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画,分别是“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并根据各学校不同的情况,把了解图意与参观校园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课堂常规。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可以模仿图画,实际做练习。
(二)汉语拼音
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话。所以,把汉语拼音安排在这册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与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相比,有以下几个变化。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 u ü,还要学习声母y 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增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在活动中学,在语文实践中学的思想。如第25页,出现qì chē、huǒ che、wà zi、kù zi等音节;第36页,出现学习用品的音节,如,qiān bǐ、yuán zhū bǐ、xiě zì běn等音节词。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如第1课,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小河边练唱“aaaa”;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催人早起;河中,一只大白鹅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欣赏美丽的晨景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表现出的景物和人物,从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把分散的画面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加深对字母音、形的印象。
如第2课的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妈妈正在屋前晾衣服,屋前有一棵y形的小树,小弟弟正在池塘旁边喂鱼,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在这里,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帮助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画面,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或音节。还可以提示学生用说一个词或说一句话的方法,巩固这些音节。wū可以说“乌鸦、乌云”,yī可以说,“阿姨晾衣服”,yū可以说“小弟弟在屋前喂鱼”。把观察画面、学习音节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学习拼音的速度。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刚开始是词(3—5课),然后是短语(6—8课),最后是句子(9—13课)。这部分中,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这样,有助于巩固拼音,提高拼读能力,加强拼音和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也是早期进行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以第3课为例,学习b p m f,在图中出现了“爸爸”“妈妈”“我”三个汉字词语,学生刚刚学会了拼读音节的本领,就能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学习了d t n l 4个声母以后,就可以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汉字,学生感到学拼音很有用。
要强调的是,拼音部分出现的70个汉字,只要求认识。能认读,了解词的大概意思即可,不要求抄写或默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让学生整体认记,不分析字形结构。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选择儿歌时,更注意语言的优美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如第3课的儿歌是《轻轻地》内容是:“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其中出现了本课新学的音节“de、tù、le、nǐ”学生读了这首儿歌,巩固了汉语拼音,认识了汉字,还发展了语言,懂得不随便踩绿地,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有区别音近或形近字母的题,如b d、q p等字母形的比较;有en eng、an ang、in ing等音近字母的区分。有联系生活实际,复习声母的练习,如,复习二第3题,“我会想”,让学生想一想,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声母。分别是g k h j q x zh ch sh。学生做这道题时会把全班同学的姓过一遍。如姓“郭、高、关”声母就是“g”;姓“康、孔”声母就是“k”;姓“何、侯、黄、胡”声母就是“h”等。同学中间的姓不属于这9个声母之内,也会说出他(她)的姓声母是什么字母,这样就会把声母全部复习一遍。有进行思维训练的题目。如,复习二第5题,让学生读拼音,把同类事物连在一起。这一题,读了拼音,认识了事物,还渗透了思维训练。有动手做一做的题目。复习二第2题,“我会摆”,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绳子、小棍或手摆成学过的字母。
这些安排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以上这些变化,有助于学好汉语拼音,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抓住拼音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内,学会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做到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为下一步使用音节做好准备。
(三)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识字形式多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体现汉字构字规律。
安排了一课象形字《口耳目》,一课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粗浅地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
2.韵语识字。
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3.事物归类识字。
识字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在家里》,通过认识家中物品学习汉字。反映学校生活的有《操场上》,通过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学习汉字。反映时代生活的有《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有《菜园里》等。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要求认识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同。这些字,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记认汉字的偏旁,更不要求对合体字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创造机会,反复再现,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借助图画或词语理解字(词)义。
在识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此外,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有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巩固,以帮助学生完成识字任务。
要求会写的字,在拼音部分没有安排。从识字(一)开始,在识字和课文部分,每一课安排3—4字,全册共100个。
一年级是起步阶段,一定打好写字的基础。教师要严格要求,认真指导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了解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写好每个笔画,每一个汉字。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注重质量上的要求。写字练习也要体现自主。学生自己觉得会写的,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多写几个。只要能达到一定质的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
《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有基本笔画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师指导认字、写字时使用。
(四)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分别安排两部分之内,每部分10篇,5篇为一组。
