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批评史(上)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1. 殷璠“兴象论”

“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 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

“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

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

2. 王昌龄“诗境论”

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

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

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本>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

3. 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他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

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 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

4. 皎然“取境说”

“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若不思而得。

皎然在>、>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

5. 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他

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

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

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

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6. 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

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 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

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他在>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

“兴”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风骨”指“汉魏风骨”,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

一、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

群体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

2. 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

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

3. 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兴”指感受,要求修身必先学

诗。“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及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 >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如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赋诗言志。(以“诗教”为核心

的文学观)

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

5.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感发意志”,指诗歌生

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壮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孔子思想中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

6. 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

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唯信辞巧”

“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起着主导作用。

7. 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他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

为特点的高尚品德品质,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而郑声容易诱发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

8. 孟子思想: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

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基础上。“乐”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

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理论依据--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

孟子尊敬古乐,发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问题,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即读者之意。 孟子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必须要能“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孟子“知言养气”说---提倡“浩然之气”,认为能够具有“美”“大”“圣”“神”的高度人格美的人亦即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他认为志、气、言有密切关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9. 荀子思想---“天行有常”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提出

了“人定胜天”,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

政治上--“法后王”、隆礼尊法、王道与霸道。认为“后王”所作所为乃是对“先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对待“五经”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要向现实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

荀子指出人性本恶,提倡学习,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

荀子提出的“全”“粹”的美的境界,认为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

荀子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发明,不能唯以复古为尚。

荀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 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他认为文学是明道的,表现在荀子的道既是社会政治之道,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明道与言志的结合,亦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荀子在认为文学批评中应以“道”作为基本标准,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他强调,言辞应当符合于辨说的需要,辨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而人的内心意图应当符合于“道”。

荀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指导现实。

荀子对文艺和政治关系做过系统的论述,>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提出了“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他还全面阐述了礼乐关系,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他还提出了“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他的文学观是诗、乐、礼三位一体的。

10. “中和”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虚静、玄览是道家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

11.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庄子一虚一实 审美角度—大美全美、见素抱朴、以真为美、自然

12. 老子对文艺、美学的贡献:对“象”和“虚静”的论述。两方面都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

基础上。

老子认为“天地母,万物宗”,宇宙万物本源为“道”,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持否定态度。他要求的是完全摒弃认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

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要有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象征,才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是朴素唯物观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老子认为要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才能进入“道”的境界。

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他要求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

13.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对“人为”的一切均持否定态度,对“天然”的事物给予了最大的

肯定。

庄子哲学上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就是“无有”,强调要尊重客观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否认人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得出了人只能消极地顺应自然。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在人性发展上以共性束缚个性。

庄子论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达到在精神上与“道”合一的问题。

庄子>将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

庄子的“无乐之乐”“解衣磅礴”“言意之表”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要达到此境界创作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必须达到“物化”的状态。

“虚静”是庄子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它要求“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方法是“心斋”“坐忘”,即排斥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它可以使人进入到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处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发展规律。

庄子把“虚静”看做是人的认识的最高阶段,它重在内心体察领悟,不重在思辨的理论探索。(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

用“虚静”、“物化”(艺术创作论)来要求艺术创造,是中国古代论艺术创造的首要标准。“物化”之要害是使主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

庄子—“得意忘言”论,言意关系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儒家强调努力运用语言去充分地表达思维内容以达到最精确的程度。而道家主张“不言之教”,认为言不能尽意,圣人之意无法言传。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文字只是表达人们思维内容的象征性符号而已,是暗示人们去领会“意”的一种工具,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

庄子认为象为言、意的桥梁---他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于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引起对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许多更加丰富复杂的思维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要沿着它所比喻象征暗示的方向,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去补充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内容,这就是“得意忘言”的真正意义所在。(尚意会,重直觉,主妙悟)

庄子对形神关系的看法:重神轻形,认为精神和形体是可以分离的.他强调了美在神不在形,缺点是过分贬低了形的作用,实际上形神不能分离、对立。

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他要求艺术描写理想,而不是描写现实。他认为“道”是超现实的,不能通过描绘现实来体现,只能借助于暗示、象征的方法让人们去领悟。他常常用具体的、现实的内容来象征理想的、超现实的境界的。

庄子---寓言指凭借故事说明道理,重言指庄重之理,卮言指游离之言。

>是一种带有朦胧色彩的象征主义,可以用最具体、现实的内容来象征超现实的理想。

14. 中国古代论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特点:从主体入手讲到与客体的结合。

15. 中国古代儒、道文学思想比较

16. 墨家功利主义文学观

墨家在文艺上与儒家对立,认为文艺对社会只能起消极破坏作用,主张“先质而后文”。

墨子在>中不否定文艺的美及其娱乐作用,强调文艺首先必须服务于功利的目的。他在美学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了狭隘的功利主义色彩。

墨家口号“兼爱”“非攻”。

17. 商鞅和韩非的法家文学观

法家反对儒家的仁义礼乐,反对以文艺服务于政治教化的主张,对文艺也持功利主义观点,强调文艺必须服从于法治的需要。

商鞅把言谈、文学看作是与法治相对立的。

韩非并不一概反对文艺,他肯定利于法治的文艺,他提出要以法治、功用作为衡量一切言谈、文学之标准。 韩非的文学观:重质而不重文,认为外在形式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内在之质,而质的价值在于实用。他把事物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错误的。韩非的思想接近于现实主义。

18. >包括十篇:>、>、>各有上下两篇,>>>>各一篇,

又称“十翼”,都是解释和阐述>的。

>体现的与文学有关的重要思想:“象”与“物”的关系;阳刚与阴柔;发展变化的观念;“修辞立其诚”。

19. >的“发愤抒情”说

屈原对现实采取积极入世态度。

>强调通过“抒情”而达到“言志”的目的,艺术表现上以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为主,运用赋比兴表现方法,以夸张比喻为主。

>和>在艺术上存在继承发展关系,但和>的艺术表现完全不同。

>侧重强调人工修饰之美。屈原更喜欢浓重的、鲜艳的色彩之美。

三、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

㈠ 汉代儒家文艺观历史变化的表现:

1. 保守性增强,批评性减弱。

① 强调对上层统治者及其政治措施的批评,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黑暗社会的揭发,不能

越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不能触及统治者地位和妨害封建秩序的稳固,严格遵守“礼义”界限。“温柔敦厚”的“诗教”使文学变成了儒家经学附庸

② 复古主义与述而不作的倾向复活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 神学迷信色彩加重。

2. 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科学的、积极的、进步的内容,作了更加深入系统的阐述,充实了许多新内容,使之更

趋成熟完整。

① 美刺谏讽说的明确提出,对“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阐述

② 对诗歌本质认识深化,把志和情紧密结合起来,对文学的抒情特性有了极为充分的论说

③ 进一步明确了文学和现实、文学和时代的关系

④ 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物感说

3. >>是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

㈡ >

1. >是西汉儒生对先秦礼仪制度的论述。

2.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是儒家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

3. >的基本思想来自荀子的>,书中对声、音、乐概念各有不同内容:

声---组成乐曲的不同声音因素,如宫、商、角、徵、羽五声

音---音乐的乐曲 乐---配有歌、舞的诗、乐、舞统一体

4. >的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完全相通,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影响,主要有:

① 音乐的本源---音乐的产生在于人心感物;音乐本源论:物--心--声--音--乐;强调了外物对内心的感化作用 ②音乐的作用

声--音--乐--心--物(音乐--人心--治道的公式具体化);

[音乐的功用在于治心,它使人欲无穷的人性得到节制,而不至于产生悖逆作伪之心,达到改恶从善目的;]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音乐乃是王道政治(分为礼、乐、刑、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文艺和社会政治的密切关系;]

