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是中国的恩师

  日本先占朝鲜,再占台湾,再占满洲,再占华北、华东和华南。   日本治台时期,开始实行较为科学的数字化管理,设立银行,兴修铁路,不断扩建基隆、高雄两大港口,建立无线广播电台,铺设自来水及下水道,开发民用瓦斯(煤气),开发制糖业(一度占台湾工业产值的60%),兴建电厂,创立直接服务于产业研究的“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制定各项都市计划及各项法规,不但对台湾的交通、卫生、治安、经济及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也为光复后台湾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蓝图。有些软件建设,作为殖民地的台湾,甚至走在“宗主国”日本的前面。1940年,台湾的工业产值已为农业产值的1.4倍,实现了工业化。我们可以说,日本建设台湾的“出发点”是不好的,手段态度也过于专横、强制,结果却替台湾完成了近代化的基本条件。用一位作家的话说:日本为了让台湾这只鸡生蛋,却把原本瘦弱的鸡给养肥了。   满洲是清朝的发祥地,本以渔猎游牧经济为主,广袤的处女地长期吸引着内地农民“闯关东”去开垦种植。日本投降时,东北已是重工业基地,分量约占中国的80%,不但有中国数量最庞大和素质最好的产业工人队伍,还有较为合理的经济结构、生产布局。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时将无数工业设备拆卸、劫掠一空,但无法拆卸密布全境的铁路线,其密度在今天仍远远超出其他地区而居中国首位。大连更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布局结构上还能看出日本人数十年规划营造的痕迹。   固然,这一切“业绩”,不足以抵偿日本侵华造成的破坏、损失的万分之一,但可以从中看出日本人的经营、治理能力,看出他们确比我们行的一面。许多年以来,有许多出版物对于中日两个民族进行过文化上的比较。一般来讲,应该各有其优劣。一些文章带着偏激的民族情绪,对日本民族进行嘲弄、辱骂,似乎不这样便不叫“爱国”。我是很不以为然的。无论是战场上的激烈较量,还是和平年代的实力竞争,恐吓和辱骂都绝非战斗。   人类有自己的弱点,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积弊,在丑陋的中国人之外,还有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也应该有丑陋的非洲人、拉美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为什么丑陋?因为这世界总还有一个抽象的相对美好的形象,为最多的人所公认。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形象:阿Q。说实话,这个形象够丑陋的了,但又确实是“我们”的真实写照。稍微反省一下,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糟糕,何以人口只有几千万的一个蕞尔小国,打得我们难以招架、几乎亡国?同样的,日本人也坏得可以,不然何以如此张狂、穷兵黩武,到处开打,落得个无条件投降的下场?不过坏归坏,它的另一面又十分优秀。日本人刻苦勤奋,积极上进,办事认真,讲究实际,善于模仿与吸收,勇于牺牲,具有团队精神,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善于吸取教训……这些都是值得中国人好好学习的。日本人很像蜜蜂,组织结构严密,一丝不苟,高效率,在狭小的夹缝中求生,自觉“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时不惜对敌人进行自杀式攻击。除了最后一条,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日本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它的工业革命,又能在战后迅速走进经济和科技强国的行列,其国民的总体素质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民族应该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尤其要善于向敌人学习。古代中国是日本的恩师,而近代日本却是中国的恩师。它打了咱们,把咱们家里搞得一塌糊涂,损失惨重,血海深仇,还能叫它恩师吗?是的,它还是恩师。恩是恩,仇是仇,不能抵消,也不能抹杀。即使它干的坏事罄竹难书,我们还是无法否认,它教给我们的东西太宝贵了。我们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如果轻易丢弃,那才是民族最大的不幸。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学习过英国,学习过法国,还曾打算学习南斯拉夫、新加坡,现在学得多的是美国,而学得最持久、最深入的还是日本。我也不愿承认这一点,但不管承不承认,它都是事实。学习英国,并没有使我们完成工业革命。学习美国,发现距离太大,国情也差得太远。   日本自己就是一个极善于学习的国家,学什么像什么。学中国就尽量做得像中国人,学西方就力图脱亚入欧,一点也不含糊,不在“为体”还是“为用”的论争上无休止地瞎耗工夫。现在我们打量打量它,发现其现代化的程度,可与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媲美;其传统文化的地道,足令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汗颜。   (摘自“搜狐读书” 图/陈明贵)

