生产资源互联网化;第四步是在同产业内,实现同产业领域的大规模生产资源的互联网化;第五步是将不同产业的制造资源的统筹化,形成完整的复杂产品网络制造体系。

当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并不是就没有问题,在工业互联网的早期,企业在小范围实施生产资源的互联网化时,较容易推进,一旦到工业互联网拓展到跨越企业边界,那么就涉及到一系列包括质量追溯、产品品牌、企业特质差异等深度问题,这将远超过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本身。但无论怎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对不同行业的深度嵌入,中国制造业必然将同样走向工业互联网的演化,这将极大提升整个制造业的竞争与创新能力。

物联网

在完成了共享经济将消费品实现共享和工业互联网实现了生产资源的连接后,进一步的制造模式的演化,就是最终要实现基于万物互联的物联网。

物联网的实施,将是一个可以预见但依然需要数十年才能充分实现的未来。同样,也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问题与社会管理问题,这包括技术方面的若干问题,如:需求端的客户需求快速感知和识别技术;制造资源端的制造资源全面分享和调度技术;全制造环节过程的人工智能决策和资源调度;遍及全球的快速物料配

送体系等。而在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物质充分满足后,产品价值的如何判定和交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区别与存在意义;全球物料体系的资源协调、交易与分配等。

当然,以上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一个逐级演化的过程,而是各个模式同步演化,程度上有所差异的。整体而言,就是将孤立、分散、低效率、低价值的制造体系,变成一个完整、整合、高效率、高价值的制造网络体系的过程。这就是中国制造将在未来的时间内,通过坚持的努力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中国制造,也将通过这样的路径,成为世界制造体系丛林中最有竞争力和价值的重要一支。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化企业网制造业专区整理编辑

(http://www.e-works.net.cn/)


相关文章

  • 1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_郑健壮
  • 第12卷第4期2012年7月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Vol.12,No.4Jul.2012 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 郑健壮 1 徐寅杰 2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 ...查看


  • 朱森第: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 朱森第: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 加入收藏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2015-04-09 来源:中国涂附磨具网 --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原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森第先生 简介 朱森 ...查看


  • 中国的产业政策_站在何处_走向何方_张杰
  • 经济改革 中国的产业政策:站在何处?走向何方? □ 张 杰1 宣 璐2 内容摘要 通过长期的实地调研和观察,对中国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典型特征进行归纳可以发现:各级政府现行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和市场各自功能边界定义不清和认识混乱的直接产 ...查看


  • 浅谈中小企业的升级和转型
  •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优势面临着瓦解的危机,国际贸易体制也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必须通过升级转型来应对这些问题,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升级转型: ...查看


  • 商丘市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研究报告
  • 商丘市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与这些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产业升级的拐点时期非常相似,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制造业用人成本上升的困境等.为了冲破目前的困境,遵循制造业先进国家 ...查看


  • 滁州市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研究报告
  • 滁州市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与这些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产业升级的拐点时期非常相似,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制造业用人成本上升的困境等.为了冲破目前的困境,遵循制造业先进国家 ...查看


  • 加快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 2014年第8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4No. 8 doi :10. 3969/j.issn. 1000-7695. 2014. 08. 021 加快河北 ...查看


  • 从"创新扬州"解读扬州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 摘要:近年来,江苏扬州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从"三个扬州"的基础――"创新扬州"入手,解读扬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关键词:"三个扬州&quo ...查看


  • 本科毕业论文-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
  • 届 别 2012届 学 号 毕业设计(论文) 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 姓 系 别 .专 导师姓名.职 完 成 时 目 录 摘要 „„„„„„„„„„„„„„„„„„„„„„„„„„ⅠAbstract„„„„„„„„„„„„„„„„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