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研究_马正耀

2012年1月第34卷第1期地下水Ground water Jan. ,2012Vol. 34NO. 1

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研究

马正耀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730000)

要]用黑河流域降水量实测资料,具体分析了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分布格局,研究表明:黑河流域

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连续最小四个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左右,其余各月降水量分配较为均匀。但各区域受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季节性气候特点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年内变幅由东南向西北、从高海拔区向低海拔区递减,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深山区最大,绿洲灌溉区又大于北部荒漠区,浅山区最小;流域内降水量集中期出现在7月17日前后,各分区仅相差1天,深山区最早,浅山区最迟。

[关键词]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度;集中期

[中图分类号]P3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84(2012)01-0141-03

[摘

Study on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MA Zheng -yao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Bureau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00,Gansu )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actual precipitation data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mean precipitation amounts of maximum continuous four months occupied about 70%of that in the year ,the minimum about 5%occupied ,while the other monthly precipitation were fairly well -distributed.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precipitation annual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reas because of the impacts of geographical position ,topography ,geomorphology and seasonal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The annual variation am-plitudes of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as well as high altitudes to low altitudes.Non -uniform coeffi-cient and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precipitation were largest in the deep mountain areas ,the larger in the oasis irrigation areas than that of the northern desert regions and the least in shallow mountain areas.The concentration period of precipitation was a-bout July 17,there was only a difference of one day in different catchment ’s divisions.It was the earliest in deep mountain ar-eas and the latest in shallow mountain areas.

Key words :Precipit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annual distribution ;nonuniform coefficient ;concentration degree and con-centration period

流域降水量的变化通常包含“量”和“结构”的变化。前者通常是指降水总量数值上的变化,而后者则注重从降水过

上进行分析。本文着重分析探讨黑河流域降水程的“形状”

量不同区域年内分配布局形态。

流域北部属阿拉善高原区,除黑河河流两岸和居延三角绿洲外,大部分为荒漠、沙漠和戈壁,属极度干旱区,为径流消失

森林草原带、平区。黑河流域从南到北包含了高山冰雪带、

原绿洲带及戈壁荒漠带等不同的水文地貌单元。1.2水汽来源及气候特点

本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太平洋暧湿气流途经我国大陆,翻越秦岭和黄土高原影响本区;西南气流可翻越青藏高原,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等南亚洋面的水汽输入本区。本区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南部祁连山区气温低,中部走廊区

[1,2]

。区域内一气候相对干燥,下游额济纳旗盆地极度干燥

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特点是: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

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且集中;秋季降温快,温快,

[3]

初霜来临早。

1

1.1

流域自然概况

自然地理

黑河流域位于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的中段,在东径96ʎ42' 102ʎ04' ,北纬39ʎ 45' 42ʎ 40' 之间。东起山丹县境内的大黄山与石羊河流域接壤,西部以嘉峪关境内的黑山为界与疏勒河相邻,南起青海祁连县境内的祁连山南北分水岭,北

42

至中蒙边境,流域总面积12.8ˑ 10km 。流域地势西高东

南高北低,流域南部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地,流低,

42

域面积1.001ˑ 10km ,海拔2000 5000m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森林密布,灌木、乔木茂盛,在4000m 以上发育有现

最高峰团结峰5826.8m ,是黑河流域的主产流区和代冰川,

水源涵养区;流域中部地处河西走廊,为绿洲农业灌溉区,流

42

是黑河流域的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域面积2.56ˑ 10km ,

2降水资料情况

本次对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的研究,是根据流

把黑河流域分为深山区,浅山区,域内地形特点和水文特性,

[收稿日期]2011-05-20

[作者简介]马正耀(1966-),男,甘肃平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及评价和水情分析。

141

第34卷第1期地下水2012年1月

绿洲灌溉区和荒漠区四个地质单元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概况和流域内降水量观测站点的分布情况,选用能代表流域分区特性,同步有完整、连续系列资料的札马什

双树寺水库、莺落峡、正义峡4个水文站点1964-2010克、

年共计188站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选用的资料,均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整编的成果数据,资料可靠合理。参加分析计算的资料其中有部分观测站点曾因各方面原因

