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作文教案设计
一、导入主题:与大家一起分享朱自清的散文《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前面我们拜读了朱自清的《春》,相信季节的交替,一定也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喜欢的季节和原因。
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北归的雁翅划过长天,捎来空中的呢喃,告诉我们春来了;一夜之间,田野高山都穿上了绿色的彩缎,告诉我们春来了;沐着暖阳,夹着细雨,告诉我们春天向我们走来了。这节课请同学们一起尽情的去感受春天。
二、畅谈春天
1、分析散文中描述的春天
能够通过感官感受到的春天
关于春天的联想
2、诗中的春天
踏过凄迷的冬意,就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春天栖息的角落很多。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也有它的身影,你找到了吗?
学生回答:如《春夜喜雨》、《春晓》、《钱塘湖春行》等。老师也收集了这些诗歌中的一部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总结:诗歌是我国的古典文化精华,诗人为我们描写了很多春天的事物,我们也来描绘一下自己眼里的春天吧。
3、自己感受春天
闭眼耳畔溪水鸟鸣,柳树树枝轻触水面,让心灵与自然达到完全的天然合一的境界。请同学们调动多
种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寻找春天的影子。
学生说:衣服少了、温度高了、风筝多了、鱼浮出水面,雁子飞回等很多。老师随机点到这是他用哪个感官感受到的。 刚才学生们说的都很好,似乎已经让老师感受到了鸟语花香。那么老师有一只贪婪的耳朵,想听大家用一句美妙的语言来描述春天。大家先在纸上写一下。
学生回答
总结:刚才我们大家做的很好,为了鼓励一下大家,我给大家沏一壶春花春草茶,请大家闭眼等待。 在一个暖融融的午后,我在一个透明的水晶玻璃壶里,轻轻放进几朵小花,几束绿草,缓缓倒进甘甜纯净的沸水,慢慢盖上壶盖,粉色的小花在绿色的小草的陪伴下先后浮至水面,轻打开壶盖,一股芳香沁人心脾。要是再品上一口,那是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香、甜、美等。
是的,春的美不美在它的姹紫嫣红,也不美在它的翠意葱茏,它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品味。同学们,你们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更美的春天。
4、同学们心中的春天
比如:我们就处于人生的青春,青春就处于一个人人生的春天;奋斗就是失败的春天;同学之间的关爱,老师的关怀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感觉。……
三、描绘春天
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春天,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下笔吧。可以写成记叙文、散文、寓言、诗歌等
开头引人如胜,结尾抒情。(要求)
下面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在手中多彩的纸上描绘一下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吧。一个片段即可。
四:共享春天
写文章是为了抒发感情,也是为了与他人共享,鼓励大家共享春天。
请学生读自己的文章。
结束语: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春意融融,春天并不会因四季的更替而流走,而是永远驻留在我们的心里,希望大家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师: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你们想看看吗?(播放一段春天的录像)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大好的春色呢?(春光明媚、柳绿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2、同学们,春天美吗?从冬天到春天,你发现周围有哪些变化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3、看到这么美丽的春天的景象,你能用诗歌或优美的语句来赞美这美丽的季节吗?(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画、歌曲、诗歌佳句等。
4、春天,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耕耘播种,充满希望。同学们已经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过这美好的春天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描写,再次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二、指导选材,丰富材料。
1、你们是从哪儿找到春天的?(花、草、树„„)这是从植物身上找到的。(板书:植物)
2、还可以从哪儿找到春天?(动物、天气、人物„„)引导学生回答后,9(教师板书:动物 天气 人物)
3、小组交流。请同学们闭目想想去了哪些地方寻找春天?在那儿,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组织学生评一评、议一议。
5、小结:从植物、动物、人物、天气等变化中,我们发现了春天,从动听的歌曲中和书报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春天,可见,处处有春天啊!