礼乐关系:“礼以节外,乐以和内”.[礼从外面节制人的言论行动,使之合乎封建等级的礼仪制度与相应的道德规范,乐从内心起调和感化作用,使之从心灵深处、思想感情上自觉遵循礼义的要求;]

礼乐相互配合,目的都是建立王道政治。礼乐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合乎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

以五声比附“君臣民事物”,音乐对自然界有神奇玄妙的作用。

③音乐的创作

音乐创作必须具有高度真实性,音乐应当是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中西真实论:中方重于强调作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一致;西方艺术论真实注重艺术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一致。

>对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作了具体分析。把音乐作品的构成分为本、象、饰三部分。

㈢ >

1. 集中汉对诗经基本看法和见解,反映了汉人为适应统治需要的主观性理解。它的主要思想内容为:

2. 诗歌的创作原则及对风格的要求

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诗歌创作要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绝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 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以十分委婉的方式,在统治者所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批评;

3. 诗歌的社会作用:讽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充分肯定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

基础是建立在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的思想上的;

认为变风、变雅正是国家衰败的现实在文艺上的反映。

4. 诗的体裁和表现方法

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雅颂是对>的分类,赋比兴是对>表现方法的归纳

风---地域上属于某一诸侯国,内容上是以某个人的事来表现其所属国家的风尚

雅---属于整个周王朝,讲整个周王朝王政废兴

颂---歌颂盛德而告之神明

5. >也是从政教美刺角度出发,只能反映汉儒文艺观点,不完全符合>实际。

6. 情志统一说

明确指出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无论情或志,都必须受“礼义”的约束,服从于“礼义”规范。

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结果。

7.>主要是按照汉代的需要对它进行改造,而成为汉代儒家新文艺观的代表性著作。

四、曹丕的>的时代意义

1. 汉魏之交文学思想变化集中反映在曹化父子身上,曹化父子提倡清峻(简约严明,讲究实际)通脱(不受儒家礼义束缚),是针对时俗弊病而出。

2. 曹操主张作家应当博学,并认识到构思的艰苦。

3. 它是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是曹丕的一部重要的政治学术著作。

4. >从分析七子的创作特征出发,论述了许多重要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的中心在论述作家的才性与文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5. 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① 作家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文非一体,解能备善;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创作特点,一个作家只有当他的才能特点和文学体裁特点相统一时,才能发挥其所长,真正有所成就。

② 作家个性和文学创作风格的关系:提倡“文以气为主”(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孟子的“气”---指道德品质修养达到崇高境界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是通过长期学习“礼义”而具有的“配义与

道”的浩然之气。

曹丕的“气”---先天赋予的,没有伦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禀性,属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气。

缺点局限:忽略作家生活实践与艺术修养对创作的影响,过于绝对化。

气:推崇清气---峻爽豪迈(慷慨悲壮、清晰昭明、梗概多气) 反对浊气—凝重沉郁、舒缓柔弱 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先河。

曹丕在论“气”时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

曹丕的文学理论是对建安文学创作特征的总结与概括,不同类型的作品也往往侧重体现其创作个性中的某一方面。

7. 文体区分:四科八种

中国文论史上最早明细区分文体风格分类,并提出具体要求,开启中国文人文体研究之风。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以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8. 文学批评的态度:

发挥王充反对好古贱今思想,批评当时文学批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

批评“文人相轻”“暗于自见”的错误态度,文人要有自知之明;

要求持一种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批评文学。

9. 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文章是真正不朽的事业,可以使作者声名传之于无穷;

文学看作是实际的治国之理与见解;

强调文章写作对个人名扬后世的意义与作用,鼓励文人把全部精力用于文章写作。

影响:由于文章地位空前提高,必然也会对文章写作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从而使文学理论批评的重心由探讨文

学的社会教育作用而转入研究文学本身的创作规律与各类文体的特征,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入,出现

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高潮时期。

10. 时代意义

>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

它宣告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经学时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暂时告终,与以玄学思想为主导的新的文学理论批评时

期的开始。文学理论批评开始由侧重研究文学的外部规律而转向内部规律。

老庄的文艺观和美学观经过玄学的改造与发展在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年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儒家。

11. 曹植的文学思想

从个人成名后世来谈文章的价值;

强调批评者本身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

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文学走向独立自觉的标志理论:>的“诗赋欲丽”,陆机的>“诗缘情”。

五、嵇康的>及其在六朝文论发展中的意义

1. >是一篇杰出的音乐美学论著,也是玄学的文艺美学思想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思

想与文学批评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 >采用辩难的形式来写的分析细密、论述透彻、有一定的思辩色彩。

3. 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的论点是针对>的基本思想而发的,实际是对>的一种批评。

4.“秦客”和“东野主人”的这场辩论正是儒道两家在音乐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方面的一场大辩论。

5. 中心思想:阐明音乐与人的感情不能混为一谈,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6. 音乐美学和文艺思想

① “善于不善”是乐曲声音是否和谐的问题,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所产生的美或不美的感觉,是对乐曲是否和谐的一种反应,与爱憎哀乐无涉

② 音乐的根本属性在于音乐的自然之和,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之美。“和”为音乐之本,音乐之理。音乐的和谐

之美,是音乐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不依赖于人情之哀乐而存在的。音乐艺术美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标准,并不随人情哀乐变化。

③ 对人的哀乐之情来说,音声无常。音乐表现的情感具有不确定性,音乐只是人的感情的一个载体。哀乐之情是先因有某种具体事情的影响而蕴藏于内心。它不过是借音声之和的形式呈现出来。音乐不能兼御群理,总发众性。

8. 心声二物,审美主体的移情作用

① 声音对人确实是有感发作用的,而且这种作用非常之大。但它不是直接引起人的哀乐之情,而是像酒一样使

人兴奋激动、或喜或怒。但是喜还是怒因人而异,没有绝对标准。

② 肯定音乐对人的心理、生理会产生感应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涉及人的感情的具体倾向,也不会产生某种观

念和理性的具体认识,因为音乐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它不可能充分地、全面地模仿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内容。

③ 音乐和人心的联系,在于音乐不论“猛”或“静”,均有其和谐的特点,而这种音声之和能引导和感发人们藏

于内心的哀乐之情,使之显露出来。

④ 局限是将音乐之“感人”与酒之“醉人”相提并论。

9. 音乐之美在“自然之和”,这种“和声”是一种至高的美。圣人假借它来显发自己的平和之心。“移风易俗”乃

是“心”的作用,而非“声”的作用。

10. 音乐之美是人们竭力追求的,嵇康在重视人性自然之外,也要求人性应受礼仪道德规范,而不可放纵。

11. 对“郑声”的态度:从音乐本身来说,是音乐发展过程中音声和谐配合的新发展,是一种新的最美的乐曲,也不体

现某种感情或观念。

12. 意义:>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发展中一篇划时代的重要文献。

① “声无哀乐”说从对音乐本身理论的阐发出发,否定了儒家以>为代表的基本文艺思想。

>正是对>的全面否定,是中国文艺思想发展由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转变的重要标志。 ② “声无哀乐”论的提出与当时玄学思想有十分密切联系。它正是建立在玄学本体论与方法论(言为象蹄,

象为意筌是玄学认识方法论核心)基础上的一种音乐美学思想。

③ “声无哀乐”论的提出重视了音乐艺术形式美的研究,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了当时整个文艺领域对艺术本身特

征的探讨。

13. 嵇康提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时,只是强调声音本身没有哀乐,而没有根本否定音乐与感情之间的联系,没有

否定音乐对人的情绪有作用。他指出,音乐能使人的情绪起“躁”或“静”的变化,能使人的精神发生“专”或“散”的状态。

六、陆机>

1. >沿着>的方向,着重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2. >在涉及文学社会作用时仍持儒家观点,而论创作主要以老庄道家思想为指导。它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侧重讲文学创作的构思和技巧问题,重点问题是如何进行艺术构思。