但先后观测场地相距较近,下垫面条件基本没有有过迁移,

变化,可以认为其系列具有一致性。

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深山区和浅山区接近,绿洲灌溉区年降

水量占深山区降水量的41%,北部荒漠区降水量仅是深山区降水量的15%。流域降水量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递减,相

年降水量的离散程度逐步增大。应的离差系数逐步递增,

4黑河流域降水量的的年内分配

3降水量的区域性分布特点

统计计算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和离

差系数Cv 值如表1。

表1黑河流域分区代表站降水量参数统计表

流域分区深山区

代表站札马什克

多年平均占深站点

高程/m降水量/mm山区/%[**************]0

453.0390.0184.270.1

864115

Cv 0.130.170.230.35

黑河流域内降水量受水汽来源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年

[1,4]

。本文用札马什克、双树寺水库、莺落内分配极不均匀

峡、正义峡四个水文站的月年降水量实测资料,分别采用各月(或阶段)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绝对变幅,对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黑河流域水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4.1黑河流域各月、汛期及非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受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流域内降水量年内分配极

其特点是汛期降水量大而集中,春季雨水少而不稳,不均匀,

[1,4,5]

。选取各分区月、冬季雨雪稀少年降水量观测资料齐

全,且系列较长能反映区域降不特性的站点作为分区代表站,分别计算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及连续最大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见表2。

浅山区双树寺水库绿洲灌溉区莺落峡荒漠区

正义峡

从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降水量参数统计表中反映出,黑

表2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降水量年内分配表

站名月份[**************]6 911 2年

札马什克

降水量/mm1.72.98.518.853.178.6106.296.565.817.72.50.7347.17.8453.0

占年降水量

/%

0.40.61.94.211.717.423.421.314.53.90.60.276.61.7100

降水量/mm3.35.314.224.147.160.579.171.855.419.06.53.7266.818.8390.0

双树寺

占年降水量

/%

0.81.43.66.212.115.520.318.414.24.91.70.968.44.8100

降水量/mm2.22.56.49.521.329.439.835.025.08.02.92.2129.29.8184.2

莺落峡

占年降水量

/%

1.21.43.55.211.616.021.619.013.64.31.61.270.15.3100

降水量/mm0.70.83.33.98.210.115.014.09.22.81.40.748.33.670.1

正义峡

占年降水量

/%

1.01.14.75.611.714.421.420.013.14.02.01.068.95.1100

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降水量月分配统计表中显示,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大体一致,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发生在6-9月份,深山区最大,到76.6%,其它分区较为接近,在69% 70%之间;年内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7月份,占年总数的21% 24%,也数深山区最大;多年平均连续最小四个月降水量发生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左

祁连山区最小,仅1.7%,绿洲灌溉区最大也只有5.3%;右,4、5月份是黑河中游地区农田灌溉的用水高峰期,降水量较

4月份只有4% 6%,5月份也只12%,少,因此,形成了该

的灌溉格局。地区农业生产中几乎年年都有的“卡脖子旱”

4.2

黑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

用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 来衡量黑河流域降水

[6]

量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v =δ/R,δ=

式中:R (t )为年内各月降水量;R 为年内月平均降水量。

Cv 值越大即表明年内各月降水量由式(1)中可以看出,

相差越悬殊,降水量年内分配越不均匀。

计算各分区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不均匀系数见表3。从表中反应出,黑河流域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在不同区

t =1

2

R =Σ(R (t )-R ),

112

ΣR (t )2t =1

(1)

142

第34卷第1期地下水2012年1月

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山区最大,绿洲灌溉区又大于北部荒漠区,浅山区最小。

4.3黑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集中度、集中期

集中度和集中期的计算,是将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作为

月降水量的大小为向量的长度,所处的月份为向向量看待,[7]

量的方向。从1月到12月每月的方位角θ分别为30ʎ ,60ʎ ,90ʎ …,360ʎ (把圆周的度数360ʎ 作为一年天数365日,一日相当于0.9863ʎ ),并把每个月的降水量分解为x 和y 两