三、教给方法,自由发挥。
1、本次习作是写出自己对春天景物的发现和体会,内容范围宽,可以写的材料很多,因此所选择的写作材料,要突出什么特点呢?(春天的特点)
2、从哪些方面去写选好的材料呢?(可从形状、颜色、时间、空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方面去描写。甚至可联系读过的诗词,唱过的歌等方面去联想,想象。)
3、选择的材料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呢?(按空间顺序、按人物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
4、按上述要求,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5、小结:材料的选择,表达顺序的选择,是为了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学生起草,完成初稿
1、学生起草初稿。
2、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示例修改,突破难点
写景物的文章,学生常犯的毛病是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出示典型的“病文”,组织学生修改,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的方法。
2、学生自改,完善习作。
要求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抓住“春天的景物及春天的感受”写具体这一要求进行修改。
3、互动点评,修改提升。鼓励学生主动出示自己的习作供大家点评析修改。
六、展示习作,体现价值。
1、学生自己誊写习作。
2、在班级展示学生的习作。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你可以错过太阳,但你千万不可以错过星星。”这句话给我深深的思考:辉煌的太阳只有一个,它属于奇迹;渺小的星星却有无数,它归于平凡。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找到美的闪光点。关键是擦亮我们的眼睛,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美来。
体会一招——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师:田间小径的蒲公英,它实在太平淡无奇了,那你能从它身上找出哪些“美”呢?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下面看一段习作:
“远远望去,蒲公英像一把把小伞撑开着,它们争先恐后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
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啊!好美啊!它们多么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
他写的好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谈
师总结:像蒲公英这样平凡的生物也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观察它的外形、色彩、情态等就把它的美点凸显出来了。如果再加上你对它的感受,写出情味来,文章就动人了,这就是写景状物的基本功。
板书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二、方法引导,洞察春天美感
师:现在正是春意盎然时节,今天我们将走进春天,捕捉春天的美。
板书:走进春天
1、感受春天的颜色美
(1)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写好作文,就应该学会仔细观察。
板书:仔细观察
(2)把刚才说到的事物用最合适的彩笔写出来
学生上板写。
(3)概括春天颜色的词。(指名汇报)
2、交流春天的姿态美。
(1)师:如何写出春天里各种事物的姿态?
我们怎样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呢?
有三位同学分别写了三句话,我们来作个比较看谁写得最形象最具体?
甲:桃花开了。
乙:桃花盛开了。
丙:桃花盛开了,浮在半空,犹如一片粉色的云霞。
(2)师引导小结:由于丙同学仔细观察,既写出了花开得多,又写出了桃花的颜色,还打了比喻写出了桃花浮在半空的样子,这样的句子才显得形象生动呢。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多学习借鉴这样的写法,动态和静态结合,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板书:生动描写
(3)大家来观察迎春花图片,我们一起来观察,想想应该怎样来描写?什么颜色?一朵花近看像什么?远看像什么?
三、写作引导,把握中心景物
1、精选材料
(1)由于春天值得一写的景物太多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精选材料
那么,你准备挑选哪几样景物来写呢?(指名汇报)
(2)小组练说
你认为什么事物能代表春天?为什么?(抓住事物的外形、色彩、情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
(3)汇报评价
2、写出感受
同学们选好了材料说出了景物的特点,还要注意一点:漫步在春天里,你有什么独特感受?
板书:写出感受
出示课件图片,看到这一幅幅春天的画面,你有什么惊喜的发现?
(1)、你发现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春天孕育了什么?
(3)、春天是美好的,你想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做什么?
(4)、春天也是短暂的,你怎么来把握这美好的季节?
四、引导写作提纲
五、作文要求
掌握了以上这几点,老师就要对你们写作文提一些要求了:
1、写片段,围绕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种事物写写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新发现新感受。
2、写短文,围绕两三样事物写出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新发现新感受。
六、反馈、修改
1、请学生读作文,评他写的春天美不美?写了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我们从鲜艳的花朵中仿佛看到了春姑娘绽开的笑脸;从流淌的河水仿佛听到了春姑娘轻盈的脚步声;从随风摆动的柳枝仿佛想到了春姑娘优美的舞姿。
3、再读读自己写的春天,想想看,哪里再修改一下或者再补充一些内容,就能更好了。下去自己再做修改,补充一下自己的作文,下一节再做交流。
板书设计
总 开篇点题
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天气
仔细观察 河流
生动描写 走进春天 分 植物
精选材料 动物
写出感受 人们
总 抒发感情
《春天》的作文教案设计
一、导入主题:与大家一起分享朱自清的散文《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前面我们拜读了朱自清的《春》,相信季节的交替,一定也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喜欢的季节和原因。
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北归的雁翅划过长天,捎来空中的呢喃,告诉我们春来了;一夜之间,田野高山都穿上了绿色的彩缎,告诉我们春来了;沐着暖阳,夹着细雨,告诉我们春天向我们走来了。这节课请同学们一起尽情的去感受春天。
二、畅谈春天
1、分析散文中描述的春天
能够通过感官感受到的春天
关于春天的联想
2、诗中的春天
踏过凄迷的冬意,就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春天栖息的角落很多。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也有它的身影,你找到了吗?