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如《阳光》,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讲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雨点儿》讲两个小雨点的不同理想。《自己去吧》鼓励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蕴含着对独生子女自强自立的企盼,很有现实意义。《借生日》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体现了母女间的真情。《雪孩子》讲雪孩子为了从火中救出好朋友小白兔,不惜牺牲自己。《小熊住山洞》讲小熊和他的爸爸爱护树木,不舍得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课文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课文题材、体裁丰富多样。
课文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童话,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有散文,如《阳光》。
课文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3.安排不同的课文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安排了两种形式、两种要求的课文。除了一般的课文以外,还安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这两篇课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猜读、借助图画读等多种方式,独立认字、阅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课文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识字、写字。
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做好写字指导。
二是读好课文。
要重视朗读。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另外,要重视范读的作用,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积累语言。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4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有利于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发展思维。
(1)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
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练习题是: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小松鼠找花生》的问题是: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雪孩子》的问题是: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小熊住山洞》的问题是: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问题既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时,不要用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去要求学生,而要尊重学生的见解。
(2)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有词语的练习。如,读词语,用学过的字组成新词,既复习生字,又积累新词。有反义词、形容词、叠词的练习,词语的搭配练习,还有读句子,说句子的练习。
(3)练习形式丰富多样。
有些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学科间的沟通,体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识字(一)第3课第2题的问题是:“你在家里做些什么?”,要求学生看图并联系实际,说说在家里做什么家务劳动。63页的说说画画,配合《四季》的学习,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75页的“我会说”,配合《静夜思》的学习,观察夜晚的天空,并与同学交流。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综合运用所获得的语文能力。
(五)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的编排,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理念上的更新,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不论是题干的设计,还是实际内容的安排,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是以“我会”的形式出现的,“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有:
1.多种形式复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以多种形式加强汉字的复习巩固。并注意词语和句子的练习。
2.重视积累语言。
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内容。有古诗《咏鹅》《画鸡》《锄禾》,有儿歌《东南西北》《天上的小白羊》。这些内容,只要求读读背背。在教学中,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不要进行烦琐的讲解,要求背诵的古诗或短文,只要学生能够读流利、背正确就可以。
3.体现向生活的扩展与延伸。
语文园地里设计了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题目。如第57页的让学生认姓氏字,第99页的认牌匾字,都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识字的心得体会。这样做,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总之,语文园地部分的题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综合性、趣味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六)口语交际
教材中安排了六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大多是从儿童生活中来,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
六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有趣的游戏》这个话题,配有三幅图,这是三个提示性、辅助性的图。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说自己曾经做过的游戏,讲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而不要仅仅局限于图上提供的例子。
《我们的画》这个话题,强调动手,先画一幅画,再讲一讲自己的画,评一评别人的画。
《这样做不好》,配的两幅图,一幅是劝说保护绿地,一幅是劝说节约用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劝说对象的不同,考虑进行劝说的方式。这个话题内容比较适合表演,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我会拼图》,强调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然后再根据拼成的结果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该怎么办》,理解图意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核心的问题是讨论“该怎么办”,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多个角度想办法。比如,可以说坚决不收钱,劝说王爷爷不要给钱,可以说把钱收下,过一段时间集中还给王爷爷,或给王爷爷买个礼物,也可以说用其他办法。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注意,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都应该对孩子进行鼓励。
《小兔运南瓜》,共三幅图。第二幅是空白,这样编排是让孩子想出各种能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哪种办法比较好。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说的方法越多越好,只要合理,都应该加以鼓励。
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口语交际课的图,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凭借,是要训练的主题,不是看图说话,不要过多地说图的内容。
2.口语交际课上,要让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口,要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想说、敢说、说得好。
3.口语交际的关键是调动学生互助,互相交流、互相讨论、辩论,培养、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
4.对于语言不连贯、用词欠妥,不要作过急的要求,等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再适当加以纠正。
