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团委学生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团委学生会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是学校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学校的和谐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团委学生会管理,积极完善团委学生会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参与学校管理、服务同学和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谈目前高校团委学生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高校团委学生会存在的问题   1.1相关制度、工作规程缺失。大多数高校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方面都采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权威性和法治性严重缺失。同时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导致学生干部行为不受约束,工作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1.2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较低。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奉献精神、约束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专业不感兴趣导致迷茫和无助,从而大部分学生干部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委学生会的发展。   1.3定位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各班级干部是团委学生会的有力后备军,是团委学生会与同学的沟通桥梁,但团委学生会和各班委会没有准确定位,尚未形成完善的联系和沟通平台。在组织校园活动和处理日常事务时,没有通过班委会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降低了团委学生会处事效率。同时,团委学生会忽视了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积极性不高。   1.4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高校团委学生会成员常常因为事务杂多而忙得焦头烂额,忽视了团委学生会原本应该重视的服务特色。普通学生往往因得不到足够多的理解和关爱而认为团委学生会的工作不够称职。   1.5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团委学生会干部梯队建设主要依靠辅导员带高年级、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专业性、连续性,致使部分学生干部不了解工作环境、工作情况,理不清工作思路,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2.高校团委学生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校团委学生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团委学生会的管理机制。高校团委学生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汇报制度、会议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制定严格的管理章程,规范学生会的用人制度、财务制度;制定规范的工作规程,让学生干部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   2.2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自主管理能力。传统的团委学生会是老师说、学生做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无疑会导致工作效率低,学生干部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必须强化独立自主意识,实现从“被动服从管理”到“主动自主管理”的转变;从辅导员“管理”学生转变成为学生服务;从辅导员管人管物等“硬”管理向以引导为主的“软”管理转化。   2.3建立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团委学生会发展目标和方向应是全体成员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由全体成员描绘出个人抱负;其次是各部长描绘出本部的发展愿景;最后由主席团建立团委学生会的共同愿景,并理清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对共同愿景的承诺,以及每位成员在共同愿景下应该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2.4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团委学生会应抓住学生会的本质,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从学生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多方面开展工作,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5建立健全学生干部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激发学生干部自我发展为首要目标,以促进学生干部全面协调发展为工作重心,将团委学生会发展的共同愿望作为工作任务。其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通过业余党校学习,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中时间进行目的性较强、重点突出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可通过考试、实战检验考察学生干部的处事能力;对初选上的学生干部,可采取以老带新、培训班的形式对其加强有效的培养,通过岗位引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岗位职责,提高管理等方面的素质。再次,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围绕共同愿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目标激励:明确各部门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成果作为各部成员评优、晋升条件,从而形成学习动力;角色激励:让学生干部了解学院对团委学生会的角色要求,了解自身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更加热爱团委学生会工作。   参考文献:   [1]祝丽云,李维国,马丽岩.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探究[J].职业时空,2010,6(5)   [2]吕妍.浅谈高校学生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科技与企业,2013,(6)   [3]赵磊磊.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管理与指导[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3)   [4]李长伟,蒋香玲.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7)   (作者单位:1.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高校团委学生会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是学校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学校的和谐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团委学生会管理,积极完善团委学生会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参与学校管理、服务同学和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谈目前高校团委学生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高校团委学生会存在的问题   1.1相关制度、工作规程缺失。大多数高校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方面都采用自己的一套理论,权威性和法治性严重缺失。同时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导致学生干部行为不受约束,工作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1.2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较低。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奉献精神、约束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专业不感兴趣导致迷茫和无助,从而大部分学生干部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委学生会的发展。   1.3定位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各班级干部是团委学生会的有力后备军,是团委学生会与同学的沟通桥梁,但团委学生会和各班委会没有准确定位,尚未形成完善的联系和沟通平台。在组织校园活动和处理日常事务时,没有通过班委会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降低了团委学生会处事效率。同时,团委学生会忽视了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积极性不高。   1.4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高校团委学生会成员常常因为事务杂多而忙得焦头烂额,忽视了团委学生会原本应该重视的服务特色。普通学生往往因得不到足够多的理解和关爱而认为团委学生会的工作不够称职。   1.5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团委学生会干部梯队建设主要依靠辅导员带高年级、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专业性、连续性,致使部分学生干部不了解工作环境、工作情况,理不清工作思路,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2.高校团委学生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校团委学生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团委学生会的管理机制。高校团委学生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汇报制度、会议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制定严格的管理章程,规范学生会的用人制度、财务制度;制定规范的工作规程,让学生干部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   2.2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自主管理能力。传统的团委学生会是老师说、学生做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无疑会导致工作效率低,学生干部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必须强化独立自主意识,实现从“被动服从管理”到“主动自主管理”的转变;从辅导员“管理”学生转变成为学生服务;从辅导员管人管物等“硬”管理向以引导为主的“软”管理转化。   2.3建立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团委学生会发展目标和方向应是全体成员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由全体成员描绘出个人抱负;其次是各部长描绘出本部的发展愿景;最后由主席团建立团委学生会的共同愿景,并理清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对共同愿景的承诺,以及每位成员在共同愿景下应该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2.4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团委学生会应抓住学生会的本质,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从学生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多方面开展工作,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5建立健全学生干部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激发学生干部自我发展为首要目标,以促进学生干部全面协调发展为工作重心,将团委学生会发展的共同愿望作为工作任务。其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通过业余党校学习,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中时间进行目的性较强、重点突出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可通过考试、实战检验考察学生干部的处事能力;对初选上的学生干部,可采取以老带新、培训班的形式对其加强有效的培养,通过岗位引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岗位职责,提高管理等方面的素质。再次,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围绕共同愿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目标激励:明确各部门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成果作为各部成员评优、晋升条件,从而形成学习动力;角色激励:让学生干部了解学院对团委学生会的角色要求,了解自身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更加热爱团委学生会工作。   参考文献:   [1]祝丽云,李维国,马丽岩.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探究[J].职业时空,2010,6(5)   [2]吕妍.浅谈高校学生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科技与企业,2013,(6)   [3]赵磊磊.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高校学生会组织的管理与指导[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3)   [4]李长伟,蒋香玲.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7)   (作者单位:1.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相关文章