3.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意”指构思过程中的意,亦即构思中所形成的具体内容。“物”指人的思维活动对象。“文”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意不称物”指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文不逮意”指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

4. 如何进行艺术构思问题

陆机论述了作家在构思前应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才能使艺术构思得以顺利进行,着重强调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内容。当作家进入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后,就能一心一意开始构思活动。

陆机在论述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十分强调灵感的作用,称之为“应感之会”,认为文思之通或塞决定于灵感的有无,灵感获得非人力能左右,应顺乎自然。

5. 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

文学体裁和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① 作为文学作品描写对象的物是本身纷繁复杂的,没有完全相同的;

② 风格多样化又是和作家的个性爱好密切联系着的;

③ 风格不同和文体的特点有关。

6. 创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技巧问题分析

① 结构布局上,强调恰如其分地安排意和辞,即“选义按部,考辞就班”,结构应按照表达内容的需要,采取多种

多样的不同形式;

② 在部署意和辞过程中,重视意的主导作用,以内容为主干,以文辞为枝叶,主张内容和形式统一,情貌一致; ③ 艺术技巧方面,要求构思巧妙,词藻华美,音韵和谐。

7. 文学作品艺术美五标准:应、和、悲、雅、艳

① 应—指音乐上相同声音,曲调之间相互呼应构成的音乐美,借此比喻文学创作上的丰赡之美

② 和—指音乐上不同声音、曲调之间相互配合而构成的和谐音乐美,借此比喻文学创作上丰赡之美要和刚健的

骨气相配合

③ 悲—以音乐上的悲来比喻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反对“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

归。”

④ 雅—指广泛意义上的纯正格调之意(创作中追求新奇是陆机之一大特色)

⑤ 艳—是要求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美

这是陆机文艺思想中反映时代特点的重要表现,也是它突破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表现。

七、葛洪倡导繁富奥博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1. 葛洪是西晋末年到东晋初年的思想家和文学理论批评家,主要著作>内外篇,外篇以儒为主,内篇以道

为主,主要文艺思想集中于外篇之中。

2. 他在许多问题上都突破了儒家的传统观念,反映时代文艺发展的要求,表现了儒道结合的明显特征,中心在:提倡

繁富奥博之义,讲究华艳雕饰。对曹丕之“丽”,陆机之“艳”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发展:

① 他竭力提倡文章的地位和价值,明确主张德行与文章并重,把曹丕的文章价值观提到一个新高度;

② 对贵古贱今的传统观念进行尖锐地批评,鲜明地提出了今胜于古的主张。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

包括文学创作,对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发展产生影响,也成为葛洪提倡宏博富丽的文学之重要理论依据;

③他认为文学发展也是从质朴到华丽逐渐演进的,因此讲究艳丽雕饰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在强调今胜于古、 宏博富丽比简易质朴要好的多。在重视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形式之美

④ 在对待文学语言的看法上,认为应当以雕饰华丽的当世之义来统一文学语言,弃去方言土语

⑤ 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有自己质的规定性,人们审美观点的差异是因为审美主体的主观爱好和不同所致,

客体的美和主体美感不应混同为一

刘勰及

文心雕龙既是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类文体发展史,还是一部古典美学著作.称之为"龙学".

刘勰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而有佛道思想.

文心雕龙一共五十篇,是一部"体大思精",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和严密的组织结构的文学理论著作.

一. 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体系

1. 论文学的本质与起源

关于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在<原道>之中,道是内容,文是形式.道是普遍规律,是哲理性的自然之道,但狭义到人文是指社会政治之道.

2.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神思> <物色>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隐秀>作家神思活动的必然结果

心物关系即主客体关系,隐是意,秀是象,虚静助神思,言不尽意.

①"神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它是指: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最早提出神思的是东晋玄言诗人孙绰)

②刘勰对艺术想象活动的特点作了非常形象的描绘和相当深刻的概括:神与物游.包括两方面:

A.随物婉转:创作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心之婉转附物.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B.与心徘徊:创作过程中客体的描写必须符合与表达主体情意的需要,要以心去驾驭客观事物.

③对于文学创作构思:强调神思活动的展开你需要有虚静的状态

④言不尽意:言指语言文字,意指构思中形成的意象.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出构思中的形成的意象. 3.论文学的风格与题材

<体性><定势><才略><时序>

①作家才性对作品风格有决定性作用

体性:"体"一指文学作品的体裁形式,二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性"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作家的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才,气,学,习.才气是先天的,学习是后天的.重视后天作用,社会实践对作家的的作品有影响.

文学作品风格直接体现的是作家的才性,也就是才性学习的特点.文如其人:作品风格多样化正是作家个性的各不相同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文学风格的八种类型:典雅 远奥 精约 显附 繁缛 壮丽 新奇 轻靡

两两相对的四类:"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

②不同题材对文学的客观要求"循体而成势"

深入探讨文学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体性>主要论述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定势>主要论述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文学风格中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应当统一为完整的整体.

作家要善于选择与自己思想性格,习惯爱好,才能智慧相适应的文体形式来写作,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是文学作品的主客观因素和谐一致,达到"因性以练才"

③不同时代社会环境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文变染手世情"

<才略>论述作家才能风格和时代有密切联系

<时序>对历代文学风格的时代特征做了相当深入而系统的分析

4.论文学作品中的风骨

<风骨>中心是讲文学创作中风骨与辞采的关系,应以风骨为主,辞采为辅.

风:作家思想感情,精神气质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气度风貌

骨:指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所显示出来的义理充足,正气凛然的力量

风骨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要求.风清骨峻和辞采华美是刘勰对精神风貌美与物质形式美的美学要求. 5.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 <情采>

以质为主,文质并重."文附质,质附文"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强调内容的决定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与内容"舒文载实"

6.论文学作品的而写作技巧<总书,附会,熔裁,声律,章句>

7.论文学的批评与欣赏

<知音>是专门讨论文学的批评与鉴赏的问题的

文学的批评与鉴赏是由读者首先感受到艺术形象的而感染,然后再深入一部去体会作家的主观情志.

①主观片面的文学批评原因:贵古贱今 崇己抑人 信伪迷真

②正确的文学批评: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

③方法:

A.批评者本人必须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水平

B懂得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六观"是分析文学作品优劣的方法:

位体: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与他所包含的情理是否相互契合

置辞:文辞运用是否能充分表达内容

通变: 文学作品在继承和革新方面是否做到了在通的基础上有变

奇正:作品内容是否纯正,形式是否华美,两者安排是否妥当

事义:考察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而客观内容与作家主观情志是否和谐统一

宫商:文学作品声律是否做到有和,韵之美

C.关键是能够"见异"

要掌握作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独创性特点,以及它不同于其他作家作品的特征.

8.论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原道><征圣><宗经>讲"通",<正纬><辨骚>讲"变",通变思想及革新思想贯穿全书. 文学与时代有关:建安文学的慷慨悲怆与战乱频繁有关

文学与统治者提倡有关:建安文学与曹氏父子喜爱文学有关

二.地位与作用

1.比较全面的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传统,对后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因此在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文心雕龙不仅对齐梁以前的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中的成果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而且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对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文学的构思与创作,文学体裁与风格等都做了相当深入地分析.后来许多文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文心雕龙中都可以找到雏形.例如:

言外之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传统,最早由刘勰提出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幻中有真,夸不失实"最早也见于<辨骚>

3.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最具代表性的权威著作

锺嵘<诗品>

<诗品>与<文心雕龙>并称为文论史上的"双星"

锺嵘思想倾向与老庄玄学思想及王弼的易学思想.

锺嵘在<诗品序>中尖锐地批判了但是滥用典故,排比声律之弊.

