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赤道半径。
(1)地球是球形。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船的现象: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月食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3)赤道半径:6371千米。
2、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几条特殊的经线和纬线及其意义。
(1)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横纬竖经。
(2)经线和纬线的指向及形状:
经线指示地球上的南北方向;经线呈半圆状
纬线指示地球上的东西方向;纬线呈圆形状
(3)经线和纬线的表示符号: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本初子午线(即0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4)特殊的经纬线:
1)特殊的经线:0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800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1600E)
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先画一条数轴,原点为0,在原点0的右手边是东经,为正,它的左手边是西经,为负。向右手边依次为10、20、30、??180,向左手边依次为-10、-20、-30??-180,在(-20——160)的范围之内是东半球,不在这个范围的是西半球。
2)特殊的纬线:00纬线(即赤道、南北半球、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23.50N:北回归线
23.50 S:南回归线
66.50N:北极圈
66.50S:南极圈
0°~3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低纬度;
30°~6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中纬度;
60°~9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高纬度。
3、会判读经纬网图某点的位置和两点的相对方位。
二.地球的运动
1.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知道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不同的经度时刻不同(即时差)。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 1 -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赤道半径。
(1)地球是球形。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船的现象: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月食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3)赤道半径:6371千米。
2、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几条特殊的经线和纬线及其意义。
(1)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横纬竖经。
(2)经线和纬线的指向及形状:
经线指示地球上的南北方向;经线呈半圆状
纬线指示地球上的东西方向;纬线呈圆形状
(3)经线和纬线的表示符号: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本初子午线(即0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4)特殊的经纬线:
1)特殊的经线:0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800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1600E)
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先画一条数轴,原点为0,在原点0的右手边是东经,为正,它的左手边是西经,为负。向右手边依次为10、20、30、??180,向左手边依次为-10、-20、-30??-180,在(-20——160)的范围之内是东半球,不在这个范围的是西半球。
2)特殊的纬线:00纬线(即赤道、南北半球、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23.50N:北回归线
23.50 S:南回归线
66.50N:北极圈
66.50S:南极圈
0°~3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低纬度;
30°~6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中纬度;
60°~90°之间的纬度地带,为高纬度。
3、会判读经纬网图某点的位置和两点的相对方位。
二.地球的运动
1.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知道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不同的经度时刻不同(即时差)。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