  日本先占朝鲜,再占台湾,再占满洲,再占华北、华东和华南。   日本治台时期,开始实行较为科学的数字化管理,设立银行,兴修铁路,不断扩建基隆、高雄两大港口,建立无线广播电台,铺设自来水及下水道,开发民用瓦斯(煤气),开发制糖业(一度占台湾工业产值的60%),兴建电厂,创立直接服务于产业研究的“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制定各项都市计划及各项法规,不但对台湾的交通、卫生、治安、经济及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也为光复后台湾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蓝图。有些软件建设,作为殖民地的台湾,甚至走在“宗主国”日本的前面。1940年,台湾的工业产值已为农业产值的1.4倍,实现了工业化。我们可以说,日本建设台湾的“出发点”是不好的,手段态度也过于专横、强制,结果却替台湾完成了近代化的基本条件。用一位作家的话说:日本为了让台湾这只鸡生蛋,却把原本瘦弱的鸡给养肥了。   满洲是清朝的发祥地,本以渔猎游牧经济为主,广袤的处女地长期吸引着内地农民“闯关东”去开垦种植。日本投降时,东北已是重工业基地,分量约占中国的80%,不但有中国数量最庞大和素质最好的产业工人队伍,还有较为合理的经济结构、生产布局。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时将无数工业设备拆卸、劫掠一空,但无法拆卸密布全境的铁路线,其密度在今天仍远远超出其他地区而居中国首位。大连更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布局结构上还能看出日本人数十年规划营造的痕迹。   固然,这一切“业绩”,不足以抵偿日本侵华造成的破坏、损失的万分之一,但可以从中看出日本人的经营、治理能力,看出他们确比我们行的一面。许多年以来,有许多出版物对于中日两个民族进行过文化上的比较。一般来讲,应该各有其优劣。一些文章带着偏激的民族情绪,对日本民族进行嘲弄、辱骂,似乎不这样便不叫“爱国”。我是很不以为然的。无论是战场上的激烈较量,还是和平年代的实力竞争,恐吓和辱骂都绝非战斗。   人类有自己的弱点,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积弊,在丑陋的中国人之外,还有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也应该有丑陋的非洲人、拉美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为什么丑陋?因为这世界总还有一个抽象的相对美好的形象,为最多的人所公认。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形象:阿Q。说实话,这个形象够丑陋的了,但又确实是“我们”的真实写照。稍微反省一下,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糟糕,何以人口只有几千万的一个蕞尔小国,打得我们难以招架、几乎亡国?同样的,日本人也坏得可以,不然何以如此张狂、穷兵黩武,到处开打,落得个无条件投降的下场?不过坏归坏,它的另一面又十分优秀。日本人刻苦勤奋,积极上进,办事认真,讲究实际,善于模仿与吸收,勇于牺牲,具有团队精神,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善于吸取教训……这些都是值得中国人好好学习的。日本人很像蜜蜂,组织结构严密,一丝不苟,高效率,在狭小的夹缝中求生,自觉“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时不惜对敌人进行自杀式攻击。除了最后一条,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日本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它的工业革命,又能在战后迅速走进经济和科技强国的行列,其国民的总体素质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民族应该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尤其要善于向敌人学习。古代中国是日本的恩师,而近代日本却是中国的恩师。它打了咱们,把咱们家里搞得一塌糊涂,损失惨重,血海深仇,还能叫它恩师吗?是的,它还是恩师。恩是恩,仇是仇,不能抵消,也不能抹杀。即使它干的坏事罄竹难书,我们还是无法否认,它教给我们的东西太宝贵了。我们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如果轻易丢弃,那才是民族最大的不幸。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学习过英国,学习过法国,还曾打算学习南斯拉夫、新加坡,现在学得多的是美国,而学得最持久、最深入的还是日本。我也不愿承认这一点,但不管承不承认,它都是事实。学习英国,并没有使我们完成工业革命。学习美国,发现距离太大,国情也差得太远。   日本自己就是一个极善于学习的国家,学什么像什么。学中国就尽量做得像中国人,学西方就力图脱亚入欧,一点也不含糊,不在“为体”还是“为用”的论争上无休止地瞎耗工夫。现在我们打量打量它,发现其现代化的程度,可与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媲美;其传统文化的地道,足令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汗颜。   (摘自“搜狐读书” 图/陈明贵)


相关文章

  • 近代实业救国先驱-张謇
  • 近代实业救国先驱--张謇 自古以来长江以南地区多半是不能作为天子长期落脚的地方的--或许是对历史了解还太少的缘故吧,我不知道温暖湿润的气候是否有碍皇帝的统治,也不知道秦岭之南是否真的少了那么点儿所谓的"王气". 但是远离 ...查看


  • 毛概论文--李鸿章的是非功过
  • 论李鸿章的是非功过 10121101 尉东颖 少年之志 李鸿章,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他少年聪慧,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他20岁便作<入都>诗10 首 以抒发胸怀.其一云:&qu ...查看


  • 丰子恺的意味
  • 李兆忠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副研究员 近代以降,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古老的东亚文化共同体面临解体,中日两国由"同文同种"."一衣带水"的睦邻,变成了竞争对手,先是一个要"脱亚入欧" ...查看


  • 丰子恺的意味 1
  • 近代以降,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古老的东亚文化共同体面临解体,中日两国由"同文同种"."一衣带水"的睦邻,变成了竞争对手,先是一个要"脱亚入欧",后是一个要"全盘西化& ...查看


  • 鲁迅和藤野严九郎-●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祖父和父亲-
  • 鲁迅和藤野严九郎 ●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 -祖父和父亲- 藤野严九郎,生于1874年7月1日,敦贺县坂井郡下番 村(现在的芦原市下番).严九郎家族从江户时代初就开始行 医,尤以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代表.祖父师从江户时期的兰学家 宇田川玄真和 ...查看


  • 王中忱:殖民主义冲动与二叶亭四迷的中国之旅
  • 人文与社会 提交 2011/11/14 阅读: 120 来源:日本学论坛2001.1 摘要:中学时代,二叶亭四迷曾在岛根县松江市有名的汉学私塾---相长舍跟随儒学者内村友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良好的汉学素养.但如果由此以为他埋骨中国的夙愿 ...查看


  • 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与"和谐说"
  • 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与"和谐说" --纪念恩师百年冥诞 日期:2011-08-01 作者:钱文忠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钱文忠 今年的8月2日,是恩师季羡林先 ...查看


  • 历史小知识 1
  •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 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可以记忆为: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秦二世屠尽所有兄弟姐妹(重体力劳动或莫须有罪名). 汉唐时期中国男子的身高约为182cm,女子身高约为171cm左右,同期西方人的身高约为155cm,亚历 ...查看


  • 黑龙江2010
  •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共25 题,参考时限10 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116.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