(一)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画,分别是“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并根据各学校不同的情况,把了解图意与参观校园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课堂常规。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可以模仿图画,实际做练习。
(二)汉语拼音
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话。所以,把汉语拼音安排在这册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与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相比,有以下几个变化。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 u ü,还要学习声母y 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增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在活动中学,在语文实践中学的思想。如第25页,出现qì chē、huǒ che、wà zi、kù zi等音节;第36页,出现学习用品的音节,如,qiān bǐ、yuán zhū bǐ、xiě zì běn等音节词。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如第1课,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小河边练唱“aaaa”;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催人早起;河中,一只大白鹅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欣赏美丽的晨景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表现出的景物和人物,从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把分散的画面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加深对字母音、形的印象。
如第2课的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妈妈正在屋前晾衣服,屋前有一棵y形的小树,小弟弟正在池塘旁边喂鱼,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在这里,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帮助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画面,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或音节。还可以提示学生用说一个词或说一句话的方法,巩固这些音节。wū可以说“乌鸦、乌云”,yī可以说,“阿姨晾衣服”,yū可以说“小弟弟在屋前喂鱼”。把观察画面、学习音节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学习拼音的速度。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刚开始是词(3—5课),然后是短语(6—8课),最后是句子(9—13课)。这部分中,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这样,有助于巩固拼音,提高拼读能力,加强拼音和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也是早期进行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以第3课为例,学习b p m f,在图中出现了“爸爸”“妈妈”“我”三个汉字词语,学生刚刚学会了拼读音节的本领,就能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学习了d t n l 4个声母以后,就可以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汉字,学生感到学拼音很有用。
要强调的是,拼音部分出现的70个汉字,只要求认识。能认读,了解词的大概意思即可,不要求抄写或默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让学生整体认记,不分析字形结构。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选择儿歌时,更注意语言的优美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如第3课的儿歌是《轻轻地》内容是:“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其中出现了本课新学的音节“de、tù、le、nǐ”学生读了这首儿歌,巩固了汉语拼音,认识了汉字,还发展了语言,懂得不随便踩绿地,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有区别音近或形近字母的题,如b d、q p等字母形的比较;有en eng、an ang、in ing等音近字母的区分。有联系生活实际,复习声母的练习,如,复习二第3题,“我会想”,让学生想一想,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声母。分别是g k h j q x zh ch sh。学生做这道题时会把全班同学的姓过一遍。如姓“郭、高、关”声母就是“g”;姓“康、孔”声母就是“k”;姓“何、侯、黄、胡”声母就是“h”等。同学中间的姓不属于这9个声母之内,也会说出他(她)的姓声母是什么字母,这样就会把声母全部复习一遍。有进行思维训练的题目。如,复习二第5题,让学生读拼音,把同类事物连在一起。这一题,读了拼音,认识了事物,还渗透了思维训练。有动手做一做的题目。复习二第2题,“我会摆”,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绳子、小棍或手摆成学过的字母。
这些安排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以上这些变化,有助于学好汉语拼音,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抓住拼音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内,学会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做到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为下一步使用音节做好准备。
(三)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识字形式多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体现汉字构字规律。
安排了一课象形字《口耳目》,一课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粗浅地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
2.韵语识字。
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3.事物归类识字。
识字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在家里》,通过认识家中物品学习汉字。反映学校生活的有《操场上》,通过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学习汉字。反映时代生活的有《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有《菜园里》等。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要求认识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同。这些字,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记认汉字的偏旁,更不要求对合体字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创造机会,反复再现,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借助图画或词语理解字(词)义。
在识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此外,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有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巩固,以帮助学生完成识字任务。
要求会写的字,在拼音部分没有安排。从识字(一)开始,在识字和课文部分,每一课安排3—4字,全册共100个。
一年级是起步阶段,一定打好写字的基础。教师要严格要求,认真指导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了解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写好每个笔画,每一个汉字。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注重质量上的要求。写字练习也要体现自主。学生自己觉得会写的,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多写几个。只要能达到一定质的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
《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有基本笔画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师指导认字、写字时使用。
(四)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分别安排两部分之内,每部分10篇,5篇为一组。
