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_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命题人 何敬兰
温馨提示:历史渐去渐远,但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思索却是太多太多,回首古人走过的或直或弯的路,深邃的思考之后我们的路会越走越清晰。相信同学们为了将来人生之路的清晰都尽了你们最大的努力,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半个学期的努力成果呈现出来吧,相信你们的收获会很多很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
历史上的每个人,都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总要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不过作用有大有小。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对历史起加速或延缓作用的人物。
1.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A B C D
2.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是哪个帝王在位时出现的?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重用有才能的人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4.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5.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6.“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郭沫若对谁的评价?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7.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下列各项中,属于她的词作的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8.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他
A心存百姓 B全心全意为人民 C虚伪狡诈 D认识到了“军民鱼水情”的关系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留下的千古绝唱 A文天祥 B岳飞 C魏征 D房玄龄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10.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连接长江与钱塘江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11.元世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 A长安 B 洛阳 C 大都 D 通州 12.赵州桥的的设计者李春是
A.秦朝工匠 B.西汉工匠 C.东吴工匠 D.隋朝工匠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1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古代中国对某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该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A.蒙族
B.彝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14.《步辇图》(见右图)表述的是
A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B唐太宗接见外国使者的情况 C 唐玄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情景 D唐玄宗接见外国使者的情况
15.“车书本一家”表现的是唐朝和哪个民族的关系
A吐蕃 B靺鞨 C
南诏 D 回纥
1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蒙古
1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18.“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活。”这首诗描绘的哪个民族的生活
A蒙古 B女真 C 党项 D契丹
在古代社会经济中,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19.“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如右图所示) 最早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20.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的市民做不到的是 A. 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B. 背诵白居易的《新乐府》 C. 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 读《马可波罗行纪》
21.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生产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它是 A唐三彩 B 冰裂纹瓷器 C 青花瓷 D 白瓷
22.以下是小军在历史学习中收集的货币图片,你知道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英镑
23.宋代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叫
A尚书省 B 市舶司 C 澎湖巡检司 D宰相 24.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 北宋 D元朝
2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描绘出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二.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26——29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2010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010年2月9日豫台网讯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举办的目的和主要内容。(2分) ⑵材料一中的“大宋”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4分)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大河网——河南日报
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2分) 材料三
⑷材料三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2分)
⑸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2分)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1分)
(6)唐朝都城长安和宋朝都城东京相比,你更喜欢生活在哪个城市?说出你的理由(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6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图一的发明者是谁?他的发明比欧洲早几百年?(2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2分)
28.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的考试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都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当即写下《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尽看长安花。
请回答:
(1)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正式形成的?2分
(2)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哪位皇帝亲自出题面试,首创殿试?2分
(3)你认为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4)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最重要的的两科是什么?2分 (5)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叫什么。2分 (6)如何评价隋唐科举考试制度。2分 29.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分)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最后完成?(6分)
(3) 宋代新发展起来的一个手工业是什么行业?(2分) (4)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13_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卡 26.