<诗品>只限收录五言诗,同时网罗五言诗人,不但明辨其源流清浊,而且还评析其优劣得失.

诗品主要是诗歌评论,着重对五言诗人分等逐个进行评述.全书把自汉迄梁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除古诗外,列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他对这些诗人及其作品的而成就高下,艺术风貌特征进行了总体性评论,并且区分了流派及各自渊源关系.

一.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概言之为:感情论 自然论 滋味论 比兴论 风骨论

(一)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

1.诗歌乃至整个文艺与作者主体心灵的关系.文艺作品都是作者主体心灵也就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在表现. 诗歌是体现人的性灵的,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要内容的

2.造成诗人性情摇荡的原因是由于外界事物对诗人的感发触动,即"物之感人".诗歌产生的根源乃在于外界事物对人的感情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特别强调要抒发"怨"情,主张对现实黑暗和政治腐朽表示不满与愤激,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讽刺批评. 诗歌不仅是人们内在感情的宣泄,也是医治人的精神苦闷,抚慰人的心灵创伤的良药.

(二)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

1.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提倡自然之美.

2.在中品和下品序中对当时创作中追求堆砌典故和讲究苛繁声律的弊病提出批评.指出原因在于:混淆了文学艺术和一般非艺术文章的区别.

3."直寻"指用直接客观的形象来描绘诗人有感于外界事物所激起的感情,不排斥创作中的理性参与,但必须以直接可感的形象作为主体,使之作用于接受者的感官,进而感染震撼其心灵.

4.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是锺嵘对诗歌创作艺术美的基本要求.自然英旨即没有雕琢痕迹的自然真美.

(三)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

1.论五言诗是以建安文学为最高典范的.把建安风力作为五言诗应该达到的艺术标准.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采"只有风力与丹采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2.建安风力实际是建安文学的特征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①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而且在艺术表现上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②建安文学中许多著名诗篇都是直接抒写即目所见,真实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③建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④建安文学在艺术形象上的塑造方面有十分明朗简洁的风格,而没有纤巧调式的弊病

(四)从艺术特征角度对赋比兴重新解释

"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1.兴在三者中地位最高.兴:因为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蔽地寄寓于形象的描写中,需要读者去联想体味,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丰富,补充,从而感受到有无穷的余味.是一种象征性表现手法.

2.比:借助于具体物象来比喻诗人的心志,也是从文学创作是寓心意情志于生动的艺术形象中来解释的 3.诗歌艺术形象特征的概括:指事造物,穷情写物

(五)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

1.锺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轮式的诗歌评论家

2."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只有滋味者也".之所以有滋味,正是由于"指事造物,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滋味的来源在于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

3.怎样才能使诗歌产生令人品味无穷的滋味: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综合运用兴比赋三种创作方法 4.锺嵘的滋味论既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

5.其他重要条件:是否吟咏性情,起到感荡心灵的作用,有没有自然英旨之美,是否风力丹采具备

二.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

1.按照创作特点及渊源,他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

诗经:①受小雅影响的诗人较少有阮籍,其特点是怨雅而温柔

②受国风影响较多,其特点是怨雅而悲壮,分为古诗和曹植两个分支

A古诗一系典怨,重气,文辞较为质朴

B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a.陆机:才高词赡,举体华美

b.谢灵运

楚辞:整个创作特点:怨而愤,悲而少壮

李陵:文多凄怆,缠绵悱恻

A班婕妤:词旨清捷,怨深文绮,的怨妇之致

B王璨: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

C曹丕:忧怨缠绵

2.锺嵘对历代五言诗的评论,在分析是人的创作特色方面,是很精到的.既深入地阐明了他们的优点,长处,也指出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

批评史(下)

一、北宋前期文学理论批评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

欧阳修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思想,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见解。“穷”指政治上的穷达之‘穷’。 欧阳修著有>,是以诗话为名的最早一部诗话著作。

三、严羽>

1. 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表面讲诗与禅的关系,以禅喻诗,其实中心在探讨宋代诗歌创作和理论批

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它提出的理论观点都针对江西诗派的弊病。

2. 严羽“别材”、“别趣”说是针对宋诗弊病提出的。“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审美直觉力、艺术想象

力),“别趣”指诗歌有和一般说理、议论文章不同的特别的审美趣味,是衡量诗歌优劣的标准。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3. 严羽归纳诗歌艺术的特点为“兴趣”二字,“兴”指作品本身带有的作家的感情,“趣”指审美趣味。

4. 严羽重在兴趣,以妙悟言诗,诗学思想是以盛唐为法。

5. 他对诗歌创作要求: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美,有抑扬顿挫

的诗歌格律美。

四、元好问的>三十首

1. 他以诗中疏凿手自居,在创作动机和创作态度上,强调言为心生,抒写真情,排斥一切矫伪虚滥之情; 在创作精神上,主张诗人秉承风雅传统,追求雅正诗风,反对求新出奇,浮艳险怪作风;

在诗歌风格上崇尚自然天成,力诋夸多斗靡、模拟造作、苦吟雕琢等形式主义倾向;

在审美倾向上推崇刚健豪迈诗风与壮美诗景,反对柔靡闲弱诗风。

2. 他对阮籍>和陈子昂>诗评价很高: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磈磊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五、李贽的“童心说”

1. 李贽是体现人性觉醒、思想解放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2. 他的文艺思想核心是提倡“真情”,反对“假理”,“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心”指人的自然之性。

3. 他的观念是针对道学家所崇奉封建礼教、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而说的,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了理

学桎梏的人性之美,方为最美之佳作。

4. 他反对“代圣贤立言”,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进行虚伪的仁义道德说教,而应当是人们郁结于胸中的真

情实感不得不发之产物,是内心“绝假纯真”的“童心”之流露。

六、叶燮>的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1. >是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

2. 他的诗学思想:反对复古模拟和强调发展变化的“正变”说,变而复兴,兴而复正;推崇杜甫、韩愈和提倡“温

柔敦厚”;论诗歌的理、事、情三要素,认为诗歌创作主体方面有才、胆、识、力四要素,客体方面则有理、事、情三要素;强调创作主体要有高尚而广阔的“胸襟”,这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础等。

理---事物产生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事---“理”发生后,就表现为一定的具体的“事”

情---每一事物又有它自己特殊的情状

才---作家艺术地表现生活、描绘自然事物的才能,认识和把握宇宙间各种事物,并能发现其独特之处的才能。 胆---作家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不囿于一般流行之见,善于提出具有独创性新见的胆略

识---作家辨认事物理、事、情的能力,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点的能力(四要素中最重要)

力---作家艺术功力和气魄

七、李渔>

他是著名的戏剧、小说作家,也是戏剧理论批评家,在>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有关戏剧的文学剧本创作、演员的表演艺术以及导演艺术等重要问题。

八、金圣叹以性格论评小说创作

批评史(上)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1. 殷璠“兴象论”

“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 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

“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

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

2. 王昌龄“诗境论”

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

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

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以>本>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

3. 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他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

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以诗论诗,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 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

4. 皎然“取境说”

“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境神王,佳句纵横”。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仍是在天真自然,有象外之奇,有飞动之貌,写冥奥之思,若不思而得。

皎然在>、>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云“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

5. 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他

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

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

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必须做到“思与境偕”。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

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6. 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

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7. 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

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他在>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

“兴”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指寄托,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风骨”指“汉魏风骨”,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

一、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

群体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

2. 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是“泛爱众”,

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

3. 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兴”指感受,要求修身必先学

诗。“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陶染,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及内心世界,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 >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如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赋诗言志。(以“诗教”为核心

的文学观)

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尽善尽美”“以中和为美”。

5.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感发意志”,指诗歌生

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壮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孔子思想中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

6. 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

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唯信辞巧”