则x 和y 方向上的向量合成分别为:个方向上的分量,

R x =ΣR (t )cos θ,R y =ΣR (t )sin θ

t =1

t =1

12

12

(2)

于是降水量的合成为:R =

定义集中度Cd 和集中期D 如下式:Cd =R /ΣR (t ),D =arctg (R y /Rx )

t =112

x

+R y (3)(4)

东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暧湿气流途经气候影响。夏秋季,

本区。由于南部祁连山深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森林密布,灌木茂盛,空气湿度大,浅山区植被低矮稀疏,山石裸露,气候

中部走廊区渠网密布,农田林地遍布,气候较浅山干燥寒冷,

区湿润,下游除黑河沿岸间或有零星林草地外,多呈荒漠戈

气候极度干燥,暧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场降水量壁景观,

[1,4]

。此外,由东南向西北部递减在气温、风速、气压等自然

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无流域外部水汽来源,深山区森林植被吸收深层土壤水分供树木蒸腾,水蒸气随大气运动出森林之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在林区附近凝结成雨,形成降水。冬外,春季,流域内西北风盛行,水汽来源稀少,干燥寒冷,各区域降水量大小基本一致。流域各分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形成了黑河流域不同区域特殊的降水量年内分配地貌特点,

格局。

5

由(4)式可以看出,合成向量的方位,即集中期D 指示了月降水量合成后的总效应,也就是向量合成后重心所指的角度,即表示一年中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时间。而集中度则反映了集中期降水量值占年总降水量的比例。从降水量年内集中度Cd 、集中期D 计算原理可以看出,集中度很好地表达了降水量年内的非均匀分布特性,当降水量集中在某一月内时,则它们合成向量的模与年降水总量之比为1,即集中度Cd 为极大值,如果每个月的降水量都相等,则它们各个分量累加后为0,即集中度为最小极限值,表明全年的降水量均匀地分配在l2个月中,集中度越大年内分配越不均匀。集中期则客观地反映了一年中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时间。

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集中度、集中期计算成果见表3。

表3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特征值统计表

分区深山区浅山区绿洲灌溉区北部荒漠区

代表站札马什克双树寺莺落峡正义峡

不均匀系数3.512.913.022.98

集中度67.857.358.557.4

合成向量集中期绝对变方向/ʎ/月.日幅/mm182.4180.1180.7180.0

7.187.167.177.16

105.575.837.614.3

结论

本文通过黑河流域不同分区四个代表雨量站从1964到2010年间的降水量实测资料,用降水量年内各月、汛期非汛期占年总降水量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

具体分析了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变化幅度等不同指标,

在不同区域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表明:

(1)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大体一致,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发生在6-9月份,深山区最大,到76.6%,其它分区较为接近,在69% 70%之间;连续最小四个月降水量发生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左右,其余各月降水量分配较为均匀。

(2)黑河流域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在不同区域

二要素在大小趋势分布上一致,深山区最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绿洲灌溉区又大于北部荒漠区,浅山区最小;集中期出现在7月17日前后,深山区最早,浅山区和北部荒漠区一致,出现时间最迟;年内变幅由东南向西北、高海拔区向低海拔区递减。

(3)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季节性气候特点是形成黑河流域不同区域年内分配格局特征的主要原因。

本文仅从面上分析研究了黑河流域不同区域降水量的年

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沿时程演变规律有待进一内分配格局,

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可丽,程国栋,江灏,等.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

2003,14(1):91-96.程[J ].水科学进展,

[2]崔玉琴.西北内陆上空水汽输送及其源地[J ].水利学报,1994,

(9):79-87.

[3]张应华,仵彦卿,等.黑河流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分析[J ].干旱

2008,31(3):403-407.区地理,

[4]张杰,李栋梁.祁连山及黑河流域降雨量的分布特征分析[J ].

2004,23(1):81-87.高原气象,

[5]潘启明,田水利.黑河流域水资源[M ].河南郑州:黄河水利出版

2001.社,

[6]刘国纬.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7]刘贤赵,李嘉竹,等.基于集中度与集中期的径流年内分配研究

[J ].地理科学,2007,27(6):791-795.