⑴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⑷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________________(2分) ⑸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2分) 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
⑴(6分)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一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1分)他的发明比欧洲早___________百年(1分)
⑶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回答:
(1)正式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2分 (2)哪位皇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最重要的的两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第一名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如何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
(1)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最后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13_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答案
26. 共15分 ⑴目的:弘扬传统文化;活跃群众生活;打造文化品牌。内容:
举办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2分)
⑵辽、西夏、金。(4分,任意2个即可)
⑶特点:人口稠密;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住区分不清,商品交易时间长等。(2分,任意2点即可)
⑷张择端;(2分) ⑸瓦子(2分) 邸店(1分)。 (6)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共10分 ⑴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各
2分);
⑵沈括 400年 各1分
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2分,任意一点即可)
28.共12分 (1)隋朝2分 (2)武则天2分 (3)维护封建统治2分
(4)明经 进士2分 (5)状元2分
(6)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分(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29.共13分 (1)人口增加;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分)
(2)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南宋(6分) (3)棉纺织业2分
(4)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气候优越等(3分)
2013_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命题人 何敬兰
温馨提示:历史渐去渐远,但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思索却是太多太多,回首古人走过的或直或弯的路,深邃的思考之后我们的路会越走越清晰。相信同学们为了将来人生之路的清晰都尽了你们最大的努力,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半个学期的努力成果呈现出来吧,相信你们的收获会很多很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
历史上的每个人,都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总要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不过作用有大有小。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对历史起加速或延缓作用的人物。
1.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A B C D
2.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是哪个帝王在位时出现的?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重用有才能的人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4.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5.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6.“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郭沫若对谁的评价?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7.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下列各项中,属于她的词作的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8.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他
A心存百姓 B全心全意为人民 C虚伪狡诈 D认识到了“军民鱼水情”的关系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留下的千古绝唱 A文天祥 B岳飞 C魏征 D房玄龄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10.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连接长江与钱塘江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11.元世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 A长安 B 洛阳 C 大都 D 通州 12.赵州桥的的设计者李春是
A.秦朝工匠 B.西汉工匠 C.东吴工匠 D.隋朝工匠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1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古代中国对某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该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A.蒙族
B.彝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14.《步辇图》(见右图)表述的是
A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B唐太宗接见外国使者的情况 C 唐玄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情景 D唐玄宗接见外国使者的情况
15.“车书本一家”表现的是唐朝和哪个民族的关系
A吐蕃 B靺鞨 C
南诏 D 回纥
1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蒙古
1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18.“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活。”这首诗描绘的哪个民族的生活
A蒙古 B女真 C 党项 D契丹
在古代社会经济中,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19.“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如右图所示) 最早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20.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的市民做不到的是 A. 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B. 背诵白居易的《新乐府》 C. 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 读《马可波罗行纪》
21.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生产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它是 A唐三彩 B 冰裂纹瓷器 C 青花瓷 D 白瓷
22.以下是小军在历史学习中收集的货币图片,你知道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英镑
23.宋代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叫
A尚书省 B 市舶司 C 澎湖巡检司 D宰相 24.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 北宋 D元朝
2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描绘出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二.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26——29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2010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010年2月9日豫台网讯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举办的目的和主要内容。(2分) ⑵材料一中的“大宋”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4分)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大河网——河南日报
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2分) 材料三
⑷材料三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2分)
⑸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2分)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1分)
(6)唐朝都城长安和宋朝都城东京相比,你更喜欢生活在哪个城市?说出你的理由(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6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图一的发明者是谁?他的发明比欧洲早几百年?(2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2分)
28.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的考试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都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当即写下《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尽看长安花。
请回答:
(1)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正式形成的?2分
(2)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哪位皇帝亲自出题面试,首创殿试?2分
(3)你认为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4)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最重要的的两科是什么?2分 (5)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叫什么。2分 (6)如何评价隋唐科举考试制度。2分 29.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分)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最后完成?(6分)
(3) 宋代新发展起来的一个手工业是什么行业?(2分) (4)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13_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卡 26.
⑴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⑷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________________(2分) ⑸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2分) 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
⑴(6分)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一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1分)他的发明比欧洲早___________百年(1分)
⑶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回答:
(1)正式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2分 (2)哪位皇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最重要的的两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第一名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如何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
(1)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最后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13_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答案
26. 共15分 ⑴目的:弘扬传统文化;活跃群众生活;打造文化品牌。内容:
举办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2分)
⑵辽、西夏、金。(4分,任意2个即可)
⑶特点:人口稠密;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住区分不清,商品交易时间长等。(2分,任意2点即可)
⑷张择端;(2分) ⑸瓦子(2分) 邸店(1分)。 (6)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共10分 ⑴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各
2分);
⑵沈括 400年 各1分
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2分,任意一点即可)
28.共12分 (1)隋朝2分 (2)武则天2分 (3)维护封建统治2分
(4)明经 进士2分 (5)状元2分
(6)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分(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29.共13分 (1)人口增加;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分)
(2)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南宋(6分) (3)棉纺织业2分
(4)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气候优越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