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谦事迹

李传谦同志事迹

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32年如一日地执着追求;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倾注毕生心血筑起一架人梯;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在深山创造出旷世奇迹;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那么这个人就是他----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伊春市友好区第四小学副校长、优秀共产党员李传谦。

1937年农历2月24日,李传谦出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县张维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因为家境贫寒,小学刚毕业就辍学了。1953年7月,经人介绍他来到伊春林区,在友好公安分局参加了工作。1964年因受妻子家庭出身富农的牵连,下放到巴彦县农村,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又回到了伊春。因李传谦热爱体育运动,篮球打得好,百米创过记录,田径各项均很出色,当时学校正缺教员,李传谦就在双子河林场子弟小学当了一名体育教师。从此,李传谦富有传奇性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1964年在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女队失利,给神州乒坛留下了令人痛心的创伤。鉴于当时国家女队的年龄状况,为攀登世界女乒高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国家体委和团中央也向全国发出号召,要求各地泛开展少年女乒运动。

一天,体育教师李传谦到学校教导处送一份材料,他突然看到了《关于在少年中倡导乒乓球运动的通知》。他的双眼仿佛遇到了一块巨大的磁石,心底为之怦然而动:李传谦决心以学校为基地,成立一支少年女子乒乓球队,为国家输送人才。一个边远山区的小学体育教师,要肩负起如此重任谈何容易。讥笑者有之,挖苦者有之。有人说,咱这山沟里要能培养出国家队员,那还要正规体校干啥?有人说,他李传谦是搞田径的,自己都没打过乒乓球,怎么能去教别人呢?

面对这些品头论足的冷嘲热讽,李传谦宽容地付之一笑。体育兴亡,匹失有责!自强不息的灵魂,穿云透雾的追求,让这位朴实的东北汉子铁了心。校领导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拟议中的双子河林场工农兵小学女子乒乓球教练的桂冠便戴在了李传谦的头上。而此刻,李传谦的冷静却超过了激动。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乒乓球技术和训练知识的贫乏。怎么办?没有越不过的高山,一个字,学!他跑遍了全市许多县区、跑到市体校,借来大量的在当时看来是那么珍贵的有关书籍挑灯夜读,甚至像古人那样,借着月光、星光、雪光苦苦钻研、思索。他还曾自费到市里、省里求名师指点。报纸上、广播里,凡是出现“乒乓球”三个字,他的听觉、视觉中就再也

无法感知其他事物。直到他合上疲惫的双眼,学习始终是他赖以生存的一大需要。

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训练常识,紧接着那些实实在在的困难也真实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设施,有的只是李传谦的一腔热情和两只手。 一连几天,李传谦吃不下,睡不着。他在校园里转一圈又一圈,当他转到学校那间旧仓库前时,眼睛突然一亮:“就是这儿了!”于是,一间被弃置多年的仓库成了他的少年女乒“训练基地”。接着李传谦又东庙烧香西庙磕头,“化来了”一些木板,请木工做了一张白茬球台,两块砖头、一根板条支起来当“球网”。他又要来一些薄板削成简易球拍,训场地和用品算是齐全了。他在全校8至12岁女孩中挑选了十多名队员,他的少年女子乒乓球训练队就这样诞生了。

打球是需要钱的,而学校没有这笔资金,只好自己筹措,尽管当年一只乒乓球才1角8分钱,可对于月工资63元,既要养活一家妻儿6口,又要赡养远在农村二老的李传谦来说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一向要强的他也免不了长吁短叹。好在妻子很贤惠,这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搞不懂乒乓球何以能像丈夫说的那样能为国争光,让“洋人”不敢小看咱们,可她相信丈夫、心疼丈夫,她隐约知道丈夫在干大事业。于是,每当丈夫回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时候,她往往深情地凝视着丈夫那又消瘦了许多的脸庞,然后默默无声地用那常年捡树皮、喂猪喂鸭的粗糙双手,在贴身的破线衣口袋里摸索出几张带体温的人民币:“拿去买球吧,原本打算给你买双回力鞋的。”“回力鞋就甭买了,我那双旧鞋补补还能将就一阵子。”李传谦知道,这钱是妻子从牙缝里一点一点挤出来,他真诚地感谢她。从那以后,为贴补球室之用,他和妻子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用过一件新物品。由于没那么多钱买乒乓球,李传谦捡回那些被打坏的球,用小细棒儿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塞旧棉花,他把这样的“棉花球”用线吊起来,让孩子们练打“吊线球”,这既增强了孩子们练球的兴趣,又省下了一些钱。

1966年冬,伴随着严寒降临的是那场席卷神州大地的空前浩劫。没有一个角落能够幸免,小兴安岭未能幸免,李传谦连同他的球队、连同他的“训练基地”无一幸免。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人的灵魂被扭曲了,连平日里那么可爱的孩子们也往往做出许多令人无奈之举。一些小孩仿效“成年人”的样子,在挖空心思地寻找“四旧”和“封资修”之余,也把目光瞄向了那间少年女乒训练室。有人往球台上扬炉灰,李传谦亲手扫掉;有人往球台上泼脏水,他亲自擦干。可应付了今天应付不了明天,家长们怕

孩子有闪失,硬是纷纷把那些小队员从球台上拉回了家。就在李传谦为此万分焦灼的时候,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不搞革命出风头”的帽子。不解、愤懑、无奈,唯独没有气馁。李传谦冒着挨批判,蹲“牛棚”的风险,继续着他的追求。他挨家挨户去劝小队员和他们的家长,光是那位后来成为亚洲冠军的刁丽丽家他就去了4次,家长们被说动了,孩子们被说服了,他们全数回到李传谦身边,但此时,就连小队员们视为乐园和“基地”的那间破库房也已被贴上了封条。没有球室,李传谦就领着孩子们“打游击”,哪儿有球台就上哪儿练,有时就到草甸子上、小河边沙滩上,摆上砖头支起木板就开练。就这样李传谦每周24节体育课照上不误,带着他的队员起早贪晚,连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休息。在李传谦殚精竭虑的努力下,小球队坚持下来了,孩子们坚持下来了,李传谦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就在李传谦带着小队员们起早贪黑拼命训练的时候,他2岁的宝贝女儿却得了淋巴血管瘤,舌头垂在唇外,不能进食、不能说话、不能合嘴、小小的生命危在旦夕,唯一出路就是去省城手术。妻子变卖了衣物,恳求丈夫一起去给女儿治病。丈夫真的心如刀绞!但他知道,这时候即使只是离开几天,时时盯着他的“造反派”就可能找到借口,已经看到希望的球队就可能一下子垮掉,再也难以聚拢„„望着被痛苦煎熬的丈夫,生性要强的妻了一手领着5岁的儿子,一手抱着2岁的女儿去了省城。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虽经医生全力抢救,可女儿还是落下了终生残疾。

