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_以山西省为例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以山西省为例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文章在区域经济理论的支持下,先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涵义及度量指标进行了介绍,并在区域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指标框架下对山西省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山西省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关键词】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9)11-0125-02

递增23.85%,超过了同期GDP增长率10.95个百分点,经济

增长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

其次,从产业支撑看,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资源消耗型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初加工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产品少,资源利用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落后的业等发展滞后。总之产业结构单一、

状况还未根本好转。

(二)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分析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山西省总人口3375万人,

下降到2006年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4.64%,

的5.75%。其中,山西省人口最主要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增大和老龄化现象严重。同时,教育水平也影响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

山西省的文教卫生、科学研究和水利管理展代际公平。近几年,

等服务业投资不断扩大,但与全国及中部省份相比,仍属于薄弱环节。2006年文教卫生、科学研究和水利管理业投资比上年

49.2%和32.3%,投资力度远低于全国平同期分别下降25%、

均水平及中部省份。

2007年情况有所改善,人口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受教育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68年,比2006年提高了0.06年;全省粗文盲率为3.57%,比2006年下降了0.22个百分点。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过初

比2006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受过中以上教育的人口占69%,

小学教育的占27%,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人口增加,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向更高一级层次加快转化,人口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三)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山西省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

发电、冶金、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期以来该省农牧业及采煤、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在山西省的3271.6万人口2001年的生活水平下,山西省200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度量指标

衡量区域发展的成败不再仅仅以经济增长,而是进行综合

区域环境稳定性、资源利用地评判,其中包括区域生态协调性、

人口发展持续性、区域发展均衡性和社会福利提高度永续性、

等。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质,而不只是经济增长的量。发展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均等和公正、生态持续以及人民的福利不断地提高。对以上目标进行量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目前区域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区域规划是协调和统筹多目标的必要手段。国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度量指标基本可分为四

—环境观点的较微观层次的压力———类:第一类是基于生态——

状态———响应指标;第二类是以价值综合核算为前提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如绿色GNP、国民财富指数等;第三类往往对资源、环境要素的价值核算持保留态度,避免作综合的价值核

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指标算,而是分别选取人口、

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第四类是从可持续性的反面着手,通过定义不可持续性来规定可持续性,建立不可持续性指标来度量可持续性。

本文选取经济增长因素、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项指标阐述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一)山西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过去五年,山西省经济增长呈现出高速、平稳、持续性的特性。2006年,全省实现GDP4753亿元,与2000年相比扩大2907.28亿元,累计增长107.13%,年均递增12.9%,成为经济规模扩张最快的时期。2000年到2006年,山西省人均GDP已由5722元上升到14123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1%。按可比

2006年的人均GDP已相当于2000年的1.98倍,用价格计算,

6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但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

【收稿日期】2008-05-19

【作者简介】汪丽(1982-),女,安徽安庆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

髙髇骳

为2.6599hm2,而当年实际可提供的人均生态空间面积为0.5778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08209hm2,表明山西省对区域生

态经济系统的影响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

而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之比为1∶4.6,供需矛盾尖锐,更进一步揭示了当前生态形势的严峻性。一般而言,生态足迹的赤字部分主要靠进口和消耗自然资产存量来弥补。从山西省2001年实际情况看,由于资源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生态赤字的存在表明山西省自然资产存量的绝对减少。因此当前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为代价的。

(四)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耕地资源分析相对于全国而言,山西省耕地形势更为严峻,一是耕地数量逐年锐减,二是耕地质量不断退化,三是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近年来的土地现状调查显示,山西省耕地面积年平均减少208.1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平均每年下降0.11亩。2003年省保有耕地为6258.45万亩,人均耕地首次跌破2亩,降至1.93亩。耕地质量方面,坡耕地少,土层浅薄,肥力不足,产量低而不稳是全省耕地现状的基本省情。山西省耕地后备资源不但数量极其有限,而且经过长期开发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制约,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相对于逐年减少的耕地而言,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也已显得捉襟见肘。

从上文各项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依赖资金和资源投入,人口红利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优势,教育投资在不断增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山西省的自然资源以及耕地资源的形势不容乐观。下面我们给出本文相应得对策建议。

三、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区域战略、经济增长、代际公

平、

生态协调、环境稳定、资源永续利用、区域发展均衡性和社福利提高等多元战略目标。

这些目标仅仅靠市场的配置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市场是以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与其它战略目标可能会出现冲突,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政府来协调和统筹,切实制定出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以下政策建议是针对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给出的。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过二十几年的粗放式发展,积累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如果再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寻求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失去环境依托的经济增长就会后劲乏力,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就会加大,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将难以实现。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经济与资源、环境与生产的协调发展得以实现,以知识投入部分地代替物质投入,以管理创新部分地置换资本,以科技激活传统产业。所以山西省应该遵循循环经济的模式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职业培训通过分析山西省的教育构成,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教育投资都投放在高中、高等学校,而职业培训方面投资不足,所以在发展高中、高等学校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加大职业培训,对城镇高中毕业生实行2年~3年的职业培训,以提高教育素质,延缓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鼓励部分下岗职工实行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就业形式,同时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岗前培训投资。