学生回答:如《春夜喜雨》、《春晓》、《钱塘湖春行》等。老师也收集了这些诗歌中的一部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总结:诗歌是我国的古典文化精华,诗人为我们描写了很多春天的事物,我们也来描绘一下自己眼里的春天吧。
3、自己感受春天
闭眼耳畔溪水鸟鸣,柳树树枝轻触水面,让心灵与自然达到完全的天然合一的境界。请同学们调动多
种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寻找春天的影子。
学生说:衣服少了、温度高了、风筝多了、鱼浮出水面,雁子飞回等很多。老师随机点到这是他用哪个感官感受到的。 刚才学生们说的都很好,似乎已经让老师感受到了鸟语花香。那么老师有一只贪婪的耳朵,想听大家用一句美妙的语言来描述春天。大家先在纸上写一下。
学生回答
总结:刚才我们大家做的很好,为了鼓励一下大家,我给大家沏一壶春花春草茶,请大家闭眼等待。 在一个暖融融的午后,我在一个透明的水晶玻璃壶里,轻轻放进几朵小花,几束绿草,缓缓倒进甘甜纯净的沸水,慢慢盖上壶盖,粉色的小花在绿色的小草的陪伴下先后浮至水面,轻打开壶盖,一股芳香沁人心脾。要是再品上一口,那是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香、甜、美等。
是的,春的美不美在它的姹紫嫣红,也不美在它的翠意葱茏,它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品味。同学们,你们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更美的春天。
4、同学们心中的春天
比如:我们就处于人生的青春,青春就处于一个人人生的春天;奋斗就是失败的春天;同学之间的关爱,老师的关怀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感觉。……
三、描绘春天
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春天,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下笔吧。可以写成记叙文、散文、寓言、诗歌等
开头引人如胜,结尾抒情。(要求)
下面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在手中多彩的纸上描绘一下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吧。一个片段即可。
四:共享春天
写文章是为了抒发感情,也是为了与他人共享,鼓励大家共享春天。
请学生读自己的文章。
结束语: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春意融融,春天并不会因四季的更替而流走,而是永远驻留在我们的心里,希望大家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师: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你们想看看吗?(播放一段春天的录像)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大好的春色呢?(春光明媚、柳绿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2、同学们,春天美吗?从冬天到春天,你发现周围有哪些变化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3、看到这么美丽的春天的景象,你能用诗歌或优美的语句来赞美这美丽的季节吗?(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画、歌曲、诗歌佳句等。
4、春天,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耕耘播种,充满希望。同学们已经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过这美好的春天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描写,再次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二、指导选材,丰富材料。
1、你们是从哪儿找到春天的?(花、草、树„„)这是从植物身上找到的。(板书:植物)
2、还可以从哪儿找到春天?(动物、天气、人物„„)引导学生回答后,9(教师板书:动物 天气 人物)
3、小组交流。请同学们闭目想想去了哪些地方寻找春天?在那儿,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组织学生评一评、议一议。
5、小结:从植物、动物、人物、天气等变化中,我们发现了春天,从动听的歌曲中和书报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春天,可见,处处有春天啊!
