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富于激qing,并讲求节奏和韵律。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条哲理,一个人的理想、命运、人生、情感。《凉州词》于壮观中寓苍凉、慷慨雄放而气骨内敛,深情蕴藉,意沉调响。《浪淘沙》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色,抒发豪迈的气概,表达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浪漫气魄。教学这首古诗时,分三部进行。
1、走进古诗
学习这两首古诗,我想先接触诗句,于是从识字入手,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诗中的字词句,如:“羌”、“簸”的读音,“柳”与“女”字的声母区别(就是鼻音与边音的区别),这些字音对于北方人来讲不存在问题,但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讲,读准字音就是一个难点。如《凉州词》这首诗中的韵脚“间”、“山”、“关” 等字的韵母“an”容易读成“ang”。其次,反复朗读诗句,读出七言诗的节奏,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朗读古诗的方法——起承转合的方法,在读中酝酿情感,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采用个人展示、小组合作,男、女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达到熟读成诵,默写古诗。最后,整体感知大概诗意,采取同桌互讲,抽查的办法,在理解诗意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品诗人
每一首诗都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他独树一帜的个性,这两首诗表现两位诗人怎样的思想和性格呢?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结合查阅的资料分析诗人,如《凉州词》一首中,抓住“一片”、“孤城”、“万仞”进行赏析。“孤城”是前两句的重心,作者将“一片”与“万仞”对比,恰如苍茫大海在一叶扁舟,浩渺天空中一朵白云,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城的孤单,而且展示了边塞山川的壮阔雄奇与偏僻荒凉,作者写前两句是为后两句抒情作铺垫,以景为背景,借此景,烘托出戌守者的怨情与豪迈再紧扣一个“怨”字,写出戍守边关将士的哀苦。抓住“春风不度”了解盛唐时期,达官贵人及朝庭对戍守边关、将士的冷寞态度,清晰看到王之涣“少年侠气,常击剑悲歌,慷慨有大略,人民倜傥的异才”的风格,正因为他具有此风格,才“拂衣去官,遍游大河南北,闪谒名公,成为未亲临沙场的边塞诗人之一。又如《浪淘沙》一诗抓住“浪淘风簸”体会明是写黄河历经千辛万苦的流程,暗示写他几经被贬为远州剌史、朗州剌史、播州剌史,连州剌史等等的人生经历。但是作者的诗多数写得比较明快,很少晦涩,无论是古诗、乐府、近体都有共同特点。“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他“风格刚健爽朗,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凉州词》与《浪淘沙》两首诗,诗人采用不同的笔调,展开丰富的想象,前者低沉,后者高亢。
3、赏风景
这两首虽然都是以黄河为背景,但是其中的画面组合各有不同,读诗之后,让学生闭眼绘景。学生们意会(1)黄河从远方流来,仿佛与天间白云相连,近处有一座四周都是“万仞山”的孤城,城里有许多的戌卒,有的骑马,有的站岗,有的吹萧……每个人的表情愁苦,但却豪壮……(2)黄河弯弯曲曲,汹涌澎湃,作者站在黄河边,只见黄河水浪淘,于是他就想象逆流而上,到牛郎织女家做客……学生通过意会诗境,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追溯到远古时代奇丽风景。
教学《古诗两首》,让我和学生共同走进古诗意境,赏析诗人的独特个性,再现古老的中国黄河之景,激发了我们敬诗人爱祖国河山之情。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富于激qing,并讲求节奏和韵律。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条哲理,一个人的理想、命运、人生、情感。《凉州词》于壮观中寓苍凉、慷慨雄放而气骨内敛,深情蕴藉,意沉调响。《浪淘沙》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色,抒发豪迈的气概,表达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浪漫气魄。教学这首古诗时,分三部进行。
1、走进古诗
学习这两首古诗,我想先接触诗句,于是从识字入手,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诗中的字词句,如:“羌”、“簸”的读音,“柳”与“女”字的声母区别(就是鼻音与边音的区别),这些字音对于北方人来讲不存在问题,但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讲,读准字音就是一个难点。如《凉州词》这首诗中的韵脚“间”、“山”、“关” 等字的韵母“an”容易读成“ang”。其次,反复朗读诗句,读出七言诗的节奏,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朗读古诗的方法——起承转合的方法,在读中酝酿情感,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采用个人展示、小组合作,男、女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达到熟读成诵,默写古诗。最后,整体感知大概诗意,采取同桌互讲,抽查的办法,在理解诗意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品诗人
每一首诗都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他独树一帜的个性,这两首诗表现两位诗人怎样的思想和性格呢?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结合查阅的资料分析诗人,如《凉州词》一首中,抓住“一片”、“孤城”、“万仞”进行赏析。“孤城”是前两句的重心,作者将“一片”与“万仞”对比,恰如苍茫大海在一叶扁舟,浩渺天空中一朵白云,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城的孤单,而且展示了边塞山川的壮阔雄奇与偏僻荒凉,作者写前两句是为后两句抒情作铺垫,以景为背景,借此景,烘托出戌守者的怨情与豪迈再紧扣一个“怨”字,写出戍守边关将士的哀苦。抓住“春风不度”了解盛唐时期,达官贵人及朝庭对戍守边关、将士的冷寞态度,清晰看到王之涣“少年侠气,常击剑悲歌,慷慨有大略,人民倜傥的异才”的风格,正因为他具有此风格,才“拂衣去官,遍游大河南北,闪谒名公,成为未亲临沙场的边塞诗人之一。又如《浪淘沙》一诗抓住“浪淘风簸”体会明是写黄河历经千辛万苦的流程,暗示写他几经被贬为远州剌史、朗州剌史、播州剌史,连州剌史等等的人生经历。但是作者的诗多数写得比较明快,很少晦涩,无论是古诗、乐府、近体都有共同特点。“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他“风格刚健爽朗,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凉州词》与《浪淘沙》两首诗,诗人采用不同的笔调,展开丰富的想象,前者低沉,后者高亢。
3、赏风景
这两首虽然都是以黄河为背景,但是其中的画面组合各有不同,读诗之后,让学生闭眼绘景。学生们意会(1)黄河从远方流来,仿佛与天间白云相连,近处有一座四周都是“万仞山”的孤城,城里有许多的戌卒,有的骑马,有的站岗,有的吹萧……每个人的表情愁苦,但却豪壮……(2)黄河弯弯曲曲,汹涌澎湃,作者站在黄河边,只见黄河水浪淘,于是他就想象逆流而上,到牛郎织女家做客……学生通过意会诗境,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追溯到远古时代奇丽风景。
教学《古诗两首》,让我和学生共同走进古诗意境,赏析诗人的独特个性,再现古老的中国黄河之景,激发了我们敬诗人爱祖国河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