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克强总理访印看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课实践教学作业

从李克强总理访印看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网5月18日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后首次出访首站选择印度。对于此次李克强出访将给中印关系带来的影响,印媒展示出积极态度。未来十年有望成为中印构筑“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十年,双方将求同存异,深化合作以共谋发展。中印双方的共同利益将远大于双方的分歧。中印作为亚洲大国,考虑双边关系时不只是看短期利益,中国和印度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合作空间远远大于分歧。 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友好时期。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低潮时期。

第三阶段为1976年到1988年,中印关系的缓和时期。

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升温时期。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代中后期,中印关系继续发展的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额的年增长率一般均为两位 数,1990年贸易额2.6亿多元,增幅近80%以上。 中印关系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在政治上:两国近年来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双方领导人互访不断。继印度前总理瓦

杰帕伊2003年6月访问中国后,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于当年11月访问印度。2004年下半年,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和陈至立也相继访问印度。双方部长级访问更是不可胜数。今年1月,两国副部长级外交官员在新德里举行了首次战略对话,通过对地区和全球问题的深入讨论,双方在诸多方面达成广泛一致。这次对话标志着中印关系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中印都主张世界多极化,在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南南合作等许多重大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两国对维护亚洲和平、稳定与繁荣都负有重要责任。此外,两国民间交往也在快速增长。去年两国人员互访达到20万人次,比前年有大幅增长。随着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两国还将签署航空合作协议,增加两国间航班次数,促进更多的人员和贸易往来。

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两国间近年来的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4月,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费尔南德斯访华,对两军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年11月,印度海军舰艇编队访问上海,并同中国海军在东海海域进行联合搜救演习。2004年3月,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印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也即将对印度进行访问。

在经贸方面:两国近年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迅速增长。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6亿美元,比前年的76亿美元增长约80%。据印度企业界权威人士预测,按这种发展势头,2005年两国贸易额有可能突破200亿美元大关。5年内,中印贸易额估计能达到400亿美元以上,届时中国将替代美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两国官员正在商讨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双方在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 中印关系的未来走向

中国和印度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尽管中印崛起的道路还很漫长,关于这两个亚洲大国未来关系的走向却早已成为国际舆论的热门话题了。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是,两个大国,尤其是互为邻国的大国,在崛起之后或者在崛起过程中必然会成为战略竞争对手,互相构成威胁,甚至必然会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历史上确有崛起的大国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变成殖民主

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例子,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凡是强大起来的国家必然走西方大国的老路。力量对比固然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

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实行何种内外政策,能否正确地看待本国,也正确地看待别国。

中国如何看待印度的崛起呢?早在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印度客人时就明确指出,“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也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我们希望自己发达,也希望你们发达”。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拉·甘地时又语重心长地谈到中印两国发展前景及其重大意义,他说:“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他还指出,在这个伟大目标下,发展中国家应该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印两国尤其应该这样做。中印两国领导人已经多次达成中印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针对西方关于中印争夺亚洲主导权的论点,印度领导人也指出,亚洲和世界有足够的空间让印度和中国都发展起来。中印双方都对未来关系前景持乐观态度,未来是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相争。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课实践教学作业

从李克强总理访印看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网5月18日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后首次出访首站选择印度。对于此次李克强出访将给中印关系带来的影响,印媒展示出积极态度。未来十年有望成为中印构筑“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十年,双方将求同存异,深化合作以共谋发展。中印双方的共同利益将远大于双方的分歧。中印作为亚洲大国,考虑双边关系时不只是看短期利益,中国和印度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合作空间远远大于分歧。 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友好时期。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低潮时期。

第三阶段为1976年到1988年,中印关系的缓和时期。

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升温时期。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代中后期,中印关系继续发展的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额的年增长率一般均为两位 数,1990年贸易额2.6亿多元,增幅近80%以上。 中印关系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在政治上:两国近年来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双方领导人互访不断。继印度前总理瓦

杰帕伊2003年6月访问中国后,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于当年11月访问印度。2004年下半年,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和陈至立也相继访问印度。双方部长级访问更是不可胜数。今年1月,两国副部长级外交官员在新德里举行了首次战略对话,通过对地区和全球问题的深入讨论,双方在诸多方面达成广泛一致。这次对话标志着中印关系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中印都主张世界多极化,在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南南合作等许多重大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两国对维护亚洲和平、稳定与繁荣都负有重要责任。此外,两国民间交往也在快速增长。去年两国人员互访达到20万人次,比前年有大幅增长。随着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两国还将签署航空合作协议,增加两国间航班次数,促进更多的人员和贸易往来。