  • 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党建带团建是由党团天然的政治关系决定的,并经由历史和实践所证明的高校党团建设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后勤社会化改革.学生群体多样性显现以及90后学生逐渐进入高校等情况的出现,给党建 ...查看


  • 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方式对策研究
  •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组织在管理和发展中遇到许多问题,在学校党委.学校团委.学生社团部的三级管理指导服务模式下,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分类引导思想,构建了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生命周期横向管理模式,对处于不同时期的社团进行引导建设,多方面 ...查看


  • 对高校社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 对高校社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作者:顾超 袁岩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0期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的有效方式,也是在新形势下活跃校园文化 ...查看


  • 大学生第一期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
  • 大学生第一期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 调研报告 选题: 高职院校社团建设规范及建议 - -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社团建设为例 参与人:(姓名.年级.系别.职务) XXX 09电脑艺术设计 计算机科学系 社团联合会宣传部部长 XXX 10通信技术 ...查看


  • 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 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贯穿于青年学生党员培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难题.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为例,认真总结归纳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 ...查看


  • 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摘 要]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贯穿于青年学生党员培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难题.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为例,认真总结归纳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查看


  •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在此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查看


  • 新媒体社交文化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新趋势
  •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要群体,90后被称为"从火星上来的",可见90后是独具自身个性的群体,90后生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类新媒体信息技术,网络已成为90后群体生活的必备品,他们通过网 ...查看


  • 学生社团发展改革建议报告
  • 湖北文理学院 学生社团文化发展 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 2014年3月 作者: 张 炫(社联副主席) 特别感谢 协助单位:校社联秘书处 物电院分团委 机汽院分团委 建工院分团委 食尚部落协会 Open机器人协会 前言 三年,一晃眼就要过去了.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