髚髇骳

(三)实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政策

山西省虽然资源总量很丰富,但是相对于全省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供求来说矛盾十分突出,必须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建立资源安全体系。集约利用资源与扩大资源可获取量,进行资源勘探和替代资源研究,开发低廉的新资源,加强对资源的深度利用;发展节约资本和节约资源的适用技术,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重视废弃物、污染物的资源化研究,促进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解决土地退化,水质恶化,水旱灾害和环境污染等资源环境保护整治的新技术、新方法;重视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和保护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资源战略要从着眼本地有限资源转向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资源开发经营的战略,有效利用国

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进口本地区稀缺的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资源开采方面,要完善资源开采行业的准入制度。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要做到强化对能源的消费管理,同时科学设定政绩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强化监控体系。

(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山西省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一产业规模小、

比重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比重较低的发展格局,在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的把握上,采取“宜快则快”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投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先导作用,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转变工业投资增长方式,遵循高起点、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和效益高的规律,提高新兴工业的投资比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速推进特色城镇化,着力加大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物流、商

贸、

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所改善。特别是牢牢抓住山西省高耗能排前7位的工业行业投资比重过大之重点,严格控制这类行业产能规模的扩张,把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规模的扩张与实现山西省节能降耗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快对传统支柱产业的更新改造和技术提升,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节能降

耗齐头并进。加大对低耗能、

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型工业、高新技术工业、循环清洁工业新上项目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制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材料、煤化工、交通运输和旅游等行业,确保投资运行规模适度、速度合理、结构协调。

【参考文献】

[1]杜轶.基于生态足迹的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吴俊峰.山西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3]李婷.山西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S1

).[4]麻润萍.从山西省资源和环境现状看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

思路及对策[J].经济师,

2007,(12).(责任编辑:X校对:R)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以山西省为例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文章在区域经济理论的支持下,先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涵义及度量指标进行了介绍,并在区域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指标框架下对山西省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山西省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关键词】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9)11-0125-02

递增23.85%,超过了同期GDP增长率10.95个百分点,经济

增长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

其次,从产业支撑看,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资源消耗型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初加工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产品少,资源利用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落后的业等发展滞后。总之产业结构单一、

状况还未根本好转。

(二)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分析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山西省总人口3375万人,

下降到2006年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4.64%,

的5.75%。其中,山西省人口最主要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增大和老龄化现象严重。同时,教育水平也影响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

山西省的文教卫生、科学研究和水利管理展代际公平。近几年,

等服务业投资不断扩大,但与全国及中部省份相比,仍属于薄弱环节。2006年文教卫生、科学研究和水利管理业投资比上年

49.2%和32.3%,投资力度远低于全国平同期分别下降25%、

均水平及中部省份。

2007年情况有所改善,人口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受教育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68年,比2006年提高了0.06年;全省粗文盲率为3.57%,比2006年下降了0.22个百分点。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过初

比2006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受过中以上教育的人口占69%,

小学教育的占27%,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人口增加,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向更高一级层次加快转化,人口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三)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山西省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

发电、冶金、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期以来该省农牧业及采煤、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在山西省的3271.6万人口2001年的生活水平下,山西省200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度量指标

衡量区域发展的成败不再仅仅以经济增长,而是进行综合

区域环境稳定性、资源利用地评判,其中包括区域生态协调性、

人口发展持续性、区域发展均衡性和社会福利提高度永续性、

等。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质,而不只是经济增长的量。发展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均等和公正、生态持续以及人民的福利不断地提高。对以上目标进行量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目前区域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区域规划是协调和统筹多目标的必要手段。国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度量指标基本可分为四

—环境观点的较微观层次的压力———类:第一类是基于生态——

状态———响应指标;第二类是以价值综合核算为前提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如绿色GNP、国民财富指数等;第三类往往对资源、环境要素的价值核算持保留态度,避免作综合的价值核

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指标算,而是分别选取人口、

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第四类是从可持续性的反面着手,通过定义不可持续性来规定可持续性,建立不可持续性指标来度量可持续性。

本文选取经济增长因素、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项指标阐述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一)山西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过去五年,山西省经济增长呈现出高速、平稳、持续性的特性。2006年,全省实现GDP4753亿元,与2000年相比扩大2907.28亿元,累计增长107.13%,年均递增12.9%,成为经济规模扩张最快的时期。2000年到2006年,山西省人均GDP已由5722元上升到14123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1%。按可比

2006年的人均GDP已相当于2000年的1.98倍,用价格计算,

6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但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

【收稿日期】2008-05-19

【作者简介】汪丽(1982-),女,安徽安庆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

髙髇骳

为2.6599hm2,而当年实际可提供的人均生态空间面积为0.5778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08209hm2,表明山西省对区域生

