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教学设计

《电流、电压》第一课时教案

奉化市城北中学 应静赞

一、 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讲述了电学的重要概念:电流,这个量的大小决定了电器能否正常工作,了解电流强度这个概念,是分析电路以及进一步学习电流的规律的必要基础。

电和生活联系极其紧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很想通过自己动手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这节教材的呈现以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活动建立有关概念,熟悉电流表的操作使用和读数技能。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的概念和感知电流的单位。

2、 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知道电流表读数,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3、 通过观察和实验,具备实验的初步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理解科学本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上网搜索科学家安培的事迹,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2、通过对电流测量的探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作风;培养大胆实践、体验科学的精神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与电流有关的基础知识,正确使用电流表。

难点:电流的方向,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四、 教学准备

电流表、导线、干电池、开关、小灯泡等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美丽的夜景图,让学生感受到电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如果我们使用不当,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然后出示由于用电不当而造成火灾的图片。所以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想用好电,必须要先了解电。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电路和电路图。这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电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活动一:给你一个电池、一个开关,若干导线和一个小灯泡,你有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下面我们进行比赛,看那个小组最快把小灯泡点亮。(要求只用一节干电池)

1、 分组合作:

学生分成13组,按座位前后共四人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开始连接电路。

2、 汇报交流:

请最快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演示,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其中二个同学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学习小组的成果,另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电路图。

3、 教师评价:

学生汇报结束,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并再次讲解连接的方法及强调注意的问题。

二、电流的形成、方向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为什么开关闭合灯泡能发光,而开关断开灯泡不能发光?”(生:有电流)

“同学们你印象中的电流是怎么样的呢?”(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像水流)。

(通过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而然引出电流的存在。)

2、 播放媒体,让学生观看水流图、导体中自由电荷如何形成电流的动画

让学生把水流与电流作类比,让学生通过水流去想象电流,从而由水的流动形成水流

得出: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3、 “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那电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播放动画,让学生观察模似的金属内部电荷的移动、电子的移动。

由学生得出: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移动方向,即从电源的正极到电源的负极。

(并让学生上台指出实物电路、黑板上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

三、电流强度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知道了这个电路的电流方向,这个我们刚才接的电路图,你能否让原来电路的灯变的更亮一些?”(生:两节干电池)

“为什么灯有亮暗?”(生:电流有大小)

“电流大小有区别,为了衡量电流有大小,我们还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电流的大小,物理学上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用符号I来表示。”

2、 “电流是我们看不见摸不到,其实水流和电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水流的情

景来想象电流的情景。”

播放水流、电流动画,让学生通过水流的情景来想象电流的情景。

师生共同得出: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积的电量叫电流强度。

3、 “像以往我们认识的物理量一样,电流强度也有自己的单位”

(让学生回答:安培,简称安,符号A)

“为什么以安培为单位”

(学生回答: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在电磁学上的杰出贡献,以他的姓氏命名)

“大家了解安培吗?请大家上课外进行网上‘安培’大搜索,去了解一下大科学家,学习一下科学家的精神。”

4、 电流单位的换算,则让学生用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去类比记忆

1A=103mA=106uA

8安培= 毫安= 微安

28毫安= 微安= 安培

四、电流的测量

1、 提出问题:

“电流是一个很常用的物理量,我们经常会碰到,大家在使用电的过程中有没有过被电触的感觉,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感觉”(学生自由发挥)

“大家能否猜出刚才这个电路的电流的大小,能否用手触摸感觉到电流的大小?”