[8]丁永建,叶佰生,周文娟.黑河流域过去40a 来降水时空分布特

1999,21(1):42-48.征[J ].冰川冻土,

表中反映出,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的集中度分布格局

深山区最大,集中期出现在7月18日,和不均匀系数一致,

绿洲灌溉区大于北部荒漠区,集中期滞后深山区一天,出现在在7月17日,浅山区最小,集中期和北部荒漠区相一致,出现在7月16日。

4.4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的绝对变化幅度

降水量的绝对变化幅度是指最大最小月降水量之差,如下式:

ΔR =R max -R min

(5)

由于流域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和受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黑河流域各分区冬春季部分月份降水量为零的情况时

[8]

有发生,因此,区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的绝对变幅就是区域内代表雨量站年内最大月降水量。见表3,降水量变幅从深山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4.5形成黑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格局的成因

黑河流域深处内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量主要受季风

143

2012年1月第34卷第1期地下水Ground water Jan. ,2012Vol. 34NO. 1

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研究

马正耀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730000)

要]用黑河流域降水量实测资料,具体分析了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分布格局,研究表明:黑河流域

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连续最小四个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左右,其余各月降水量分配较为均匀。但各区域受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季节性气候特点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年内变幅由东南向西北、从高海拔区向低海拔区递减,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深山区最大,绿洲灌溉区又大于北部荒漠区,浅山区最小;流域内降水量集中期出现在7月17日前后,各分区仅相差1天,深山区最早,浅山区最迟。

[关键词]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度;集中期

[中图分类号]P3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84(2012)01-0141-03

[摘

Study on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MA Zheng -yao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Bureau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00,Gansu )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actual precipitation data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mean precipitation amounts of maximum continuous four months occupied about 70%of that in the year ,the minimum about 5%occupied ,while the other monthly precipitation were fairly well -distributed.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precipitation annual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reas because of the impacts of geographical position ,topography ,geomorphology and seasonal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The annual variation am-plitudes of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as well as high altitudes to low altitudes.Non -uniform coeffi-cient and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precipitation were largest in the deep mountain areas ,the larger in the oasis irrigation areas than that of the northern desert regions and the least in shallow mountain areas.The concentration period of precipitation was a-bout July 17,there was only a difference of one day in different catchment ’s divisions.It was the earliest in deep mountain ar-eas and the latest in shallow mountain areas.

Key words :Precipit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annual distribution ;nonuniform coefficient ;concentration degree and con-centration period

流域降水量的变化通常包含“量”和“结构”的变化。前者通常是指降水总量数值上的变化,而后者则注重从降水过

上进行分析。本文着重分析探讨黑河流域降水程的“形状”

量不同区域年内分配布局形态。

流域北部属阿拉善高原区,除黑河河流两岸和居延三角绿洲外,大部分为荒漠、沙漠和戈壁,属极度干旱区,为径流消失

森林草原带、平区。黑河流域从南到北包含了高山冰雪带、

原绿洲带及戈壁荒漠带等不同的水文地貌单元。1.2水汽来源及气候特点

本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太平洋暧湿气流途经我国大陆,翻越秦岭和黄土高原影响本区;西南气流可翻越青藏高原,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等南亚洋面的水汽输入本区。本区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南部祁连山区气温低,中部走廊区

[1,2]

。区域内一气候相对干燥,下游额济纳旗盆地极度干燥

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特点是: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

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且集中;秋季降温快,温快,

[3]

初霜来临早。

1

1.1

流域自然概况

自然地理

黑河流域位于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的中段,在东径96ʎ42' 102ʎ04' ,北纬39ʎ 45' 42ʎ 40' 之间。东起山丹县境内的大黄山与石羊河流域接壤,西部以嘉峪关境内的黑山为界与疏勒河相邻,南起青海祁连县境内的祁连山南北分水岭,北

42

至中蒙边境,流域总面积12.8ˑ 10km 。流域地势西高东

南高北低,流域南部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地,流低,

42

域面积1.001ˑ 10km ,海拔2000 5000m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森林密布,灌木、乔木茂盛,在4000m 以上发育有现