三、教给方法,自由发挥。
1、本次习作是写出自己对春天景物的发现和体会,内容范围宽,可以写的材料很多,因此所选择的写作材料,要突出什么特点呢?(春天的特点)
2、从哪些方面去写选好的材料呢?(可从形状、颜色、时间、空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方面去描写。甚至可联系读过的诗词,唱过的歌等方面去联想,想象。)
3、选择的材料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呢?(按空间顺序、按人物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
4、按上述要求,小组交流,互相启发。
5、小结:材料的选择,表达顺序的选择,是为了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学生起草,完成初稿
1、学生起草初稿。
2、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示例修改,突破难点
写景物的文章,学生常犯的毛病是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出示典型的“病文”,组织学生修改,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的方法。
2、学生自改,完善习作。
要求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抓住“春天的景物及春天的感受”写具体这一要求进行修改。
3、互动点评,修改提升。鼓励学生主动出示自己的习作供大家点评析修改。
六、展示习作,体现价值。
1、学生自己誊写习作。
2、在班级展示学生的习作。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你可以错过太阳,但你千万不可以错过星星。”这句话给我深深的思考:辉煌的太阳只有一个,它属于奇迹;渺小的星星却有无数,它归于平凡。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找到美的闪光点。关键是擦亮我们的眼睛,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美来。
体会一招——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师:田间小径的蒲公英,它实在太平淡无奇了,那你能从它身上找出哪些“美”呢?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下面看一段习作:
“远远望去,蒲公英像一把把小伞撑开着,它们争先恐后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
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啊!好美啊!它们多么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
他写的好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谈
师总结:像蒲公英这样平凡的生物也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观察它的外形、色彩、情态等就把它的美点凸显出来了。如果再加上你对它的感受,写出情味来,文章就动人了,这就是写景状物的基本功。
板书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二、方法引导,洞察春天美感
师:现在正是春意盎然时节,今天我们将走进春天,捕捉春天的美。
板书:走进春天
1、感受春天的颜色美
(1)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写好作文,就应该学会仔细观察。
板书:仔细观察
(2)把刚才说到的事物用最合适的彩笔写出来
学生上板写。
(3)概括春天颜色的词。(指名汇报)
2、交流春天的姿态美。
(1)师:如何写出春天里各种事物的姿态?
我们怎样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呢?
有三位同学分别写了三句话,我们来作个比较看谁写得最形象最具体?
甲:桃花开了。
乙:桃花盛开了。
丙:桃花盛开了,浮在半空,犹如一片粉色的云霞。
(2)师引导小结:由于丙同学仔细观察,既写出了花开得多,又写出了桃花的颜色,还打了比喻写出了桃花浮在半空的样子,这样的句子才显得形象生动呢。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多学习借鉴这样的写法,动态和静态结合,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板书:生动描写
(3)大家来观察迎春花图片,我们一起来观察,想想应该怎样来描写?什么颜色?一朵花近看像什么?远看像什么?
三、写作引导,把握中心景物
1、精选材料
(1)由于春天值得一写的景物太多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精选材料
那么,你准备挑选哪几样景物来写呢?(指名汇报)
(2)小组练说
你认为什么事物能代表春天?为什么?(抓住事物的外形、色彩、情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
(3)汇报评价
2、写出感受
同学们选好了材料说出了景物的特点,还要注意一点:漫步在春天里,你有什么独特感受?
板书:写出感受
出示课件图片,看到这一幅幅春天的画面,你有什么惊喜的发现?
(1)、你发现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春天孕育了什么?
(3)、春天是美好的,你想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做什么?
(4)、春天也是短暂的,你怎么来把握这美好的季节?
四、引导写作提纲
五、作文要求
掌握了以上这几点,老师就要对你们写作文提一些要求了:
1、写片段,围绕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种事物写写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新发现新感受。
2、写短文,围绕两三样事物写出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新发现新感受。
六、反馈、修改
1、请学生读作文,评他写的春天美不美?写了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我们从鲜艳的花朵中仿佛看到了春姑娘绽开的笑脸;从流淌的河水仿佛听到了春姑娘轻盈的脚步声;从随风摆动的柳枝仿佛想到了春姑娘优美的舞姿。
3、再读读自己写的春天,想想看,哪里再修改一下或者再补充一些内容,就能更好了。下去自己再做修改,补充一下自己的作文,下一节再做交流。
板书设计
总 开篇点题
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天气
仔细观察 河流
生动描写 走进春天 分 植物
精选材料 动物
写出感受 人们
总 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