(从否定的回答中引出电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

2、 多媒体展示各种电流表,再通过课件展示下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1) “你有什么办法从桌上器件中能迅速的认出它是电流表?”(学生:盘上标有字母A)

(2) “请大家拿出桌下电流表进行仔细的观察,讲讲自己有什么感知?与其他仪器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让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后总结:电流表的结构:刻度盘、量程、调零螺母、正负接线柱

(3) 重点介绍电流表的量程,设计一个任务单,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量程、刻度盘上的最大格表示

多少、最小格表示多少?正确的认识到我们使用的是一个双量程电流表。

(4) 用动画演示,进行电流表读数练习。

“我们来做个游戏,比一比谁读的得又快又准。”

游戏:出示活动电流表,让学生们比赛在最短的时间里读出数据,确保每位学生都会。

(四人一组,一位同学拨动指针,确定接线柱,另外三位同学快速的读出,比一比谁读得又准有快)

3、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教师先简单的介绍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边讲解边演示。

1) 正确选择量程(用试触法)

2) 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 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看偏转情况)

4) 不许短接

(2)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测刚才那个电路的电流,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错误,从而得出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方法。(让在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同学来解释并让学生共同来探讨如何纠正错误) 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3)用简单的句子概括电流表的用法,欣赏电流歌(鼓励同学们自己编写的歌)

(三)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本节内容,谈谈收获与体会。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四)作业的布置

1、课后作业本

2、课外探究:

(1)家庭 “安培大搜查”活动.

(2)你能用水果电池为电源吗?(阅读课本第67页)

(3)查阅使用说明书,了解家中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六、板书设计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到“﹣”

二、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

(1)符号I

(2)单位:安培(安)A

常用单位:毫安mA 微安uA

1A=103mA=106uA

三、电流表 用符号表示

1、量程选择

2、“+”进“-”出

3、串联

4、不许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电流、电压》第一课时教案

奉化市城北中学 应静赞

一、 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讲述了电学的重要概念:电流,这个量的大小决定了电器能否正常工作,了解电流强度这个概念,是分析电路以及进一步学习电流的规律的必要基础。

电和生活联系极其紧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很想通过自己动手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这节教材的呈现以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活动建立有关概念,熟悉电流表的操作使用和读数技能。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的概念和感知电流的单位。

2、 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知道电流表读数,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3、 通过观察和实验,具备实验的初步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理解科学本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上网搜索科学家安培的事迹,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2、通过对电流测量的探究,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作风;培养大胆实践、体验科学的精神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与电流有关的基础知识,正确使用电流表。

难点:电流的方向,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四、 教学准备

电流表、导线、干电池、开关、小灯泡等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美丽的夜景图,让学生感受到电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如果我们使用不当,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然后出示由于用电不当而造成火灾的图片。所以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想用好电,必须要先了解电。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电路和电路图。这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电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活动一:给你一个电池、一个开关,若干导线和一个小灯泡,你有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下面我们进行比赛,看那个小组最快把小灯泡点亮。(要求只用一节干电池)

1、 分组合作:

学生分成13组,按座位前后共四人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开始连接电路。

2、 汇报交流:

请最快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演示,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其中二个同学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学习小组的成果,另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电路图。

3、 教师评价:

学生汇报结束,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并再次讲解连接的方法及强调注意的问题。

二、电流的形成、方向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为什么开关闭合灯泡能发光,而开关断开灯泡不能发光?”(生:有电流)

“同学们你印象中的电流是怎么样的呢?”(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像水流)。

(通过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而然引出电流的存在。)

2、 播放媒体,让学生观看水流图、导体中自由电荷如何形成电流的动画

让学生把水流与电流作类比,让学生通过水流去想象电流,从而由水的流动形成水流

得出: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3、 “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那电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播放动画,让学生观察模似的金属内部电荷的移动、电子的移动。

由学生得出: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移动方向,即从电源的正极到电源的负极。

(并让学生上台指出实物电路、黑板上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

三、电流强度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知道了这个电路的电流方向,这个我们刚才接的电路图,你能否让原来电路的灯变的更亮一些?”(生:两节干电池)

“为什么灯有亮暗?”(生:电流有大小)

“电流大小有区别,为了衡量电流有大小,我们还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电流的大小,物理学上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用符号I来表示。”

2、 “电流是我们看不见摸不到,其实水流和电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水流的情

景来想象电流的情景。”