最高峰团结峰5826.8m ,是黑河流域的主产流区和代冰川,

水源涵养区;流域中部地处河西走廊,为绿洲农业灌溉区,流

42

是黑河流域的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域面积2.56ˑ 10km ,

2降水资料情况

本次对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的研究,是根据流

把黑河流域分为深山区,浅山区,域内地形特点和水文特性,

[收稿日期]2011-05-20

[作者简介]马正耀(1966-),男,甘肃平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及评价和水情分析。

141

第34卷第1期地下水2012年1月

绿洲灌溉区和荒漠区四个地质单元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概况和流域内降水量观测站点的分布情况,选用能代表流域分区特性,同步有完整、连续系列资料的札马什

双树寺水库、莺落峡、正义峡4个水文站点1964-2010克、

年共计188站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选用的资料,均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整编的成果数据,资料可靠合理。参加分析计算的资料其中有部分观测站点曾因各方面原因

但先后观测场地相距较近,下垫面条件基本没有有过迁移,

变化,可以认为其系列具有一致性。

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深山区和浅山区接近,绿洲灌溉区年降

水量占深山区降水量的41%,北部荒漠区降水量仅是深山区降水量的15%。流域降水量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递减,相

年降水量的离散程度逐步增大。应的离差系数逐步递增,

4黑河流域降水量的的年内分配

3降水量的区域性分布特点

统计计算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和离

差系数Cv 值如表1。

表1黑河流域分区代表站降水量参数统计表

流域分区深山区

代表站札马什克

多年平均占深站点

高程/m降水量/mm山区/%[**************]0

453.0390.0184.270.1

864115

Cv 0.130.170.230.35

黑河流域内降水量受水汽来源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年

[1,4]

。本文用札马什克、双树寺水库、莺落内分配极不均匀

峡、正义峡四个水文站的月年降水量实测资料,分别采用各月(或阶段)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绝对变幅,对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黑河流域水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4.1黑河流域各月、汛期及非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受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流域内降水量年内分配极

其特点是汛期降水量大而集中,春季雨水少而不稳,不均匀,

[1,4,5]

。选取各分区月、冬季雨雪稀少年降水量观测资料齐

全,且系列较长能反映区域降不特性的站点作为分区代表站,分别计算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及连续最大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见表2。

浅山区双树寺水库绿洲灌溉区莺落峡荒漠区

正义峡

从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降水量参数统计表中反映出,黑

表2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降水量年内分配表

站名月份[**************]6 911 2年

札马什克

降水量/mm1.72.98.518.853.178.6106.296.565.817.72.50.7347.17.8453.0

占年降水量

/%

0.40.61.94.211.717.423.421.314.53.90.60.276.61.7100

降水量/mm3.35.314.224.147.160.579.171.855.419.06.53.7266.818.8390.0

双树寺

占年降水量

/%

0.81.43.66.212.115.520.318.414.24.91.70.968.44.8100

降水量/mm2.22.56.49.521.329.439.835.025.08.02.92.2129.29.8184.2

莺落峡

占年降水量

/%

1.21.43.55.211.616.021.619.013.64.31.61.270.15.3100

降水量/mm0.70.83.33.98.210.115.014.09.22.81.40.748.33.670.1

正义峡

占年降水量

/%

1.01.14.75.611.714.421.420.013.14.02.01.068.95.1100

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降水量月分配统计表中显示,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大体一致,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发生在6-9月份,深山区最大,到76.6%,其它分区较为接近,在69% 70%之间;年内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7月份,占年总数的21% 24%,也数深山区最大;多年平均连续最小四个月降水量发生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左

祁连山区最小,仅1.7%,绿洲灌溉区最大也只有5.3%;右,4、5月份是黑河中游地区农田灌溉的用水高峰期,降水量较

4月份只有4% 6%,5月份也只12%,少,因此,形成了该

的灌溉格局。地区农业生产中几乎年年都有的“卡脖子旱”