态经济系统的影响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

而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之比为1∶4.6,供需矛盾尖锐,更进一步揭示了当前生态形势的严峻性。一般而言,生态足迹的赤字部分主要靠进口和消耗自然资产存量来弥补。从山西省2001年实际情况看,由于资源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生态赤字的存在表明山西省自然资产存量的绝对减少。因此当前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为代价的。

(四)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耕地资源分析相对于全国而言,山西省耕地形势更为严峻,一是耕地数量逐年锐减,二是耕地质量不断退化,三是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近年来的土地现状调查显示,山西省耕地面积年平均减少208.1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平均每年下降0.11亩。2003年省保有耕地为6258.45万亩,人均耕地首次跌破2亩,降至1.93亩。耕地质量方面,坡耕地少,土层浅薄,肥力不足,产量低而不稳是全省耕地现状的基本省情。山西省耕地后备资源不但数量极其有限,而且经过长期开发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制约,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相对于逐年减少的耕地而言,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也已显得捉襟见肘。

从上文各项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依赖资金和资源投入,人口红利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优势,教育投资在不断增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山西省的自然资源以及耕地资源的形势不容乐观。下面我们给出本文相应得对策建议。

三、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区域战略、经济增长、代际公

平、

生态协调、环境稳定、资源永续利用、区域发展均衡性和社福利提高等多元战略目标。

这些目标仅仅靠市场的配置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市场是以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与其它战略目标可能会出现冲突,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政府来协调和统筹,切实制定出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以下政策建议是针对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给出的。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过二十几年的粗放式发展,积累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如果再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寻求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失去环境依托的经济增长就会后劲乏力,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就会加大,经济的较快平稳增长将难以实现。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经济与资源、环境与生产的协调发展得以实现,以知识投入部分地代替物质投入,以管理创新部分地置换资本,以科技激活传统产业。所以山西省应该遵循循环经济的模式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职业培训通过分析山西省的教育构成,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教育投资都投放在高中、高等学校,而职业培训方面投资不足,所以在发展高中、高等学校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加大职业培训,对城镇高中毕业生实行2年~3年的职业培训,以提高教育素质,延缓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鼓励部分下岗职工实行更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就业形式,同时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岗前培训投资。

髚髇骳

(三)实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政策

山西省虽然资源总量很丰富,但是相对于全省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供求来说矛盾十分突出,必须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建立资源安全体系。集约利用资源与扩大资源可获取量,进行资源勘探和替代资源研究,开发低廉的新资源,加强对资源的深度利用;发展节约资本和节约资源的适用技术,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重视废弃物、污染物的资源化研究,促进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解决土地退化,水质恶化,水旱灾害和环境污染等资源环境保护整治的新技术、新方法;重视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和保护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资源战略要从着眼本地有限资源转向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资源开发经营的战略,有效利用国

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进口本地区稀缺的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资源开采方面,要完善资源开采行业的准入制度。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要做到强化对能源的消费管理,同时科学设定政绩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强化监控体系。

(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山西省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一产业规模小、

比重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比重较低的发展格局,在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的把握上,采取“宜快则快”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投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先导作用,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转变工业投资增长方式,遵循高起点、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和效益高的规律,提高新兴工业的投资比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速推进特色城镇化,着力加大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物流、商

贸、

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所改善。特别是牢牢抓住山西省高耗能排前7位的工业行业投资比重过大之重点,严格控制这类行业产能规模的扩张,把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规模的扩张与实现山西省节能降耗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快对传统支柱产业的更新改造和技术提升,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节能降

耗齐头并进。加大对低耗能、

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型工业、高新技术工业、循环清洁工业新上项目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制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材料、煤化工、交通运输和旅游等行业,确保投资运行规模适度、速度合理、结构协调。

【参考文献】

[1]杜轶.基于生态足迹的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吴俊峰.山西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3]李婷.山西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S1

).[4]麻润萍.从山西省资源和环境现状看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

思路及对策[J].经济师,

2007,(12).(责任编辑:X校对:R)


相关文章

  •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案
  • 6.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典型案例调查方案 一.工作目标与任务 1.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调查,揭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基本的生态环境现状,为面上调查提供具体实例: 2.以典型案例说明中东部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揭示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 ...查看


  •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
  •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宋松蒲 摘要: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前提,而目前山西的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资源定位不准确,开发层次低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加快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转变旅游 ...查看


  • 2016年老年教育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老年教育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 势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8301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 ...查看


  • 2016年山西煤炭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15-2020年山西煤炭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 发展前景报告 报告编号:1598A8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 ...查看


  • 跆拳道(英文TAEKWONDAO)一种源于朝鲜半岛
  • 科学之友 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06年7月 山西省跆拳道馆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杜秀群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摘要: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对山西省跆拳道馆开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山西省 ...查看


  • 中国生态农业行业分析评估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 1.论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个人消费信贷额现状及对策研究 3.浅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 4.浅谈信用卡业务发展对策 5.中国工商银行竞争力分析 6.浅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 7.论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8.汇 ...查看


  • 2016年生态农业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16-2020年中国生态农业行业现状分析与 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66768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 ...查看


  •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802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