“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起着主导作用。

7. 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他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以仁义

为特点的高尚品德品质,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而郑声容易诱发私欲,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

8. 孟子思想: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

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基础上。“乐”指快乐之乐,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

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理论依据--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

孟子尊敬古乐,发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问题,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一是要施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即读者之意。 孟子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必须要能“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孟子“知言养气”说---提倡“浩然之气”,认为能够具有“美”“大”“圣”“神”的高度人格美的人亦即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他认为志、气、言有密切关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9. 荀子思想---“天行有常”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提出

了“人定胜天”,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

政治上--“法后王”、隆礼尊法、王道与霸道。认为“后王”所作所为乃是对“先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对待“五经”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要向现实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

荀子指出人性本恶,提倡学习,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

荀子提出的“全”“粹”的美的境界,认为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

荀子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发明,不能唯以复古为尚。

荀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 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他认为文学是明道的,表现在荀子的道既是社会政治之道,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明道与言志的结合,亦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荀子在认为文学批评中应以“道”作为基本标准,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他强调,言辞应当符合于辨说的需要,辨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而人的内心意图应当符合于“道”。

荀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指导现实。

荀子对文艺和政治关系做过系统的论述,>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提出了“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他还全面阐述了礼乐关系,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他还提出了“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他的文学观是诗、乐、礼三位一体的。

10. “中和”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虚静、玄览是道家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

11. 道家之道--自然之道 老子庄子一虚一实 审美角度—大美全美、见素抱朴、以真为美、自然

12. 老子对文艺、美学的贡献:对“象”和“虚静”的论述。两方面都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

基础上。

老子认为“天地母,万物宗”,宇宙万物本源为“道”,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持否定态度。他要求的是完全摒弃认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

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要有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象征,才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是朴素唯物观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老子认为要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才能进入“道”的境界。

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他要求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

13.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对“人为”的一切均持否定态度,对“天然”的事物给予了最大的

肯定。

庄子哲学上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就是“无有”,强调要尊重客观事物存在的内在规律,否认人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得出了人只能消极地顺应自然。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在人性发展上以共性束缚个性。

庄子论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达到在精神上与“道”合一的问题。

庄子>将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

庄子的“无乐之乐”“解衣磅礴”“言意之表”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要达到此境界创作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必须达到“物化”的状态。

“虚静”是庄子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它要求“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方法是“心斋”“坐忘”,即排斥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它可以使人进入到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处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发展规律。

庄子把“虚静”看做是人的认识的最高阶段,它重在内心体察领悟,不重在思辨的理论探索。(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

用“虚静”、“物化”(艺术创作论)来要求艺术创造,是中国古代论艺术创造的首要标准。“物化”之要害是使主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

庄子—“得意忘言”论,言意关系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儒家强调努力运用语言去充分地表达思维内容以达到最精确的程度。而道家主张“不言之教”,认为言不能尽意,圣人之意无法言传。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文字只是表达人们思维内容的象征性符号而已,是暗示人们去领会“意”的一种工具,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

庄子认为象为言、意的桥梁---他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于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引起对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许多更加丰富复杂的思维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要沿着它所比喻象征暗示的方向,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去补充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内容,这就是“得意忘言”的真正意义所在。(尚意会,重直觉,主妙悟)

庄子对形神关系的看法:重神轻形,认为精神和形体是可以分离的.他强调了美在神不在形,缺点是过分贬低了形的作用,实际上形神不能分离、对立。

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他要求艺术描写理想,而不是描写现实。他认为“道”是超现实的,不能通过描绘现实来体现,只能借助于暗示、象征的方法让人们去领悟。他常常用具体的、现实的内容来象征理想的、超现实的境界的。

庄子---寓言指凭借故事说明道理,重言指庄重之理,卮言指游离之言。

>是一种带有朦胧色彩的象征主义,可以用最具体、现实的内容来象征超现实的理想。

14. 中国古代论艺术创作理论的重要特点:从主体入手讲到与客体的结合。

15. 中国古代儒、道文学思想比较

16. 墨家功利主义文学观

墨家在文艺上与儒家对立,认为文艺对社会只能起消极破坏作用,主张“先质而后文”。

墨子在>中不否定文艺的美及其娱乐作用,强调文艺首先必须服务于功利的目的。他在美学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了狭隘的功利主义色彩。

墨家口号“兼爱”“非攻”。

17. 商鞅和韩非的法家文学观

法家反对儒家的仁义礼乐,反对以文艺服务于政治教化的主张,对文艺也持功利主义观点,强调文艺必须服从于法治的需要。

商鞅把言谈、文学看作是与法治相对立的。

韩非并不一概反对文艺,他肯定利于法治的文艺,他提出要以法治、功用作为衡量一切言谈、文学之标准。 韩非的文学观:重质而不重文,认为外在形式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内在之质,而质的价值在于实用。他把事物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错误的。韩非的思想接近于现实主义。

18. >包括十篇:>、>、>各有上下两篇,>>>>各一篇,

又称“十翼”,都是解释和阐述>的。

>体现的与文学有关的重要思想:“象”与“物”的关系;阳刚与阴柔;发展变化的观念;“修辞立其诚”。

19. >的“发愤抒情”说

屈原对现实采取积极入世态度。

>强调通过“抒情”而达到“言志”的目的,艺术表现上以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为主,运用赋比兴表现方法,以夸张比喻为主。

>和>在艺术上存在继承发展关系,但和>的艺术表现完全不同。

>侧重强调人工修饰之美。屈原更喜欢浓重的、鲜艳的色彩之美。

三、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

㈠ 汉代儒家文艺观历史变化的表现:

1. 保守性增强,批评性减弱。

① 强调对上层统治者及其政治措施的批评,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黑暗社会的揭发,不能

越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不能触及统治者地位和妨害封建秩序的稳固,严格遵守“礼义”界限。“温柔敦厚”的“诗教”使文学变成了儒家经学附庸

② 复古主义与述而不作的倾向复活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 神学迷信色彩加重。

2. 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科学的、积极的、进步的内容,作了更加深入系统的阐述,充实了许多新内容,使之更

趋成熟完整。

① 美刺谏讽说的明确提出,对“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阐述

② 对诗歌本质认识深化,把志和情紧密结合起来,对文学的抒情特性有了极为充分的论说

③ 进一步明确了文学和现实、文学和时代的关系

④ 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物感说

3. >>是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

㈡ >

1. >是西汉儒生对先秦礼仪制度的论述。

2.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是儒家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

3. >的基本思想来自荀子的>,书中对声、音、乐概念各有不同内容:

声---组成乐曲的不同声音因素,如宫、商、角、徵、羽五声

音---音乐的乐曲 乐---配有歌、舞的诗、乐、舞统一体

4. >的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完全相通,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影响,主要有:

① 音乐的本源---音乐的产生在于人心感物;音乐本源论:物--心--声--音--乐;强调了外物对内心的感化作用 ②音乐的作用

声--音--乐--心--物(音乐--人心--治道的公式具体化);

[音乐的功用在于治心,它使人欲无穷的人性得到节制,而不至于产生悖逆作伪之心,达到改恶从善目的;]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音乐乃是王道政治(分为礼、乐、刑、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文艺和社会政治的密切关系;]

礼乐关系:“礼以节外,乐以和内”.[礼从外面节制人的言论行动,使之合乎封建等级的礼仪制度与相应的道德规范,乐从内心起调和感化作用,使之从心灵深处、思想感情上自觉遵循礼义的要求;]

礼乐相互配合,目的都是建立王道政治。礼乐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合乎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

以五声比附“君臣民事物”,音乐对自然界有神奇玄妙的作用。

③音乐的创作

音乐创作必须具有高度真实性,音乐应当是人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中西真实论:中方重于强调作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一致;西方艺术论真实注重艺术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一致。