那年农历腊月廿八,妻子拖儿带女回到了家。本想进门就跟丈夫诉诉苦,然后再过个团圆年,可家中的情景令人欲哭无泪:破茅屋里没有一丝热气;墙壁上、窗户上一层厚厚的霜花;几只鸡饿死了;酸菜缸、水缸冻裂了;灶里无柴,锅里无米„„妻子李朝芬是个生性刚强的女人,她一直全力支撑着这个家,养猪、喂鸡、种地、拾柴禾。可是,面对此情此景,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满腹心酸,抱着两个孩子坐在门槛上呜呜痛哭起来„„李传谦一门心思领着孩子们练球,家里的事很难也很少顾及,为这妻子没少生气。可妻子毕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生气归生气,她对李传谦干的事业还是理解的。她说传谦人好心地善良,当年他们是打篮球认识的,因为她家庭出身是富农才在产假期间被单位除名,当初传谦没嫌弃我,现在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没啥可说的。

1969年夏天,李传谦由于过分劳累,加上经济条件使他得不到相应的营养补充,造成双目突然失明。他心急如焚!他急的不仅是自己的眼睛,更主要的是放心不下球队的孩子们。应当马上停下训练去治疗,但他没有这

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心思。朋友们劝不动他,妻儿的劝说也无济于事。李传谦真的“疯了”,他让年幼的儿子振峰引着来到训练室凭听觉、凭感觉继续指导孩子们训练,从没间断过一天。电许是苍天有眼,不经意间李传谦的视力突然恢复了正常。

“看来,我是为乒乓球、为我的小队员而生的。为国家培养输送乒乓苗子,这也许就是我今生唯一目标。”这成了李传谦的口头禅。他不知自家的柴米油盐放在哪儿。可是每个小队员的长项、短项,兴趣、爱好他都了如指掌。夏天,他舍不得拿出5分钱给可怜楚楚的孩子买一根冰棍,自己节俭得更像个“苦行僧”,可他却像燕子垒窝一样,把一分一角的钱积攒起来,投入到球室的建设中去。李传谦没有钱,但有土办法,他把妻子捡来的桦树皮拿到球室去生炉子,把家里的土豆拿到球室给孩子们烧着吃„„ 1970午10月,小兴安岭已层林尽染。

为迎接东北三省乒乓球巡回表演赛,黑龙江省体委乒乓球教员张万骥,搭上了来伊春的列车。这位教练先后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几大城市选拔少年女乒运动员。结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4个大城市的运动员,“造反”的夺权去了,“接受再教育”的上山下乡去了,多数少年女乒集训队名存实亡,有的干脆黄摊子了。心灰意冷的张教练偶然间听说伊春出了几个小姑娘,球打得相当厉害,于是闻名赶来伊春。在下榻的伊春市政府招待所,他见到了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小姑娘们的教练——李传谦。然而,听说这位“传奇人物”既不是科班出身,也从未经过专业训练,不免大失所望,甚至想即刻打道回府。伊春市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李军劝他说:“既来之则安之,您先看看再下结论也不迟,这儿个小姑娘连我都打不过他们呢。”晚饭过后,市政府招待所四楼会议室里摆上了球台,四周挤满了前来观战助威的人群。

头场球,张教练先对当年刚满14岁的小姑娘焦志英。左横握对右直拍,在喧闹的气氛中,这一老一小各自亮开架式。小小银球在墨绿色的球台上划过一条条白色的弧线。自信的教练还没来得及调整战术,就被小志英2:o击败。观战的人群沸腾了。张教练擦去额头的汗珠,脱去秋衣秋裤,他在心里责怪着自己的“轻敌”和一时的疏忽,决心一举把另一位满脸稚气的小姑娘“斩于马下”。巧了,横拍对横拍,刚刚两个回合,张教练再一次翻身落马!越输心里越高兴的张教练于是再脱掉线衣线裤,身着背心短裤摆好架势,要看看年仅12岁、个头最小的刁丽丽球路如何。没想到这个小孩的球比两位小姐姐还刁还狠!她加力推挡干净利落,搓球、变线、起板、扣杀

准确有力,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昔日乒坛名将,今日乱了方寸。结果刁丽丽以21:6和21:4的大比分战胜张教练。张教练输了,输得心服口服;张教练输了,输得兴奋、主动。肩负着使命的张教练双眼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拍拍这个的肩膀,又拍拍那个肩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教练心中有个无法解开的谜,他急切地要寻找一个答案。第二天中午,在市体委领导陪同下,张教练乘车来到双子河,他要参观一下这个李传谦用来培养少年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室。

穿过校园的操场,走进低矮的平砖房,走过一段黑幽幽的走廊,一踏进那间所谓的“球室”,张教练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还从没见过这样糟糕的训练场地,屋子里,5户窗户因买不起玻璃全用板皮钉死,大白天也透不进几缕阳光;3张破损的球台,南北中排开,距两端墙壁不到2米;地板高低不平,到处都是窟窿,小小乒乓球掉进去就得把地板拿开,然后再铺上;球网接得满是疙瘩;靠墙的几只破板凳人一坐上就直摇晃;球拍更是没有一只标准的,而且每只球拍的背面都有拇指大小的凹陷。