4.2

黑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

用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 来衡量黑河流域降水

[6]

量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v =δ/R,δ=

式中:R (t )为年内各月降水量;R 为年内月平均降水量。

Cv 值越大即表明年内各月降水量由式(1)中可以看出,

相差越悬殊,降水量年内分配越不均匀。

计算各分区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不均匀系数见表3。从表中反应出,黑河流域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在不同区

t =1

2

R =Σ(R (t )-R ),

112

ΣR (t )2t =1

(1)

142

第34卷第1期地下水2012年1月

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山区最大,绿洲灌溉区又大于北部荒漠区,浅山区最小。

4.3黑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集中度、集中期

集中度和集中期的计算,是将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作为

月降水量的大小为向量的长度,所处的月份为向向量看待,[7]

量的方向。从1月到12月每月的方位角θ分别为30ʎ ,60ʎ ,90ʎ …,360ʎ (把圆周的度数360ʎ 作为一年天数365日,一日相当于0.9863ʎ ),并把每个月的降水量分解为x 和y 两

则x 和y 方向上的向量合成分别为:个方向上的分量,

R x =ΣR (t )cos θ,R y =ΣR (t )sin θ

t =1

t =1

12

12

(2)

于是降水量的合成为:R =

定义集中度Cd 和集中期D 如下式:Cd =R /ΣR (t ),D =arctg (R y /Rx )

t =112

x

+R y (3)(4)

东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暧湿气流途经气候影响。夏秋季,

本区。由于南部祁连山深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森林密布,灌木茂盛,空气湿度大,浅山区植被低矮稀疏,山石裸露,气候

中部走廊区渠网密布,农田林地遍布,气候较浅山干燥寒冷,

区湿润,下游除黑河沿岸间或有零星林草地外,多呈荒漠戈

气候极度干燥,暧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场降水量壁景观,

[1,4]

。此外,由东南向西北部递减在气温、风速、气压等自然

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无流域外部水汽来源,深山区森林植被吸收深层土壤水分供树木蒸腾,水蒸气随大气运动出森林之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在林区附近凝结成雨,形成降水。冬外,春季,流域内西北风盛行,水汽来源稀少,干燥寒冷,各区域降水量大小基本一致。流域各分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形成了黑河流域不同区域特殊的降水量年内分配地貌特点,

格局。

5

由(4)式可以看出,合成向量的方位,即集中期D 指示了月降水量合成后的总效应,也就是向量合成后重心所指的角度,即表示一年中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时间。而集中度则反映了集中期降水量值占年总降水量的比例。从降水量年内集中度Cd 、集中期D 计算原理可以看出,集中度很好地表达了降水量年内的非均匀分布特性,当降水量集中在某一月内时,则它们合成向量的模与年降水总量之比为1,即集中度Cd 为极大值,如果每个月的降水量都相等,则它们各个分量累加后为0,即集中度为最小极限值,表明全年的降水量均匀地分配在l2个月中,集中度越大年内分配越不均匀。集中期则客观地反映了一年中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时间。

黑河流域各分区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集中度、集中期计算成果见表3。

表3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特征值统计表

分区深山区浅山区绿洲灌溉区北部荒漠区

代表站札马什克双树寺莺落峡正义峡

不均匀系数3.512.913.022.98

集中度67.857.358.557.4

合成向量集中期绝对变方向/ʎ/月.日幅/mm182.4180.1180.7180.0

7.187.167.177.16

105.575.837.614.3

结论

本文通过黑河流域不同分区四个代表雨量站从1964到2010年间的降水量实测资料,用降水量年内各月、汛期非汛期占年总降水量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及

具体分析了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变化幅度等不同指标,

在不同区域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表明:

(1)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大体一致,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发生在6-9月份,深山区最大,到76.6%,其它分区较为接近,在69% 70%之间;连续最小四个月降水量发生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左右,其余各月降水量分配较为均匀。

(2)黑河流域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在不同区域

二要素在大小趋势分布上一致,深山区最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绿洲灌溉区又大于北部荒漠区,浅山区最小;集中期出现在7月17日前后,深山区最早,浅山区和北部荒漠区一致,出现时间最迟;年内变幅由东南向西北、高海拔区向低海拔区递减。

(3)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季节性气候特点是形成黑河流域不同区域年内分配格局特征的主要原因。

本文仅从面上分析研究了黑河流域不同区域降水量的年

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沿时程演变规律有待进一内分配格局,

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可丽,程国栋,江灏,等.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

2003,14(1):91-96.程[J ].水科学进展,

[2]崔玉琴.西北内陆上空水汽输送及其源地[J ].水利学报,1994,

(9):79-87.