>对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作了具体分析。把音乐作品的构成分为本、象、饰三部分。

㈢ >

1. 集中汉对诗经基本看法和见解,反映了汉人为适应统治需要的主观性理解。它的主要思想内容为:

2. 诗歌的创作原则及对风格的要求

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诗歌创作要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绝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 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必须主文而谲谏,以十分委婉的方式,在统治者所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批评;

3. 诗歌的社会作用:讽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充分肯定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

基础是建立在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的思想上的;

认为变风、变雅正是国家衰败的现实在文艺上的反映。

4. 诗的体裁和表现方法

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雅颂是对>的分类,赋比兴是对>表现方法的归纳

风---地域上属于某一诸侯国,内容上是以某个人的事来表现其所属国家的风尚

雅---属于整个周王朝,讲整个周王朝王政废兴

颂---歌颂盛德而告之神明

5. >也是从政教美刺角度出发,只能反映汉儒文艺观点,不完全符合>实际。

6. 情志统一说

明确指出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无论情或志,都必须受“礼义”的约束,服从于“礼义”规范。

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结果。

7.>主要是按照汉代的需要对它进行改造,而成为汉代儒家新文艺观的代表性著作。

四、曹丕的>的时代意义

1. 汉魏之交文学思想变化集中反映在曹化父子身上,曹化父子提倡清峻(简约严明,讲究实际)通脱(不受儒家礼义束缚),是针对时俗弊病而出。

2. 曹操主张作家应当博学,并认识到构思的艰苦。

3. 它是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是曹丕的一部重要的政治学术著作。

4. >从分析七子的创作特征出发,论述了许多重要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的中心在论述作家的才性与文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5. 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① 作家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文非一体,解能备善;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创作特点,一个作家只有当他的才能特点和文学体裁特点相统一时,才能发挥其所长,真正有所成就。

② 作家个性和文学创作风格的关系:提倡“文以气为主”(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孟子的“气”---指道德品质修养达到崇高境界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是通过长期学习“礼义”而具有的“配义与

道”的浩然之气。

曹丕的“气”---先天赋予的,没有伦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禀性,属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气。

缺点局限:忽略作家生活实践与艺术修养对创作的影响,过于绝对化。

气:推崇清气---峻爽豪迈(慷慨悲壮、清晰昭明、梗概多气) 反对浊气—凝重沉郁、舒缓柔弱 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先河。

曹丕在论“气”时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

曹丕的文学理论是对建安文学创作特征的总结与概括,不同类型的作品也往往侧重体现其创作个性中的某一方面。

7. 文体区分:四科八种

中国文论史上最早明细区分文体风格分类,并提出具体要求,开启中国文人文体研究之风。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以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8. 文学批评的态度:

发挥王充反对好古贱今思想,批评当时文学批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

批评“文人相轻”“暗于自见”的错误态度,文人要有自知之明;

要求持一种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批评文学。

9. 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文章是真正不朽的事业,可以使作者声名传之于无穷;

文学看作是实际的治国之理与见解;

强调文章写作对个人名扬后世的意义与作用,鼓励文人把全部精力用于文章写作。

影响:由于文章地位空前提高,必然也会对文章写作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从而使文学理论批评的重心由探讨文

学的社会教育作用而转入研究文学本身的创作规律与各类文体的特征,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入,出现

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高潮时期。

10. 时代意义

>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

它宣告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经学时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暂时告终,与以玄学思想为主导的新的文学理论批评时

期的开始。文学理论批评开始由侧重研究文学的外部规律而转向内部规律。

老庄的文艺观和美学观经过玄学的改造与发展在魏晋南北朝这四百年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儒家。

11. 曹植的文学思想

从个人成名后世来谈文章的价值;

强调批评者本身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

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文学走向独立自觉的标志理论:>的“诗赋欲丽”,陆机的>“诗缘情”。

五、嵇康的>及其在六朝文论发展中的意义

1. >是一篇杰出的音乐美学论著,也是玄学的文艺美学思想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思

想与文学批评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 >采用辩难的形式来写的分析细密、论述透彻、有一定的思辩色彩。

3. 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的论点是针对>的基本思想而发的,实际是对>的一种批评。

4.“秦客”和“东野主人”的这场辩论正是儒道两家在音乐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方面的一场大辩论。

5. 中心思想:阐明音乐与人的感情不能混为一谈,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6. 音乐美学和文艺思想

① “善于不善”是乐曲声音是否和谐的问题,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所产生的美或不美的感觉,是对乐曲是否和谐的一种反应,与爱憎哀乐无涉

② 音乐的根本属性在于音乐的自然之和,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之美。“和”为音乐之本,音乐之理。音乐的和谐

之美,是音乐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不依赖于人情之哀乐而存在的。音乐艺术美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标准,并不随人情哀乐变化。

③ 对人的哀乐之情来说,音声无常。音乐表现的情感具有不确定性,音乐只是人的感情的一个载体。哀乐之情是先因有某种具体事情的影响而蕴藏于内心。它不过是借音声之和的形式呈现出来。音乐不能兼御群理,总发众性。

8. 心声二物,审美主体的移情作用

① 声音对人确实是有感发作用的,而且这种作用非常之大。但它不是直接引起人的哀乐之情,而是像酒一样使

人兴奋激动、或喜或怒。但是喜还是怒因人而异,没有绝对标准。

② 肯定音乐对人的心理、生理会产生感应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涉及人的感情的具体倾向,也不会产生某种观

念和理性的具体认识,因为音乐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它不可能充分地、全面地模仿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内容。

③ 音乐和人心的联系,在于音乐不论“猛”或“静”,均有其和谐的特点,而这种音声之和能引导和感发人们藏

于内心的哀乐之情,使之显露出来。

④ 局限是将音乐之“感人”与酒之“醉人”相提并论。

9. 音乐之美在“自然之和”,这种“和声”是一种至高的美。圣人假借它来显发自己的平和之心。“移风易俗”乃

是“心”的作用,而非“声”的作用。

10. 音乐之美是人们竭力追求的,嵇康在重视人性自然之外,也要求人性应受礼仪道德规范,而不可放纵。

11. 对“郑声”的态度:从音乐本身来说,是音乐发展过程中音声和谐配合的新发展,是一种新的最美的乐曲,也不体

现某种感情或观念。

12. 意义:>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发展中一篇划时代的重要文献。

① “声无哀乐”说从对音乐本身理论的阐发出发,否定了儒家以>为代表的基本文艺思想。

>正是对>的全面否定,是中国文艺思想发展由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转变的重要标志。 ② “声无哀乐”论的提出与当时玄学思想有十分密切联系。它正是建立在玄学本体论与方法论(言为象蹄,

象为意筌是玄学认识方法论核心)基础上的一种音乐美学思想。

③ “声无哀乐”论的提出重视了音乐艺术形式美的研究,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了当时整个文艺领域对艺术本身特

征的探讨。

13. 嵇康提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时,只是强调声音本身没有哀乐,而没有根本否定音乐与感情之间的联系,没有

否定音乐对人的情绪有作用。他指出,音乐能使人的情绪起“躁”或“静”的变化,能使人的精神发生“专”或“散”的状态。

六、陆机>

1. >沿着>的方向,着重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2. >在涉及文学社会作用时仍持儒家观点,而论创作主要以老庄道家思想为指导。它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侧重讲文学创作的构思和技巧问题,重点问题是如何进行艺术构思。

3.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意”指构思过程中的意,亦即构思中所形成的具体内容。“物”指人的思维活动对象。“文”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意不称物”指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文不逮意”指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

4. 如何进行艺术构思问题

陆机论述了作家在构思前应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才能使艺术构思得以顺利进行,着重强调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内容。当作家进入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后,就能一心一意开始构思活动。