科班出身的张教练,完全清楚在正规条件下,如何按正规的训练方法培训队员。他无法想象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居然能培养出这么好的少年女乒队员。他突然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其貌不扬的李传谦,就像古埃及的金宇塔一样不可思议!张教练在心灵震颤的同时欣喜若狂。他感到黑龙江的少年女乒不是后继无人,而是大有人在,大有希望,李传谦和他的这所“球室”就是佐证!带着意外的收获,张万骥兴冲冲地回到省城。当时一点也没给他留面子的那三位小姑娘全被收到省队。从此,李传谦和他的球室便随着这三名女乒队员频传的捷报在全省传开,并引起了东北三省乒坛的瞩目。

李传谦生活一直很清苦。一身卡其布中式对襟棉袄他一直穿了20年,补丁摞补丁已经辨别不出本来的颜色。1970年,他赶到哈尔滨国际旅行社为参加东北三省乒乓球邀请赛的弟子刁丽丽助阵,门卫见他那身打扮,说什么也不相信他是国手刁丽丽的教练。

队员出了成绩,教练电沾光。1972年,李传谦被提拔为副校长。但李传谦心静如水,只是当了个挂名的副校长,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训练他的队员,他的心里只有乒乓球,球室就是他的家。

李传谦对乒乓球小选手们严爱有加,并且慧眼识人。当初组建乒乓球队首次选拔队员时,他一眼就看中了焦志英、刁丽丽、刘翠玲这三个小姑

娘。教练员呕心沥血,小队员触类旁通。仅训练半年,三个小姑娘就在全市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几年后,李传谦在挑选队员时,又发现了左手执拍的焦志敏。他欣喜异常,对焦志敏的训练要求也更加严格。一次,小志敏练托球累得实在受不了,哭着说:“我不练了。”李传谦急了,伸手在她背上拍了一巴掌,厉声说:“平时不挨累、不吃苦,上场还能不输球啊。焦志敏回到家脸上还有泪痕,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住了。母亲心疼女儿:“算了吧,别练了!”第二天,李传谦见焦志敏没来练球,心急如焚。他跑到焦志敏家,一边安慰小志敏,一边向志敏的母亲检讨:“都怪我的脾气太急躁了,可是不管怎样这球还得练,这孩子可是个难得的人才啊!”焦志敏的母亲被深深感动了,一个劲地说:“孩子,明天快跟李老师练球去吧,李老师图个啥呢?”从此,李传谦对焦志敏除了严厉以外又多了许多关怀。一次去外地比赛,小志敏感冒了,李传谦急忙跑到药店买来药一勺勺喂她。夜里,李传谦和孩子们睡在一间教室里,他就像父亲一样关爱着小队员们。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培养子女成才视为人生大事,家庭大事。身为学校乒乓教练的李传谦有条件把白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优秀乒乓球选手。可是,他却没有做到。他常说:我是全体队员的教练,而个单单是我自己子女的教练。他的儿子李振峰与后来成为我国著名运动员的刁丽丽、刘柏艳等人都是同一批队员,李振峰从来吃不着“小灶”。有时李振峰和别的孩子吵闹了,或是没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李传谦常常拿儿子开刀,杀一儆佰。一次,一个小女孩用球拍打李振峰脑袋,李振峰气不过也还了一拍,那女孩却“恶人先告状”。李传谦不容分说,追上儿子就打了两巴掌,又连踢了两脚。回到家,孩子再也憋不住了:“妈,他对别人那么好,干吗非打我’我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

这样的遭遇,女儿李振英、李振艳也都领教过。这3个孩子从小都跟父亲练球,也都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李传谦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是,成功之路委实太陡峭、太狭窄了,也许只有极少数的人有机会通过。每次省体校招生,李传谦总要经受一番情感和理智的煎熬,而每次,他都毅然地写推荐信把更有发展潜力的“苗子”送出去。二女儿振英头脑机敏、动作协调利落,在球室苦练了7年。论球技,全市少年女乒打过第二;论年龄,那午她才13岁。可是身为父亲的他还是送走了那个“第一”,失去了为自己的女儿铺就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机会。就这样,李传谦在从事教练生涯的32年中,先后送走22批278名运动员,却没送走一个自己的孩子。

李传谦在利益面前从不伸手。他和妻子结婚后,一直住在那间破旧的草房里。冬天透雪,夏天漏雨,经过20年的风吹雨淋,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一家人多想有一天能住新房。1979年秋天,李传谦所在的学校决定分给他一间砖房,他当时真高兴,妻子和孩子们也欢天喜地准备搬家。一天下班回来,李传谦突然对全家说:“这房子咱不搬了好吗?”妻子惊呆了:“学校不是都定了吗,咋说不搬就不搬了?”三个孩子当时就哭了起来:“爸呀,我们要搬家,我们要住新房了”一家人眼巴巴地望着李传谦,真的希望是自己听错了。良久,李传谦缓缓地说:“老苑头(该校工人苑文明)马上就要退休了,让给他吧,咱还有机会。”妻子怎么也想不通,最后李传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做人,不能老想着自己”便回到他的球室去了。就这样,李传谦一家在破草房住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把草房住倒了,区里在原地盖新砖房,他们才搬了进去。由于李传谦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赢得了荣誉,1983年,黑龙江省决定将李传谦所在的双子河第四小学定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委、区政府决定在第四小学建一所新球室。400平方米的乒乓球训练馆落成那天,是李传谦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望着崭新的球室,望着那绿色的球台,李传谦久久舍不得收回目光。

1985年10月,正是小兴安岭五花山季节。19日午后。手捧欧洲杯胜利归来的世界乒乓名将焦志敏,在伊春市委、市政府为她举行的献杯仪式上,激动地把她亲手夺回的“欧洲杯”献给了林城120万人民。她动情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伊春是我可爱的故乡.这里有我梦一般的童年,有养育我的父母,有培育我的母校,更有教育我成长的第一个启蒙教练李传谦老师”。金光闪闪的“欧洲怀”,凝聚着焦志敏将近10个春秋的奋力拼搏,也闪现着李传谦20个寒暑的刻意追求。

