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小学
2011.3
《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又成为了教师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社会、教育事业本身以及教师个人都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的策略。作为一所建立仅6年多的民汉合校,汉语系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以及民大汉小的师生比例不平均化,教师队伍的组成71%为民族教师,29%为汉语系教师;从年龄和教龄看,汉语系因为成立不久,28岁以下的占汉语系教师总数的87%,这种局面极大的限制了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空间和脚步,从而使研究民汉教师共同成长,成为民汉合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该问题的研究方面也尚属空白。
抚今追昔,我们深刻认识到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座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融汇了中外先进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自主性、民主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我校确定的选题,立足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民汉各校中民汉教师在专业上的共同成长,从而更好的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形成一套适合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二、课题内容及重要观点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个人成长为基础,共同成长为目的,进行促进民汉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研究,在应用过程中摸索、提炼,逐步形成该研究应用生活教育思想的可操作性策略。
本课题通过选取实验对象,与非实验对象对比和被试前后对比的方法,检测在小学民汉合校中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研究运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策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功、教研能力、课堂教学水平、课堂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师专业态度与动机、专业知识与理念等全方位的点与面,
依照陶行知教育思想主旨,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主要运行途径预设为: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目标——有效设计成长活动——开展探究活动——建构个人思想及观点——形成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
⑴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⑵ 在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成长效果,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促进知行统一;
⑶构建有区域化特征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我们的观点是:
⑴教师专业共同成长是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我们的重点是研究策略;陶行知教育思想能够提升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效果,帮助教师构建个人认知,达到知行统一;
⑵该研究能够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形成有区域化特征的实践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通过研究,着力研究在民汉合校中民大汉小的教师队伍,
如何改善教师的进取心不够强、方法不科学、成绩不显著的现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形成一套有区域化特征的实践体系。本课题的研究即对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进行了研究,又对民大汉小的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共性及个性。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安排
五、课题研究基础
1 课题组成员以学校级骨干教师组成,在学校能够形成较为浓厚的教育研究氛围,都有着教育研究的强烈愿望和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负责人愿意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极大地支持,为课题的正常运作提供保证。
2 我校民语系小课题“小学数学双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究”积极参与2009年自治区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2010年小课题“小学双语数学计算教学探究”获天山区及优秀课题奖;课题负责人曾主持的“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小课题获得2005年市级优秀课题奖;课题组织者曾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汉语系积极参与了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课题实验工作。就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学校先后组织进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及工作,为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3 聘请了**区陶研会副秘书长**担任课题组的顾问。
六、课题的最终成果展示
1 被测对象的课堂教学实例(录像等)
2 被测对象结合个人撰写的文章(笔记、论文、教学设计等) 3 结合本课题并具有特色的汇编册(小集子等)
4 具有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以及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共
同体(结题报告)
七、课题参考文献:
胡国枢:《生活教育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1年8月出版
金林祥:《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出版
徐明聪:《陶行知教育思想文库-全六册》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出版
杨昌洪:《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世界知识出版社
乌市第二十小学
2011.3
《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小学
2011.3
《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又成为了教师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社会、教育事业本身以及教师个人都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的策略。作为一所建立仅6年多的民汉合校,汉语系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以及民大汉小的师生比例不平均化,教师队伍的组成71%为民族教师,29%为汉语系教师;从年龄和教龄看,汉语系因为成立不久,28岁以下的占汉语系教师总数的87%,这种局面极大的限制了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空间和脚步,从而使研究民汉教师共同成长,成为民汉合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该问题的研究方面也尚属空白。
抚今追昔,我们深刻认识到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座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融汇了中外先进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自主性、民主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我校确定的选题,立足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民汉各校中民汉教师在专业上的共同成长,从而更好的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形成一套适合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二、课题内容及重要观点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个人成长为基础,共同成长为目的,进行促进民汉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研究,在应用过程中摸索、提炼,逐步形成该研究应用生活教育思想的可操作性策略。
本课题通过选取实验对象,与非实验对象对比和被试前后对比的方法,检测在小学民汉合校中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研究运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策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功、教研能力、课堂教学水平、课堂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师专业态度与动机、专业知识与理念等全方位的点与面,
依照陶行知教育思想主旨,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主要运行途径预设为: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目标——有效设计成长活动——开展探究活动——建构个人思想及观点——形成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
⑴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⑵ 在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成长效果,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促进知行统一;
⑶构建有区域化特征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我们的观点是:
⑴教师专业共同成长是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我们的重点是研究策略;陶行知教育思想能够提升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效果,帮助教师构建个人认知,达到知行统一;
⑵该研究能够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形成有区域化特征的实践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通过研究,着力研究在民汉合校中民大汉小的教师队伍,
如何改善教师的进取心不够强、方法不科学、成绩不显著的现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形成一套有区域化特征的实践体系。本课题的研究即对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进行了研究,又对民大汉小的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共性及个性。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安排
五、课题研究基础
1 课题组成员以学校级骨干教师组成,在学校能够形成较为浓厚的教育研究氛围,都有着教育研究的强烈愿望和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负责人愿意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极大地支持,为课题的正常运作提供保证。
2 我校民语系小课题“小学数学双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究”积极参与2009年自治区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2010年小课题“小学双语数学计算教学探究”获天山区及优秀课题奖;课题负责人曾主持的“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小课题获得2005年市级优秀课题奖;课题组织者曾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汉语系积极参与了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课题实验工作。就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学校先后组织进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及工作,为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3 聘请了**区陶研会副秘书长**担任课题组的顾问。
六、课题的最终成果展示
1 被测对象的课堂教学实例(录像等)
2 被测对象结合个人撰写的文章(笔记、论文、教学设计等) 3 结合本课题并具有特色的汇编册(小集子等)
4 具有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以及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共
同体(结题报告)
七、课题参考文献:
胡国枢:《生活教育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1年8月出版
金林祥:《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出版
徐明聪:《陶行知教育思想文库-全六册》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出版
杨昌洪:《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世界知识出版社
乌市第二十小学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