陆机在论述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十分强调灵感的作用,称之为“应感之会”,认为文思之通或塞决定于灵感的有无,灵感获得非人力能左右,应顺乎自然。

5. 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

文学体裁和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① 作为文学作品描写对象的物是本身纷繁复杂的,没有完全相同的;

② 风格多样化又是和作家的个性爱好密切联系着的;

③ 风格不同和文体的特点有关。

6. 创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技巧问题分析

① 结构布局上,强调恰如其分地安排意和辞,即“选义按部,考辞就班”,结构应按照表达内容的需要,采取多种

多样的不同形式;

② 在部署意和辞过程中,重视意的主导作用,以内容为主干,以文辞为枝叶,主张内容和形式统一,情貌一致; ③ 艺术技巧方面,要求构思巧妙,词藻华美,音韵和谐。

7. 文学作品艺术美五标准:应、和、悲、雅、艳

① 应—指音乐上相同声音,曲调之间相互呼应构成的音乐美,借此比喻文学创作上的丰赡之美

② 和—指音乐上不同声音、曲调之间相互配合而构成的和谐音乐美,借此比喻文学创作上丰赡之美要和刚健的

骨气相配合

③ 悲—以音乐上的悲来比喻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反对“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

归。”

④ 雅—指广泛意义上的纯正格调之意(创作中追求新奇是陆机之一大特色)

⑤ 艳—是要求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美

这是陆机文艺思想中反映时代特点的重要表现,也是它突破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表现。

七、葛洪倡导繁富奥博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1. 葛洪是西晋末年到东晋初年的思想家和文学理论批评家,主要著作>内外篇,外篇以儒为主,内篇以道

为主,主要文艺思想集中于外篇之中。

2. 他在许多问题上都突破了儒家的传统观念,反映时代文艺发展的要求,表现了儒道结合的明显特征,中心在:提倡

繁富奥博之义,讲究华艳雕饰。对曹丕之“丽”,陆机之“艳”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发展:

① 他竭力提倡文章的地位和价值,明确主张德行与文章并重,把曹丕的文章价值观提到一个新高度;

② 对贵古贱今的传统观念进行尖锐地批评,鲜明地提出了今胜于古的主张。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

包括文学创作,对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发展产生影响,也成为葛洪提倡宏博富丽的文学之重要理论依据;

③他认为文学发展也是从质朴到华丽逐渐演进的,因此讲究艳丽雕饰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在强调今胜于古、 宏博富丽比简易质朴要好的多。在重视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形式之美

④ 在对待文学语言的看法上,认为应当以雕饰华丽的当世之义来统一文学语言,弃去方言土语

⑤ 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有自己质的规定性,人们审美观点的差异是因为审美主体的主观爱好和不同所致,

客体的美和主体美感不应混同为一

刘勰及

文心雕龙既是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类文体发展史,还是一部古典美学著作.称之为"龙学".

刘勰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而有佛道思想.

文心雕龙一共五十篇,是一部"体大思精",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和严密的组织结构的文学理论著作.

一. 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体系

1. 论文学的本质与起源

关于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在<原道>之中,道是内容,文是形式.道是普遍规律,是哲理性的自然之道,但狭义到人文是指社会政治之道.

2.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神思> <物色>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隐秀>作家神思活动的必然结果

心物关系即主客体关系,隐是意,秀是象,虚静助神思,言不尽意.

①"神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它是指: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最早提出神思的是东晋玄言诗人孙绰)

②刘勰对艺术想象活动的特点作了非常形象的描绘和相当深刻的概括:神与物游.包括两方面:

A.随物婉转:创作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心之婉转附物.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B.与心徘徊:创作过程中客体的描写必须符合与表达主体情意的需要,要以心去驾驭客观事物.

③对于文学创作构思:强调神思活动的展开你需要有虚静的状态

④言不尽意:言指语言文字,意指构思中形成的意象.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出构思中的形成的意象. 3.论文学的风格与题材

<体性><定势><才略><时序>

①作家才性对作品风格有决定性作用

体性:"体"一指文学作品的体裁形式,二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性"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作家的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才,气,学,习.才气是先天的,学习是后天的.重视后天作用,社会实践对作家的的作品有影响.

文学作品风格直接体现的是作家的才性,也就是才性学习的特点.文如其人:作品风格多样化正是作家个性的各不相同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文学风格的八种类型:典雅 远奥 精约 显附 繁缛 壮丽 新奇 轻靡

两两相对的四类:"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

②不同题材对文学的客观要求"循体而成势"

深入探讨文学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体性>主要论述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定势>主要论述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文学风格中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应当统一为完整的整体.

作家要善于选择与自己思想性格,习惯爱好,才能智慧相适应的文体形式来写作,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是文学作品的主客观因素和谐一致,达到"因性以练才"

③不同时代社会环境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文变染手世情"

<才略>论述作家才能风格和时代有密切联系

<时序>对历代文学风格的时代特征做了相当深入而系统的分析

4.论文学作品中的风骨

<风骨>中心是讲文学创作中风骨与辞采的关系,应以风骨为主,辞采为辅.

风:作家思想感情,精神气质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气度风貌

骨:指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所显示出来的义理充足,正气凛然的力量

风骨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要求.风清骨峻和辞采华美是刘勰对精神风貌美与物质形式美的美学要求. 5.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 <情采>

以质为主,文质并重."文附质,质附文"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强调内容的决定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与内容"舒文载实"

6.论文学作品的而写作技巧<总书,附会,熔裁,声律,章句>

7.论文学的批评与欣赏

<知音>是专门讨论文学的批评与鉴赏的问题的

文学的批评与鉴赏是由读者首先感受到艺术形象的而感染,然后再深入一部去体会作家的主观情志.

①主观片面的文学批评原因:贵古贱今 崇己抑人 信伪迷真

②正确的文学批评: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

③方法:

A.批评者本人必须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水平

B懂得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六观"是分析文学作品优劣的方法:

位体: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与他所包含的情理是否相互契合

置辞:文辞运用是否能充分表达内容

通变: 文学作品在继承和革新方面是否做到了在通的基础上有变

奇正:作品内容是否纯正,形式是否华美,两者安排是否妥当

事义:考察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而客观内容与作家主观情志是否和谐统一

宫商:文学作品声律是否做到有和,韵之美

C.关键是能够"见异"

要掌握作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独创性特点,以及它不同于其他作家作品的特征.

8.论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原道><征圣><宗经>讲"通",<正纬><辨骚>讲"变",通变思想及革新思想贯穿全书. 文学与时代有关:建安文学的慷慨悲怆与战乱频繁有关

文学与统治者提倡有关:建安文学与曹氏父子喜爱文学有关

二.地位与作用

1.比较全面的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传统,对后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因此在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文心雕龙不仅对齐梁以前的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中的成果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而且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对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文学的构思与创作,文学体裁与风格等都做了相当深入地分析.后来许多文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文心雕龙中都可以找到雏形.例如:

言外之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传统,最早由刘勰提出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幻中有真,夸不失实"最早也见于<辨骚>

3.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最具代表性的权威著作

锺嵘<诗品>

<诗品>与<文心雕龙>并称为文论史上的"双星"

锺嵘思想倾向与老庄玄学思想及王弼的易学思想.

锺嵘在<诗品序>中尖锐地批判了但是滥用典故,排比声律之弊.

<诗品>只限收录五言诗,同时网罗五言诗人,不但明辨其源流清浊,而且还评析其优劣得失.

诗品主要是诗歌评论,着重对五言诗人分等逐个进行评述.全书把自汉迄梁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除古诗外,列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他对这些诗人及其作品的而成就高下,艺术风貌特征进行了总体性评论,并且区分了流派及各自渊源关系.