第39届世乒赛后的第一个春天,李传谦收到世界冠军焦志敏寄的来信,信中说“荣誉已经过去了,我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首先应该感谢您——我的启蒙老师,没有您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是您放弃了自身更好的发展机会,为我的乒乓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不但培养提高了我的技术水平,更培养了我坚定的事业心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您培养了我,培养了我们姐妹3人,这似海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报答的„„”一封简短的书信,使李传谦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和满足。他回到家里,自斟自酌,喝了足足有一斤白酒。妻子也为他骄傲,因为他的丈夫是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

李传谦以他的业绩和突出贡献被评为市级知识分子拔尖人才,一个师

出无名的小学体育教师,竟然培养出那么多乒乓球人才,这在省内外、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李传谦的名字惊动了国家体委、惊动了体坛„„可他却一次又一次放弃了难得的良机,甚至放弃了深圳一家公司要以李传谦的名字盖一所体校,请他出任校长的美意。当时,李传谦的工资收入不过百元左右,而公司开价月薪上千元以上,可李传谦说:“我哪都不去,我就在林区干一辈子,我不能扔下林区这些娃娃们。”

李传谦来林区后,再也没回过乡下老家,他很少在双亲膝下尽孝。1975年5月,他母亲病危住进了哈尔滨一家医院,弟弟连拍3封电报催他回去,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练球,他给弟弟拍了一封电报,叮嘱他照顾好母亲,他就继续领着孩子们练球。几天后,母亲病故的噩耗传来,李传谦痛哭失声;同年10月,李传谦的父亲病故时他仍未能赶回去。为这,弟弟气得一连几年都不和他说话,这在李传谦的心里成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两件憾事。 在常年累月的训练日子里,李传谦一直坚持给队员当陪练,这使他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几乎每个部位都有损伤,腿和脚的挫伤、风湿使他病上加病。尤其步入50岁之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腿、脚常常红肿,有时连鞋都穿不上。1996年7月的一天下午,李传谦在给孩子们做示范动作时双腿突然剧痛,一下子跌倒在地,头撞在暖气片上,头顶撞了一个大口子,孩子们吓得直哭。可第二天,李老师带着缝了10多针的伤口又早早地来到球室,扫地、擦球台„„

1996年11月3日,是李传谦生命里程碑的终点。这天,他穿着平时最喜欢的那套红色运动服,和往常一样,照例是第一个来到球室,照例是扫地、打水、擦球台,然后逐个陪练。中午,孩子们蹦蹦跳跳都走了他才离开球室。回到家,他刚喝了半小碗粥就觉得难受,妻子急忙让他躺下歇一歇。下午2点多钟,他忽然急剧呕吐起来,妻子就近请来一位诊所医生,到家一看,是脑出血。儿子女儿闻讯赶来,把他送到区医院,但是太晚了。李传谦一生未进过医院,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当日午后4时,李传谦走了,他走得那样从容、那样坦荡,他把毕生的智慧与忠诚没有些许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事业;他走的那样辉煌、壮烈,在他那间简陋的球室里,走出过国手,走出了世界冠军!李传谦的名字连国际乒联的人都知道。

友好区委曾分给李传谦一套宽敞的住房,可他不想在路上耽误那几分钟的时间,还是坚持住在离学校较近的那间平房里。房子是传统的40平方米老少居室格局,大屋一铺半截火炕,炕上铺着纤维板,地上是水泥地面。

墙东侧依次摆放着20世纪70年代打做的一米多高的 “五斗橱”、被橱和衣柜,地上放着几只笨重的木凳,唯一一件奢侈品大概要数那台16寸的日立牌彩色电视机了。就这台电视还是李传谦应邀去印度新德里观看焦志敏比赛归国时焦志敏同省队几位教练凑了500元钱买下的。李传谦去世后的全部遗物就是几套破旧的运动服和一摞又一摞的有关体育的书刊,一本《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简明教程》和《乒乓球训练大纲》已经被磨得字迹难辩。井非师出名门的李传谦能培养出一颗颗中国乃至世界乒坛新星,那耀眼光环的背后,饱含着多少“人梯”的奉献与艰辛!

为李传谦送行那天,小兴安岭的初冬寒风瑟瑟,小队员们大声哭喊着:“李老师,李老师,我们想你,我们不能没有你呀!”孩子的家长们痛哭失声;学校的师生员工们痛哭失声;区领导、各界人士、淳朴的百姓无不为他叹息哀痛。

李传谦同志病逝后,中共友好区委立即作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李传谦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在第四小学乒乓球训练室原址办起一个简易的李传谦事迹展览馆,作为友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3月25日。中共伊春市委作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李传谦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要求全市共产党员学习李传谦同志默默耕耘,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自律精神;不畏艰辛,知难而进的顽强拼博精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今,第四小学的乒乓球训练馆已显得格外陈旧,但满墙的锦旗、奖状(百件之多)及闪闪发光的奖杯仍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展示着今天的骄傲。

李传谦同志事迹

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32年如一日地执着追求;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倾注毕生心血筑起一架人梯;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在深山创造出旷世奇迹;如果我们相信有人能够„„那么这个人就是他----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伊春市友好区第四小学副校长、优秀共产党员李传谦。

1937年农历2月24日,李传谦出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县张维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因为家境贫寒,小学刚毕业就辍学了。1953年7月,经人介绍他来到伊春林区,在友好公安分局参加了工作。1964年因受妻子家庭出身富农的牵连,下放到巴彦县农村,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又回到了伊春。因李传谦热爱体育运动,篮球打得好,百米创过记录,田径各项均很出色,当时学校正缺教员,李传谦就在双子河林场子弟小学当了一名体育教师。从此,李传谦富有传奇性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1964年在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女队失利,给神州乒坛留下了令人痛心的创伤。鉴于当时国家女队的年龄状况,为攀登世界女乒高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国家体委和团中央也向全国发出号召,要求各地泛开展少年女乒运动。

一天,体育教师李传谦到学校教导处送一份材料,他突然看到了《关于在少年中倡导乒乓球运动的通知》。他的双眼仿佛遇到了一块巨大的磁石,心底为之怦然而动:李传谦决心以学校为基地,成立一支少年女子乒乓球队,为国家输送人才。一个边远山区的小学体育教师,要肩负起如此重任谈何容易。讥笑者有之,挖苦者有之。有人说,咱这山沟里要能培养出国家队员,那还要正规体校干啥?有人说,他李传谦是搞田径的,自己都没打过乒乓球,怎么能去教别人呢?