[3]张应华,仵彦卿,等.黑河流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分析[J ].干旱

2008,31(3):403-407.区地理,

[4]张杰,李栋梁.祁连山及黑河流域降雨量的分布特征分析[J ].

2004,23(1):81-87.高原气象,

[5]潘启明,田水利.黑河流域水资源[M ].河南郑州:黄河水利出版

2001.社,

[6]刘国纬.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7]刘贤赵,李嘉竹,等.基于集中度与集中期的径流年内分配研究

[J ].地理科学,2007,27(6):791-795.

[8]丁永建,叶佰生,周文娟.黑河流域过去40a 来降水时空分布特

1999,21(1):42-48.征[J ].冰川冻土,

表中反映出,黑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的集中度分布格局

深山区最大,集中期出现在7月18日,和不均匀系数一致,

绿洲灌溉区大于北部荒漠区,集中期滞后深山区一天,出现在在7月17日,浅山区最小,集中期和北部荒漠区相一致,出现在7月16日。

4.4黑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的绝对变化幅度

降水量的绝对变化幅度是指最大最小月降水量之差,如下式:

ΔR =R max -R min

(5)

由于流域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和受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黑河流域各分区冬春季部分月份降水量为零的情况时

[8]

有发生,因此,区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的绝对变幅就是区域内代表雨量站年内最大月降水量。见表3,降水量变幅从深山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4.5形成黑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格局的成因

黑河流域深处内陆腹地,远离海洋,降水量主要受季风

143


相关文章

  • 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功能研究进展_杨永刚
  • 第31卷 第5期 2011年9月 中 国 沙 漠 JO U RN A L O F DESERT R ESEA RCH V ol. 31 No. 5S ep. 2011 文章编号:1000-694X (2011) 05-1242-05 流域生 ...查看


  •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 第18卷第1期2001年3月 干旱区研究ARIDZONERESEARCH VOI.18NO.1Mar.200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陶希东 石培基 兰州 !! 李鸣骥 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摘要]西北干 ...查看


  •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应用
  • 第33卷 第1期 2010年1月 干旱区地理 ARID LAND GEOGRAPHY Vo.l33 No.1 Jan. 2010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应用 黄清华, 张万昌 1 2,3 ¹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查看


  • 黑龙江(河流)情况
  •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 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 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臵在北纬4740'-5334',东经12128'-14120'.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 ...查看


  • 2012年宁夏水资源公报
  • 2012年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甘肃省水利厅 2013年7月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编辑部 主办单位:甘肃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 主任:杨成有 副主任:张世华牛最荣 审定:刘宗平陈文 主编:赵清 副主编:王学良王启优 ...查看


  • 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
  • 第#/卷第-期自然资源学报!"#$%&'"$( )*+,-..-,$$,年U月WXY&Z0[X\Z0*Y&0[&]'XY&R]' 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 夏军, ...查看


  • 2015黄委会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一)
  • 2015黄委会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一)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流 ...查看


  • 乌鲁木齐河上游径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乌鲁木齐河上游径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xxx 摘要:在西北干旱区,流域的产汇流过程无不表现出与降水.气温.北极涛动(AO)和太阳黑子数等因子息息相关.本文运用连续小波和交叉小波对乌鲁木齐河上1958-2006年的气温.降水.径流和太阳 ...查看


  • 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 水 2008年7月 文章编号:0559.9350(2008)07-0767.06利SHUILI学XUEBAO报第39卷第7期 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索安宁1'2,李金朝2,王天明2,葛剑平2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