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是能源革命的主力军

  当前,发展水电迎接能源革命已成全球共识。为什么我国也积极提倡发展水电呢?原因是我国能源结构需要调整,或者说是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   2014年11月2日,联合国发布《2014年气候变化综合报告》称,各国政府需要在2100年之前完全消除温室气体排放量,才能降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极热天气、暴雨灾害、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涨等。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检测结果和设定的控制气候变化目标,即参照工业时代以前的温度水平,目前全球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85摄氏度,若要避免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则全球必须将平均温度的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为了实现该目标,联合国发布的《2014年气候变化综合报告》提出,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10年水平减少40%~70%,而到2100年则应完全降至零排放水平。对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如果能迅速采取行动,气候变化还是可以通过适当的代价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期间,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的首脑也进行了磋商,并做出了减排承诺。到2030年,我国的能耗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20%以上,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的峰值。   气候变化呼唤能源革命   何谓碳排放为零,怎么样做到碳排放为零呢?通俗地讲,就是基本上不再直接燃烧任何化石能源。这个要求虽然是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提出来的,但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也不可能支撑我们使用更长的时间。假设全球都不减排,仍然按照目前的速度消耗化石能源,恐怕最多到2200年地球上的各种化石能源都将被人类耗尽。   因此,联合国《2014年气候变化综合报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让人类在资源没有枯竭的时候就解决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号召。因此,各国都应该积极响应。   不再使用化石能源,人类的能源靠什么?到目前为止,由于核聚变控制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因此可控核聚变的利用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比较现实的选择当然就只能是可再生能源。从理论上看,可再生的能源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世界各国大都是按照这一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来规划本国的能源发展。   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规划和思路,可以说就是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我国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能源革命的目标。   何谓能源革命?   对于我国而言,能源革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供给(生产)革命。就是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近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情况下,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污染排放严重的现状,实现能源供给的多元化。远期,应当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消费革命。 除了节约优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等宏观要求之外,应该以能源供给革命相呼应的措施为主,例如,电能替代。因为只有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才有可能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的目标。   (3)技术革命。就是一切能够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相关技术,如煤炭的清洁高效燃烧、油气取代煤炭、安全高效核能发电、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以及高效储能等技术。   (4)体制革命。除了强调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要求之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必须靠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进。目前,世界各国的能源革命都是靠政府来推动的。   分析能源革命的四个方面,可以发现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供给革命是由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难题和一系列客观现实所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类必须实现的。实际上,消费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都是围绕和服务于能源供给革命的。   可以断言,能源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近期实现低碳能源取代高碳能源,远期实现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   正确理解去煤化、去碳化的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但不能简单地说,是要革煤炭和石油的命。   此前,一篇《能源革命不是革煤炭的命》的报道,在行业内引起了争议,仔细想想,文章的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显然,能源革命不是因化石能源不够完美,人类不想用它了,而是由于自然界中的化石能源资源极其有限,它太宝贵了,但化石能源已无法支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目前一方面人类还必须使用化石能源,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早地在化石能源被消耗殆尽之前,找到能接替它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化石能源。   2015年在澳门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一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分子煤化工的教授介绍说,煤炭是多分子的聚合物,其成分非常复杂。如果把它当成化工原料,其产出将会非常丰富,但如果仅把它当成一种燃料,其各种污染的排放也一定非常难治理。   客观地说,我国当前所说的“超低排放”,最多也只能叫作“超低排污”,即通过人为治理,降低燃烧煤炭过程中的硫、氮和粉尘这三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当然,降低了这三项指标,对于治理当前我国严重的雾霾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其对能源革命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对“超低排放”的倡导和宣传一定要准确、适度。   关于能源革命,一定要强调:能源革命,不仅不是要革煤炭、石油的命,而恰恰是要给宝贵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保命、延命。当前粗放的发展方式,无节制地挥霍着化石能源,其实才是在要化石能源的命。目前,通过简单的燃烧方式,煤炭、石油的利用效率只有40%~50%,绝对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能想办法把更多的化石能源留给后代,让他们在更高的水平下,更好地开发利用它,那么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能源革命的客观条件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量逐渐超过了社会用电需求的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在电力市场饱和,全国各地弃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1900多亿千瓦时,已经超过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的实际增长量。   2015年的情况更有说服力。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增速为0.5%,约为200多亿千瓦时。而这一年我国水电发电量为11143亿千瓦时,比2014年增加了542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为1851亿千瓦时,比2014年增加了317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为392亿千瓦时,比2014年增加了142亿千瓦时。   20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量超过了1000亿千瓦时,大约是我国2015年全社会用电增加量的4倍。这一数据表明,如果继续注重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将具备从现在起就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来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能源需求增长的客观条件。