播放水流、电流动画,让学生通过水流的情景来想象电流的情景。

师生共同得出: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积的电量叫电流强度。

3、 “像以往我们认识的物理量一样,电流强度也有自己的单位”

(让学生回答:安培,简称安,符号A)

“为什么以安培为单位”

(学生回答: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在电磁学上的杰出贡献,以他的姓氏命名)

“大家了解安培吗?请大家上课外进行网上‘安培’大搜索,去了解一下大科学家,学习一下科学家的精神。”

4、 电流单位的换算,则让学生用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去类比记忆

1A=103mA=106uA

8安培= 毫安= 微安

28毫安= 微安= 安培

四、电流的测量

1、 提出问题:

“电流是一个很常用的物理量,我们经常会碰到,大家在使用电的过程中有没有过被电触的感觉,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感觉”(学生自由发挥)

“大家能否猜出刚才这个电路的电流的大小,能否用手触摸感觉到电流的大小?”

(从否定的回答中引出电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

2、 多媒体展示各种电流表,再通过课件展示下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1) “你有什么办法从桌上器件中能迅速的认出它是电流表?”(学生:盘上标有字母A)

(2) “请大家拿出桌下电流表进行仔细的观察,讲讲自己有什么感知?与其他仪器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让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后总结:电流表的结构:刻度盘、量程、调零螺母、正负接线柱

(3) 重点介绍电流表的量程,设计一个任务单,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量程、刻度盘上的最大格表示

多少、最小格表示多少?正确的认识到我们使用的是一个双量程电流表。

(4) 用动画演示,进行电流表读数练习。

“我们来做个游戏,比一比谁读的得又快又准。”

游戏:出示活动电流表,让学生们比赛在最短的时间里读出数据,确保每位学生都会。

(四人一组,一位同学拨动指针,确定接线柱,另外三位同学快速的读出,比一比谁读得又准有快)

3、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教师先简单的介绍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边讲解边演示。

1) 正确选择量程(用试触法)

2) 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 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看偏转情况)

4) 不许短接

(2)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测刚才那个电路的电流,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错误,从而得出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方法。(让在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同学来解释并让学生共同来探讨如何纠正错误) 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3)用简单的句子概括电流表的用法,欣赏电流歌(鼓励同学们自己编写的歌)

(三)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本节内容,谈谈收获与体会。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四)作业的布置

1、课后作业本

2、课外探究:

(1)家庭 “安培大搜查”活动.

(2)你能用水果电池为电源吗?(阅读课本第67页)

(3)查阅使用说明书,了解家中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六、板书设计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到“﹣”

二、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

(1)符号I

(2)单位:安培(安)A

常用单位:毫安mA 微安uA

1A=103mA=106uA

三、电流表 用符号表示

1、量程选择

2、“+”进“-”出

3、串联

4、不许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相关文章

  • 电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学设计 一. 教学课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知道电流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关系,了解身边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能正确读数,并 ...查看


  •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学设计教案
  • 课题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设计思想 本节教材安排了电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水流和电流的类比而引入了电流,接下来很自然地介绍电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采用了P ...查看


  •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 2007-10-24 20:52 课时教案(一) 教学目标: ⒈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⒉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的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⒊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 ...查看


  • 第四节__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三(9) 支教教师:练瑶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了解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 ...查看


  • 电流的强弱(张宏)
  • <电流的强弱>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同县初级示范中学校 张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有强弱: (2)说出电流的强弱怎样表示: (3)了解电流的单位: (4)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 ...查看


  • [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 <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 2.掌握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恒定电流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 ...查看


  •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
  • 作者姓名:王京穆 地址: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邮编:222100 手机:[1**********] 邮箱:[email protected]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王京穆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查看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题 目: 单辐射式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设计 系 别: 专 业: 0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低压电力智能控制方向)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前 言 电力生产发,送,变,用的同时性 ...查看


  •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 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 能力目标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电流表的原理,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 ...查看


热门内容