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两国间近年来的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4月,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费尔南德斯访华,对两军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年11月,印度海军舰艇编队访问上海,并同中国海军在东海海域进行联合搜救演习。2004年3月,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印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也即将对印度进行访问。

在经贸方面:两国近年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迅速增长。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6亿美元,比前年的76亿美元增长约80%。据印度企业界权威人士预测,按这种发展势头,2005年两国贸易额有可能突破200亿美元大关。5年内,中印贸易额估计能达到400亿美元以上,届时中国将替代美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两国官员正在商讨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双方在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 中印关系的未来走向

中国和印度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尽管中印崛起的道路还很漫长,关于这两个亚洲大国未来关系的走向却早已成为国际舆论的热门话题了。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是,两个大国,尤其是互为邻国的大国,在崛起之后或者在崛起过程中必然会成为战略竞争对手,互相构成威胁,甚至必然会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历史上确有崛起的大国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变成殖民主

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例子,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凡是强大起来的国家必然走西方大国的老路。力量对比固然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

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实行何种内外政策,能否正确地看待本国,也正确地看待别国。

中国如何看待印度的崛起呢?早在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印度客人时就明确指出,“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也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我们希望自己发达,也希望你们发达”。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拉·甘地时又语重心长地谈到中印两国发展前景及其重大意义,他说:“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他还指出,在这个伟大目标下,发展中国家应该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印两国尤其应该这样做。中印两国领导人已经多次达成中印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针对西方关于中印争夺亚洲主导权的论点,印度领导人也指出,亚洲和世界有足够的空间让印度和中国都发展起来。中印双方都对未来关系前景持乐观态度,未来是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相争。


相关文章

  • 印度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下的中印关系
  • 内容摘要:印度对中国所提"一带一路"发展倡议避而不应,且提出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进行应对. 关键词:印度;中国;印度洋;发展;倡议 作者简介: [摘要]印度对中国所提"一带一路& ...查看


  • 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
  • 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 作者:张二丽 孟国芳 任忠凯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8期 摘 要: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布局的"首要".新形势下颇为严峻的周边安全局势,使我国长期以 ...查看


  • 中国周边外交布局的再发力
  • 2013年10月23日 11:22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170人参与12条评论 中国周边外交布局的再发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和蒙古在历史上都有不小的过节,甚至爆发过武装冲突.近些年来,中俄关系发展迅 ...查看


  • 西藏最大水利枢纽截流 印媒:报复印度
  • 在中国国庆节前一天,西藏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拉洛水利枢纽提前完成截流.这个以灌溉功能为主的工程位于西藏最大的粮食产区日喀则境内,建成后将让当地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75%.由于该工程只是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夏布曲上,印度政府无权将其列入 ...查看


  • 专题八维护世界和平
  • 专题八:维护世界和平 热点链接 1.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据统计,截至2013年8月1日,人民解放军共参加23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2.4万人次,共有1840余名官兵在9个联合国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军事专家表示,中国认 ...查看


  • 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 中国积极走向世界导学案 一.目标导航 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为什么要积极走向世界:理解我国在走向世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 差距以及相应的对策 2. 能力目标:逐步掌握和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 3 .情感.态 ...查看


  • 强烈地震后的尼泊尔
  • 尼政府目前对救灾投入的力度很大,在后遗症未暴露之前就攻击政府会让民众生厌,认为反对党没有同情心.何况,制宪会议最大的反对党目前与执政党的关系还不错. 4月25日中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当地时间4月25日中午,尼泊尔发生了历史罕见的8. ...查看


  • 西藏投资最大的水利枢纽国庆前截流,印媒紧张
  • 张广凯 观察者网时政组编辑 发表时间:2016-10-03 12:01:37 字号:A-AA+ 11 63 关键字: 拉洛水利枢纽西藏水利工程日喀则夏布曲藏木水电站 今年国庆节前一天,西藏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拉洛水利枢纽提前完成截 ...查看


  •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探析
  •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