面对这些品头论足的冷嘲热讽,李传谦宽容地付之一笑。体育兴亡,匹失有责!自强不息的灵魂,穿云透雾的追求,让这位朴实的东北汉子铁了心。校领导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拟议中的双子河林场工农兵小学女子乒乓球教练的桂冠便戴在了李传谦的头上。而此刻,李传谦的冷静却超过了激动。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乒乓球技术和训练知识的贫乏。怎么办?没有越不过的高山,一个字,学!他跑遍了全市许多县区、跑到市体校,借来大量的在当时看来是那么珍贵的有关书籍挑灯夜读,甚至像古人那样,借着月光、星光、雪光苦苦钻研、思索。他还曾自费到市里、省里求名师指点。报纸上、广播里,凡是出现“乒乓球”三个字,他的听觉、视觉中就再也

无法感知其他事物。直到他合上疲惫的双眼,学习始终是他赖以生存的一大需要。

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训练常识,紧接着那些实实在在的困难也真实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设施,有的只是李传谦的一腔热情和两只手。 一连几天,李传谦吃不下,睡不着。他在校园里转一圈又一圈,当他转到学校那间旧仓库前时,眼睛突然一亮:“就是这儿了!”于是,一间被弃置多年的仓库成了他的少年女乒“训练基地”。接着李传谦又东庙烧香西庙磕头,“化来了”一些木板,请木工做了一张白茬球台,两块砖头、一根板条支起来当“球网”。他又要来一些薄板削成简易球拍,训场地和用品算是齐全了。他在全校8至12岁女孩中挑选了十多名队员,他的少年女子乒乓球训练队就这样诞生了。

打球是需要钱的,而学校没有这笔资金,只好自己筹措,尽管当年一只乒乓球才1角8分钱,可对于月工资63元,既要养活一家妻儿6口,又要赡养远在农村二老的李传谦来说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一向要强的他也免不了长吁短叹。好在妻子很贤惠,这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搞不懂乒乓球何以能像丈夫说的那样能为国争光,让“洋人”不敢小看咱们,可她相信丈夫、心疼丈夫,她隐约知道丈夫在干大事业。于是,每当丈夫回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时候,她往往深情地凝视着丈夫那又消瘦了许多的脸庞,然后默默无声地用那常年捡树皮、喂猪喂鸭的粗糙双手,在贴身的破线衣口袋里摸索出几张带体温的人民币:“拿去买球吧,原本打算给你买双回力鞋的。”“回力鞋就甭买了,我那双旧鞋补补还能将就一阵子。”李传谦知道,这钱是妻子从牙缝里一点一点挤出来,他真诚地感谢她。从那以后,为贴补球室之用,他和妻子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用过一件新物品。由于没那么多钱买乒乓球,李传谦捡回那些被打坏的球,用小细棒儿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塞旧棉花,他把这样的“棉花球”用线吊起来,让孩子们练打“吊线球”,这既增强了孩子们练球的兴趣,又省下了一些钱。

1966年冬,伴随着严寒降临的是那场席卷神州大地的空前浩劫。没有一个角落能够幸免,小兴安岭未能幸免,李传谦连同他的球队、连同他的“训练基地”无一幸免。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人的灵魂被扭曲了,连平日里那么可爱的孩子们也往往做出许多令人无奈之举。一些小孩仿效“成年人”的样子,在挖空心思地寻找“四旧”和“封资修”之余,也把目光瞄向了那间少年女乒训练室。有人往球台上扬炉灰,李传谦亲手扫掉;有人往球台上泼脏水,他亲自擦干。可应付了今天应付不了明天,家长们怕

孩子有闪失,硬是纷纷把那些小队员从球台上拉回了家。就在李传谦为此万分焦灼的时候,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不搞革命出风头”的帽子。不解、愤懑、无奈,唯独没有气馁。李传谦冒着挨批判,蹲“牛棚”的风险,继续着他的追求。他挨家挨户去劝小队员和他们的家长,光是那位后来成为亚洲冠军的刁丽丽家他就去了4次,家长们被说动了,孩子们被说服了,他们全数回到李传谦身边,但此时,就连小队员们视为乐园和“基地”的那间破库房也已被贴上了封条。没有球室,李传谦就领着孩子们“打游击”,哪儿有球台就上哪儿练,有时就到草甸子上、小河边沙滩上,摆上砖头支起木板就开练。就这样李传谦每周24节体育课照上不误,带着他的队员起早贪晚,连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休息。在李传谦殚精竭虑的努力下,小球队坚持下来了,孩子们坚持下来了,李传谦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就在李传谦带着小队员们起早贪黑拼命训练的时候,他2岁的宝贝女儿却得了淋巴血管瘤,舌头垂在唇外,不能进食、不能说话、不能合嘴、小小的生命危在旦夕,唯一出路就是去省城手术。妻子变卖了衣物,恳求丈夫一起去给女儿治病。丈夫真的心如刀绞!但他知道,这时候即使只是离开几天,时时盯着他的“造反派”就可能找到借口,已经看到希望的球队就可能一下子垮掉,再也难以聚拢„„望着被痛苦煎熬的丈夫,生性要强的妻了一手领着5岁的儿子,一手抱着2岁的女儿去了省城。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虽经医生全力抢救,可女儿还是落下了终生残疾。

那年农历腊月廿八,妻子拖儿带女回到了家。本想进门就跟丈夫诉诉苦,然后再过个团圆年,可家中的情景令人欲哭无泪:破茅屋里没有一丝热气;墙壁上、窗户上一层厚厚的霜花;几只鸡饿死了;酸菜缸、水缸冻裂了;灶里无柴,锅里无米„„妻子李朝芬是个生性刚强的女人,她一直全力支撑着这个家,养猪、喂鸡、种地、拾柴禾。可是,面对此情此景,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满腹心酸,抱着两个孩子坐在门槛上呜呜痛哭起来„„李传谦一门心思领着孩子们练球,家里的事很难也很少顾及,为这妻子没少生气。可妻子毕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生气归生气,她对李传谦干的事业还是理解的。她说传谦人好心地善良,当年他们是打篮球认识的,因为她家庭出身是富农才在产假期间被单位除名,当初传谦没嫌弃我,现在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没啥可说的。