一.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

概言之为:感情论 自然论 滋味论 比兴论 风骨论

(一)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

1.诗歌乃至整个文艺与作者主体心灵的关系.文艺作品都是作者主体心灵也就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在表现. 诗歌是体现人的性灵的,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要内容的

2.造成诗人性情摇荡的原因是由于外界事物对诗人的感发触动,即"物之感人".诗歌产生的根源乃在于外界事物对人的感情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特别强调要抒发"怨"情,主张对现实黑暗和政治腐朽表示不满与愤激,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讽刺批评. 诗歌不仅是人们内在感情的宣泄,也是医治人的精神苦闷,抚慰人的心灵创伤的良药.

(二)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

1.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提倡自然之美.

2.在中品和下品序中对当时创作中追求堆砌典故和讲究苛繁声律的弊病提出批评.指出原因在于:混淆了文学艺术和一般非艺术文章的区别.

3."直寻"指用直接客观的形象来描绘诗人有感于外界事物所激起的感情,不排斥创作中的理性参与,但必须以直接可感的形象作为主体,使之作用于接受者的感官,进而感染震撼其心灵.

4.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是锺嵘对诗歌创作艺术美的基本要求.自然英旨即没有雕琢痕迹的自然真美.

(三)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

1.论五言诗是以建安文学为最高典范的.把建安风力作为五言诗应该达到的艺术标准.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采"只有风力与丹采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2.建安风力实际是建安文学的特征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①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而且在艺术表现上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②建安文学中许多著名诗篇都是直接抒写即目所见,真实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③建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④建安文学在艺术形象上的塑造方面有十分明朗简洁的风格,而没有纤巧调式的弊病

(四)从艺术特征角度对赋比兴重新解释

"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1.兴在三者中地位最高.兴:因为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蔽地寄寓于形象的描写中,需要读者去联想体味,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丰富,补充,从而感受到有无穷的余味.是一种象征性表现手法.

2.比:借助于具体物象来比喻诗人的心志,也是从文学创作是寓心意情志于生动的艺术形象中来解释的 3.诗歌艺术形象特征的概括:指事造物,穷情写物

(五)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

1.锺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轮式的诗歌评论家

2."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只有滋味者也".之所以有滋味,正是由于"指事造物,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滋味的来源在于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

3.怎样才能使诗歌产生令人品味无穷的滋味: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综合运用兴比赋三种创作方法 4.锺嵘的滋味论既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

5.其他重要条件:是否吟咏性情,起到感荡心灵的作用,有没有自然英旨之美,是否风力丹采具备

二.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

1.按照创作特点及渊源,他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

诗经:①受小雅影响的诗人较少有阮籍,其特点是怨雅而温柔

②受国风影响较多,其特点是怨雅而悲壮,分为古诗和曹植两个分支

A古诗一系典怨,重气,文辞较为质朴

B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a.陆机:才高词赡,举体华美

b.谢灵运

楚辞:整个创作特点:怨而愤,悲而少壮

李陵:文多凄怆,缠绵悱恻

A班婕妤:词旨清捷,怨深文绮,的怨妇之致

B王璨: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

C曹丕:忧怨缠绵

2.锺嵘对历代五言诗的评论,在分析是人的创作特色方面,是很精到的.既深入地阐明了他们的优点,长处,也指出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

批评史(下)

一、北宋前期文学理论批评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

欧阳修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思想,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见解。“穷”指政治上的穷达之‘穷’。 欧阳修著有>,是以诗话为名的最早一部诗话著作。

三、严羽>

1. 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表面讲诗与禅的关系,以禅喻诗,其实中心在探讨宋代诗歌创作和理论批

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它提出的理论观点都针对江西诗派的弊病。

2. 严羽“别材”、“别趣”说是针对宋诗弊病提出的。“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审美直觉力、艺术想象

力),“别趣”指诗歌有和一般说理、议论文章不同的特别的审美趣味,是衡量诗歌优劣的标准。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3. 严羽归纳诗歌艺术的特点为“兴趣”二字,“兴”指作品本身带有的作家的感情,“趣”指审美趣味。

4. 严羽重在兴趣,以妙悟言诗,诗学思想是以盛唐为法。

5. 他对诗歌创作要求: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美,有抑扬顿挫

的诗歌格律美。

四、元好问的>三十首

1. 他以诗中疏凿手自居,在创作动机和创作态度上,强调言为心生,抒写真情,排斥一切矫伪虚滥之情; 在创作精神上,主张诗人秉承风雅传统,追求雅正诗风,反对求新出奇,浮艳险怪作风;

在诗歌风格上崇尚自然天成,力诋夸多斗靡、模拟造作、苦吟雕琢等形式主义倾向;

在审美倾向上推崇刚健豪迈诗风与壮美诗景,反对柔靡闲弱诗风。

2. 他对阮籍>和陈子昂>诗评价很高: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磈磊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五、李贽的“童心说”

1. 李贽是体现人性觉醒、思想解放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2. 他的文艺思想核心是提倡“真情”,反对“假理”,“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心”指人的自然之性。

3. 他的观念是针对道学家所崇奉封建礼教、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而说的,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了理

学桎梏的人性之美,方为最美之佳作。

4. 他反对“代圣贤立言”,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进行虚伪的仁义道德说教,而应当是人们郁结于胸中的真

情实感不得不发之产物,是内心“绝假纯真”的“童心”之流露。

六、叶燮>的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1. >是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

2. 他的诗学思想:反对复古模拟和强调发展变化的“正变”说,变而复兴,兴而复正;推崇杜甫、韩愈和提倡“温

柔敦厚”;论诗歌的理、事、情三要素,认为诗歌创作主体方面有才、胆、识、力四要素,客体方面则有理、事、情三要素;强调创作主体要有高尚而广阔的“胸襟”,这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础等。

理---事物产生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事---“理”发生后,就表现为一定的具体的“事”

情---每一事物又有它自己特殊的情状

才---作家艺术地表现生活、描绘自然事物的才能,认识和把握宇宙间各种事物,并能发现其独特之处的才能。 胆---作家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不囿于一般流行之见,善于提出具有独创性新见的胆略

识---作家辨认事物理、事、情的能力,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点的能力(四要素中最重要)

力---作家艺术功力和气魄

七、李渔>

他是著名的戏剧、小说作家,也是戏剧理论批评家,在>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有关戏剧的文学剧本创作、演员的表演艺术以及导演艺术等重要问题。

八、金圣叹以性格论评小说创作


相关文章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1. 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语言学概论>是南京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为学生学习其 ...查看


  •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专业课程说明
  •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专业课程说明 1. 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语言学概论>是南京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 ...查看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
  •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年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一览表 http://www.zwkao.com 2009年11月11日 05:43 中文考研网 备注: 一.大综合 1.含义:"大综合"特指50分的客观题(填空题.选择题).除 ...查看


  • 论文综述要求及范文 1
  • 资料一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 ...查看


  •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备注:划横线处为知识重点 第一部分 设计理论 第1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二.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概述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谈
  •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谈 杨秋霞 我大学本科专业是文学专业,考研报考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5年3月下旬参加的复试,总分352分,两门专业课各位115分.120分.最终成功的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 中国古 ...查看


  • 往事的追忆
  • 复旦闻见录:回忆章培恒先生 作者:卢小雅 提交日期:2004-10-27 14:00:00 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章先生的,现在已不可考.本科的时候我对于他并不算了解,只是偶尔听老师或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提起.当时我想,一个人能让这么多老师和 ...查看


  • 以_文心雕龙_为基础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 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构 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黄维樑 很多中华学者析评文学作品时,一面倒只用西方的文学理论.他们不理会中国古代的文论,甚至认为中国古代文论重直觉.欠分析.无体系,因而加以贬抑.另外,一些中国古代文论学者,则在回顾与 ...查看


  • 辉煌灿烂的文学说课稿
  • <辉煌灿烂的文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