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增速已经远大于社会用电需求增长,火电的发电量已经锐减的同时,火电的装机却还在迅速增长。尤其在中央的一些审批权下放到地方之后,很多省份的火电出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在市场疲软、火电机组利用时间持续下降的同时,2016年以来,我国火电的新增装机却创下了历史的新高。   对此,国家能源局也多次发文要求严格控制火电的无序增长。在当前这种市场有限、火电大增的情况下,“水电弃水、风电弃风、光伏弃光”的问题不仅难以解决,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将影响投资新能源发电的积极性,甚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能源革命的进程。   能源革命的特点   目前,人类获取可再生能源的最主要方式是利用其发电。所以,能源革命的主战场一定是在电力行业。由各国的能源革命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水电是当前能源革命的主力军;风能发电是能源革命的第二梯队;太阳能发电将是能源革命的决胜力量。   从2015年的世界水电大会上得知,目前世界上70%的可再生能源来自水电,我国更是如此。今后30年,全球的水电装机还可能要增加1倍。据预测,今后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力适合优先发展技术成熟的水电,并且也具备水电资源的开发潜力。所以,短期内水电是全球能源革命主力军的局面不会改变。   目前,风能、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矛盾,还必须依靠储能技术来解决。因此,电网中有调节性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前最经济、最有效的调峰方式。燃气发电虽然也可以调峰,但其毕竟属于化石能源资源,是有限的、不可持续的。   在解决了储能难题之后,风能发电就会成为能源革命的第二梯队。但是,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风能、水能的资源总量都是难以满足整个社会能源需求的。按照资源储量来说,最终能完全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只有太阳能的直接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资源总量足够大,所以说太阳能的开发才是能源革命的决胜力量。   能源革命受阻,损失最大的一定是水电   中电联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我国水电投资已经连续3年同比下降,2015年的水电投资已经不足2012年同期的一半。当前,我国的政策虽然要求积极发展水电,但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设规模,其降幅都已经超过50%。不仅新开工建设的水电站少了,就连一些已经开工在建的电站,也因为一旦投产就将加剧弃水,面临亏损的风险,迫使开发企业不得不放慢建设进度。   我国“十二五”规定的水电开工目标,只完成了一半左右。同时,当前我国水电“弃水”的损失远大于“弃风、弃光”。在这种情况下,当国家发文(征求意见)要求各地保障可再生能源入网的时候,各地方电网企业对保障风能、太阳能发电入网都还可以接受,但对水电却不敢承诺入网。为什么电价高、电能质量不稳定的风电、光伏发电,电网企业都愿意承诺,而价格便宜、电能质量相对好的水电,电网反倒不敢承诺了呢?客观地说,主要是我国的水电体量太大,在火电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保证“不弃水”的难度要比“不弃风、不弃光”大得多。   因此,今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发文改变了过去节能优化调度的原则,把水电排除在优先调度的名单之外。我国的国情造成能源革命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受影响、受损失最大的一定是水电。   客观地说,水电行业本身成本低、效益好,在我国能源革命、能源转型的特殊时期,为让整个电力行业渡过难关水电多承担一些也是应该的。不可否认,尽管全国各地的水电企业“弃水”现象非常严重,但它们的日子还是要比某些火电企业好过一些。然而,在能源革命的大是大非面前,水电行业发扬风格不一定是好事。应该说明的是,水电的损失不光是水电企业的,所有用电户都会分担。原因是保障高价的可再生电能入网,无疑将提高电网的整体供电成本,让所有用电户多付电费。   为改变这一现状,水电工作者应该大声疾呼“能源革命”。早一天实施能源转型、能源革命,不仅能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份资源,而且还能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到了必须控制增长和去产能的阶段。根据各种电源的性质和各国的发展经验,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政策应该尽快调整为“优先发展水电”“积极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优化调整火电”。总之,我国只有坚定地推进“能源革命”,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当前,发展水电迎接能源革命已成全球共识。为什么我国也积极提倡发展水电呢?原因是我国能源结构需要调整,或者说是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   2014年11月2日,联合国发布《2014年气候变化综合报告》称,各国政府需要在2100年之前完全消除温室气体排放量,才能降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极热天气、暴雨灾害、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涨等。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检测结果和设定的控制气候变化目标,即参照工业时代以前的温度水平,目前全球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85摄氏度,若要避免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则全球必须将平均温度的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为了实现该目标,联合国发布的《2014年气候变化综合报告》提出,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10年水平减少40%~70%,而到2100年则应完全降至零排放水平。对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如果能迅速采取行动,气候变化还是可以通过适当的代价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期间,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的首脑也进行了磋商,并做出了减排承诺。到2030年,我国的能耗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20%以上,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的峰值。   气候变化呼唤能源革命   何谓碳排放为零,怎么样做到碳排放为零呢?通俗地讲,就是基本上不再直接燃烧任何化石能源。这个要求虽然是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提出来的,但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也不可能支撑我们使用更长的时间。假设全球都不减排,仍然按照目前的速度消耗化石能源,恐怕最多到2200年地球上的各种化石能源都将被人类耗尽。   因此,联合国《2014年气候变化综合报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让人类在资源没有枯竭的时候就解决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号召。因此,各国都应该积极响应。   不再使用化石能源,人类的能源靠什么?到目前为止,由于核聚变控制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因此可控核聚变的利用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比较现实的选择当然就只能是可再生能源。从理论上看,可再生的能源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世界各国大都是按照这一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来规划本国的能源发展。   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规划和思路,可以说就是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我国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能源革命的目标。   何谓能源革命?   对于我国而言,能源革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供给(生产)革命。就是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近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情况下,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污染排放严重的现状,实现能源供给的多元化。远期,应当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消费革命。 除了节约优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等宏观要求之外,应该以能源供给革命相呼应的措施为主,例如,电能替代。因为只有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才有可能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的目标。   (3)技术革命。就是一切能够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相关技术,如煤炭的清洁高效燃烧、油气取代煤炭、安全高效核能发电、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以及高效储能等技术。   (4)体制革命。除了强调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要求之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必须靠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进。目前,世界各国的能源革命都是靠政府来推动的。   分析能源革命的四个方面,可以发现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供给革命是由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难题和一系列客观现实所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类必须实现的。实际上,消费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都是围绕和服务于能源供给革命的。   可以断言,能源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近期实现低碳能源取代高碳能源,远期实现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   正确理解去煤化、去碳化的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但不能简单地说,是要革煤炭和石油的命。   此前,一篇《能源革命不是革煤炭的命》的报道,在行业内引起了争议,仔细想想,文章的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显然,能源革命不是因化石能源不够完美,人类不想用它了,而是由于自然界中的化石能源资源极其有限,它太宝贵了,但化石能源已无法支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目前一方面人类还必须使用化石能源,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早地在化石能源被消耗殆尽之前,找到能接替它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化石能源。   2015年在澳门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一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分子煤化工的教授介绍说,煤炭是多分子的聚合物,其成分非常复杂。如果把它当成化工原料,其产出将会非常丰富,但如果仅把它当成一种燃料,其各种污染的排放也一定非常难治理。   客观地说,我国当前所说的“超低排放”,最多也只能叫作“超低排污”,即通过人为治理,降低燃烧煤炭过程中的硫、氮和粉尘这三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当然,降低了这三项指标,对于治理当前我国严重的雾霾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其对能源革命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对“超低排放”的倡导和宣传一定要准确、适度。   关于能源革命,一定要强调:能源革命,不仅不是要革煤炭、石油的命,而恰恰是要给宝贵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保命、延命。当前粗放的发展方式,无节制地挥霍着化石能源,其实才是在要化石能源的命。目前,通过简单的燃烧方式,煤炭、石油的利用效率只有40%~50%,绝对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能想办法把更多的化石能源留给后代,让他们在更高的水平下,更好地开发利用它,那么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能源革命的客观条件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量逐渐超过了社会用电需求的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在电力市场饱和,全国各地弃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1900多亿千瓦时,已经超过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的实际增长量。   2015年的情况更有说服力。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增速为0.5%,约为200多亿千瓦时。而这一年我国水电发电量为11143亿千瓦时,比2014年增加了542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为1851亿千瓦时,比2014年增加了317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为392亿千瓦时,比2014年增加了142亿千瓦时。   20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量超过了1000亿千瓦时,大约是我国2015年全社会用电增加量的4倍。这一数据表明,如果继续注重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将具备从现在起就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来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能源需求增长的客观条件。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增速已经远大于社会用电需求增长,火电的发电量已经锐减的同时,火电的装机却还在迅速增长。尤其在中央的一些审批权下放到地方之后,很多省份的火电出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在市场疲软、火电机组利用时间持续下降的同时,2016年以来,我国火电的新增装机却创下了历史的新高。   对此,国家能源局也多次发文要求严格控制火电的无序增长。在当前这种市场有限、火电大增的情况下,“水电弃水、风电弃风、光伏弃光”的问题不仅难以解决,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将影响投资新能源发电的积极性,甚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能源革命的进程。   能源革命的特点   目前,人类获取可再生能源的最主要方式是利用其发电。所以,能源革命的主战场一定是在电力行业。由各国的能源革命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水电是当前能源革命的主力军;风能发电是能源革命的第二梯队;太阳能发电将是能源革命的决胜力量。   从2015年的世界水电大会上得知,目前世界上70%的可再生能源来自水电,我国更是如此。今后30年,全球的水电装机还可能要增加1倍。据预测,今后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力适合优先发展技术成熟的水电,并且也具备水电资源的开发潜力。所以,短期内水电是全球能源革命主力军的局面不会改变。   目前,风能、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矛盾,还必须依靠储能技术来解决。因此,电网中有调节性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前最经济、最有效的调峰方式。燃气发电虽然也可以调峰,但其毕竟属于化石能源资源,是有限的、不可持续的。   在解决了储能难题之后,风能发电就会成为能源革命的第二梯队。但是,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风能、水能的资源总量都是难以满足整个社会能源需求的。按照资源储量来说,最终能完全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只有太阳能的直接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资源总量足够大,所以说太阳能的开发才是能源革命的决胜力量。   能源革命受阻,损失最大的一定是水电   中电联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我国水电投资已经连续3年同比下降,2015年的水电投资已经不足2012年同期的一半。当前,我国的政策虽然要求积极发展水电,但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设规模,其降幅都已经超过50%。不仅新开工建设的水电站少了,就连一些已经开工在建的电站,也因为一旦投产就将加剧弃水,面临亏损的风险,迫使开发企业不得不放慢建设进度。   我国“十二五”规定的水电开工目标,只完成了一半左右。同时,当前我国水电“弃水”的损失远大于“弃风、弃光”。在这种情况下,当国家发文(征求意见)要求各地保障可再生能源入网的时候,各地方电网企业对保障风能、太阳能发电入网都还可以接受,但对水电却不敢承诺入网。为什么电价高、电能质量不稳定的风电、光伏发电,电网企业都愿意承诺,而价格便宜、电能质量相对好的水电,电网反倒不敢承诺了呢?客观地说,主要是我国的水电体量太大,在火电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保证“不弃水”的难度要比“不弃风、不弃光”大得多。   因此,今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发文改变了过去节能优化调度的原则,把水电排除在优先调度的名单之外。我国的国情造成能源革命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受影响、受损失最大的一定是水电。   客观地说,水电行业本身成本低、效益好,在我国能源革命、能源转型的特殊时期,为让整个电力行业渡过难关水电多承担一些也是应该的。不可否认,尽管全国各地的水电企业“弃水”现象非常严重,但它们的日子还是要比某些火电企业好过一些。然而,在能源革命的大是大非面前,水电行业发扬风格不一定是好事。应该说明的是,水电的损失不光是水电企业的,所有用电户都会分担。原因是保障高价的可再生电能入网,无疑将提高电网的整体供电成本,让所有用电户多付电费。   为改变这一现状,水电工作者应该大声疾呼“能源革命”。早一天实施能源转型、能源革命,不仅能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份资源,而且还能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到了必须控制增长和去产能的阶段。根据各种电源的性质和各国的发展经验,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政策应该尽快调整为“优先发展水电”“积极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优化调整火电”。总之,我国只有坚定地推进“能源革命”,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相关文章