1969年夏天,李传谦由于过分劳累,加上经济条件使他得不到相应的营养补充,造成双目突然失明。他心急如焚!他急的不仅是自己的眼睛,更主要的是放心不下球队的孩子们。应当马上停下训练去治疗,但他没有这

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心思。朋友们劝不动他,妻儿的劝说也无济于事。李传谦真的“疯了”,他让年幼的儿子振峰引着来到训练室凭听觉、凭感觉继续指导孩子们训练,从没间断过一天。电许是苍天有眼,不经意间李传谦的视力突然恢复了正常。

“看来,我是为乒乓球、为我的小队员而生的。为国家培养输送乒乓苗子,这也许就是我今生唯一目标。”这成了李传谦的口头禅。他不知自家的柴米油盐放在哪儿。可是每个小队员的长项、短项,兴趣、爱好他都了如指掌。夏天,他舍不得拿出5分钱给可怜楚楚的孩子买一根冰棍,自己节俭得更像个“苦行僧”,可他却像燕子垒窝一样,把一分一角的钱积攒起来,投入到球室的建设中去。李传谦没有钱,但有土办法,他把妻子捡来的桦树皮拿到球室去生炉子,把家里的土豆拿到球室给孩子们烧着吃„„ 1970午10月,小兴安岭已层林尽染。

为迎接东北三省乒乓球巡回表演赛,黑龙江省体委乒乓球教员张万骥,搭上了来伊春的列车。这位教练先后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几大城市选拔少年女乒运动员。结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4个大城市的运动员,“造反”的夺权去了,“接受再教育”的上山下乡去了,多数少年女乒集训队名存实亡,有的干脆黄摊子了。心灰意冷的张教练偶然间听说伊春出了几个小姑娘,球打得相当厉害,于是闻名赶来伊春。在下榻的伊春市政府招待所,他见到了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小姑娘们的教练——李传谦。然而,听说这位“传奇人物”既不是科班出身,也从未经过专业训练,不免大失所望,甚至想即刻打道回府。伊春市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李军劝他说:“既来之则安之,您先看看再下结论也不迟,这儿个小姑娘连我都打不过他们呢。”晚饭过后,市政府招待所四楼会议室里摆上了球台,四周挤满了前来观战助威的人群。

头场球,张教练先对当年刚满14岁的小姑娘焦志英。左横握对右直拍,在喧闹的气氛中,这一老一小各自亮开架式。小小银球在墨绿色的球台上划过一条条白色的弧线。自信的教练还没来得及调整战术,就被小志英2:o击败。观战的人群沸腾了。张教练擦去额头的汗珠,脱去秋衣秋裤,他在心里责怪着自己的“轻敌”和一时的疏忽,决心一举把另一位满脸稚气的小姑娘“斩于马下”。巧了,横拍对横拍,刚刚两个回合,张教练再一次翻身落马!越输心里越高兴的张教练于是再脱掉线衣线裤,身着背心短裤摆好架势,要看看年仅12岁、个头最小的刁丽丽球路如何。没想到这个小孩的球比两位小姐姐还刁还狠!她加力推挡干净利落,搓球、变线、起板、扣杀

准确有力,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昔日乒坛名将,今日乱了方寸。结果刁丽丽以21:6和21:4的大比分战胜张教练。张教练输了,输得心服口服;张教练输了,输得兴奋、主动。肩负着使命的张教练双眼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拍拍这个的肩膀,又拍拍那个肩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教练心中有个无法解开的谜,他急切地要寻找一个答案。第二天中午,在市体委领导陪同下,张教练乘车来到双子河,他要参观一下这个李传谦用来培养少年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室。

穿过校园的操场,走进低矮的平砖房,走过一段黑幽幽的走廊,一踏进那间所谓的“球室”,张教练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还从没见过这样糟糕的训练场地,屋子里,5户窗户因买不起玻璃全用板皮钉死,大白天也透不进几缕阳光;3张破损的球台,南北中排开,距两端墙壁不到2米;地板高低不平,到处都是窟窿,小小乒乓球掉进去就得把地板拿开,然后再铺上;球网接得满是疙瘩;靠墙的几只破板凳人一坐上就直摇晃;球拍更是没有一只标准的,而且每只球拍的背面都有拇指大小的凹陷。

科班出身的张教练,完全清楚在正规条件下,如何按正规的训练方法培训队员。他无法想象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居然能培养出这么好的少年女乒队员。他突然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其貌不扬的李传谦,就像古埃及的金宇塔一样不可思议!张教练在心灵震颤的同时欣喜若狂。他感到黑龙江的少年女乒不是后继无人,而是大有人在,大有希望,李传谦和他的这所“球室”就是佐证!带着意外的收获,张万骥兴冲冲地回到省城。当时一点也没给他留面子的那三位小姑娘全被收到省队。从此,李传谦和他的球室便随着这三名女乒队员频传的捷报在全省传开,并引起了东北三省乒坛的瞩目。

李传谦生活一直很清苦。一身卡其布中式对襟棉袄他一直穿了20年,补丁摞补丁已经辨别不出本来的颜色。1970年,他赶到哈尔滨国际旅行社为参加东北三省乒乓球邀请赛的弟子刁丽丽助阵,门卫见他那身打扮,说什么也不相信他是国手刁丽丽的教练。

队员出了成绩,教练电沾光。1972年,李传谦被提拔为副校长。但李传谦心静如水,只是当了个挂名的副校长,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训练他的队员,他的心里只有乒乓球,球室就是他的家。

