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 生活中的对称轴知识点 盛哥版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注意: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

2、理解轴对称图形要抓住以下几点:1)指一个图形;2)存在一条直线(对称轴);3)图形被直线分成的两部分互相重合;4)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有的则存在多条;5)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三角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线段:有两条对称轴:线段所在直线和线段中垂线. 角:有一条对称轴:该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底边中垂线.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条边的中垂线. 3、轴对称的性质

1、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的点称为对应点(对称点),能够重合的线段称为对应线段,能够重合的角称为对应角。

2、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但全等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4、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 5、对称轴是对应点的垂直平分线,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6、如果两点所连线段被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这两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二、角是轴对称图形

1)角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1),设OC是∠AOB的角平分线,若沿着OC将∠AOB对折,则∠AOC与∠BOC能够完全重合,因此,角是轴对称图形,而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也只有这一条对称轴。

2)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2),设A为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B,则线段AB的长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而当A在直线l上时,我们认为A到直线l的距离为0。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线段的中垂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关于坐标轴对称

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2、关于原点对称

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3、关于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

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 -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4、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

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 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

五、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为“等角对等边”。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除外),其底边上的高或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5、等腰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不是它的对称轴,它们所在的直线才是等腰三角

形的对称轴。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它们所在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一般三角形不具备这一重要性质。

7、有一边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8、有两边上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9、有两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0、有两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六、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称正三角形,是最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1)等边三角形是底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具备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2)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 4)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七、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注意:上面的(2)与(4)是互逆的两个命题,(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4)则是判定定理。

八、镜面对称的性质

1、1)任何一个平面图形(物体)在镜子中的像与它是可以完全重合的。因此,一个轴对称图形在镜中的像仍是轴对称图形。

2)若一个平面图形正对镜面,则其左(右)侧在镜中的像是其像的右(左)侧。若一个平面图形(物体)垂直镜面放置,则靠近镜面的部分,其像也靠近于镜面。 2、关于数字0、1、3、8在镜面中像的两个结论:

1)如果写数字的纸条垂直于镜面摆放,则纸条上写的0、1、3、8所成的像与原来的数字完全一样。

2)如果纸条正对镜面摆放,则纸条上写的0、1、8这三个数字在镜中的像和原来的数字完全一样。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对应点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九、图案设计:

1、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2、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一个简单平面图形上的几个特殊点;

2)然后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出其相应的对称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分别连接其对称点,则可得其对称图形。 3、表达方式(以点M为例):

1)过点M作对称轴l的垂线,垂足为A;

’’’

2)延长MA到M到,使MA=MA,则点M就是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3)在复杂的作图中,也可以叙述为:作出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 4、在运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设计意图; 2)创意要新颖独特;

3)设计出的图案要符合要求;

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制作过程。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注意: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

2、理解轴对称图形要抓住以下几点:1)指一个图形;2)存在一条直线(对称轴);3)图形被直线分成的两部分互相重合;4)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有的则存在多条;5)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三角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线段:有两条对称轴:线段所在直线和线段中垂线. 角:有一条对称轴:该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底边中垂线.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条边的中垂线. 3、轴对称的性质

1、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的点称为对应点(对称点),能够重合的线段称为对应线段,能够重合的角称为对应角。

2、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但全等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4、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 5、对称轴是对应点的垂直平分线,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6、如果两点所连线段被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这两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二、角是轴对称图形

1)角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1),设OC是∠AOB的角平分线,若沿着OC将∠AOB对折,则∠AOC与∠BOC能够完全重合,因此,角是轴对称图形,而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也只有这一条对称轴。

2)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2),设A为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B,则线段AB的长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而当A在直线l上时,我们认为A到直线l的距离为0。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线段的中垂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关于坐标轴对称

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2、关于原点对称

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3、关于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

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 -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4、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

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 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

五、等腰三角形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为“等角对等边”。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除外),其底边上的高或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5、等腰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不是它的对称轴,它们所在的直线才是等腰三角

形的对称轴。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它们所在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一般三角形不具备这一重要性质。

7、有一边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8、有两边上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9、有两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0、有两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六、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称正三角形,是最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1)等边三角形是底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具备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2)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 4)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七、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注意:上面的(2)与(4)是互逆的两个命题,(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4)则是判定定理。

八、镜面对称的性质

1、1)任何一个平面图形(物体)在镜子中的像与它是可以完全重合的。因此,一个轴对称图形在镜中的像仍是轴对称图形。

2)若一个平面图形正对镜面,则其左(右)侧在镜中的像是其像的右(左)侧。若一个平面图形(物体)垂直镜面放置,则靠近镜面的部分,其像也靠近于镜面。 2、关于数字0、1、3、8在镜面中像的两个结论:

1)如果写数字的纸条垂直于镜面摆放,则纸条上写的0、1、3、8所成的像与原来的数字完全一样。

2)如果纸条正对镜面摆放,则纸条上写的0、1、8这三个数字在镜中的像和原来的数字完全一样。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对应点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九、图案设计:

1、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2、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一个简单平面图形上的几个特殊点;

2)然后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出其相应的对称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分别连接其对称点,则可得其对称图形。 3、表达方式(以点M为例):

1)过点M作对称轴l的垂线,垂足为A;

’’’

2)延长MA到M到,使MA=MA,则点M就是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3)在复杂的作图中,也可以叙述为:作出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 4、在运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的设计意图; 2)创意要新颖独特;

3)设计出的图案要符合要求;

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制作过程。


相关文章

  •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淹底一中初一数学教师赵晓敏, 我说课的内容选华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十章<轴对称>第一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 ...查看


  • 江苏省级教研课题
  • 江 苏 省 级 教 研 课 题 以数学文化引领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课题: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 教材位置: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 教学活动:剑湖实验学校教学公开课 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 授课方式:多媒体 ...查看


  • 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 教学设计: 轴对称现象 学习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欣赏现实生活中的成轴对称的图案,识别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 ...查看


  • 对称教学反思
  • 反思一:对称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物体,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就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去发现,去总结.遵循这一原则,我对<对称>这一课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设计.整堂课下来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心酸. 成功之处:1.课堂教学中注 ...查看


  • [对称]说课稿
  • 二年级数学<对称>说课稿 孙昌钰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8页<对称>. 2.教材的编写意图: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 ...查看


  •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李庚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第2节<中心对称>第2课时.本节课与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 ...查看


  • 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 课题: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 ...查看


  • 感知对称现象说课稿
  • 感知对称现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称--第一课时"感知对称现象".我的说课流程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简单图形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 ...查看


  • 初二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 初二数学上学期学科计划 于爱妮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经过初二一年的的磨练,我对教学工作熟练程度有了进步,但有时还是力不从心,对教材的把握和课程的整合不够好, 习题的精选和课程难度的把握不够.本学期争取让每个学生在新的学期里都有所进步和收获,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