  • 新能源对火电的影响
  • 新能源发电对火力发电的影响 一.(一)我国的电源结构现状 我国目前的发电量结构中,煤电占81%左右,新能源的比例很小(如图20.1).这一特点是由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和资源条件决定的. 图20.1 我国2008年电源结构(发电量构成) 图20 ...查看


  • 中国梦的能源路径
  • 打印 2013/8/19 2:53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很大,梦想亦很大. 如果说"美国梦"的本质是机会平等之下的个人奋斗,那么"中国梦"的核心则是经济发展之下的民族振兴. 回望三十年, ...查看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现状
  •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特点及种类 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含义 198)年联合国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提山的新能源利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含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 ...查看


  • 电力系统五大集团(四小豪门)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是世界500强企业.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综合发展 ...查看


  •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股票
  • ?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股票分别有哪些? 2010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七大新兴产业也就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具备能够掌握关键 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 特征.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 ...查看


  • 创造新技术革命机遇
  •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科技革命新机遇,中国应争取在某些领域引领新科技革命的世界潮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实习生韩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拉入急速下行轨道,席卷各主要经济体的大幅衰退至今仍未见底 ...查看


  •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姓名: 日期: [要点梳理] 1.田纳西河概况: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 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发源 于 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具有丰富的 资源 和 等矿产资源 3.流域 ...查看


  • 新能源技术发电结课论文
  • 新能源技术发电结课论文 摘 要 "十一五"中国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是: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适度加快"三西 ...查看


  • 世界能源和政治
  • 能源和政治关系 张志鹏 2015年5月11 日 (一. 能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能源,一个既古老.朴素而又新鲜奇特的话题.它不仅在人类发展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是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所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人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