李传谦对乒乓球小选手们严爱有加,并且慧眼识人。当初组建乒乓球队首次选拔队员时,他一眼就看中了焦志英、刁丽丽、刘翠玲这三个小姑

娘。教练员呕心沥血,小队员触类旁通。仅训练半年,三个小姑娘就在全市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几年后,李传谦在挑选队员时,又发现了左手执拍的焦志敏。他欣喜异常,对焦志敏的训练要求也更加严格。一次,小志敏练托球累得实在受不了,哭着说:“我不练了。”李传谦急了,伸手在她背上拍了一巴掌,厉声说:“平时不挨累、不吃苦,上场还能不输球啊。焦志敏回到家脸上还有泪痕,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住了。母亲心疼女儿:“算了吧,别练了!”第二天,李传谦见焦志敏没来练球,心急如焚。他跑到焦志敏家,一边安慰小志敏,一边向志敏的母亲检讨:“都怪我的脾气太急躁了,可是不管怎样这球还得练,这孩子可是个难得的人才啊!”焦志敏的母亲被深深感动了,一个劲地说:“孩子,明天快跟李老师练球去吧,李老师图个啥呢?”从此,李传谦对焦志敏除了严厉以外又多了许多关怀。一次去外地比赛,小志敏感冒了,李传谦急忙跑到药店买来药一勺勺喂她。夜里,李传谦和孩子们睡在一间教室里,他就像父亲一样关爱着小队员们。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培养子女成才视为人生大事,家庭大事。身为学校乒乓教练的李传谦有条件把白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优秀乒乓球选手。可是,他却没有做到。他常说:我是全体队员的教练,而个单单是我自己子女的教练。他的儿子李振峰与后来成为我国著名运动员的刁丽丽、刘柏艳等人都是同一批队员,李振峰从来吃不着“小灶”。有时李振峰和别的孩子吵闹了,或是没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李传谦常常拿儿子开刀,杀一儆佰。一次,一个小女孩用球拍打李振峰脑袋,李振峰气不过也还了一拍,那女孩却“恶人先告状”。李传谦不容分说,追上儿子就打了两巴掌,又连踢了两脚。回到家,孩子再也憋不住了:“妈,他对别人那么好,干吗非打我’我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

这样的遭遇,女儿李振英、李振艳也都领教过。这3个孩子从小都跟父亲练球,也都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李传谦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是,成功之路委实太陡峭、太狭窄了,也许只有极少数的人有机会通过。每次省体校招生,李传谦总要经受一番情感和理智的煎熬,而每次,他都毅然地写推荐信把更有发展潜力的“苗子”送出去。二女儿振英头脑机敏、动作协调利落,在球室苦练了7年。论球技,全市少年女乒打过第二;论年龄,那午她才13岁。可是身为父亲的他还是送走了那个“第一”,失去了为自己的女儿铺就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机会。就这样,李传谦在从事教练生涯的32年中,先后送走22批278名运动员,却没送走一个自己的孩子。

李传谦在利益面前从不伸手。他和妻子结婚后,一直住在那间破旧的草房里。冬天透雪,夏天漏雨,经过20年的风吹雨淋,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一家人多想有一天能住新房。1979年秋天,李传谦所在的学校决定分给他一间砖房,他当时真高兴,妻子和孩子们也欢天喜地准备搬家。一天下班回来,李传谦突然对全家说:“这房子咱不搬了好吗?”妻子惊呆了:“学校不是都定了吗,咋说不搬就不搬了?”三个孩子当时就哭了起来:“爸呀,我们要搬家,我们要住新房了”一家人眼巴巴地望着李传谦,真的希望是自己听错了。良久,李传谦缓缓地说:“老苑头(该校工人苑文明)马上就要退休了,让给他吧,咱还有机会。”妻子怎么也想不通,最后李传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做人,不能老想着自己”便回到他的球室去了。就这样,李传谦一家在破草房住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把草房住倒了,区里在原地盖新砖房,他们才搬了进去。由于李传谦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赢得了荣誉,1983年,黑龙江省决定将李传谦所在的双子河第四小学定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委、区政府决定在第四小学建一所新球室。400平方米的乒乓球训练馆落成那天,是李传谦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望着崭新的球室,望着那绿色的球台,李传谦久久舍不得收回目光。

1985年10月,正是小兴安岭五花山季节。19日午后。手捧欧洲杯胜利归来的世界乒乓名将焦志敏,在伊春市委、市政府为她举行的献杯仪式上,激动地把她亲手夺回的“欧洲杯”献给了林城120万人民。她动情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伊春是我可爱的故乡.这里有我梦一般的童年,有养育我的父母,有培育我的母校,更有教育我成长的第一个启蒙教练李传谦老师”。金光闪闪的“欧洲怀”,凝聚着焦志敏将近10个春秋的奋力拼搏,也闪现着李传谦20个寒暑的刻意追求。

第39届世乒赛后的第一个春天,李传谦收到世界冠军焦志敏寄的来信,信中说“荣誉已经过去了,我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首先应该感谢您——我的启蒙老师,没有您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是您放弃了自身更好的发展机会,为我的乒乓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不但培养提高了我的技术水平,更培养了我坚定的事业心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您培养了我,培养了我们姐妹3人,这似海恩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报答的„„”一封简短的书信,使李传谦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和满足。他回到家里,自斟自酌,喝了足足有一斤白酒。妻子也为他骄傲,因为他的丈夫是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

李传谦以他的业绩和突出贡献被评为市级知识分子拔尖人才,一个师

出无名的小学体育教师,竟然培养出那么多乒乓球人才,这在省内外、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李传谦的名字惊动了国家体委、惊动了体坛„„可他却一次又一次放弃了难得的良机,甚至放弃了深圳一家公司要以李传谦的名字盖一所体校,请他出任校长的美意。当时,李传谦的工资收入不过百元左右,而公司开价月薪上千元以上,可李传谦说:“我哪都不去,我就在林区干一辈子,我不能扔下林区这些娃娃们。”