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如《阳光》,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讲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雨点儿》讲两个小雨点的不同理想。《自己去吧》鼓励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蕴含着对独生子女自强自立的企盼,很有现实意义。《借生日》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体现了母女间的真情。《雪孩子》讲雪孩子为了从火中救出好朋友小白兔,不惜牺牲自己。《小熊住山洞》讲小熊和他的爸爸爱护树木,不舍得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课文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课文题材、体裁丰富多样。
课文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童话,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有散文,如《阳光》。
课文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3.安排不同的课文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安排了两种形式、两种要求的课文。除了一般的课文以外,还安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这两篇课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猜读、借助图画读等多种方式,独立认字、阅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课文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识字、写字。
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做好写字指导。
二是读好课文。
要重视朗读。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另外,要重视范读的作用,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积累语言。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4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有利于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发展思维。
(1)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
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练习题是: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小松鼠找花生》的问题是: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雪孩子》的问题是: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小熊住山洞》的问题是: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问题既联系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学生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时,不要用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去要求学生,而要尊重学生的见解。
(2)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有词语的练习。如,读词语,用学过的字组成新词,既复习生字,又积累新词。有反义词、形容词、叠词的练习,词语的搭配练习,还有读句子,说句子的练习。
(3)练习形式丰富多样。
有些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学科间的沟通,体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识字(一)第3课第2题的问题是:“你在家里做些什么?”,要求学生看图并联系实际,说说在家里做什么家务劳动。63页的说说画画,配合《四季》的学习,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75页的“我会说”,配合《静夜思》的学习,观察夜晚的天空,并与同学交流。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综合运用所获得的语文能力。
(五)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的编排,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理念上的更新,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不论是题干的设计,还是实际内容的安排,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是以“我会”的形式出现的,“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有:
1.多种形式复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以多种形式加强汉字的复习巩固。并注意词语和句子的练习。
2.重视积累语言。
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内容。有古诗《咏鹅》《画鸡》《锄禾》,有儿歌《东南西北》《天上的小白羊》。这些内容,只要求读读背背。在教学中,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不要进行烦琐的讲解,要求背诵的古诗或短文,只要学生能够读流利、背正确就可以。
3.体现向生活的扩展与延伸。
语文园地里设计了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题目。如第57页的让学生认姓氏字,第99页的认牌匾字,都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识字的心得体会。这样做,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总之,语文园地部分的题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综合性、趣味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六)口语交际
教材中安排了六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大多是从儿童生活中来,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
六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有趣的游戏》这个话题,配有三幅图,这是三个提示性、辅助性的图。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说自己曾经做过的游戏,讲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而不要仅仅局限于图上提供的例子。
《我们的画》这个话题,强调动手,先画一幅画,再讲一讲自己的画,评一评别人的画。
《这样做不好》,配的两幅图,一幅是劝说保护绿地,一幅是劝说节约用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劝说对象的不同,考虑进行劝说的方式。这个话题内容比较适合表演,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我会拼图》,强调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然后再根据拼成的结果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该怎么办》,理解图意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核心的问题是讨论“该怎么办”,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多个角度想办法。比如,可以说坚决不收钱,劝说王爷爷不要给钱,可以说把钱收下,过一段时间集中还给王爷爷,或给王爷爷买个礼物,也可以说用其他办法。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注意,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都应该对孩子进行鼓励。
《小兔运南瓜》,共三幅图。第二幅是空白,这样编排是让孩子想出各种能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哪种办法比较好。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说的方法越多越好,只要合理,都应该加以鼓励。
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口语交际课的图,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凭借,是要训练的主题,不是看图说话,不要过多地说图的内容。
2.口语交际课上,要让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口,要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想说、敢说、说得好。
3.口语交际的关键是调动学生互助,互相交流、互相讨论、辩论,培养、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
4.对于语言不连贯、用词欠妥,不要作过急的要求,等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再适当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