李传谦来林区后,再也没回过乡下老家,他很少在双亲膝下尽孝。1975年5月,他母亲病危住进了哈尔滨一家医院,弟弟连拍3封电报催他回去,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练球,他给弟弟拍了一封电报,叮嘱他照顾好母亲,他就继续领着孩子们练球。几天后,母亲病故的噩耗传来,李传谦痛哭失声;同年10月,李传谦的父亲病故时他仍未能赶回去。为这,弟弟气得一连几年都不和他说话,这在李传谦的心里成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两件憾事。 在常年累月的训练日子里,李传谦一直坚持给队员当陪练,这使他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几乎每个部位都有损伤,腿和脚的挫伤、风湿使他病上加病。尤其步入50岁之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腿、脚常常红肿,有时连鞋都穿不上。1996年7月的一天下午,李传谦在给孩子们做示范动作时双腿突然剧痛,一下子跌倒在地,头撞在暖气片上,头顶撞了一个大口子,孩子们吓得直哭。可第二天,李老师带着缝了10多针的伤口又早早地来到球室,扫地、擦球台„„

1996年11月3日,是李传谦生命里程碑的终点。这天,他穿着平时最喜欢的那套红色运动服,和往常一样,照例是第一个来到球室,照例是扫地、打水、擦球台,然后逐个陪练。中午,孩子们蹦蹦跳跳都走了他才离开球室。回到家,他刚喝了半小碗粥就觉得难受,妻子急忙让他躺下歇一歇。下午2点多钟,他忽然急剧呕吐起来,妻子就近请来一位诊所医生,到家一看,是脑出血。儿子女儿闻讯赶来,把他送到区医院,但是太晚了。李传谦一生未进过医院,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当日午后4时,李传谦走了,他走得那样从容、那样坦荡,他把毕生的智慧与忠诚没有些许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事业;他走的那样辉煌、壮烈,在他那间简陋的球室里,走出过国手,走出了世界冠军!李传谦的名字连国际乒联的人都知道。

友好区委曾分给李传谦一套宽敞的住房,可他不想在路上耽误那几分钟的时间,还是坚持住在离学校较近的那间平房里。房子是传统的40平方米老少居室格局,大屋一铺半截火炕,炕上铺着纤维板,地上是水泥地面。

墙东侧依次摆放着20世纪70年代打做的一米多高的 “五斗橱”、被橱和衣柜,地上放着几只笨重的木凳,唯一一件奢侈品大概要数那台16寸的日立牌彩色电视机了。就这台电视还是李传谦应邀去印度新德里观看焦志敏比赛归国时焦志敏同省队几位教练凑了500元钱买下的。李传谦去世后的全部遗物就是几套破旧的运动服和一摞又一摞的有关体育的书刊,一本《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简明教程》和《乒乓球训练大纲》已经被磨得字迹难辩。井非师出名门的李传谦能培养出一颗颗中国乃至世界乒坛新星,那耀眼光环的背后,饱含着多少“人梯”的奉献与艰辛!

为李传谦送行那天,小兴安岭的初冬寒风瑟瑟,小队员们大声哭喊着:“李老师,李老师,我们想你,我们不能没有你呀!”孩子的家长们痛哭失声;学校的师生员工们痛哭失声;区领导、各界人士、淳朴的百姓无不为他叹息哀痛。

李传谦同志病逝后,中共友好区委立即作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李传谦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在第四小学乒乓球训练室原址办起一个简易的李传谦事迹展览馆,作为友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3月25日。中共伊春市委作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李传谦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要求全市共产党员学习李传谦同志默默耕耘,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自律精神;不畏艰辛,知难而进的顽强拼博精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今,第四小学的乒乓球训练馆已显得格外陈旧,但满墙的锦旗、奖状(百件之多)及闪闪发光的奖杯仍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展示着今天的骄傲。


相关文章

  • 入团申请书格式详细介绍
  •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入团申请书格式详细介绍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团的条件是什么? 团章规定:"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 ...查看


  • 先进事迹写作格式
  • 标题 通常有两种形式.单行标题,即"关于+先进对象的名称+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材料用途)+文种".如,<关于评选×××党支部为市十佳党支部的事迹材料>:双行标题,采用正题和副题形式,正题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副 ...查看


  • 先进事迹报告格式
  • "关于+先进对象的名称+先进事迹的主要 内容(材料用途)+文种".如,<关于评选×××党支部为市十佳党支部的事 迹材料>:双行标题,采用正题和副题形式,正题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副题标 明先进对象.如, < ...查看


  • 如何写先进事迹材料
  • 先进事迹怎么写 研究先进典型事迹报告的写作,无疑对宣传好先进典型.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一.什么是先进典型事迹报告 先进典型事迹报告是一种以介绍四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或先进单位的典型事迹.先进思想为内容的报告. 从文 ...查看


  • 先进事迹演讲稿写作技巧要点
  • 精选范文:先进事迹演讲稿写作技巧要点(共2篇) 演讲稿本人写了很多,尤其是先进事迹演讲稿,每月都要写上几十篇,在演讲稿专业写作服务领域,也算是少有名气的了.很多朋友经常问我,如何把先进事迹演讲稿写好.随便想了下,算是有个回复: 演讲题材:先 ...查看


  • 怎么写先进事迹材料及实例
  • 怎么写先进事迹材料及实例 内容提要 写作先进事迹材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个人,二是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他们的先进事迹,内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整理材料,不可能固定一个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文旨在指导 ...查看


  • 先进事迹材料的基本写法
  • 先进事迹材料的基本写法 写作先进事迹材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个人,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一是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如先进党支部.先进车间或科室,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等.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他们的先进事迹,内容各不相同, ...查看


  • 举例论证名人事例
  • 语文教材名人事例及所论证的论题 郭 人物:沈复 事迹:沈复小时候很有好奇心,夏夜里他将声似雷鸣的蚊子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在其中怡然自得. 论题:好奇心 善于观察 童真童趣 人物:玛丽·居里(居里夫人) ...查看


  • 初中优秀学生申报表
  • 吉林市教育局文件吉市教通字[2006]145 号吉林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评选 2006-2007 学年度小学初中 省级优秀学生和高中省级三好学生省级 优秀学生干部及省级优秀学生工作的 通 知各县(市)区教育局.江北教育处,市直中小学.民办中小 ...查看


  • 学习委员主要事迹
  • 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努力地学习,对生活时常 保有快乐,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上能服从学校的安排,能积极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能全心全意的为身边的同学着想,并能以身作则,给学生好的榜样:在学习上虚心请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